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 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概述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科目,旨在研究和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本教学大纲将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和应用范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法律咨询等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概述1.1 经济法的定义和特点1.2 经济法的发展历程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1 平等自愿原则2.2 诚实信用原则2.3 公平竞争原则2.4 保护弱势当事人原则3. 企业法律制度3.1 企业的法律地位与类型3.2 企业的设立与登记3.3 合同法与经济合同4.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4.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4.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与解除5. 股票与证券法律制度5.1 证券市场的概念与特点5.2 证券的发行与交易6.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6.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2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7. 竞争法律制度7.1 垄断与反垄断法7.2 不正当竞争法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8.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通过学习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学生能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法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应用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学生能够熟悉和运用经济法的基本规则,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和解决经济法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原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 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经济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评估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课程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能力。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基础》是一门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熟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法律制度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体系。
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3、熟悉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2、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3、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法制观念。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经济法概论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经济法的概念(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经济法的特征和体系(1)经济法的特征(2)经济法的体系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经济法的基本制度(二)市场主体法律制度1、企业法律制度(1)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2)合伙企业法律制度(3)公司法律制度2、企业破产法律制度(1)破产申请与受理(2)破产管理人(3)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4)破产清算(三)市场秩序法律制度1、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2、反垄断法律制度(1)垄断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律责任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2)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争议解决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2)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3)产品质量责任(四)宏观调控法律制度1、财政法律制度(1)预算法律制度(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2、税收法律制度(1)税收的概念和分类(2)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3、金融法律制度(1)银行法律制度(2)证券法律制度(3)保险法律制度(五)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养老保险法律制度(2)医疗保险法律制度(3)失业保险法律制度(4)工伤保险法律制度(5)生育保险法律制度2、社会救助法律制度(1)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2)特困人员供养法律制度(3)受灾人员救助法律制度3、社会福利法律制度(1)老年人福利法律制度(2)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3)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大纲: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1. 引言- 经济法简介- 经济法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本大纲的目的和结构概述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经济法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处理经济法案例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合规意识3. 授课方法- 理论讲授- 法律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和演示- 课堂练习和作业第二部分:课程内容4. 第一单元: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经济法的定义和范畴-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5. 第二单元: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法问题- 市场竞争法与反垄断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广告法与虚假宣传- 契约法与合同法6. 第三单元:公司治理和商业契约- 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 公司章程与内部管理机制- 商业契约的订立与履行- 合伙和合资企业的运作与管理7. 第四单元:金融法与投资法- 金融机构法律问题- 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与投资者保护- 证券交易法与金融衍生品法律规定- 外汇法与跨境投资法规8. 第五单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 商标法与专利法- 著作权法与商业秘密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法的平衡-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和法律适用第三部分:教学评估和考核9. 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和演示10. 作业和课堂练习- 每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练习11. 期中和期末考试- 基于课程目标设计的考题- 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能力的案例分析题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课程教材与参考书目结语:本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经济法教学框架。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学生将获得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的深入理解。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在经济法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我国《经济法律基础》教材为主线,涵盖第一章至第四章,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的渊源与体系经济法律行为与经济法律责任2. 第二章: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企业法人的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法律制度国有企业改革与民间投资的法律制度3. 第三章: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4.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保险法律制度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理,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的认识,提高学生在经济活动中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经济法律关系的复杂性,经济法律责任的具体适用。
2. 教学重点: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教学案例材料。
2. 学具:教材,《经济法律基础》辅导资料,案例分析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经济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经济法律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定,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经济法律基础》课后作业,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分析问题的思路,并能运用经济法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有关的法律规定,分析并处理有关的经济法实务问题。
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本课程,应注意与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从而加深印象并做到融会贯通。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中基本知识、原理和基本经济法律制度,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
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的本质、作用和经济法实务的认识,用经济法的规律性、原理性和知识性来武装学生,使学生经济法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经济法概述第一节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一节企业与企业法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节合伙企业法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公司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第四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第五节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第四章合同法第一节合同及合同法概述第二节合同的订立第三节合同的效力第四节合同的履行第五节合同的担保第六节合同的变更、转让及终止第七节违约责任第五章市场管理法第一节产品质量法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章工业产权法第一节工业产权法概述第二节商标法第三节专利法第七章会计法第一节会计法概述第二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第三节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第八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一节金融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第三节票据法律制度第四节保险法律制度第九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说受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我国现行的主要税制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十章经济仲裁与诉讼第一节经济仲裁第二节经济诉讼教师在讲授中要围绕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精讲课程的重点、难点,其他的教会学生去自学。
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教学大纲【经济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经济法学是法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经济活动与法律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和法律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熟悉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了解经济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3. 掌握经济法律解释和应用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经济法学概述1.1 经济法学的定义和内容1.2 经济法与其他法学分支的关系2.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2.1 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2.2 企业与法律的关系2.3 国家经济管理与法制建设的关系3. 经济法律体系3.1 宪法与经济法3.2 行政法与经济法3.3 民法与经济法3.4 经济刑法与经济法3.5 经济诉讼法与经济法4. 经济法主要内容4.1 公司法与企业法4.2 合同法与经济合同4.3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4.4 金融法与金融合同4.5 知识产权法与经济发展4.6 税法与经济活动5. 经济法解释和应用5.1 经济法律解释的方法5.2 经济法律适用的原则5.3 经济法实务案例分析6. 经济法实践与案例分析6.1 经济法与企业经营管理6.2 经济法与贸易纠纷解决6.3 经济法与金融风险防范6.4 经济法与知识产权保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法律知识,对经济法学进行全面的介绍。
2.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经济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经济法律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课堂演练定期安排模拟案例演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占比3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评估。
2. 期中考核(占比30%)进行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书面考试。
经济法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经济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经济法作为一门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律制度,熟悉经济法律规范,掌握处理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经济法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概述2、公司法3、劳动法4、税法5、金融法6、合同法7、知识产权法8、市场竞争法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经济法的理论知识。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经济法的实践应用。
5、课外实践:安排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1、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熟悉经济法律规范,能够分析处理简单的经济法律问题。
3、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经济法律的发展动态,关注经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作业:布置相关经济法的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测验或考试:定期进行测验或考试,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实践活动:对学生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评估。
5、其他:根据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师队伍:具备经济法和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经济法教材或参考书籍。
3、教学设备: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网络教学平台等。
4、教学辅助资料:提供相关经济法的辅助资料,如案例库、法规汇编等。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网站、数据库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七、课程思政与文化教育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其具备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
2024年《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学》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阶段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是为培育适应四个现代化须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专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经济法学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有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系统驾驭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了解经济法的发展概况。
2.明确经济法学的探讨对象、探讨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3.驾驭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
4.驾驭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详细规定。
5.学会运用经济法理论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了解”、“明确”、“驾驭”、“应用”是四个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实力层次要求。
“了解”是指知道有关状况;“明确”是指在了解有关状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概念、学问的含义,并能精确表述;“驾驭”是指在明确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制度的完整内容;“应用”是指在驾驭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并结合基本制度,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本课程考核中,要求“了解”的部分一般不作为考核内容;要求“明确”、“驾驭”、“应用”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法和经济法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驾驭经济法的探讨对象、经济法律关系;了解法律行为与代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诉讼时效。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难点:经济法律关系;诉讼时效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概念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三、经济法的特征四、经济法的形式五、经济法的体系其次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节法律行为与代理一、法律行为二、代理第四节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诉讼时效期间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第五节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三、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4、教学建议教学方法采纳引导发觉法,引导学生视察和分析有哪些涉及经济法律方面问题。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经济法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实验/上机学时】 0 学时 开课单位】会计与审计学院授课对象】专科,会 计电 算化、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必修课,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是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助理会计师、 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考试必考的 一门课。
二)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应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 税法的 基本知识、流转税法与所得税法, 对我国的现行税收体系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 特别是掌握税收的征收办法及计算方法, 增强学生的税法素质, 为学生今后从事 税务工作、会计实务工作以及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本课程讲授法律基础、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增值税、消费税、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等重点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申报与缴纳, 以及各税种的纳税人、 征税范围、纳税环节等知识; 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使学生具 备对各种税款的计算能力, 能进行会计、 审计中相关税法的操作, 能为企业实现 独立完税的能力; 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知识运用学 时】72 学时考核方式】机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总论(6 学时)基本要求:本章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掌握好本章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关键。
本章主要介绍法律的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内容,属于经济法的入门基础理论,学生应当理解这些法学概念,便于后章节的学习。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法律基础(2 学时)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2 学时)3、法律责任(2 学时)重点: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法律责任的种类等内容。
难点:民事诉讼、行政复议的流程。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0 学时)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中止、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种类、以及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法基础课程代码:1621751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2.5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16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与会计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会计、税收、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法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法律制度,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法律制度。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税收等相关法律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法律的运用,做到学法、懂法、用法;②采用基础知识的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正确分析案例。
2、教学模式基本基本要求:该课程的讲授以实际案例分析和业务知识技能讲授为主。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学生考核成绩分为5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一般(70-79)、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分以下)。
学生成绩分评定,评定内容及所占比重为:期末测试(50%),平日考勤(20%),平日表现(20%),期中测试10%。
①学生之间作业抄袭、剽窃,考试作弊,一经发现,所有当事人的成绩均为0分,并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与处罚。
②学生有权要求任课教师复查期中或期末考试试卷。
③过程性考核应该按照教务处统一规定的格式,严格考核过程;并按照要求进行公开。
④对于考勤,应该严格执行,抽点和全点名相结合,严格管理早退学生,按照教学合同进行相应的扣分处理。
⑤作业按照教务处规定,在作业量和次数上进行保证,并做好批改工作和记录工作。
⑥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按照学校规定比例要求,对学生的考卷严格管理,避免歪泄;并对其进行严格批定。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经济法概论第一节法和经济法的概念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第三节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基本要求」(一)掌握法、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二)掌握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三)掌握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四)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五)了解法的本质、特征、形式和分类、法律体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会计核算第三节会计监督第四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五节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基本要求」(一)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二)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会计档案等法律规定(三)掌握单位负责人概念、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等内容(四)熟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权限、代理记账、总会计师、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有关规定(五)熟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六)熟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概述第一节税收与税法概述第二节税收制度「基本要求」(一)掌握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二)熟悉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法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三)熟悉我国税种分类、我国现行主要税种(四)了解税收的作用、税收原则第四章流转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二节消费税法律制度第三节营业税法律制度第四节关税法律制度「基本要求」(一)掌握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值税纳税人;掌握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二)掌握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征收范围;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三)掌握营业税纳税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营业税征收范围;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四)熟悉关税纳税人、征收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中华会计网校整理(五)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规定(六)熟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七)了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了解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第五章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基本要求」(一)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二)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三)熟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六章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第一节房产税法律制度第二节车船税法律制度第三节印花税法律制度第四节契税法律制度第五节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第六节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律制度第七节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第八节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九节资源税法律制度「基本要求」(一)掌握房产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二)掌握印花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三)熟悉车船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四)熟悉契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五)熟悉资源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六)熟悉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七)熟悉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八)熟悉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九)熟悉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概述第二节税务管理第三节税款征收第四节税务检查第五节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基本要求」(一)掌握税务登记、账薄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的有关规定(二)掌握税款征收方式、税款征收措施的有关规定(三)熟悉税务检查的规定、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四)熟悉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五)了解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第八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第二节银行结算账户第三节票据结算第四节银行卡结算第五节结算方式第六节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基本要求」(一)掌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的有关内容(二)掌握银行卡账户的使用、银行卡交易规定、银行卡计息和收费的有关规定(三)掌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国内信用证的有关内容(四)掌握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五)掌握支付结算的概念、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六)熟悉国内信用证的有关规定;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七)熟悉票据的概念和种类、票据当事人、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签章、票据记载事项、票据丧失及补救的有关内容(八)熟悉银行卡的概念和分类四、实验内容实验一经济法律制度实验二流转税法律制度实验三所得税法律制度五、时间分配表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经济法基础》,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梦想成真系列丛书》,中华会计网校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法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适用专业:法律、经济管理、财会专业修(制)订人:修(制)订日期:2019.6.15审核人:审核日期:2019.6.20审定人:审定日期:2019.6.25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法律、经济管理、财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正确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经济纠纷,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经济法概述(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经济法概念及调整对象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三、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四、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二、经济法律关系要素三、经济法主体第三节经济法律责任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二、经济法律责任的分类2、教学要求:了解:经济法特征和体系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要素、经济法主体、经济法律责任3、教学重点: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要素、经济法主体、经济法律责任4、难点:经济法律关系要素、经济法律责任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一、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及义务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一、合伙企业的概述二、普通合伙企业三、有限合伙企业四、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第三节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一、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二、中外合资企业法三、中外合作企业法四、外商独资企业法2、教学要求:了解: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和程序、了解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财产的构成、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对其财产的权利,理解:合伙企业与合伙,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掌握: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入伙和退伙的程序和条件。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Economic law】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经济法基础》是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主要阐述我国经济活动中重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大专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
课内学时48,学分3。
(二)本课程的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侧重于理论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律的基础知识;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
2.使学生掌握主要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通过社会调查、案例的分析、案例模拟等,培养提高学生较为熟练的运用.经济法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知识。
4、经济法律涉及面广、经常进行修改完善和司法解释,教学中注意及时补充新的或修订的经济法律内容。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1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11.2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1.3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4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和保护能力要求:1、知道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2、知道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3、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4、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和保护5、运用案列,能够分析出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明确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和保护。
教学难点: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确立和保护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教学内容:2.1企业的分类2.2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概念、特征2.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经营管理模式2.4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经济法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掌握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竞争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1、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了解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竞争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等经济法律制度,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其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增强其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经济法的基本概念1、经济法的定义和特征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3、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4、经济法的渊源和法律体系第二章物权法1、物权法的定义和特征2、物权的种类和法律制度3、物权的设立、变动和消灭4、物权的保护和限制第三章合同法1、合同法的定义和特征2、合同的种类和形式3、合同的成立、效力和履行4、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5、合同违约责任和合同纠纷解决第四章公司法1、公司法的定义和特征2、公司的种类和法律制度3、公司的设立、变更和解散4、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5、公司的股权转让和股份发行第五章竞争法1、竞争法的定义和特征2、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3、禁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规定4、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执行和实践5、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和关系6、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和范围7.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和保护8.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和法律责任9.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经济全球化10.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关系和发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经济法 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一、引言经济法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法律学科,旨在研究经济行为与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法律规则和制度。
本教学大纲将为学生提供经济法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目标1.了解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来源和发展背景;2.掌握经济法相关法律规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第一部分经济法基础知识1.经济法概述1.1 经济法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学科的关系1.3 经济法的发展历程2.经济主体与经济行为2.1 自然人和法人的经济主体地位2.2 经济活动的法律属性和要素2.3 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3.市场经济与经济法3.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3.2 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第二部分经济法的分支学科1.公司法1.1 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2 公司的设立、组织和解散1.3 公司治理与股权保护2.合同法2.1 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2.2 合同的成立、履行和变更2.3 合同的效力和解除3.劳动法3.1 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和基本特征3.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3.3 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护第三部分经济法实践应用1.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1.1 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机制1.3 经济法对市场秩序维护的作用2.金融法与证券法2.1 金融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2.2 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和投资者保护2.3 金融刑事法律责任和金融争议解决机制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1.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基本理论的教学;1.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写作等综合实践活动;1.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评估方式2.1 课堂小测验:用于检验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2.2 作业与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作业;2.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门课程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法律对经济活动的规范和调整。
本文将以《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为题,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主要体系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阐述。
引言:经济法是以经济活动为对象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调整的重要手段。
经济法基础是经济法学中最基本的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培养其应用经济法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经济法基础的教学大纲展开,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概述: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主要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主要体系和应用领域。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全面了解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掌握经济活动中各种法律规则的适用要点,提高对经济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正文: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1.经济法的含义及其核心要素:经济法的概念解析、经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等;2.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经济法的起源和发展、经济法的特点及其对经济活动的作用等;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合法经济秩序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市场调节原则等。
二、经济法的基本内容1.企业法律制度:企业法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体工商户法等;2.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价格法、投资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3.财税法律制度:税法、会计法、资金法、货币法等;4.外贸法律制度:国际贸易法、海关法、对外经济法等;5.金融法律制度: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等。
三、经济法的主要体系1.适用范围与方法:经济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方式;2.立法基础与程序:经济法的立法机关和立法过程;3.法律责任与补救措施: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诉讼程序等;4.集中与分散管理:经济法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体制;5.前瞻与反腐:经济法在预防经济犯罪和打击经济腐败中的作用。
四、经济法的应用领域1.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政府行为、国有企业法律制度等;2.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投资法律调整等;3.财税法律制度的应用:税法的适用和税收征管等;4.外贸法律制度的应用: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等;5.金融法律制度的应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的法律调整。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表二、课程性质经济法基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又注重经济法具体制度及其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际事务问题。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能够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法律自学能力和职业道德训练能力2.能够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形成以强烈的秩序观念和在秩序下创造的主动进取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精神。
(二)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法的发展概况;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建立起经济法知识框架;3.掌握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4.了解或掌握主要经济法律制度内容。
(三)技能目标1.具有必要的法律分析能力,能对今后职业生涯中的权利义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2.具有较高的法律解读能力、认知能力,能判断行为的合法与否,避免行差踏;3.能以基本的法律逻辑和知识要点正确分析典型案例,办理具体法律事务和寻求到正确有效的解决涉法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1.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专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教学要求,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
3.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4.每个项目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
5.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实施“N+1+1”的过程考核制度,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占总成绩的40%,分别是:作业20%、测试10%、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积极性等)10%;第一个“1”是课堂笔记,占总成绩的10%,第二个“1”是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经济法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7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考核方式】机考【开课单位】会计与审计学院【授课对象】专科,会计电算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必修课,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必考的一门课。
(二)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税法的基本知识、流转税法与所得税法,对我国的现行税收体系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掌握税收的征收办法及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税法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税务工作、会计实务工作以及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本课程讲授法律基础、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等重点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申报与缴纳,以及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纳税环节等知识;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使学生具备对各种税款的计算能力,能进行会计、审计中相关税法的操作,能为企业实现独立完税的能力;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总论(6 学时)基本要求:本章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掌握好本章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关键。
本章主要介绍法律的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内容,属于经济法的入门基础理论,学生应当理解这些法学概念,便于后章节的学习。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法律基础(2学时)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2学时)3、法律责任(2学时)重点: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法律责任的种类等内容。
难点:民事诉讼、行政复议的流程。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0学时)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中止、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种类、以及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经济法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7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
【考核方式】机考【开课单位】会计与审计学院【授课对象】专科,会计电算化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必修课,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必考的一门课。
(二)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税法的基本知识、流转税法与所得税法,对我国的现行税收体系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掌握税收的征收办法及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税法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税务工作、会计实务工作以及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讲授法律基础、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等重点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申报与缴纳,以及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纳税环节等知识;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使学生具备对各种税款的计算能力,能进行会计、审计中相关税法的操作,能为企业实现独立完税的能力;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
第一章:总论(6 学时)
基本要求:
本章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掌握好本章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关键。
本章主要介绍法律的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内容,属于经济法的入门基础理论,学生应当理解这些法学概念,便于后章节的学习。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法律基础(2学时)
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2学时)
3、法律责任(2学时)
重点: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法律责任的种类等内容。
难点:民事诉讼、行政复议的流程。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0学时)
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中止、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种类、以及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规定,熟悉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以及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劳动合同法律制度(6学时)
2、社会保险法律制度(4学时)
重点: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
难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0学时)
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支付结算的概念、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三票一卡的基本理论以及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支付结算的方式、汇票、支票、本票的基本理论、银行卡的相关规定,为学习以后各章相关内容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支付结算概述(0.5学时)
2、银行结算账户管理(0.5学时)
3、银行卡(0.5学时))
4、预付卡(0.5学时)
5、结算方式(1学时)
6、网上支付(0.5学时)
7、票据的一般规定(2学时)
8、汇票、银行本票、支票(4学时)
9、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0.5学时)
重点:汇票、本票、支票的基本理论
难点: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以及追索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16学时)基本要求:
理解增值税法的定义、意义,掌握增值税法的要点,熟练掌握增值税法在实例中的运用等的内容。
理解消费税法的定义、意义,掌握消费税法的要点,熟练掌握消费税法在实例中的运用等的内容。
理解营业税法的定义、意义,掌握营业税法的要点,熟练掌握营业税法在实例中的运用等的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增值税法律制度(6学时)
2、消费税法律制度(6学时)
3、营业税法律制度(4学时)
重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税率的确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与管理、消费税的纳税人、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营业税的纳税人、税目、税率及其计税依据、起征点。
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以及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2学时)基本要求:
需了解课程概述,理解企业所得税法的定义、意义,掌握企业所得税法的要点,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法在实例中的运用等的内容。
理解个人所得税法的定义、意义,掌握个人所得税法的要点,熟练掌握个人所得税法在实例中的运用等的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6学时)
2、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6学时)
重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以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所得来源的确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的确定。
难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12学时)
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特定目的税类、财产行为税类的基本法律规定。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现行关税、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征税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主要税种的税收法律制度,熟练掌握主要税种税额计算和征收管理的方法,应特别注意相关税种税收优惠的区别。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关税法律制度(1学时)
2、房产税法律制度(2学时)
3、契税法律制度(1学时)
4、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1学时)
5、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1学时)
6、车船税法律制度(1学时)
7、印花税法律制度(1学时)
8、资源税法律制度(1学时)
9、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法律制度(2学时)
10、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1学时)
重点: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主要税种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难点:相关税种减免税优惠;车船税计税依据及税率的确定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6学时)
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复议以及税收法律责任等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税款征收的重要意义以及违反法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1、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述(1学时)
2、税务管理(1学时)
3、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1学时)
4、税务行政复议(2学时)
5、税收法律责任(1学时)
重点:税务行政复议、税收法律责任
难点:税务行政复议的流程
学时分配表: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
参考书目:
[1]叶青.经济法基础应试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
[2]高霞,杨应杰,刘磊,武玉琴.税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四、成绩考核:
1、成绩评定总则
课程考核以教学大纲为考核范围,平时考核除考勤之外,其他内容均以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为主;期末考试为全面考查,其中课程重点掌握、掌握部分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70%,了解部分占20%,一般了解部分占10%。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考勤情况和课堂提问。
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20%,考勤占40%,课堂表现占40%。
每学期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至少上交三次;考勤按学校本学期的相关规定执行。
3、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期末考试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70%;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五、说明:
1、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助以案例形式展开讨论
2、作业布置及考试项目主要考查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的分析能力
执笔:姚尧
审核(系主任):
核查(分院院长):
2016年 8月 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