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考些啥
文化常识(1)
明清科举简表高一年级学习目标:1.掌握月考试卷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文化常识。
2.运用文化常识正确解答文言文第二题。
重点难点:多积累常翻阅文化常识知识点。
一、明清时期科举考试1.科举:科举指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
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又称为生,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2.童生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3.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4.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5.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明清时期科举简表二、顿首与稽首1.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
“顿”是稍停的意思。
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
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课题:月考文化常识导学案以叫顿首。
明清的科举考试
明清的科举考试明清时代是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代,科举考试的形式越来越完善,同时也越来越繁琐。
于唐宋相比有许多新发展。
一、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明代以前,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获得生徒资格,是参加科举的条件之一,但生徒并非唯一资格。
非有学校出身者,也可以由乡贡参加考试。
明清时期,学校仍分国家和地方两类。
国家学校称为国子监;地方学校有府、州、县学。
国子监是全国最高的学府,其学生统称监生,但监生根据其出生不同有举监、贡监、荫监、例监之分。
举监——会试未中进士的举人;贡监——各地推荐的秀才;荫监——高级官员的子弟以荫任入监者;例监——富家子弟捐资入监者。
国子监的学生待遇和地位都很高,可以直接出来做官,不用参加科举考试,但要做高一些的官,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进士及第比监生入仕声望更高。
府、州、县入学者也要进过入学考试。
共分两种:童生试——学生入学前的选拔性考试,由县和府举行。
及格者称为“童生”,意为小学生。
这是科举道路上的第一关。
如果有人投考一生,直到头白始考中,也仍称童生。
院试——在府或直隶州进行的选拔性考试,或称“进学”考试。
由省学政主持,学政称提督学院,故称院试,考生资格须是童生。
由于府、州学有固定的录取名额,童生不能全部入学。
只有考试优秀者方能进入府、州学。
府、州学的学生,成绩优异者由国家发给伙食补助费,称禀膳费,这些学生被称之为“禀生”。
有些地方学校,可以视地方条件在规定名额之外,在增加一些非禀膳生名额,称为“增生”。
初进学者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禀生”、“增生”、“附生”,此三种人皆是民间俗称的秀才。
明清时期尊重读书人,秀才见知县可以不必下跪,遇有刑事诉讼,亦不能随便对秀才用刑。
二、实行三级考试有了秀才的身份就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明清正规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首先是乡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常规定在逢子、卯、午、酉年举行。
因考期在八月,故称“秋闱”。
乡试有各省主持,在各省的贡院举行。
明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一路同行的日志-网易博客
明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一路同行的日志-网易博客明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日常生活 2009-03-26 14:55:10 阅读1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成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
学习成绩优秀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考试的称做“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的举行。
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延,叫做廷试,亦称殿试。
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三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当时,民间又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员”,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乡试有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布部主持。
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
一般来说,状元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是翰林院官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县等。
未考中的举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中进士科最为重要,科举制度边的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
明清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同科举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明清学校有两中:国学知府、州、县学。
国学为中央以及学校,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
府、州、县、为设立的学校成为郡县学。
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同称生员,俗称秀才。
这是仕途的起点。
明清是科举制度的最大变化,是会考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乡试和会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
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
八股文按先后顺序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破题用两句点破题目的关键意思;承题是接着破题略为延伸;起讲是议论的开始;入手是起讲后开始入题。
明代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1368年-1644年)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主要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这个制度有助于提升社会流动性,推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明代科举制度的第一阶段是乡试。
乡试分为元、举两个级别。
乡试考试的对象是来自各地的秀才,他们需要通过四书五经的考试来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举人。
乡试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书五经的内容,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等。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的考察。
乡试选拔出来的举人进入第二阶段,即会试。
会试是在省城进行的,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经义,如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阐释。
会试考试的对象是通过乡试的举人,一般人数较少。
会试考试主要是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文笔和推理能力的考察。
通过会试的考生进入第三阶段,即殿试。
殿试是在皇宫内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的内容包括策问、质问和论文等。
殿试考试的人数很少,一般只有几十人。
殿试主要是对考生的政治素质和才干的考察。
通过三个阶段的考试,殿试考试的最后一名被选择为状元,状元是最高的考试成绩。
除了状元外,还有榜眼、探花等名次。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可以获得进士的称号,并被任命为官员。
明代科举制度的实施有一定的优点。
首先,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有助于选拔出品学兼优的官员,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其次,科举制度有助于社会流动性的提升,让人们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更好的地位和社会地位。
再次,科举制度降低了官员的权力继承性,减少了权力贿赂和家族特权等问题。
然而,明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应试技巧,有可能导致不负责任的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发展。
其次,在殿试阶段,选择官员主要是由皇帝决定,可能存在偏袒和腐败的现象。
再次,科举制度过于依赖书本知识,可能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评价。
总的来说,明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有助于提升社会流动性和官员素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1、县试、府试,属于预备性考试,地点本县,主持者是知县、知府,及格者称童生。
2、第一级考试叫院试,地点府、县,主持者学政、学台、宗师,及格者称为生员、秀才、相公,第一名案首,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3、第二级考试叫乡试(秋闱),每三年一次,秋季八月,地点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桂榜
4、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春闱),每三年一次,春季二、三月,地点京城贡院(礼部),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5、第四级考试为殿试,地点皇宫(宫殿),由皇帝主持,只定名次,不黜落,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金榜。
细说明清科举,从县试到殿试、从童生到进士,古代学子要过多少关
细说明清科举,从县试到殿试、从童生到进士,古代学子要过多少关科举制度乃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其从隋朝诞生以来,历经唐宋两朝发展,到明清时已经高度发达。
那么,你知道明清时期,一名学子想要考中进士,要经过多少关的考验,考试过程是什么,考试内容又是什么呢?童试:县府两级举办的基本测试,通过率相对较高童试也称童生试,乃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可以视作读书人的晋升之始。
童试主要分为县试和府试两个阶段,如果有幸通过了这两个阶段的考试,那么便可以获得童生的称号,如此才证明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1、县试。
主要在各县举行,通常由知县主持并担任主考官,由儒学署的教谕、训导监考,考试时间是每年的二月份。
考试前一个月,各县会张贴公告,公布具体考试时间,这时考生便要尽快到县衙的礼房报名。
之后,考生便要开始做应试准备,首先要填写“亲供”,其中包括姓名、年龄、籍贯、体貌特征,以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者则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
接着,你还要找到与你一同参加考试的四个人,五个人互相结保,一旦作弊便要五人连坐。
最后,你还要找到本县的廪生为自己证明,证明你所提供的资料全都属实,如此你才算有了考试资格。
到了考试那天,你要带着提前准备的文房四宝和食物等考试用品,提前到达考场北面的“龙门”,经过“搜子”搜身后进入考场,在点名后领取考卷,并表明自己是由哪个廪生作保的,获得廪生确认后,便可进入座位答卷。
考试通常有四场或五场(由各县令具体确定),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写的时候要注意格式和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每场考试每隔数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场,且每场考试录取人数依次减少。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哪一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我认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
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
明清科举在考试方法上,比前代更加严密、完备,但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却不能随着时代进步,仍是以”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取士。
八股文从出题范围、答题标准到试卷文体都有定式,致使科举日趋陈腐与僵化。
清朝末年,朝廷也试图对科举作一些改革,但终因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改革以失败收场。
僵化不堪的科举制度终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清廷宣布废除。
据统计,明代共取进士24,624人,清代共取进士26,888人。
乡试明清时期,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先进学,并要通过学校的考试合格,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亦采三级考试制: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在京师和省城的贡院举行。
正、副主考官由皇帝钦命。
乡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一般在九月发榜。
每场考试前一日寅时(凌晨3时至5时之间),开始点名让考生入场,经搜身检查后,按座位号进入号舍等候考试。
次日子时(半夜11时至1时之间),发题考试;第三日,傍晚以前交卷,离开考场。
考试后,试卷经封弥、誊录、评阅后,由主考官最后决定取录名单,各省均有一定的录取名额。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明清乡试还规定名额之外,再录取若干人,称为“副榜”。
副榜举人不得参加会试,但可送国子监读书。
会试明清会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略同乡试,而官阶更高,人数更多。
举人经过礼部复试合格,方可以赴京师参加会试。
会试亦考三场,考试方法与内容也略同乡试。
明清会试录取人数无定额,一般为二三百人左右。
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贡士也需经过复试合格,方可以参加殿试。
明清殿试由皇帝主持,另设读卷官若干人。
只考一场,试时务策一道,当天交卷。
对策试卷只封弥但不誊录,一般也不黜落,只是重新排列名次高低而已。
清末的殿试甚至只重考卷书法而轻策文的内容。
这试会钦定前十名名次,然后于太和殿唱名发榜。
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分三甲,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依名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一张表搞定科举文化常识!错过悔一生!
一张表搞定科举文化常识!错过悔一生!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科举各级考试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明清科举考试趣谈
明清科举考试趣谈明清科举考试趣谈(2011-05-23 20:23:52)转载▼标签:杂谈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级县试、府试、院试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
应考者称“童生”又称“儒童”、“文童”。
意即尚未“进学”的童年人。
童试三年两考,丑、辰、未、戌年为岁考,寅、巳、申、亥年为科考。
县试,凡参加县试的童生,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内容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表格。
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应考。
县考分四场,入场按卷面盖号戳对号入座。
第一场试一文一诗。
第二场仍一文一诗。
第三场覆试一赋一诗(或试一策一论)。
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
除去各场陶汰者,发一榜称“长案”,主考官为本县之县官。
考期在二月。
府试,主考官顺天府由府丞主持。
外省为管辖本县之知府主持。
将各县长案所列取之童生再试三场,考法与县试雷同,亦发一长案。
府试考期在四月。
院试,主考官为学政。
一般以监察御史、各部侍郎中由进士出身者充任。
任期三年,于子、卯、午、酉乡试年八月由皇帝钦命派往各省一人,顺天府学政驻通州,余各省皆驻省城。
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
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
考完亦发一“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
院试取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别称“庠生”。
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如北京东城今有府学胡同,因原顺天府学所在地故名。
各级学校都有一定限额,以清朝为例大致府四十名,直隶州三十名,县二十名。
此类生员为廪生,明初给生员月廪六斗,清制每月给廪银四两。
后又增加名额称“增生”。
再加者为“附生”。
其中廪生地位最高,如考试作保非方廪生不可。
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就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就科举考试来说是很关键的资格。
科名有定数:明清南京的科举叙事
科名有定数:明清南京的科举叙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明清时期则是其最为发达的时期。
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都城,自然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场所之一。
南京的科举考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成为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文将以明清南京的科举为切入点,探讨其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我们需要了解明清南京科举的考试形式和程序。
南京科举考试在明清两代的形式基本相似,都是根据举人、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阶段来进行选拔。
举人是科举的第一关,通过乡试进入会试、会试合格则可以参加殿试。
南京的科举考试以会试最为重要,会试是明清科举选拔官员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具观赏性、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
南京的会试考场选址在鸡鸣寺,也就是南京今天鸡鸣寺公园的所在地。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举行,考生们要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学,争夺一份官职。
考试时,考官们会随机抽取考题,考生们剧烈角逐,场面热闹非凡,成为了当时南京的一道风景。
明代的科举制度对明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使得社会上层知识分子阶层的人才得以充分利用,这也是明代社会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之一。
科举考试的严格程度和选拔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使政府能够有更多的人才来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度也推动了明代的文化繁荣,激励了更多人投身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举制度也对明代南京的文化和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京是明代的都城,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科举考试的举行更是加强了这一特点。
南京的科举考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使得南京成为了一个汇聚各地才子的地方。
这些考生在南京的学习生活,也为南京的文化风貌更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南京的科举考试也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观赏,使得南京成为了一个盛行文化氛围的城市,这也为南京的文化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明清科举考试及各类称谓
明清科举考试及各类称谓明清科举考试及各类称谓明清科举制是分五个等级的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了县试(府试、道试),那么就取得了童生的身份,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的水平(当然从知识结构和专业程度来看是没有可比较性的,因为现在的小学分好多学科,而古时主要研习四书五经,只是做一种粗略的比较),这个阶段基本是初级知识分子,仅仅不是文盲,基本可以胜任普通百姓日常的需求(比如写信,看书)。
通过院试,那么就取得了生员(秀才)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毕业的水平了,这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了,我想很多影视作品中也反映过秀才的社会地位,在古代虽然很多人读书考科举,但是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不大的,大部分还是种地的农民,就是读书的人很多人家里穷,所以基本靠自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能自学到初中毕业水平的人也是不错了,所以他们是中级知识分子,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应该不是很高,只是一个“有点学问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通过乡试,取得了举人的学位,乡试基本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考试,第一名叫“解元”。
考过了获得举人的身份才能去参见会试,举人的社会地位就相对比较高了,因为他们已经半只脚踏进官场了,如果在随后的会试中顺利通过,就会取得贡生的身份,这样就可以做官了,但是贡生能胜任的官职不高,通常是训导之类的小官。
会试相当于高考,乡试又叫省市,是省内的考试,举人有资格参加全国的高考。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影视作品中有举人进京赶考这样的景象。
会试第一名叫“会元”,通过会试取得贡生(贡士)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贡生才能最终的殿试。
贡生能够参加最终的殿试,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其他的能够被录取者都叫做“进士”,殿试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因为殿试取得了“进士”的身份,就能够被政府分配到各地做官(政府公务员),或者也可能进翰林院(研究院研究员)。
进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有比较高的造诣了,因为并不是读书人都能中进士的,可以说进士是精英了。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下面是整理的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欢迎参考。
县试——明清时期由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
考试合格者取得参加上一级府试的资格。
府试——由各府知府主持的考试。
府试及格的称“童生”,可以参加院试。
县试、府试,是院试前的两次预备考试。
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考试。
因主考的官府称“学院”,所以叫做院试。
院试合格者称“生员”,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秀才”,当时习惯称“秀才”为“相公”。
乡试——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
会试——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各省的举人皆可以应考。
考中者称贡士。
但习惯上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殿试——由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也叫廷试,这个制度开始于唐武则天时。
明清
时期殿试录取的分为三甲(三等),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科举制度
1.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监生、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2.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桂榜 3.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杏榜 4.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皇榜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 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 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明代科举知识点归纳总结
明代科举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科举考试的类型及内容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由地方政府组织的,主要是选拔乡试举人。
会试是在省城举行的,选拔的对象是会试贡士。
殿试则是由在京官员组织的,选拔的对象是殿试进士。
乡试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文章,包括经义、子史、经传、史传、诗文等方面的内容。
每一科考试有不同的考试范围和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和文学的掌握程度。
会试的考试内容包括文章和策问。
文章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策问则是一些实际政治和管理问题,考察考生的政治才能和能力。
殿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政制、试策、陈词等。
殿试进士是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考察的内容也更广泛和深入,要求考生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二、考试的选拔标准明代科举考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文化水平和政治忠诚。
文化水平是通过考试成绩和知识面来评定的,而政治忠诚则是通过参加考试的资格和政治立场来考量的。
在明代,重文轻武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因此文化水平在科举考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学历资格。
考试成绩是通过笔试和口试来评定的,而学历资格则是通过入学的资格和家世来考量的。
明代的科举考试不仅重视考生的学识,还会考察其家世和政治立场,这也是为了保证选拔出来的士人符合官僚的要求和标准。
会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政治评定。
考试成绩是通过文章和策问的表现来评定的,而政治评定则是通过政治背景和政治倾向来考量的。
在明代,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对于会试的选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会试贡士不仅要有文化水平,还要有政治能力和忠诚度。
殿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政治评定。
殿试进士是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因此政治忠诚和政治能力对于殿试的选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殿试还要考察考生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是否有所了解和掌握。
三、科举考试的影响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科举制考试内容
科举制考试内容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
到明朝时,随着在隋、唐、宋七百多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并真正进入鼎盛辉煌时期。
一: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一提到明朝科举内容很多人都会想到八股文,八股文是由明朝独创。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因为四书五经里面字数有限,各级各类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官考糊涂考生,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试出来的是什么人才?八股文只是一个考试的解答形式,而真正对考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考试的思想。
明朝严格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这个圣人是谁呢?是朱熹。
朱熹一贯主张天理为本,要牺牲人欲,那句著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他思想的体现。
他曾给四书写过注,主要标注他个人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
然而,人的意识本身就有很大差异性,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认知世界里,是千差万别的,这就给考生们增加了很多难度。
在固定思维、固定模式下,明的学子们还是很好地完成他们的文章,实在令人佩服不已。
这些优秀八股文的作者巧妙地利用既有规则,在有意无意之间插入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优美的词句表现出来,他们无疑是这场规则竞赛中真正的成功者。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摘要:一、明代科举制度的概述1.明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明代科举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明代科举考试的分类1.进士科2.举人科3.贡生科三、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1.经义2.史书3.诗词4.文章四、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1.县试2.府试3.省试4.殿试五、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1.对文化教育的促进2.对社会风气的塑造3.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正文:明代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至明代已日臻完善。
在明代,科举制度在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选拔了大量的官员,还对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进士科、举人科和贡生科。
其中,进士科为最高级别,选拔出来的官员具有较高的地位。
举人科和贡生科则分别选拔地方和学府的官员。
这三类考试涵盖了经义、史书、诗词和文章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考察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
在明代科举考试中,经义是核心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
史书则是考察应试者对历史的了解,以培养具有历史观念的官员。
诗词和文章则是选拔具有文学才能的人才,以丰富政府的文化底蕴。
此外,考试还涵盖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如书法、算学等。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省试和殿试四个阶段。
县试是最基本的选拔阶段,由地方官员主持,选拔出优秀者参加府试。
府试由府级官员主持,选拔出的优秀者再参加省试。
省试由省级官员主持,选拔出的人才将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出最终的进士。
明代科举制度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使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努力学习,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其次,科举考试选拔出的官员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对社会风气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科举制度为政治制度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对明代的政治稳定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难的事,拥有千年传统的科举制度必然榜上有名。
科举难,难到即使是今天稍微懂点历史的中国人也几乎耳熟能详:头悬梁、锥刺股,都不是随便说说。
所谓金榜题名,平步青云,那实在是做梦都盼望的。
至于梦想有多远?戏文里常唱的“十年寒窗苦”,也不过是个“起步价”。
如果再“难上加难”一点,评选中国历代科举中考试难度最高的一个时代,那答案恐怕是公认的:明清。
高福利的明清科举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后世史家历来抨击不断,这里却要先说点好话:以科举考试为取材方式的明清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好的教育福利。
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个费钱的事儿,放在同时代的欧洲国家,基本就是贵族的专利,古代中国的情况,虽然没有欧洲那么严重,但汉唐时期读书识字的,基本还是以有钱人为主。
宋朝开始,科举录取大规模向平民开放,但读书的花费,对普通家庭而言仍不轻松。
相比之下,从明朝开始,上学的成本,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显然低得多了。
从明朝起,官学教育日益发达,县里有县学,州里有州学,府里有府学,官学的工作人员,皆纳入国家“公务员”编制,就读的学子称为“生员”,不但学费全免,更按成绩考核,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这项制度虽然沿袭前朝,但明清官学的数量和覆盖面,远比之前历代大,连西南和西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也建立了完备的官学教育系统,学校“生员”的数量,更是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以县学为例,明初的县学“生员”,只有20人,但之后不断增加名额,到了明末的时候,全国的“生员”数量竟高达50万人。
清朝建立后,也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官学教育系统。
明清学子究竟享受怎样的教育福利?明初大儒宋濂的名篇《送东阳马生序》里就可瞅出端倪:在官学里读书的学子们,一日三餐都由国家供应。
各处官学遍地,学子们可以就近入学,不必再像前朝(元朝)那样,为了读书离乡背井,尝尽辛酸。
每个学校都有德才兼备的老师,帮助学生解答各种问题,还有丰富的藏书,可供学生随时借阅翻读。
宋濂在文章最后还谆谆教诲: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如果还不用功读书,那就太对不起人了。
除了优厚的福利外,明清教育,还有两点远超前代:公平和前途。
以公平而言,除了沿袭宋朝科举公正、面向平民的传统外,在官学的招生上,更侧重公平录取。
明朝的官学,每年都有招生考试,而且相互之间,也是上下层递的关系。
学生想从县学考到府学,乃至进入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只能刻苦读书考试。
明朝以前,国子监是个管理机构,而自明朝起,它变成了一个完全的教育机构,取代了先前的太学。
这样变化的结果是:明朝以前的太学学生,主要来自贵族和官宦子弟,明朝以后的国子监,绝大多数学生,都出身平民阶层,是一级一级考上来的。
考上国子监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诱人的,不但读书免费,即使不参加科举,只要表现良好,考试成绩优良,就有机会捷足先登,直接入朝为官。
如果参加科举,更可以在京城就近赴考,录取机率要大得多。
比起其他读书人,可谓少奋斗十年。
正是拜这样的高福利所赐,在明清时代,读书成了一个低成本且前途远大的工作。
这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文化的普及,中国人的识字率大大提高,这从明清文化上就可得以佐证,各类通俗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古典名著如雨后春笋。
二就是科举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数据说话,仅明朝成化年间,国子监的学生就多达1.9万人。
科举更成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让人抓狂的八股文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放在明清科举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享受中国古代史上最优厚的教育福利,就要接受中国古代史上最艰难的科举考试。
从表面看,明清科举考试的方式,似乎比前朝简单。
唐宋的科举考试,不但门类繁杂,而且科目众多,比如唐朝,要按照考试专业来报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多个门类,考试形式也五花八门,比如“贴经”是默写儒家经典条文,“大义”是背诵儒家典籍等。
宋朝科举做了改革,死记硬背的东西考的少了,又加了经义,就是写议论短文。
一路考过来,好比翻山越岭。
相比之下,明清科举的考试内容,就简单多了,主要就是让考生写文章。
但表面简单的考试要求,比起唐宋的“翻山越岭”,却更像一条考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写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规定的专用写作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类体裁中,它更是公认的最难写的一种文体。
八股文难写,首先因为结构要求严格。
顾名思义,一篇八股文,结构要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写作,更有严格到苛刻的规定。
比如考生拿到一个题目,首先要在“破题”中,用两句话解释题目,然后要在“承题”中,接着上文阐述题目,之后从“起讲”开始,展开对主题的议论,“入手”部分,则承接观点。
接下来从“起股”开始,进入文章的正式论述环节,“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部分,要分成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中,更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的句子,作为结尾的“束股”部分,还要总结全文观点,呼应主题。
全篇的字数,更要限定在几百字内(康熙年间确定为700字,并一直沿用至清末),其要求之严格,形式之苛刻,堪比花样滑冰中的规定动作比赛。
而比起苛刻的结构要求,八股文对书写内容的要求,更加严苛。
考生不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考卷上所写的每一个字,表达的每一个主题,都要严格遵循理学大儒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否则任你写得妙笔生花,一样落榜没商量。
而等到莘莘学子踌躇满志,真正走进明清科举考场后,他们便会发现,所谓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
明清科举的考试流程,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熬人”的考试。
以明朝乡试为例,每三年的八月初九考一次,每次考三场,每三天一场,考生每次入考场前,需要先脱掉衣服接受搜身检查,从检查到进入考场,往往就要耗掉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比乘飞机前的过安检麻烦得多。
以至于有些考生还没进考场,就早早瘫了。
等着好不容易进了考场,考生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要在昏暗的小黑屋(每个考生都是单间)里,接受连轴转的车轮战:第一场考四书五经,也就是按照考题写八股文,总共要写七篇。
第二场考应用文写作,考生要完成一篇政论文,五篇判词,外加一篇公文写作(诏、表、诰三种文体选一种),第三场考策问,也就是时政问答,考生要根据考试所给的材料(包括有历史材料和时政热点问题),书写五篇论文。
且不说考题难度如何,考生水平状态如何,仅如此大的书写量,就足够把人累到七荤八素。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不难做出结论,比起唐宋科举的“翻山越岭”来,明清科举的这道“鸿沟”,还真不是考生们“跃”过来的,而是一步一滴血汗、艰难困苦地“爬”过来的。
八股考试的弊病,无论是在明清时代,还是在今天,都有不少抨击之声。
但实事求是地说,八股文也并非一无是处,就连《儒林外史》的作者,批了一辈子科举黑暗的清朝文学家吴敬梓都承认:“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事实也正是如此,八股文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吸取了唐宋散文甚至元朝散曲的特色,体式结构严整精密,文风凝练犀利。
明清时代璀璨的小说戏曲文化,甚至光耀古今的心学思想,也都从中受益匪浅。
所以虽然这几百年里,有关明清科举“牢笼人才”的诟病颇多,但另一个景象是:在能够修炼好“八股”这门顶级武功,并成功通过“炼狱”考试,最终金榜题名的学子们中,纵然有不少死读书的呆子,却更不乏名垂青史的大人物。
诸如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曾国藩等明清牛人,都是从“八股”这条恐怖鸿沟里淬炼出来的。
高强度的武举考试无论中榜与否,炼狱般的八股考试,必然是每个考生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但要论“炼狱”程度,明清的另一项考试,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武举考试。
八股考试不管多难,总算还是脑力运动。
武举则不同,既要考武艺,也要考写文章,对于考生来说,可谓双重折磨。
与八股科举不同,明朝的武举考试,一直到明中期的弘治年间才真正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和文科一样,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环节,而且还有一条硬标准:必须要考策论,也就是军事理论考核。
明朝的每一轮武科考试,和文科一样,也是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骑射,也就是骑马射箭,考生需要在靶场纵马驰骋,在规定时间内朝三十步(约45米)外的箭靶射出九支箭,至少中靶三箭,才能算及格。
接下来考步射,也就是原地射箭,考生要在平地上,朝八十步(约120米)外的箭靶在规定时间内再射出九支箭,只要有一支箭中靶,就能顺利过关。
武艺方面的考试,主要就是这俩环节。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武艺方面的考核标准,显然还算比较松,只要常年习武,顺利过关并不难。
但接下来的第三关,就没这么轻松了:策论。
武科的策论考试,和文科一样都是写文章,考题内容自然不同。
武科策论要写三篇文章,其中“策”有两道,考行军布阵以及兵法思想,最难写的却是“论”,因为论不但要考兵法,更要考儒家典籍,甚至还包括四书五经的学问。
就算是饱读诗书的文士们,答起来也绝不轻松,而放到整天习武的武科考生身上,更好比张飞绣花了。
而在阅卷打分上,明清武科考试,也一直遵循三个原则:1.策论考试成绩高,而且武艺考试同样好的考生,自然列为上等;2.策论考试成绩好,但是武艺考试成绩差(勉强过关)的考生,要列为中等,但武艺考试成绩好,策论考试差的,要列为后中等,比中等略差;3.策论好但武艺不过关,或者武艺好但策论不过关的,一律不予录取。
三条原则,其实却是一个通用治国标准:重文轻武。
明朝中期开始的这套武科考试标准,从目的上说,是为了培养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个问题来了:16世纪以后,中国军事科技飞速发展,火枪火炮战车等新武器应用日益广泛,想要打胜仗,会射箭或会写文章,显然都越发不够了。
国家需要的军官,是能够指挥冷热兵器协同作战的人才。
万历年间,也有大臣看出了这个问题,提出改革武科考试,其中武艺方面:第一场要考射箭以及搏击格斗;第二场则要考现场排兵布阵,指挥火药武器和战车作战;第三场的策论考试,除了考兵法外,更要考天文地理甚至军事科学。
但是这个正确的建议,却没有被明王朝采纳。
清朝代明而立,也看到了明朝武举的问题。
因此,清朝在沿用明朝武科考试制度的同时,对武科考试的内容也做了诸多改革,主要是在武艺考试方面,比起明朝武艺考核的低难度来,可以说进行了全面升级。
清朝的武艺环节考试,主要分为三类,而且每一类的考核标准,也更加细化。
第一类是弓,也就是射箭能力。
但清朝射箭考试用的弓,却分为12力、10力、8力三个等级,不但要求考生射得准,更要拉得动。
要是碰上力拔千钧的勇士,甚至还允许其使用12力以上的弓参加测试。
第二类是搬石,类似今天奥运会的举重比赛,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重量的巨石,借助膂力将石头举起。
第三类是考器械,主要是舞刀。
用于考试的刀主要有三类:120斤重大刀,100斤重大刀,80斤重大刀,不但要举得起,更要现场耍刀。
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今天的奥运冠军“穿越”到清朝赴考,被淘汰的几率也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