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政治教案1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案及反思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案及反思第一章: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价值;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2. 爱国主义的价值观;3. 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价值观和重要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实际意义。
1.4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2. 讲解爱国主义的价值观;3. 讲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性;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实际意义;第二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2 教学内容1.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定义与关系;2.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方法;3.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定义与关系、重要性;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方法。
2.4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定义与关系;2. 讲解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方法;3. 讲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要性;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方法;第三章:公民责任与国家安全3.1 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责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2. 培养学生履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2 教学内容1. 公民责任的定义与内涵;2. 国家安全与公民责任的关系;3. 履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责任的定义与内涵、国家安全与公民责任的关系;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履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
3.4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公民责任的定义与内涵;2. 讲解国家安全与公民责任的关系;3. 讲解履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履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第四章: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4.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进步的意识;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8.2共圆中国梦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8.2共圆中国梦》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8.2共圆中国梦》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我国政府和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展现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就在眼前。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国梦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未必能深刻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国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梦的实现。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表,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取得的成就,如GDP、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就在眼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我们要共圆中国梦?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图表,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思政第一课教案8篇
思政第一课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思政第一课教案8篇我们在写完一篇教案的时候要反复琢磨里面的内容,凭借计划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教学进程有合理分析,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思政第一课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一」一、课标的具体要求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
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
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
2、能力目标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态度价值观目标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三、学情分析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地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因道德上的迷茫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
这些现象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轻视。
譬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胡乱许诺等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所以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到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四、具体教程第一课时:诚信是金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教学过程:导入:案例分析:(案例来自教材116页)一、讨论:(1)她为什么失业?(信用问题)(2)7000万= 7个亿(诚实问题)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说说案例一的教训,案例二的启示!(3)交流有关“诚信”的案例(如:“狼来了!”“烽火戏诸侯!”)二、走进生活:(1)(小品表演来展示)好朋友是这样离开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辑2――3个生活片断,说明因为他的不诚信而最终失去了一个个好朋友。
(比如:他人多找了钱给自己而不退;借书不还;做了错事反而栽给朋友等!)(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他人对你不诚信的时候或事情?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对你们的交往有什么影响?班级内交流。
4.1《家的意味》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家的意味》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认同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重要性,理解家庭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2.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家庭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责任意识:5.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主动为家庭做出贡献。
6.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家庭的含义和功能。
2.认识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3.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
难点:4.理解家的内涵,体会家的温暖和亲情。
5.掌握孝亲敬长的具体方法,并在生活中践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的温馨图片,如一家人团聚、共度节日等,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讲述一个关于家的温暖故事,如一个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最终回到家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安慰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让你对家有了怎样的感受?(二)讲授新课1.家的含义(1)提问:在你心目中,家是什么?是一所房子、一个地域,还是其他的什么?o学生可能会回答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有亲人的地方等。
(2)展示关于家的不同理解的内容,如“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等歌词,提问:这些歌词中的“家” 指的是什么?“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中的“家” 指的是一个可以栖息的住所。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中的“家” 指的是有亲人、有亲情的地方。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中的“家” 指的是一个地域。
(3)讲解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并结合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张寒和李小樱恋爱一年,结婚成了家,这是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一年后,二人生下一对双胞胎,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这是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他们的邻居合法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取名闹闹,这是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小两口的舅舅离婚三年后又结婚了,组成了新家庭,这是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在社会中成长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已经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与社会生活,能够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性。
同时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绪,有参与愿望,但受交往能力限制和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有待加强。
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性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2.能够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3.理解社会化的含义,知道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4.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视频导入:视频内容为疫情期间志愿者工作的不怕苦不怕累,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引发学生去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养成亲社会的习惯;3.增强亲社会的意识,投身社会实践。
板块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活动一:自主学习+同伴互学A.什么是社会化?B.实现社会化的过程?2.谈一谈我们能否离开社会而存在?活动二:分享讨论1、结合教材P7相关链接看视频,了解到什么是社会化。
3.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讲解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什么途径变得社会化)4.合格的社会成员有什么样的表现?5.通过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来指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小总结: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板块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活动三:视频为郑州暴雨的紧急救援,感受亲社会行为带来的效应。
从视频中引出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及其表现。
活动四: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5篇
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5篇关于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有哪些?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接下来是关于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够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影响。
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课题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出来的?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二)传统美德薪火相传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活动二: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三:看视频: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024秋版道德与法治七上课件教案-七上1.1教案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1.1《奏响中学序曲》教学设计认识社会的大门。
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探究二面临新的要求活动二:规划“新生活”思考: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提示: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进步:越来越有活力,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探究三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活动三:他们眼中的“初中生活”思考:结合三位院士对初中阶段的评价,以及总书记对青年的勉励,初中阶段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提示: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笔记初中阶段的重要性(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探究四面对初中生活我们怎么做思考:滑板少女对待生活的态度,启示我们如何面对初中生活?提示: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笔记:面对初中生活我们怎么做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思考:结合三位院士对初中阶段的评价,以及总书记对青年的勉励,初中阶段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分享。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记录笔记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学生阅读课堂素材,你在奥运会的对手刚刚小学毕业,12岁滑板少女逐梦巴黎。
滑板少女对待生活的态度,启示我们如何面对初中生活?总结笔记面对初中生活我们怎么做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奏响了中学序曲,探讨到了“新”起点、初中阶段新机会、新要求,以及中学阶段独特的价值。
初中政治议题式教案
初中政治议题式教案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遵守法律,健康成长。
3. 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法治素养。
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1. 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受到特殊的法律保护?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教师提问: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原因的认识。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撰写一篇关于“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法律上的特殊地位。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1框我爱你中国教案1
3、生说,师引导,点拨。
4、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生说,师引导,启发,点来自。拓展:西部大开发战略。
5、生说,师引导,点拨。
五、小结
六、练习及检测题
《学习与评价》P9第1、2、3、6、8、10、12题。
七、作业设计
《学习与评价》P10第15题(1)、(2)、(3);
P11第18题(1)、(2)、(4).
1、观察《江山如此多娇》把自己能看到的景象写出来.
2、结合P14——P17内容,说一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可爱在哪些方面?
3、如何热爱我们的祖国?
4、我国的民族团结他现在哪些方面?
5、我们青少年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四、共同探讨
1、师出示《江山如此多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说,师引导、点拨,总结。
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青少年应怎样热爱祖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
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到维护民族团结。
五、教学
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
播放MV《大中国了》,学生谈谈感受。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中有关国家的历史和民族方面的知识,学生已经学过,这为学好这一节课的内容打下来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特别注重通过学生的视角观察社会生活现象,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讨论、调查、研讨、积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开阔眼界,掌握综合看问题的方法。
我爱你,中国
最新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
最新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1目标预设: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树立共同的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心目中班集体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到加强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创建出优秀的班集体,才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成材。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创建新集体难点:如何创建新集体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粉笔,学生课前准备好展示才艺的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踏入初中生活,当每一位同学熟悉了新的班级、新同学之后,一个新的集体也就诞生了。
通过学习,你们打算怎样去制造一个大家都为之自豪的班集体呢?二、新授师: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进展确实太重要了,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创建新集体(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板书)活动1想一想:你最喜欢的班级是怎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生沟通)填一填:我希望生活在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提示:(1)可用“健康、活泼、团结、和谐、民主、奋进”或“目标全都,团结互助,人尽其才,民主和谐”之中任意三个词来描绘最喜欢的班级。
因为,它能激发我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同学间融洽关系的形成和纯洁友谊的建立,能为我们提供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之所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能促进我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
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讨论总结出最喜欢的班级的模样,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让我们的集体向着我们理想的方向进展,而共同的目标自然也就给了我们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活动2分组讨论: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提建议,并填表我们心目中班集体的特点创建优秀班集体可实行的措施师:当然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理想的班集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二)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板书)活动3看看你有哪些才智能为集体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2024小学思政课教案
2024最新小学思政课教案第一章:爱国教育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1.2 教学内容爱国主义的定义与意义国家、国旗、国歌的重要性尊重国家、国旗、国歌的表现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国家、国旗、国歌的重要性。
示范法:示范尊重国家、国旗、国歌的行为。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尊重国家、国旗、国歌的行为。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看是否养成了尊重国家、国旗、国歌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
2.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与重要性尊重他人不同的表现如何做到尊重他人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与重要性,尊重他人不同的表现。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看是否养成了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让学生学会自觉遵守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3.2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的意义与重要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与重要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规则。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看是否养成了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第四章:自我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2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的意义与重要性基本的安全常识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自我保护的意义与重要性,基本的安全常识。
《iuü》教案王婷
《iuü》教案王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中的iuü三个韵母的正确发音。
2. 培养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iuü三个韵母的发音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准确认读iuü三个韵母,并能正确拼读词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iuü三个韵母的发音示例及练习题目。
2. 教学卡片:印有iuü三个韵母及对应词语。
3. 教学音频:iuü三个韵母的发音示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韵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iuü三个韵母的发音:通过PPT展示,讲解发音方法,让学生跟着音频模仿发音。
3. 练习发音:分组进行发音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发音准确性。
4. 拼读词语: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拼读含有iuü三个韵母的词语,巩固所学。
5. 游戏环节:设计“iuü韵母接力赛”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请家长协助,让学生在家练习发音,并正确拼读词语。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iuü三个韵母的发音及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发音准确性及拼读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口头测试,检验学生对iuü三个韵母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了解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iuü三个韵母。
八、拓展活动:1. 组织iuü韵母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让学生创作以iuü三个韵母为主题的儿歌或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
2024年初一年级思想政治教案
2024年初一年级思想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合作与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荣誉感。
2.难点:如何在集体中合作与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集体吗?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呢?2.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讲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
师:个人是指单独的个体,集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
(2)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师: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
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
3.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一个班级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同学们纷纷为班级欢呼。
师:从这个案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荣誉。
(2)讨论:如何为集体争光?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为集体争光,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出谋划策;遵守纪律,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4.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为集体争光。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集体中的合作与沟通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那么在集体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合作与沟通呢?2.学会合作(1)讲解合作的重要性。
师: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
善于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2)案例分析:一个班级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师:从这个案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生:学会了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3.学会沟通(1)讲解沟通的重要性。
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过程。
善于沟通,有助于增进了解,消除误会。
(2)案例分析:一个班级在开展活动时,同学们积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王婷不辱使命》优质课教学设计
《王婷不辱使命》优质课教学设计王婷不辱使命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理解《王婷不辱使命》的核心故事内容;-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逻辑;- 探讨小说背后的主题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述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10分钟)1. 利用课堂互动方式介绍《王婷不辱使命》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展示小说情节的起伏和精彩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阅读小说《王婷不辱使命》,带着问题和思考的方式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帮助理解故事的内涵。
第三步:深入探究(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言行举止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2. 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故事中所呈现的主题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深层含义。
第四步:批判性思维(15分钟)1.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就小说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辩论。
2. 鼓励学生对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或主题提出质疑,并提供合理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表达与展示(20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并展示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见解。
2. 鼓励学生运用口述和书面表达方式,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接受同学的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评价1. 考察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掌握情况,通过问答、作品展示等形式进行课堂评价。
2. 考察学生对小说主题和故事背后含义的思考能力,通过学生的陈述和辩论进行评价。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以简洁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王婷不辱使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写作和口述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4.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在本案例中,我全面关注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这种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深入解读教材内容,结合历史典故、人物事迹和当代实践,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脉络,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内涵。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一、案例背景
在进行“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以议题式教学法为主线,结合高二政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历史传承、时代价值和培育路径为四大议题,通过深入剖析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准则。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历史典故、人物事迹和当代实践,详细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时,我通过讲述岳飞、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真谛。同时,我还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看到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教案教案标题: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中政治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导,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课程内容。
该教案将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以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学目标:1. 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3. 理解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4. 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公民素养。
教学重点:1. 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政治学科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3. 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公民素养。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公民素养。
教学资源:1. 课本《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真实案例资料。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等;2. 作业评价:包括书面作业和小组合作作业等;3. 考试评价: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好奇心。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政治学科的初步认识。
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真实案例,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
3.1 认识自己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认识自己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
他们十分重视自我形象,往往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落脚点,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接纳、欣赏自己,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形象。
同时,不断地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深刻认识了解自己,处理好他人的关系,体悟生命的美好。
道德修养: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
法治观念:客观、理性地对待他人评价。
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不断探究自己、发觉自己,不断完成自我完善【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布置作业材料:在班会课上,小明同学这样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因为我喜欢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
我的兴趣很广泛,看书、下棋、摄影、旅游,我都喜欢。
我想在新的班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1)小明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己的?小明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法来认识自己的。
他通过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思维特点、情感等来进行自我判断;同时他也通过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来正确认识自我。
(2)我们应该如何全面、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长兴县吕山中学 周王婷 聚青年之火 燃时代之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长兴县吕山中学周王婷聚青年之火燃时代之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青年运动的历程和重要事件,了解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青年运动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2. 教学难点: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青年运动的热烈氛围。
2. 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青年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教学素材:收集青年运动的案例、故事等素材。
3. 分组讨论道具:准备用于小组讨论的道具,如卡片、海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段青年运动的视频资料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青年运动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3. 课堂讲解:讲解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具体案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6. 总结发言: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青年运动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拓展1.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青年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青春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青年的力量。
2.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家长对青年运动的了解和支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论述的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暴见孟子
教学目标: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这种方式阐明事理;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教学设想:
1.学情:这篇短文,学生应该能从文中发现全文思想的中心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可能使学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过两次假设性的对比,就能把“与民同乐”的大的观点论证出来了,是不是有说服力呢?教学上应该联系实例,并通过练习,掌握逐步推理的论证方式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论述的强度。
2.教法:诵读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
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正音、正句。
2.学生齐读,,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确: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
预习内容:
①虚词用法归纳:
于:暴见于王
寡人之于国
今王鼓乐于此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以: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险以远,则至者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②实词:
非: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诸: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
诸路人马
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
徐公来,孰视之
若:不若与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若夫淫雨霏霏
得:可得闻与
……往往有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举: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疾首蹙颚
戍卒叫,函谷举
举贤不避子
见:庄暴见孟子
府吏见丁宁
徒见欺
见笑与大方之家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借题(乐)发挥、两幅画面、正反对比、环环相扣
2、民本思想: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3、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与现实结合,布置作业
二、导入:
回顾中心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战国时代,诸侯称霸、战争连年、生灵涂炭,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并且形成了一个政治思想体系,他极力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一个枯燥话题,说得不好会变成说大道理,不但不能让君王接受,还会使他们反感。
三、分析:
1、文中孟子与齐王对话传达自己思想的是第二部分,可是为什么前面要加上一段,并且这一段讲的是庄暴和孟子的交谈?这一段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明确:给孟子一个找齐王谈话的切入口
引出话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制造悬念,好乐与国家治理得好有什么关系呢?
庄暴难以回答的问题,孟子迎难而上,说服齐王,反衬出孟子论辩高明。
2、孟子见到齐王,紧接与庄暴的谈话,从好乐谈起,谁知话不投机,齐王竟然变了脸色沉下脸说自己“喜欢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齐王听到孟子说“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了脸色呢?
猜测: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情;
齐王羞愧,自己不应该喜欢世俗音乐
齐王恼怒,庄暴不应该把自己好乐的事情告诉孟子
4、齐王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先王之乐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当孟子问到这件事情,齐王变了脸色,正面直接回答说我喜欢的就是世俗音乐,这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
等于堵住了孟子的嘴巴,让孟子无话可说。
孟子的询问显出被动。
如果孟子按照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在此规劝齐王,效果一定可想而知。
可是孟子此行要说的内容并不是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他是要借乐(yue)说乐(le),所以他马上说……(齐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今之乐犹古之乐”
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明确:迎合齐王;
引起齐王的兴趣;
改变了谈话的气氛(缓和紧张气氛与齐王的抵触情绪);
并且巧妙地把谈话从音乐引导与民同乐的政治领域。
然后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
今之乐有雅有俗,古之乐有雅有俗,跟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不是一个概念,孟子故意偷换概念,激起齐王的兴趣,引诱他马上说,我能够听听你的高见吗?察言观色化被动为主动。
5、两层铺垫,“不若与人”“不若与众”,这两个问题一问,齐王自然回答说与大家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孟子在前面化解了齐王的抵触情绪以后,把主动权牢抓在手,给齐王两个答案明显的小题目,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
在由音乐到快乐之间,有了一个巧妙过度,这叫诱敌深入。
6、既然已经由音乐到了快乐问题,那么孟子干脆就说,我来给你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吧,下面他说的所有话,可以概括成两幅画面:
对比手法的运用:两幅画面
鼓乐、田猎于此,疾首蹙颚——悲惨图景反面
(管乐之音,羽毛之美)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正面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只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的政治效果。
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欣然有喜色,能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就要与民同乐。
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没有
什么辩驳之辞,因为自己之前也亲口说过,欣赏音乐的快乐要大家一起欣赏才好,那么自然就是与民同乐咯!两幅画面的对比更加没法驳斥,难道你喜欢百姓们看见你就头痛?
7、得出结论,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能统一天下。
点题,原来齐王好乐和齐国政治有这样的密切关系
孟子说服艺术:借题发挥诱敌深入两幅画面正反对比环环相扣
三、孟子的仁政在当时能否实施?有什么意义?
四、练习巩固:
1、学以致用:有一个同学热爱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运用孟子谈话的技巧(借题发挥、对比手法)对他说一番话,尝试把他说服。
把对话设计做在作业本上。
2、关于与民同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高明的论辩艺术:借题发挥诱敌深入正反对比环环相扣
音乐——乐乐——快乐
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怨——不与民同乐
欣欣然有喜色爱——与民同乐正反对比
与民同乐,则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