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tong)

合集下载

《渔父》翻译赏析

《渔父》翻译赏析

《渔父》翻译赏析《渔父》翻译赏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古诗词翻译、赏析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渔父》翻译赏析,欢迎阅读!《渔父》翻译赏析 1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翻译】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

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鉴赏】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

李煜这首词,继承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

开选取两个场景来表现渔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一望无际,境界阔大。

浪花翻滚,本是“无意”,而词人说“有意”,就写出了渔父与大自然的亲和感。

江涛有意卷起雪浪来娱乐渔父的身心,衬托出渔父心情的快乐轻松。

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竞相怒放,把春天装点得十分灿烂。

江上岸中所见,尽是美景。

接着写渔父的装束和生活,身上挂着一壶酒,手里撑着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撑到哪里,想喝酒随时都可以喝上几口,高兴了就唱首渔父歌,多自由,多快活!这世上像我这样的自由人,能有几个。

结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实是作者对渔父的羡慕,就像王维《渭川田家》诗里所说的“即此羡闲逸。

”《渔父》翻译赏析 2浣溪沙·渔父宋代: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阙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阙阙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③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李煜.拼音版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李煜.拼音版

渔y ú父f ù·一y ì棹zh ào 春ch ūn 风f ēn ɡ一y ì叶y è舟zh ōu【五w ǔ代d ài 】李l ǐ煜y ù一y ì棹zh ào 春ch ūn 风f ēn ɡ一y ì叶y è舟zh ōu ,一y ì纶l ún 茧ji ǎn 缕l ǚ一y ì轻q īn ɡ钩ɡōu 。

花hu ā满m ǎn 渚zh ǔ,酒ji ǔ满m ǎn 瓯ōu ,万w àn 顷q ǐn ɡ波b ō中zh ōn ɡ得d é自z ì由y óu 。

【作者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注 释】 渔父:词牌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棹(zhào):摇船的工具。

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纶:比较粗的丝。

《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

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茧缕(lǚ):丝线,这里指渔弦。

茧,茧丝。

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满:《五代名画补遗》作“盈”。

此外各本作“满”。

瓯(ōu):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顷:土地面积单位。

一百亩为一顷。

【白话译文】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渔父》(课件)

《渔父》(课件)

关于楚辞
• “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
宋玉、唐勒等)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又称“楚 辞体”、“骚体”。
•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
的一本诗歌总集。
“楚辞”的特点 • 句子长短不一; • 形式灵活; • 多用语气词“兮”。
一读文本
1、标注字词读音
请学生标出正确读音
• • • Biblioteka 渔父 淈 餔 歠四读文本
齐读文本
再次感受屈原的伟大人格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三读文本
1、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探讨 1.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 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 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
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 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 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 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 铺垫。
请你翻译下列句子,要求直译。
•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 2、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4、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全世界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 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 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高出世俗,使自己被 放逐呢? • 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蒙受(沾染) 污污浊浊的外物呢? • 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 (玷污)呢?
分析屈原人物形象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自己与众 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 •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 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 的特立独行者 •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表明了屈原不惜牺牲性命也决不同流合 污的态度。

渔父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渔父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渔父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翻译渔父仰天大笑、吟唱,轻飘飘的江鸥在飞翔,宽阔的长江上吹洒满江风雨。

江边骑马奔波的当差的小官,现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过长江。

注释轻鸥举:轻盈的鸥鸟飞起来。

漠漠:云烟弥漫。

赏析“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写渔父从酒醒之后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闲适的神情。

仰天而笑“轻鸥举”,隐喻渔父如海鸥那样自由飞翔。

平视而笑“漠漠一江风雨”,隐喻渔父如江阔那样的心胸,无视风雨。

这是自然的壮观,也是渔父的身影。

渔父与自然融为一体了,恬淡悠然。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写实对比的手法,进一层以官人的奔波映衬出渔父的悠闲,突出了官人高贵反而累赘、无能,渔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

“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骑马的官人,这时也不得不借渔父的“孤舟”南渡。

嬉笑诙谐之情,表现在最后两句中。

第四首词先描景,后叙事,景事相缀,以“笑”为中心线,贯串全词,写出了渔父的闲适自由的生活情景。

也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股逸然超脱的思想情趣:静谧的荒野江边,质朴的莞尔而笑的渔父与轻盈自由的江鸥为伴,跟风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构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的'美丑标准也在这里明显地得到标示。

这一点,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现出来,显示出一种“真态”的村野气息。

渔父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2渔父词二首·其二侬往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翻译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侬: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

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

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创作背景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赏析这首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渔父《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既放——放,被放逐B.形容枯槁——形容,身体C.宁赴湘流——赴,投入D.鼓枻而去——鼓,敲打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渔父见而问之——渔父莞尔而笑B.是以见放——安能以皓皓之白C.何故至于斯——圣人不凝滞于物D.而能与世推移——不复与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两句描写出屈原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B.渔父说的“圣人”应指的是“老、庄”一类的人,可见渔父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C.屈原用“新沐……必振衣”两个比喻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屈原衬托出“渔父”这一个高蹈遁世的隐士形象。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参考答案1.B2.D3.D4.(1)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2)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参考译文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

(湖上的)渔父见了,问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么竟成了这般模样?”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

渔父原文与翻译

渔父原文与翻译

渔父原文与翻译渔父原文与翻译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渔父原文与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楚辞·渔父作者:刘向【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①。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②。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③?”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⑥?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⑦?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⑧?”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

游于江潭:指在江边漫游。

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

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②颜色:指脸色。

形容:指体态容貌。

枯槁:枯瘦。

③三闾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

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

淈:搅乱。

扬其波:扬起水波。

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餔其糟:吃酒糟。

啜其醨:喝薄酒。

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

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

”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

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具体表现。

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

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

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

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

渔父屈原千古佳句

渔父屈原千古佳句

渔父屈原千古佳句1. 屈原名句屈原写的千古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买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原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疏离合兮可为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 屈原写的千古名句屈原的千古名句(一):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屈原的千古名句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屈原的千古名句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渔父》(正式课件)

《渔父》(正式课件)

•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 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①未 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 又爽②然自失矣。 •
• 太史公说:我读完《离骚》、《天问》、《招 魂》、《哀郢》之后,深受屈原情志的感染,悲 伤不已。当我到长沙时,特意去看了屈原沉江自 杀的地方,不禁掉下眼泪,由此更加想见他的为 人。后来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又责怪屈原 以自己超人的才华,若是游事诸侯的话,哪个国 家不能容纳他呢?而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读过 《鵩鸟赋》之后,把生死同等看待,把官场上的 去留升降看得很轻,又不禁默然若失了。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 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 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 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 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第三、 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 “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 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 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 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渔父见而问之曰 淈其泥而扬其波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特殊句式
1、自令放为 2、游于江潭 3、行吟泽畔 4、安能以身之察察 5、圣人不凝滞于物
三读文本
分角色朗读文本
1、体会文章情感
2、分析人物形象

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渔父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翻译渔父仰天大笑、吟唱,轻飘飘的江鸥在飞翔,宽阔的长江上吹洒满江风雨。

江边骑马奔波的当差的小官,现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过长江。

注释轻鸥举:轻盈的鸥鸟飞起来。

漠漠:云烟弥漫。

赏析“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写渔父从酒醒之后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闲适的神情。

仰天而笑“轻鸥举”,隐喻渔父如海鸥那样自由飞翔。

平视而笑“漠漠一江风雨”,隐喻渔父如江阔那样的心胸,无视风雨。

这是自然的壮观,也是渔父的身影。

渔父与自然融为一体了,恬淡悠然。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写实对比的手法,进一层以官人的奔波映衬出渔父的悠闲,突出了官人高贵反而累赘、无能,渔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

“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骑马的官人,这时也不得不借渔父的“孤舟”南渡。

嬉笑诙谐之情,表现在最后两句中。

第四首词先描景,后叙事,景事相缀,以“笑”为中心线,贯串全词,写出了渔父的闲适自由的生活情景。

也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股逸然超脱的思想情趣:静谧的荒野江边,质朴的莞尔而笑的渔父与轻盈自由的江鸥为伴,跟风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构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的美丑标准也在这里明显地得到标示。

这一点,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现出来,显示出一种“真态”的村野气息。

渔父古诗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2渔父词二首·其二侬往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翻译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渔父《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色彩蕉萃,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呆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众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沉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1.对以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既放——放,被流放B.形容枯槁——形容,身体C.宁赴湘流——赴,投入D.鼓枻而去——鼓,敲打2.以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渔父见而问之——渔父莞尔而笑B.是以见放——安能以皓皓之白C.何故至于斯——圣人不呆滞于物D.而能与世推移——不复与言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色彩蕉萃,形容枯槁”两句描述出屈原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B.渔父说的“圣人”应指的是“老、庄”一类的人,可见渔父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C.屈原用“新沐……必振衣”两个比喻表明自己明哲保身、毫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D.文章擅长应用对照的手法,用屈原衬托出“渔父”这一个高蹈遁世的山人形象。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何故沉思高举,自令放为?(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参考答案1.B2.D3.D4.(1)为甚么遇事沉思,行动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流放?(2)怎样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感染污浊的外物呢?参考译文屈原被流放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蕉萃,神情枯槁。

(湖上的)渔父见了,问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样竟成了这般样子?”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

屈原的经典诗词《渔父》

屈原的经典诗词《渔父》

【导语】《渔⽗》出⾃《楚辞》,东汉⽂学家王逸认为《渔⽗》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遇到了⼀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

那关于这⾸诗词的详细知识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欢迎阅读! 《渔夫》 战国•屈原 渔⽗见⽽问之⽈:“⼦⾮三闾⼤夫与?何故⾄于斯?”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赏析】 渔⽗是⼀位避世隐⾝、钓鱼江滨的隐⼠,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举,⽽诗⼈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清⽩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致的。

全⽂采⽤对⽐的⼿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结尾,中间两个⾃然段则是两⼈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其中“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皆醉我独醒”两句,是《渔⽗》中的名句,交代了屈原⾃⼰被流放的原因: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只有我清澈透明,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世⼈都是迷醉的,唯独我清醒,坚持⾃⼰的政治主张。

那么多⼈都在同流合污或随波逐流,那么多⼈都能做到视⽽不见听⽽不闻,为什么屈原就做不到?因为他的理想是⾄⾼⾄洁的,不允许沾有⼀丝的污浊思想;况且,他是⼀个纯粹之⼈,更不懂俗世庸⼈的“装糊涂”。

然⽽,正是由于⾃⼰的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的性格,他才遭⼈妒忌诽谤,以⾄离⾃⼰的理想越来越远。

⽽屈原恰恰⼜是⼀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取义的⼈,“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因此,屈原没有听从渔夫的忠告,⽢愿“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

这两句显⽰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崇⾼品质。

扩展阅读:屈原的⽂学成就 屈原是个诗⼈,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学于世的作家。

他创⽴了“楚辞”这种⽂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被词⼈,⾮⼀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居》《渔⽗》各1篇。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李煜.拼音版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李煜.拼音版

渔y ú父f ù·浪l àn ɡ花hu ā有y ǒu 意y ì千qi ān 里l ǐ雪xu ě【五w ǔ代d ài 】李l ǐ煜y ù浪l àn ɡ花hu ā有y ǒu 意y ì千qi ān 里l ǐ雪xu ě,桃t áo 花hu ā无w ú言y án 一y ì队du ì春ch ūn 。

一y ì壶h ú酒ji ǔ,一y ì竿ɡān 身sh ēn ,快ku ài 活hu ó如r ú侬n ón ɡ有y ǒu 几j ǐ人r én 。

【作者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注 释】 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

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nóng):我,江南口语。

【白话译文】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

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鉴赏】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张志和是中人,安史之乱后隐居林,经常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政事。

这首《渔父》就是写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4]原文鉴赏诗篇在两岸漫天飞舞的芦中缓缓拉开帷幕,渲染出一派宁静优美安详的环境氛围。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秋高气爽,扁舟垂纶的的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临岸系舟,举目远望,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散发着浓浓的绿意。

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种委运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识。

取景不惑,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溪摆钓图,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轻灵的气息。

作者采用由远至近的审美视角,秋山、野艇的仰视之间流淌着脆滴滴云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彻着一种虚静的宇宙意识。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景物的转换深处是归家路途的缓缓延伸,弯弯曲曲的小径,踏着秋日的余晖,手把钓竿的老渔父正在悠闲地拢梳着那满头稀疏的白发,路在脚下徐徐延伸。

老人脸上微微的笑意,那是洗尽尘滓,超然世外的满足感,诗人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法,描绘出包孕性的瞬间。

闲梳鹤发对斜晖,完美地传递出老渔父自在悠闲的心理状态。

小径颇有象征意味,不妨看作是一条自然出世的桃源路。

前六句诗,闲静清美,全然洗净人间铅华。

此景此情,诗人禁不住深深感慨: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诗人认为四皓未绝尘俗,舍却隐居生活的安逸,卷入宫廷废立的纷争,不免多管闲事。

此处议论,运用典故,顺景延情,文理自然,意到笔随,并将作者的人生观鲜明的表达出来。

李德裕称张志和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玄真子渔歌记》)。

《渔父》的尾联正是他人生观最恰当的注解。

古来闲着,多隐于渔(刘克庄《木兰花慢渔夫词》),张志和从个体生命的体验出发,塑造了林泉高致的渔父形象,并运用富有感受力的艺术心灵捕捉贴切的审美意识:芦花、秋山、白云、野艇、斜晖无不流淌着诗人对高蹈超逸的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楚辞《渔 父》原文,注释与鉴赏

楚辞《渔 父》原文,注释与鉴赏

楚辞《渔父》原文,注释与鉴赏有人说《渔父》的作者不是屈原,但所论证据皆不足。

我们认为《渔父》是屈原以第三人称创作的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散文诗。

他通过渔父与屈原的简单对话,充分表现了屈原坚持真理、愤世嫉俗,宁以死守节,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观。

王逸《楚辞章句》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闲,忧愁叹吟,仪容变易。

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

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

《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

而太史公《屈原传》、刘向《新序》、嵇康《高士传》或采《楚辞》、《庄子》渔父之言以为实录,非也。

”【原文】屈原既放① ,游于江潭② ,行吟泽畔③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④ 。

渔父见而问之曰⑤ :“子非三闾大夫欤⑥ ?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⑦ ,众人皆醉我独醒⑧ ,是以见放⑨ 。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屈原被逐出郢都以后,在沅水江边游荡。

他在江旁边走边唱,身体衰弱面目憔悴。

渔翁看见他问道:“这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到了这般田地?”屈原回答说:“因为时世浑浊我却干净,因为众人都醉了只我一人清醒,因此遭到了贬放。

”渔翁说:“聪明人不会为任何事物所限制,他会随波逐流。

既然时世浑浊,那他为什么不搅乱泥水推波助澜?众人都喝醉了,那他为什么不吃酒渣痛快畅饮呢?为什么要忧国忧民清高超脱,使自己被贬放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会弹落帽子上的尘土,刚刚沐浴过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灰尘。

《渔父》原文及翻译

《渔父》原文及翻译

《渔父》原文及翻译《渔父》原文及翻译原文:屈原既⑴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翻译: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

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

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

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屈原个人资料: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精】渔父_注释+翻译

【精】渔父_注释+翻译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既:已经。

放:驱逐,流放。

吟:吟咏。

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容貌。

枯槁:kūgǎo,干枯,这里指人形体枯瘦。

举:全,整个。

是:这。

以:因为。

【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

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凝滞:拘泥,死板。

淈:gǔ,搅浑。

餔:bū,吃。

糟:zāo,酒糟,即做酒剩下的渣子。

歠:chuò,饮。

醨:lí,薄酒。

深思:过深地思考。

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

举:举动,行为。

自令放为:使自己被放逐。

是个省略句、被动句,即:自令见放为。

令:使。

为:助词,句末表反问。

【译文】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沐:洗头。

冠:帽子。

浴:洗身。

振:抖动。

安:怎么,哪里。

察察:皎洁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可译为晶莹剔透。

白:纯洁。

蒙:遭受。

【译文】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翻译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注释纶竿:钓竿。

落照:即夕阳。

宁:犹乃。

芙蓉:荷花。

剪:作吹动解。

“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创作背景词为题画之作,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

徐轨(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1677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

此即其一。

赏析这首词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风俗画。

开篇描绘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

“收却纶竿落照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夕阳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铺展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

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纵览全词,则可体味出这两者其实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前后呼应。

“秋风宁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写到秋风的声响,由人之主体写到荷花之喻体,仍然是从细节着手,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飒飒秋风之凉意吹飘,不求他物,只为了能轻轻地摆动水中那一簇簇绝美的荷花。

此处着一“宁”字,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出奇地于平和中凸现词人强烈的感情。

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夕阳西斜、晚霞烂漫,飒飒秋风,烟雾蒙蒙,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也可见一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 一、背诵全文。 • 二、推荐阅读《择 生与择死》和周国 平《思考死-有意 义的徒劳》,写一 则摘抄。
5、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怎么能够让干净的洁白的身体,蒙受世俗的 尘埃的玷辱呢?
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 浪江的水浊又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
·文本研习 ·
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显示 了怎样的人格?
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 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 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 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 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 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 大人格。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湘江边上徘徊,在江边上 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放。 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 清醒,因此被放逐。
3、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为?” 如果世间人人都浑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 如果世间个个都醉了,为何不也跟着吃那酒糟 喝那薄酒?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让自 己被放逐呢 ? 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 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蒙受万物的玷辱呢?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它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楚辞》
屈原,名 平 ,字原 。战国 时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 著有《离骚 》、《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 刘向 辑集的 骚体诗 ”,亦称“ 楚辞体 《楚辞》。首创“ ”。 政治上,提倡“美 政”,主张彰明法度, 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 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 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 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 印象
经典回顾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渔父《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 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 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 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 人皆浊,何不淈(gǔ) 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 )?何故深思高举,自 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 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 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 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 )而去,乃歌曰:“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 足。” 遂去,不复与言。
作者在塑造屈原的形象时,除了主要 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动作、外貌,试 从文章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活化出屈原英雄末路、心 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 骨立的外在形象。 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 境,所遭受的困难挫折, 为下文写屈原的守志不渝、 清白终生作铺垫。
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 个渔父的形象,那么它具有怎样的处 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淡水河边吊屈原 余光中
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洁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作尘土,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听!急鼓!可爱的三闾大夫!滩滩的龙船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我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
他是一位具有明哲保身、 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 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和不愠 不怒,心平气和、不强人 所难的超然姿态的隐者形 象 。


行到水穷处的儒生
坚持理想 忧国忧民 宁为玉碎
Hale Waihona Puke 洁身自好 坚贞不屈 不为瓦全




坐看云起时的隐者
自由旷达 与世推移 无拘无束
随遇而安 乐天知命 超然物外
精神的传承
文天祥、闻一多、老舍--坚贞不屈
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潇洒豁达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韩愈《湘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 碧波千顷晚风生,舟泊湖边一叶横,心事稳,草衣轻, 只钓鲈鱼不钓名。(吴镇《 渔夫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