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英译的认知隐喻视野_潘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ionalities Forum
民族论坛
一、引言
在文学翻译界,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影响甚大,在古诗英译的实践中也有所体现。

许渊冲将此三原则从读者感受角度作了新的阐释:“信”,可以使读者“知之”;“达”,可以使读者“好之”;“雅”,可以使读者“乐之”。

例如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以说是达到了“知之”的境界。

柳永《凤栖梧》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以用来说明“好之”。

而辛弃疾《青玉案》中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道出了苦尽甘来,“乐之”的境界。

若能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感到相似的乐趣,译文则可说达到了翻译的较高水准。

另一方面,西方学者翻译古诗也有较长的历史,在古诗英译的视域内,有的学者明确提出了翻译原则,有的则以潜在的方式表示。

如翻译界所公认的古诗英译三大家———翟理思(HerbertAllenGiles)、庞德(Pound)和韦利(ArthurWaley),他们所倡导的古诗英译原则首先就是再现原则,即译诗要再现原诗的精华,包括意蕴、情感、意象、风格,这与中国译者的观点是大同小异的。

由此可见,古诗翻译能否成功,主要是在于意象能否被正确地传达。

事实上,古诗英译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认知的过程。

翻译从表面看是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之间进行的转换,而在形式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自身来完成的。

二、古诗英译的喻体共知性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借助于熟悉的概念或已知事物来认识抽象的概念或新事物,而隐喻已被公认为一种借用已知事物对新事物进行表征的认知手段,在我们日常言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Lakoff和Johnson(1980)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或思考未知的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

隐喻理论中的“跨域映射”给古诗汉英翻译研究提供了一
定的启示。

本文认为,隐喻翻译中原文的喻体转换成译文的喻体也应该是一种
“跨域映射”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汉语隐喻中的喻体意象当作“源域”,把英语译文中的喻体意象当作“目标域”,汉语隐喻的喻体意象只要能够“映射”到英语译文的喻体中,让英语读者得到与汉语读者相同的认知,那么我们的隐喻翻译就达到了传递喻体意象的目标。

也就是说,如果隐喻的翻译完成后,译文的“喻源域”实现了映射,即原文的喻体意象在译文中全面映现,那么该隐喻的翻译则是成功的。

因此,中文喻源域的意象与英译文喻源域所体现的意象基本相同,是我们翻译隐喻的要件。

下面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进行说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意境悠远、托物言志的玲珑小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老翁独钓寒江雪的静态画面。

许渊冲教授的译文如下:
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Astraw-cloakedmanafloat,behold!Isfishingsnowonrivercold.
“独”对应英语译文中的“afloat”及“behold”,可以视为整首诗的诗眼,既突出了诗意,又道出了诗人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崇高精神境界。

在翻译过程中,成功的汉英隐喻译文则必然是原文与译文读者具有一致或相似的“喻体共知性”。

汉英隐喻翻译过程中,要衡量汉语隐喻中的喻体意象、内涵、功能是否已在英语译文中保持下来,发挥着与在汉语中同样的作用,根据选用的英语喻体是否与汉语的喻体有基本一致的共知性,即可对译文进行一定的判断。

换言之,
英语译文中选用的英语喻体与汉语原文中的喻体内涵基本一致,大多数英语读者对这个英语喻体具有“喻体共知性”,该译文就是恰当的。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大家都熟悉的一首唐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被译为“Thesunbeyondthemountainsglows;TheYellowRiverseawardflows”。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为“Youwillenjoyagrandersight;Byclimbingtoagreaterheight”。

“千里”无需译成“onethousandmiles”,而应为
古诗英译的认知隐喻视野
文|潘震
摘要:古诗英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认知行为。

在翻译过程中,较为成功的译文必然是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具有一致或相似的
“喻体共知性”,即要衡量汉语隐喻中的喻体意象、内涵、功能是否已在英语译文中保持下来,发挥着与在汉语中同样的作用。

可以说,力求中文认知域的意象与英译文认知域所体现的意象基本相同,是我们翻译隐喻的要件之一。

关键词:隐喻喻体共知性意象认知域
【文学·语言】
54
Nationalities Forum
民族论坛
登高望远。

可以说,隐喻“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人们创建或理解隐喻时所必备的要素。

隐喻中选用的喻体除了与本体有相似性以便帮助人们理解或表达本体的特征之外,还必须是一般读者或听者所共知的意象,陌生的意象就起不到解释本体的作用。

又如“东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

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东风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所以才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

曾有一英译法为:
It’sdifficultforustomeetandhardtopart;
Theeastwindistooweaktoreviveflowersdead.(许渊冲)这种译法在西方人眼中无疑失去了那种淡淡幽怨之韵,原文“东风”所构建的意象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得以正确传递,反而有一定的扭曲,译文读者的理解必须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许渊冲的译文如下:
ThesunlitCenserpeakexhalesawreathofcloud;Likeanupendedstreamthecataractsoundsloud.Itstorrentdashesdownthreethousandfeetfromhigh;AsiftheSilverRiverfellfromazuresky.
许译文的特点是准确把握住了原作的意旨,注重“神似”,兼顾“形似”,并能传达“音美”,准确把握原诗的精华,以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段再现原作所构建的意象,即一定的意境与气势。

原诗作者巧妙地用“生”、“挂”、“落”三字,赋予瀑布图以动态和跌宕的气势,使其在动与静、虚与实之中变幻。

而许先生则紧逼原作,发挥译语的优势,巧妙地使用了英语动词的时态、
语态、情态,生动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原诗的第一句描写的是瀑布的背景。

在诗人的笔下,香炉峰顶天立地,周围云海弥漫,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耀下生出紫色的烟雾。

此句中的“生”字赋予了“香炉”一种动态的美。

许文用英文动词“exhales”将物(香炉峰)拟人,且利用一般现在时态使读者顿时感到景象就在眼前,又如实表达出香炉峰在天地间永存的思想。

作者以“awreathofcloud”传译“紫烟”,其中“wreath”名词似带有动词所要表达的意义,构建出“缭绕”及“色彩绚丽”的生动意象。

这一行译文字字珠玑,营造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诗味甚浓,再现了原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可以说,原文汉语隐喻中的喻体意象、内涵、功能均已在英语译文中保持了下来,发挥着与在汉语中同样的作用。

原诗的第二句中“遥看瀑布”点题,后三字“挂前川“是诗人望时所见。

瀑布本直流而下,诗人偏用一“挂”字,化动为静,呼应上文,使白浪翻滚、呈江河之势的瀑布从高耸入云的峰顶直挂到水面。

译者与作者心灵契合,创造性地发挥想象,以英语动词“upended”这一具有被动含义的过去分词,来形容远眺中的瀑布像“倒挂”的飞流,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这一
字译出了弦外之音。

无疑,此处译入语优势的发挥使译诗与原诗具有同等的艺术魅力,既体现了译者对原文的独特理解,又反映出译者对译文的驾驭能力。

在诗的第三句中,瀑布显得更有气势。

“飞”字生动地描绘出瀑布凌空而出、飞散而降的气势。

“直下”写出山高水急,劈空而来,一泻千里的瀑布奇观。

译文中以“dashesdown”作谓语,从音和形的角度,既顺应主语“倒挂的飞流”的走向,又表达出瀑布凌空而落的磅礴气势。

由此可以看出,把隐喻的汉语原文看作是
“本体”,把隐喻的英语译文看作是“喻体”,翻译也应该是把不同的语言知识域概念联系起来,在汉英读者的思维中形成概念“映射”的过程。

隐喻汉英翻译的结果就是隐喻汉语原文与隐喻英语译文呈现出相似的意象域。

最后一句,诗人以化实为虚的手法,从现实生活出发,把喷珠溅玉的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想象成自九天而落的银河。

诗人驰骋的想象视通万里,夸张中见自然,新奇中见真切。

译者发挥主体创造精神,用英语动词“fall”的虚拟式“fell”,把现实中的瀑布和想象中的银河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不着斧痕,匠心独运,切近真实地传达了“落”字所活画出的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跌宕气势。

由此可见,诗歌是一件艺术品,其中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现形式不同,译诗时如何准确地再现原诗的意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翻译一词一语都要考虑整体意境,使局部美与整体美和谐统一,尽可能忠实完美地再现原诗的内容与美感。

三、结语
由于汉英语都存在隐喻现象,而且二者之间有同有异,这就为翻译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把握好原诗中的隐喻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诗歌中的深层底蕴,从而尽可能在译诗中以最接近的方式将原诗中的神韵再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KovecsesZoltan.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2]Lakoff,George&Mark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潘震(1976—),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与翻译。

该论文为2008年徐州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隐喻的认知研究”(08XWA1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依孜

【文学·语言】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