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比高矮

合集下载

第3课时比长短比高矮二年级上册

第3课时比长短比高矮二年级上册

第3课时比长短比高矮学习内容课本第9~10页,第12~13页练习一第5~8页。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课文讲解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

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

因此,课本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学习。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第9页的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

有两个同学把纸条平放在桌上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有三个同学把铅笔戳在桌上进行比较。

接着,比较两个铅笔的长度,得出“长”、“短”的概念。

第10页的主题图是一个比身高的活动。

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法等。

辅导精要打开课本,让孩子说一说比长短的图意。

比纸条。

有两个同学拿出4根纸条比长短,引导孩子指着图上的纸条说,第一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四根长;反过来,第四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

也可以说,第一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

还可以任意选择两根纸条比长短。

比铅笔。

有三个同学拿出3根铅笔比长短,让孩子自己说比较结果。

建立概念。

比较两根铅笔,第一根长,第二根短。

在“长”、“短”字作记号。

让孩子指着这俩字读几遍,记住字形。

指导孩子书写“长”、“短”。

“做一做”,图中有各种活动,两个同学比两臂伸平后的长度,两个同学比绳子,家长和同学比手掌,一个同学自己比两只手掌,得出一样长的结论。

在孩子知道物品有长有短之后,再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孩子可能会说出一些不同的方法:①看出来的。

②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上(或手上)比出来的。

③把两根绳(红、绿色)拉直,发现红的两头都比绿的两头短,判断出绿的长……。

不管孩子用哪种方法,只要有道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比高矮篇1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

2、能认真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P11,2、三个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方块。

活动过程1、玩比高矮的游戏。

(1)、两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我让她们都站在这平平的地面上。

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比较。

"又来一个小朋友,我也让他站在这平平的的地面上,并站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小朋友。

看看她比哪个小朋友高?比哪个小朋友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3)请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大方块上,与其他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现在谁高谁矮。

(4)请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一想比高矮,怎样比最公平?2、再次尝试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幼儿自己练习比高矮,并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顺序排队。

3、再请三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请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说一说哪顶帽子高,哪顶帽子矮,怎么比?(1)请小朋友将帽子摘下来,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与小朋友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相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P11,比一比谁戴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

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画小三角形。

后讲评幼儿做练习的情况。

5、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比别人高呀?那我们要怎么做呢?(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多运动,才长得高。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篇2活动目标:1、学习一些简单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学习在比较高矮的过程中,懂得高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高矮》含反思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高”、“矮”这两个字眼的含义和使用方法;2.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比高”和“比矮”这两个语言构型,并能够运用实际情境进行练习。

2. 教学准备1.展示板、白板笔、教具卡片、趣味小玩具等;2.许多不同高度的物品,例如不同高度的杯子、瓶子、积木、骰子等。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出示不同高度的物品,让学生透过观察来感知高与矮。

(2)让学生依照物品的高度进行排列,如高到低、低到高等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高和矮。

(3)引出新词汇“比高”和“比矮”,在与学生已经学过的“高”和“矮”进行对比。

步骤二:学习(1)教师出示两件物品,让学生言说哪一个较高或较矮,并教授学生如何表达“比高”和“比矮”。

(2)利用教具卡片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特别强调比较中的前后性质和相对性质。

如仅当有两个物品才能比较高低,而在三个以上物品之间则不能只使用“比高”、“比矮”进行比较,需要采用先将其依照高低顺序排列,再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判断。

(3)展示多组物品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并且巩固学习之前所学的内容。

步骤三:巩固(1)命名三个或以上的学生,让他们站在自己面前,过程中教师可出示小物品,让学生对学生进行摆放排序。

(2)提出问题,如“班里比较高的同学是谁?”或“班里你比较矮还是比你高的同学多?”等等。

(3)反思:让学生思考并总结今天学习的“比高”和“比矮”这两个语言构型,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

如果有同学使用不正确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进行纠正,同时强调要认真学习和练习。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要以此来进行歧视和排斥行为。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情境和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地认识和掌握了“比高”和“比矮”这两个语言构型,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

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排序、比较等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生活,更能让学生们体验到实际的乐趣。

针对本次教学,可以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多加强调比较的前后性质和相对性质,可以通过多进行各种不同的练习,提高学生们的灵敏度。

《比高矮》优质教案与教学反思

《比高矮》优质教案与教学反思

《比高矮》优质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比高矮》章节。

内容包括:理解高矮概念,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运用高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能够运用高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高矮概念,能够运用高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尺子、课本、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两支不同高度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支铅笔更高。

(2)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与同桌比较,观察谁更高。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板演,讲解解题过程。

4. 小组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比较多个物体的高矮。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高矮知识解决问题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1. 高矮概念2. 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3. 例题解析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列物体的高矮,并说出比较方法。

(1)两个铅笔(2)三本书(3)四支笔2. 答案:(1)铅笔A比铅笔B高。

(2)书C比书A高,书A比书B高。

(3)笔D比笔C高,笔C比笔B高,笔B比笔A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

但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关于高矮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比高矮》。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高矮概念,学会比较高矮,并能用高矮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高矮的概念,知道高矮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用高矮进行简单的排序。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比较高矮,并能用高矮进行排序。

难点:让幼儿理解高矮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度不同的玩偶、玩具、图片等。

2.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高度不同的玩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玩偶的高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高度不同的玩具,如小汽车、大象、长颈鹿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它们的高矮。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何比较高矮,并引导幼儿学会用高矮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组高度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合作完成高矮排序任务。

完成后,各小组进行展示,分享排序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内容:(1)高矮概念(2)比较高矮方法(3)用高矮排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或玩具,用高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了比较高矮,并能用高矮进行排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比较其他属性,如长短、大小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比较能力。

同时,可以让幼儿尝试用高矮进行创造性活动,如制作高矮不同的手工作品。

中班科学:比高矮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比高矮教案及反思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

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比较人和物体的高矮,对比较高矮有初步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1.比较高矮。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

“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

“×××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

“请两三对小朋友作比较,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

”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④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2)变换站立位置比较(两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比较)。

让被请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

“现在再比比看,我们俩谁高谁矮?为什么?”“小结:比较人们个子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现在小朋友明显高,是因为他在椅子上老师站在地面上。

实际上它还是比老师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让幼儿体验到谁高谁矮要看他和谁比)。

(1)观察比较。

①请一小朋友甲和教师比高矮。

②再请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③“怎么一会儿甲小朋友矮,一会又说他高,到底甲是矮还是高?”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看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甲小朋友和教师比时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间比较。

另请三位幼儿(高矮依次递增)进行比较,可重复两三次。

(3)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中班科学:比高矮教学反思本次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帮助孩子们理解高矮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比较高矮的概念,并学会用“比高矮”的方式进行比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比较高矮,并能够用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高矮,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树、小动物等图片,高矮不同的玩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说出谁高谁矮。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高矮”的游戏,巩固比较高矮的概念。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比较高矮的结果。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比较高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比较高矮概念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评估幼儿在语言方面的进步。

3. 教师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比较高矮。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较高矮的知识。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内容:1. 认识高矮:教师出示不同高度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谁高谁矮。

2. 比较高矮: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不同高度的物体,进行比较高矮。

3. 运用比较高矮: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比较高矮的知识,如跳绳比赛、排队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比较高矮的方法,并示范操作。

3.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比较高矮的实践活动。

4. 游戏巩固:组织“比高矮”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比较高矮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比较高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高矮来解决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自信心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比较高矮,并能够用语言表达。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高矮,并能够运用比较高矮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用于比较高矮的演示。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参与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高矮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基本部分:a.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向幼儿展示比较高矮的情景,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谁高谁矮。

b.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比较高矮,并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c. 教师通过一些比较高矮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部分: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比较高矮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比较高矮的知识。

b.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些比较高矮的场景,并让幼儿进行展示和讲解。

4. 结束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理解比较高矮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比较高矮来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幼儿的合作意识、自信心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比较高矮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引导。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理解比较高矮的意义,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比较高矮。

2. 教学步骤:a.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比较高矮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比较高矮的应用。

b.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比较高矮的情节,让幼儿理解比较高矮的实际意义。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比高矮》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比较的对象,并能正确使用词语描述大小关系。

2. 能够理解和运用形容词“高”和“矮”的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两个不同高度的物体。

2. 大白纸:用来做比较表格。

3. 画笔或彩色笔。

4. 知识卡片:标有“高”和“矮”两个字的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课程,它是关于比较大小的。

你们喜欢比较吗?(等待孩子们的回答)2.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我将给大家展示两个不同高度的物体,请大家观察它们的高矮,然后告诉我它们的不同之处。

谁能先告诉我最高的是哪个?(等待孩子们回答)好的,谁能告诉我最矮的是哪个?(等待孩子们回答)。

新课讲解:1. 师:大家已经成功地比较了物体的高矮,那你们如何说一个物体是高而另一个是矮呢?2. 师:大家看看这两个卡片,有谁能告诉我上面写的是什么字?(等待孩子回答)好的,上面的字分别是“高”和“矮”。

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高时,我们可以说它是“高”的,反之我们可以说它是“矮”的。

3. 师:请观察下面这两个物体(展示图片或卡片),告诉我它们是高还是矮?(等待孩子们回答)。

练习活动:1.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个游戏吧!(师将孩子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张大白纸,你们要抄写上面的表格。

然后,我们把准备好的卡片放在表格下面,一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他要念出一组数字,其他的小组成员要在表格上写出这两个数字代表的物体是高还是矮。

谁能先写出正确的结果,这个小组就可以得到一分。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2. 游戏结束后,师和孩子共同检查答案,师可以圈出正确的答案,并给出肯定的评价。

3. 师:我们刚刚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了比较,谁能告诉我你们学会了什么?(等待孩子们回答)。

巩固训练:1. 师: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一道挑战题,看看你们是否已经掌握了比较大小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教学目标•掌握形容词“高”和“矮”的含义与用法。

•能够运用形容词“高”和“矮”描述自己和周围的人或物。

•培养乐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高个子和矮个子的人、高低不同的物品。

•实物:不同高度的积木、球等。

•教具:黑板、粉笔、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流程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课堂环境中的高和矮的物品,如書櫃和椅子等,让学生感受高和矮的对比。

2.教师展示高低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中谁更高、谁更矮,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正文(3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高个子和矮个子的人的图片,分别询问学生这两人的身高,并引导学生使用“高”和“矮”两个词汇进行描述。

2.教师出示不同高度的积木和球,让学生用手比较两个物品的高度大小,然后说出大小关系,如“这个球比那个球高”。

3.教师播放录音,其中包含高个子、矮个子和不同高度的物品的描述。

学生仔细听后,回答问题,如“录音中说的哪些人是高个子?”“录音中说的哪个物品最高?”等。

4.教师出示多张不同高度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用“高”和“矮”描述物品,并进行交流。

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高低、大小等概念,巩固记忆。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更多的描述高低、大小方法,如用比较级、量词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后延伸1.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身边的物品和人,讨论其中的高低和大小关系。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描述,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加强记忆。

3.给学生布置个人作业:用“高”和“矮”描述家中人或物,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和交流来认识形容词“高”和“矮”,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形式上,结合实物和图片,多方位展现高低和大小的概念,插入语音学习,丰富了教学内容。

教学进度控制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教具准备上,应该更注重真实、生动、有趣的实物或图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涉及概念。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通用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通用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通用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比较》第三节“比高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掌握高矮的概念,学会比较高矮,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高矮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高”和“矮”这两个词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物体高矮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正确比较高矮,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重点:掌握高矮的概念,能够观察、比较物体的高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低不同的玩具、图片、尺子。

学具:每组一套高低不同的玩具、图片、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排队,观察队伍中的高矮顺序。

(2)邀请两名幼儿站在讲台前,比较他们的身高。

(3)引导幼儿用“高”和“矮”这两个词语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高低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高矮。

(2)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高矮。

(3)通过实例,让幼儿学会正确比较高矮。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高低不同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比较高矮。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比较方法。

(3)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强调重点。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高低不同的玩具。

(2)让幼儿在小组内比较高矮,并用语言描述。

(3)小组代表汇报,分享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尺子,还有其他方法比较高矮吗?(3)拓展延伸: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比较高矮,并与家人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板书内容:(1)高矮的概念(2)比较高矮的方法(3)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高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比较高矮,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1)家长帮助幼儿记录物品的高矮。

中班数学《比高矮》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比高矮》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比高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比高矮》。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高矮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物体的高矮;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进行比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高矮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高矮的概念,能够观察、比较物体的高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矮不同的玩具、图片、比较符号卡片。

学具:每组一套高矮不同的玩具、比较符号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矮人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高矮的概念。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高矮不同的物体。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矮关系。

教师示范使用比较符号“>”和“<”,并讲解其含义。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练习,巩固比较符号的使用。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练习,用比较符号“>”和“<”表示组内物体的高矮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迷惑性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板书内容:高矮概念比较符号“>”和“<”实践活动:小矮人找家七、作业设计找出家中高矮不同的物品,用比较符号表示它们的高矮关系。

家长记录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签字确认。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通过课后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可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游戏和观察活动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理解高矮概念。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比高矮》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比较两个对象的高度,使用“比较”一词进行比较。

•能够正确地使用“高、矮”等形容词来描述不同对象的高度。

•能够在游戏、唱歌等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材料•比较的对象,如花瓶、书、球等。

•与高度有关的实物或图片,如小熊爬楼梯、建筑物等。

•经典童谣《高高的小鹿》。

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在幼儿园语言课中,老师可以先在教室中找一些不同高度的物品,如花瓶、书、玩具等,然后提出问题:“这些物品哪一个高,哪一个低?”引导幼儿辨别高低的物品,并询问他们的理由。

2.呈现材料老师可以拿出小熊玩具并说:“小熊儿子想要上楼,楼梯这么高,小熊儿子该怎么办呢?”然后可以让幼儿猜想、探讨小熊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使用“高、矮”等形容词。

接着,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与高度有关的实物或图片,如建筑物、火车、树等,询问孩子它们高低的级别。

老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回答,让他们了解各个实物之间的高度差异。

3.游戏活动在这一部分,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相似但是不同高度的物品,让幼儿们进行比较,如比较两件玩具的高度。

还可以让幼儿和伙伴一起参加游戏,让他们尝试在游戏中使用“高、矮”等形容词进行比较,如比赛谁能先爬过障碍物。

4.结束活动在这个课程的结尾,老师可以用儿歌《高高的小鹿》做为一种语言表达的游戏,这首儿歌非常适合这个主题,可以让幼儿在音乐和唱歌的氛围中,继续学习并强化他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通过这个主题的教学,幼儿可以逐渐理解和使用“高、矮”等形容词这些词汇。

他们将学会比较不同的物品,并进一步学习使用语言来描述不同的尺寸,以及学习听和跟随别人的指令。

这些技能为日后的语言表达打下基础。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精品教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精品教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比高矮》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中的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培养幼儿对高矮概念的认知;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高矮,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能够判断物体的高矮。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比较过程和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低不同的玩偶、积木、画有高矮不同人物的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高低不同的玩偶、积木、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关注高矮这一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高低不同的玩偶,通过比较,讲解什么是高,什么是矮,引导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用积木比较高矮,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比较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不同高度的玩偶,标注“高”和“矮”。

2. 用卡片展示比较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并与家长分享比较过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幼儿能够正确进行比较,用语言描述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标准(如长短、大小等)进行比较,拓展幼儿的思维。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能够判断物体的高矮。

中班数学《比高矮》(完整版)

中班数学《比高矮》(完整版)

中班数学《比高矮》(完整版)文档中班数学《比高矮》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教材《数学》第四册,第三章“比较大小”的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比高矮”的概念,学会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

难点:理解“比高矮”的概念,学会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卡片、尺子、玩具等。

学具: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柜子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有高有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向学生讲解“比高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较高矮的方法。

3. 示范演示:教师用教具进行示范,展示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如尺子量高度等。

5. 个人练习:让学生用学具进行个人练习,比较高矮,并记录结果。

6.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比较高矮的方法,如从上往下看、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等。

7.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比较下列物体的高矮:桌子、椅子、柜子。

”引导学生用所学方法解答。

8.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比较高矮,并回答问题。

9.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比较高矮,并写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比高矮”板书内容:1. 概念讲解:比高矮2. 比较方法:尺子量高度、从上往下看、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等3. 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个人练习七、作业设计:1. 比较下列物体的高矮,并写出答案:桌子、椅子、柜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比较高矮的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比较高矮以外的其他属性,如长短、粗细等。

《比高矮》幼儿园教案

《比高矮》幼儿园教案

《比高矮》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高”和“矮”的概念。

2.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高矮。

3. 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运用“高矮”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不同高度的物体,如书本、玩具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高”和“矮”的概念,如:“你们知道什么是高?什么是矮?”2. 讲解:向幼儿讲解“高”和“矮”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些教具,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辨别物体的高矮。

4. 游戏:设计一些与高矮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高矮”概念。

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里或周围的高矮物体,并拍照或画下来。

2. 第二天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记录他们的表现。

2. 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高矮”概念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他们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高矮接力赛”,进一步巩固他们对高矮概念的理解。

2. 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高矮,如:站立、蹲下等。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观察幼儿的表现,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九、教学评估反馈:1. 根据观察和记录,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2.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幼儿,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与家长沟通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比高矮》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词语“高”、“矮”的意思
2.能够运用“高”、“矮”词语描述物体的高度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幼儿园小班学生
2.课件:图片、视频
3.高矮物品、红、蓝两色塑料杯等材料
教学内容
1. 导入环节
教师将两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塑料杯放在桌上,然后将一个蓝色塑料杯放在一边的箱子里。

问学生谁的杯子更高,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 学习新知
让学生观察图片,学习词语“高”、“矮”的意思和口型。

3. 知识运用
1.让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拿一个盒子和一些不同高度的小球,其中一人拿高度相同的小球,其他人猜出该小球属于哪一组。

2.让学生用高矮物品进行分组,观察物品的高度,并用“高”、“矮”描述物品的高度。

3.通过观察视频或启发学生想象,描述诸如“大橘子和小苹果”、“高楼和矮树”这样的物品。

扩展练习
让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并让他们口述高矮的描述,以便老师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总结
在本课程中,学生掌握了高和矮的概念,并能够用口语和实物物品描述高度和区分高和矮。

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拓展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附注
该教案适用于3-4岁的幼儿园小班,但由于幼儿的学习层次不同,某些课程的学习将取决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实力。

在实施教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比(高矮)
备课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比一比(高矮)
教学要求:
1、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比高矮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尺子、贴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课后反思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的一朵红花,怎么也拿不到上方的一朵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的将红花拿下来。
问: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黄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二、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三、反馈练习。
1、谁摸得高,谁摆得高。
2、用绳子比课桌和椅子的高。
3、独立完成12页第7、9题。
4、排队游戏。
师:请第3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几位小朋友上台按高矮排成一排。谁来排一排?
5、拓展。
修改意见:
设置摘红花的情境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1、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小朋友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2、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
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
还可以靠墙做记号,比比谁高。
说说生活中高些,矮些的例子。学生汇报。注意孩子说话能力的训练,引导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