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设想自己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感受经济大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与无奈。
2.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当时的政治家、企业家、工人等不同角色,从各自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四、教学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人们生活困境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历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提问: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那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重大的经济危机呢?
5.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敬畏之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2.通过对经济大危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经济政策,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4.认识不同国家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应对策略,理解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课堂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5.教学策略:本案例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不同国家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政策选择及其后果。同时,以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课教案_6
本课概述本课既是上一课《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又是对全单元核心内容的总结。
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三目内容。
第一目分析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这项制度的全面认识。
第二目则介绍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演变,反映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阶级矛盾而对政策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
最后一目则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增长模式。
本课教材结构编排清晰明朗,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并联系现实,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相关内容。
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课件,主要以“引导—分析式”教学法为主,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并联系现实,同时配合提问、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比较和阐释,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
(2)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探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过程与方法(1)利用相关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前后知识的联系、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导入设计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提问:这段材料向大家展现了当代西方国家的什么制度?回答:社会福利制度。
过渡:很多同学看完上段材料很是羡慕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
1.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2.理解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3.关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失业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自信,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等概念的理解。
难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如滞胀、债务危机等,并探讨解决途径。
2.重点:比较不同国家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中的异同。
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不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利弊。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深入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等概念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在评价不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利弊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课教案_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福利国家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以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对资本主义命运的预测导入,联系20世纪资本主义产生的巨大危机——典型事件:一战、经济危机、二战,看资本主义如何转危为安从而进入新课。
首先探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经济兴起的背景,引导学生联系所学得出:1.惨痛教训——大萧条、二战(联系第17课);2.成功典范——罗斯福新政(联系第18课);3.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联系历史纵横);4、外部刺激——苏联的强大(联系材料一);5.必然要求——生产力发展(联系材料二)。
材料一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材料二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
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补充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主要通过哪些手段:1.国有化(材料一)2.经济计划(材料二)3.政府采购(材料三)材料一 1946 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③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②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③通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教具与课时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程序:[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反映经济危机爆发前后的视频资料《大国崛起》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推进新课]1.虚假“繁荣”的幻灭想想议议: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但危机爆发的隐患正在悄悄地酝酿和滋长。
请大家首先看大屏幕上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和图片)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设计本单元探讨的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私人资本雇佣劳动、支配劳动,这是永远不变的,但其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运行机制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历程。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彻底暴露了这种经济制度的弊端。
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也面临危机。
为摆脱危机,寻求出路,各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胡佛“自由放任”的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做法来减缓和摆脱危机,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调整了阶级关系,而且还通过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由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方式开始步入新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新变化,突出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这些变化的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
同时,也带来了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
但是,这些变化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课的重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
教师要善于宏观把握近一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历史现象和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作用。
要深刻揭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改革的实质,从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体系或机制并推动资本主义新的发展,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
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
采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B重点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72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成功实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这项计划开始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那么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讲述内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
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优质课教案_1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目标诠释】——我来认识(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学习目标】按照历史教学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拟制定以下目标:时空观念:1、了解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到1939年在各年份采取的举措及解决的问题所在,明确前后时空特征。
2、认识罗斯福新政在金融业、工业、农业、社会保险等领域采取的具体举措及作用,明确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更清晰地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史料实证:引用大量对罗斯福新政的陈述性、描述性、叙述性、评价性材料,及直观图片和实物性材料等,分析罗斯福的远见性及举措的针对性、有效性,从多维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全面信息解读分析能力,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历史理解:对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举措、以工代赈、《全国工业复兴法》、蓝鹰行动等史实概念的内涵有准确理解,能清晰地构建知识脉络体系,灵巧把握史实间的内在关联,自主总结历史发展的轨迹与规律。
历史解释: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局限及具体举措围绕的问题症结与针对性、实效性做出理性地解释,培养学生的多种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尤其突出史观的运用能力。
历史价值观:罗斯福的人格魅力、爱国主义情怀、自主创新精神及罗斯福新政体现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等理念对当今学生人文精神的熏染与借鉴。
【学习重点】:罗斯福新政举措与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及对当今治国与发展经济的借鉴作用。
【学习菜单】——我来预习(对照目标,自主学习)罗斯福新政(一)临危受命1.罗斯福竞选获胜1932年,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
2.罗斯福就任总统______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表示要实现选民的愿望。
(二)实施新政1.内容(1)在整顿金融体系方面:恢复______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______等。
(2)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______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优质课教案_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分组讨论、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资本自由发展弊病和国家有效参与的力量。
体验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自由竞争”和公共权力引导关系上的教训与经验。
理解政治精英个人品质对历史发展的特殊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击败胡佛,实施新政,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一、临危受命提供材料:道琼斯指数、反饥饿游行、“黑色军团”宣传画危:美国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提供材料:罗斯福演说、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命:扭转危局背景:1.美国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危机3.罗斯福1932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二、实施新政将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五个方面加以列叙: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1)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4)管理证券业。
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2.复兴工业(1)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2)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教案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单元综述:本单元内容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水岭,即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主导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二战后在罗斯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基础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空前速度发展,其特征也更加明显。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激化,导致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它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造成了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胡佛企图用自由放任来摆脱危机,结果遭到了失败。
2、罗斯福上台后,在美国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干预,不仅使美国摆脱了危机,而且引起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变革,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二战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巨大创伤,但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他们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于是纷纷效仿,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2)福利国家得到发展(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美国的“新经济”此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应注意:1、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经济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2、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
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概括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课时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美国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并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二、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项目)。
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讲述图片直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
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分组讨论问题探究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影响。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初步具有历史思维能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知识进行扩展延伸,进行探究学习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民意测验,评选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你知道是哪三位吗?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林肯率领美国人民消灭了黑人奴隶制,那富兰克林·罗斯福究竟为什么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呢?引入本课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原创教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背知识全面梳理】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推动因素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股票投机活动,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爆发: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2.影响(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社会危机严重。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指导思想: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最终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基础知识精讲巩固】知识点一虚假“繁荣”的幻灭(拓展点)《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929~1933年”,这一时期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资本家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而广大人民则因为贫困无力购买。
B项出现于1941年。
C项与题干不符。
D项错在绝对过剩,应是相对过剩。
【答案】A【因果选择题解题策略】【题型特点】因果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
该类题型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由结果推出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
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依据”“主要目的”等关键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部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江苏省考试说明】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①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②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每年高考都涉及的考点其实说明了这一知识版块的重要性,而其考查的多维度则说明对于这一知识版块的理解仍需深入1.2008年第23题考查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2.2009年第18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客观作用3.2010年第17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及作用4.2011年第15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5.2012年第23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6.2013年第23题考查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的原因和多角度评价重点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它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及整个世界。
【史料】2.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及其原因(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3.经济危机对世界发展的启示(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
(2)要随时注意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
(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
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
重点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含义、影响1.背景史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导读:史料表明30年代经济危机造成大量美国人失业,人民缺乏购买力,生活困苦。
史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
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导读:史料表明胡佛面对经济危机仍坚持以自由放任为原则的反危机措施。
这不但未能制止危机,反而使危机严重恶化。
2.新政“新”的含义(1)新的理论和政策。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史料】3.影响(1)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2)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3)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如政府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4)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难点一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思考:有人认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是总统权力扩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正确。
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
【精选例题】1、(2011·福建文综,22)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2011·江苏单科,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3、[2014·安徽卷] 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
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
……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
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4、[2014·全国大纲卷]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
”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5、[2014·福建卷]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6、[2014·江苏卷]《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7、(15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分)(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2分)(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8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23.答案要点:(15分)(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
表现:乐观情绪。
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
(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
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
(4)略第2部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江苏省考试说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②“福利国家”的出现;③美国的“新经济”。
【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12年第23题考查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2.2012年第19题考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重点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4)二战后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5)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2.表现【史料】重点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质及变化1.实质:战后西方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并不是要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计划手段调控经济的作用,其干预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节与完善。
但是这些调节与完善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2.变化史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
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
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
导读:史料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盛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其特征是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史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导读:史料反映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表明国家开始干预经济,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应用。
难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的影响思考: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模式的出现从根本上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你是怎样认为的?提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