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发展风险与教育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生子女的发展风险与教育难题
独生子女、鞭炮和饺子,这是许多外国友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的确,中国是全世界拥有独生子女数量最多的国家,按研究者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执行30多年来,诞生了1.5亿独生子女,相当于1个美国的人口,或者1个法国加1个英国的人口之和。
如何教育独生子女,一直是舆论关心的议题。
发展风险
国内外媒体曾先后用“小皇帝”“小太阳”等富有意象性的词语和形象来指代独生子女,在很多人眼中,独生子女都是“问题儿童”“问题青少年”。
在美国学者托尼·范尔博看来,这不过是一种“神话”,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针对独生子女的偏见。
还有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
在他们看来,独生子女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存在种种问题,相反,家庭投资集中化,兄弟姐妹竞争减少,使得独生子女成才的概率更高,比如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就是这样。
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发展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除了自身小家庭的投入外,祖辈家庭也能在抚养、教育和婚姻上给予支持,因此发展障碍并不存在。
然而,这种观点传播并不广泛,相反,独生子女发展的“风险论”受到大众认同更多。
1983年,第一代中国独生子女刚刚入托,美国《新闻周刊》便率先用“小皇帝”一词来称呼他们;1986年,中国独生子女数量突破3500万,《中国作家》第3期刊登了涵逸的长篇
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热议。
涵逸在文中质疑: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对孩子娇生惯养成为中国家庭的通病,这样培养出来的一代人究竟会为中国缔造什么样的历史?随后,《光明日报》发起了为期半年的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认为独生子女发展存在“问题”,表现为:一是营养过剩,造成发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资过度,造成品德教育不足。
1993年,孙云晓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更是引起了社会对独生子女成长的高度关注。
基于一项针对1088名中国父母的问卷调查,我发现,在中国父母们心目中,独生子女最令人担忧的五大性格特征依次是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和爱发脾气,它们最能代表独生子女的特点。
依赖过于依赖,独立性不强,是社会上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印象。
这种特点的形成,和独生子女所处的封闭的家庭环境有关。
和多子女家庭不同,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承受长辈的全部关心,它们很多需求不需要充分表达,甚至根本不用开口,就能得到满足。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亲子互动的依赖模式。
任性教育专家们认为,传统大家庭中,容易立规矩,让孩子们遵守这些规矩也相对简单。
独生子女家庭不同,虽然家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规矩,比如不能和大人顶嘴,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玩玩具后要及时收好,但孩子真的出现越界行为了,大人往往并不计较,甚至会纵容。
比如不少家长将孩子顶嘴视为平等或者朋友式亲子关
系的表现,常常加以鼓励。
娇惯一位母亲在谈到独生儿子时说:“明明在学校住不惯,常想回家吃我做的菜。
每周回来,他都会把衣服带回来让我洗,走时再带上一打干净袜子。
”言语之中颇多骄傲和炫耀:骄傲的是孩子喜欢自己做的菜,炫耀的是孩子这么大了还和母亲这么亲近。
父母重视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照料,大包大揽,帮助孩子把一切事务打理好,客观上延迟了孩子向成人期的正常过渡。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心理阶段,因为婴儿在抚育过程中被父母作为关注的重心,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以相同的方式看待自己,以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别人都应该这样对待自己。
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进入童年期后,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逐渐改变自我中心的认知方式,成为社会化的人。
而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个别人在青春期甚至成年期容易继续保持这种认知习惯,从而出现人际适应不良现象。
爱发脾气独生子女比较情绪化,这也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印象。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唯一性,使得他们成为最高权力的化身。
他们不再需要谨小慎微,有技巧地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平衡种种关系,这非常容易养成坏脾气。
独生子女“问题”之所以会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正因为其击中了集体心理的痛楚点,或者说整个社会对下一代人的焦虑—性格存在缺陷的独生子女一代该怎么办?这代人是否能承担起建设繁荣
富强国家的责任?
教育难题
中国独生子女是个庞大的群体。
要让这一代人健康成长,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这其中,家庭和学校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培养好这一代人必不可少的。
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存在诸多难题,这里我主要谈两点。
首先是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如果你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有一个孩子的话,我建议你应该到孤儿院去再领养一个孩子,把他和你的孩子一起养大。
”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
马氏之所以反对独生子女家庭模式,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家庭模式不利于培养下一代大公无私、集体高于个人的品质。
而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注意到小家庭模式,使得孩子特别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和过度个体化的特点。
西方社会中,这些问题不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因为西方社会本身就是个体化的社会,很多制度设计都是有利于个体表现和竞争的。
而中国社会目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教育方式在发生改变,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也更为包容,这一方面使独生子女的个性更为彰扬,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更不容易与他人合作。
这使得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变得困难重重。
在针对独生子女群体教育上,家庭和学校必须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一味追求个体化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利。
其次是教育价值的冲突问题。
德国学者巴肯曾撰文指出中国独生
子女成长存在“一个鸡蛋”意象。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媒体常用“每天吃一个鸡蛋”来形容独生子女,反映他们的生活条件过于优裕或者过于挑食。
关于为什么吃鸡蛋会受到批评,巴肯分析了几点原因:第一,每天吃鸡蛋有违中国提倡的艰苦朴素精神,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过于浪费。
第二,人们认为,每天吃鸡蛋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一位受访者告诉巴肯:“大家都知道,鸡蛋会让人懒惰、软弱、缺乏意志。
”第三,鸡蛋和意识形态及民俗心理存在负面的联系。
汉语里的“蛋”往往和愚蠢的含义有关,比如笨蛋。
还有人提到,地主的儿子有每天吃鸡蛋的习惯,所以很愚蠢。
今天,“一个鸡蛋”的意象已经消失了,人们不再认为每天吃一个鸡蛋是一种缺点。
但新的观念冲突在代与代间仍旧广泛存在,比如消费方式的差异,比如对个人价值的看法,比如对学业价值的认知。
除了代际外,成人社会内部在教育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价值冲突。
一方面我们还保持着传统社会的种种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却加速采用现代西方教育理念来进行教育。
西方工业社会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是建立在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大家庭在现代社会治理环境中,难以存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取代了原有的家庭功能,赡养、照料、教育都可以通过公共渠道获得,在这样的社会中,“少子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虽然发达地区很多家庭生活条件已经改善,同时也逐步实现了社会治理方式的变
革,但不均衡现象还广泛存在,即便在城市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社会资源解决养老、照料和教育问题。
因此,很多方面我们还必须依靠传统伦理和家庭网络来支撑和延续。
这些根本上的矛盾也造成了家庭养育过程中各种观念的冲突无法避免。
独生子女也因此不得不在各种冲突的教育理念中成长。
当代教育工作者往往推崇代际关系的平等,家庭养育方式从权威式向民主式改变,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恰当。
很多接受纯西式教育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拥有幸福的童年,但当他们进入小学阶段后,会面临比普通孩子更多的适应困难。
因为他们得从西式教育氛围重新回到东方式教育氛围中去。
很多高学历家长也体会到,一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理念之间就更容易发生冲突,孩子不得不按传统教育。
于是,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在孩子中学阶段就将下一代送到欧美国家,接受纯西方的教育。
结果是,新一代的价值观和上一代人之间出现断裂,两代人的对话和沟通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
中国未来的建设者,绝不是简单的性格问题,还涉及价值传承和品德塑造。
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教育界都需要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预案,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包蕾萍,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