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精选习题第二课时
2017秋季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全部答案
1.恩师难忘一、炊烟念叨滋润歇脚拐杖惊醒二、zhēng huì jiájīn三、1.口才文笔娓娓动听入了迷,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春雨点点滋润2.一个个故事幼小文学终生难忘四、1.植物、树木教育、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为了长远的打算,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2.画线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像他行礼。
3.在“我”那幼小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五、1.他们不相信石头会开花。
2.她在鼓励方言。
3.赵老师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保护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
2.陶校长的演讲一、否则锻炼堡垒鞭策激励承担道德需要专心致志坚韧不拔二、1.即使……也……2.不但……而且……3.因为……所以……4.虽然……但是……三、1.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1.阻拦吃惊2.疑惑惊异感动后悔3.陶校长真好,不但没有批评我,还给了我4块糖果,我一定不能再犯错了。
4.喜欢。
因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讲明了道理,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我肯定,听过陶校长的一番话后,王友肯定不会再犯了。
3.古诗两首一、隐藏稳重骑马椅子蝉鸣弹琴二、1.不知在何处但云雾弥漫,不知道他在何处。
2.想要站立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三、2.夏季蝉鸣悠闲歌声振林樾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苍劲饱览相聚芬芳黄昏描绘无限云锦敞开二、1.鸣禽、野花联欢欢乐2.攀登吧饱览无限豪情3.前进吧浩瀚胸襟三、广袤无垠绿草茵茵在鸣叫涓涓细流百花的芬芳奔跑中的小鹿鸟语花香的乐园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召唤少年儿童探索自然的奥秘四、你的纱巾我收到了,那轻柔的抚摸过我脸颊的微风。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八大家之一”。
[3]用自己的话说说所填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今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__ 鹊桥相会的日子。
[5]叙述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古诗,我知道了“乞巧”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3. 阅读《山行》,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
(1)径:___________________(2)霜叶: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按要求答题。
小学语文-有答案-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精读训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精读训练古诗阅读1. 阅读理解寻隐者不遇________________,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用“/”标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诗句中标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3)________师采药去(________) (2)________在此山中(________)(4)这首诗中涉及________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第三句是________的回答,省略的问话应该是:________?(6)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________的情景。
作者采用________的形式,流露出对隐者的________以及寻隐者不遇的________。
(7)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所见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振”的意思是________;“意欲”的意思是________。
(3)古诗第三、四句是________关系。
(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形象。
整首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________,忽然________。
透过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古诗所描绘的是夏季的情景。
(5)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十分生动有趣,请你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幅情景图描绘一下。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精读训练古诗阅读1.【答案】(1)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说就(3)三诗人童子隐者(4)童子你师傅到哪儿去采药了(5)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一问一答仰慕失望(6)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考点】诗词默写文史常识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4)略(5)略(6)略2.【答案】(1)牧童骑黄牛忽然闭口立(2)震荡心想(3)因果(4)天真活泼唱歌闭口不言鸣蝉(5)示例: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牧歌声透过树林,回环呼应。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精选习题第二课时【新版】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习题基础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qí mǎ zhân dòngcǎi yào míng chán二、巧辨形近字,并组词。
振()震()访()仿()骑()椅()哺()捕()综合题三、对号入座我来选。
1.意欲..捕鸣蝉( )A.需要。
B.心想。
C.将要。
2.歌声振.林樾( )A.吵闹。
B.振荡;回荡。
C.挥动。
3.忽然闭口立.( )A.停止。
B.立正。
C.站立。
四、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题五、课文传真。
1.《所见》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首诗描绘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鲜活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一个____________的牧童。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所见》这首诗抒发了( )A.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王昌龄(唐)李白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
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2.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掘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几锄豆溪东,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录莲蓬。
[1]这首词描写了________。
[2]词中写到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精选习题第一课时(精品)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习题基础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ǎi yào二、巧辨形近字,并组词。
遇()采()云()愚()菜()去()综合题三、对号入座我来选。
1.寻隐者..不遇( )A.隐蔽的人。
B.隐居的人。
C.厉害的人。
2.寻隐者不遇.( )A.遇到,碰到。
B.机会。
C.对待,款待。
3.云深不知处.( )A.居住。
B.存在。
C.地方。
4.只在此.山中( )A. 这。
B.这边。
C.深山。
四、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文传真。
1.《寻隐者不遇》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有丰富的内容。
诗人巧妙地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藏问于答。
诗中童子回答诗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体现了( )A.隐者行踪不定的生活和诗人的遗憾。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精选习题第二课时(精品)
《古诗两首》习题一、基础题1.看拼音写词语。
shí jìng bīng shuāng tíng bó fā chóu ( ) ( ) ( ) ( ) chéng wài gū sū zhōng shēng(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径()霜()伯()城()经()雪()泊()诚()二、综合题1. 我会填。
《枫桥夜泊》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山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季的美丽景色。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3.“枫桥夜泊”中“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安静②停船靠岸4.“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正确②伴随、相伴③向着5.“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往②周到③到达,达到三、提高题不朽的失眠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
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
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精选习题第二课时(精品)
《清平乐村居》习题第二课时一、基础题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
(1)(bōbāo) 剥削( ) 剥皮( ) 剥夺( )(2)(lónɡlǒn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 鸡笼( )(3)(yuèlè) 清平乐(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解词。
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卧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综合题1. 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
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唐诗,宋________,元________,明、清________。
2. 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________,第二名叫________,第三名叫________。
3.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是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赞美。
其中“沉鱼”是指________,“落雁”是指________,“闭月”是指________,“羞花”是指________。
三、拓展题1.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文人骚客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如________,婉约似________,粗犷如________,细腻似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 旭日喷薄风拂杨柳小桥流水大江东去B. 大江东去小桥流水旭日喷薄风拂杨柳C. 小桥流水风拂杨柳大江东去旭日喷薄D. 风拂杨柳小桥流水旭日喷薄大江东去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 (1)bōbāo bō(2)lǒnɡ lónɡ(3)yuèlè2. (1)略(2)“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小学五年级上语文2.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精品】西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2.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词语。
2.形近字组词。
畔(_____)懒(_____)倚(_____)畦(_____)闼(_____)略(_____)赖(_____)寄(_____)蛙(_____)阔(_____)3.补全下列诗句。
(1)黄师塔前江水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一簇开无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语言表达4.课文链接。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描绘如此美丽的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型转换5.照样子,仿写句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一组古诗,完成练习。
溪居即事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唐]崔道融 [宋]杨万里篱外谁家不系船,松阴一架半弓苔,春风吹入钓鱼湾。
偶欲看书又懒开。
小童疑是有村客,戏掬清泉洒蕉叶,急向柴门去却关。
儿童误认雨声来。
[1](诗中有画)我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1)《溪居即事》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掩闭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水乡恬静、优美、淡雅、平和的意境。
(2)杨万里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初夏山居图,画面中有___________等初夏时节的事物,还有把泉水滴落的声音误认为是_______而跑出来观望的儿童,表现出诗人闲居的情趣。
[2](诗中有趣)我能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内容。
《溪居即事》中,诗人用“疑”“急”两个字,把儿童那种___________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农村儿童形象。
[3](诗中有情)读诗句,从加点字中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①。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你用曲线画出诗中所表现的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诗句。
[2]作者诗中出现几个美好高洁的意象?有何深意?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在是诗句中的意思。
生气()九州()恃()喑()万马齐喑()究()[3]用自己的话写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B.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拟人句,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
C.“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面字词在原诗句中的含义。
邸______________ 几时休_____________休___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_____ 熏________________[2]“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的修辞手法是()。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季夜晚的景色。
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前两句诗中,第_______句是静态描写,第_______句是动态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
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______。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3]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表面写景。
诗的后两句(______),富含哲理。
A.寓问于答 B.运用比喻[4]读了这首诗,让我联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观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诗歌赏析。
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朝诗人。
[2]说说“入”“摩”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又”你体会到老百姓什么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1)“河”,指______________,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五岳,东岳_________,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__________,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_______,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_______,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_______,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课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 阅读直通车。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A.洞庭湖B.君山C.西湖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B.潭面无风镜未磨C.遥望洞庭山水色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外对比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宋]杨万里晴明②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③,一牛吃过柳阴④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②晴明:晴朗,明澈。
③眠正着:正睡得酣甜。
④柳阴:柳下的阴影。
[1]选一选。
(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___)季节。
A.初春 B.初夏 C.初秋(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___)。
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____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
[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花堤水满溪。
(____)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
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2)一牛吃过柳阴西。
(____)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
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
[4]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
牧童一觉醒来,发现牛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茶坑道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练习
26 《清平乐村居》1、这首词是_________爱国词人________写的一首描写_________的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的描写,对_____及其______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清平乐”是_________,你还知道的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村居”是_______。
词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后两句是写_____。
3、解释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醉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音:______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 翁:______________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翁媪:_________________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 卧剥: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解释词语的意思。
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第二课时练习题及答案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第二课时练习题及答案西师大版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恩()如()深()厚()手()情()
形()不()血()于()志()道()
风()同()赤()诚()肝()相()
二、填上合适的成语.
()最短的季节()落差最大的瀑布()最贵的稿酬()最赚钱的生意()最大的手()最吝啬的人()最长的脚()跑得最快的马()最干净的地方三、填空.
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以其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后两句表现诗人对
_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希望和坚定信念.
参考答案
一、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
二、(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一手遮天)最大的手(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一步登天)最长的脚(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悲收复失地、祖国统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的青山,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了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3)诗人用“”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阅读《天上的街市》,完成下列各题。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我想他们此刻,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都是勤劳的人儿,诗人为什么说他们在“闲游”?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四节末句,原诗为“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后来改为“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你认为这样的修改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迢迢牵牛星》中写到“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本诗也写到“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两首诗中均强调天河的“浅”,其用意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按要求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辅导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辅导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古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 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这首诗是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临终前写给________的。
[2]解释下列字词。
元:________ 乃翁:_______[3]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1)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
(2)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供”在诗中读____,意思是________。
“供”在“供不应求”一词中读____,意思是____(①供给,供应;②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③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
[2]前两句提到的农活有;____、____;从“____”和“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他们勤劳品质的____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习题
基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ân dòng
o míng chán
二、巧辨形近字,并组词。
振()震()访()仿()
骑()椅()哺()捕()
综合题
三、对号入座我来选。
1.意欲
..捕鸣蝉( )
A.需要。
B.心想。
C.将要。
2.歌声振.林樾( )
A.吵闹。
B.振荡;回荡。
C.挥动。
3.忽然闭口立.( )
A.停止。
B.立正。
C.站立。
四、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题
五、课文传真。
1.《所见》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首诗描绘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鲜活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一个____________的牧童。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所见》这首诗抒发了( )
A.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B.作者对儿童天真活泼的童年的向往之情。
参考答案
一、骑马振动采药鸣蝉
二、振动访问骑车哺育震荡仿佛椅子捕捉
三、1.B 2.B 3.C
四、1.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下了脚步,不再高声唱歌了。
五、1.清袁枚意欲捕鸣蝉牧童黄牛林樾鸣蝉天真活泼 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