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第一讲
《文学欣赏》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最新) (1)
第 17 页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四、诗歌欣赏技巧→(二)熟悉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具有多义性,即一个词或词组有着两重以上的含义,且有的含义明确,
有的含义不明确。
第 18 页
1) 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 音等属性,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多义性
2)情韵义
情韵义是指由诗歌历 史沉淀生成的特定意韵, 是“诗的成语”。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则将它们统称为诗歌。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一、什么是诗歌
第6 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 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音韵,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 式的美。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第7 页
《诗经》反映的时代是自周初至春秋中 叶,共500多年,其多数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 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 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 24 页
第二节 什么是文学欣赏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一)先秦时期
第 25 页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具有
楚文化独特光彩的新体诗——楚辞。这是一
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 民间乐诗,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指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诗,通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 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等。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二、诗歌的分类→(二)现代诗歌的分类
第 10 页
✓ 格律诗
✓ 散文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它要求篇有定
文学欣赏第一课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末了,想起那么一段话: 末了,想起那么一段话: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哭泣,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哭泣, 因为我在水里。 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 水说:我能感觉的到你在 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 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
一、文学欣赏的含义及魅力
• 1.文学的含义 • 文学家写出的作品,我就称之为文学。 从纵向的纬度,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和外 国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内部,我们又可 以横向的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 代文学。
2.文学欣赏的含义
•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 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 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 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 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 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
去 贬 低 它 。 》 这 样 的 作 品 而 贝 宝 海 上
《 去 崇 拜 他 ,
而 切 作 品 , 不 不 会 因 为 它 是 高 崇 经 曾 他 会
一 公 平 的 面 对 你
去 赏 。 最 后
欣 欣 赏
学 而 这 就
老
, 是 为 我 , 了 要 快 告 乐 诉 去 大 阅 家 读 的 去 文 , 见 成 种 各 下 放
• •
诗歌:唐诗宋词选,现代的徐志摩、冰心、冯至、穆 旦、戴望舒等的诗,当代的诗指北岛、顾城、舒婷、 海子的诗,外国的有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 《唐璜》、雪莱的《西风颂》《致云雀》、波德莱 尔的《恶之花》、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 《荒原》,还有普希金、泰戈尔的诗 散文:《老子》、《史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 欧阳修《秋声赋》、张岱《西湖七月半》等;现代 散文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梁实秋、 张爱玲的文章;当代的有余秋雨、季羡林、张中行、 贾平凹、张承志、王小波、韩少功等人是散文;外 国的有柏拉图的《对话》、蒙田《随笔录》、培根 《随笔》、梭罗《瓦尔登湖》
文学欣赏第一讲PPT文档79页
举例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後,不以优劣为诠次。又其人既 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
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 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思君 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 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 美人上马来,马儿似 不支
引用
刘勰
刘勰<文心雕龙>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 摇焉.”
钟嵘<诗品 >说:
钟嵘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 魂逐飞蓬.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liú xié 刘勰(约465——520) 南朝梁(今山东)人。 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 一部《文心雕龙》奠定 了他在中国 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 不可或缺的地位。
元代--元杂剧/元散曲/ 长篇章回小说
明清--三言二拍/长篇章 回小说
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抒情的,与音乐密切相关. <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诗歌的特点: 1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2 跳跃性结构 3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有音乐美 诗法举例--起兴/隐喻/象征/叠加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注释
汉代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 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善歌,有善创造新 声。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
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 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 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文学赏析第一课
文学赏析第一课文学赏析是一门让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内涵与艺术魅力的课程。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作品的内在美,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文学作品的背后故事,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学赏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
首先,文学赏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文学赏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同时,文学赏析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增强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文学赏析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进行文学赏析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文学赏析时,我们首先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其次,我们要善于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一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学解读。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学赏析,领略作品的魅力。
在进行文学赏析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是我们进行赏析的重要内容。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感受,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命题,来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学体验。
文学欣赏(1):绪论及第一章
绪论课讲课要点:绪论和第一章内容绪论应讲清两点:1、开设本门课的目的;2、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及讲课方法;第一章应讲清以下内容:第一:文学的涵义——这是进行文学欣赏的基础;第二:文学欣赏活动性质——文学欣赏是一个审美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给我们以无穷的教益。
第三:文学欣赏的过程——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欣赏教学过程:绪论——本门课的教学体例和开设目的:文学欣赏课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总体氛围中产生的一门新课,它不同于以往与中学语文课本面孔雷同的《大学语文》,采取以文学欣赏方法和文学欣赏常识为主线、以名篇欣赏为落脚点,分文体进行教学的模式,重点在于欣赏方法的介绍。
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掌握欣赏方法的基础上,自如地进行文学名著的欣赏,以达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文学欣赏方面的内容以教材为主包括五章,共26学时;根据专业的情况及外语教研室的要求,加入写作方面的内容,重点讲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文写作概论,二是常用的应用文文体写作,三是毕业论文写作,共8学时。
对学生的要求:无论是文学欣赏还是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我们的精神需求,后者可能是我们今后谋求生计的工具,因此应该重视;由于课时非常短,内容很多,课堂上只讲要点,需要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一、文学活动: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既然是艺术创造活动,就要有原料、有创造者、有产品,文学创造的原料就是现实生活,创作者就是作家,产品就是作品,因而这三者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即现实——作家——作品。
这就是传统的文学创作三角关系。
但是在这个关系中,只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没有对于作品的评判和反馈因素,所以后来国外的文艺理论家,又创立了“文学的接受理论”,即在以上旧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读者的因素,构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作家——作品——读者。
第一讲文学欣赏概论
第一讲文学欣赏概论当一个人在呀呀学语时,他就可能开始接触文学了。
当他聆听外婆讲述有趣的故事、小阿姨念诵好玩的儿歌、父母讲解教化性寓言时,他就参与到文学活动--文学欣赏之中了。
长大成人以后,他还可能从书本中阅读文学,也可能给他的小孩子讲故事、念诗,那就更多的介于到文学活动之中了。
可以说,文学活动既不神秘、也不陌生,他就处在人们的生活中。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门课程就是有关文学活动的一门课程。
这节课我要讲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也就是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学什么?这是我们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这里我先讲一下我们这个学期的内容安排。
3、怎样学好这门课?就需要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文学更好的了解社会和人生。
“文学教育”可以说是文、史、哲、理、工、医、农各科大学生人文教养的基础,而不仅仅为文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对象。
我们相信,文学研究是一门专业,但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熏陶并非一门专业。
中文系之外的大学生选修“文学欣赏”,并非“跨专业”来寻求一门可有可无的学问,而是培养他们作为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
培养这种综合能力,文学的作用,是大学文理各科任何一门专业都无法代替的。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
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
文学赏析课第一讲
共计305首诗歌
《风》:十五国风,160首 《雅》:大雅31首、小雅74首 《颂》:周颂、鲁颂、商颂, 40首 (另外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
《诗经》主要描写了五方面内容:
政治、燕飨、情爱、史诗、农事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乐舞的结合
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②语言声律节奏:重言叠字、双声叠韵, 四言二拍的节奏 ③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 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 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 三个月那么漫长。
《诗经〃郑风〃子衿》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 触发的真情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 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 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 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 经〃郑风〃子衿》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 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魏晋时代,文学已经觉醒 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曹丕《典论· 论文》)。 以后,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了。魏晋以后的 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
二、漫长的发展历程 诗歌
先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诗经》 (四言诗) 《楚辞》 (杂言体)
五言诗 七言诗
声律和丽 辞长足发 展
《郑风〃子衿》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 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 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郑风〃子衿》整齐 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 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郑风〃子衿》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 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 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
二、文学的历史
(4)明清散文。明代散文,先有“七子” 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 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 ,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 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 ,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 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 、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一、文学的含义
3.指辞章修养 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 学,其谁宜为?” 在这里“老”是历久 而富经验之谓,文学受事于“老”,其 含义应是“文笔”或“辞章修养”。“ 文笔”或“辞章修养”,含义内容广泛 ,此时并不专指文学。
一、文学的含义
4.官名 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 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 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 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 。“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 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 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 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 学”。明清废。
二、文学的历史
5.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的欧洲讲究理性,讲究秩序,这一时期自然 科学的成果告诉了人们宇宙是井然有序的,因而社会 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 范。在这种精神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古典主义文学 ,便以理性作为自己的生命,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能 动性,同时又否定了神性。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人通 常都处于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纠 葛中,而服从王权则是最高的理性。古典主义文学中 蕴涵的是一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既肯定了个体,又 强调约束。
二、文学的历史
(5)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 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它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 、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散文的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 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 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 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 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文学欣赏课程介绍1
文学欣赏课程内容第一、二课老舍第一课众生皆苦欣赏《骆驼祥子》,从整体上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社会背景、人物的命运起伏,虎妞这个人物的性格和悲剧。
小福子出现的意义,这个人物的特点。
重点讲解:第十六章令人震惊的百姓生活之苦理解阅读题中民国作家的背景第十九章关于女性的苦难理解阅理解题中的贫苦母亲形象第二课人性的光辉第一章祥子的形象理解阅读理解题中,通过人物描写体现出来的性格第十一章曹宅惊变理解阅读理解题中,面对变故表现人性中的善良第二十四章祥子的末路理解阅读理解题中,为什么都是逆境中求生存的主旨第十八章重温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体会描写的细致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不要忽视文学作品中的细节课堂配套书目:长篇老舍《骆驼祥子》(必读)《茶馆》(选读)短篇:老舍《马裤先生》《我的母亲》莫言《从心所欲不逾矩》——2017年深圳中考题,阅读第16题:本文先祖的作法“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写字与做人方面分别分析。
莫言《知恶方能向善》《厨房看客》《月光如水照缁衣》《卖白菜》第三课和第四课张爱玲第三课金锁记——生活际遇中更迭的人生二、《金锁记》:看一个人的命运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随之而来的,是性格的变化。
能够用语言概括出各时间段人物的特点。
(书面作业)第四课沉香屑——体会人性的复杂一、《沉香屑》:(1)体会天才的描写,能够感知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2)通过人物的外表描写,看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社会阶层学习什么叫伏笔(书面作业:从另一本小说中举一个例子)三、《红玫瑰和白玫瑰》深刻体会什么叫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作业:分析自己,你的矛盾性是什么?)第五和第六课金庸第五课仗剑走天涯——体会浪漫与豪情一、逃离现实生活的人们,无拘无束的人生,成人世界的童话二、虚构世界,个人命运发展仍具有逻辑性——想过吗?你在写作中,你笔下人物所有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都有内在合理性。
( 作业:我曾经写失败的人物) 三、复习阅读理解题中的几个要点:线索悬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戏剧性冲突渲染诗意美第六课我是人间惆怅客——体会种种情绪分享重要章节,(1) 体会怅然、思念、缠绵绯恻、悲痛……情绪,准确用各词语表达阅读理解题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试着在作文中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中国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第一讲
2020/3/3
• (二)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 • 与比喻相比,比喻后面的理论学说当然
更为重要。因为比喻不过是它背后的理 论学说的形象描绘而已。 • 镜子的理论把文学理解成写实的再现 的;而烛光的理论则把文学看成是创造 的表现的。
2020/3/3
• 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创作作品,就是 对世界的模仿,并不是创造,这正如用 镜子反照万物。
2020/3/3
• 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不是现实的装 饰物,更不是一种消遣。海德格尔把文 学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 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 • 栖居在这一片大地是这样一 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 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 命。
动,可是,更多的时候,对于更多的人 来说,可能并不去思考什么是文学。 • 古往今来,理论家们不知提出了多少 种观点,莫衷一是。
2020/3/3
• 文学最流行的不是抽象的阐释,而是 形象的比喻。
•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镜子; •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灯; •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画。
• 不同的比喻代表着不同的文学观,代 表着不同的美学观。这些生动而有趣的 比喻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走近文
• 当人类已经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 ,另一种需要就会被提升起来。
2020/3/3
• • 文学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
式,正是用来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 • 人们常常把文学比喻成人类的精神食
粮,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学对于人类来说 ,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020/3/3
• 文学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 ,过去,我们常常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 上。
2020/3/3
• 艺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到了诗意的 状态之中,在此诗意状态中作品建立世 界,展现大地,进入了生活的最高境界 。
《文学欣赏》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
二、整体把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 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 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 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 的有机整体, 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 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 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 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 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 鉴赏,才是正确的欣赏方法。 鉴赏,才是正确的欣赏方法。
5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 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地复映现 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 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 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 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 理解,重新创造形象。 理解,重新创造形象。 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 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 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 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 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 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 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 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 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 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 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 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
8
一、以审美为主导,综合分析价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 多其他的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 多其他的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 价值、理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等。 价值、理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 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 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 价值、政治价值、 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 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 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文学欣赏
• 又如我们欣赏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从它那登楼极目的艺术意象中, 进一步领略其所包含的艺术意蕴,寻索它那不断升腾向上所能启迪 的某种人生的真理,似乎觉得它说的不再是登楼,而是人生追求的 一种象征、一种暗示、一种领悟:人只有志存高远,才能目光远大 。通过这种寻索玩味,人们的心灵便有所升华。
三、文学鉴赏中的共鸣
• 共鸣是文学鉴赏中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应现象,一般指人们鉴赏 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相通、类似或 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 • 在文学鉴赏中,当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景符合读者自己的审美 理想、趣味、心境时,鉴赏者往往会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爱作者 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以致象喜亦喜,象忧亦忧,达到物我交融 ,物我一致的境地,这就产生了共鸣。例如当林黛玉听《牡丹亭》 中唱词时,产生了与杜丽娘类似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深闺 自怜的相似感情,以至心摇神荡,如痴如醉,‚心痛神驰、眼中落 泪‛,这就是一种‚共鸣‛。
• 再如当代优秀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它所表现的强烈、深沉的 爱国主义情感激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 人们把赞颂和同情一致地给予了作者赞颂、肯定的梁三喜、靳开来 、梁大娘、雷军长,而对作者谴责的赵蒙生母亲的利己主义、以权 谋私产生了愤怒和抗议。很显然,作者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 情感,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和感应,这也是共鸣。由此可见,共鸣的 产生比较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是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的相通、或对人物命运、遭遇的‚认同‛。
1.艺术感受
• 艺术感受阶段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在感觉和知觉中初步接触文学 形象、意境,并开始有情感体验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读者以 文学语言为中介,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感受到文学作品感性形 式的形象的各种外在表现,在知觉中将其‚复合‛,为完整的表象 ,从而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叙事文 学的人物形象来说,从感受其形体外貌、言谈举止、风度仪表获得 初步完整的印象,于是,知道有些和是些什么样的人,相互之间的 大致关系是什么,自己又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感波动和心灵震荡 等等。
古典文学欣赏第一讲
古典诗词欣赏的禁忌: 公式化的评价和概念化的抽象
文学欣赏的非“懂”性
懂 文字释训、词语释训、 历史和掌故的考证、义 理的分析等
不懂 作品深奥,知识水平有 限 时代和语境的变化造成 理解上的困难
中国古典诗词讲求韵、味、气、趣、
非
含蓄、蕴藉、言外之旨、弦外之音
“
懂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重感悟、轻理论分
性
之
析
原
因
中国古代汉语在思维上表现出意义的模
糊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诗词鉴赏的不定性
主体读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重对作品内在情感的剖析,注
一
重挖掘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
的联系
二
抓住“意象”是重点
诗词鉴赏的具体方法
三
发挥联想找意境
四
情绪朗读
诗词鉴赏的 超越性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 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 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衣带渐宽终。’”
客体作品
创作的时代距离、语 义的多样性、修辞手 法、表现技巧的运用 等。
诗词鉴赏的具体方法
古典文学欣
古典诗词欣赏的目的(目标): 借助对古典诗词丰富内容和艺术 美感的理解和感悟,来认识当代 人的生存状态,满足当代人的精 神追求,丰富当代人的审美生活, 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 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节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 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 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 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 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 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师父临终时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 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 了。” 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 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 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 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 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 多么地快乐。 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 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命中的一件小事的不同结果而走向完全不同的多种
命运。
史铁生想借莫非的宿命告诉我们,命运是荒诞的,
探求自己宿命的原由,最后得到的,也只会是像 “一个又闷又响的狗屁”一样,毫无意义。
作 业
回去利用网络或购买图书,再读 《命若琴弦》和《原罪·宿命》, 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读后感,题目家之一。他的写 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 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 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 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 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 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 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 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 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命若琴弦》
1991年,陈凯歌根据《命若琴弦》 改编的电影《边走边唱》上映。
LOGO
文学欣赏第一讲
——寻找光明的美丽谎言,探求 自己宿命的原由
代表作
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 们的角落》《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 》《老屋小记》等 中篇小说:《插队的故事》《礼拜日》 《原罪·宿命》《小说三篇》等 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在一个冬天 的晚上》《我的丁一之旅》《山顶上的 传说》等 散文:《宿命的写作》《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
《原罪·宿命》
解读《命若琴弦》
希望·绝望
神或上帝:空白的药方
正视苦难,正视生命中的残缺
人物
“我”莫非
其父、其母、其姐 校长、司机、警察、 学生
解读《原罪·宿命》
一个“又闷又响的狗屁”,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 原因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生命的渺小。 “莫非”,本身就包含着多种可能,人也会因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