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就在于我们拥有历史悠远的文化底蕴,而坚定文化自信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五千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文化自信深厚的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从纵向时间脉络来看,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这是世界文明的奇迹;从横向文化内涵来看,我国传统文化相较于其他民族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和接纳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从而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文化领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打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与之同步的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在增强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充分肯定。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的大势,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问题。

过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新闻、报纸、广播等宣传手段,传播效率慢,并且考虑到个人文化素质修养高低等问题,这些单一的宣传方式无法满足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期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纷繁复杂,但互联网和其他诸如短视频或直播等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消费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连接起来,有些甚至脱离人民群众。

新媒体和互联网等传播方式不当使之达不到预期效果,新型媒体行业在宣传过程中动力不足,导致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产生偏颇和误解,动摇了实现文化自信的根基。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①紧张。

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

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

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

《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

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

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

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

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XXX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气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本。

这些资本包括国家价值寻求、社会理念、宗教崇奉、品德规范,还包括风俗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财产的开展水平密切相干。

文化软气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中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气力完成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气力的力量施展阐发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2024年4月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是伟大的文化发明,但文字出现的历史非常短暂,人类尚不足以进化出一个先天的“阅读脑”。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依靠遗传获得阅读技能。

我们之所以能够完成从“非阅读脑”到“阅读脑”的转变,既有赖于先天的大脑特性,又有赖于后天的阅读训练。

虽然人类没有进化出“阅读脑”,但先天拥有“口语脑”。

口语是人类自然习得的本能。

通过遗传,每一个准备接受阅读训练的个体已经具备了从语音通达语义的口语加工脑区和环路。

这些加工口语的脑区与环路即是“阅读脑”形成的开端。

从出生到死亡,人类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持续更新的机器,始终处于调整变化中。

这种能够不停“重组”的特性被称为“脑的神经可塑性”。

后天的阅读训练,有针对性地促成了先天脑的重组,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当属视觉词形区的出现。

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比较了无阅读能力(文盲)和有阅读能力的两组成年人,发现在阅读任务中,有阅读能力组的左脑梭状回(即视觉词形区)在观看文字时的活跃强度要高于观看人脸、房屋等其他视觉刺激时的活跃强度;而文盲组,相应的脑区未发现异常活跃现象。

这一发现首次直接证明了阅读训练对脑区功能的塑造作用。

除此之外,阅读还会“改写”大脑的灰质和白质结构。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与刚入学时相比,儿童在二年级时,左半球的顶下小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有所减小,推测是阅读训练引发了相关脑区神经突触的修剪过程,使这些脑区变得更加精简高效。

另一项研究发现,8-10岁儿童在接受100小时的阅读训练后,白质纤维束的走向一致性显著增强,意味着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有所提高。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于都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24年4月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思想的建立孔子身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西周的封建制度随着西周本土的沦陷,只剩下一个空名。

在大崩溃的时候,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将依据理性道德建立的系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也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

孔子教诲门下,并不像后世所谓的学校,而是与来自各方的同人和朋友们随机讨论问题,共同建立和发展一套思想体系。

从一开始,孔子注意的就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道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相处之道又建立在道德之上。

“道”在孔子心目中是永恒而且普世的原则,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天”,也不过是“道”的显现,“天”和“道”是一体两面。

神的力量和永恒、普世的原则,虽然抽象,但“道”不只存在于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它还存在于万事之中。

因此,儒家思想落实在人间事务上,是主导人间关系的大原则、确立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尺寸与尺度。

孔子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一锤定音,这是一门人间与社会的学问,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问。

这个特点我们必须记得,它乃是中国和西方制度方向上最大的差异。

儒家思想中的“安人”与“安百姓”孔子认为门下的弟子分别属于四个门类:德行、政事、语言、文学。

这四科各有出色的代表人物。

德行是修身,政事是为人服务,语言是处理社会事务和传达信息,文学是书写能力,与语言同为传达信息之用。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沈阳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26届)语文试题说明:1.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71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

在这幅近12米的长卷中,王希孟主要运用了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以细腻的工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海、点缀其间的村舍、江中独钓的渔翁和挺拔秀丽的松竹。

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场视听盛宴掀起了文化自信的国潮热,引发了一轮对“青绿腰”的模仿热,影响力覆盖全民。

《只此青绿》打破了赏画的平面视角,用多维的舞蹈语言和舞台空间让《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活”了起来。

青绿女子刚柔并济,舞姿翩跹,曼妙的“青绿腰”将古典式的奇幻美学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了私享画作的沉浸感。

这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重塑了当代观众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验,这“复活的艺术品”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时空穿梭机,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走进王希孟的心路历程,走进北宋工匠艺人们的生活。

这种赏画经验的革新,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一直以来,守正与创新都是古典题材舞蹈创作者们的共识。

“守正”体现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上。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丰沛源泉。

而“创新”则是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舞蹈技巧等舞蹈要素的“文化性”上进行的想象和开发。

《只此青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做出了一次成功探索。

思考大众对“青绿腰”动作的模仿热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大众对传统文化表达喜爱和认同的质朴方式。

他们通过对“险峰”动作形态的模仿,再现了自己心中对于“气韵山河”的想象和价值认同。

单从舞蹈动作层面来看,“青绿腰”并不属于舞蹈中的典型技巧动作,但它却能够成为一种符号,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进入大众的认知。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达旗一中2023-2024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应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且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木版年画是一种民间美术形式,但不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审美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活态与流变的民间文化物象。

木版年画的题材都是有教化意义的,如《农耕图》《桑蚕图》《男十忙》《女十忙》传递着各司其职、惠国利民的思想,《女学堂演武》《女子自强》表达着男女平等、与时俱进的思想,《高堂金安》《友弟重天伦》暗喻着仁爱诚信、孝老爱亲的思想。

此外,木版年画中海量的戏出年画更是借助诸多的历史故事或戏曲情节发挥着知识传播作用,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就民间美术形式本体而言,木版年画的色彩注重光亮醒目,所用原料多为矿物与植物颜料,环保实用又艳丽照人。

木版年画的造型注重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如男性形象多强调健硕壮美,女性形象多强调柔美丰腴,孩童形象强调圆旺好动,即使动物的形象也如此,如雄鸡、肥猪、大马等。

木版年画注重通过类比与夸张来塑造形象及表达寓意,注重谐音所能带来的想象效果,强化了其吉祥寓意与装饰效果。

木版年画及其他民间美术资源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明白,随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心理的淡化与强大政治舆论压力的消除,张贴年画在现今社会生活中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个性色彩的、求新求异的文化选择。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一般文论教材中谈到典型形象时,作者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共性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

但是作者在谈到什么是共性时却有些语焉不详。

关于共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巴尔扎克、别林斯基为代表,他们认为共性就是写出类的特征。

巴尔扎克谈到典型形象时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

”显然,巴尔扎克认为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

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写出社会规律、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写出代表性。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逊写出了十足地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又猛烈又倔强,纯粹是新教徒的感情,性格坚强、固执、有耐性,不怕劳苦,天生爱工作,能够到各个大陆上去垦荒和殖民,等等。

所以我们说鲁滨逊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同时通过这种个性也写出了英国人的共性。

简言之,鲁滨逊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英国人身上的许多共同的特征。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变成了普通名词,成了脱离现实、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

别林斯基很形象地说这样的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

陌生是因为其人其事生动具体,但它们没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熟悉是因为这些人和事虽没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但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

这是共性的第一个层面,即代表性。

典型形象的共性的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即深刻性,通过形而下的描述,写出形而上的哲理。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

《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

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

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

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

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

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

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

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

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

《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高一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高一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高一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下面语段中的四句话是否有语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传统阅读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A.第①句没有语病。

B.第②句中关联词使用错误。

C.第③句成分残缺。

D.第④句搭配不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希望大家不要再为难他了,不要再对他为什么受伤这件事刨根..问底..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B.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干部便是“能交差就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求甚解,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得过且过....,说到底这都是工作态度问题。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C.拖泥带水....、支离破碎、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依然存在,因此,语文教育呼唤一种生命化、创新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形式。

(拔出萝卜带出泥)D.学习是一个滴水石...穿.、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不像其他事情可以来个突击行动,就可以有质的提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下列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倜怅锲而不舍蜿蜒无精打彩B.风声谈笑风声质疑不容置疑C.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州地区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

D这种东西没有流行到市面上来,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4.对下列广告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飞利浦电动剃须刀: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

——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剃须刀人格化,赋予剃须刀人情味。

一个”吻”字”吻”出了须刀的温柔体贴,”吻”出了顾客対剃须刀的品质的信赖。

新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

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

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

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

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

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

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

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

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

【高中语文】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一切都要建立在“实证”之上。

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

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玄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仅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

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

第二学期语文高一级期中考试题

第二学期语文高一级期中考试题

第二学期语文高一级期中考试题我们看语文试卷的时候要注意好题目有多少不要漏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一语文,有时间的来阅读吧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15分,每题3分)1.下列各选项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陨(yǔn)首笨拙(zhuō) 拓本(tuò) 伺候(cì) 奄奄一息(yǎn)B. 暖和(huo) 坍圮(pǐ) 熨帖(tiē) 猝然(cù) 呱呱而泣(gū)C.倔强(jué) 隽永(juàn) 嘈杂(cāo) 炮烙(lào) 窸窸窣窣(sū)D.菲薄(fěi) 绯闻(fēi) 恫吓(xià) 桀骜(jié) 前合后偃(yǎn)2.下列各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遴选废弛雍容大度有口皆碑B.坐落戕灭历尽苍桑迫不急待C.滥觞砰击满腹经伦殒身不恤D.修葺暴燥水泻不通气宇轩昂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准确的一项是A.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品行,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B.“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洁的说。

我们从短工的答语中可以窥见他对祥林嫂的不屑与厌弃。

C.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齿,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D.母亲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映。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大书特书,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B. 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

C. 电视画面显示,3日当天,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安静而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了新的选举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的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民族要振兴,教育必先行。

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长树先长根,立人先立德”,没有德,再有才华也无济于事。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重地,要始终把立德放在第一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用科学理论铸魂育人,以时代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引路人,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以高尚的品格、文明健康的举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以正能量的热度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以报国之心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2023年,我国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

持续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必须用好改革创新这一招,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启发式教育,增加吸引力、趣味性,不断在特色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等各类高素质人才,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想要学习好语文,不止要背诵好要动起手来多做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一语文,有时间的就来多参考吧表达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伛(yǔ)偻媲美(pì) 烙印(luò) 飞流急湍(tuān)B.广狭(xiá) 威慑(shè) 筛选(shāi) 鲜为人知(xiān)C.刮垢(ɡòu) 蜕除(tuì) 得逞(chěnɡ) 残羹冷炙(zhì)D.钳制(qián) 咀嚼(jiáo) 攻讦(jié) 贬褒不一(bāo)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于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谓独具只眼。

比如,《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更在于历经蹉跎岁月之后,它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显其尖锐。

A.坚不可摧B.独具只眼C.入木三分D.蹉跎岁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纾:解除②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悲:同情B.①敛赀财以送其行敛:征收赋税②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闭、塞C.①将崇极天之峻崇:推崇②情不胜其欲胜:禁得住D.①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隙②披帷西向立披:分开,掀开4.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

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四条原因。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

(4分)@“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明代以来,特别是明中叶以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起来。

随着他们离经叛道的倾向和个性解放的要求日趋自觉与强烈,便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在审美观念上,他们要求文学在一个不断变动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把人类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矛盾冲突、人物内心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的活动、遭遇的复杂多面性充分地反映出来。

这就是由酝酿而臻于成熟的“反映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要求的“人文主义(个性解放)潮流”和“反映社会矛盾、社会变动、社会风暴的现实主义潮流”。

这样,擅长反映无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小说,就历史地被这股新的美学思潮涌上了时代的文坛。

提出“童心说”的哲学家、思想家李贽与胡应麟、袁中郎、冯梦龙以及后来的叶昼、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人,勇敢地冲破传统观念,替历代为君子所不为、文坛所不齿的小说正名;在充分肯定其社会效果与阐发其审美作用的基础上,为小说的社会地位与文学价值大声疾呼;并通过评点序跋等形式,把小说创作作为审美创造活动加以研究探讨,从美学上总结和概括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实践经验。

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思潮是明清小说繁荣的客观历史因素,小说创作主体的创作意识日趋人文化与现实化是其主观内在原因。

明清两代的小说家大多身世低微,生平难考。

他们由于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而被推入生活的漩涡;推到社会的底层,对社会上阶级之间的对立状况,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着真切的体会,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毎小题6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崇龙”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哲学内容之一,渗透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

龙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代表多元文化的融合。

多种动物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提炼,演变到商朝最终定型,成为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以后历代龙的本体。

中国的崇龙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考古发现的史前崇龙遗迹和遗物,在燕北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存中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题材与造型也最为丰富。

可以断定,燕北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崇龙”文化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红山文化时期,尤其是晚期阶段,燕北西辽河流域发现了大量龙形遗迹和遗物,主要是玉龙、石龙。

其中,“猪首龙形器”——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也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龙”的实物之一,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数量最多、形象最完备、构成最清晰、功能较明确的玉龙,在中国龙文化的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是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发现的“C”形玉龙。

该玉龙猪首蛇身,琢制精细,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玉龙。

红山文化各种形制的玉龙在造型、制作等方面已经高度规范,无论是在总的形象特征还是细部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反映了龙的形状、龙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初步定型,崇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C型玉龙红山文化的崇龙习俗、崇龙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至龙山时代,源于红山文化的崇龙习俗开始流行到黄河流域和江淮之间。

至夏家店下层文化,三代及以后,中国的崇龙习俗凝结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并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产生了长期重要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中原地区代表龙山时代最高水平的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龙纹,从整体造型到局部鳞纹表现,都与红山文化的龙纹有联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下册1~4 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伴随着文人“游走”,形式多样的文学创作活动相伴而生,而在经历鼎革的清初更具独特性。

一大批“不安于居”、游走四方的文人,他们以游为隐、借游谋食、因游求道,也进行了图谋“复明”、结交英豪等活动,其“游走”所构筑的文学世界也因之发生变化。

游走让文人得江山之助,创作了大量山水、投谒、送别、唱和诗等。

其中所包含的心境、动机与前代迥异,促成了诸多文坛“新质”的生成,而诸如编纂、评点诗词文集对文坛风气的转移,流人文学兴盛等,更带来了士人人生选择和治生方式的复杂化。

因明清易代,文人“游走”的动机更为多元,呈现出复杂的人生选择面向。

他们登山赴水,与自然为友,甚而苦游、穷游,以“浪迹”行为自虐自苦。

顾炎武曾在“游”中数谒明孝陵以“寻求悲壮”,行走边塞以勘察舆地,复国之意味不言自明。

饱经丧乱的清初士人普遍贫困,其游走也多了一份红尘苦味,似乎更“世俗”化。

他们往往主动或被动打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人格坚守,“饥驱”成为游走的重要原因。

江西易堂诸子因饥驱而游艺四方,苏州计东亦因饥驱而浪游南北,学者陈确甚至表示“治生尤切于读书”。

与此相关的“利达”之诱也是文人纷纷出游的真正动因,或流寓他乡,或入幕为宾,或坐馆为师。

黄宗羲云:“慨然记甲子蹈东海之人,未几已怀铅槃入贵人之幕矣。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8分)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子胥遂亡。

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

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

昭王出亡。

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己。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考号姓名一、选择题(2×10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孱头(càn)谄媚(chǎn)睥睨(pì)涸辙之鲋(hé)B、给予(jǐ)畏葸(sǐ)髡刑(kūn)两涘渚崖(āi)C、蹩进(pié)沟壑(hè)鞭笞(tāi)喟然长叹(wèi)D、譬如(bì)冷炙(zhì)冠冕(guàn)一张一翕(hé)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国粹伎俩思辨牛山濯濯B、自栩湮没踯躅经久不息C、家谱倾轧柔宛恍若有悟D、绀青脑髓玄虚切肤之痛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我是王,是他们的主子,我将幡然悔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

B、面对各种诬蔑和诽谤,他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C、日本首相于元旦突然参拜靖国神社,他这一恣意妄为的举动再次激怒了亚洲的国家和人民。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误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危害。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匍匐,低头,鞠躬,连同我的尊长,我的师友,和从前曾在我面前昂头阔步耀武扬威的人们。

B、我的家乡在茫茫无垠的蒙古大草原,去年冬天搬到了上海浦东新区。

C、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联语的对仗尽管工稳,造意也豪迈,用之于理发师,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妙不可言。

5、下列对《拿来主义》一文的评价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论证结构一目了然,前四段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后六段论述“拿来主义”。

B、文章批判“送去主义”,揭示了它的来源、表现、实质和危害,才愈显现“拿来主义”的正确和必要。

C、“闭关主义”指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其腐朽性人们尚未充分认识,所以作者仍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驳斥。

D、批驳种种“非拿来主义”,是为正确地看待“拿来主义”,为论证“拿来主义”扫除层层障碍。

6.下列句中有的有通假字,有的没有,依次将各句中的通假字挑出来,正确的一组是()①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③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⑤仆诚已著此书……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⑧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A.①从②赢③有④郤⑤责⑥曷B.①从②景③有④郤⑤责⑦知C.①从③序⑤戮⑥胡⑦知⑧贰D.②景③有④郤⑤责⑥曷⑦参7.下面关子“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吾恂恂而起。

A.①④/②⑤/③⑥B.①③④⑥/②⑤C.①④/②⑤/③/⑥D.①③④/②⑤/⑥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作者司马迁与同时代的司马相如并称“两司马”。

B.“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C.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D.秦时称说的“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与今天所说的山东大致相同。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要在城北修建商贸中心大厦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一商贸中心大厦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亩农田将怎么办?B.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选文增加了不少,《论语》《孟子》《庄子》……等著作中都有文章选入。

C.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D.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10.下面填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

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

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①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②人人不断丧失时间,人人又不断拥有时间③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④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⑤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⑥老年的过去必然是青年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二、诗歌鉴赏(9分,每小题3分)阅读李清照《渔家傲》一词,完成9—11题。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1.对这首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是说,在云天相接的空中,弥漫着一片晨雾,银河将要转向黎明,好像有无数的船只在河上飞驶。

B.“我报路长嗟日暮”是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可奈何的慨叹,词人想到人间道路漫长无涯,想到自己人生的桑榆晚景,内心十分悲凉。

C.“学诗漫有惊人句”由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化用而来。

D.“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语意,表示自己希望像大鹏那样高飞远举。

1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作者通过记梦境展开丰富想象,抒发自己徒有才学,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B.上片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一个奇特的梦境,并巧设天帝的问讯以引起下文,下片以答对的形式表明词人奋力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

C.这首词押仄声韵,读起来铿锵有力,好似苏轼的“大江东去”。

D.全词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完全突破了词人的婉约风格。

13.对野曼《失落》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心中开始接纳大佛,/灵魂便开始脱离躯体;膜拜于大佛的双膝之下,/ 人,便完全失落了自己。

(选自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花的诱惑》)A.诗人告诉人们:虔诚信佛,佛的思维代替了人的灵魂之后,顶礼膜拜,烧香许愿;香烧了,愿许了,自己原有的便“完全失落了”。

B.“接纳”和“失落”之间,完成了灵魂的转换,并得出了足以令人反思的哲理。

C.诗的哲理:人,只有在精神上摆脱对其他事物的迷信和依赖,才能成为真正获得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的人,而不只是蒙昧的躯壳。

D.诗虽短,但意高、情深、理明,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出于诗人的灵气和思想深度。

三、文言阅读(21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点词语意思正确的是()A.奋起猛烈振作B.奋斗功德震撼C.发展功业举起D.奋发烈士挥动15.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D.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16.对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文: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筑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译文: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奴隶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文: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自为主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文: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基业呀。

17.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⑥作者依次从军事、文化、政治、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意在讽谏汉文帝,应效法秦始皇从多方面制定巩固政权的措施。

A.①③⑥B.②⑤C.①③④D.②⑥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1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A.天子有后,有夫人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C.夫战,勇气也D.子见夫子乎19.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用法相同的是()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B.楚人伐宋以救郑C.孙膑以此名显天下D.皆以美于徐公2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已为陈迹”的“为”词性、意义相同的是()A.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四、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19~22题。

人间鲁迅林贤治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

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

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舞权杖,作为旧世界逆判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