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解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解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柳合青“三大改造”指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实质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含义: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原因:①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归农民个体私有,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不便于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兴修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等。
②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逐年增加,为了保证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必须对农业现状进行改造。
③农村出现了新富农阶层,农民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当时,农村重新出现了高利贷,甚至出现了典让和出卖土地的现象。
3.方式: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生产合作化道路。
4.过程: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①“互助组”的特点是组内农民集体劳动,但土地所有权仍归农民私有,产品按农民私有土地进行分配,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②“初级社”是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主要按照入股土地进行分配(入股的耕畜等也享有一定的分配权),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③“高级社”的特点是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废除入股土地分红,实质上废除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耕畜等作价充公),因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5.结果:到1956年底,农民的个体私有制经济被改造成了公有制经济,确立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西部部分地区至迟在1958年底完成改造)。
由于要求过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原则的情况;组织形式简单划一,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含义: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三个仍然、三个最”集中概括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让我们回想起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实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可以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
本文将完整地回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及意义。
背景从国内而言,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粮食的需要急剧增加。
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
粮食问题特别严重(直接原因)。
同时,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成为历史性难题。
从国际上而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同时,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鉴于上述形势,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当年选择一条改造与建设并举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经过根据马列主义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实行将个体农民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
内容: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从1953 年-1956 年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互助组由几户或几十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于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对三大改造的评价
对三大改造的评价一、摘要我国从1953至1956年基本完成了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对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评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有充分肯定的,全盘否定,既肯定又批判的。
对此,我认为应历史地认识事物,历史地考察社会主义改造这一重大社会变革,既要从政治上肯定其历史作用,又要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指出其偏差和不足。
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这个源头和起点,有助于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二、关键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评价三、正文(一)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1.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占主导地位,带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联合政权,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国家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要想促使人民民主专政的联合政权向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过渡,就必须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只有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适应新型的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才能解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当时已经成为年青新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有利于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才能保证新生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有利于技术上的革命,增加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向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转变。
2.这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这种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并存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对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意义的再评价
对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意义的再评价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意义重大。
它标志着中国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走向现
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强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使农
业从传统的小规模农业转变为现代化的大规模农业,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使
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化的综合经济,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使
农村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
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谈农业对社会主义的改造
然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 一些教训。首先,政府在改造过 程中存在一些急于求成的倾向, 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其次,政 府在改造过程中对农民的利益重 视不够,导致了一些农民的不满 和抵制。最后,政府在改造过程 中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 些合作社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 作用
总的来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中 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革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改 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 验教训,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 了有益的借鉴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教训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 作化运动
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 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 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 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 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 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 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 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 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 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 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
04
这些互助组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形 式,也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 步
2
第二步:发展以土地入 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二步:发展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
2
3
4
随着生产的进一步 发展,临时互助组 和常年互助组的局 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落后局面,而且促进 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同时,农业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的要点在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否在实际上等同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有着重大区别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经济虽然占据领导地位,但在开始时私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这种私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是逐步被公有经济取代的。而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即1952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19%,合作社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0.7%,个体经济72%,资本主义经济7%。就是说,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合计为79%,占到国民收人的绝大部分。到1957年,各种经济成分占国民收人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33%,合作社经济56%,公私合营经济8%,个体经济3%,资本主义经济0.1%。就是说,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合计为97%,占到了国民收人的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一个时期相对下降,但这种主体地位本身,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不允许动摇的。
我们看到,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即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比如,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变成公私合营工业之后,每个工人的平均年产值,1952年为9397元,1953年为10800元,1954年为13401元。1955年,公私合营工业比私营工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平均高一倍。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合营工业的产值比1955年增加了32%,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的营业额比1955年增加了15%。又比如,农业生产在这期间基本上也是逐年上升的。1956年,农业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4.9%,其中粮食比1955年增产4.4%,稻谷、小麦、薯类、烤烟、茶叶等的产量都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1957年的计划指标。畜牧业的情况稍差一些,但也没有发生农民大批宰杀牲畜致使畜牧业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这些事实生动地表明,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了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尤其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为中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间,尽管我们犯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这两个错误都是由于党在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并不是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定要发生的),但整个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在这期间,我们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在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后又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在这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从总体上来看也还是相当快的。工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810亿元,1978年为5634亿元,1953-1978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1952年为349亿元,1978年为4237亿元,1953—1978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461亿元,1978年为1397亿元,1953一1978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7%。1957年和1978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变化为:谷物3→2,棉花2→3,猪牛羊肉2→3,化学纤维26→7,布3→1,煤5→3,原油23→8,发电量13→7,钢9→5,水泥8→4,硫酸14→3,化肥33→3。除了少数农副产品产量的位次保持不变或稍有后退外,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位次都明显提前了。这些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初步的、但又是有力的显示。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党中央提出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对我国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它的功绩在于把广大农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集体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综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尽管在方针、政策和办法方面,在党内曾出现意见分歧,未能完全统一,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党中央还是在基本上坚持了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和由半社会主义的初级社逐步过渡到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这一指导思想。
总的来说,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成功的。
正如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所指出的:"农民在土地改革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个体农民作为小私有者,其自发趋势是私有经济;但是,作为劳动者,又可能引导他们走合作的道路。
特别是当时的贫农、下中农,存在许多困难,具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据统计,1949年每百户农民只有64头大牲畜,50部旧式犁,9.7部水车,6.6辆大车。
这表现出很多农民生产要素残缺不全,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害,只有大家互助合作,才能克服困难,有效发展生产。
中央根据这种情况,及时地引导农民组织起来,相互协作,发展互助合作的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实践证明,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曾经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式,即由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逐级过渡的办法,其好处是使农民逐步适应了新的制度。
1951年和1953年关于互助合作的两个决议,规定了许多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和措施,如反对强制和剥夺农民,坚持说服、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严格遵守自愿原则;强调分别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步骤和形式;注意抓好生产,实行民主管理,照顾社员的个人活动和发展家庭副业,采用灵活、过渡的分配办法;不能忽视和挫伤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不能歧视和打击单干农民;领导上既要反对放任自流又要反对急躁冒进两种倾向;等等。
三大改造的评价
对三大改造的评价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尽管仍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会否定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在大规模运动的数年中生产力水平没有下降并得到较快发展的状况,越来越趋于实证的具体分析。
对于“三大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偏差与问题,《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提到的“四过”,已形成了共识。
分歧在于我国的“三大改造”是否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如果存在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评价它。
龚育之的《关于十七年》(载《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1期)一文是这样阐述的:历史地看,“学习苏联”有其不可避免性,有其起了积极作用的方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有自己的创造,所以小平同志也说过:“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
”然而,尽管在农业合作化的过渡形式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创造,但是,从过渡所要达到和没经过多长时间的过渡就迅速达到了的目标模式看来说,根本上还是从苏联搬来的。
尽管在社会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创造,但是,从改造的目标和结果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实际上的全盘公有乃至国有来说,也还是照搬苏联的,由于苏联模式并不都是成功的和赶上了时代的,由于苏联模式并不都适合我们的情况,照搬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和某些政治本制和文化体制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这种将“三大改造”运动的策略步骤与目标模式区别分析,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大改造”的依据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因此,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与对三大改造的评价直接有关。
对于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是龚育之提出的:“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二是薛暮桥提出的“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林蕴晖提出的“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农业方面。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1.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
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发展、改革、稳定三者的关系?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与评价
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与评价姓名:***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经济统计学摘要: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和国家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质,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情况,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文:要对社会主义改造作出评价,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转变为;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紧紧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在变革旧有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努力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针,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遗产,保护好这部分生产力,并将它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力;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是为了保护和发展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体农民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宣布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几亿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艰难和深刻的的社会变革,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毛泽东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首先,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56年, 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 合作社经济占%,公私合营经济占%,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个体经济则下降到%;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占%,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其次,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失或正在消亡;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他人的制度,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最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事实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缺点和偏差,但整个来说,我们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 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就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成就;当然也有教训,就是那时候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改造所要达到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模式的某些影响,以为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唯一的公有制和完全的计划经济,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不过,这是站在今天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来总结历史;当时的人们不可能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有了前人的经验,又有了前人的教训,还有了许多新的探索;三大改造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绝对统治地位.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从互相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逐步把农民引到公有制道路上来;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前进的步骤和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买政策.公有制也成为社会主义的主体;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使全国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可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尽管我们犯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这两个错误都是由于党在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并不是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定要发生的,但整个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在这期间,我们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在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后又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在这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从总体上来看也还是相当快的;。
三大改造的评价
对于“三大改造”的评价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尽管仍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会否定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在大规模运动的数年中生产力水平没有下降并得到较快发展的状况,越来越趋于实证性的具体分析了。
“基本肯定”的看法主要理由是将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联系一起的。
正如胡乔木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题记中所说:“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全局而论,重要的是,无论早几年或几年,保留多少私有成分,经营管理上和计划方法上具有多大程度应有的灵活多样性,总之,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三大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偏差与问题,《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提到的“四过”,已形成了共识。
分歧在于我国的“三大改造”是否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如果存在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评价它。
龚育之的《关于十七年》(载《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1期)一文是这样阐述的:历史地看,“学习苏联”有其不可避免性,有其起了积极作用的方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有自己的创造,所以小平同志也说过:“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
”然而,尽管在农业合作化的过渡形式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创造,但是,从过渡所要达到和没经过多长时间的过渡就迅速达到了的目标模式看来说,根本上还是从苏联搬来的。
尽管在社会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创造,但是,从改造的目标和结果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实际上的全盘公有乃至国有来说,也还是照搬苏联的,由于苏联模式并不都是成功的和赶上了时代的,由于苏联模式并不都适合我们的情况,照搬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和某些政治本制和文化体制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这种将“三大改造”运动的策略步骤与目标模式区别分析,有一定的代表性。
即策略步骤方面创造性多,目标模式上基本照搬。
然而,对于照搬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评价的侧重点与结论均有很大差距。
关于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意义的几点思考
Vo . 9 NO 4 12 .
J1 20 u. 06
关 于 如 何 评 价 社 会 主义 改 造 意义 的几 点 思 考
吴 长 春
( 大连 海 事 大学 人 文 社会 科 学 学 院 . 宁 大 连 1 6 2 ) 豇 1 0 6
摘
要 : 内 学 术 界 对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意 义 的 评 价 , 些 提 法 或 结 论 过 于 笼 统 , 不 甚 客 观 、 际 。 对 这 种 状 况 国 有 或 实
维普资讯
第 2 9卷 第 4期 20 0 6年 7 月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o io ig No m a ie st ( o il ce c d t n o r a fL a nn r lUnv r i S ca in eE ii ) y S o
的 原 因作 了分 析 。 应 如 何 评 价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意 义 提 出 了 看 法 。 为 对 这 一 历 史 问 题 的 研 究 应 本 着 客 观 、 对 认 求 实 的态 度 。 持 科 学 的评 价 标 准 。 要 注 重 当 时 的 历 史 条 件 。 要 以 历 史 发 展 的 眼 光 , 在 时 代 高 度 , 以 坚 既 又 站 予 更切合实 际的评价 。
Ab t a t Th v l a i n ft e sg i c n e o o il tta so ma in b o s i a a e c f l r ih r t O g n r l ri sr c ; e e a u t so h i nf a c fs ca i r n f r to y d me tc c d mi i d a e e t e O e e a m— o i s e o p a t a .Th s a t l n l s st e c u e n u sf r r o p n o so o t v l a e t e sg i c n eo o il tta s r ci 1 c i r i e a ay e h a s sa d p t o wa d s me o i i n n h w O e a u t h i n f a c fs ca i r n - c i s
2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和评价
2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和评价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和评价1953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从1953年起,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是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地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在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中,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再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第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经过合作社的途径,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地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地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人所以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建国以后,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则实现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谈谈家庭承包制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
1.所有制的不同是两者最根本的首要区别。
全国解放后,我们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1952 年以后我们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将生产资料的农民小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劳动群众的集体公有制。
家庭承包制是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经营管理形式,即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进行独立的经营劳动。
如何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总体思路
1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介绍
2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论述 3
列宁斯大林的实践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回溯
4
总体思路
5
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及启示
全面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6
一、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基本情况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把过渡时期以生产资 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以生产资 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农业 生产,改变农村十分落后的状况。
(1)改革阶段历程
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 立自耕农体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小规模家庭 占有和经营,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
阶段一
阶段二
放宽土地所有权流转限制,提倡土地转让和相对集 中,鼓励扩大土地占有规模。1961年制定的《农业 基本法》标志着日本农业政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956年初至 1956年底, 高级社迅猛 发展及农业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1949年10月至 1953年,以办互 助组为主,同时 试办初级形式的 农业合作社 .
1954年至 1955年底, 初级社在全 国普遍建立 和发展
2.改造背景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农业经济 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就当时在 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却又分散、脆弱的个体农 业来说,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主义 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 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 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迅速增长的需 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 市场。只有加快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 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 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述评
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述评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肯定社会主义改造者依据《历史决议》的相关结论,强调其历史必然性;基本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者则突出其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纠正。
坚持生产力评价标准,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选择,是我们客观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评价述评社会主义改造是20世纪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通常被看作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单一公有制经济被突破,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述评,以期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改造。
一、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评价的主要观点1.基本肯定社会主义改造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但总体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应当肯定。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认为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这一结论代表了官方观点,被长期坚持和引用。
80年代前中期,学者们大多遵循《历史决议》对社会主义改造所作的历史结论,着眼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有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原理,认为既然中国经济落后,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甚至主张民主革命胜利后应该让资本主义经历一个充分发展的时期。
沙健孙认为,首先,文明的进步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应加以绝对化,如果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许可,即使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也完全可以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其次,从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正是生产力发展本身提出的要求;再次,从以后的实践经验来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不是阻碍了,而且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
关于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意义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意义的几点思考
1、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标志着一次跨越式的社会集体觉醒。
它不仅把中国社会从欠发达的乡村封建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转型,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人民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社会主义改造给了中国人民一个新的梦想,把中国带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让中国人民从贫困、落后中走向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大意义。
3、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一种精神的觉醒,它把全民族的每一个人融入到社会主义的整体之中,激发起全民族的积极参与精神,以社会主义的方式共同参与社会发展,主动改造自己,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更加美好的社会。
4、社会主义改造也实现了中国从落后国家向前进发展国家的转型,并且促进了社会各种事物的进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法制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全中国人民的福祉得到极大的改善。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首先,政治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 决定因素。 从现实情况看,新中国的政权基础很 不巩固,国际上西方国家虎视眈眈,国内在土地改 革后的两极分化已经出现,城乡资本主义势力有日 益扩大之势,危及新生共和国政权的基础。中国共 产党不得不把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放在突出的位置, 必然对危及政权统治基础的私有制进行限制甚至消 灭。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从纯经济的角 度考虑,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思考。
第一阶段: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 济恢复时期,为重点试办阶段,发展较 慢。国家一方面帮助恢复和发展手工业 生产;另一方面又积极引导个体手工业 向集体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有重点、 有步骤地对手工业合作社进行了典型试 办,摸索前进。1950年,全国组织起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1,300个,有社员26万人, 经营范围包括纺织、针织、食品加工、 缝纫、制鞋以及农具修理和制造、采矿 等。
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由于当时我 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的落后农业国家,所以农业生产资料私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处于关键和基础位置。 过渡时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 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到1953年, 这一阶段以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是在互助组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过渡性质的经济组织。以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到1953年底, 参加互助合作社组织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 的39.6%。其中,初级社占总农户的0.2%。
第二阶段:1953年到1955年上半年,为全 面发展阶段。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也随之逐 步加快。为了加强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领 导,1954年11月,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央手工业 管理局。1955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对于手 工业产、供、销和手工业改造,要贯彻“统筹 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定前进”的方 针。到1955年上半年,手工业合作组织已发展 到近5万个,人数近150万人。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
谢谢观看
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对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 粗;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
•
总的看来,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领导是成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目标、模式 方面,虽然还是以苏联为榜样,但是在具体道路上却带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从而用新 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由于过于急躁和冒进,也遗留下许多问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可否有限度地保留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 私 营经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对资本主义和体经济改造的完成而扩展 到全部经济生活领域,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国营经济如何发挥 中央、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需不需要划分层次, 根据不同情况发挥不同层次的积极性?还是公有制范围越大、经营越集中 越好?这些问 题在改造过程中也有所觉察。可是,来不及反复研究和慎重决策,就被改造的高潮掩 盖了。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表明中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遗留了问题,应从中 吸取教训。
1955年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手工业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个体农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主要方式也 是合作化。手工业个体经济是商品经济,行业众 多,经营灵活。 首先,采取了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其次,在步骤上和形式上,采取了从供销合作 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级,逐步变了手工 业的生产关系。从组织形式来看,首先建立带有 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然后,过渡到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 质的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三,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不断提 高手工业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逐步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手工业 合作化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 条件。此外,毛泽东还规定了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即:为农业生产服务,为 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国贸易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范文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范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成功地开展了政治动员,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强大推动力,重塑了社会意识形态,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快速发展,帮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奠定了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政治前提,意义非常重大。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社会主义改造论文范文篇1浅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摘要: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本文旨在客观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的“得”与“失”,把这一历史事件置于当时的历史范围和历史条件中去反思和总结,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客观必要性及其成就与偏差进行了辨证地分析,并且结合现实审视了当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稳定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大有裨益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得失1949到1956年,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一次深刻的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新民主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土地改革也得以完成。
在此良好基础上,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首先,建国初期,我国农村中大量存在着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个体农业在中国所创立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生产力的发挥达到了极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恩格斯关于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思想
❖
❖ 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
》中具体阐述了在一个小农经
济占主导的落后国家如何实现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即
主要应当完成“生产资料转归
公共占有”这一社会主义的任
务,而具体的解决措施就是合
作社。
❖ 恩格斯晚年提到了合作社的两种形式:国有土地上的农业工人合作社和土地 集体所有的农民合作社。农业工人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 解:
第一阶段
1949年10月至 1953年,以办互 助组为主,同时 试办初级形式的 农业合作社 .
第二阶段
1954年至 1955年底, 初级社在全 国普遍建立 和发展
第三阶段
1956年初至 1956年底, 高级社迅猛 发展及农业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 2.改造背景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农业经济 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就当时在 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却又分散、脆弱的个体农 业来说,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主义 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 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 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迅速增长的需 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 市场。只有加快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 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 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 第一,农业集体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伟大 革命。
❖ 随着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苏联的粮食生 产展现了基本上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粮食生产 的增长, 苏联在一九三五年取消了粮食和食品配 给制, 副食品的供应也逐步得到改善。集体农庄 庄员的收入也迅速的增加了。
❖ 正当资本主义世界连续爆发两次世界性的经 济危机的时候, 苏联却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气 象
❖ 第三,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进一步巩固 了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苏联在一九二八年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 曾 经使工农联盟一度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但在农 业集体化实现之后, 广大农民提高了社会主义觉 悟, 加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其联系的加强, 使 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农民 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保住这个社会主义国家, 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 卫自己的国家。
4.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一,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不是完全以发展农业经济、保 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而更主要的是以国家生存 的需要为立足点;
❖ 第二, 斯大林认为, 又大又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才是 社会主义, 而把非公有制成分都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 对其进行彻底改造;
❖ 第三, 斯大林违背了列宁关于改造小农必须遵守自愿、示 范、渐进的原则, 片面、教条地强调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 意义, 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 结果导致苏联农民不接受、 甚至抵制集体化运动;
❖ 第二,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的增长, 保证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完成, 推动了
国民经济的大发展, 因而得以在不太长的时间, 把苏联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1938年, 苏联就由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工业总产值已超过德国、英国、法国, 跃 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从一九二六年至一 九四零年, 钢每年增长100万吨, 煤每年平均增长 1000万吨, 石油每年平均增长150万吨。苏联工业 的迅速增长, 为后来胜利地击败德国法西斯奠定 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 对待中农则沿用列宁妥协结盟 的政策,使中农成为社会主义改造 过程中无产阶级可以依靠的力量。 而对于富农则是采取消灭的政策,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把富 农作为一个阶级彻底消灭。到1 9 3 7 年前后,苏联农村有93% 的 农民参加到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 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 建立。
❖ (3)农业工人合作社是与计划性农业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高级
阶段的社会经济的一个部分。因此,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的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还要向农业工人合作社转变,只有这样才 能完成向完全的共产主义过渡。
三、列宁斯大林的实践
❖ 1.列Leabharlann 对马恩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继承❖ 在苏维埃政权甫一成立之时,列宁马上实行 土地改革,剥夺大土地所有者的地产,使土地变 为全民地产,并且“根据当地条件,按劳动土地 份额或消费土地份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 从 而保证农民能够坚定的支持无产阶级,建立巩固 的工农联盟。即使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为了保证军队和工人的粮食供给不得不征收农民 所有余粮,但是列宁仍然坚持在农村要采取同农 民结成联盟的方式,“力求同他们的妥协,关心 他们的一切愿望,在确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 面向他们让步。”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论述
❖ 1.马克思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
❖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非劳动者的私有制,他们 占有的生产资料是剥夺来的,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无 产阶级的国家可以采取没收或赎买的办法将其收归国有。
❖ 而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是劳动者 的私有制,他们的生产资料是自己劳动的 积累或者主要是自己劳动的积累,原则上 不能剥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只能经过 合作化的途径,逐步把他们从个体所有制 改造为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
❖ 按“新村运动”中主导力量的变化,“新村运动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政府主导农村建设阶段(20世纪70 年代到80年代中期);
❖ 第二阶段: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展阶段(20世纪 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 第三阶段:农民主导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以来)。
(2)发展特色与经验
❖ (一)重视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程
LOGO
如何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总体思路
1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介绍
2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论述
3
列宁斯大林的实践
4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回溯
总体思路
5 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及启示
6 全面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1.基本情况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把过渡时期以生产资 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以生产资 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农业 生产,改变农村十分落后的状况。
(1)发展历程回顾
❖ 1950年韩国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旧的租赁 关系,将土地直接想耕种者开放,即自耕农的土 地限制在3町以内(约45亩),超过部分由政府购 买,再出售给缺少土地的农民,而农民分配到的 土地,其租金可以用现金和实物在5年内分期偿还 完毕。此外,韩国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 运动”也对其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第四, 斯大林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放在了过高的地位, 忽视 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五、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及启示
1.韩国
4.台湾
2.日本
3.欧洲
5.美国
❖ 1.韩国农业发展概况
❖ 韩国是在二战后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 并宣告独立的。当时韩国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 ,生产严重倒退,物资匮乏、粮食供应紧张、失 业和通货膨胀严重,被列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60年代后的30年内,韩国不仅成功摆 脱了朝鲜战争的影响,而且一直保持着世界经济 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态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 注,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韩国奇迹”。
(1)改革阶段历程
阶段一
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 立自耕农体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小规模家庭 占有和经营,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
阶段二
放宽土地所有权流转限制,提倡土地转让和相对集 中,鼓励扩大土地占有规模。1961年制定的《农业 基本法》标志着日本农业政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这里的合作社是农业工人合作社,而不是农民合作社,因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农民个人的土地所有。
❖ (2)在国有土地上的农业工人合作社以及工业中的合作社,只是 生产资料首先归国家所有之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而不应成为独立 的合作社所有制,这意味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在 恩格斯看来,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合作社只是使用这些生产资料。
❖ (二)重视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 ❖ (三)重视发展农协组织(尤其是基层农协) ❖ (四)韩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土地的集中化管理和
集约经营
❖ 2.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
❖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农业领域内的封建生产关系仍严重存在,广大 农民无地或少地,被迫成为佃农,地主利用对土 地的占有权收取高额地租。这种土地所有制阻碍 了农业的发展,也给国家的工业化、市场化、现 代化建设带来威胁。于是,日本开始致力于土地 制度的改革。通过三个阶段的改革形成了农地私 有为主,小规模家庭占有、合作化经营、社会化 服务的农业经营体制。
❖
——《斯大林全集》第十卷
❖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
❖ 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 命令,派工人下乡的办法,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 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并且全盘集 体化与消灭富农同时进行。
❖ 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加强对农庄的领 导和实现农业机械化。
2.苏联农业集体化特点
❖第一,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以一场社会大变革 的面貌出现的;
❖第二,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为苏联社会主义 工业化运动服务的;
❖第三,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时间短; ❖第四, 农业集体化运动与消灭富农阶级联系在一
起; ❖第五, 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途径比较单
一, 就是建立集体农庄。
3.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成就
❖ 第四,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史上,找到了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种模式。
❖ 苏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在这样的国家里, 把二千五百万分散的个体农户组织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中 来, 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农庄, 这是一 个伟大的创举。像十月革命一样, 又一次使全世界为之震 惊, 反动派为之膛目, 进步人类则从中受到了鼓舞。尤其 是给小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提供了引导农民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苏联人民的宝贵财 富, 也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