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1)
新时期独生子女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独生子女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然而,这种家庭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时期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问题一:焦虑和孤独感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焦虑和孤独感。
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们往往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互陪伴和支持。
而独生子女往往没有亲密的兄弟姐妹关系,很容易感到孤独。
此外,独生子女由于父母过分关注和期望,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对策: - 教育部门应该在学校中加强孩子们的互动和沟通,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 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并尽量避免过分期望和对孩子的压力,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问题二:自我中心和缺乏合作精神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经常是独立行动的,他们往往较为自我中心,缺乏合作精神。
他们习惯于独立解决问题,不太擅长与他人合作,无法很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环境。
对策: - 学校应该加强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合作活动,为独生子女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问题三: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被家长呵护得较多,自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弱。
他们习惯于依赖家长,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 -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一些独立生活能力培训课程,帮助独生子女学习独立生活的各种技能。
问题四:养老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独生子女需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然而,由于独生子女通常只有一个,他们无法分摊养老压力,容易造成经济和精神负担。
对策: -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养老福利和服务,减轻独生子女的经济负担。
- 社会应加强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强调邻里互助和社区支持,共同解决独生子女养老问题。
结论新时期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不可忽视,需要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加强沟通和互动、培养合作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以及提供养老服务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独生子女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 孤僻性格:独生子女缺乏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容易变得自我中心、自卑或孤僻。
对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其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
2. 过度依赖:独生子女往往被过度保护和宠爱,缺乏独立自强的能力,对生活缺乏应对能力。
对策:父母应适度放手,让孩子有机会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责任感不强:由于独生子女常常得到所有关注和关怀,缺乏了解和承担责任的机会。
对策:父母可以倡导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社区义工活动等,培养其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缺乏竞争意识:独生子女容易缺乏与兄弟姐妹竞争切磋的机会,影响其竞争意识和适应竞争的能力。
对策: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竞争性活动、加入团队或俱乐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5. 对社会缺乏适应性: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过于被关注,很难适应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对策: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了解和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总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需要父母提供适当的引导和锻炼机会,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全面发展。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成因 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孤独问题: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往往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工作忙碌,导致孩子孤独感加重,影响心理健康。
娇惯问题: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往往成为全家的中心,受到家长的过分关爱和溺爱,容易形成“小皇帝”或“小公主”心态,导致自我中心、缺乏独立自主性和社交能力。
压力问题: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丰富孩子的生活: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社交、运动、文艺等,拓展孩子的视野,增加社交经验,让孩子不会感到孤独。
做好情感交流: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到关心和爱护。
合理引导孩子:可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让孩子明白成功的真正含义。
减轻孩子的压力:可以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轻松地度过学习和生活。
总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平衡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让孩子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浅析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1.1 重“金”投资: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经济条件好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
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辅导书,成千上万的学费眼睛都不眨一下,给孩子择一流的学校,参加书法、绘画、音乐、奥数、跆拳道等兴趣班,家长们还不辞劳苦地迎往接送。
而一些经济条件较弱的家长们也不甘落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培养博士后、留学生。
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
有一部分则成了宅男宅女。
有些农村孩子的父母为了提高家庭收入,不惜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把孩子过早的交给爷爷奶奶看管,孩子在学校成了留守儿童,父母很少与孩子谈心、沟通,只知道用“大把”的金钱来弥补亲情的缺失。
要知道留守儿童感情的缺失,内心的孤独是大人无法理解的。
孩子在缺乏亲情和温暖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性格,进而与社会产生对立情绪或出现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1.2 “过多”名额的两免一补:由于农村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确有少数家庭支付不起学费,然而随着两免一补名额的增加,使得原本可以自食其力者过分地依赖补助,有的家长也认为不拿补助自己吃亏了,再加上留守儿童疏于管教,手头有了宽裕便千方百计想进网吧或手机上网,造成部分农村独生子女玩游戏上瘾学习上不思进取,缺乏上进心。
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过多”的两免一补费用的发放造就的更多的是不劳而获;更多的是等待施舍;等待救济;如果确实有少数困难家庭的可以享受两免一补,但不是有余额分配。
2 独生子女教育的改进方法2.1 言传身教,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作为父母的话,应多与孩子谈心,对孩子多鼓励肯定少埋怨指责,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树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将子女作为攀比工具,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1)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内容提要【摘要】我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家长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增加,且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家庭教育发展不够理想,仍存在许许多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就相对多一些。
【关键词】家庭教育独生子女教育存在新问题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亲子互动来进行的。
在传统的多子女的家庭中,子辈与长辈、兄弟姐妹之间互动。
但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缺少了多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原来传统家庭模式中与同辈之间的天然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再出现,亲辈个体或群体成了独生子女互动行为的唯一指向对象。
于是,孩子便成为家庭人际网络的中心,家庭的家政规划都围饶孩子进行,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
父母都围着孩子转,过分听任孩子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日常在家中的表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
为此独生子女家庭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株独苗上。
有的家长在情感上过度依恋子女,把子女当做是家庭的中心,是联络家庭成员情感的纽带.处处想的是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对孩子过分宠爱和迁就。
对子女的经济投入较多,尽量满足他们在生活上的各种要求,现在的独生子女特别是九零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父母百事包做,在父母眼里永远都还是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形成心理上的对父母的依赖性。
就拿我大侄女来说吧,她是我大哥的唯一的小孩,现在已经读高二了,已经17岁据说还没有会煮饭菜。
平时都是父母煮好饭菜后,洗好碗筷在请她上台吃饭。
家里的扫把、拖把她从来没有去碰过,甚至换出来的衣服都是她母亲帮她洗的。
父母在做家务时她是守候在电视前,或者是玩电脑。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家长过分溺爱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孩子独自成长,父母往往会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性格独特、自私、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得到满足等现象。
2. 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长期缺少跟其他同龄人的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3. 教育方式单一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
4. 家庭氛围压力大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在家庭中往往会面对双倍的家庭期望和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解决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1. 积极引导孩子与同龄人交流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友情,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2. 合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一些家务活动,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
3. 多元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多元化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仅注重于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全面发展。
4. 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该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压力,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到温暖和快乐。
5. 增加家长的教育知识家长应当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增加育儿知识,学会科学的教育孩子,避免盲目溺爱和过分严厉。
6. 寻求专业的帮助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寻求教育专家的帮助,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让教育更加科学和合理。
三、结语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寻找合理的对策,让独生子女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和成长,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直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那么,我们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家长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过分溺爱可能是因为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宝贝,是唯一的孩子,所以应该被特别对待。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研究对策_社会工作专业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研究对策_社会工作专业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研究对策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 期望过高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往往过高。
这种期望不仅来自于父母的自身经验,也来自社会的期望。
父母认为只有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才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和荣誉。
2. 孩子自我中心由于独生子女的地位特殊,往往会导致孩子过于自我中心,不懂得关心和关心别人。
孩子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而忽略了家庭和社会的其他人的需要。
3. 溺爱和过分保护独生子女往往被父母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他们对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冒险尝试新的事物。
4. 学习和生活负担重由于家庭仅有一个孩子,父母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负担过重。
他们认为,孩子的未来需要有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到其健康发展。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重视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健康和心理成长,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状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
2. 拓宽孩子的社交圈独生子女往往缺乏社交和合作意识,因此,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来拓宽孩子的社交圈,培养其合作和交际能力。
3. 积极减少溺爱和保护父母应适当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和独立生活,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
4. 不要过分强调学习成绩虽然独生子女在学习上无疑是重点,但是家庭作业和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父母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孩子在不同领域和环境中获得经验和启示。
三、社会工作的角色社会工作者扮演了搭建社会资源和服务平台的重要角色。
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以下服务:1. 制定家长教育计划社会工作者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段的独生子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家长教育计划,指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子女。
独生子女行为存在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独生子女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国越来越普遍。
然而,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行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1. 社交能力差: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互动,独生子女在社交方面可能显得较为生疏。
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同龄人相处,或者在集体环境中感到不自在。
2. 自我中心: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分享经验和关注,独生子女可能变得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
他们可能不太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3. 依赖性强: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和溺爱,独生子女可能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父母。
他们可能无法独立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4. 心理压力大:由于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期望较高,他们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二、教育对策1. 加强社交能力: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组织亲子活动、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加孩子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
2. 培养同理心:教育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 培养独立性:家长应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可以通过制定家庭规则、鼓励孩子自主决策等方式来实现。
4. 降低期望值:家长应适度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过高的期望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5. 增强抗压能力:家长应教会孩子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总之,针对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独生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
首先,过度溺爱成为主要问题。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容易过度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其次,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过于追求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最后,缺乏沟通与理解。
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彼此之间难以理解,关系疏远。
二、问题的成因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得家庭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过去强调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感,而现在则更加注重孩子的安全和舒适。
其次,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了家庭教育方式。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但同时也容易过度溺爱。
最后,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导致家长过于追求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三、对策
为了解决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成绩,还要注重品德、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其次,适当调整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应该适度满足孩子的需求,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最后,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通过有效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对待,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
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
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偏重智育1、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当今社会家长对独生子女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分数了。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
分数几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家长的喜怒哀乐都几乎系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
因而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绩,对孩子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就连过年的压岁线也根据孩子的成绩发放。
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2、重“金”投资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
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几千上万的诸如钢琴类乐器眼睛都不眨一下买回家。
在孩子很小时,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花钱投资帮孩子选择了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等兴趣班,家长们也不辞劳苦地迎往接送。
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
(二)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
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
独生子女行为存在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独生子女行为存在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一) 本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在我国人口结构中的比例逐渐增大。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独生子女在行为上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如团队协作能力较弱、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独生子女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独生子女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 研究内容(含提纲)
1. 独生子女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团队协作能力较弱
(2) 独立生活能力不强
(3) 对家长依赖性强
(4) 社会适应能力差
2. 影响因素分析
(1) 家庭环境
(2) 社会环境
(3) 教育环境
(4) 心理因素
3. 教育对策探讨
(1) 家庭教育对策
(2) 学校教育对策
(3) 社会教育对策
(4) 心理咨询与辅导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1. 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问卷调查法将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大量的数据;个案访谈法将用于深入了解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文献研究法将用于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统计分析法则将用于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引言独生子女家庭指的是仅有一个子女的家庭,这种家庭形式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
然而,独生子女家庭存在一些独特的家庭教育问题。
本文将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问题一:过度保护与溺爱独生子女在独立性和自我管理方面往往相对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导致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亲情的投射,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望较高,想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一切,导致过度保护;2.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容易形成依赖性,而父母也乐意将所有的精力和关爱都放在他们身上;3.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父母往往把与兄弟姐妹互动的机会转移到与子女的互动上,导致过度溺爱。
针对这个问题,一些对策可以采取:1.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2.父母可以与独生子女多参与社交活动,让他们与同龄人接触,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3.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当让他们承担一些家务和任务,培养责任感。
问题二:自我意识和社会观念欠缺由于缺少兄弟姐妹的互动,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社会观念方面往往相对较弱。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少与兄弟姐妹的相处经验,独生子女容易在集体中显得相对孤立,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模糊;2.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缺乏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孩子的社会观念相对较少,对外界的认知和了解有限。
针对这个问题,一些对策可以采取:1.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适当参加亲子活动、兴趣班、社区活动等,让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和互动;2.引导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3.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倾听,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观念。
问题三: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由于家庭中过分的关注和期望,可能会面临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较强,缺乏与他人分享情感和经历的渠道;2.过度的期望和竞争压力使得独生子女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沮丧;3.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要求过高,容易让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产生心理问题。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常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感、压力过大、自卑情绪等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如果不及时加以应对,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这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孤独感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缺乏亲密的社交关系,而社交能力也比较欠缺。
这使他们容易产生孤独感,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有:1. 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加社团、参加义工活动等,这样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加社交机会。
2. 在家中尝试和父母多沟通,建立亲情的联系。
可以利用聊天、看电影等方式增进感情。
3. 尝试主动与同学交流,多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加深认识。
二、压力过大独生子女有着父母的高期望和压力,他们要迎合父母的意愿,以达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
这样的过度追求完美,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使他们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
应对策略有:1.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要一味追求完美。
2. 情绪调节:通过自我放松、深呼吸、运动等方式减缓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
3. 与家长沟通:与家长讲明自己的困惑,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减轻孩子的压力。
三、自卑情绪独生子女有时候会感受到自己因独生子女身份的不同而被排斥或者排挤,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应对策略有:1. 调动情绪:多想些积极的事情,增强自信心。
2. 多结交朋友:扩大交际圈,增加自己的社交经验。
3. 多参加活动:多参加一些体验丰富的活动,增加自我体验。
总之,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这需要从多方面与自己的父母、同学以及老师等建立联系,多沟通、多交流,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20世纪最后20年中,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人口群:独生子女。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与日俱增,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作为人生的笫一所学校,它与学校一样担负着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对下一代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分析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 探索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已成为现在教育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渐趋增多,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四世同堂已趋减少,核心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成员少、规模小、成员序列简单,“421”型之家常见。
独生子女成了家庭成员中的核心,是父母双方共同倾注感情的焦点,他们这一特殊位置与生长环境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并且其性格、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教育上,独生子女身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则为他们成才带来不利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父母的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产生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具有较高而且稳定增长的经济水平,子女抚育费提高,在消费模式和余暇时间的支配上均偏重子女。
”家长过分的娇宠和照顾,使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自制能力,胆小怕事,缺乏自主自立精神;而过多地限制孩子与外界交往,剥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对新环境难以适应,与人交往显得十分笨拙。
(二)神童教育,导致孩子失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进行神童式的施教,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造成他们精神负担过重,结果厌恶学习,最终造成独生子女个性的丧失。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所谓独生子女问题,其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摘要作者通过追踪生活,观察种种社会现象,总结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出现的种种问题及问题的成因。
个人分析认为,独生子女被视为特殊群体,意志薄弱,我行我素,多享乐、怕吃苦,缺乏童真等是现今独生子女所存在的问题;而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掌握教育独生子女的几个尺度,则是完善我国独生子女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独生子女,问题,家庭教育,教育对策目录摘要 (I)一、绪论 (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三、正文 (1)(一)、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2)(二)、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4)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生活条件 (4)2、独生子女深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5)3、独生子女深受畸形的家庭教育的影响 (6)4、独生子女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7)(三)、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8)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加强子女的家庭教育 (8)2、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独生子女要掌握好几个尺度(9)四、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绪论“独生子女”是当代中国一个普遍而特殊的群体。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调查统计,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出生的独生子女已超过1亿人。
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不仅使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从1979 年中国政府出台独生子女政策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这期间已经产生了整整两代的“独生子女”。
30 多年来,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生着剧烈变革,处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转型、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诸多影响。
30多年间,中国社会由多子女的大家庭模式逐步演变为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小家庭模式。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独生子女成长中的问题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注不仅因为数量增加,而且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心理和人格两个方面,比如,高傲自负、过分依赖家长、缺乏自信和勇气、不爱劳动等等。
1.依赖性强。
由于在一个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于是父母帮孩子办好了所有的事,这样就使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碰到什么困难,心里总想着有家长的帮助不用愁、不用担心。
在平日里,父母从来不让孩子承担一丁点的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此以往,孩子的独立与自主意识逐渐被依赖和懒惰思想所代替。
2.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关爱,独生子女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很少与他人和社会接触,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
即使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别人,他们也意识不到是自身的问题,还固执地认为这么做是应该的。
他们不关心别人的感受,不珍惜别人给予的关爱,缺乏同情心和宽容心,一切从“我”出发,只为自己着想。
3.缺乏社会责任感。
独生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常常在父母的保护下进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只想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自己能获取什么利益,从不想怎样奉献社会和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只觉得自己拥有得到关爱的权利,而从不去履行帮助他人的义务。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家庭教育的水平与家长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自身素质及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个人修养。
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唯一的孩子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很难想象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做什么,可能扮演什么角色,是否能对他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都日益困扰着家长。
(一)家长过分管制,孩子强烈反抗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不重视孩子全方面的教育,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
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特别崇尚“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而不重视自身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正文: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独生子女的独特性国内外对独生子女及其教育的研究结果,几乎一致肯定独生子女的智能是优秀的,而在身体情况、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社会生活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智力发展较快,知识面较宽,身高体重达标率较高,但行为习惯缺点较多。
至于差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态度的明显不同。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有利条件有:1、独生子女生理条件比较优越。
从遗传因素方面保证独生子女在脑力、体力、智力方面的相比非独生子女总体更为优越。
2、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
因而能够尽管满足独生子女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充足的营养和智力开发条件,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独生子女能获得较多的智力激励。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总是能够挤出更多时间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教孩子学习、供给智力开发的各种玩具,因此独生子女一般都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广。
4、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抚。
由于充分享有父母的爱,独生子女幼儿容易形成健全的个性,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有利于幼儿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概述作为我国特色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主流。
由于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在教育中往往备受关注和呵护。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独特的问题,亟待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二、问题分析1. 宠溺问题独生子女由于是家庭的唯一孩子,往往会受到父母过度的宠爱与溺爱。
他们在家庭中往往成为焦点,得到了过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依赖,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自立能力较弱。
2. 社交问题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往往缺乏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导致社交能力较弱。
他们在家庭的呵护下过于自我中心,对外界缺乏理解和交流,容易产生孤僻与自闭的情绪问题。
3. 竞争压力独生子女往往承受着过大的家庭期望和社会压力,他们要承担整个家庭的期望,成为“全家的希望”。
这种过大的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4. 教育焦虑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然而,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学习压力,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对策建议1. 科学的家庭教育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过分宠爱孩子,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适当的家庭作业和家务分担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
2. 多元化的社交活动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比如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社区活动等,让他们有更广泛的社交圈,丰富多彩的社交体验。
3. 减轻学习压力父母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即可。
不要为了孩子的成功而施加过大的压力,适度的放松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4. 增强心理辅导独生子女在成长中会面临一些心理问题,父母需要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
学校中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心理问题的知识,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内容提要【摘要】我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家长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增加,且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家庭教育发展不够理想,仍存在许许多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就相对多一些。
【关键词】家庭教育独生子女教育存在新问题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亲子互动来进行的。
在传统的多子女的家庭中,子辈与长辈、兄弟姐妹之间互动。
但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缺少了多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原来传统家庭模式中与同辈之间的天然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再出现,亲辈个体或群体成了独生子女互动行为的唯一指向对象。
于是,孩子便成为家庭人际网络的中心,家庭的家政规划都围饶孩子进行,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
父母都围着孩子转,过分听任孩子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日常在家中的表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
为此独生子女家庭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株独苗上。
有的家长在情感上过度依恋子女,把子女当做是家庭的中心,是联络家庭成员情感的纽带.处处想的是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对孩子过分宠爱和迁就。
对子女的经济投入较多,尽量满足他们在生活上的各种要求,现在的独生子女特别是九零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父母百事包做,在父母眼里永远都还是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形成心理上的对父母的依赖性。
就拿我大侄女来说吧,她是我大哥的唯一的小孩,现在已经读高二了,已经17岁据说还没有会煮饭菜。
平时都是父母煮好饭菜后,洗好碗筷在请她上台吃饭。
家里的扫把、拖把她从来没有去碰过,甚至换出来的衣服都是她母亲帮她洗的。
父母在做家务时她是守候在电视前,或者是玩电脑。
并且她从来没有主动帮父母做过家务,更没有想过父母的艰辛和操劳。
偶尔父母忙不过来时叫她去煮饭或者帮洗菜等等时,她会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有甚说:我要写作业,“嘭”一声钻到自个房间,并且关上房门。
这时候父母亲千万不能生气,更不能开骂否则会有严重的后果。
有一次也是上述的事情,她父亲实在看不过眼,就敲开女儿的房门,“吧啦吧啦。
”的对女儿批评了一顿。
我那倔强的侄女气鼓鼓的跑出房间,打开大门又是“嘭”的一声,跑出外面去了,任凭母亲在后面如何的苦苦喊叫……。
在中职校的时候,常有家长来学校帮小孩洗衣服的现象。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了一位家长:小孩这样大了就应该放手,给他独立的生活了,干嘛这样老远跑来帮小孩洗衣裤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嘛。
“小孩还小,不能给累坏了,我辛苦些没有什么的,只要孩子能好好学习就行了。
在说了我就这一小孩,他可是我的希望、将来呢。
那位家长连头都不抬一下就对我说了一通。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就是因为宠,这样才出现一些怪相,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我边走边想。
这种现象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里都普遍的存在,由于缺少生活体验,导致这样的孩子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脱离了父母,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与至于有些独生子女远离家门,进入学校过集体生活时,不会洗衣,不会搞卫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差。
近年来,大学生要父母陪读的事例、中专生、技校生、高中生每每星期把换下的衣服拿回家给父母洗的事例时有报道。
(二)学习、学校的表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乏同龄人的交流,缺乏情感培养,较多独生子女伴有自闭心理,性格上较为孤僻,缺乏阳光之气。
进入学校以后,与同学间形成一种情感隔阂,做事、评判等较为显得专断,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有时过于敏感、多疑。
有些独生子女学生步入初、高中后,在自我实现意识主观需求上明显增强了。
我以前曾经有这样一位姓刘学生,在班里面成绩很一般但是平时又不努力,看见别人在各方面比自己强,心里就不舒服。
特别是同桌在考试没有给他看,有时给钱帮做作业也不帮,所以刘同学对同桌耿耿于怀。
有一次竟然出钱找人要去打同桌,幸亏发现及时才扼制了一起打架事件。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他们容易形成“自我表现”的心里意识和优越感并且应该高人一筹,形成不愿受到冷落、受到轻视的习惯。
由于心里自我评估过高,大部分独生子女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展现才华,在新的集体中想继续保持往日的优越和中心地位。
但在学校同辈众多的竟争环境中,这种在学习工作中的思想都是脱离现实的。
加之他们不服人、做事顾虑少、自我约束水平欠考虑等性格特点,与学校的严束管理产生了强烈碰撞。
因此独生子女学生在班集体里,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碰撞,如果不能适时调整,极易产生失败感、失落感,从而造成一种压抑心里状态。
(三)与他人相处的表现现在相当多的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较多的独生子女在心里逐渐产生“以我为中心”今天较多孩子的生活都比较优越,所以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产生自尊心极强,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外表和行为是其他人非常关注的,经常假想某些观众一直在观察和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懈可击的,非常喜欢表现自己。
例如,有的学生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不惜在众人面前扮演小丑的角色,把自己不光彩一面表露出来。
甚至于把别人的嘲笑当成是赞赏。
也有的学生不能忍受教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意见而怀恨在心,甚至拳脚相待。
总之,自我感强的学生很难与人相处,一旦他们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他们就会产生自卑、嫉妒、怨恨等心理。
因为“以我为中心”一些独生子女在与人相处中,如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心里面就极不舒服,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要强于对方,甚至于不择手段。
先来看一个典型案例,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才生卢刚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1985年他和另一名来自中国农村的学生山林华一起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师从戈尔兹教授。
1991年,卢刚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年仅27岁。
卢刚性格内向,从小学到大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还屡屡在竞赛中获奖。
在表扬声中长大的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对他人感情淡漠。
卢刚心胸狭窄,不善与人交往,从不倾听别人的友好建议。
在人际交往中,他经常表现出“唯我独尊”的样子,处理问题“非黑即白”。
相比之下,山林华性格开朗,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深得导师喜欢。
他们的导师是享有盛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对学生要求极高。
由于卢刚对山林华的嫉妒,怨恨导师在评选奖学金时对自己不公正,终于在1991年11月1日下午枪杀了包括导师在内的三位教授和同学山林华后自杀。
我们在震惊之余,也为一个英才的泯灭而惋惜。
如果他的心胸不那么狭隘,而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二、采取的教育对策(一)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是祖国未来、是建设者,他们需要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好的挫折耐受力,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针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可聘请一些心理专家对“怎样增强住校后的心理适应能力”、“怎样从心理上承受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怎样化解和消除几种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等问题作专题讲座,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的总体规划,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理咨询室,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失败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和情绪调控方面的困惑,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对心理冲突、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保持心理健康。
(二)强化品德素质教教育,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胜过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好。
一个人的智力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什么都好。
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要引导学生接受诚信教育,要求他们要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对他人要以诚相待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骄不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学会爱人,爱父母、爱他人,只有学会爱的人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满,一个有爱心的人才会更有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挫折和苦难都要坦然面对,引导学生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人的情绪容易受环境的感染。
因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余活动以及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体,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陶冶心理品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学生们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参加学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深深认识到自身价值,了解和发掘自己的潜能。
此外,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自我表现和心理渲泄的最佳渠道。
通过演讲、辨论、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
影响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学生在家庭中较优越的环境与较弱的适应能力相冲撞产生的矛盾心态。
对于这些问题,应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使独生子女学生在进入学校后能得到健康全面地成长。
(四)家庭父母教育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家长要真正重视家庭教育,父母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成长教育,它是无法代替的,无法复制父母的经历和过程。
作为家庭、父母教育可以借鉴以下几点:(1)要讲究方法。
只有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要求家长要多读书,学习借鉴好的方法、成功的经验,了解一些孩子心理,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彻底摒弃看似爱实则害的做法。
多与孩子交流,单一的家庭结构,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孩子缺少交流,尤其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不能只管孩子的生活需要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要。
空余时间陪孩子唱歌、聊天、游戏等,都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父母与子女间的心理隔阂。
(2)让孩子参与一些事情的决定,培养孩子的主见。
比如让孩子选择周末放松的方式,是去超市呢,还是去公园或者游乐园或者图书馆,并让其说明对自己选择的理由和想法,长期下来,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己对事情的见解和主张。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和操作。
孩子是温室中的幼苗,需要阳光,更需要接受风雨,才能茁壮成长。
而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是相当有益的。
(3)父母对待孩子要宽严结合,不能一味的宽,绝不能溺爱。
关键时候要讲原则,不能妥协,否则会滋长孩子的惯性,使教育陷入被动。
周谷城也认为,教育孩子,父母有责,过于溺爱,未为上策。
秦牧也认为,盲目的溺爱,纵容儿女,让他们泥足深陷,走向覆亡之路,也是愚昧的各种形态中的一种。
(4)平等对待子女,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