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局整体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课件(28张PPT)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课件(28张PPT)
•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 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 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 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 夫!
•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 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 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 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 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 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 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 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 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 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 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 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 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 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 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 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第45期解题技巧所谓“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是分析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搭配。

近年来,论述类文章早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段论”结构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

因此,同学们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行文思路,理清它的结构。

具体来说,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要想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建议分两步完成阅读过程: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

(2)体现论证对象转换的词语:①表因果。

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②表转折。

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③表并列或递进。

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④表分类分层。

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⑤表举例子。

如,例如、如,等等;(3)修饰、限制性词语:①表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②表程度。

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③表范围。

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④表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⑤表已然、未然,或然、必然。

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⑥表代词。

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

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 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 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 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 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 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 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 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 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 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 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 回”。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 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 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 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 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 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 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 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 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 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 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 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 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 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 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 做事则更为重要。 更为重要。 (结论)
15.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 请作具体分析。(4分) • 标题: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回顾
1.理解(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作者:杜波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4年第29期【考点梳理】分析文章结构,即分析出文章的部分和整体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对文章做到全面把握。

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清楚文章的观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段落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对于该考点,考生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①对文章整体结构思路的分析。

②对文章局部层次的梳理。

③对文章关键段落作用的分析。

应试时考生必须首先重视对文章思路的梳理,并在对思路的梳理中,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和结构,把握文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解题技巧】一、从文体特征、大致内容、观点材料入手一般的论述类文本往往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

考生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大致搞清楚在开头的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中间的本论部分用了哪些材料,结尾如何解决问题。

另外对各小段内容要弄清其意思。

考生在理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时,可运用以下方法快速完成:1.弄清本论部分各段落中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分清它们是并列结构关系、对照结构关系,还是递进结构关系。

2.对引论、本论、结论,考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角度,分清是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等)。

二、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论述类文本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

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作为标志性的词语有:1.关联词。

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考生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

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

2.顺序词。

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高三论述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高三论述类)

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
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 浸淫里 ” 的日子。 3朱自清先生说: “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 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 己的情感。4 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 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5 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 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 6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 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2)段内层次思路的关键 ①标出句数,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
在一起,并以此Hale Waihona Puke 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划分层次时注意段中
的“叙”“议”部分。 ②寻找标志。像表先后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连词,或提示 性、小结性的词语,当然优先寻找。另外,标点符号也是标志 之一,如表并列的分号。实在无标志的,可以按各句的主语不
标志性词语: A、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因果、转折 B、承递、总结:“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 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 系。 C、顺序词:如“首先、其次、再次”,前后呼应,是 并列关系; D、重复同一主题的词语、代词。 关键语句 关键句: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 等。 文章关键语句段落 (1)开头部分——领起句 中心句 (2)段落之间——过渡句 (3)段落结尾——总结句
(选自胡妍妍《延续诗词的文脉》)
1.请简要概括本段的论述思路。 首先,指出延续诗词的文脉靠的是日常亲切可感的阅读; 接着,表达了对诗意正在生活中失落的忧思;
最后,引述朱自清的话说明读诗对人情感的有益影响。
答案
一、阅读有道: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把握论述思路题对应的阅读应是整体阅读和局部细读。 A把握全文论述思路题应先整体略读,再局部细读,后整体阅 读;

现代文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概念解释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

结构是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方法和手段,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分析结构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

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

大的结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小的结构指语段和语句的安排。

与结构思路关系最密切的是主旨和线索。

设置考点的原由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本考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能够分析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段内的结构层次)能够分析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全篇的结构层次)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考点核心技能:分析结构,还原作者的运思知识储备1.文章结构方式及作用(1)总分式:简单明了,完整谨严。

(2)并列式:大开大合,丰富内容。

(3)层进式: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4)对照式:前后对比,鲜明突出。

2.文章句(段)的作用(1)文章标题:统摄全篇(总领全文),揭示(蕴含)主旨。

(2)开头段: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对象,提出问题,提出观点,开宗明义(揭示主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背景、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3)过渡句: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衔接连贯,巧妙转换。

(4)结尾段:呼应开头,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揭示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旨,拓展延伸,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解决问题。

(5)段首句:开启下文,引出对象,总领全段,总领后文,提出问题,提出观点。

(6)段尾句:得出结论,强调观点,总结全段(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

3.结构赏析术语开门见山、曲径通幽、跌宕起伏、跌宕多姿、波澜起伏、一波三折、曲折有致、变化多端、汪洋恣肆、大开大合、层层深入、笔锋一转,陡转直下、荡开一笔、异峰突起、别开生面、戛然而止、首尾照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结构谨严、结构匀称、结构完整、起承转合、平铺直叙、波澜不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思路展开方式(1)按照时空的转换展开。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考点解读分析综合C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的“纲”,“纲举”则“目张”,思路把握住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也正基于此,高考的题目,也常常在“把握思路”这一点上设题,尤其是最近两年。

二、高考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B、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C、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D、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例题:1、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07广东)2、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6分)(10江苏卷)3、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回答。

(10广东卷)4、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

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

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12广东卷)三、论述文的思路和结构的大致规律论述文都是以议论为主,都是通过事实材料、引用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某个道理,证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赞成成什么或反对批驳什么。

阅读论说文,首先要扣住文章的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话题)。

其次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抓住作者反对批驳的错误观点,这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首段),或归纳于文尾(末段);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

再次是论据,也就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包括引用材料)、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

论据在文章中主要起证明或反驳论点的作用,有时也会丰富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采和可读性等。

2019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述结构,把握论述思路

2019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述结构,把握论述思路

核心突破一分析论述结构,把握论述思路——钩玄提要,顺蔓摸瓜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论述结构,把握论述思路”,是指对论述类文本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

“分析论述结构”和“把握论述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相互映照。

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思路。

1.一般结构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

但它又是富有变化的: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有的只是在开头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有的文章是驳论文,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

我们应了解其结构中的共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三论”特点(1)引论。

引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入式,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论题;二是引入式,由一个“由头”引入论点或论题,这个“由头”多是一个故事,或一句名言。

辨析引论最重要的是看它是提出论题还是论点。

(2)本论。

这是论述类文本最关键的部位,关系到思路题的得分。

在这时,寻找标志层次、段落之间关系的词语尤为重要,把握各段段意也极为重要。

本论内部的层次有以下几种:①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有时,揭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

②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分析。

③层递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

如2011年江苏卷的《捧与挖》:先谈“捧”的动机,再谈“捧”的危害;谈危害,又由轻到重,由实到虚。

④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先对照,再层递等。

⑤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如《拿来主义》一文;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

(3)结论。

它主要有以下方式:①总结上文,重复或强化中心论点。

语文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语文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语文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2014-11-22 14:44:论述类文本阅读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考查范围:文本选择以关注社会、注重人文为主要原则,涉及文化学、民俗学、经济学、美学等方面。

新课改省份高考大部分考题的选文为文化、艺术方面,难度也相对有所降低。

2.考查形式:“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一考点内容已被删除,考查的指向性更明确。

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对此题的考查,多为客观选择题,而上海、北京率先采用了主观题与客观题混合命题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可能成为一种命题趋势,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1.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论述文的特点,将文体特点和高考考点结合起来解读。

2.及时关注社会热点,特别留意各种媒体的文化类节目,提高自我文化素养。

3.积极探索试题规律,总结做题经验,处理好整体观念和局部信息之间的关系。

4.阅读训练过程中,严格对照评分标准,寻求差距,总结规律,解决答题规范化问题。

5.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积极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与科技文不同,人文科学文章中的所谓“重要概念”,是指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或是为了说明特定对象而采用的术语,具有临时性、情景性等特点。

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重要概念”就会出现错误。

把握“重要概念”最重要的是搞清陈述对象,区别相近、相似概念。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文章的中心句和主要观点,或者是具体段落的核心句,涉及到对全文主旨的正确理解。

实际上重要句子正是“重要概念”的载体,分析重要句子就要深入到句子中,把握关键词语,限定内涵。

(2008·湖南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谈静朱光潜(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2020高考语文复习精讲精练论述类文本阅读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复习精讲精练论述类文本阅读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复习精讲精练论述类文本阅读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目的解答要注重“两个三”,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分析论述类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须要从“意”(为什么写)、“象”(写了什么)、“法”(怎么写)三个角度进行。

“意”,即立意。

要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观点等。

“象”,即内容。

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论点及使用的论据等。

“法”,即写作手法。

要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一般结构(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破立式结构)、使用的论证手法(喻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事理论证等)等。

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1.从文本讨论的问题入手。

论述类文章一般按照“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考生可以据此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

2.从标志性词语入手。

论述类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等表层次的词语,考生可以从这些词语入手分析。

3.从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贵绮丽话蜀锦四川古称“蜀”,《释文》和《玉篇》里说“蜀”是“桑中虫”,亦即蚕虫,因而古蜀国也有蚕丛国之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国就以“布帛金银”之丰饶而闻名于天下。

史载,西汉初年,成都地区的丝织工匠就在织帛(一种丝织物)技艺的基础上发明了织锦的技艺。

“锦”,就是用多彩丝织成的多彩提花织物,因盛产于蜀而被称为“蜀锦”。

蜀锦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各朝代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到了唐代,蜀锦业更加兴旺发达,果州(今南充)、保宁府(今阆中)等地所产的生丝源源不断地涌向成都,用这种生丝织成的蜀锦质地细腻、层次丰富,唐玄宗身穿的五彩丝织背心被视为“异物”,其费百金。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分析文章结构”常常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结构特征及某种结构安排的技巧和作用,外显性、客观性较重。

“把握文章思路”常常是围绕文章主旨、行文线索、中心话题,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部分(词、句、段、层)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篇)之间的关系,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去分析作者某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和好处,去分析作者“谋篇”的动机和效果,内隐性、主观性较强。

从这种意义上说,“把握文章思路”应该比“分析文章结构”更难一些,需要考生认真对待。

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江苏卷在近几年连续出现。

由于论述类文本讲究论证的结构和思路,所以这一考点今后仍会受到江苏卷命题者的青睐,也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一般设题形式为: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本文围绕某观点是怎样展开论证的?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典题例析例:(20XX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捧与挖鲁迅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

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

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东西。

备战208高三语文 一遍过 专题3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含解析)

备战208高三语文 一遍过 专题3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含解析)

专题3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所谓“文章结构”,就是指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搭配。

从近年高考来看,所选用的论述类文章早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段论”结构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

因此,考生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行文思路,理清它的结构。

具体来说,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设问角度:1.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将其概括出来。

2.要求弄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虽然不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却是重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离不开对文章结构层次的梳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史学的“求真"与“向善"①史学有什么功用?这是许多史学工作者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关于史学的功用,众说纷纭,但有两个方面应该是最基本的,这就是“求真”与“向善"。

②史学作为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其存在当然以历史的存在为前提。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认识已经消逝又具有客观性的历史,是史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求真”是史学的基本功用。

正如李大钊所说,“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主要是以“符号”形态存在的,我们认识历史通常是通过对历史记载、遗迹、遗物等一系列“符号”内涵的分析与综合而接近历史本来的面貌。

在“求真”的过程中,史学工作者像是破解历史之谜的“侦探",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求得真相。

③“求真”固然重要,但史学仅仅停留在“求真”层面上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另一功用,即“向善”。

我们经常说“以史为鉴”,这个“鉴”的过程就包含着价值判断,历史要为现实提供“向善”的指导。

如果史学丧失了价值判断,不能为现实提供“向善”的指导,其功用无疑会大打折扣。

知识点——把握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和论述思路

知识点——把握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和论述思路
菜系之名,实际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基 本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属于地域范畴。而旧时菜肴是 以族群风味饮食为分界,只有“菜点”和“帮口”(商帮口 味)之说,属于族群范畴。
把握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和论述思路
【典型例题】
历史上潮州人广布于世界各地,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地理 隔绝和社会隔绝,各自生存发展,造成了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最 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菜流派。潮 菜这种在本土之外出现的多流派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 的,用流行的菜系理论也是难以解释的,但如果采用族群饮食的 视角,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把握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和论述思路人物形象
【变式训练】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 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 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 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 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 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 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把握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和论述思路
【知识点解析】
四、解题技巧 1.有据与凭空
命题者故意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无中生有。解答题时要 认真分析确定哪些内容在文本中是有依据的,而哪些内容是凭 空捏造的。 (1)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2)根据各项,找全信息。 2、言此与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计干扰,将此事物表述 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把握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和论述思路
【典型例题】 作为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潮菜初是伴随着潮商的
足迹传遍东西洋的,而后通过南北贸易和移民,吸纳了东 西洋各地的饮食精华,食材和烹饪技法,进而融会贯通并 走向成熟。伴随着改革开放包括各种各样的的进程,潮菜 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兴起,其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也受到越 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专题04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专题04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专题04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精讲】“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必考考点,一般为单独命题,个别省市将这一考点与理解概念、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

试题内容一般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2018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

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容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一、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和把握。

命题的一般规律是:(1)对“分析文章结构”的考查多与理解语句含意结合起来,从分析、理解语句的含意、作用中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2)对“把握文章思路”的考查多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相结合。

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

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可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2.辨明重要文句。

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3.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4.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

——————————————————专题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

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围绕着主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内在逻辑层次。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

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第×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尚未出现单独设题考查这一考点的情况。

自主命题的省份偶有涉及,如安徽卷、福建卷。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文的基本结构
• 基本结构: • 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 • 本论(分析问题)
• 结论(解决问题)
• 内部结构方式: • 1.并列结构: • 几个分论点并列,或几个方面的论证并列 • 2.层进结构: • 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 3.对照结构: • 一正一反,正反对比。
当堂训练

1、《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P168
•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 答案:先写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再写为什么 说我国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最后写我国文化应该如何 “走出去”(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第3点给4分)
• 2、《汉语文学的新阶段》P372
•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 答案:首先,交代第八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其次,高度评 价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再次,结合获奖作品论述当 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最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之把握全文思路
教学目标
• 1、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类型; • 2、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 方法。
题型展示
• 1、2010年江苏高考 朱光潜的《谈静》
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 “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 2、2011年江苏高考
梳理思路
• • • • 1、由标题入手,以主题(中心论点)为先导寻找思路。 2、捕捉关键句。 ①从内容上看:主旨句、观点句、概括句、情感句„„ ②从结构上看: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置于文首、文尾或 段首、段尾的句子。 • 3、特别捕捉那些能标志层次、思路的关键词,它们对分析思 路大有帮助。 • ①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时”; 表递进的“不仅如此,而且„„”“甚至”“更进一步讲”; 表转折的“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表因果的 “因此”“所以”“总而言之”。 • ②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材料的主次轻重或问题的几个方面, 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哈佛名言
• 赢家和失败者的区别是,赢家总拿他 们的成就和他们的目标比,失败者总是拿 他们的成就和其他人比。
赢家永远说:我能,我来做。失败者 永远说:我不能,这不是我的事。

鲁迅的《捧与挖》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3、盐城市2013届高三二模 郭沫若的《相 见以诚》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考点风向
• 论述类文本贵在把所论问题一步一步说
清楚,所以要重视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高考 也特别重视对思路的考查,江苏卷2010至 2012年连续三年考查它,凸显了这一考点的 重要性。江苏卷命题角度有二:整体概括全 文论述思路和局部分析某段的论述层次。今 年如果考查它,大体上不会有多大变化。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 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 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 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 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 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试说明》摘录
•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 1.理解 B
•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 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 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 杂的句子。
具体做题思路
1.大体概括每段段意 2.根据各段意义把文章切割成3-4个部分 (这里必然有把意义相近的段落合并的过程)
3.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用语可以摘取、合取、自撰)
(表达的时候注意,用“首先”“然后”“最后” 这样的连接词)
课堂总结
• 1、看清题目 • 2、理清结构 • 三抓:抓标题、抓关键句、抓关键 词 • 3、语言简洁,规范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