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计算证明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经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深刻理解和掌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2.结合具体实例感悟证明的思路和方法,能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3.能正确运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以及绘制特殊三角形.【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HL.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诠释:等边三角形是中考中常考的知识点,并且有关它的计算也很常见,因此对于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数据要熟记于心,不如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他的高是2a ,面积是24;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揭示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打破了以往那种只有角或边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学习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要点二、直角三角形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与逆命题命题包括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交换位置得到的;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要点诠释: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方法. 要点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则直线MN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要点诠释:①注意区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注意二者的应用范围;②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可解决两条线段的和距离最短问题.要点四、角平分线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要点诠释:①注意区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注意二者的应用范围;②几何语言的表述,这也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一种重要的方法.遇到角平分线时,要构造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类型一、能证明它们么1. 如图,△AC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 交CD 于点F ,BD 分别交CE 、AE 于点G 、H .试猜测线段AE 和BD 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由条件可知CD=AC ,BC=CE ,且可求得∠ACE=∠DCB ,所以△ACE ≌△DCB ,即AE=BD ,∠CAE=∠CDB ;又因为对顶角∠AFC=∠DFH ,所以∠DHF=∠ACD=90°,即AE ⊥BD .【答案与解析】猜测AE=BD ,AE ⊥BD ;理由如下:∵∠ACD=∠BCE=90°,∴∠ACD+∠DCE=∠BCE+∠DCE ,即∠ACE=∠DCB ,又∵△AC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CD ,CE=CB ,∵在△ACE 与△DCB 中,,AC DC ACE DCB EC BC =⎧⎪∠=∠⎨⎪=⎩∴△ACE ≌△DCB (SAS ),∴AE=BD , ∠CAE=∠CDB ;∵∠AFC=∠DFH ,∠FAC+∠AFC=90°,∴∠DHF=∠ACD=90°,∴AE ⊥BD .故线段AE 和BD 的数量相等,位置是垂直关系.【总结升华】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涉及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等知识点.举一反三:【变式】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1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1)求证:AF+EF=DE;(2)若将图1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你在(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若将图1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3.你认为(1)中猜想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AF、EF与DE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连接BF(如下图1),∵△ABC≌△DBE(已知),∴BC=BE,AC=DE.∵∠ACB=∠DEB=90°,∴∠BCF=∠BEF=90°.∵BF=BF,∴Rt△BFC≌Rt△BFE.∴CF=EF.又∵AF+CF=AC,∴AF+EF=DE.(2)解:画出正确图形如图2.(1)中的结论AF+EF=DE仍然成立;(3)证明:连接BF ,∵△ABC ≌△DBE ,∴BC=BE ,∵∠ACB=∠DEB =90°,∴△BCF 和△BEF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BCF 和Rt △BEF 中,,BC BE BF BF=⎧⎨=⎩ ∴△BCF ≌△BEF ,∴CF=EF ;∵△ABC ≌△DBE ,∴AC=DE ,∴AF=AC+FC=DE+EF .类型二、直角三角形2. 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个数是( )①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斜边及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一条直角边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1B.2C.3D.4【思路点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HL”定理,判断即可;【答案】C.【解析】A 、三个角相等,只能判定相似;故本选项错误;B 、斜边及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两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故本选项正确;C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两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故本选项正确;D、一条直角边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首先根据“HL”定理,可判断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全等,可得另条直角边相等,然后,根据“SAS”,可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正确;所以,正确的说法个数是3个.故选C.【总结升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都适合它,同时,直角三角形有它的特殊性,作为“HL”公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3.(2016•南开区一模)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2)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2(m>0,n>0,且m ≠n),运用构图法可求出这三角形的面积为.【思路点拨】(1)是直角边长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长为1,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长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把它整理为一个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2)结合(1)易得此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直角边长为m,4n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长为3m,2n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长为2m,2n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同样把它整理为一个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答案与解析】解:(1)S△ABC=3×3﹣×1×2﹣×2×3﹣×1×3=;(2)构造△ABC如图所示,S△ABC=3m×4n﹣×m×4n﹣×3m×2n﹣×2m×2n=5mn.故答案为:(1)3;(2)5mn.【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应用,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题关键,关键是结合网格用矩形及容易求得面积的直角三角形表示出所求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解答.类型三、线段垂直平分线4. 如图,在锐角△ABC中,AD、CE分别是BC、AB边上的高,AD、CE相交于F,BF的中点为P,AC的中点为Q,连接PQ、DE.(1)求证:直线PQ是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2)如果△ABC是钝角三角形,∠BAC>90°,那么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按钝角三角形改写原题,画出相应的图形,并给予必要的说明.【思路点拨】(1)只需证明点P、Q都在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可.即证P、Q分别到D、E的距离相等.故连接PD、PE、QD、Q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改写原题.【答案与解析】(1)证明:连接PD、PE、QD、QE.∵CE⊥AB,P是BF的中点,∴△BEF是直角三角形,且PE是Rt△BEF斜边的中线,∴PE=12 BF.又∵AD⊥BC,∴△BDF是直角三角形,且PD是Rt△BDF斜边的中线,∴PD=12BF=PE,∴点P在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上.同理可证,QD、QE分别是Rt△ADC和Rt△AEC斜边上的中线,∴QD=12AC=QE,∴点Q也在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PQ垂直平分线段DE.(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1)中的结论仍成立.如图,△ABC是钝角三角形,∠BAC>90°.原题改写为:如图,在钝角△ABC中,AD、CE分别是BC、AB边上的高,DA与CE的延长线交于点F,BF的中点为P,AC的中点为Q,连接PQ、DE.求证:直线PQ垂直且平分线段DE.证明:连接PD,PE,QD,QE,则PD、PE分别是Rt△BDF和Rt△BEF的中线,∴PD=12BF,PE=12BF,∴PD=PE,点P在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上.同理可证QD=QE,∴点Q在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PQ垂直平分线段DE.【总结升华】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点,图形较复杂,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是很大.举一反三:【变式】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N,交BC的延长线于M,∠A=40度.(1)求∠M的度数;(2)若将∠A的度数改为8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M的大小;(3)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试证明;(4)将(1)中的∠A改为钝角,(3)中的规律仍成立吗?若不成立,应怎样修改.【答案】(1)∵∠B=12(180°-∠A)=70°∴∠M=20°(2)同理得∠M=40°(3)规律是:∠M的大小为∠A大小的一半,证明:设∠A=α,则有∠B=12(180°-α)∠M=90°-12(180°-α)=12α.(4)不成立.此时上述规律为: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底边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顶角的一半.类型四、角平分线5. 如图,△ABC中,∠A=60°,∠ACB的平分线CD和∠ABC的平分线BE交于点G.求证:GE=GD.【思路点拨】连接AG,过点G作GM⊥AB于M,GN⊥AC于N,GF⊥BC于F.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及逆定理可得GN=GM=GF,AG是∠CAB的平分线;在四边形AMGN中,易得∠NGM=180°-60°=120°;在△BCG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GB=120°,即∠EGD=120°,∴∠EGN=∠DGM,证明Rt△EGN≌Rt△DGM(AAS)即可得证GE=GM.【答案与解析】解:连接AG,过点G作GM⊥AB于M,GN⊥AC于N,GF⊥BC于F.∵∠A=60°,∴∠ACB+∠ABC=120°,∵CD,BE是角平分线,∴∠BCG+∠CBG=120°÷2=60°,∴∠CGB=∠EGD=120°,∵G是∠ACB平分线上一点,∴GN=GF,同理,GF=GM,∴GN=GM,∴AG是∠CAB的平分线,∴∠GAM=∠GAN=30°,∴∠NGM=∠NGA+∠AGM=60°+60°=120°,∴∠EGD=∠NGM=120°,∴∠EGN=∠DGM,又∵GN=GM,∴Rt△EGN≌Rt△DGM(AAS),∴GE=GD.【总结升华】此题综合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难度较大,作辅助线很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澧县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 于E,F在AC上,BD=DF;证明:(1)CF=EB.(2)AB=AF+2EB.【答案】证明:(1)∵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DE=DC,∵在Rt△DCF和Rt△DEB中,∴Rt△CDF≌Rt△EBD(HL).∴CF=EB;(2)∵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CD=DE.在△ADC与△ADE中,∵精品文档用心整理∴△ADC≌△ADE(HL),∴AC=AE,∴AB=AE+BE=AC+EB=AF+CF+EB=AF+2EB.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重点题型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重点题型归纳

阶段强化专题训练专题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常见应用技巧 类型一 证比例式技巧1 中间比代换法证比例式1.如图,已知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AB ,AC ,BC 上的点,DE ∥BC ,EF ∥AB. (1)求证:BCDEAB AD =; (2)若AD:DB=3:5,求CF:CB 的值.技巧2 等积代换法证比例式2.如图,在△ABC 中,D 是AB 上一点,E 是△ABC 内一点,DE ∥BC ,过D 作AC 的平行线交CE 的延长线于F ,CF 与AB 交于P.求证:PBPAPF PE =.技巧3 等比代换法证比例式3.如图,在△ABC 中,DE ∥BC ,EF ∥CD ,求证:ADAFAB AD =.类型2 证线段相等技巧 4 等比过渡证线段相等(等比例过渡法)4.如图,在△ABC 中,∠ACB=90°,∠B >∠A ,点D 为边AB 的中点,DE ∥BC 交AC 于点E ,CF ∥BA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EF ;(2)连结CD ,过点D 作DC 的垂线交CF 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B=∠A+∠DGC .类型3 证比例和为1技巧5 同分母的中间比代换法5.如图,已知AC ∥FE ∥BD.求证:1=+BCBEAD AE专题二:证明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名师点金要找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已知角相等时,找两对对应角相等,若只能找到一对对应角相等,判断夹相等的角的两边是否对应成比例;(2)无法找到角相等时,判断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3)除此之外,也可考虑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方法1 利用边或角的关系判定两直角三角形相似1.下面关于直角三角形相似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B.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C.有一条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2.如图,BC⊥AD,垂足为C,AD=6.4,CD=1.6,BC=9.3,CE=3.1.求证:△ABC∽△DEC.方法2 利用角判定两三角形相似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E是外角平分线,点D在AC上,连接BD并延长,与CE 交于点 E. (1)求证:△ABD∽△CED; (2)若AB=6,AD=2CD,求BE的长.方法3 利用边角判定两三角形相似4.如图,AB=3AC,BD=3AE,又BD∥A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ABD∽△CAE. 方法4 利用三边判定两三角形相似5.如图,AD是△ABC的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DEF∽△ABC.专训三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名师点金:解题时,往往会遇到要证的问题与相似三角形联系不上或者说图中根本不存在相似三角形的情况,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这类几何证明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常作的辅助线有以下几种:(1)由比例式作平行线;(2)有中点时,作中位线;(3)根据比例式,构造相似三角形.训练角度1 巧连线段的中点构造相似三角形1.如图,在△ABC中,E,F是边BC上的两个三等分点,D是AC的中点,BD分别交AE,AF于点P,Q,求BP:PQ:QD.训练角度 2 过顶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AC=BC,F为底边AB 上一点,BF:AF=3:2,取CF的中点D,连接AD并延长交BC于点E,求BE:EC的值.3.如图,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点E.求证:AE:ED=2AF:FB.训练角度 3 过一边上的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AB>AC,在边AB上取一点D,在AC上取一点E,使AD=AE,直线DE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P.求证: BP:CP=BD:EC.训练角度 4 过一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5.如图,在△ABC中,点M为AC边的中点,点E为AB上一点,且AE=41AB,连接EM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C=2CD. 作辅助线的方法一:作辅助线的方法二:作辅助线的方法三:作辅助线的方法四:全章整合提升密码专训一:证比例式或等积式的技巧 名师点金证比例式或等积式,若遇问题中无平行线或相似三角形时,则需构造平行线或相似三角形,得到等比例线段;若比例式或等积式中的线段分布在两个三角形或不在两个三角形中,可尝试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或先将它们转化到两个三角形中再证两三角形相似,若在两个明显不相似的三角形中,可运用中间比代换.技巧1 构造平行线法1.如图,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DF 交AC 于点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E ·CF =BF ·EC.2.如图,已知△ABC 的边AB 上有一点D ,边BC 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 ,且AD =CE ,DE 交AC 于点F ,试证明:AB ·DF =BC ·EF.技巧2 三点找三角形相似法3.如图,在▱ABCD 中,E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DE 交BC 于F. 求证:DC AE =CF AD.4.如图,在△ABC 中,∠BAC =90°,M 为BC 的中点,DM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D ,交AB于E.求证:AM 2=MD ·ME.技巧3 构造相似三角形法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AP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求证:BP ·CP =BM ·CN.技巧4 等比过渡法6.如图,在△ABC 中,AB =AC ,DE ∥BC ,点F 在边AC 上,DF 与BE 相交于点G ,且∠EDF =∠ABE. 求证:(1)△DEF ∽△BDE ;(2)DG ·DF =DB ·EF.7.如图,CE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在EC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连接AP ,作BG ⊥AP于点G ,交CE 于点D. 求证:CE 2=DE ·PE.技巧5 两次相似法8.如图,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F. 求证:BF BE =ABBC.9.如图,在▱ABCD 中,AM ⊥BC ,AN ⊥CD ,垂足分别为M ,N.求证:(1)△AMB ∽△AND ;(2)AM AB =MNAC.技巧6 等积代换法10.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DE ⊥AB 于E ,DF ⊥AC 于F.求证:AE AF =ACAB.技巧7 等线段代换法11.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点D ,点P 是AD 上一点,CF ∥AB ,延长BP 交AC 于点E ,交CF 于点F ,求证:BP 2=PE ·PF.12.已知:如图,AD 平分∠BAC ,AD 的垂直平分线EP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P.求证:PD 2=PB ·PC.专训二 巧用“基本图形”探索相似条件 名师点金:几何图形大多数由基本图形复合而成,因此熟悉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识别相似三角形,从而顺利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相似三角形的四类结构图: 1.平行线型2.相交线型3.子母型4.旋转型训练角度1 平行线型1.如图,在△ABC 中,BE 平分∠ABC 交AC 于点E ,过点E 作ED ∥BC 交AB 于点D.(1)求证:AE ·BC =BD ·AC ; (2)如果S △ADE =3,S △BDE =2,DE =6,求BC 的长.训练角度2 相交线型2.如图,点D ,E 分别为△ABC 的边AC ,AB 上的点,BD ,CE 交于点O ,且EO BO =DOCO ,试问△ADE 与△ABC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训练角度3 子母型3.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E 为AC 的中点,ED 的延长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 AC =DFAF.训练角度4 旋转型 4.如图,已知∠DAB =∠EAC ,∠ADE =∠ABC.求证:(1)△ADE ∽△ABC ;(2)AD AE =BD CE.专训三 利用相似三角形巧证线段的数量和位置关系 名师点金:判断两线段之间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中的基本题型之一.由角的关系推出“平行或垂直”是判断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由相似三角形推出“相等”是判断数量关系的常用方法.训练角度1 证明两线段的数量关系 类型1: 证明两线段的相等关系1.如图,已知在△ABC 中,DE ∥BC ,BE 与CD 交于点O ,直线AO 与BC 边交于点M ,与DE 交于点N. 求证:BM =MC.2.如图,一直线和△ABC 的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和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且AE:CE =BF:CF. 求证:AD =DB.类型2 证明两线段的倍分关系3.如图,在△ABC 中,BD ⊥AC 于点D ,CE ⊥AB 于点E ,∠A =60°,求证:DE =12BC.4.如图,AM 为△ABC 的角平分线,D 为AB 的中点,CE ∥AB ,CE 交DM 的延长线于E. 求证:AC =2CE.训练角度2 证明两线段的位置关系 类型1:证明两线段平行 5.如图,已知点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上一点,连接CD ,DE ⊥CD ,DE =CD ,连接CE ,AE.求证:AE ∥BC.6.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AB ,AC 上的点,EF ∥BC ,DF ∥AB ,连接CE 和AD ,分别交DF ,EF 于点N ,M.(1)如图①,若E 为AB 的中点,图中与MN 平行的直线有哪几条?请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②,若E 不为AB 的中点,写出与MN 平行的直线,并证明.类型2 证明两线垂直7.如图,在△ABC 中,D 是AB 上一点,且AC2=AB ·AD ,BC 2=BA ·BD ,求证:CD ⊥AB.8.如图,已知矩形ABCD ,AD =13AB ,点E ,F把AB 三等分,DF 交AC 于点G ,求证:EG ⊥DF.专训四巧用位似解三角形中的内接多边形问题名师点金位似图形是特殊位置的相似图形,它具有相似图形的所有性质,位似图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两个图形相似;(2)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3)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类型1 三角形的内接正三角形问题1.如图,用下面的方法可以画△AOB的内接等边三角形,阅读后证明相应问题.画法:①在△AOB内画等边三角形CDE,使点C在OA上,点D在OB上;②连接OE并延长,交AB于点E′,过点E′作E′C′∥EC,交OA于点C′,作E′D′∥ED,交OB于点D′;③连接C′D′,则△C′D′E′是△AOB的内接等边三角形.求证:△C′D′E′是等边三角形.类型2 三角形的内接矩形问题2.求作:内接于已知△ABC的矩形DEFG,使它的边EF在BC上,顶点D,G分别在AB,AC上,并且有DE∶EF=1∶2.类型 3 三角形的内接正形问题(方程思想)3.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QM 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P ,N 分别在AB,AC上,则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4.(1)如图①,在△ABC 中,点D ,E ,Q 分别在AB ,AC ,BC 上,且DE ∥BC ,AQ交DE 于点P.求证:DP:BQ=PE:QC.(2)在△ABC 中,∠BAC =90°,正方形DEFG 的四个顶点在△ABC 的边上,连接AG ,AF ,分别交DE 于M ,N 两点.①如图②,若AB=AC=1,直接写出MN的长;②如图③,求证:MN²=DM·EN.专训五: 图形的相似中的五种热门考点 名师点金:相似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而对于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位似图形等都是命题的热点.考点一: 比例线段及性质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成比例线段的是( )A. 2 cm ,4 cm ,4 cm ,8 cmB. 2 cm ,4 cm ,6 cm ,8 cmC. 1 cm ,2 cm ,3 cm ,4 cmD. 2.1 cm ,3.1 cm ,4.3 cm ,5.2 cm2.若a 2=b 3=c 4=d 7≠0,则a +b +c +d c =________.3.如图,乐器上的一根弦AB =80 cm ,两个端点A ,B 固定在乐器板面上,支撑点C 是靠近点B 的黄金分割点,则支撑点C 到端点A 的距离约为________.(5≈2.236,结果精确到0.01)考点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4.如图,若AB ∥CD ∥EF ,则下列结论中,与AD AF 相等的是( ) A.AB EF B.CD EF C.BO OE D.BC BE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C =60°,以AC 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CDE ,连接BE 交AC 于F ,若BF = 3 cm ,则EF =________.6.如图,在△ABC 中,AM ∶MD =4∶1,BD ∶DC =2∶3,求AE ∶EC 的值.考点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7.已知△ABC ∽△DEF ,若△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3∶4,则△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 ) A.4:3 B.3:4 C.16:9 D.9:16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D 上,且AE ∶ED =3∶1,CE 的延长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F ,则S △AEF ∶S 四边形ABCE 为( ) A.3∶4 B.4∶3 C.7∶9 D.9∶79.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4,周长之差为6,则这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分别是________.10.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C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ED 的延长线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FD 2=FB ·FC ; (2)若FB =5,BC =4,求FD 的长.11.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D 是对角线,BE 平分∠DBC 交DC 于点E ,点F 是BC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F ,BE 的延长线交DF 于点M.(1)求证:BM ⊥DF ;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求ME ·MB.考点四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2.一天晚上,李明和张龙利用灯光下的影子长来测量一路灯的高度CD.如图,当李明走到点A处时,张龙测得李明直立时身高AM 与影子长AE正好相等;接着李明沿AC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点B处时,李明直立时身高BN的影子恰好是线段AB,并测得AB=1.25 m,已知李明直立时的身高为1.75 m,求路灯的高度CD.(结果精确到0.1 m)13.某高中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的学生板凳的正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BA=CD,BC=20 cm,BC,EF平行于地面AD且到地面AD的距离分别为40 cm,8 cm.为使板凳两腿底端A,D之间的距离为50 cm,那么横梁EF的长应为多少?(材质及其厚度等暂忽略不计)考点五图形的位似1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得正方形A′B′C′D′,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15.如图,在6×8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O和△ABC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以O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图中作△A′B′C′和△ABC位似,且相似比为1∶2;(2)连接(1)中的AA′,求四边形AA′C′C 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专训六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名师点金:本章主要内容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位似图形及其画法等,涉及考点、考法较多,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其主要考点可概括为:3个概念、2个性质、1个判定、2个应用、1个作图、1个技巧.考点一:3个概念概念1:成比例线段1.下列各组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3cm,6cm,7cm,9cmB.2cm,5cm,0.6dm,8cmC.3cm,9cm,1.8dm,6cmD.1cm,2cm,3cm,4cm2.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它的一条边长为25m,在图纸上,这条边的长为5cm,其他两条边的长都为4cm,则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都是________m.概念2:相似多边形3.如图,已知∠1′=∠1,∠2′=∠2,∠3′=∠3,∠4′=∠4,∠D′=∠D,试判断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概念3:位似图形4.如图,在△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并把△ABC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记所得的像是△A′B′C.设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b),求点B的坐标.考点二: 2个性质性质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5.如图,在Rt△ABC中,∠A=90°,AB=8,AC=6.若动点D从点B出发,沿线段BA运动到点A为止,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设动点D运动的时间为x秒,AE的长为y.(1)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BDE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6.如图,已知D是BC边上的中点,且AD=AC,DE⊥BC,DE与BA相交于点E,EC 与AD相交于点F.(1)求证:△ABC∽△FCD;(2)若S△FCD=5,BC=10,求DE的长.考点三: 1个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7.如图,△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为斜边AB上一点,连接CD,DE⊥CD,DE=CD,连接AE,过C作CO⊥AB于O.求证:△ACE ∽△OCD.8.如图,在⊙O的内接△ABC中,∠ACB=90°,AC=2BC,过点C作AB的垂线l交⊙O 于另一点D,垂足为点E.设P是上异于点A,C的一个动点,射线AP交l于点F,连接PC 与PD,PD交AB于点G. (1)求证:△PAC∽△PDF; (2)若AB=5,弧AP=弧BP,求PD 的长.考点四: 2个应用应用1:测高的应用9.如图,在离某建筑物CE 4 m处有一棵树AB,在某时刻,1.2 m的竹竿FG垂直地面放置,影子GH长为2 m,此时树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地面上,还有一部分落在建筑物的墙上,墙上的影子CD高为2 m,那么这棵树的高度是多少?应用2:测宽的应用10.如图,一条小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一岸每隔6 m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隔60 m有一根电线杆,在有树的一岸离岸边30 m处可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求河的宽度.考点五: 1个作图——作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11.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有一点O和△ABC.请以点O 为位似中心,把△ABC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不改变方向),画出△ABC的位似图形.考点六: 1个技巧——证明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技巧12.如图,已知△ABC,∠BAC的平分线与∠DAC的平分线分别交BC及BC的延长线于点P,Q. (1)求∠PAQ的度数; (2)若点M为PQ的中点,求证:PM2=CM·BM.。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九讲《四边形(一)》课件(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九讲《四边形(一)》课件(北师大版)
F D
B
C
E
体验中考
1.(06常州)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AO CO, 中,AC与BD相交与点O,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O B C D
体验中考
2.(06大连西岗)如图,ABCD中, AE⊥BD于E,CF⊥BD于F. 求证:AE = CF
A F E B D
典型例题
E 变式1: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变式2: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G H 变式3: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B F 变式4: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A 是菱形. 变式5:若AC=BD,AC⊥BD,则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变式6: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E、F、G、H分别为AD、BC、 BD、AC的中点,求证:EFGH是菱形. C 变式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M D E为边AB上的一点,△ADE和△ Q BCE都是等边三角形,P、Q、M、 N N分别是AB、BC、CD、DA边上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PQMN是菱形. B A E P
二、选择题: 1、若□ABCD的周长为28,△ABC的周长为17cm,则AC的长 为( ) A、11cm B、5.5cm C、4cm D、3cm 2、如图,□ABCD和□EAFC的顶点D、E、F、B在同一条直 线上,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C A、DE>BF B、DE=BF D C、DE<BF D、DE=FE=BF E F B
C
典型例题
例3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0,点M在BC上, 且BM=AC,点N在AC上,且AN=MC,AM和BN相交于 P,求∠BPM的度数.
分析:条件给出的是线段的等量关系,求的却是角的度数,为此,我们由条件中 的直角及相等的线段,可联想到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应该平移AN. 证明:过M作ME∥AN,且ME=AN,连结NE、BE,则四边形AMEN是平行四 边形,得NE=AM,ME∥AN,AC⊥BC ∴ME⊥BC在△BEM和△AMC中, ME=CM,∠EMB=∠MCA=900,BM=AC ∴△BEM≌△AMC A ∴BE=AM=NE,∠1=∠2, ∠3=∠4,∠1+∠3=90° 1 ∴∠2+∠4=90 ° ,且BE=NE N P ∴△B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 C B ∴∠BNE=45 ° ∵AM∥NE M ∴∠BPM=∠BNE =45 ° 2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三个说法:①有一个内角是30°,腰长是6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12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3 B.2 C.1 D.02、如图,在△ABC中,AB=AC=6cm,AD,CE是△ABC的两条中线,CE=4cm,P是AD上的一个动点,则BP+EP的最小值是()A.3cm B.4cm C.6cm D.10cm3、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5cm,则它的周长为()A .8cmB .14cmC .13cmD .14cm 或13cm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A .40°B .50°C .60°D .70°5、如图,在△ABC 中,∠B =62°,∠C =24°,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AC 的两侧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则∠BAD 的度数为( )A .70ºB .60ºC .50ºD .40°6、如图,ABC DEC ≌△△,点E 在线段AB 上,75B ∠=︒,则ACD ∠的度数为( )A .20°B .25°C .30°D .40°7、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是( )A .3,4,5B .2,3C .8,15,17D .23,24,258、如图,AB DF ∥,AC CE ⊥于点C ,BC 与DF 交于点E ,若20A ∠=︒,则CED ∠等于()A .20°B .50°C .70°D .110°9、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C =2∠CDB ,AB =12,CD =3,则△ABC 的周长为( )A .21B .24C .27D .3010、如图,在△AAA 中,90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垂足为E ,若30A ∠=︒,2cm CD =,则AC 的长为( )A .2cmB .4cmC .5cmD .6cm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3,G 是三角形的重心,那么GA =______.2、如图,点P 是等边△ABC 内的一点,PA =6,PB =8,PC =10,若点P ′是△ABC 外的一点,且△P ′AB ≌△PAC ,则∠APB 的度数为___.3、如图,将宽为2cm 的纸条沿BC 折叠,45CAB ∠=︒,则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根号保留)4、如图,已知30MON ∠=︒,点1A ,2A ,3A ,⋅⋅⋅在射线ON 上,点1B ,2B ,3B ,⋅⋅⋅在射线OM 上,112A B A △,223A B A △,334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1OA a =,则223A B A △的边长为______.1n n n A B A +△的边长为______.5、如图,AD⊥BC,∠1=∠B,∠C=65°,∠BAC=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已知,在△ABC中,∠BAC=30°,点D在射线BC上,连接AD,∠CAD=α,点D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E,点E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F,直线EF分别交直线AC,AB于点M,N,连接AF,AE,CE.(1)如图1,点D在线段BC上.①根据题意补全图1;②∠AEF=(用含有α的代数式表示),∠AMF=°;③用等式表示线段MA,ME,M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CAD<60°,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MA,ME,M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证明.2、在△ABC 中,∠ACB =90°.现给出以下3个关系:①CD 垂直于AB ,②BE 平分∠ABC ,③∠CFE =∠CEF ,请你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AA 中,点A (−4,0),A (4,0),A (0,4),给出如下定义:若P 为△AAA 内(不含边界)一点,且AP 与△AAA 的一条边相等,则称P 为△AAA 的友爱点.(1)在A 1(0,3),A 2(−1,1),()32,1P -中,△AAA 的友爱点是________;(2)如图2,若P 为△AAA 内一点,且∠AAA =∠AAA =15°,求证:P 为△AAA 的友爱点;(3)直线l为过点A(0,A),且与A轴平行的直线,若直线A上存在△AAA的三个友爱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4、已知:(1)O是∠BAC内部的一点.①如图1,求证:∠BOC>∠A;②如图2,若OA=OB=OC,试探究∠BOC与∠BAC的数量关系,给出证明.(2)如图3,当点O在∠BAC的外部,且OA=OB=OC,继续探究∠BOC与∠BAC的数量关系,给出证明.5、如图,在△ABC中,AB=AC,AF⊥BC,在△CDE中,DC=DE,DG⊥CE,AF和DG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BP、EP.(1)求证:BP=EP;(2)若∠BCE=135°,试判断△PBE的形状,并给出证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当一个是底角是30°,一个是顶角是30°时,两三角形就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本选项正确;③当一条直角边为12,一条斜边为12时,两个直角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正确的只有1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连接CE交AD于点P,则BP+EP的最小值为CE的长.【详解】如图,连接CE交AD于点P,∵AB=AC,AD是BC的中线,∴AD⊥BC,∴BP=CP,∴BP+EP=CP+EP≥CE,∴BP+EP的最小值为CE的长,∵CE=4cm,∴BP+EP的最小值为4cm,故选:B.【点睛】本题是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知识,关键是把BP+EP的最小值转化为CP+EP的最小值,从而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小值的问题.3、D【分析】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cm和4cm,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详解】解:当4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5,4、5、5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4cm;当4为腰时,其它两边为4和5,4、4、5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3cm.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3cm或14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4、B【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180°-80°)÷2=100°÷2=50°;答:底角为5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特点.5、A【分析】根据∠BAD =∠BAC −∠DAC ,想办法求出∠BAC ,∠DAC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B =62°,∠C =24°,∴∠BAC =180°−86°=94°,由作图可知:MN 垂直平分线段AC ,∴DA =DC ,∴∠DAC =∠C =24°,∴∠BAD =94°−24°=7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C=CE ,∠ACB =∠DCE 即∠ACD =∠BC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B =∠BEC 和∠BCE 即可.【详解】解:∵ABC DEC ≌△△,∴BC=CE ,∠ACB =∠DCE ,∴∠B =∠BEC ,∠ACD =∠BCE ,∵75B ∠=︒,∴∠ACD =∠BCE=180°-2×75°=3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7、D【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错误;B 、22223+=,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错误;C 、82+152=17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错误;D 、∵(32)2+(42)2=81+256=337,(52)2=625,∴(32)2+(42)2≠(52)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此时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注意掌握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8、C【分析】由AC CE ⊥与20A ∠=︒,即可求得ABC ∠的度数,又由AB DF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CED ∠的度数.【详解】解:∵AC CE ⊥,∴90C ∠=︒,∵20A ∠=︒,∴70ABC ∠=︒,∵AB DF ∥,∴70CED ABC ∠=∠=︒.故选:C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垂直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C【分析】根据题意在AB 上截取BE =BC ,由“SAS ”可证△CBD ≌△EBD ,可得∠CDB =∠BDE ,∠C =∠DEB ,可证∠ADE =∠AED ,可得AD =AE ,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在AB 上截取BE =BC ,连接DE ,∵BD 平分∠ABC ,∴∠ABD =∠CBD ,在△CBD 和△EBD 中,CB BE CBD DBE BD BD =⎧⎪∠=∠⎨⎪=⎩, ∴△CBD ≌△EBD (SAS ),∴∠CDB =∠BDE ,∠C =∠DEB ,∵∠C =2∠CDB ,∴∠CDE =∠DEB ,∴∠ADE =∠AED ,∴AD =AE ,∴△ABC 的周长=AD +AE +BE +BC +CD =AB +AB +CD =27,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D【分析】由题意知AD BD =,30DBA A CBD ∠=∠=∠=︒,24AD BD CD ===,AC CD DA =+可求出AC 的值.【详解】解:由题意知AD BD =30DBA A CBD ∴∠=∠=∠=︒在Rt BCD 中30CBD ∠=︒24BD CD AD ∴===又 AC CD D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察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垂直平分线与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填空题1【分析】延长AG 交BC 于D ,根据重心的概念得到AD ⊥BC ,BD =DC =12BC =3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根据重心的概念计算即可.【详解】解:延长AG 交BC 于D ,∵G 是三角形的重心,∴AD ⊥BC ,BD =DC =12BC =32,由勾股定理得,AD =,∴GA =23AD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分析】如图:连接PP′,由△PAC≌△P′AB可得PA=P′A、∠P′AB=∠PAC,进而可得△APP′为等边三角形易得PP′=AP=AP′=6;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PP′为直角三角形,且∠BPP′=90°,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解答.【详解】解:连接PP′,∵△PAC≌△P′AB,∴PA=P′A,∠P′AB=∠PAC,∴∠P′AP=∠BAC=60°,∴△APP′为等边三角形,∴PP′=AP=AP′=6;∵PP′2+BP2=BP′2,∴△BPP′为直角三角形,且∠BPP′=90°,∴∠APB=90°+60°=150°.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等知识点,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点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BC 是等腰三角形,有AC =AB ;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则得CG =2,且△CG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得AC 的值,则可求得面积.【详解】如图,由折叠性质得:∠ECB =∠ACB∵DE ∥AB∴∠DCA =∠CAB =45°∵∠DCA +∠ACB +∠ECB =180° ∴1(180)67.52ACB DCA ∠=︒-∠=︒∵∠CAB +∠ACB +∠ABC =180°∴∠ABC =∠ACB =67.5°∴AB =AC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则CG =2,且∠ACG =∠CAB =45°∴△CG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G =CG =2由勾股定理得:AC ==∴AB =∴重叠部分△ABC 的面积为2112)22AB CG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4、2a 2n﹣1a【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1OB1=∠A1B1O=30°,OA1=A1B1=A2B1=a,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A2O=A2B2=2a=21a,A3B3=A3O=2A2O=4=22a,利用此规律即可得到A n B n=2n﹣1a.【详解】解:∵△A1B1A2为等边三角形,∠MON=30°,∴∠A1OB1=∠A1B1O=30°,OA1=A1B1=A2B1=a,同理:A2O=A2B2=2=21a,A3B3=A3O=2A2O=4a=22a,…….以此类推可得△A n B n A n+1的边长为A n B n=2n﹣1a.故答案为:2a;2n﹣1a.【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边长的变化规律.5、70°【分析】先根据AD⊥BC可知∠ADB=∠ADC=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1与∠DAC的度数,由∠BAC=∠1+∠DAC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D⊥BC,∴∠ADB=∠ADC=90°,∴∠DAC=90°﹣65°=25°,∠1=∠B=45°,∴∠BAC=∠1+∠DAC=45°+25°=7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①见解析;②60α︒-,60;③MF=MA+ME,证明见解析;(2)MF MA ME=-【分析】(1)①按照要求旋转作图即可;②由旋转和等腰三角形性质解出∠AEF;再由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出∠AMF;③在FE上截取GF=ME,连接AG,证明△AFG≌△AEM且△AGM为等边三角形后即可证得MF =MA+ME;(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①补全图形如下图:②∵∠CAE=∠DAC=α,∴∠BAE=30°+α∴∠FAE=2×(30°+α)∴∠AEF=()180-2+302α︒⨯︒=60°-α;∵∠AMF=∠CAE+∠AEF=α+60°-α=60°,故答案是:60°-α,60°;③MF=MA+ME.证明:在FE上截取GF=ME,连接AG.∵点D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为E ,∴△ADC ≌△AEC .∴∠CAE =∠CAD =α.∵∠BAC =30°,∴∠EAN =30°+α.又∵点E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为F ,∴AB 垂直平分EF .∴AF =AE ,∠FAN =∠EAN =30°+α,∴∠F =∠AEF =()180230602αα︒-︒+=︒-.∴∠AMG =6060αα︒-+=︒.∵AF =AE ,∠F =∠AEF , GF =ME ,∴△AFG ≌△AEM .∴AG =AM .又∵∠AMG =60︒,∴△AGM 为等边三角形.∴MA =MG .∴MF =MG +GF =MA +ME .(2)MF MA ME =-,理由如下:如图1所示,∵点E 与点F 关于直线AB 对称,∴∠ANM =90°,NE =NF ,又∵∠NAM =30°,∴AM=2MN,∴AM=2NE+2EM =MF+ME,∴MF=AM-ME;如图2所示,∵点E与点F关于直线AB对称,∴∠ANM=90°,NE=NF,∵∠NAM=30°,∴AM=2NM,∴AM=2MF+2NF=2MF+NE+NF=ME+MF,∴MF=MA-ME;综上所述:MF=MA-ME.【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掌握这些是本题关键.2、①②作为条件,③作为结论,证明见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得∠CDA=∠ACB=9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得∠BCF+∠DCA=90°,∠DCA+∠A=90°,根据角平分线性质,计算得∠EBC=∠EBA,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通过计算得∠CFE=∠CEF,即可得到答案.【详解】∵CD⊥AB,∴∠CDA=∠ACB=90°,∴∠BCF+∠DCA=90°,∠DCA+∠A=90°,∴∠BCF=∠A,∵BE平分∠ABC,∴∠EBC=∠EBA,∵∠CFE =∠BCF +∠EBC ,∠BEC =∠A +∠EBA ,∴∠CFE =∠CEF∴①②作为条件,③作为结论成立.【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命题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1)P 1、P 2;(2)见解析;(3)0<m <2【分析】(1)根据A (x 1,y 1)、和B (x 2,y 2)之间的距离公式AB 即可;(2)由题意易知∠OAB =∠OCA =∠OCB =45°,进而可求得∠PAC =∠OCP =30°,则可得出∠ACP =∠APC =75°,根据等角对等边和友爱点定义即可证得结论;(3)由题意,△ABC 在友爱点P 满足AP=BP 或AP=PC 或AP=BC=AC 三种情况,分别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点()4,0A -,()4,0B 关于y 轴对称,点()10,3P 在y 轴上,∴AP 1=BP 1,故P 1是ABC 的友爱点;∵AP 2CP 2=∴AP 2= CP 2,故P 1是ABC 的友爱点;∵AP 3=CP 3BP 3BC =∴故P 3不是ABC 的友爱点,综上,ABC 的友爱点是P 1、P 2,故答案为:P 1、P 2;(2)∵点()4,0A -,()4,0B ,()0,4C ,∴OA=OB=OC ,AC= BC , ∠BOC =90°,∴∠OAB =∠OCA =∠OCB =45°,∵15PAB PCB ∠=∠=︒,∴∠PAC =∠OCP =30°,∴∠ACP =45°+30°=75°,∴∠APC =180°-∠PAC -∠ACP =180°-30°-75°=75°,∴∠ACP =∠APC ,∴AP=AC=BC ,∴P 为ABC 的友爱点;(3)由题意,△ABC 的友爱点P 满足AP=BP 或AP=PC 或AP=BC 三种情况,若AP=BP ,则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点P 在y 轴线段OC 上,若AP=PC ,则点P 在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P =BC ,则点P 在以点A 为圆心,BC 即AC 长为半径的圆上,如图,设AC 的中点为G ,则G 的坐标为(-2,2),由图可知,当直线l 为过点G 和过点()0,M m 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在x 轴之间时,直线l 上存在ABC 的三个友爱点,∴m 的取值范围为0<m <2.【点睛】本题考查两点之距离坐标公式、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圆的定义、坐标与图形等知识,理解题中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4、(1)①见解析;②∠BOC=2∠A,见解析;(2)∠BOC=2∠BAC,见解析【分析】(1)①连接AO并延长AO至点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即可;②延长AO至点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①如图所示:连接AO并延长AO至点E,则∠BOE>∠BAO,∠COE>∠CAO,∴∠BOC>∠A;②∠BOC与∠BAC的数量关系:∠BOC=2∠A;证明:如图所示,延长AO至点E,则∠BOE=∠BAO+∠B,∠COE=∠CAO+∠C,∵OA=OB=OC,∴∠BAO=∠B,∠CAO=∠C,∴∠BOC=∠COE+∠COE=∠BAO+∠B+∠CAO+∠C=2(∠BAO+∠CAO)=2∠BAC;(2)∠BOC与∠BAC的数量关系:∠BOC=2∠BAC;证明:如图所示,设∠B=x,∵OA=OB=OC,∴∠B=∠BAO=x,∠C=∠OAC=∠BAC+x;在△BEO和△AEC中,有:∠B+∠BOC=∠C+∠CAE;即x+∠BOC=∠CAE+x+∠CAE=2∠BAC+x;即∠BOC=2∠BAC.【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5、(1)见解析;(2)等腰直角三角形,见解析【分析】(1)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答案;(2)证出∠BPE=2(∠FPC+∠GPC)=90°,则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连接PC,∵AB=AC,AF⊥BC,DC=DE,DG⊥CE,∴AP、DP分别为线段BC、CE的垂直平分线,∴PC=PB,PC=PE,∴PB=PE.(2)解:△PBE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E=135°,∠PGC=∠PFC=90°,∴在Rt△PGC和Rt△PFC中,∠FPC+∠GPC=45°;∵AP、DP分别为线段BC、CE的垂直平分线,∠FPC=∠FPB,∠GPC=∠GPE,∴∠BPE=2(∠FPC+∠GPC)=90°;∵PB=PE,∴△PBE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好题必刷 专题01 三角形的证明(北师大版)(解析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好题必刷 专题01 三角形的证明(北师大版)(解析版)

专题01 三角形的证明一、单选题1.(广东韶关·八年级期中)若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是()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答案】D【提示】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得出到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点即可.【解答】解: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到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点.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判定,以及角平分线交点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AB =10,S△ABD=15,则CD的长为()A.3 B.4 C.5 D.6【答案】A【提示】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利用△ABD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C=90°,AD平分∠BAC, ∴DE=CD,∴S△ABD=12AB×DE=12×10×DE=15,解得DE=3,∴CD=DE=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能熟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3.(黑龙江·牡丹江四中八年级期中)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A.8cm或2cm B.2cm C.8cm D.8cm或25cm【答案】C【提示】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CD为△ABC的中线,AB=AC,底边BC=5cm,∴AD=BD,根据题意得:当(AD+AC+CD)-(BD+BC+CD)=3cm时,则AC-BC=3cm,∴AB=AC=8cm;当(BD+BC+CD)-(AD+AC+CD)=3cm时,则BC -AC =3cm,∴AB=AC=2cm,∵4AB AC BC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腰长为8cm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4.(山东济宁·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 CD =,DF DE =,则E ∠=( )A .30°B .20°C .15°D .10°【答案】C 【提示】由于△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 =∠1=60°,而CD =CG ,那么∠CGD =∠2,而∠1是△CDG 的外角,可得∠1=2∠2,同理有∠2=2∠E ,等量代换有4∠E =60°,即可求得∠E . 【解答】 解:如图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 ∴∠B =∠1=60°, ∵CD =CG , ∴∠CGD =∠2,∴∠1=∠CGD +∠2=2∠2, ∵DF =DE , ∴∠DFE =∠E ,∴∠2=∠DFE +∠E =2∠E , ∴4∠E =60°, ∴∠E =1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外角性质得出∠1=2∠2,∠2=2∠E .5.(辽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C =90°,∠B =1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 于E ,若DB =10cm,则CD 的长为( )A .5B .3C .55D .10【答案】B 【提示】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得AD =BD =10 cm,及∠ADC =30°,再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解:∵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 于E , ∴AD =BD =10 cm,∠DBA =∠BAD =15°, ∴∠ADC =30°, ∴AC =12AD =5(cm ),CD 222210553AD AC --=cm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6.(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AB AC =,36A ∠=︒,AB 的中垂线DE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B .AD BD BC == C .BDC 的周长等于AB CD + D .BD 平分EDC ∠【答案】B 【提示】由在△ABC 中,AB =AC ,∠A =36°,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BC 与∠C 的度数,又由AB 的垂直平分线是DE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AD =BD ,继而求得∠ABD 的度数,则可知BD 平分∠ABC ;可得△BCD 的周长等于AB +BC ,又可求得∠BDC 的度数,求得AD =BD =BC ,则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 【解答】解:∵36A ∠=︒,AB AC =, ∴72ABC C ∠=∠=︒, ∵DE 垂直平分AB , ∴AD BD =, ∴36ABD A ∠=∠=︒, ∴36DBC ∠=︒, ∵C DBC ∠>∠, ∴BD >CD , ∴AD >CD ,∴点D 不是线段AC 的中点,故A 错误; ∵∠DBC =36°,∠C =72°,∴∠BDC =180°−∠DBC −∠C =72°, ∴∠BDC =∠C , ∴BD =BC ,∴AD =BD =BC ,故B 正确;∴△BCD 的周长为:BC +CD +BD =BC +CD +AD =BC +AC =BC +AB ,故C 错误; ∵在△ABC 中,AB =AC ,∠A =36°,∴∠ABC=∠C=180362︒-︒=72°,∵AB的垂直平分线是DE,∴AD=BD,∴∠ABD=∠A=36°,∴∠DBC=∠ABC−∠ABD=72°−36°=36°,∴72BCD BDC∠=∠=︒,∵9054EDB ABD∠=︒-∠=︒,∴EDB BDC∠≠∠,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量代换.7.(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C=30°,AD=4,BD=6,则CD的长为()A.25B.5 C.2 D.213【答案】A【提示】将△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ACE,连接CE,DE,由旋转的性质知DC=EC、∠DCE=∠ACB=60°、BD=AE=6,即可得△DCE为等边三角形,根据∠ADC=30°得到∠ADE=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将△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ACE,连接CE,DE,由旋转的性质知DC =EC ,∠DCE =∠ACB =60°,BD =AE =6, 则△DCE 为等边三角形, ∵∠ADC =30°, ∴∠ADE =90°, ∴AD 2+DE 2=AE 2, ∴42+DE 2=62, ∴DE =CD =25.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熟练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8.(福建·龙岩二中八年级期中)如图,在Rt ACB 中,90BAC ∠=︒,AD BC ⊥垂足为D .ABD △与'ADB 关于直线AD 对称,点B 的对称点是点'B ,若'14B AC ∠=︒,则B 的度数为( )A .38︒B .48︒C .52︒D .54︒【答案】D 【提示】通过折叠角相等,∠BAD +∠B ´AD +∠B ´AC =90°计算得∠BAD ,进而用余角进行计算. 【解答】解:∵∠BAD +∠B ´AD +∠B ´AC =90°,且∠BAD =∠B ´AD ,∠B ´AC =14°, ∴∠BAD =38°, ∴∠B =90°−38°=52°.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以及直角三角形中角的转化与计算,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八年级期中)如图,直线m 是△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点P是直线m 上的一动点,若AB =5,AC =4,BC =6,则△APC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9B .10C .11D .12.5【答案】A 【提示】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BP PC =,所以APC △周长9AC AP PC AC AP BP AC AB =++=++≥+=. 【解答】∵直线m 是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 ∴BP PC =∴APC △周长AC AP PC AC AP BP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P BP AB +≥APC ∴的周长AC AP BP AC AB =++≥+ 4AC =,5AB =∴APC △周长最小为9AC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做本题的关键是能得出AP BP AB +≥,做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能根据题设中的已知条件,联系相关定理得出结论,再根据结论进行推论.10.(2022·全国·八年级期中)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120BAC ∠=︒,AD DC ⊥于D ,点O 是线段AD 上一点,点P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若OP OC =,则下列结论:①30APO DCO ∠+∠=︒;②APO DCO ∠=∠;③POC △是等边三角形;④AB OA AP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提示】①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O=∠ABO,∠DCO=∠DBO,则∠APO+∠DCO=∠ABO+∠DBO=∠ABD,据此即可求解;②因为点O是线段AD上一点,所以BO不一定是∠ABD的角平分线,可作判断;③证明∠POC=60°且OP=OC,即可证得△OPC是等边三角形;④证明△OP A≌△CPE,则AO =CE,得AC=AE+CE=AO+AP.【解答】解:①如图1,连接OB,∵AB=AC,AD⊥BC,∴BD=CD,∠BAD=12∠BAC=12×120°=60°,∴OB=OC,∠ABC=90°﹣∠BAD=30°∵OP=OC,∴OB=OC=OP,∴∠APO=∠ABO,∠DCO=∠DBO,∴∠APO+∠DCO=∠ABO+∠DBO=∠ABD=30°,故①正确;②由①知:∠APO=∠ABO,∠DCO=∠DBO,∵点O是线段AD上一点,∴∠ABO与∠DBO不一定相等,则∠APO与∠DCO不一定相等,故②不正确;③∵∠APC+∠DCP+∠PBC=180°,∴∠APC+∠DCP=150°,∵∠APO+∠DCO=30°,∴∠OPC+∠OCP=120°,∴∠POC=180°﹣(∠OPC+∠OCP)=60°, ∵OP=OC,∴△OPC是等边三角形,故③正确;④如图2,在AC上截取AE=P A,∵∠P AE=180°﹣∠BAC=60°,∴△APE是等边三角形,∴∠PEA=∠APE=60°,PE=P A,∴∠APO+∠OPE=60°,∵∠OPE+∠CPE=∠CPO=60°,∴∠APO=∠CPE,∵OP=CP,在△OP A和△CPE中,PA PEAPO CPEOP CP=⎧⎪∠=∠⎨⎪=⎩,∴△OP A≌△CPE(SAS),∴AO=CE,∴AC=AE+CE=AO+AP,∴AB=AO+AP,故④正确;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云南·弥勒市长君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__.【答案】40°或140°【提示】本题要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或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两种情况.【解答】解:①当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ABD=50°,BD⊥AC,∴∠A=90°−50°=40°,∴三角形的顶角为40°;②当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ABD=50°,BD⊥AC,∴∠BAD=90°−50°=40°,∵∠BAD+∠BAC=180°,∴∠BAC=140°∴三角形的顶角为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做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出模型帮助解答,进行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适中.12.(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BF=CD,BD=CE,∠FDE=70°,那么∠A=_____.【答案】40°【提示】先证明△BDF≌△CED,得到∠BFD=∠CDE,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平角的定义推出∠FDE与∠B相等,再利用三角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AC,∴∠B=∠C,在△BDF和△CED中,BF CDB CBD CE⎧⎪∠∠⎨⎪⎩===,∴△BDF≌△CED(SAS),∴∠BFD=∠CDE,∴∠FDE=180°-∠CDE-∠BDF=180°-∠BFD-∠BDF=∠B,∵∠FDE=70°,∴∠B=70°,∵∠B+∠C+∠A=180°,∴∠A=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通过三角形全等利用角的等量代换得到∠FDE =∠B .13.(山东济宁·八年级期中)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7ABC S =△,2DE =,4AB =,则AC 长是______.【答案】3 【提示】作DF ⊥AC 于点F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F =DE =2,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解:作DF ⊥AC 于点F ,∵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 ∴DF =DE =2, ∵11722AB DE AC DF ⋅+⋅=, ∴11422722AC ⨯⨯+⨯=, ∴AC =3,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北京市师达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BD 是∠ABC 的平分线,点P 是射线BD 上一点,PE ⊥BA 于点E ,2PE =,点F 是射线BC 上一个动点,则线段P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答案】2【提示】过P作PH⊥BC,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此时PH的长最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E=PH,再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过P作PH⊥BC,此时PH的长最小,∵BD是∠ABC的平分线,PH⊥BC,PE⊥BA,∴PE=PH,∵PE=2,∴PH=2,即PF的最小值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能找出当PF最小时点F的位置是解此题的关键.∠+∠+∠=______°.15.(浙江杭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则123【答案】135如图,证明ABC≌AEF可得139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245∠=︒,进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在ABC与AEF 中AB AEB EBC FE=⎧⎪∠=∠⎨⎪=⎩∴ABC≌AEF∴4=3∠∠1490∠+∠=︒1390∴∠+∠=︒245∴∠=︒12313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6.(江苏·无锡市江南中学八年级期中)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5,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___条.【答案】6【提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利用AB,AC为底以及为腰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解:如图所示:当BC 2=CC 2,AC 1=AC ,BC =BC 3,BC =CC 4,BC =CC 5,C 6A =C 6B 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应用设计与作图等知识,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17.(福建·厦门市湖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ABC 中,6AB =,4AC =,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BF ⊥AC 于点F ,2DE =,则BF 的长为______.【答案】5 【提示】过点D 作DG AC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2DG DE ==,结合图形得出6ABDS=,4ACDS=,10ABCS=,利用等面积法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 作DG AC ⊥,∵AD 平分BAC ∠,DG AC ⊥,DE AB ⊥,∴2DG DE ==, ∵6AB =,4AC =, ∴1·62ABDS AB DE ==,1·42ACDS AC DG ==, ∴10ABCABDACDS S S=+=,∴1·102ABCSAC BF ==, 即14?102BF ⨯=, 解得:5BF =, 故答案为:5.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云南·云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过点G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过点G 作GD AC ⊥于D ,下列五个结论:①EF BE CF =+;②BE CF =;③1902BGC A ∠=︒+∠;④点G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⑤设GD m =,AE AF n +=,则AEF S m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请填写序号).【答案】①③④ 【提示】①根据BG 、CG 为角平分线,且EF ∥BC ,可得△BEG 和△CFG 为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结论; ②G 为角平分线交点,不能得到BE 和CF 相等;③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GBC +∠GCB =12(∠ABC +∠ACB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④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即可得出答案;⑤连接AG,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 ∴∠EBG =∠CBG ,∠FCG =∠BCG .∵EF ∥BC ,∴∠EGB =∠CBG ,∠FGC =∠BCG ; ∴∠EBG =∠EGB ,∠FGC =∠FCG , ∴EB =EG ,FG =FC ,∴EF =EG +FG =BE +CF ,故本小题正确;②G 点是角平分线的交点,G 不一定是EF 中点,故本小题错误; ③∵∠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 ∴∠GBC +∠GCB =12ABC ACB ∠+∠()=18012A ︒-∠(),∴∠BGC =180GBC GCB ︒-∠+∠()=11180802A ︒-︒-∠()=190+2A ︒∠,故本小题正确; ④∵CG 平分∠ACB ,∴G 到AC 、BC 的距离相等; ∵BG 平分∠ABC ,∴G 到AB 、BC 的距离相等; ∴G 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故本小题正确;⑤连接AG ,∵点G 是角平分线的交点,GD m =,AE AF n +=, ∴1122AEF S AE GD AF GD =⋅+⋅△=()12AE AF GD +⋅=12nm ,故本小题错误. 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19.(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AB =4,BC 5点D 在AB 上,且BD =1,CD =2.(1)求证:CD ⊥AB ; (2)求AC 的长. 【答案】(1)见解析 13【提示】(1)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BCD 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2)先求得AD =AB DB -3=,在Rt △ACD 中,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证明:∵在△BCD 中,BD =1,CD =2,BC 5∴BD 2+CD 2=12+2252=BC 2, ∴△BCD 是直角三角形,且∠CDB =90°, ∴CD ⊥AB ; (2)解:∵CD ⊥AB , ∴∠ADC =90°, ∵AB =4,DB =1, ∴AD =3,在Rt △ACD 中,∵CD =2,∴AC 22AD CD +2232+13∴AC 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0.(天津·八年级期中)如图,AC BC ⊥,BD AD ⊥,AC 与BD 交于点O ,AC BD =.(1)求证:ΔΔADB BCA ≅; (2)求证:OAB ∆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提示】根据AC BC ⊥,BD AD ⊥可证角相等并等于90度,进而可证Rt ABD Rt BAC ≌; 由(1)可知Rt ABD Rt BAC ≌,进而可证OA OB =,从而可证OAB 是等腰三角形. (1) 证明:AC BC ⊥,BD AD ⊥90D C ∴∠=∠=︒,在Rt ABD △和Rt BAC 中,AC BDAB BA =⎧⎨=⎩, ∴()Rt ABD Rt BAC HL ≌. (2)∵Rt ABD Rt BAC ≌DBA CAB ∴∠=∠,OA OB ∴=,即OAB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证明,能够找到判定全等所需的条件进行全等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重庆·八年级期中)点C 、D 都在线段AB 上,且AD BC =,AE BF =,A B ∠=∠,CE 与DF 相交于点G .(1)求证:ΔΔACE BDF ≅; (2)若10CE =,4DG =,求EG 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6 【提示】( 1)由“SAS ”可证ΔΔACE BDF ≅;(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E BDF ∠=∠,可得4CG DG ==,即可求解. (1) 证明:AD BC =,AD DC BC DC ∴+=+,AC BD ∴=,在ACE ∆与BDF ∆中, AC BD A B AE BF =⎧⎪∠=∠⎨⎪=⎩, ()ΔΔACE BDF SAS ∴≅;(2)由(1)得:ΔΔACE BDF ≅,ACE BDF ∴∠=∠, 4CG DG ∴==,1046EG CE CG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2.(广东·珠海市文园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 ,ED ⊥OA ,C 、D 是垂足,连接CD ,且交OE 于点F .(1)求证: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2)若∠AOB=60°,请直接写出O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OE=4EF【提示】(1)先根据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得出△ODE≌△OCE,可得出OD=OC,DE=CE,OE=OE,可得出△DOC是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2)先根据E是∠AOB的平分线,∠AOB=60°可得出∠AOE=∠BOE=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OE=2DE,同理可得出DE=2EF即可得出结论.(1)证明:∵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DE=CE,∵OE=OE,∴Rt△ODE≌Rt△OCE,∴OD=OC,∴△DOC是等腰三角形,∵OE是∠AOB的平分线,∴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2)解:∵OE是∠AOB的平分线,∠AOB=60°,∴∠AOE=∠BOE=30°,∵EC⊥OB,ED⊥OA,∴OE=2DE,∠ODF=∠OED=60°,∴∠EDF=30°,∴OE=4E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山东·昌乐县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中)△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从点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点E.(1)若∠BAC=40°,求∠E的度数;(2)点F是BE上一点,且FE=BD.取DF的中点H,请问AH⊥BE吗?试说明理由.【答案】(1)∠E=35°;(2)AH⊥BE.理由见解析.【提示】(1)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已知顶角,可以求出底角,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CBD的度数,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由“SAS”可证△ABD≌△AEF,可得AD=A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解:(1)∵AB=AC,∴∠ABC=∠ACB,∵∠BAC=40°,∴∠ABC=12(180°-∠BAC)=70°,∵BD平分∠ABC,∴∠CBD=12∠ABC=35°,∵AE∥BC,∴∠E=∠CBD=35°;(2)∵BD平分∠ABC,∠E=∠CBD, ∴∠CBD=∠ABD=∠E,在△ABD和△AEF中,AB AEE ABDBD EF=⎧⎪∠=∠⎨⎪=⎩,∴△ABD≌△AEF(SAS),∴AD=AF,∵点H是DF的中点,∴AH⊥B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4.(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N,交AC于M.(1)若∠B=70°,则∠NMA的度数是_________.(2)连接MB,若AB=8cm,BC=6cm.①求△MBC的周长;②在直线MN上是否存在点P,使由P,B,C构成的△PBC的周长值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PBC的周长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50°;(2)①14cm;②存在,14cm.【提示】(1)根据等腰三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可得答案;(2)①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M与MB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可得答案;②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P点与M点的关系,可得PB+PC与AC的关系.【解答】解:(1)∵∠B=70°,AB=AC,∴∠B=∠C=70°,∴∠A=180°-∠B-∠C=50°,∵MN⊥AB,∴∠ANM=90°,∴∠NMA=90°-∠A=50°,故答案为:50°;(2)如图:①∵MN垂直平分AB.∴MB=MA,又∵BC=6cm,AC=BC=8cm,∴△MBC的周长是MB+MC+BC= MA+MC+BC=AC+BC=14(cm);②当点P与M重合时,△PBC周长的值最小,理由:∵PB+PC=P A+PC,P A+PC≥AC,∴P与M重合时,P A+PC=AC,此时PB+PC最小,∴△PBC周长的最小值=AC+BC=8+6=14(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1)求证:AD垂直平分EF;(2)若AB+AC=10,S△ABC=15,求DE的长.【答案】(1)见解析;(2)3DE(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 =DF ,再根据HL 证明Rt △AED ≌Rt △AFD ,得AE =AF ,从而证明结论; (2)根据DE =DF ,得111++()15222ABDACDS SAB ED AC DF DE AB AC ==+=,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1)证明:∵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D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高, ∴DE =DF ,在Rt △AED 与Rt △AFD 中,AD ADDE DF =⎧⎨=⎩, ∴Rt △AED ≌Rt △AFD (HL ), ∴AE =AF , ∵DE =DF ,∴AD 垂直平分EF ; (2)解:∵DE =DF , ∴111++()15222ABDACDSSAB ED AC DF DE AB AC ==+=, ∵AB +AC =10, ∴DE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26.(湖北武汉·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D 为AB 上一点,以CD 为边在CD 右侧作等边△CDE .(1)如图1,当点E 在边AC 上时,求证:DE =AE ;(2)如图2,当点E 在△ABC 内部时,猜想ED 和EA 数量关系;(3)当点E 在△ABC 外部时,过点E 作EH ⊥AB 点H ,EF ∥AB ,CF =2,AH =3.直接写出AB 的长为 .【答案】(1)见解析;(2)ED =EA ,理由见解析;(3)16(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EDA=∠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2)取AB的中点O,连接CO、EO,分别证明△BCD≌△OCE和△COE≌△AO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3)取AB的中点O,连接CO、EO、EA,根据(2)的结论得到△CEF≌△DC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1)证明:∵△CDE是等边三角形,∴∠CED=∠DCE=60°,∴∠EDA=60°﹣∠A=30°,∵∠A=30°,∴∠EDA=30°,∴∠EDA=∠B,∴DE=EA;(2)结论:ED=EA,理由:如图2中,取AB的中点O、EO,∵∠ACB=90°,∠BAC=30°,∴∠B=60°,OC=OB,∴△BCO为等边三角形,∴CB=CO=BO=AO,∵△CDE是等边三角形,∴∠BCD=∠OCE,在△BCD和△OCE中,CB COBCD OCECD CE=⎧⎪∠=∠⎨⎪=⎩,∴∠COE=∠B=60°,∴∠AOE=60°,在△COE和△AOE中,OC OACOE AOEOE OE=⎧⎪∠=∠⎨⎪=⎩,∴△COE≌△AOE(SAS),∴EC=EA,∴ED=EA;(3)解:如图3中,取AB的中点O、连接EO,AE,由(2)得△BCD≌△OCE,∴∠COE=∠B=60°,∴∠AOE=60°,同法可得△COE≌△AOE,∴EC=EA,∴ED=EA,∵EH⊥AB,∴DH=AH=5,∵EF∥AB,∴∠F=180°﹣∠B=120°,∵∠FCD=∠FCE+60°=∠CDB+60°,∴∠FCE=∠CDB,在△CEF和△DCO中,F CODECF ODCCE CD∠=∠⎧⎪∠=∠⎨⎪=⎩,∴CF=OD=2,∴OA=OD+AD=2+6=8,∴AB=2OA=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1,在△ABC中,AD⊥BC于D,CE⊥AB于E,AD与CE交于点F,∠ACE=45°.(1)求证:△AEF≌△CEB.(2)若G在BC的延长线上,连接GA,若GA=GB,求证:AC平分∠DAG.(3)如图2,在(2)的条件下,H为AG的中点,连接DH交AC于M,连接EM、ED,若S△EMC=4,∠BAD =15°,求AM的长.【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6【提示】(1)先判断出AE=CE,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EAF=∠ECB,进而判断出AEF CEB△≌△,即可得出结论;(2)先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EF=45︒+∠CAD,进而得出∠B=45︒+∠CAD,而∠B=∠BAG,得出∠BAG=45︒+∠CAD,而∠BAG=45︒+∠CAG,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ADH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AM=3CM,进而求出ACM的面积,即可求出AE,进而求出AC,即可得出结论.(1)证明:∵CE⊥AB,∴∠AEC =∠BEC =90°, ∵∠ACE =45°, ∴∠CAE =45°=∠ACE , ∴AE =CE , ∵AD ⊥BC , ∴∠ADC =90°, ∴∠ECB +∠CFD =90°, ∵∠CFD =∠AFE , ∴∠ECB +∠AFE =90°, ∵∠EAF +∠AFE =90°, ∴∠EAF =∠ECB , 在AEF 和CEB 中,90EAF ECB AE CE AEF CEB ∠=∠⎧⎪=⎨⎪∠=∠=︒⎩, ∴AEF CEB △≌△(ASA ); (2)∵AEF CEB △≌△, ∴∠AFE =∠B ,∵∠AFE =∠ACE +∠CAD =45°+∠CAD , ∴∠B =45°+∠CAD , ∵AG =BG , ∴∠B =∠BAG , ∴∠BAG =45°+∠CAD ,∵∠BAG =∠CAE +∠CAG =45°+∠CAG , ∴∠CAD =∠CAG , ∴AC 平分∠DAG ; (3)∵∠BAD =15°,∠CAE =45°, ∴∠CAD =∠CAE ﹣∠BAD =30°, ∵∠CAD =∠CAG ,∴∠DAG=2∠CAD=60°,在Rt△ADG中,点H是AG的中点,∴DH=AH,∴△ADH是等边三角形,∴∠ADH=60°,AD=AH,∵∠CAD=∠CAG,∴AC⊥DH,即:∠AMD=∠DMC=90°∵∠ADC=90°,∴∠CDM=30°,在Rt△DMC中,DM,在Rt△AMD中,AM=3CM, ∴S△AEM=3S△CEM=3×4=12,∴S△ACE=S△CEM+S△AEM=16,∵∠AEC=90°,AE=CE,∴S△ACE=12AE2=16,∴AE=∴AC=8,∴AM+CM=8,∵AM=3CM,∴3CM+CM=8,∴CM=2,∴AM=3CM=6.【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是解本题的关键.。

(2021年整理)备战中考数学(北师大版)巩固复习三角形(含解析)

(2021年整理)备战中考数学(北师大版)巩固复习三角形(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北师大版)巩固复习三角形(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备战中考数学(北师大版)巩固复习三角形(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备战中考数学(北师大版)巩固复习三角形(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9备战中考数学(北师大版)巩固复习—三角形(含解析)一、单选题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8cm,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

4cmB。

5cmC。

6cmD. 11cm2。

如图.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为()A. 3个B. 4个C。

5个D。

6个3。

如图,已知A.D.C。

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 BC=EF ,要使△ABC≌△DEF ,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 BC∥EF B。

∠B=∠FC。

AD=CFD. ∠A=∠EDF4.如图,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当PA=CQ时,连接PQ交AC于点D,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 PD=DQ B。

DE=ACC. AE=CQD. PQ⊥AB5。

不能确定△ABC与△DEF全等的是()A. AC=DF,AB=DE,BC=EF,B。

AB=DE,∠A=∠D, BC=EFC。

AC= DF,∠A=∠D,∠C=∠F D. AC= DF,∠B=∠E,∠A=∠D6。

如图已知,AC=AD,BC=BD,便能知道∠ABC=∠ABD.这是根据什么理由得到的,小芳想了想,马上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你猜想小芳说的依据是( )A. SASB. SSAC. ASAD。

北师大中考数学复习专题_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计算证明

北师大中考数学复习专题_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计算证明

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计算证明一、考点,热点分析:(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2)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3)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4)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性质,以及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的结论5.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6.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7.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在分别给出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二、知识点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别方法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判别方法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旋转、平移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特殊的四边形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外角和为360°平面图形的密铺一般的多边形三角形⎧⎧⎪⎪⎨⎪⎪⎪⎩⎪⎨⎧⎪⎪⎪⎨⎪⎪⎪⎩⎩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及基本性质三边的关系,三内角的关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全等的表示及特征三角形的全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三、【例题经典】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例1.如图所示,把图(1)中的∠1撕下来,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你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点证:此题是让学生动手拼接,把∠1移至∠2,已知a ∥b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于180°”的结论,由于此题剪拼的方法很多,证明的方法也很多,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例2.如图所示,∠E=∠F=90°,∠B=∠C ,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ACN ≌△ABM ;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解析:由∠E=∠F ,∠B=∠C ,AE=AF可判定△AEB ≌△AFC ,从而得∠EAB=∠FAC . ∴∠1=∠2,又可证出△AEM ≌△AFN .依此类推得①、②、③点评:注意已知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例3.(20XX 年重庆市)如图所示,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且AE ∥BC .求证:(1)△AEF ≌△BCD ;(2)EF ∥CD .【解析】(1)因为AE ∥BC ,所以∠A=∠B .又因AD=BF ,所以AF=AD+DF=BF+FD=BD ,又因AE=BC ,所以△AEF ≌△BCD. (2)因为△AEF ≌△BCD ,所以∠EFA=∠CDB ,所以EF∥CD .【点评】根据平行寻求全等的条件,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证两直线平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面积例4.(20XX 年河南省)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S △ABF =S ABCD .【解析】∵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E 是DC 的中点,∴DE=CE .∴△AED ≌△FEC .∴S△AED =S△FEC.∴S △ABF =S四边形ABCE+S△CEF =S四边形ABCE+S△AED =S ABCD会根据条件选择适当方法判定平行四边形例5.(20XX年山东省)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OE=OF B.DE=BF C.∠ADE=∠CBF D.∠ABE=∠CDF【分析】虽然判别平行四边形可从“边、角、对角线”三个角度来考虑,但此例图中已有对角线,所以最适当方法应是“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例6.(20XX年西宁市)如图,在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BD=_______.【分析】本例解题依据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先求出AO+BO=9,•再求得AC+BD=18.四、【考点精练】(一)、基础训练1.如图1所示,若△OAD≌△OBC,且∠O=65°,∠C=20°,则∠OAD=_______.(1)(2)(3)2.如图2,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 的距离是_______cm.3.如图3,AD、AF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已知∠B=36°,∠C=•76•°,则∠DAF=______度.4.(20XX年烟台市)如图4,∠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5)(6)5.如图5,已知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交于点O,•且AO•平分∠BAC,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__对.6.(20XX年河南省)如图6,在△ABC中,AC=BC=2,∠ACB=90°,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是________.7.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8cm,6cm,4cmC.12cm,5cm,6cm D.2cm,3cm,6cm8.(20XX年绍兴市)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A.2对 B.3对 C.4对 D.6对(7)(8)(9)9.(20XX年德阳市)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利用长度分别为30cm和60cm的细木条各一根,做一个三角形木架与△ABC相似.•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将另一根截成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外两边.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度(单位:cm)分别为()A.10,25 B.10,36或12,36C.12,36 D.10,25或12,3610.(20XX年黄冈市)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 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12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如图1,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度.(1) (2) (3) 12.如图2,E、F是ABCD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3.(20XX年长沙市)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14.(20XX年扬州市)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 B.△AOB≌△CODC.△AOD≌△BOC D.△AOB与△BOC的面积相等15.(20XX年天津市)如图4,在ABCD中,EF∥AB,GH∥AD,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A.7个 B.8个 C.9个 D.11个16.(20XX年广东省)如图5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A.AC⊥BD B.OA=OC C.AC=BD D.AO=OD(4) (5) (6)17.(20XX年淄博市)如图6,在△MBN中,BM=6,点A,C,D分别在MB,NB,MN•上,•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NDC=∠MDA,则ABCD的周长是()A.24 B.18 C.16 D.1218.(20XX年怀化市)如图7,AB=AC,AD⊥BC,AD=BC,若用剪刀沿AD剪开,•则最多能拼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19.如图8,ABCD中,点E、F分别是AD、AB的中点,EF交AC于点G,那么AG:GC的值为(• )A.1:2 B.1:3 C.1:4 D.2:3(7) (8) (9)20.(20XX年南通市)如图9,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为()A.6m B.12cm C.4cm D.8cm(二)、能力提升21.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__.22.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B边上的点D作DG∥BC,交AC于点G,•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B,连结AE、CD.(1)求证:△AGE≌△DAC;(2)过点E作EF∥DC,交BC于点F,请你连结AF,并判断△AEF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23.(20XX年大连市)如图,AB∥CD,AB=CD,点B、E、F、D在一条直线上,∠A=∠C,求证:AE=CF.(说明:证明过程中要写出每步的证明依据).24.(20XX年内江市)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 ②AD=AE ③∠1=∠2 ④BD=CE.请你以其中三个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要求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25.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BE=DF.26.(20XX年德阳市)如图,已知点M、N分别是ABCD的边AB、DC的中点,•求证:•∠DAN=∠BCM.27.(20XX年临安市)已知: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1)△ADF≌△CBE;(2)EB∥DF.28.如图,DB∥AC,且DB=12AC,E是AC的中点,求证:BC=DE.(三)、应用与探究29.(20XX年浙江省)如图,△ABC与△ABD中,AD与BC相交于O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使AC=BD,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30.(20XX年江阴市)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1)若AB=10,AB与CD间距离为8,AE=EB,BF=FC,求△DEF的面积.(2)若△ADE、△BEF、△CDF的面积分别为5、3、4,求△DEF的面积.答案:考点精练1.95° 2.3 3.20° 4.60° 5.4对 6.57.B 8.B 9.D 10.C11.答案不唯一,比如:∠A=∠B,△PAC≌△PBD12.(1)证略(2)连接AF,•则△AEF是等边三角形.证略13.∵AB∥CD,AB=CD,∠A=∠C,∴△ABE≌△CDF(ASA)•,•∴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14.①②③为题设④为结论,证略15.∠C=∠D,证略.例题经典例2.B考点精练1.900 2.答案不唯一,如BE=DF等 3.答案不唯一,如AB=CD等 • 4.D 5.C 6.C 7.D 8.D 9.B 10.D11.证△ABE≌△CDF(SAS),即可得到BE=•DF12.证△BCM≌△DAN(SAS),即可得∠DAN=∠BCM13.(1)根据(•SAS)•证△ADF•≌△CBE(2)连接BF、DE、DB,•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14.证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15.(1)S△DEF =30 (2)S△DEF =68。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十讲《四边形(二)》课件(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十讲《四边形(二)》课件(北师大版)

B
E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80;2、20cm;3、3;4、;5、200 提示:4题过点P作矩形任一边的垂线,利用勾股定理求 解; 5题连结AC,证△ABE≌△ACF得AE=AF,从而△AEF 是等边三角形. 6、 2 1 ;7、2 1 ;8、②
参考答案
二、DDBBA 三、解答题: 14、可证△DEA≌△ABF 15、略证:AE平分∠BAC,且EG⊥AB, EC⊥AC,故EG=EC,易得∠AEC=∠CEF, ∵CF=EC,EG=CF,又因EG⊥AB,CD⊥AB, 故EG∥CF.四边形GECF是平行四边形,又因EG =FG,故GECF是菱形.
A
D G B E F C
能力训练
16、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一侧分别作 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下 列问题(不要求证明):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 的四边形不存在? E F D
第十讲 四边形(二)
复习目标
1.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2.复习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 解决相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知识要点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 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或对角线相等的平行 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或对角线互 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既 具有矩形的性质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 ∠DAE∶∠BAE=3∶1,求∠EAC的度数. 分析:本题充分利用矩形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 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图形进行求解. 答案:45° A D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重难点梳理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重难点梳理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了解锐角三角函数在测量、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角度、 距离等。
圆的性质与定理
圆的基本性质
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圆心角 与弧的关系等。
圆的定理
熟悉与圆相关的定理,如垂径定理、切线长定理、割线定理等,能够运用这些定理解决与 圆相关的问题。
圆的应用
了解圆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计算面积、周长等,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 时,也要掌握与圆相关的综合问题解决方法,如圆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的综合问题。
04
数论部分重难点
整除与带余除法
整除的概念及性质
01
理解整除的定义,掌握整除的基本性质,如传递性、可加性等

带余除法定理及应用
02
掌握带余除法的定义及定理,能够运用带余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及一般形式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开 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最值等
02
01 03
二次函数的平移与对称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 联系
04
05
二次函数的应用
代数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代数式的化简求值:直接代入法、整体代入法、特殊值 法等
经典计数问题
包括抽屉原理、容斥原理、鸽巢原理等,这些问题在解决一些看 似复杂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概率初步知识与事件概率计算
概率的基本概念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 值,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古典概型是指每个样本点等可能出现且样 本空间有限的情况,几何概型则是指样本 点无限且等可能出现的情况。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难题全解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难题全解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模拟考试数学卷(解析版)考点:三角形如图,已知,等腰Rt△OAB中,∠AOB=90o,等腰Rt△EOF中,∠EOF=90o,连结AE、BF.求证:(1)AE=BF;(2)AE⊥BF.【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证明:在△AEO与△BFO中,∵Rt△OAB与Rt△EOF等腰直角三角形,∴AO=OB,OE=OF,∠AOE=90o-∠BOE=∠BOF,∴△AEO≌△BFO,∴AE=BF;( 2)延长AE交BF于D,交OB于C,则∠BCD=∠ACO,由(1)知:∠OAC=∠OBF,∴∠BDA=∠AOB=90o,∴AE⊥BF.(1)可以把要证明相等的线段AE,CF放到△AEO,△BFO中考虑全等的条件,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O=BO,OE=OF,再找夹角相等,这两个夹角都是直角减去∠BOE的结果,所以相等,由此可以证明△AEO≌△BFO;(2)由(1)知:∠OAC=∠OBF,∴∠BDA=∠AOB=90°,由此可以证明AE⊥BF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考点:四边形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AF=AB,已知△ABE≌△ADF.(1)在图中,可以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哪一种方法,使△ABE变到△ADF 的位置;(2)线段BE与DF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绕点A旋转90°;(2)BE=DF,BE⊥DF.【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1)根据旋转的概念得出;(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E≌△ADF,从而得出BE=DF,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E⊥DF.(1)图中是通过绕点A旋转90°,使△ABE变到△ADF的位置.(2)BE=DF,BE⊥DF;延长BE交DF于G;由△ABE≌△ADF,得BE=DF,∠ABE=∠ADF;又∠AEB=∠DEG;∴∠DGB=∠DAB=90°;∴BE⊥DF.来源:2012年江苏省东台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如图,在△a bc中,已知∠abc=30°,点d在bc上,点e在ac上,∠bad=∠ebc,ad交be于f.1.求的度数;2.若eg∥ad交bc于g,eh⊥be交bc于h,求∠heg的度数.【答案】1.∠BFD=∠ABF+∠BAD (三角形外角等于两内角之和)∵∠BAD=∠EBC,∴∠BFD=∠ABF+∠EBC,∴∠BFD=∠ABC=30°;2.∵EG∥AD,∴∠BFD=∠BEG=30°(同位角相等)∵EH⊥BE,∴∠HEB=90°,∴∠HEG=∠HEB-∠BEG=90°-30°=60°.【解析】1.∠BFD的度数可以利用角的等效替换转化为∠ABC的大小,2.在直角三角形中,有平行线,利用同位角即可求解.三角形强化训练和深化☣1、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 中的∠CFE的度数是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折叠前,由BC//AD得:∠BFE=∠DEF=2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后,∠GEF=∠DEF=25°所以图b中,∠DGF=∠GEF+∠BFE=25°+25°=50°又在四边形CDGF中,∠C=∠D=90°则由:∠DGF+∠GFC=180°所以:∠GFC=180°-50°=130°将纸带再沿BF第二次折叠成图C后∠GFC角度值保持不变且此时:∠GFC=∠EFG+∠CFE所以:∠CFE=∠GFC-∠EFG=130°-25°=1052、在Rt△ABC中,∠A=90°,CE是角平分线,和高AD相交于F,作FG∥BC交AB于G,求证:AE=BG.解法1:【解析】证明:∵∠BAC=900AD⊥BC∴∠1=∠B∵CE是角平分线∴∠2=∠3∵∠5=∠1+∠2∠4=∠3+∠B∴∠4=∠5∴AE=AF过F作FM⊥AC并延长MF交BC于N∴MN//AB∵FG//BD∴四边形GBDF为平行四边形∴GB=FN∵AD⊥BC,CE为角平分线∴FD=FM在Rt△AMF和RtNDF中∴△AMF≌△NDF∴AF=FN∴AE=BG解法2:解:作EH⊥BC于H,如图,∵E是角平分线上的点,EH⊥BC,EA⊥CA,∴EA=EH,∵AD为△ABC的高,EC平分∠ACD,∴∠ADC=90°,∠ACE=∠ECB,∴∠B=∠DAC,∵∠AEC=∠B+∠ECB,∴∠AEC=∠DAC+∠ECA=∠AFE,∴AE=AF,∴EG=AF,∵FG∥BC,∴∠AGF=∠B,∵在△AFG和△EHB中,∠GAF=∠BEH∠AGF=∠BAF=EH,∴△AFG≌△EHB(AAS)∴AG=EB,即AE+EG=BG+GE,∴AE=BG.3、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D为腰CB上的中线,CE⊥AD交AB于E.求证∠CDA=∠EDB.解:作CF⊥AB于F,交AD于G ,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F=∠BCF=45°,即∠ACG=45°,∠B=45°,∵CE⊥AD,∴∠1+∠ACE=∠2+∠ACE=90°,∴∠1=∠2,在△AGC和△CEB中∠1=∠2AC=CB∠ACG=∠CBE,∴△AGC≌△CEB(ASA),∴CG=BE,∵AD为腰CB上的中线,∴CD=BD,在△CGD和△BED中CG=BE∠GCD=∠BCD=BD,∴△CGD≌△BED(SAS),∴∠CDA=∠EDB.4、如图,已知AD和BC相交于点O ,且均为等边三角形,以平行四边形ODEB,连结AC,AE和CE。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总复习全等图形与三角形全等基本判定定理(5种)(有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总复习全等图形与三角形全等基本判定定理(5种)(有答案)

全等图形与全等三角形基本判定定理【复习回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C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交于同一点D .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交于同一点【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D 是△ABD 的中线,若25cm S AED =△,则2______cm S ABC =△【3】如图,BD ⊥AC ,垂足为点D ,点E 在BC 上,EF ⊥AC ,垂足为点G ,∠1=∠2. (1)试说明:DB ∥FE (2)HF 与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若∠1=︒x ,求∠C 的度数(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注:本题第(1)、(2)小题在下面的解答过程的空格内填写理由或数学式;第(3)小题要写出解题过程。

解:(1)∵BD ⊥AC ,EF ⊥AC ,(已知)∴DB ∥FE. ( )(2)HF 与BC 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理由如下:∵DB ∥FE (已证)∴∠1=∠______.()∵∠1=∠2;(已知)∴∠2=∠______. (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 ()(3)【知识分析】一、全等图形及其性质1、在通常的平面几何里,把平面上的一个图形搬到另一个图形上,如果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形状、大小都要相同,对应角与对应边也相等,周长、面积也相等。

但周长或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

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1、能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点,能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能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3、“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如上面问题中△ABC与△ADE,可以记作:△ABC“≌”△ADE,注意:对应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4、全等三角形主要是指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三角形,与位置无关系,将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专题14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2个知识点6种题型1种中考考法)解析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9年级上册

专题14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2个知识点6种题型1种中考考法)解析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9年级上册
【分析】在△ABC 的边 AB 上截取 AD=A′B′,过点 D 作 BC 的平行线,交 AC 于点 E,可证△ADE∽△ABC; 再证△ADE≌△A′B′C′即可. 【详解】证明:在△ABC 的边 AB 上截取 AD=A′B′,过点 D 作 BC 的平行线,交 AC 于点 E, 则∠ADE=∠B,△ADE∽△ABC. ∵∠A=∠A′,∠ADE=∠B=∠B′,AD=A′B′, ∴△ADE≌△A′B′C′, ∴△ABC∽△A′B′C′
【答案】△AMF∽△BGM,△DMG∽△DBM,△EMF∽△EAM,证明见解析.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以直接写出图中有 3 对相似三角形;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 理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证明△AMF∽△BGM. 【详解】图中的相似三角形有:△AMF∽△BGM,△DMG∽△DBM,△EMF∽△EAM. 以下证明△AMF∽△BGM. ∵∠AFM=∠DME+∠E(外角定理),∠DME=∠A=∠B(已知),∴∠AFM=∠DME+∠E=∠A+∠E=∠ BMG,∠A=∠B,∴△AMF∽△BGM.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此题,要找出对应角相等来证明三角形相似. 【变式】(2022 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 △ABC 和 △ADE 中,∠BAD=∠CAE, ∠ABC=∠ADE. (1)写出图中两对相似三角形(不得添加字母和线); (2)请证明你写出的两对相似三角形.
∴△ABC∽△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作出辅助线,证明△ADE≌△A′B′C′,是解题的关键.
【例 3】(2022 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在△ABC 和△A′B′C′中,
AB AB
BC BC
AC AC

【北师大版2020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几何综合题

【北师大版2020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几何综合题

【北师大版2020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几何综合问题【中考展望】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型在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不仅有选择题、填空题、几何推理计算题以及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计算题,还有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性的问题、方案设计的问题等等.主要特点是图形较复杂,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几何综合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如折叠类型、探究型、开放型、运动型、情景型等,背景鲜活,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考查方式偏重于考查考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几何为主的综合题常常在一定的图形背景下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证明线段、角的数量关系(包括相等、和、差、倍、分及比例关系等);2、证明图形的位置关系(如点与线、线与线、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3、几何计算问题;4、动态几何问题等.【方法点拨】一、几何计算型综合问题,常常涉及到以下各部分的知识:1、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2、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的性质;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函数;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6、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与正多边形有关的计算;7、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二、几何论证型综合题的解答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2、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要由已知联想经验,由未知联想需要,不断转化条件和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3、要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 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方程等思想来解决问题.【典型例题】类型一、动态几何型问题1.已知正方形中,为对角线上一点,过点作交于,连接,为中点,连接.(1)直接写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2)将图1中绕点逆时针旋转,如图2所示,取中点,连接,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将图1中绕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思路点拨】本题的核心条件就是G 是中点,中点往往暗示很多的全等关系,如何构建一对我们想要的全等三角形就成为了分析的关键所在.连接AG 之后,抛开其他条件,单看G 点所在的四边形ADFE ,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梯形,于是根据我们在第一讲专题中所讨论的方法,自然想到过G 点做AD,EF 的垂线.于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出现了.第三问在△BEF 的旋转过程中,始终不变的依然是G 点是FD 的中点.可以延长一倍EG 到H ,从而构造一个和EFG 全等的三角形,利用BE=EF 这一条件将全等过渡.要想办法证明三角形ECH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就需要证明三角形EBC 和三角形CGH 全等,利用角度变换关系就可以得证了.【答案与解析】ABCD E BD E EF BD ⊥BC F DF G DF EG CG ,EG CG BEF ∆B 45︒DF G EG CG ,BEF ∆B 图3图2 图1F EA B C D A B C D E FG GF E DC BA(1)(2)(1)中结论没有发生变化,即.证明:连接,过点作于,与的延长线交于点.在与中,∵,∴.∴.在与中,∵, ∴.∴在矩形中,在与中,∵, ∴.∴.∴(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CG EG =CG EG =AG G MN AD ⊥M EF N DAG ∆DCG ∆AD CD ADG CDG DG DG =∠=∠=,,DAG DCG ∆∆≌AG CG =DMG ∆FNG ∆DGM FGN FG DG MDG NFG ∠=∠=∠=∠,,DMG FNG ∆∆≌MG NG =AENM AM EN =Rt AMG ∆Rt ENG ∆AM EN MG NG ==,AMG ENG ∆∆≌AG EG =EG CG =MN图2A BC D E F G【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图形旋转题.从旋转45°到旋转任意角度,要求讨论其中的不变关系.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1),射线射线,是它们的公垂线,点、分别在、 上运动(点与点不重合、点与点不重合),是边上的动点(点与、不重合), 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且.(1)求证:∽;(2)如图(2),当点为边的中点时,求证:;(3)设,请探究:的周长是否与值有关?若有关,请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的周长;若无关,请说明理由.【答案】 (1)证明:∵,∴.∴.又∵,∴.∴.∴∽.(2)证明:如图,过点作,交于点,G图3F E ABCD//AM BN AB D C AM BN D A C B E AB E A B EC DE ⊥a AB DE AD ==+ADE ∆BEC ∆E AB CD BC AD =+m AE =BEC ∆m m BEC∆EC DE ⊥︒=∠90DEC ︒=∠+∠90BEC AED ︒=∠=∠90B A ︒=∠+∠90EDA AED EDA BEC ∠=∠ADE ∆BEC ∆E EF BC //CD F∵是的中点,容易证明. 在中,∵ ,∴ . ∴ . ∴ .(3)解:的周长,.设,则.∵ ,∴ .即.∴ . 由(1)知∽,∴ . ∴ 的周长的周长. ∴ 的周长与值无关.2.在△ABC 中,∠ACB=45º.点D (与点B 、C 不重合)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为一E AB )(21BC AD EF +=DEC Rt ∆CF DF =CD EF 21=)(21BC AD +CD 21=CD BC AD =+AED ∆DE AD AE ++=m a +=m a BE -=x AD =x a DE -=︒=∠90A 222AD AE DE +=22222x m x ax a +=+-am a x 222-=ADE ∆BEC ∆的周长的周长BEC ∆∆ADE BEAD =m a a m a --=222a m a 2+=BEC ∆⋅+=m a a 2ADE ∆a 2=BEC ∆m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 .如图①,且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试判断线段CF 与BD 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果AB ≠AC ,如图②,且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1)中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若正方形ADEF 的边DE 所在直线与线段CF 所在直线相交于点P ,设AC =,,CD=,求线段CP 的长.(用含的式子表示)【思路点拨】(1)由题干可以发现,正方形中四条边的垂直关系是不动的,于是利用角度的互余关系进行传递,就可以得解.(2)是典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问法,那么思路很简单,就是从一般中构筑一个特殊的条件就行,和上题一样找AC 的垂线,就可以变成第一问的条件,然后一样求解.(3)D 在BC 之间运动和它在BC 延长线上运动时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所以已给的线段长度就需要分情况去考虑到底是4+X 还是4-X.分类讨论之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出CP.【答案与解析】(1)结论:CF ⊥BD ;证明如下:AB=AC ,∠ACB =45º,∴∠ABC=45º.由正方形ADEF 得 AD=AF ,∵∠DAF=∠BAC =90º,∴∠DAB=∠FAC ,∴△DAB ≌△FAC , ∴∠ACF=∠ABD .∴∠BCF=∠ACB+∠ACF= 90º.即 CF ⊥BD .(2)CF ⊥BD .(1)中结论仍成立.理由是:过点A 作AG ⊥AC 交BC 于点G ,∴AC=AG可证:△GAD ≌△CAF ∴∠ACF=∠AGD=45º∠BCF=∠ACB+∠ACF= 90º. 即CF ⊥BD3 BC xx(3)过点A 作AQ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Q ,①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BCA=45º,可求出AQ= CQ=4.∴DQ=4-x ,易证△AQD ∽△DCP ,∴ ,∴, .②点D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运动时,∵∠BCA=45°,∴AQ=CQ=4,∴DQ=4+x .过A 作AQ ⊥BC ,∴∠Q=∠FQC=90°,∠ADQ=∠AFC ,则△AQD ∽△ACF .∴CF ⊥BD ,∴△AQD ∽△DCP ,∴, ∴, CP CD DQ AQ =44CP x x =-24x CP x ∴=-+CD DQ AQ 4+4x x =. 【总结升华】此题综合性强,需要综合运用全等、相似、正方形等知识点,属能力拔高性的题目.3.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cm ,点E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 交射线DC 于点F ,将△ABE 沿直线AE 翻折,点B 落在点B′ 处.(1)当=1 时,CF=______cm , (2)当=2 时,求sin∠DAB′ 的值; (3)当= x 时(点C 与点E 不重合),请写出△ABE 翻折后与正方形ABCD 公共部分的面积y 与x 的关系式,(只要写出结论,不要解题过程).【思路点拨】动态问题未必只有点的平移、图形的旋转,翻折(即轴对称)也是一大热点.(1)给出比例为1,(2)比例为2,(3)比例任意,所以也是一道很明显的从一般到特殊的递进式题目.需要仔细把握翻折过程中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哪些条件没有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翻折中,角,边都是不变的,所以轴对称图形也意味着大量全等或者相似关系,所以要利用这些来获得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尤其要注意的是,本题中给定的比例都是有两种情况的,E 在BC 上和E 在延长线上都是可能的,所以需要分类讨论,不要遗漏.【答案与解析】(1)CF=6cm ;(2)① 如图1,当点E 在BC 上时,延长AB ′交DC 于点M ,24x CP x ∴=+CE BE CE BE CEBE 图1∵ AB ∥CF ,∴ △ABE ∽△FCE ,∴ . ∵ =2, ∴ CF=3. ∵ AB ∥CF ,∴∠BAE=∠F .又∠BAE=∠B ′ AE , ∴ ∠B ′ AE=∠F .∴ MA=MF .设MA=MF=k ,则MC=k -3,DM=9-k .在Rt △ADM 中,由勾股定理得:k 2=(9-k)2+62, 解得 k=MA=. ∴ DM=. ∴ sin ∠DAB ′=; ②如图2,当点E 在BC 延长线上时,延长AD 交B ′ E 于点N ,FCAB CE BE =CE BE 13252135=AM DM图2同①可得NA=NE .设NA=NE=m ,则B ′ N=12-m .在Rt △AB ′ N 中,由勾股定理,得m 2=(12-m)2+62, 解得 m=AN=. ∴ B ′N=. ∴ sin ∠DAB ′=. (3)①当点E 在BC 上时,y=; ②当点E 在BC 延长线上时,y=. 【总结升华】动态几何问题当中有点动,线动,乃至整体图形动几种可能的方式,动态几何问题往往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难度不言而喻,但是拿到题后不要慌张,因为无论是题目以哪种形式出现,始终把握的都是在变化过程中那些不变的量.只要一个个将条件抽出来,将大问题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去解决,就很轻松了.类型二、几何计算型问题4.已知如图,在梯形中,点是的中点,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梯形是等腰梯形;(2)动点、分别在线段和上运动,且保持不变.设 求与的函数关系式;(3)在(2)中,当取最小值时,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属于纯静态问题,只要证两边的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2)是双动点问题,所以就需要研究在P,Q 运动过程中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题目给定∠MPQ=60°,其实就1529253='AN N B 18x x 1+18x 18x -ABCD 24AD BC AD BC ==∥,,,M AD MBC △ABCD P Q BC MC 60MPQ =︒∠PC x MQ y ==,,y x y PQC△是将静态的那个等边三角形与动态条件联系了起来.因为最终求两条线段的关系,所以很自然想到要通过相似三角形找比例关系.(3)条件又回归了当动点静止时的问题,由第二问所得的二次函数,很轻易就可以求出当x 取对称轴的值时y 有最小值,接下来就变成了“给定PC=2,求△PQC 形状”的问题了,由已知的BC=4,自然看出P 是中点,于是问题轻松求解.【答案与解析】(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是中点∴∵∴∴∴∴梯形是等腰梯形.(2)解:在等边中, ∴ ∴∴∴ ∵ ∴∴ ∴MBC △60MB MC MBC MCB ===︒,∠∠M AD AM MD =AD BC ∥60AMB MBC ==︒∠∠,60DMC MCB ==︒∠∠AMB DMC △≌△AB DC =ABCD MBC △4MB MC BC ===,60MBC MCB ==︒∠∠,60MPQ =︒∠120BMP BPM BPM QPC +=+=︒∠∠∠∠BMP QPC =∠∠BMP CQP △∽△PC CQ BM BP=PC x MQ y ==,44BP x QC y =-=-,444x y x -=-2144y x x =-+(3)解:为直角三角形,∵ ∴当取最小值时,∴是的中点,而∴∴∴为直角三角形.【总结升华】以上题目是动点问题,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动点移动中出现特殊条件,例如某边相等,某角固定时,将动态问题化为静态问题去求解.如果没有特殊条件,那么就需要研究在动点移动中哪些条件是保持不变的.举一反三:【高清课堂:几何综合问题 例3】【变式】已知:如图,N 、M 是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两点,B 是上一动点(B 不与点M 、N 重合),∠MON=90°,BA ⊥OM 于点A ,BC ⊥ON 于点C ,点D 、E 、F 、G 分别是线段OA 、AB 、BC 、CO 的中点,GF 与CE 相交于点P ,DE 与AG 相交于点Q .(1)四边形EPGQ (填“是”或者“不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EPGQ 是矩形,求OA 的值.PQC △()21234y x =-+y 2x PC ==P BC MP BC ⊥,60MPQ =︒∠,30CPQ =︒∠,90PQC =︒∠PQC △MN【答案】(1)是.证明:连接OB,如图①,∵BA⊥OM,BC⊥ON,∴∠BAO=∠BCO=90°,∵∠AOC=90°,∴四边形OABC是矩形.∴AB∥OC,AB=OC,∵E、G分别是AB、CO的中点,∴AE∥GC,AE=GC,∴四边形AECG为平行四边形.∴CE∥AG,∵点D、E、F、G分别是线段OA、AB、BC、CO的中点,∴GF∥OB,DE∥OB,∴PG∥EQ,∴四边形EPGQ是平行四边形;(2)解:如图②,∵口EPGQ 是矩形. ∴∠AED+∠CEB=90°.又∵∠DAE=∠EBC=90°,∴∠AED=∠BCE .∴△AED ∽△BCE ,∴, 设OA=x ,AB=y ,则 得y 2=2x 2,又∵OA 2+AB 2=OB 2, 即x 2+y 2=12.∴x 2+2x 2=1,解得:x=. 即当四边形EPGQ 是矩形时,OA 的长度为. 5.在中,过点C 作CE ⊥CD 交AD 于点E,将线段EC 绕点E 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EF (如图1)(1)在图1中画图探究:①当P 为射线CD 上任意一点(P 1不与C 重合)时,连结EP 1绕点E 逆时针旋转 得到线段EC 1.判断直线FC 1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②当P 2为线段DC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连结EP 2,将线段EP 2绕点E 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EC 2.判断直线C 1C 2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AD AE BE BC=::222x y y x =3333ABCD 909090(2)若AD=6,tanB=,AE=1,在①的条件下,设CP 1=,S =,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图1 备用图【思路点拨】(1)本题在于如何把握这个旋转90°的条件.旋转90°自然就是垂直关系,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直角三角形,于是证角、证线就手到擒来了.(2)是利用平行关系建立函数式,但是不要忘记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1)①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互相垂直.证明:如图1,设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线段分别绕点逆时针旋转90°依次得到线段,∴.∵,, ∴. 43x 11P FC y y xx 1FG CD 1FG CD H 1EC EP 、E 1EF EG 、111190PEG CEF EG EP EF EC ∠=∠===°,,1190G EF PEF ∠=-∠°1190PEC PEF ∠=-∠°11G EF PEC ∠=∠FDC BAE 图1 G 2 G 1P 1 H P 2∴. ∴. ∵,∴, ∴.∴.∴.∴.②按题目要求所画图形见图1,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互相垂直.(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可得.由(1)可得四边形为正方形.∴.①如图2,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11G EF PEC △≌△11G FE PCE ∠=∠EC CD ⊥190PCE ∠=°190G FE ∠=°90EFH ∠=°90FHC ∠=°1FG CD ⊥12G G CD ABCD B ADC ∠=∠461tan 3AD AE B ===,,45tan tan 3DE EBC B =∠==,4CE =EFCH 4CH CE ==1P CH∵, ∴. ∴. ②如图3,当点在线段上(不与两点重合)时,∵, ∴. ∴. ③当点与点重合时,即时,不存在.1114FG CP x PH x ===-,11111(4)22P FG x x S FG PH -=⨯⨯=△212(4)2y x x x =->1P CH C H 、1114FG CP x PH x ===-,11111(4)22P FG x x S FG PH -=⨯=△212(04)2y x x x =-+<<1P H 4x =11PFG △综上所述,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或. 【总结升华】本题着重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形的旋转变换、三角形全等、探究垂直的构成情况等重要知识点,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点P 是∠MON 的平分线上的一动点,射线PA 交射线OM 于点A ,将射线PA 绕点P 逆时针旋转交射线ON 于点B ,且使∠APB+∠MON=180°.(1)利用图1,求证:PA=PB ;(2)如图2,若点C 是AB 与OP 的交点,当S △POB =3S △PCB 时,求PB 与PC 的比值;(3)若∠MON=60°,OB=2,射线AP 交ON 于点D ,且满足且∠PBD=∠ABO ,请借助图3补全图形,并求OP 的长.【答案】(1)作PE ⊥OM,PF ⊥ON ,垂足为E 、F∵四边形OEPF 中,∠OEP=∠OFP=90°,∴∠EPF+∠MON=180°,已知∠APB+∠MON=180°,∴∠EPF=∠APB ,即∠EPA+∠APF=∠APF+∠FPB ,∴∠EPA=∠FPB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PE=PF ,∴△EPA ≌△FPB ,即PA=PB ;y x x 212(4)2y x x x =->212(04)2y x x x =-+<<(2)∵S △POB =3S △PCB ,∴PO=3PC ,又∵∠BPC=∠OPB (公共角),∴△PBC ∽△POB ,即PB 2=PO •PC=3PC 2,(3)作BH ⊥OT ,垂足为H ,当∠MON=60°时,∠APB=120°,又∵∠PBD=∠ABO ,∠PBD+∠PBA+∠ABO=180°,在△OBP 中,∵∠BOP=30°,∴∠BPO=45°,在Rt △PBH 中,PH=BH=1,中考冲刺:几何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直角三角板ABC 的斜边AB=12cm ,∠A=30°,将三角板ABC 绕C 顺时针旋转90°至三角板A ′B ′C ′的位置后,再沿CB 方向向左平移,使点B ′落在原三角板ABC 的斜边AB 上,则三角板A ′B ′C ′平移的距离为( )A.6cmB.4cmC.cmD.cm2.如图,△ABC 和△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90°,AB=2,DE=4.点B 与点D 重合,点A ,B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ABC 沿DE 方向平移,至点A 与点E 重合时停止.设点B ,D 之间的距离为x ,△ABC 与△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准确反映y 与x 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二、填空题3.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斜边重合,E 是两直角三角形公共斜边AC 的中点.D 、B 分别为直角顶点,连接DE 、BE 、DB ,∠DAC=60°,∠BAC=45°.则∠EDB 的度数为_______.4.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ABC ,将其在水平面上沿斜边AB 所在直线按顺时针方向翻滚,使它滚动(6-()6cm .三、解答题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AF 平分∠BAC ,交BD 于点F.(1)EF+AC =AB ; (2)点C 1从点C 出发,沿着线段CB 向点B 运动(不与点B 重合),同时点A 1从点A 出发,沿着BA 的延长线运动,点C 1与点A 1运动速度相同,当动点C 1停止运动时,另一动点A 1也随之停止运动.如图,AF 1平分∠B A 1 C 1,交BD 于F 1,过F 1作F 1E 1⊥A 1 C 1,垂足为E 1,试猜想F 1E 1,A 1 C 1与A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在(2)的条件下,当A 1 E 1=3,C 1 E 1=2时,求BD 的长.21216.如图,等腰Rt△ABC 中,∠C=90°,AC=6,动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沿△ABC 的边运动,当Q 运动到A 点时,P 、Q 停止运动.设Q 点运动时间为t 秒,点P 运动的轨迹与PQ 、AQ 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求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7.正方形ABCD中,点F 为正方形ABCD 内的点,△BFC 绕着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BEA 重合.(1)如图1,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BE=1,FC=,求证:AE ∥BF ;(2)如图2,若点F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点,且AF :FC=3:1,BC=2,求BF 的长.8.将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如图1摆放,连DF .3∠DMC=_____;∠DMC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DMC=_________.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用证明).9.已知△ABC≌△ADE,∠BAC=∠DAE=90°.(1)如图(1)当C、A、D在同一直线上时,连CE、BD,判断CE和BD位置关系,填空:CE_____BD.(2)如图(2)把△ADE绕点A旋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将△ACE绕点A旋转一个角度到如图所示的△AC′E′的位置,连接10.将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EF 如图1摆放,使D 点在CF 边上,M 为AE 中点,(1)连接MD 、MF ,则容易发现MD 、MF 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2)操作:把正方形CGEF 绕C 点旋转,使对角线CE 放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CG >BC ),取线段AE 的中点M ,探究线段MD 、MF 的关系,并加以说明;(3)将正方形CGEF 绕点C 旋转任意角度后(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直接写出猜想,不需要证明.图3D E C F GM B A 图2CF MA B D E G 图1A B G MF ED C【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2.【答案】B.二、填空题3.【答案】15°.4.三、解答题5.【答案与解析】 (1)证明:如图1,过点F 作FM ⊥AB于点M ,在正方形ABCD 中,AC ⊥BD 于点E . ∴AE=AC ,∠ABD=∠CBD=45°, ∵AF 平分∠BAC ,∴EF=MF ,又∵AF=AF ,∴Rt △AMF ≌Rt △AEF ,∴AE=AM ,∵∠MFB=∠ABF=45°,∴MF=MB ,MB=EF ,∴EF+AC=MB+AE=MB+AM=AB .1212证明:如图2,连接F1C1,过点F1作F1P⊥A1B于点P,F1Q⊥BC于点Q,∵A1F1平分∠BA1C1,∴E1F1=PF1;同理QF1=PF1,∴E1F1=PF1=QF1,又∵A1F1=A1F1,∴Rt△A1E1F1≌Rt△A1PF1,∴A1E1=A1P,同理Rt△QF1C1≌Rt△E1F1C1,∴C1Q=C1E1,由题意:A1A=C1C,∴A1B+BC1=AB+A1A+BC-C1C=AB+BC=2AB,∵PB=PF1=QF1=QB,∴A1B+BC1=A1P+PB+QB+C1Q=A1P+C1Q+2E1F1,即2AB=A1E1+C1E1+2E1F1=A1C1+2E1F1,(3)解:设PB=x,则QB=x,∵A1E1=3,QC1=C1E1=2,Rt△A1BC1中,A1B2+BC12=A1C12,即(3+x)2+(2+x)2=52,∴x1=1,x2=-6(舍去),∴PB=1,∴E1F1=1,又∵A1C1=5,6.【答案与解析】当P运动到C点时:t=6当Q运动到A点:t=∴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0≤t≤6时,如图:作PH⊥AB于H,则△AP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AP=t,BQ=t,则AQ=-tPH=APsin45°=t∴S△AQP=AQ·PH=·(-t)·t=t2+3t(2)当6<t≤时,如图:过P过PH⊥AB于H,此时△PB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CP=t,BQ=t∴BP=AC+CB-(AC+CP)=12-t∴PH=BPsin45°=(12-t)∴S四边形AQPC=S△ABC-S△BPQ=AC·BC-BQ·PH=·6·6-·t·(12-t)=18-t+t 2=t 2-t+18.综上,.7.【答案与解析】(1)证明:∵△BFC 绕着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BEA 重合∴BE=BF=1,∠EBF=∠ABC=90°,∠AEB=∠BFC在△BFC 中,BC2=22=4∴BF 2+FC 2=BC 2∴∠BFC=90°…(3分)∴∠AEB+∠EBF=180°∴AE ∥BF …(4分)(2)解:∵Rt △ABC 中,AB=BC=2,由勾股定理,得∵AF :FC=3:1,∵△BFC 绕着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BEA 重合∵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90°∴∠BAC+∠ACB=90°∴∠EAB+∠BAC=90°即∠EAF=90°在Rt△EBF中,EF2=BE2+BF2∵BE=BF8.【答案与解析】(1)如图2,连接BF,∵四边形ABCD、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FBC=∠CBD=45°,∴∠CBD=∠GBC=90°,而BF=BG,BD=BC,∴△BFD∽△BGC,∴∠BCG=∠BDF,=而∠DMC=180°-∠BCG-∠BCD-∠CDF=180°-∠BDF-∠BCD-∠CDF=180-45°-90°=45°,∴=,∠DMC=45°;(2)如图3,∵将图1中的正方形BEFG绕B点顺时针旋转45°,DF的延长线交CG于M,∴B、E、D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2DFCGBFBGDFCG2而四边形ABCD 、四边形BEFG 是正方形,∴△BFD ∽△BGC, 而∠DMC=180°-∠BCG-∠BCD-∠CDF=180°-∠BDF-∠BCD-∠CDF=180-45°-90° =45°,即∠DMC=45°;9.【答案与解析】(1)CE ⊥BD .(2)延长CE 交BD 于M ,设AB 与EM 交于点F .∵∠BAC=∠DAE=90°,∴∠CAE=∠BAD .又∵△ABC ≌△ADE ,∴AC=AE ,AB=AD ,∴∠ACE=,∠ABD=, ∴∠ACE=∠ABD .又∵∠AFC=∠BFM ,∠AFC+∠ACE=90°, ∴∠ABD+∠BFM=90°,∴∠BMC=90°,∴CE ⊥BD .(3)过C ′作C ′G ⊥AM 于G ,过D 作DH ⊥AM 交延长线于点H . 01802CAE -∠01802BAD -∠∵∠∠E ′NA=∠AGC ′=90°,∴∠NE ′A+∠NAE ′=90°,∠NAE ′+∠C ′AG=90°,∴∠NE ′A=∠C ′AG , ∵AE ′=AC ′∴△ANE ′≌△C ′GA (AAS ),∴AN=C ′G .同理可证△BNA ≌△AHD ,AN=DH .∴C ′G=DH .在△C ′GM 与△DHM 中,∠C ′GM=∠DHM=90°,∠C ′MG=∠DMH ,C ′G=DH ,∴△C ′GM ≌△DHM ,∴C ′M=DM ,∴. 10.【答案与解析】如图1,延长DM 交FE 于N ,图1∵正方形ABCD 、CGEF ,∴CF=EF ,AD=DC ,∠CFE=90°,AD ∥FE ,∴∠1=∠2,又∵MA=ME ,∠3=∠4,∴△AMD ≌△EMN ,∴MD=MN ,AD=EN .∵AD=DC ,12DM DC ='∴DC=NE.又∵FC=FE,∴FD=FN.又∵∠DFN=90°,∴FM⊥MD,MF=MD;(2)MD=MF,MD⊥MF.如图2,延长DM交CE于N,连接FD、FN.∵正方形ABCD,∴AD∥BE,AD=DC,∴∠1=∠2.又∵AM=EM,∠3=∠4,∴△ADM≌△ENM,∴AD=EN,MD=MN.∵AD=DC,∴DC=NE.又∵正方形CGEF,∴∠FCE=∠NEF=45°,FC=FE,∠CFE=90°.又∵正方形ABCD,∴∠BCD=90°,∴∠DCF=∠NEF=45°,∴△FDC≌△FNE,∴FD=FN,∠5=∠6,∠DFN=∠5+∠CFN=∠6+∠CFN=90°,∴△DF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FM为斜边DN上的中线,∴MD=MF,MD⊥MF;(3)FM⊥MD,MF=MD.如图3,过点E作AD的平行线分别交DM、DC的延长线于N、H,连接DF、FN.∴∠ADC=∠H,AD∥EH,∴∠3=∠4.∵AM=ME,∠1=∠2,∴△AMD≌△EMN,∴DM=NM,AD=EN.∵正方形ABCD、CGEF,∴AD=DC,FC=FE,∠ADC=∠FCG=∠CFE=90°.∴∠H=90°,∠5=∠NEF,DC=NE.∴∠DCF+∠7=∠5+∠7=90°,∴∠DCF=∠5=∠NEF.∵FC=FE,∴△DCF≌△NEF.∴FD=FN,∠DFC=∠NFE.∵∠CFE=90°,∴∠DFN=90°.∴FM⊥MD,MF=MD.。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及答案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名师点金:本章内容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中菱形、矩形、正方形有关的计算和证明等问题.近几年又出现了许多与特殊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开放探索题、操作题以及与全等、相似、函数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其主要考点可概括为:一个定理、三个图形、三个判定与性质、四个技巧、两种思想.一个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1.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求证:(1)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2)∠DHF=∠DEF.(第1题)三个图形图形1菱形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1)求证: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BFE是菱形?并说明理由.(第2题)图形2矩形3.如图,在▱ABCD中,点O是AC与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与BA的延长线,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1)求证:△AOE≌△COF.(2)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请说明理由.(第3题)图形3正方形4.如图,在Rt△ABC中,∠ABC=90°,先把△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得△DBE,再把△ABC沿射线AB平移至△FEG,DE,FG相交于点H.(1)判断线段DE,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接CG,求证: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第4题)三个判定与性质判定与性质1菱形5.如图,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是AB上一点,且AE=AC,EF∥BC 交AD于点F.求证:四边形CDEF是菱形.(第5题)判定与性质2矩形6.【2015·湘西州】如图,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1)△ADE≌△CBF;(2)四边形DEBF为矩形.(第6题)判定与性质3正方形7.如图,E为正方形ABCD的边AB的延长线上一点,DE交AC于点F,交BC于点G,H 为GE的中点.求证:FB⊥BH.(第7题)四个技巧技巧1解与四边形有关的折叠问题的技巧(轴对称变换法】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BC=5,点E,F分别在AB,CD上,将矩形ABCD 沿EF折叠,使点A,D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1,D1处,求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第8题)技巧2解与四边形有关的旋转问题的技巧(特殊位置法】9.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也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等于1,那么正方形A′B′C′O绕顶点O转动,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有什么规律?请说明理由.(第9题)技巧3解与四边形有关的动点问题的技巧(固定位置法】10.如图,在边长为10的菱形ABCD中,对角线BD=1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G,点O是直线BD上的动点,OE⊥AB于E,OF⊥AD于F.(1)求对角线AC的长及菱形ABCD的面积.(2)如图①,当点O在对角线BD上运动时,OE+O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当点O在对角线BD的延长线上时,OE+O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变化,请探究OE,OF之间的数量关系.技巧4解中点四边形的技巧11.如图,在△ABC中,AB=AC,点O在△ABC的内部,∠BOC=90°,OB=OC,D,E,F,G分别是AB,OB,OC,AC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DEFG是矩形;(2)若DE=2,EF=3,求△ABC的面积.(第11题)思想1转化思想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90°,∠ABD=∠CBD,AB=CB,P是BD上一点,PE ⊥BC ,PF ⊥CD ,垂足分别为点E ,F.求证:PA =EF.(第12题)思想2 数形结合思想 13.[阅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 1,y 1),Q(x 2,y 2)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 1+x 22,y 1+y 22. [运用](1)如图,矩形ONEF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 ,ON ,OF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O 为坐标原点,点E 的坐标为(4,3),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1),C(1,4)三点,另有一点D 与点A ,B ,C 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 的坐标.(第13题)答案1.证明:(1)∵点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 ∴DE ∥AC.同理可得EF ∥AB. ∴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 (2)由(1)知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 ∴∠DAF =∠DEF.在Rt △AHB 中,∵D 是AB 的中点, ∴DH =12AB =AD.∴∠DAH =∠DHA. 同理可得HF =12AC =AF ,∴∠FAH =∠FHA.∴∠DAH +∠FAH =∠DHA +∠FHA. ∴∠DAF =∠DHF. ∴∠DHF =∠DEF.2.(1)证明:∵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BC. 又∵EF ∥AB ,∴四边形DBFE 是平行四边形. (2)解: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 当AB =BC 时,四边形DBFE 是菱形. 理由:∵D 是AB 的中点, ∴BD =12AB.∵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12BC.又∵AB =BC ,∴BD =DE. 又∵四边形DBFE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DBFE 是菱形.3.(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A =OC ,AB ∥CD. ∴∠AEO =∠CFO. 又∵∠AOE =∠COF , ∴△AOE ≌△COF(AAS).(2)解:当AC =EF 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理由如下:由(1)知△AOE≌△COF,∴OE=OF.又∵AO=C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AC=EF,∴四边形AECF是矩形.4.(1)解:DE⊥FG.理由如下:由题意,得∠A=∠BDE=∠GFE,∠ABC=∠DBE=90°,∴∠BDE+∠BED=90°.∴∠GFE+∠BED=90°.∴∠FHE=90°,即DE⊥FG.(2)证明:∵△ABC沿射线AB平移至△FEG,∴CB∥GE,CB=GE.∴四边形CBEG是平行四边形.∵∠GEF=∠ABC=90°,∴四边形CBEG是矩形.∵BC=BE,∴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第5题)5.证明:如图,连接CE,交AD于点O.∵AC=AE,∴△ACE为等腰三角形.∵AO平分∠CAE,∴AO⊥CE,且OC=OE.∵EF∥CD,∴∠2=∠1.又∵∠DOC=∠FOE,∴△DOC≌△FOE(ASA).∴OD=OF.即CE与DF互相垂直且平分.∴四边形CDEF是菱形.6.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CB.又∵DE⊥AB,BF⊥CD,∴∠DEA=∠BFC=90°.∴△ADE≌△CBF.(2)∵△ADE≌△CBF,∴AE=CF.∵CD=AB,∴DF=BE.又∵CD∥AB,∴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又∵∠DEB=90°,∴四边形DEBF为矩形.7.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CB,∠DCF=∠BCF=45°,DC∥AE,∠CBE=90°,∴∠CDF=∠E.又∵CF=CF,∴△DCF≌△BCF.∴∠CDF=∠CBF.∴∠CBF=∠E.∵H为GE的中点,∴HB=HG=12GE.∴∠HGB=∠HBG.∵∠CDG+∠CGD=90°,∠CGD=∠HGB=∠HBG,∴∠FBG+∠HBG=90°.即∠FBH=90°,∴FB⊥BH.8.解:∵在矩形ABCD中,AB=10,BC=5,∴CD=AB=10,AD=BC=5.又∵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A,D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1,D1处,∴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1E=AE,A1D1=AD,D1F=DF.设线段D1F与线段AB交于点M,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1E+EM+MD1+A1D1)+(MB+MF+FC+CB)=AE+EM+MD1+AD+MB+MF+FC+CB=(AE+EM+MB)+(MD1+MF+FC)+AD+CB=AB+(FD1+FC)+10=AB+(FD+FC)+10=10+10+10=30.9.解: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保持不变,始终是1 4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B=OC,∠OBE=∠OCF=45°,∠BOC=90°. ∵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EOF=90°.∴∠EOF=∠BOC.∴∠EOF-∠BOF=∠BOC-∠BOF.即∠BOE =∠COF.∴△BOE ≌△COF.∴S △BOE =S △COF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S △BOC .∵S 正方形ABCD =1×1=1,∴S △BOC =14S 正方形ABCD =14.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保持不变,始终是14. 10.解:(1)在菱形ABCD 中,AG =CG ,AC ⊥BD ,BG =12BD =12×16=8, 由勾股定理得AG =AB 2-BG 2=102-82=6,所以AC =2AG =2×6=12.所以菱形ABCD 的面积=12AC ·BD =12×12×16=96. (2)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如图①,连接AO ,则S △ABD =S △ABO +S △AOD ,所以12BD ·AG =12AB ·OE +12AD ·OF. 即12×16×6=12×10·OE +12×10·OF. 解得OE +OF =9.6,是定值,不变.(3)发生变化.如图②,连接AO ,则S △ABD =S △ABO -S △AOD ,所以12BD ·AG =12AB ·OE -12AD ·OF. 即12×16×6=12×10·OE -12×10·OF. 解得OE -OF =9.6,是定值,不变.所以OE +OF 的值发生变化,OE ,O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OE -OF =9.6.(第10题)11.(1)证明:如图,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H ,∵AB =AC ,OB =OC ,∴AH 是BC 的中垂线,即AH ⊥BC 于H.∵D ,E ,F ,G 分别是AB ,OB ,OC ,AC 的中点,(第11题)∴DG ∥EF ∥BC ,DE ∥AH ∥GF.∴四边形DEFG 是平行四边形.∵EF ∥BC ,AH ⊥BC ,∴AH ⊥EF.又∵DE ∥AH ,∴EF ⊥DE ,∴四边形DEFG 是矩形.(2)解:∵D ,E ,F 分别是AB ,OB ,OC 的中点.∴AO =2DE =4,BC =2EF =6.∵△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H =12BC =3. ∴AH =OA +OH =4+3=7.∴S △ABC =12×6×7=21.(第12题)12.证明:如图,连接PC.∵PE ⊥BC ,PF ⊥CD ,∠ECF =90°.∴∠PEC =∠PFC =∠ECF =90°.∴四边形PECF 是矩形.∴PC =EF.在△ABP 和△CBP 中,⎩⎪⎨⎪⎧AB =CB ,∠ABP =∠CBP ,BP =BP ,∴△ABP ≌△CBP(SAS).∴PA =PC.∴PA =EF.点拨:本题运用了转化思想将四边形中的边转化到三角形中,通过用等式的传递性证明两条线段相等.13.解:(1)(2,1.5)(2)设点D 的坐标为(x ,y).若以点A ,B ,C ,D 为顶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①当AB 为对角线时,∵A(-1,2),B(3,1),C(1,4),∴-1+32=1+x 2,2+12=4+y 2. ∴x =1,y =-1.∴点D 的坐标为(1,-1).②当BC 为对角线时,∵A(-1,2),B(3,1),C(1,4),∴3+12=-1+x 2,1+42=2+y 2. ∴x =5,y =3.∴点D 的坐标为(5,3).③当AC 为对角线时,∵A(-1,2),B(3,1),C(1,4),∴-1+12=3+x 2,2+42=1+y 2. ∴x =-3,y =5.∴点D 的坐标为(-3,5).综上所述,点D 的坐标为(1,-1)或(5,3)或(-3,5).。

北师大版数学[中考总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中考总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中考总复习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4.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5.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6.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2.多边形的性质:(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推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3)对角线条数公式:n边形的对角线有条;(4)正多边形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3.四边形的定义: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4.四边形的性质:(1)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2)推论:四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考点二、特殊的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要点诠释】面积公式:S 菱形 =21ab=ch (a 、b 为菱形的对角线,c 为菱形的边长,h 为c 边上的高). S 平行四边形 =ah(a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 为a 上的高).考点三、梯形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1)互相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2)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3)梯形的四个角都叫做底角.2.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3.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4.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5.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定义);(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6.梯形中位线: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的中位线.7.面积公式: S=(a+b)h(a、b是梯形的上、下底,h是梯形的高).考点四、平面图形1.平面图形的镶嵌的定义: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镶嵌,又称做平面图形的密铺.2.平面图形镶嵌的条件:(1)同种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条件:周角是否是这种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整倍数.在正多边形里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2)n种正多边形组合起来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条件:①n个正多边形中的一个内角的和的倍数是360°;②n个正多边形的边长相等,或其中一个或n个正多边形的边长是另一个或n个正多边形的边长的整数倍.【典型例题】类型一、多边形及其镶嵌1. 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时,求得的内角和为1125°,当发现错了之后,重新检查,发现少了一个内角.少了的这个内角是_________度,他求的是_________边形的内角和.【思路点拨】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能被180°整除,本题内角和1125°除以180°后有余数,则少的内角应和这个余数互补.【答案】135;九.【解析】设这个多边形边数为n,少算的内角度数为x,由题意得:(n-2)·180°=1125°+ x°,∴n=,∵n为整数,0°<x<180°,∴符合条件的x只有135°,解得n=9.【总结升华】多边形根据内角或外角求边数,或是根据边数求内角或对角线条数等题是重点,只需要记住各公式或之间的联系,并准确计算.举一反三:【变式】(2015•眉山)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5 B.6 C.7 D.8【答案】C.【解析】∵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且外角和为360°,∴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即(n﹣2)•180°=900°,解得:n=7,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故选C.2.(2015•蓬溪县校级模拟)下列每组多边形均有若干块中,其中不能铺满地面(镶嵌)的一组是()A.正三角形和正方形 B.正方形和正六边形C.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D.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思路点拨】正多边形的组合能否铺满地面,关键是看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之和能否为360°.若能,则说明能铺满;反之,则说明不能铺满.【答案】B.【解析】A、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60°,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90°,3×60°+2×90°=360°,故能铺满,不合题意;B、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90°、120°,显然不能构成360°的周角,故不能铺满,符合题意;C、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2×60°+2×120°=360°,故能铺满,不合题意;D、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内角分别为108°、144°,2×108°+1×144°=360°,故能铺满,不合题意.故选:B.【总结升华】几何图形镶嵌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类型二、特殊的四边形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F与DE相交于点G,CE与BF相交于点H.(1)判断四边形EHFG的形状;(2)在什么情况下,四边形EHFG为菱形?【思路点拨】(1)通过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得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2)当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时,通过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可得平行四边形EHFG是菱形;【答案与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CF,AB=CD,∵E是AB中点,F是CD中点,∴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F∥CE.同理可得DE∥BF,∴四边形FGEH是平行四边形;(2)当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时,平行四边形EHFG是菱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CB=90°,∵E是AB中点,F是CD中点,∴BE=CF,在△EBC与△FCB中,∵BE CFABC DCB BC BC=⎧⎪∠=∠⎨⎪=⎩,∴△EBC≌△FCB,∴CE=BF,∠ECB=∠FBC,BH=CH,EH=FH,平行四边形EHFG是菱形.【总结升华】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判定,注意找准条件,有一定的难度.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C=90°,∠ABD=∠CBD,AB=CB,P是BD上一点,PE ⊥BC,P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PA=EF.【答案】连结PC.因为PE⊥BC,PF⊥DC,AB CDEFP所以∠PEC=∠PFC=∠ECF=90°,所以四边形PECF是矩形,所以PC=EF.在△ABP和△CBP中,AB=CB,∠ABP=∠CBP,BP=BP,所以△ABP≌△CBP,所以AP=CP.所以AP=EF.4.(2012•威海)(1)如图①,▱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AD,BC 于点E,F.求证:AE=CF.(2)如图②,将▱ABCD(纸片)沿过对角线交点O的直线EF折叠,点A落在点A1处,点B落在点B1处,设FB1交CD于点G,A1B1分别交CD,DE于点H,I.求证:EI=FG.【思路点拨】(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OA=OC,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继而利用ASA,即可证得△AOE≌△COF,则可证得AE=CF.(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折叠性质,易得A 1E=CF ,∠A 1=∠A=∠C ,∠B 1=∠B=∠D ,继而可证得△A 1IE ≌△CGF ,即可证得EI=FG .【答案与解析】(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OA=OC ,∴∠1=∠2,在△AOE 和△COF 中,1234OA OC ∠=∠⎧⎪=⎨⎪∠=∠⎩, ∴△AOE ≌△COF (ASA ),∴AE=CF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 ,由(1)得AE=C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A 1E ,∠A 1=∠A ,∠B 1=∠B ,∴A 1E=CF ,∠A 1=∠A=∠C ,∠B 1=∠B=∠D ,又∵∠1=∠2,∴∠3=∠4,∵∠5=∠3,∠4=∠6,∴∠5=∠6,在△A 1IE 与△CGF 中,1156A C A E CF ∠=∠⎧⎪∠=∠⎨⎪=⎩,∴△A 1IE ≌△CGF (AAS ),∴EI=FG .【总结升华】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5.如图,在△AOB 中,OA=OB=8,∠AOB=90︒,矩形CDEF 的顶点C 、D 、F 分别在边AO 、OB 、AB 上.(1)若C 、D 恰好是边AO ,OB 的中点,求矩形CDEF 的面积;(2)若tan ∠CDO=34,求矩形CDEF 面积的最大值.BOC【思路点拨】(1)因为当C、D是边AO,OB的中点时,点E、F都在边AB上,且CF⊥AB,所以可求出CD的值,进而求出CF的值,矩形CDEF的面积可求出;(2)设CD=x,CF=y.过F作FH⊥AO于H.在 Rt△COD中,用含x和y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CO、AH的长,进而表示出矩形CDEF的面积,再配方可求出面积的最大值.【答案与解析】(1)如图,当C、D是边AO,OB的中点时,点E、F都在边AB上,且CF⊥AB.∵OA=OB=8,∴OC=AC=OD=4.在 Rt△ACF中,(2)设CD=x,CF=y.过F作FH⊥AO于H.在 Rt△COD中,6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点D 不与点B C 、重合),ADE △ 是以AD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点E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射线AB AC 、于点F G 、,连接BE .(1)如图(a )所示,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①求证:AEB ADC △≌△;②探究四边形BCGE 是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如图(b )所示,当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3)在(2)的情况下,当点D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BCGE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此题要熟练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答案与解析】(1)①∵△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E=AD ,AB=AC ,∠EAD=∠BAC=60°.又∵∠EAB=∠EAD-∠BAD ,∠DAC=∠BAC-∠BAD ,∴∠EAB=∠DAC ,∴△AEB ≌△ADC .②方法一:由①得△AEB ≌△ADC ,∴∠ABE=∠C=60°.又∵∠BAC=∠C=60°,∴∠ABE=∠BAC ,∴EB ∥GC .又∵EG ∥BC ,∴四边形BCGE 是平行四边形.方法二:证出△AEG ≌△ADB ,得EG=AB=BC .∵EG ∥BC ,∴四边形BCGE 是平行四边形.(2)①②都成立.(3)当CD=CB (∠CAD=30°或∠BAD=90°或∠ADC=30°)时,四边形BCGE 是菱形.理由:方法一:由①得△AEB ≌△ADC ,∴BE=CD又∵CD=CB ,∴BE=CB .由②得四边形BCGE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CGE 是菱形.方法二:由①得△AEB ≌△ADC ,∴BE=CD .又∵四边形BCGE 是菱形,∴BE=CB (11分)∴CD=CB .方法三:∵四边形BCGE 是平行四边形,∴BE ∥CG ,EG ∥BC ,∴∠FBE=∠BAC=60°,∠F=∠ABC=60°∴∠F=∠FBE=60°,∴△BEF 是等边三角形.又∵AB=BC ,四边形BCGE 是菱形,∴AB=BE=BF ,∴AE ⊥FG ∴∠EAG=30°,∵∠EAD=60°,∴∠CAD=30度.【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全等以及菱形的判定.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DC 边上的点,且AE EF ⊥,2BE =.(1)求EC ∶CF 的值;(2)延长EF 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 P 于点,试判断AE EP 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图13-2的AB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四边形DMEP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如图1∵AE ⊥EF ,∴∠2+∠3=90°,∵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C=90°,∵∠1+∠3=90°,∴∠1=∠2,∴△ABE ∽△ECF ,∴AB :CE=BE :CF ,∴EC :CF=AB :BE=5:2(2)如图(二),在AB 上取BM=BE ,连接EM ,∵ABCD 为正方形,∴AB=BC ,∵BE=BM ,∴AM=EC ,∵∠1=∠2,∠AME=∠ECP=135°,A DCB E BC ED A F PF∴△AME ≌△ECP ,∴AE=EP ;(3)存在.顺次连接DMEP .如图2 在AB 取点M ,使AM=BE , ∵AE ⊥EF ,∴∠2+∠3=90°,∵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B=∠BCD=90°, ∴∠1+∠3=90°,∴∠1=∠2,∵∠DAM=∠ABE=90°,DA=AB , AD ABDAM ABE AM BE=⎧⎪∠=∠⎨⎪=⎩∴△DAM ≌△ABE (SAS ), ∴DM=AE ,∵AE=EP ,∴DM=PE ,∵∠1=∠5,∠1+∠4=90°, ∴∠4+∠5=90°,∴DM ⊥AE ,∴DM ∥PE∴四边形DMEP 是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2020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

【北师大版2020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

【2020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考纲要求】1.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4.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5.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6.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2.多边形的性质:(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推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3)对角线条数公式:n边形的对角线有条;(4)正多边形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3.四边形的定义: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4.四边形的性质:(1)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2)推论:四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考点二、特殊的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要点诠释】面积公式:S 菱形 =21ab=ch.(a 、b 为菱形的对角线 ,c 为菱形的边长 ,h 为c 边上的高) S 平行四边形 =ah. a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 为a 上的高)考点三、梯形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1)互相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2)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3)梯形的四个角都叫做底角.2.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3.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4.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5.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定义);(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6.梯形中位线: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的中位线.7.面积公式: S=(a+b)h(a、b是梯形的上、下底,h是梯形的高).【要点诠释】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方法(1)有些四边形问题可以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2)有些梯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问题来解决.(3)有时也可以运用平移、轴对称来构造图形,解决四边形问题.考点四、平面图形1.平面图形的镶嵌的定义: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镶嵌,又称做平面图形的密铺.2.平面图形镶嵌的条件:(1)同种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条件:周角是否是这种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整倍数.在正多边形里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2)n种正多边形组合起来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条件:①n个正多边形中的一个内角的和的倍数是360°;②n个正多边形的边长相等,或其中一个或n个正多边形的边长是另一个或n个正多边形的边长的整数倍.【典型例题】类型一、特殊的四边形1.如图所示,已知P 、R 分别是矩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PA 、PR 的中点,点P 在BC 上从B 向C 移动,点R 不动,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B .线段EF 的长逐渐变小C .线段EF 的长不变D .无法确定AB CD EFP R【思路点拨】此题的考点是矩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答案】C.2.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线段AE 使DC=DE ,交DC 于G ,作DF ⊥AE ,连接CE.(1)若∠CDE=60°,AB=1,求DF 的长;(2)作∠CDE 平分线,交AE 于P ,交CE 与Q ,连接BP ,求证:; (3)若AD=2,DF=1,求PQ 的长.【思路点拨】(1)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相似,勾股定理可求得;(2)巧妙运用旋转和四点共圆的知识即可.【答案与解析】(1)作EH⊥DC于H, (2)连PC,BD,AC,易证△PDE≌△PDC(SAS)【总结升华】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四点共圆,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运算证明相结合的中档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E是正方形ABCD外的一点,连接AE、BE、DE,且∠EBA=∠ADE,点F在DE上,连接AF,BE=DF.(1)求证:△ADF≌△ABE;【答案】证明:(1)∵四边形正ABCD是正方形,∴AB=AD,∵在△ADF和△ABE中,AD ABADF EBADF BE=⎧⎪∠=∠⎨⎪=⎩,∴△ADF≌△ABE;(2)理由如下: 由(1)有△ADF ≌△ABE,∴AF=AE ,∠1=∠2,在正方形ABCD 中,∠BAD=90°,∴∠BAF+∠3=90°,∴∠BAF+∠4=90°,∴∠EAF=90°,∴△EA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 2=AE 2+AF 2,∴EF 2=2AE 2,∴EF=2AE ,即DE-DF=2AE ,∴DE-BE=2AE .【高清课堂:四边形综合复习 例2】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90°,AB=8,,CA=CD ,E 、F 分别是线段AD 、A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A 、D 不重合),且∠FEC=∠ACB ,设DE=x ,CF=y.(1)求AC 和AD 的长;(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当△EF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 的值.【思路点拨】本题涉及到的考点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角梯形;锐角三角34tan =∠CAD函数的定义.【答案与解析】(1)∵AD∥BC,∠B=90°,过点C作CH⊥AD于点H,∴CH=AB=8,则AH=6.∵CA=CD,∴AD=2AH=12.(2)∵CA=CD,∴∠CAD=∠D.∵∠FEC=∠ACB,∠ACB=∠CAD,∴∠FEC=∠D.∵∠AEC=∠1+∠FEC=∠2+∠D,∴∠1=∠2.∴△AEF∽△DCE.(3)若△EFC为等腰三角形.①当EC=EF时,此时△AEF≌△DCE,∴AE=CD.∵12-x=10,∴x=2.②当FC=FE时,有∠FCE=∠FEC=∠CAE,③当CE=CF时,有∠CFE=∠CEF=∠CAE,【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角梯形及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定义等知识;应用相似的性质,得到比例式,借助比例式解题是很重要的方法,做题时注意应用,对于等腰三角形问题要注意分类讨论也是比较重要的,注意掌握.举一反三:【变式】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BC,∠A=60°,AB=2CD,E、F分别为AB、AD的中点,连结EF、EC、BF、CF.⑴判断四边形AECD的形状(不证明);⑵在不添加其它条件下,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证明.⑶若CD=2,求四边形BCFE的面积.【答案】(1)平行四边形;(2)△BEF≌△CDF或(△AFB≌△EBC≌△EFC)证明:连接DE,∵AB=2CD,E为AB中点,∴DC=EB,又∵DC∥EB,∴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AB ⊥BC ,∴四边形BCDE 为矩形,∴∠AED=90°,∠CDE=∠BED=90°,BE=CD ,∴∠DFE=180°-60°=120°,∵EF=DF ,∴∠FDE=∠FED=30°.∴∠CDF=∠BEF=120°,在△BEF 和△FDC 中, 120DF EF CDF BEF DC BE =⎧⎪∠=∠=︒⎨⎪=⎩,∴△BEF ≌△CDF (SAS ).(3)若CD=2,则AD=4,∵∠A=60°,∵四边形AECD 为平行四边形,类型二、四边形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4. 有矩形纸片ABCD ,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 与边CD 上的点E 重合.(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于点F、G,AF=23,求DE的长;(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DA交于点F、G,△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求折痕FG的长.【思路点拨】(1)根据AF,AD的长可以求得DF的长,根据折叠知EF=AF,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得到DE的长;FOE相似于直角三角形ADE,求得OF的长,从而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FG=2OF.【高清课堂:四边形综合复习例3】5.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3,AB=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点P、Q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伴随着P、Q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成为直角梯形时,t的值为 .t.【答案与解析】①如图,当DE∥QB时.∵DE⊥PQ,∴PQ⊥QB,四边形QBED是直角梯形,.此时∠APQ=90°.由△AQP∽△ABC,得AQAB=APAC,即353t t-=.解得t=158.【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是中考压轴题.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8,0),直线BC经过点B(-8,6),C(0,6),将四边形O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а度得到四边形OAB'C',此时直线OA’、直线B’C’分别与直线BC相交于点P、Q.(1)四边形OABC的现状是,当а=90°时,BP:BQ的值是;(2)①如图,当四边形OA’B’C’的顶点B’落在y轴正半轴时,求BP:BQ的值;②如图,当四边形OA’B’C’的顶点B’落在直线BC上时,求△OPB'的面积;(3)在四边形OA’B’C’旋转过程中,当0<а°≤180°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和点Q,使BP=0.5B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当α=90°时,就是长与宽的比;(2)①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得CP的比,就可求得BP,PQ的值;②根据勾股定理求得P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CQ=3,BQ=BC+CQ=11.②在△OCP 和△B ′A ′P 中,90OPC B PA OCP A OC B A ''∠=∠⎧⎪'∠=∠=︒⎨⎪''=⎩, ∴△OCP ≌△B ′A ′P (AAS ).(3)如图1,当点P 在点B 左侧时,OP=PQ=BQ+BP=3x ,在Rt △PCO 中,(8+x )2+62=(3x )2,解得 x 1=1+362,x 2=1-362(不符实际,舍去).∴PC=BC+BP=9+362,∴P 1(-9-362,6). 如图2,当点P 在点B 右侧时,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BC AD ∥,90BCD ∠=°,且2tan 2CD AD ABC =∠=,,过点D 作AB DE ∥,交BCD ∠的平分线于点E ,连接BE .(1)求证:BCCD =;(2)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G △,连接EG..求证:CD 垂直平分EG. (3)延长BE 交CD 于点P .求证:P 是CD 的中点.【答案】(1)延长DE 交BC 于F , ∵AD ∥BC ,AB ∥DF , ∴AD=BF ,∠ABC=∠DFC . 在Rt △DCF 中,∵CD=2AD=2BF ,ADGECB∴BF=CF,∴BC=BF+CF=12CD+12CD=CD.即BC=CD.(2)∵CE平分∠BCD,∴∠BCE=∠DCE,由(1)知BC=CD,∵CE=CE,∴△BCE≌△DCE,∴BE=DE,由图形旋转的性质知CE=CG,BE=DG,∴DE=DG,∴C,D都在EG的垂直平分线上,∴CD垂直平分EG.(3)连接BD,由(2)知BE=DE,∴∠1=∠2.∵AB∥DE,∴∠3=∠2.∴∠1=∠3.∵AD∥BC,∴∠4=∠DBC.由(1)知BC=CD,∴∠DBC=∠BDC,∴∠4=∠BDP.又∵BD=BD,∴△BAD≌△BPD,中考总复习:四边形综合复习--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在中,,是上异于、的一点,则的值是().A.16 B.20 C.25 D.302. 如图1,在矩形中,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至点处停止.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时,点应运动到(). A.处B.处C.处D.处3.(2019•孝感)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E、F分别是AB,AD的中点,DE、BF相交于点G,连接BD,CG.有下列结论:①∠BGD=120°;②BG+DG=CG;③△BDF≌△CGB;④S△ABD=AB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一个正方形纸片,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拿出其中一部分,再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又从得到的三部分中拿出其中之一,还是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如此下去,最后得到了34个六十二边形和一些多边形纸片,则至少要剪的刀数是( ).A. 2004 B. 2005 C. 2006 D. 20075.如图所示,已知菱形OABC ,点C 在x 轴上,直线y =x 经过点A ,菱形OABC 的面积是.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 ,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 A .B .C .D .第5题 第6题6.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 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Q 点从A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 滑动到A 止,同时点R 从B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 滑动到B 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 的中点M 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2B .C .D .二、填空题7. 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 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第7题 第8题4π-ππ1-A BCQRM D8. 如图,在等腰梯形中,,= 4=,=45°.直角三角板含45°角的顶点在边上移动,一直角边始终经过点,斜边与交于点.若为等腰三角形,则的长等于____________.9.(2019•锦州)如图,正方形A1B1B2C1,A2B2B3C2,A3B3B4C3,…,A n B n B n+1C n,按如图所示放置,使点A1、A2、A3、A4、…、A n在射线OA上,点B1、B2、B3、B4、…、B n在射线OB上.若∠AOB=45°,OB1=1,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由小到大依次记作S1,S2,S3,…,S n,则S n=________________-.第9题第10题10.(2019•深圳)如图,Rt△ABC中,∠C=90°,以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且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O,连接OC,已知AC=5,OC=6,则另一直角边BC的长为.11.(2019•天津)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以顶点A、B为圆心,1为半径的两弧交于点E,以顶点C、D为圆心,1为半径的两弧交于点F,则EF的长为.第11题第12题点E ,在射线DC 上取点F ,使得∠DEF=120°. (1)当点E 是AB 的中点时,线段DF 的长度是______; (2)若射线EF 经过点C ,则AE 的长是_______.三、解答题13.如图,在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按A ⇒B ,B ⇒C ,C ⇒D ,D ⇒A 的方向同时出发,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S (cm 2),运动时间为t (s ).(1)试证明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2)写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运动几秒钟时,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5:8?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AD=1,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设AP=x ,现将纸片还原,使点D 与P 重合,得折痕EF (点E 、F 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计算证明一、考点,热点分析:(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2)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3)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4)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性质,以及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的结论5.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6.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7.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在分别给出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二、知识点归纳:三角形⎧⎧⎪⎪⎨⎪⎪⎪⎩⎪⎨⎧⎪⎪⎪⎨⎪⎪⎪⎩⎩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及基本性质三边的关系,三内角的关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全等的表示及特征三角形的全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三、【例题经典】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例1.如图所示,把图(1)中的∠1撕下来,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你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点证:此题是让学生动手拼接,把∠1移至∠2,已知a ∥b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于180°”的结论,由于此题剪拼的方法很多,证明的方法也很多,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例2.如图所示,∠E=∠F=90°,∠B=∠C ,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ACN ≌△ABM ;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解析:由∠E=∠F ,∠B=∠C ,AE=AF可判定△AEB ≌△AFC ,从而得∠EAB=∠FAC . ∴∠1=∠2,又可证出△AEM ≌△AFN .依此类推得①、②、③点评:注意已知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例3.(20XX 年重庆市)如图所示,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且AE ∥BC .求证:(1)△AEF ≌△BCD ;(2)EF ∥CD .【解析】(1)因为AE ∥BC ,所以∠A=∠B .又因AD=BF ,所以AF=AD+DF=BF+FD=BD ,又因AE=BC ,所以△AEF ≌△BCD. (2)因为△AEF ≌△BCD ,所以∠EFA=∠CDB ,所以EF∥CD .【点评】根据平行寻求全等的条件,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证两直线平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面积例4.(20XX 年河南省)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S △ABF =S ABCD .【解析】∵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E 是DC 的中点,∴DE=CE .∴△AED ≌△FEC .∴S△AED =S△FEC.∴S △ABF =S四边形ABCE+S△CEF =S四边形ABCE+S△AED =S ABCD会根据条件选择适当方法判定平行四边形例5.(20XX年山东省)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OE=OF B.DE=BF C.∠ADE=∠CBF D.∠ABE=∠CDF【分析】虽然判别平行四边形可从“边、角、对角线”三个角度来考虑,但此例图中已有对角线,所以最适当方法应是“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例6.(20XX年西宁市)如图,在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BD=_______.【分析】本例解题依据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先求出AO+BO=9,•再求得AC+BD=18.四、【考点精练】(一)、基础训练1.如图1所示,若△OAD≌△OBC,且∠O=65°,∠C=20°,则∠OAD=_______.(1)(2)(3)2.如图2,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 的距离是_______cm.3.如图3,AD、AF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已知∠B=36°,∠C=•76•°,则∠DAF=______度.4.(20XX年烟台市)如图4,∠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5)(6)5.如图5,已知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交于点O,•且AO•平分∠BAC,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__对.6.(20XX年河南省)如图6,在△ABC中,AC=BC=2,∠ACB=90°,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是________.7.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8cm,6cm,4cmC.12cm,5cm,6cm D.2cm,3cm,6cm8.(20XX年绍兴市)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A.2对 B.3对 C.4对 D.6对(7)(8)(9)9.(20XX年德阳市)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利用长度分别为30cm和60cm的细木条各一根,做一个三角形木架与△ABC相似.•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将另一根截成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外两边.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度(单位:cm)分别为()A.10,25 B.10,36或12,36C.12,36 D.10,25或12,3610.(20XX年黄冈市)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 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12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如图1,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度.(1) (2) (3) 12.如图2,E、F是ABCD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3.(20XX年长沙市)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14.(20XX年扬州市)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 B.△AOB≌△CODC.△AOD≌△BOC D.△AOB与△BOC的面积相等15.(20XX年天津市)如图4,在ABCD中,EF∥AB,GH∥AD,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A.7个 B.8个 C.9个 D.11个16.(20XX年广东省)如图5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A.AC⊥BD B.OA=OC C.AC=BD D.AO=OD(4) (5) (6)17.(20XX年淄博市)如图6,在△MBN中,BM=6,点A,C,D分别在MB,NB,MN•上,•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NDC=∠MDA,则ABCD的周长是()A.24 B.18 C.16 D.1218.(20XX年怀化市)如图7,AB=AC,AD⊥BC,AD=BC,若用剪刀沿AD剪开,•则最多能拼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19.如图8,ABCD中,点E、F分别是AD、AB的中点,EF交AC于点G,那么AG:GC的值为(• )A.1:2 B.1:3 C.1:4 D.2:3(7) (8) (9)20.(20XX年南通市)如图9,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为()A.6m B.12cm C.4cm D.8cm(二)、能力提升21.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__.22.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B边上的点D作DG∥BC,交AC于点G,•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B,连结AE、CD.(1)求证:△AGE≌△DAC;(2)过点E作EF∥DC,交BC于点F,请你连结AF,并判断△AEF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23.(20XX年大连市)如图,AB∥CD,AB=CD,点B、E、F、D在一条直线上,∠A=∠C,求证:AE=CF.(说明:证明过程中要写出每步的证明依据).24.(20XX年内江市)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 ②AD=AE ③∠1=∠2 ④BD=CE.请你以其中三个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要求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25.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BE=DF.26.(20XX年德阳市)如图,已知点M、N分别是ABCD的边AB、DC的中点,•求证:•∠DAN=∠BCM.27.(20XX年临安市)已知: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1)△ADF≌△CBE;(2)EB∥DF.28.如图,DB∥AC,且DB=12AC,E是AC的中点,求证:BC=DE.(三)、应用与探究29.(20XX年浙江省)如图,△ABC与△ABD中,AD与BC相交于O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使AC=BD,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30.(20XX年江阴市)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1)若AB=10,AB与CD间距离为8,AE=EB,BF=FC,求△DEF的面积.(2)若△ADE、△BEF、△CDF的面积分别为5、3、4,求△DEF的面积.答案:考点精练1.95° 2.3 3.20° 4.60° 5.4对 67.B 8.B 9.D 10.C11.答案不唯一,比如:∠A=∠B,△PAC≌△PBD12.(1)证略(2)连接AF,•则△AEF是等边三角形.证略13.∵AB∥CD,AB=CD,∠A=∠C,∴△ABE≌△CDF(ASA)•,•∴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14.①②③为题设④为结论,证略15.∠C=∠D,证略.例题经典例2.B考点精练1.900 2.答案不唯一,如BE=DF等 3.答案不唯一,如AB=CD等 • 4.D 5.C 6.C 7.D 8.D 9.B 10.D11.证△ABE≌△CDF(SAS),即可得到BE=•DF12.证△BCM≌△DAN(SAS),即可得∠DAN=∠BCM13.(1)根据(•SAS)•证△ADF•≌△CBE(2)连接BF、DE、DB,•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14.证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15.(1)S△DEF =30 (2)S△DEF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