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浅析

合集下载

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各有各的招

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各有各的招
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如软饭、面条、蔬菜、水果等 ,避免油腻、辛辣、坚硬等不
易消化的食物。
规律饮食
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
适量饮水
保持适当的饮水量,有助于消 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
增加运动量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 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
症状。
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
放松心情
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 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听 音乐、做瑜伽等方式放
松心情。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胃 部环境,缓解消化不良
症状。
0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 法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具具有健 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 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中成药
选用具有相同功效的中成药,如 香砂六君子丸、健脾丸等,方便 患者服用。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 目的。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足三里、 内关等。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 均衡,避免单一食物摄入 过多,影响消化功能。
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油腻、生冷等 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 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适当的运动锻炼
增加运动量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 善消化功能,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症 状。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坚持锻炼
保持长期、规律的锻炼习惯,有助于 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功能性消化不 良。
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异常症 状应及时就医。
注意情绪变化,保持良好的心 态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遵循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 摘要 】 目的
1
月 一 2 0 16 年 1 月 收 治 儿 重 厌食 患 儿 1 8 0 例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
,

,
.
,
,
;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P ( < 05 0 ) 研 究 组 患 儿 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是 9 5 5 6 % 明 显 高于 参照 组 的 7 2 2 % 比 较差 异 < 0 0 有统 计意 义 ( P 5 ) 结 论 在 小 儿 的 厌食 症 治 疗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的 方 式 能 有 效 提 升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还
,
,
食 量 都恢 复 到 正 常
显 效 的表 现 是 患 儿 的食 欲 显 著恢复

/ 左右 且 食 量 基 本恢 复为 原有 的 3 4
无 效 的表 现 是 患 儿 的 食
降 最 终威胁 儿 童 的生 命 健 康 目前 临床 上 对 儿 童 厌 食 症的 治 疗 主 要 是 使 用 西 药 进 行 治 疗 但 不可否认的 是 西 药对 儿 童 的身 体造成 的伤 害 还 是 比 较 大 的 进 而 影响儿 童 后 期 的成 长 和 发育 如
中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C
a r
d oi
va s c
a r
D s ie i
e se
a se a
JO r n
d 、 恻e
s
a e r
o
n i
f
e
e
r a
e e
d
r a
d i oi
n a
20 1 6
年7 月
.
1 期 第 卷第 9

小儿厌食症中医学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中医学研究进展

引言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儿科疾病,以长期食欲减退、厌食、腹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如饮 食习惯、环境、遗传等有关。中医学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习惯、中医体质、中医经络等方面。 小儿的饮食习惯如过多食用生冷、油腻、煎炸等食物,或饮食不规律、偏食等 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厌食症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医体质学认为,小儿的体质 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较弱,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经 络理论则认为,脾胃经络与小儿厌食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
小儿厌食症中医学研究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药治疗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 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完善中医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探讨小 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以期对治疗方案做出更加精准的调整;2)加强小儿厌 食症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完善辨证论治体系;3)
西医研究进展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实验室指标和仪器检查的方法上,以 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另外,药物治疗也是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重要手段, 包括促进食欲和营养补充剂等。然而,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之处,如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对病情的长远影响尚不明确,且心理因素在疾病 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也需进一步探讨。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上常采用中药汤剂、中药灌肠、中 药贴敷等方法进行治疗。中药汤剂是根据不同证型,配制不同的方剂,以达到 调和脾胃、增进食欲的目的。中药灌肠是将中药煎成灌肠液,通过直肠给药, 以缓解厌食症状。中药贴敷则是将中药制成贴敷剂,外敷在小儿脐部,通过经 络作用改善厌食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2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28例临床观察
颈 腰 痛 杂 志 ,02,2 2 :5 20 2 ( ) 15—16 5
守治疗一样 , 并未改变腰椎管的大小 , 但临床症状体征却 明显 改善 , 明机械压迫 因素 不是引起退 变性腰椎管狭 窄症临床 说
症状 、 体征的主要因素 , 推测腰椎失稳 、 腰椎周围肌肉痉挛 、 椎 管 内血循环 障碍 等 因素是引起 退变性 腰椎 管狭 窄症临 床症 状、 体征可能的主要 因素 。因此 , 方法 的选择应 以f 治疗 临床症
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料
例, 对照组 1 6例。无 效( 欲差 , 食 食量小 于正常 3 5 , / ) 治疗组 2例 , 对照组 2 O例 。治疗组 总有效率 6 6例 , 9 . %。对 照 占 71 组总有效率 4 o例 , 67 。 占6 .%
3 讨 论
4 J 功能性厌食症发病率较 高 , ,L 以往 治疗常采用助 消化 本文厌食症患儿 1 8 , 5 , 7 , 2 例 男 2例 女 6例 及 胃动力 药为 主, 临床 效果不理想 。锌是人 体必需的微量元 素之一 , 有保护味觉和食欲 的功 能。有资 料报道儿童缺锌 发 生率为 2 .% 。有缺锌 引起 的d J 厌 食症 是 由于锌参与 唾 19 ,L 液蛋 白一 味觉素 的组成 。味 觉素影 响 口腔粘 膜上 皮细胞结 构、 功能代谢。缺锌后常常引起 口腔粘膜增生及角化不全 , 易
1 1 一般资料 .
年龄( 岁者 2 ,—3岁者 6 1 o例 1 4例 ,3岁者 4 > 4例 , 厌食 时间
1 月至 1年 。患 儿 智 力 均 正常 。 个
12 方法 .
18例 随机分为治疗 组 6 2 8例 , 照组 6 对 o例。醒
脾养儿 冲剂 < 1岁者 1 次 , 袋/ 2次/ ;一 3岁者 2袋/ , d 1_ 次 2

刘以敏主任小儿厌食症的治疗经验

刘以敏主任小儿厌食症的治疗经验

刘以敏主任小儿厌食症的治疗经验【摘要】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以长期食欲减退、食量少于同龄正常小儿为临床表现的非疾病因素所致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

文章探讨中医中药论治的方法,采取著名国家级名中医刘以敏主任分期论治的方法,治疗上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医治疗;刘以敏主任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44—02小儿厌食症是指患儿较长时间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不思饮食,甚至拒食的一种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

临床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大便不调等为主要临床特点,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

小儿若长期厌食,易造成营养不良,致各种营养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故受到家长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常以补充消化酶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

本病病因很多,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主要与脾胃失调、纳化失常有关。

《小儿药证直诀》指出:“脾胃不和,不能食乳。

”江育仁[3][4]认为,该病主要是脾运失职,胃纳失司,二气不能平调,日久脾气不足,脾阳失展,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所致。

王丽珠[5]将小儿厌食症分为5型:脾运失健证,治以健脾助运开胃;胃阴不足证,宜养胃育阴兼以醒脾;脾胃气虚证,治宜益气健脾;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理气开胃;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佐以健脾。

骆常义[6]提出脾胃湿热型,治当燥湿健脾、淡渗利湿。

赵晶[7]提出气滞血瘀型,治宜健脾理气、活血化瘀。

刘书琼[8]将小儿厌食症分为心脾积热、脾虚湿泛、虚火上浮、心火上炎4型。

而刘以敏主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古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之说,在厌食症的发生发展规律上,刘老提出,厌食早期因外感邪气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变化而至中焦气机不畅,胃失和降,饮食停滞,前人对此有诸多论述,例如《景岳全书》谓:“小儿之疾,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性感 染时 常伴有 短 期 厌食 ; 期 厌 食者 多伴 有 面 色 长
萎黄 , 体质 量不增 或 下 降 , 体 消瘦 , 肢 常有 器 质 或 精
神方 面的 障碍 。

泻 、 炎 或 其 他 传 染 病 后 , 虚 , 气 亏 之 , 及 脾 肺 体 正 伤
胃, 或病 后失 于调理 , 运 胃纳失 健 , 脾 可致 长期 厌食 。 1 3 先 天不足 , 天 失 养 先 天不 足 的婴 儿 , 称 . 后 古 “ 怯” 胎 弱” 多见 消瘦 、 胎 或“ , 胃肠 薄弱 , 出生 后 , 往往 不欲 吮乳 。后 天如失 于调 养 , 每易 造成 脾 胃虚 弱 , 不 思乳 食 , 以喂养 。诚 如《 儿 药 证 直诀 ・胎 怯 》 难 小 所
而成疾 者 ” 。说 明乳 食 壅 积 , 伤 脾 胃 , 致 食 ; 因生 活 环 境 改 变 , 志 或 情 不 畅 , 虑 伤脾 , 虚不 适 而致 厌 食 。万 密 斋 认 为 : 思 脾 “ 盖儿 初生 , 性多 执 拗 …… , 易使 怒 伤肝 气 生 病 ” 均 , 说 明“ 怒伤肝 ” 。因此 , ,g 食症 的治疗 上 , 食 在4 J 厌 饮
作 者 单 位 :1 0 5成 都 , 都 中 医药 大 学 附 属 医 院儿 科 607 成
第~作者 : 于苏平(9 5 , , 1 5 一)男 副教授 、 副主任 医师。研究方向 : 中西医结合治疗dJ 脾 胃疾病 , — i sh 2 @1 6c m。 ,L E mal z l 0 2 .o :
国情 的 以 预 防 、 理 指 导 与 治 疗 相 结 合 的有 效 措 施 。 心 【 键 词 】 厌 食 症 / 医 药 疗 法 ; 医 学 , 国传 统 ; 病 因 ; 病 机 ; 儿 童 关 中 中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

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长夏暑湿当令之时,可使症状加重。

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临床尤以1~6岁小儿为多见。

城市儿童发病率较农村为高。

患儿除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较好。

但病情迁延不愈,可使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而转化为疳证。

本病多见于中医文献所载“不思食”“不嗜食”、“不饥不纳”、“恶食”等病证之中。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厌食的原因,一是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下降,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酶的活力降低所致;二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及各种刺激的影响,使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所致。

1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所引起。

其病位在脾胃。

盖胃司受,脾主运化。

脾胃调和,则知饥欲食,食而能化。

诚如《灵枢·脉度》所载:“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若喂养不当、他病伤脾、禀赋不足、情志失调等损伤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致脾胃失和,纳化失职,而成厌食。

1.1喂养失当为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小儿脏腑娇嫩,饮食不知自节。

若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婴幼儿未按期添加辅食,或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超越了小儿脾胃的正常纳化能力;或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冷食;或饥饱无度;或滥服滋补之品,均可损伤脾胃,产生厌食。

诚如《素问·痹论》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1.2他病伤脾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和。

若罹患他病,误用攻伐,峻加消导;或过用苦寒之品损脾伤阳;或过食香燥、辛辣之品而耗胃阴;或病后未能及时调理;或夏伤暑湿,脾为湿困,均可致受纳运化失常,形成厌食。

1.3先天不足是部分患儿厌食的原因。

患儿胎禀怯弱,元气不足,脾胃薄弱,往往生后即表现不欲吮乳。

若加之后天失于及时调理,则脾胃益虚,食欲难以增进。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79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79例分析

鸦 胆 子 油 乳 是 中 药 鸦 胆 子 用 石 油 醚 提 取 的 油
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7 均为我 院 门诊 患 儿 , 4 9例 男 2例 , 3 女 7例 , 年 龄1 1 ~ 2岁, ~ l 3岁 3 9例 , 8 2 4~ 岁 6例 , l 岁 8~ 2
剂。其成分中油酸系抗代谢性抗癌剂 , 对癌细胞 的 sG、。 、 2G 期均有 抑制杀 伤作用 , 故属于周期性非 特 异性抗癌药。其中所含 的鸦胆亭、 鸦胆子苦酸以及 其他苦素都对癌细胞的 D A R A及蛋 白质合成有 N 、N 显著抑制作用 。与其它化疗药物相 比, 毒副作用 轻微 , 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 故临床广泛应用 于肝癌、 肺癌 、 胃癌及 胃溃疡等的治疗取 得 明显疗
效 。
1 ; 4例 病程 6 个月 ~ 年 , 3 平均 1 个月 。7 5 9例均有 不同程度食欲不振 , 见食不贪 , 面色萎黄少华。其中
胃脘或脐周胀满疼痛 3 例 , 6 形体消瘦 4 7例( 体重低 于正常标准 1%以下) 毛发枯槁 、 甲失荣 1 例 , 0 , 爪 8
面色萎 黄少华 4 1例, 神疲乏力 5 0例 , 大便失 调 6 3 例。肝肾功能检查排 除肝脏 、 肾脏疾病。少部分患 儿血 锌 、 偏低 。 钙
20 ,2 4 :5 5 0 6 1 ( ) 6 49
无效 : 食欲和症状均无改善。
32 结 果 治疗 2周后 ,9例 中 治 愈 4 . 7 5例 , 显 效1 9例 , 效 1 有 2例 , 无效 3例 , 总有 效率9 .5 。 56 %
4 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现代医学认为 , 小儿 胃平滑肌发育 尚未完善 , 胃 黏膜腺体较小和杯状细胞较少 , 盐酸和各种酶 的分 泌均 较成人 少且 酶活 力 低 , 消化 功 能 差 J 中 医学 。

综合治疗小儿厌食症49例疗效观察

综合治疗小儿厌食症49例疗效观察

综合治疗小儿厌食症49例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06-01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儿童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

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智力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长期厌食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1]。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病,但以2—6岁为多见。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及心理干预等方法综合治疗小儿厌食症 4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3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2)。

临床表现为食欲降低,见食不贪,食量较常量减少1/2以上,持续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将上述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9人,对照组44人。

治疗组中,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3岁,平均4.8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8个月,平均5.2月。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消瘦、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多汗、大便溏薄或不成形,舌淡苔薄,脉软。

2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轻重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患儿均停用可以引起厌食的药物,合理喂养,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每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对照组治疗方法:双岐三联活菌片0.5—1.0mg/次,每日三次,葡萄糖酸锌颗粒5—10mg/kg.d,分三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剂1—2片/次,每日三次。

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配合心理干预(1)中药治疗:方剂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莲子、枳壳、川朴、内金、苏梗、炙甘草、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焦槟榔。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 资料
厌食 症患 儿 1 6例 ,均来 自南 阳医专 附属医院 ,将患儿 随 5 机分 为两组 , 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7 例 ,治疗组男 3 例 , 4 8 5 女 3 例 ,年龄 最大 7岁 ,最 小 1 ,平均年龄 4岁。发病时间最短 岁 3个月 ,最 长 2 . ,脾失健运者 3 例 , 胃气虚者 2 例 ,胃 5年 O 脾 3 阴不 足者 2 ; 照组男 3 例 , 4 5例 对 8 女 0例 , 龄最 大者 7 年 . , 5岁 最小 1 , 岁 平均年龄 45 , .岁 发病时 间最短 35个月 , . 最长 3 , 年 其 中脾失 健运 者 2 ,脾 胃气 虚者 3 ,胃阴不足者 1 例 。 7例 3例 8 两组 临床表现为食 欲不振 ,面色萎黄无华 ,甚 至拒食 ,形体瘦 弱 ,溏 泻或便秘 ,伴有 恶心、腹胀 ,偶尔 出现 呕吐。阴虚者 口 干多饮 ,皮肤干燥 ,缺乏润泽 ,舌苔黄厚腻 ,或舌 红少苔 ,脉 细弱 或无力 等。
病例 2 ,刘双 ,男 ,6岁 ,于 2 0 0 8年 8 1 月 0日初诊 , 其母代诉 ,两年来 ,饮食无规律 ,消瘦 、腹胀无力 ,面色发黄 , 活动减少 ,经多方治疗无效 ,即来我院就诊 。经检查患儿舌苔 黄厚腻 ,诊断为/ J 厌食症 ( JL , 脾失健运型 ) 。治疗原则 ;清热 、 健脾 、消食 。方用健脾散加减 :白术 、香橼 、佛手各 9 , g 茯苓 、 山药 、炒扁豆 、炒山楂、炒神 曲、炒萝 卜 、炒 麦芽各 6 ,炒 子 g 内金 1g 0 ,黄连 、陈皮各 3 ,一疗程后 ,精神好转 ,食欲增加 , g 面色逐渐红润 ,体重渐增加 ,三个月后 随访 ,一 切正常。
2 治 疗 方法
21 治疗组 方用 自拟健脾散 。药用深圳 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免 . 煎 中药配 方 I白术 9 、茯苓 6 、山药 6 炒扁豆 1g g g 0 、炒麦芽 1g 0 、炒 山楂 6 、炒神 曲 6 、炒内金 6 、佛手 9 、香橼 6 、陈 g g g g g 皮 6 ,随症加 减 :脾 胃有热加黄连 3 ,龙胆草 3 ;湿重加砂红 g g g 6 ,炒薏米 1g g 0 ;脾 胃气 虚加太 子参 ,呕吐腹胀加半夏 3,生 g 姜 3 ,胃阴不足加知母 3 ,玉竹 3 ,每天一 付 ,分早晚两次服 g g g 用 。配合 多酶 片 ,每次一片 ,每 日三次 口服 。 22 对照组 单用多酶片治疗 ,方法 同治疗组 。两组用药时间 . 均为 7天一疗 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5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56例
燥 , 便 干 结 , 红 少 津 , 细 。治 法 : 胃生 津 , 阴 润 燥 。 大 舌 脉 养 育 方 用养 胃增 液 汤 加 减 : 斛 、 参 、 石 沙 乌梅 、 白芍 、 草 。 甘 脾虚 加
山药 、 豆 补 益 健运 ; 扁 口渴 引饮 者加 芦 根 、 花 粉 ; 便 秘 结 天 大
好 转 : 欲 好 转 , 量 略 有 增 加 。无 效 : 欲 未 见 改 善 。 食 食 食 4 2 治疗 结果 .
5 讨 论
效标准》 相关标准执行 。5 ] 16例患儿中男性 8 例 , 1 女性 7 5
经治疗 3 疗程 , 愈 8 个 治 6例 , 5 .% 占 51;
零 4 口
均消瘦、 汗、 眠不佳, 则贫血貌。 多 睡 重 3 治 疗 方 法
健, 以致消化、 吸收、 传导功能失常, 纳食不振、 不思饮食; 或 因经济 生活水平提 高, 父母宠 爱、 多吃零食 、 食 , 偏 影, 强迫进食等 , 致小儿产生 精神压力 , 情绪改变 , 影响食欲 ; 也有少数小儿患有结核病
好转 7 O例 , 4 ,% 无效为 0例, 占 49 ; 总有效率为 10 。 o % 中医认为 , 小儿“ 脾常不足 ”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其病 , 因有喂养不 当、 饮食不节 、 食肥甘 ; 过 或因胃阴不足, 食物难
以 腐 熟 , 液 无 以 化 生 , 而 厌 食 ; 因 中气 虚 弱 , 胃失 津 从 或 脾
例; 年龄 1 3岁 2 ~ 3例, ~ 4 7岁 8 ,- 2岁 4 ; 6例 8 1 7例 独生子
女 l4例 。患儿 中有 小儿 结核 病 、 1 中耳 炎、 染性 肝 炎等器 质 传 性病 变 同 时伴 有锌 、 、 铜 铁缺 乏 者 2 例 (67) 未 发 现 器 质 6 1.% , 性 病 变 且 锌 、 、 正 常 者 10例 (3 3 ) 辨 证 分 型 : 胃 铜 铁 3 8.% ; 脾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13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小儿厌食;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46-02小儿厌食症是由于喂养不当、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中多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则烦、甚至拒食等表现为特征,常伴有形体羸弱、抗病能力弱,多见于1~6岁。

多年来,笔者运用捏脊结合内服中药、锌剂综合治疗小儿功能厌食症,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厌食症患儿130例(均排除因其他慢性疾病而引起的厌食病例[1])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治疗组70例,男40例,女30例;8岁2例。

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8岁4例。

厌食时间均为56天~2年。

2 治疗方法2.1 捏脊:2.1.1 体位正确,充分暴露施术部位,空腹时进行,环境应暖和,手法应和缓、深沉、轻柔。

2.1.2 施术:医者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拇指罗纹面平对示指第2指间关节的桡侧,虎口向前,双手拇指、示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直至大椎穴止为1遍,如此循环,捏拿6遍。

捏第5遍时,应对脾腧、胃腧、大肠俞采用“重提”法,加强疗效,最后一遍捏拿结束后,术者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数次。

术中左右两手交替合作,遵循推、捏、捻、放、提的先后顺序[2]。

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

2.2 中药2.2 方药:黄芪8~10g、炒山药、鸡内金(研末兑服)各10~15g、白术、茯苓、荷叶、白扁豆、藿香各5~8g、半夏、龙胆草、焦桅子、木香、山楂各3~6g、甘草2g。

水煎2次取汁约50~200ml,分4~6次口服。

10天为1个疗程。

加减:气血偏虚者加党参8~10g、当归、白芍、熟地各4~6g;腹隐隐作痛者加白芍、延胡索研末服各4~6g;汗多者减半夏,加太子参、防风4~8g、五味子5g。

科学合理指导小儿厌食症患儿40例体会

科学合理指导小儿厌食症患儿40例体会

少用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 ,从而有利于患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
[ 键词】 ,L 食症 ;科 学 ;指导 关 d J厌 小 儿 厌食 症 是 由于饮 食 失 节 及 喂 养不 当所 致 的 长 期 食 欲减 退 ,以致厌 恶 进食 或拒 食 为特点 的常见 的脾 胃病 。长期 厌食 会 导 致患 儿 体 重 减 轻或 影 响 正 常 生 长 发育 。多 伴 面 色 萎 黄 ,肢 体 消 瘦 ,常 有 器质 或精 神 方 面 障 碍 ,严 重 可并 发 贫 血 、营 养 不 良 、 各 种 细菌 、病 毒 反复 感染 等 疾病 。给 患儿 和 家长 带 来极 大 的痛 】 苦 ,同时 也大 大 降低 了一个 家 庭 的生 活 质 量 。2 0 年 1 ~ 0 9 0 6 月 2 0
时 给予相 关 的健 康教 育 、饮 食指 导 、按 摩 指导 、运 动 指导 、心理 指导 以及 预防并 发 症 的相 关 知识 和具 体 措施 。结果 :3例 小 儿厌 食 症 6 状 明显消 失 ,食 欲 明显恢 复 ,食 量增 加近 正常 水平 ,体 重增 加 ≥O 5k ;4 患儿 食 欲 、食 量 有所 增加 ,体 重也 略有 增加 但 <O 5k , . g 名 2 . g 2 总有 效率 为 10 0%。发生 并发 症 的患 儿均 已纠正 。其 他患 儿无 一 例发 生并 发症 。结论 :给d J厌 食症 患 儿提 供 相应 的指 导措 施 后 ,能减 ,L
指 屈 曲 ,以食 指 中节 的背 面 紧贴脊 柱 两侧 皮 肤 ,拇 指 与食 指 中节
相 对 ,自尾骨 起沿 脊柱 两 侧肌 肤提 捏 向上 至 大椎 穴反 复 1i ,使 s x 局 部皮 肤 潮红 ,在 背部 的脾俞 、 胃俞 、肝 俞采 用 重提 的 手法 以加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20例体会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20例体会

厌食 是d J 时 期 的一 种 常见 病 症 , ,L 临床 以较 长 时
藿香 、 扁豆 、 陈皮 。④ 易出 汗加黄 芪 、 叶 、 小麦 。 桑 浮 12 3 脾 胃阴 虚 型 用 曲 麦 枳 术 丸 为 基 础 方 神 曲 . .
期 食欲减 退 、 恶进食 、 量减 少为特 征 。古代文 献 中 厌 食
化 , 胃调 和则 口能 知五 谷 饮食 之 味 , 脾 正如 《 枢 ・脉 灵 度》 说 : 脾 气通 于 口, 和 则 口能 知 五谷 矣 。 若 脾 所 “ 脾 ” 胃失健 , 化不 和 , 造成 厌食 。其 治疗 以运脾 开 胃为 纳 则 基本法 则 , 胃调和 , 脾 脾运 复健 , 胃纳 自开 , 则 同时应 注 意饮食 调养 , 正不 良的饮 食 习惯 和过度溺 爱 等 , 纠 方能 取效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g 麦芽 l g 枳 实 1 g 苍 术 9 , 服 同前 。加 减 : 0, O, 0, g煎 ① 花薄苔 、 图舌加 沙参 、 地 麦冬 、 石斛 。② 挑食 不吃菜 、 大
便干加芍药 、 白术 、 草 、 榔 。 可加 大 山 楂 、 梅 的 甘 槟 乌
量, 以增 强 消 化 功 能 。 2 结 果
( 文校对 : 本 王杰 收稿 日期 :0 9—1 20 2—3 ) 1
中医药 治 疗 & J 厌 食 症 2 k O例 体会
李 小燕 甘 肃敦煌 市 中医院( 敦煌 7 6 0 ) 3 20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治疗; 中医儿科学
d i1 . 9 9 ji n 10 —9 4 2 1 . 7 0 6 o :0 3 6 / .s . 0 38 1 . 0 0 0 . 6 s 文 章 编 号 : 0 38 1 ( 0 0 一 -2 50 1 0 ・9 4 2 1 )0 1 2 —l 7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4 7 . 9 %) , 多病久病 、 伤 害 脾 胃( 2 7 . 1 %) , 先 天不 足 、 后 制 , 为 临床 上 从 肝 、 从瘀 、 从 阴论 治 小 儿 厌 食 症 提 供 天失调( 2 0 . 8 %) , 暑 湿 熏蒸 、 脾 阳失 展 ( 3 . 3 %) , 环境 变 了新 的思 路 。 化、 思 虑 伤脾 ( 0 . 8 %) 。骆 常 义等一 将 其 归纳 为脾 胃 因
证 强调 治疗 时在 辨证
1 中医病 因病 机
施治的基础上不忘“ 运脾” 。江育仁 将3 0 0 例小儿厌
中医无 “ 厌食” 病名 , 历代医家根据其临床 特点 食 症 患 儿 进 行 病 机 证 候 分 析 , 其 中属脾 运 失 健 者 占 将其归结为“ 伤食 ” 等范畴 , 如《 素问・ 五常政大论》 的 6 0 . 3 %, 脾 胃虚弱者 占3 4 . 7 %, 胃阴不足者 占5 . 0 %, 因 此 , 脾运失健为小/ 『 L 厌食症的主要病机 。叶翠[ 9 1 在对 “ 不食 ” , 《 素问 ・ 风论》 的“ 不嗜食 ” , 《 伤寒论》 的“ 不欲 饮食 ” , 《 小儿药证直诀》 的“ 不思乳食 ” , 《 诸病 源候 厌 食 症 患 儿 的证 候 学 研 究 中 , 根 据 主要 证 型分 布及
论・ 脾 胃诸病 》 载“ 不 能饮食 ” 等。
所 占比重 , 认为脾运失健 ( 占3 0 . 1 9 %) 为主要证型, 其
1 . 1 病 因 小儿为稚 阴稚 阳之体 , 脏腑娇嫩 , 形气 次为胃阴虚 ( 1 8 . 8 7 %) 和脾气虚( 1 1 . 3 2 %) ; 而刘红瑞 。 I 未充 , 具有“ 三不足 、 四有余” 的特点 , 其中尤 以脾常 认 为 主 要证 型依 次 为 脾 失 健运 ( 占4 1 . 6 7 %) 、 脾 胃 阴

宋铁玎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宋铁玎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01厌食症的定义02厌食症的现状厌食症是一种以长期食欲减退为主要特征,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疾病。

它不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还会对患儿的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厌食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于厌食症的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厌食症的定义和现状脾胃功能失调是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从而引起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进一步加重厌食症的症状。

脾胃功能与小儿厌食症的关系从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脾胃功能的调理,可以改善患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厌食症的目的。

从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的意义从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的重要性01消化食物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

02运化水湿脾胃能够将水湿运化到身体各部位,维持身体水液平衡。

03统血摄血脾胃有统血摄血的功能,能够维持血液正常运行。

脾胃的功能与作用010203小儿厌食症常常由于脾胃功能受损引起,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

脾胃功能受损小儿饮食不节或偏食,导致饮食积滞,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引起厌食症。

饮食积滞湿邪困厄脾土,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小儿厌食症。

湿困脾土脾胃失调与小儿厌食症的关联通过健脾助运的方法,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厌食症状。

健脾助运针对饮食积滞的情况,采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消除积滞,恢复脾胃功能。

消食导滞针对湿困脾土的情况,采用化湿醒脾的方法,祛除湿邪,恢复脾胃功能。

化湿醒脾针对不同情况的小儿厌食症,进行整体调理,改善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病情反复发作。

整体调理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的理论依据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和季节等因素,判断厌食症的病因。

辨别病因辨别病机辨别脏腑病位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判断厌食症的病机,如脾胃虚弱、食积内停等。

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临床效果观察

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临床效果观察

01
引言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3
厌食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脾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苍山理脾开胃方和针刺四缝穴是中医治疗儿童厌食症的常用方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
本研究旨在观察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经过该治疗方法,患者的食欲和食量明显增加,同时中医症状积分也明显降低。
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研究结论总结
01
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3
陈某,林某. 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9,15(4):43-46.
THANKS
感谢观看
李某,张某. 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6):761-76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2
王某,赵某. 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20,16(7):34-37.
临床病例的选取与处理
两组患儿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过程与疗效评估
疗程设定
主要指标为患儿食欲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等。
疗效评估指标
采用等级计数法对疗效进行评估。根据治疗前后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多潘立酮 胃电图测定和频谱分析技术对厌食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发现,厌食 患儿大多具有胃肠电异常,主要表现为胃电基本节律减慢,异常蠕动 增强,提示厌食患儿存在胃有效运动减弱,排空障碍
补充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制剂治疗: 补充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制剂治疗:补充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屏障, 同时直接补充人体肠道内有益的正常生理菌群,以利于吸收
口服胃蛋白酶 厌食症与胃内胃泌素、胃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 胰蛋白酶分泌都减少有关。故食量少,不易消化 通过补充胃蛋白酶改善消化功能
补充赖氨酸:赖氨肌醇维 补充赖氨酸: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 口服溶液 赖氨酸是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而体内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之一, 必须由食物供给。而厌食症者进食少,赖氨酸缺乏,必须氨基酸的缺乏 可影响部分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合成。服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 可直接补充赖氨酸,也加速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厌食症患者进食少体内维生素B12相对缺乏,口服赖氨肌醇维生B12 可达到补充维生素B12的目的
西医治疗用药 补充微量元素锌治疗 儿童锌缺乏影响味蕾细胞更新和唾液磷酸酶的活性,使舌黏膜增 生角化不全,以致味觉敏感度下降,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食欲不振、厌食等症状 报道通过补锌治疗,补锌组饮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食欲的 恢复,饮食量的增加,营养状况改善,身高、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平均 的绝对值增加,也高于对照组的平均绝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