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导学案

合集下载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并掌握坦荡如砥、婆娑、鄙视、恹恹欲睡、旁逸斜出等词语。

2、学习象征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本文的感情基调,并反复朗读;2、根据“不平凡”这一抒情线索,理清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白杨树象征的正直、质朴、团结、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2、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1、感受白杨树象征的正直、质朴、团结、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学习难点:1、学习并运用象征手法;2、体会作者借助白杨树来抒发对解放区人民的赞美之情。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

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三、预习检测1.生字注音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虬.枝(qiú)婆娑.(suō) 秀颀.(qí) 倔强.(jiànɡ) 大毯.子(tǎn)主宰.(zǎi) 倦怠.(dài) 楠.木(nán) 旁逸.斜出(yì)2.生词注解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14《白杨礼赞》导学案

14《白杨礼赞》导学案

14、《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主备人:李良美副备人:王勇审核人:于莉目标导航: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一、自主学习。

1、《白杨礼赞》选自。

作者,原名,字,浙江桐乡人,家、家,茅盾是他的。

代表作有小说三部曲、、、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开垦.()主宰.()倦怠.()丫.枝()倔.强()婆娑.()虬.枝()伟岸.()傲.然()宛.然()秀颀.()鄙.视()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参.天()旁逸.斜出()不折.不挠()纵.横决荡()楠.木()3、解释下列词语。

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旁逸斜出:参天:婆娑:纵横决荡:秀颀: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结合题目思考“礼赞”的含义是什么?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2、文中多处出现“不平凡”,说一说白杨树“不平凡”的含义。

3、文章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三、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外形及气质,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14、《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一课时)参考答案:二、1、礼赞是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白杨礼赞”,也就是“礼赞白杨”,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意。

2、课文两次提到“不平凡”,两次“不是平凡”。

“不平凡”就是伟大。

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3、“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这句话是本文的抒情线索。

14、《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二课时)班级:姓名:主备人:李良美副备人:王勇审核人:于莉目标导航:1、体会排比、反问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白杨礼赞》的优秀教案设计篇一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题。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

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

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目标定向】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感知作者对白杨树具体的礼赞。

2.结合写作背景,感悟作者对白杨树、北方军民、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重点)。

3.理解并学会运用象征的写作方法(难点)。

【个体自学】1.作者简介浙江桐乡乌镇人。

小说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幻灭》、《动摇》、《追求》(《蚀三步曲》)。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步曲》)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1年3月。

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3.文体知识象征:是把要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称赞的事物上的一种写作方法。

写法上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的描写;做深刻细致的评价,加以评论点明象征意义。

作用: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预习任务一:1.正音正字主宰.( ) 倦怠.()地壳.()晕.圈()潜.滋暗长()婆suō()qiú()枝秀qí()坦荡如dǐ()yān yān()欲睡2.成语积累旁逸斜出:力争上游:坚强不屈:坦荡如砥:纵横决荡:学习任务一:提示:在文中直接画出句子,适当做旁注1、自由读课文,圈划出作者直接礼赞白杨树的句子,思考为何赞美白杨树?2、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在文中画出至少一处,并分析。

学习任务二:4.作者只是赞美白杨树吗?结合写作背景与课文第7段分析。

5.了解、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对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一番思考,用下列句式完成填空。

句式:我赞美,因为它,尤其象征,我要大声赞美。

导学案.白杨礼赞导学案.doc

导学案.白杨礼赞导学案.doc

1、白杨礼赞(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字词。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内容。

【知识链接】1.本文作者茅盾(1896-1981年),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浙江桐乡乌镇人。

乌镇是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它紧邻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对形成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作品主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中篇小说《路》等。

茅盾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了毕生的努力。

他的小说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典型,并十分注重作品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提供了一幅中国现代社会演变的宏阔的历史画卷。

2.文章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

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作者从抗日根据地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象征手法《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第15课《白杨礼赞》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2)【明确】这句话似褒实贬,意思是楠木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认为高贵,缺乏内在的美。此句一语双关,看似写树实则指人-“贱视民众”的人(国民党反动派)
(3)【明确】①表达了作者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鄙弃;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高昂地赞美白杨树,使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风格:“力争上游”“倔强挺立”“直”“不折不挠”。
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2)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作者由“形”入“神”,突出白杨树的形象特征,使人们透过白杨树的形象,看到它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
2、(1)明确:排比句、反问句: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六、反思
学了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还有哪些疑惑:
知识链接:
象征手法
概念: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
特点: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相似之处,使被象征物的某个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举例:白杨树——(象征)抗日军民、民族精神
楠木——(象征)顽固倒退的人们
看不起民众的人们
变化:就觉得——就不想到——竞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感情一步步加强,点破象征意义。
(2)【明确】第一句让人由树开始联想;第二句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联抗日军民;第四句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3.朗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2)“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14白杨礼赞导学案(含答案)

14白杨礼赞导学案(含答案)

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案)主备: 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 日期_______第14课《白杨礼赞》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字词,理解象征手法。

2 •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散文,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3.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2.通过对白杨树形象的分析,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北方白杨树是及其常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都有它的身影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矛盾的脚步,看看白杨树是一种什么英姿。

一.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作品:1.填空:〈〈白杨礼赞》选自《矛盾全集,体裁是散文,作者是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夜》,短篇小说的代表有《春蚕》和《林家铺子》本文以白杨树为线索。

2.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大毡子()主宰?()倦怠()婆娑()潜滋暗长()旁逸斜出()无边无垠()虬()枝恹恹()欲睡坦荡如砥()秀颀()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3•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4、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用“白杨树是_________________ 的树”的句式表达。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白杨树是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树。

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树。

5.作者对白杨树表达了什么感情?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
A、汽车在望不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比喻)
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只觉得它是树?(反问)
C、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
D、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比喻,设问)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口哪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⑵无边无垠,(平坦得像磨刀石),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
⑶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⑷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样逐步加深的?
四、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阅读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五、总结全文
?作者用象征手法,用北方极普通的白杨树,象征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战军民英勇奋战,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教案_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10篇)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教案_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10篇)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教案_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10篇)白杨礼赞教案设计篇一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一、课前预习: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

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

(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

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

(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学生之间交流作者资料,教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用“白杨树是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10篇新的一年开始啦,各位朋友要继续加油呀|!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白杨礼赞》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白杨礼赞》教案篇一一、设计说明《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来抒情的经典散文,它线索明晰,感情真挚。

故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线索:环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

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着什么。

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本文的教学中,意在多读,预习熟读、课堂赏读、品味再读。

以读代讲、以读感悟、以读品情。

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学生对散文多种写法的掌握(特别是象征),在比较阅读中拓展运用,在写作练习中提高升华。

二、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

2、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理解并初步运用象征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学习,让学生自然生成象征手法的有关知识;朗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情感目标: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2、难点:分析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正音,理解词语,了解文章大意。

2、收集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资料,以备课堂上交流。

(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教师准备1、准备在课堂上播放的多媒体文件《小白杨》;2、准备有关作者、背景及象征手法概念的多媒体文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多媒体文件,《小白杨》,同学跟着唱。

唱毕,这首《小白杨》唱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它歌颂赞美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学生必然回答“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8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8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8篇)《白杨礼赞》教案设计篇一《白杨礼赞》教案设计2[教学目的]1、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教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

板书:白杨。

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

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

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

(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

”那么是什么呢?)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5篇-最新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5篇-最新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为您带来了5篇《《白杨礼赞》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设计篇一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材分析:(一)、概况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编排上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

一共有六个单元,其中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对普通人的爱、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

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

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二)、具体内容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

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

课文有:《阿长与。

山海经》、《背景》、《台阶》、《老王》、《信客》、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让世界充满爱,这个单元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

【部编教材】15《白杨礼赞》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教材】15《白杨礼赞》导学案附答案

15《白杨礼赞》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整体感知,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学习重点】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学习难点】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播放西北黄土高原上白杨树的图片,学生谈对这些树的感想。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就把视线投向了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创作了散文《白杨礼赞》。

“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就是“礼赞白杨”,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

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主宰(zǎi)恹.恹欲睡(yān)晕.圈(yùn)坦荡如砥.(dǐ)虬.枝(qiú)旁逸.斜出(yì)婆娑.(suō)不折不挠.(náo)倦怠.(dài)潜.滋暗长(qián)(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砥,磨刀石。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逸,逃,逃跑。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滋,生长。

2.作者链接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5课 白杨礼赞(导学案)(学生版)

第15课 白杨礼赞(导学案)(学生版)

第15课《白杨礼赞》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情感脉落,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体会和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品味语言,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效果。

【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脉落,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效果。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作者简介茅盾 (1986-1981),原名,字,浙江桐乡人。

1921年曾与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总称《蚀》三部曲)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虹》,短篇小说《》《》《》(总称《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等。

茅盾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中国作家协会以茅盾先生捐赠的25万元稿费为基础,于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目的是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茅盾文学奖,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2.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

当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

他目睹了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同时,他也看到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现状。

回到重庆后,他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3.字词积累读准字音:开垦.()主宰.()倦怠.()坦荡如砥.()丫.枝()倔强.()婆娑..()潜.滋暗长()虬.枝()伟岸.()傲.然()恹.恹欲睡()宛.然()秀颀.()鄙.视()旁逸.斜出()晕.圈()楠.木()锤炼.()不折不挠.()理解词义:锤炼:婆娑:秀颀: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旁逸斜出:第一课时活动一:理清礼赞脉落1.解读文题朗读课题,揣摩文题的含义。

2.理清脉落(1)速读课文,请找出直接抒发作者对白杨树赞美之情的句子。

《白杨礼赞》教案8篇

《白杨礼赞》教案8篇

《白杨礼赞》教案《白杨礼赞》教案 8篇《白杨礼赞》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礼赞》教案设计7。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讲清喜欢的原因)你喜欢这一种树,能不能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呢?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难词,并标明自然段的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

然后教师补充: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开垦外壳锤炼主宰倦怠潜滋暗长旁逸斜出婆娑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恹恹欲睡晕圈虬枝楠木秀颀4、默读全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写美白杨树的原因,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白杨礼赞》教案设计7》。

①指名学生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白杨礼赞教案(通用12篇)

白杨礼赞教案(通用12篇)

白杨礼赞教案白杨礼赞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礼赞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白杨礼赞教案篇1指导思想: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因势而导,发挥教师导的作用;2、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内引外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自然延伸、扩展,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1、本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与象征有关,因而,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

教学设想:1、安排一课时;2、以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其象征意义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3、围绕象征手法,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教学要点:1、激趣、导入,出示《白杨树》挂图;①学生口述白杨树的外形及其气质,包括枝、叶、干的色泽、形态;②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由白杨树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某种精神品质;③引出茅盾的《白杨礼赞》2、作品背景介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辅垫。

3、学习课文:①第一次读课文。

先由两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正音,要求学生疏通字词,读通长句。

②第二次读课文。

由朗读能力较强的两位学生读。

解决以下问题:a、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一种感情(即解题)b、文中几次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③第三次读课文,重点导读4、5、6自然段。

理解作者为什么对白杨树有这种感情,为什么作者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然而是不平凡的。

④第四次读课文,重点阅读7、8自然段。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对于白杨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特质,作者是由哪些方面联想到的。

4、教师小结象征手法的特点5、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训练。

①你以为在新时代白杨可以象征哪种精神、哪类人?②口头描述门、梅的外形并由此产生的联想。

③任选一种事物,先口述其外形特点,展开联想,最后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

白杨礼赞教案篇2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初中后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

《白杨礼赞》教案15篇

《白杨礼赞》教案15篇

《白杨礼赞》教案《白杨礼赞》教案15篇《白杨礼赞》教案1一.赏形探妙读文章题目,明确茅盾礼赞的对象是白杨树。

出示两幅图,请同学判断下面哪一幅图是白杨树?并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朗读课文第五段描写白杨树外形的文字,找出语言上的特别之处。

两次写到“笔直”;’“绝无”“绝不”;“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三次提到“向上”。

重复用词,强化白杨树的特点。

为了突出白杨树的这些特点,作者在文中还采用了哪些方法?欲扬先抑,同类对比:文中第七段及最后一段课外拓展:老舍《济南的冬天》、宗璞《西湖的绿》、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中的片段环境衬托:文中第二段总结:二.悟神寻径茅盾写此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阅读课文第七段,明确他要礼赞的是北方的农民、保卫家乡的士兵和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所以全文用的是象征手法。

了解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作业本),重点关注: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之间必须有某种相似的特点。

那么作者是怎么建立起白杨树和所咏之物之间由此及彼的联想的呢?(1)形体特点与精神特性一一对应;(2)在绘形同时,采用特别语言,(比如“笔直”、“向上”、“挺拔”“不折不挠”)让人很容易产生相关精神品质的联想,完成了象征手法的.建构。

因此用反推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到解读象征手法的基本路径:三.联读活用物象特点:地面的生存状态:个体是孤离;地下的生存状态:根系相连,团结一致写作背景:1940年,抗日战争初期,中华民族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对应品性:长期的阶级压迫,使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长期的奴化统治,使人们的精神萎靡不振。

他们似乎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似乎彼此孤离着,但这只是生活的表象,就像树在地面上的表象景观。

中华民族是有凝聚力的。

当遇到压迫,特别是当民族危亡无情地置于人们面前时,清贫的中华儿女定会团结起来,进行殊死斗争的。

主题阐释:艾青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那泥土下紧紧纠缠的根须,是我们之间的一线血脉!我们没有丢掉这血脉!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深爱的祖国而战斗到底!物象特点:一二两句中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

语文白杨礼赞 导学案

语文白杨礼赞  导学案

14《白杨礼赞》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在吟诵中准确体会。

2.复读课文,标出文中描写白杨树外在特点的句子,并归纳出白杨树的形象。

3.再读课文,利用所学的象征的知识,从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分析出内在精神。

4.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仍需要白杨精神。

学习重点:归纳白杨树的外在形象特点学习难点:从外在形象分析出内在精神作者介绍: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处女作有《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940年他到延安讲学,然后离开延安到重庆。

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因而萌发了歌颂他们的强烈愿望。

一、导入:播放歌曲《小白杨》,欣赏白杨树的图片,引入课题。

二、解题:说说“礼赞”是什么意思?三、初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揣摩白杨树形象。

1.这是一种怎样的白杨树?作者反复强调的句子有哪些?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五、精读课文,理解白杨树象征意义1.作者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白杨树象征什么?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插入写作背景)六、拓展延伸请你运用联想和想象,选择熟悉的事物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

(梅花、翠竹、松柏、荷花、蜡烛、蜜蜂)七、推荐阅读书目:1.《美丽的白桦林》2.《西风胡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能力提升】四星级学习成果
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荷花、蜡烛、蜜蜂、竹子)的象征意义(格式:我由---想到了---它象征了---)
5、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
6、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1.(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段括号里应依次填人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挑偃挺拧B.横偃劲扭C.挑犹劲扭D.横犹挺拧
3.对(甲)段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这段文字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形象与性格,试将它们读出来、、、。
3.想一下,这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第四步:读与品(用美点品析的方式带动对全段文字的品析,理解课文的意蕴。)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一部分。
2.思考: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当堂检测】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 )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 )如老妪负水,有的( )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 )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选自《晋祠》)
1.同学们朗读课文“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行驶”这一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部分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有:、。
②这一部分突出的内容是:
③这一部分为什么不写白杨树的“出场”?
④议一议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能力提升】四星级学习成果
第三步:读与悟
1.同学们自由朗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一段。悟一悟这一段的层次划分的问题。
7、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8、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9、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10、仿写抒情句:
(1)当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过,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学习笔记
课型
自主探究课
学习过程★相信你能安静、认真地完成
【基础在线】三星级学习成果
1、何为礼赞?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3、朗读文章第7段,思考两个问题:1)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
3.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原名,字,现代作家。他著有长篇小《》,短篇小说《》《》《》《》等。本文体裁是,选自。“礼赞”含有之意。
5.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课题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写法。
2.品析课文美点。
学习笔记
课型
朗读课
学习过程★相信你能安静、认真地完成
【基础在线】三星级学习成果
第一步:读与感(上课之初就让同学们读起来,感受课文中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1.同学们朗读课文。2.议一议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步:读与思(用朗读与思考的方式,理解作者的用笔之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6.从写树的目的与作用来看,甲段体现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突出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我达到几星级学习成果的标准?在哪方面还需加强?我要怎么改进?
4.(甲)段运用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
5.从表达方式看,(甲)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乙)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折磨(zhé)折本(zhé)折腾(zhē)B.参天(cān)参差(chēn)参考(cān)C.纵横(héng)横行(héng)蛮横(hèng)D.倔强(jiàng)强壮(qián)强迫(qiǎng)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 )倦怠()地壳()恹恹()晕圈()婆suō()qiú()枝秀qí()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结果),是麦田。()(3)我那时是(惊奇、惊讶)地叫了一声的。()
课后反思:我达到几星级学习成果的标准?在哪方面还需加强?我要怎么改进?
课题
《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2)我赞美莲花(菊花,梅花……),就因为它不但…,尤其…
(3)让那些……人们去赞美……的牡丹,去鄙视这……的莲花…我要高声赞美莲花!
【当堂检测】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