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精华)分析(20200501081239)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散文等文学形式。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和道德观念。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3. 古典诗歌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
4. 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分析与欣赏。
5. 古典诗歌在高考中的考查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古典诗歌的主题、意象、手法等进行探讨。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古典诗歌,提高实际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知识的掌握和鉴赏能力。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锻炼其思维和表达能力。
3. 诗歌创作: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检验其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运用。
4. 高考成绩:关注学生在高考中的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总结教学成果。
1. 课时:本课程共计3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依次讲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审美观念、鉴赏方法和代表性诗人作品。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鉴赏交流活动,提高实际鉴赏能力。
4. 高考辅导:针对高考真题,分析古典诗歌的考查要点,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古典诗歌鉴赏教材作为主教材。
2. 参考书目:提供一批古典诗歌鉴赏的参考书目,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古典诗歌鉴赏资源,如诗歌网站、学术论坛等。
4. 教学软件: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辅助进行课堂教学。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纪念馆等,感受诗人的生活环境。
2. 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体验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鉴赏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
3. 古典诗词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鉴赏法:分析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词,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一首古典诗词,交流分享。
第二章: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
2. 掌握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简洁、含蓄、富有音乐性等。
2. 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古典诗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鉴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 鉴赏法:分析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词,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一首古典诗词,交流分享。
第三章: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意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意象特点。
2. 掌握古典诗词的意境创设方法。
高考诗词鉴赏教案
【 - 高中作文】【篇一】高考诗词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3、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心里一定在装着学生,要真正摸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
必要的时候实施分层教学。
4、本知识点教学大约需要9课时,知识点强化训练解析3课时,综合检测讲练2课时,共约十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在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
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
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Script>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诗歌鉴赏(一)高考要求: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一.鉴赏用词之妙(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静夜思是个例外吧!)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一、《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基本概念与术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论、赞、跋等。
2. 使学生了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古典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3. 古典诗词的特点【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论、赞、跋等。
2. 讲解古典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古代诗歌的分类、词的起源和发展、赋的特点等。
3. 分析古典诗词的特点,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辨别不同类型的古典诗词,并分析其特点。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二章: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的基本知识2. 古典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鉴赏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的基本知识,如平水韵、仄声韵、押韵等。
2. 讲解古典诗词韵律与节奏的鉴赏方法,如听觉感受、节奏变化、韵律美等。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辨别古典诗词中的韵律与节奏,并进行鉴赏。
4. 分析经典诗词案例,让学生体会韵律与节奏在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性。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三章: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意境与修辞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的基本知识2. 古典诗词意境与修辞的鉴赏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古典诗词的意境与修辞的基本知识,如意境的定义、修辞的手法等。
2. 讲解古典诗词意境与修辞的鉴赏方法,如感受意境、分析修辞效果等。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全集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全集一、总目录:第一章考纲解读第二章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及读诗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古典诗歌的主要类别及相对的高考考点第四章高考考点分类解析第一节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二节诗歌中的形象第三节诗歌的艺术特色第四节诗歌的思想情感二、详解第一章考纲解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要点: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读】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中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作用)。
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包括作品整体或具体语句的修辞手法、写作技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特点。
其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对仗、用典、夸张、衬托、借代、通感、互文、双关、反语、反复等。
常见的写作技法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方面重点在赋(铺叙)、兴(先言他物),描写方面重点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工笔与白描、渲染与烘托,议论方面重点在先抑(扬)后扬(抑)、卒章显志,抒情方面重点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社会价值、人生观。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章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及读诗的基本原则一、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案名称: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形式: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2. 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
3. 诗词的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
4. 诗词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等。
5. 诗词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基本形式、修辞手法、意象、情感和主旨等知识点。
2. 示例法:通过具体诗词作品,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等方面的特点。
3. 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鉴赏给出的诗词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诗词鉴赏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诗词的基本形式:介绍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各自的规律和区别。
2. 诗词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具体诗词示例进行分析。
3. 诗词的意象:讲解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概念,分析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诗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理解情感对诗词的影响。
5. 诗词的主旨:讲解诗词主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词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特点。
六、教学步骤(续):6. 诗词鉴赏实践:a.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独立鉴赏,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
b. 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c. 汇报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鉴赏方法和技巧。
7. 诗词创作指导:a. 讲解诗词创作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b.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指导教案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言此意彼”类诗歌“寄托”辨明之法教学过程一.由《石灰吟》导入投影显示: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为官清正,不畏强暴。
这是他17岁时写的一首咏赞石灰的诗。
前两句说的是采石头和烧石头,三四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石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将清白长留人间的心愿。
问:诗人仅是为了写石头吗?明确:不是。
句句写石头,却又句句在写诗人自己。
借对石灰的咏赞寄托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诗人把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在另一形象上,借物抒情,托物咏志,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寄托”。
用这一手法写成的诗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言”与“意”之间有的容易有线索可寻,有的则不易找到桥梁,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创作和鉴赏的规律,吟咏咀嚼,辨明寄托,体察其中的寓意。
今天,我们就如何辨明这类诗作中的“寄托”作一探讨。
投影显示:辨明寄托体察寓意二.鉴赏举例1.出示第一例曲池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初唐四杰”:卢照邻、王勃(《腾王阁序》)、杨炯、洛宾王。
同学概述这首诗的内容。
提示:这首诗写荷花幽香四溢,圆叶覆盖。
一般说,这荷花应该怡然自得,独得其乐了。
但后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它“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一个“恐”字,写出了荷花的心中的忧伤,它怕秋风来得早,又怕自己凋零不为人知。
荷花本不会“忧伤”,看来诗人在这里是有所寄托的。
但他究竟要“寄托”什么呢?请看一段介绍,然后再作回答:卢照邻曾在邓王府任职,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服用丹药,手脚痉挛,几成废人。
[屏显]问:诗人在荷花这一意象上寄托什么?提示:借荷花抒怀,“言”在荷花,而“意”在自己,寄托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
学生归纳方法:从这首诗的赏析中,你觉得要辨明诗中寄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联系诗人身世,由表及里,从而洞察诗中寄托的深意。
高三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精品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必备——古典诗词鉴赏考点阐释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才能是语文阅读才能中最高的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根底,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才能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才能,但高考考的只是“初步的鉴赏〞,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展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展鉴赏。
只要对诗词曲有兴趣,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研读过,做这类题也并非很难。
古代诗歌包括古诗、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以及对联等,高考对古代诗歌的阅读才能的考察,主要是通过详细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表达的。
考察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观点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考察,题量稳定,一般设2道题,分值有增加的趋势。
唐诗鉴赏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主轴,直到2021年以前都是独霸天下的。
随着地方卷的增多,命题的选材、题型等也随着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可喜场面,唐诗不再是一枝独秀,但仍是命题者选材的首选。
从风格上看,唐诗大致与唐代历史的分期一致:初唐万象更新,诗歌表现的是欣喜、创新的气象;盛唐繁华竞逐,诗歌那么或者者寄情山水,或者者表现文人雅士的雅趣,或者者咏怀状物等等,诗歌的情感以大气、豪壮为主;中唐在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诗歌那么多为忧国忧民、讽劝时弊;晚唐国力孱弱,诗歌那么是在讽谏中流露出对盛唐气象的神往和对唐帝国的忧虑。
近五年选取的唐诗有首25,占诗歌考题总量的近1/3.命题者往往将前人对字句的甄别、前人的评述〔包括将两首诗歌比较起来评述〕等作为命题点,以期通过比较、联想,使考生获得古诗学习的一条好方法。
这一点,从2021年以后的高考试题可以得到验证。
另外,赏析、探究类题目也频现高考试题。
和明清及近代诗歌一样,唐代以前的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不是可以忽略的。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教案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教案【考纲解读】【考点透析】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最新-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诗歌特点,披文入情,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知人论世鉴赏诗歌内容;规范表达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第1课时教学内容:鉴赏基础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
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屹立百年的建筑。
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
”中国古代诗歌薪火相传,历几千年绵延不绝,是与诗歌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二、对于诗歌,你有哪些知识积累,鉴赏诗歌需要哪些基础的知识储备呢?1、给诗歌按不同标准分类(重点是古诗的体裁分类)2、诗歌特点:创造意象,创设意境:在描绘的生活中包孕着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愤怒出诗人”(恩格斯),即使纯写景的诗歌,它都不可能不表现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
诗贵含蓄、精练、跳跃性强。
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作为单位的(中国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分行的主村根据是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主为来分行的)。
3、诗歌的抒情方式⑴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如《锄禾》诗,就直接抒发了粮食来之不易,应予爱惜的思想感情。
⑵间接抒情:a、借景抒情,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两岭千秋雪,山泊东吴万里船”,全诗描绘了山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又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情深意浓。
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b、寓情于景,情景相生。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字字溢情。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一、第一章:古典诗词基本概念与术语1.1 诗词的定义与分类1.2 古典诗词的形式与结构1.3 诗词的节奏与韵律1.4 诗词的修辞手法二、第二章:唐诗鉴赏2.1 唐诗的发展背景与特点2.2 李白、杜甫、王维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解析2.3 欣赏唐诗的方法与技巧三、第三章:宋词鉴赏3.1 宋词的起源与发展3.2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的作品解析3.3 词牌与词体的特点3.4 欣赏宋词的策略与要点四、第四章:元曲鉴赏4.1 元曲的形成与演变4.2 马致远、关汉卿、白朴等曲家的作品解析4.3 元曲的格律与唱腔4.4 欣赏元曲的方法与技巧五、第五章:明清诗歌鉴赏5.1 明清诗歌的背景与特点5.2 袁宏道、纳兰性德、郑板桥等诗人的作品解析5.3 诗歌的形式创新与内容演变5.4 欣赏明清诗歌的视角与要点六、第六章:诗词的吟诵与背诵6.1 吟诵的意义与方法6.2 背诵的作用与技巧6.3 诗词表演与吟诵艺术的传承6.4 经典诗词示范吟诵七、第七章:诗词的文化背景与意象分析7.1 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7.2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与文化意象7.3 意象分析的方法与实践7.4 案例分析:著名诗词的意象解读八、第八章:诗词的情感与审美8.1 诗词中的情感表达8.2 诗词的审美特征与标准8.3 情感与审美的关系8.4 培养学生的诗词情感与审美能力九、第九章:古典诗词的现代价值与应用9.1 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意义9.2 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结合9.3 古典诗词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应用9.4 古典诗词的创新与发展十、第十章: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10.2 教学方法与策略10.3 教学评价与反馈10.4 教学反思与改进十一、第十一章:古典诗词的翻译与解读11.1 诗词翻译的原则与方法11.2 诗词语言的特殊性与翻译难点11.3 中外诗词解读的比较研究11.4 经典诗词的现代译本比较十二、第十二章: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12.1 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12.2 诗词与哲学、宗教、伦理的关系12.3 传统文化在诗词创作中的体现12.4 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十三、第十三章:古典诗词的比较研究13.1 同一时期不同诗人的作品比较13.2 不同朝代诗词风格的变迁13.3 中外诗词的相互影响与融合13.4 比较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十四、第十四章: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练习14.1 诗词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14.2 诗词创作的实践指导14.3 学生诗词作品的展示与评价14.4 创作练习与诗歌工作坊十五、第十五章: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资源与拓展阅读15.1 教学资源的分类与利用15.2 网络资源与古籍资料的整合15.3 拓展阅读的书目与推荐15.4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理解诗词的定义、分类、形式、结构、节奏、韵律以及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1.1.1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1.1.2 鉴赏古典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1.1.3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1.2 教材说明1.2.1 本章所选诗词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艺术价值。
1.2.2 教材内容包括诗词原文、注释、译文和鉴赏分析。
1.2.3 教材编排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
1.3 教学方法1.3.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3.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1.3.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2.1.1 诗词:一种具有韵律、节奏和音乐性的文学体裁。
2.1.2 诗:以抒情为主,注重节奏和韵律的文学形式。
2.1.3 词:以描写为主,注重音乐性和修辞手法的文学形式。
2.2 古典诗词的分类与特点2.2.1 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2.2.2 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等,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2.2.3 古代散文:包括赋、论、说、辩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3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2.3.1 了解作者背景:研究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3.2 把握诗词内容:理解诗词的主题、意象和情感。
2.3.3 分析诗词形式:关注韵律、节奏、对仗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诗词欣赏3.1.1 《春晓》——孟浩然3.1.2 《登鹳雀楼》——王之涣3.1.3 《静夜思》——李白3.2 诗词创作3.2.1 五言绝句《咏柳》——贺知章3.2.2 七言律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陆游3.2.3 词《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3 诗词鉴赏理论3.3.1 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特点3.3.2 宋代词人的创作风格及特点3.3.3 明清诗歌的审美趋势及影响第四章: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鉴赏概说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流派。
2. 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2. 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韵律、对仗、意象、情感等。
3. 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意境、修辞、风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2. 难点:如何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古典诗词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分析:分析经典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古典诗词鉴赏心得。
5. 总结:归纳古典诗词鉴赏的要点,布置作业。
第二章:唐诗鉴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2. 掌握唐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唐诗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唐诗的兴起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唐诗的主要流派:初唐四杰、盛唐气象、中唐风华、晚唐衰飒等。
3. 唐诗的基本特点:韵律、对仗、意象、情感等。
4. 唐诗的艺术风格:豪放、婉约、清新、凝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2. 难点:唐诗的艺术风格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唐诗,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唐诗鉴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唐诗的兴起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唐诗的兴起背景和主要流派。
3. 分析:分析经典唐诗,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全集第一章:古典诗词基本概念与术语1.1 诗词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诗歌和词的区别介绍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赋等不同类型1.2 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分析诗词中的平水韵、词牌、韵脚等格律要求探讨诗词中使用的成语、典故、比喻等修辞技巧1.3 古典诗词的形式与结构介绍律诗、绝句、词等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分析诗词中的起承转合、对仗、排比等结构元素第二章:古典诗词的背景与文化2.1 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对诗词的影响介绍唐宋诗词繁荣的原因和背景2.2 诗词与传统文化分析诗词中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探讨诗词中的节日、习俗、礼仪等传统文化元素2.3 诗词人物与流派介绍古代诗词大家如杜甫、李白、苏轼等探讨不同流派如田园诗、豪放派、婉约派等的特点和影响第三章:古典诗词的欣赏与解读3.1 诗词的感官体验分析诗词中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描写引导学生通过感官体验进入诗词意境3.2 诗词的情感表达探讨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并产生共鸣3.3 诗词的意境与象征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创造和意境转换探讨诗词中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第四章:古典诗词的创作与实践4.1 诗词的创作技巧介绍诗词创作的构思、用词、节奏等技巧分析优秀诗词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平仄规律4.2 诗词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实践练习提供诗词写作的素材和参考示例4.3 诗词创作的评价与修改介绍诗词创作的评价标准和修改方法分析诗词作品的优缺点和改进空间第五章: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案例分析5.1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诗词鉴赏的整体感知、细读品味、感悟启示等步骤分析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5.2 诗词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词作品《登鹳雀楼》、《静夜思》等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内涵5.3 诗词鉴赏的评价与反思探讨诗词鉴赏的评价标准和反思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第六章:唐代诗词鉴赏6.1 唐代诗词概述回顾唐代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诗词发展的影响介绍唐代诗词的主要流派和特点6.2 唐代诗人及其作品重点介绍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如《将进酒》、《春望》等6.3 唐代诗词的主题与风格探讨唐代诗词中的自然、友情、怀古等主题分析唐代诗词的豪放、婉约、清新等不同风格第七章:宋代诗词鉴赏7.1 宋代诗词概述回顾宋代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诗词发展的影响介绍宋代诗词的主要流派和特点7.2 宋代诗人及其作品重点介绍苏轼、李清照、陆游等宋代著名诗人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如梦令》等7.3 宋代诗词的主题与风格探讨宋代诗词中的爱情、咏史、山水等主题分析宋代诗词的婉约、豪放、哲理等不同风格第八章:明清及近现代诗词鉴赏8.1 明清及近现代诗词概述回顾明清及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诗词发展的影响介绍明清及近现代诗词的主要流派和特点8.2 明清及近现代诗人及其作品重点介绍纳兰性德、纪昀、梁启超等明清及近现代著名诗人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如《浣溪沙》、《的石》、《饮湖上初晴后雨》等8.3 明清及近现代诗词的主题与风格探讨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的社会、抒情、创新等主题分析明清及近现代诗词的现实、浪漫、现代等不同风格第九章: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与应用9.1 古典诗词在当代的意义探讨古典诗词对当代人的思想启示和文化价值分析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9.2 古典诗词的教育与应用讨论古典诗词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如何将古典诗词应用于日常生活、创意产业等领域9.3 古典诗词的当代创作与鉴赏介绍当代古典诗词创作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分析当代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和评价标准第十章:古典诗词鉴赏活动与拓展10.1 诗词朗诵与表演介绍诗词朗诵的形式和技巧探讨如何通过表演艺术展现诗词的魅力10.2 诗词社团与交流活动讨论诗词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探讨如何通过诗词交流活动提升诗词鉴赏能力10.3 诗词旅行与人文体验分析诗词与旅游的结合方式探讨如何通过旅行体验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文化重点解析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包括诗词的定义、分类、语言特点、形式与结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案第一节古典诗歌基本常识教学目的:掌握古典诗歌的最基本的常识,为阅读古典诗歌作准备。
教学时数:一节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远远的牵牛星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
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
河汉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注解:周郎:三国时东吴的大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二乔: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诗意: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称的诗体,产生较早,每篇字数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体,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较多。
和近体诗的区别看下表: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字数、句数无规定(五言、七言较多)字数固定、句数固定平仄没有要求平仄声调固定押韵比较自由位置固定对仗比较自由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时间划分唐朝以前唐朝以后二、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知识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律诗的格律要求首先是诗句字数要整齐划一。
每首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
其次队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
通常为八句。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
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中间两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
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意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使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五分之一。
三、小结四、布置作业第二节把握意象教学目的:能够把握古典诗歌的常见的意象,做好读诗的第一步教学时数:二节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一、习题试做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答案:(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
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
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
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赏析:在诗歌中,如果能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诗人的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从思想上受到感染,艺术上得到享受,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两个方面下功夫。
林景熙的《溪亭》诗正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佳作。
首联破题。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
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觉不然。
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
“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秋”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了解首句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作。
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洁品格。
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派,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
颔联紧承一二句。
“高树月初白”,是说高高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切上联“日暮”。
“微风酒初醒”,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与上联“馀思”呼应。
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去怀,从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不正说明他感慨至深吗!颈联写诗人举止。
“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穿”字尤妙。
“闲坐数流萤”,独坐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
这两句诗把其复杂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鲜明的画面,不难看出,其中隐现着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时代乱离的影子。
注家评曰:“此联本平,然用‘穿’、‘数’二字,便觉精神振竦,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是也。
”足见诗人用字之工。
末联写景。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一声声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遐想,举目四顾,只有远处水面上飘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火,此情此景,倍添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通观全诗,以景传情,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寄寓诗人的感慨馀思,情韵深长,颇具特色。
二、知识梳理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
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由此可将诗歌中的形象分为四类:(一)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
在古典诗歌中最为普遍与常见的就是后两种。
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三、布置作业结合诗句内容(可以选取其中一联)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答: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选取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四种景物,这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渲染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颔联,借写一去不返的流水和回巢栖息的暮禽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来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归隐的决心。
第二课时一、复习1、什么是意象2、十类意象的常见意义二、方法点拨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是:①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②概括形象特点。
③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是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如,2007年广东卷第10题第1小题:(诗歌见前)诗人运用了哪些反应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答题参考要点: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回答是什么形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回答形象的具体特征)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回答形象的意义)三、关于意象的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要求就诗中二三联所用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来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诗意: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
在这里,“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3分)(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3分)答案:钟声”望:“江”“青山”“远帆”“空”“老鹤”(1)、晚:“归艘”“(2)、诗人运用了比拟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任何关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歌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春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这首诗既有“残花”、“子规”(杜鹃)一类的意象,又有“燕子”、“东风”一类意象,诗人究竟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赏析】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