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病变-断解-2015-10

合集下载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内分 泌失调等。
诊断鞍区及鞍旁病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病变的 性质、位置和范围。
02
CT诊断
CT扫描技术
01
02
03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获取 高分辨率的图像,提高病 变检出率。
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病 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病理学诊断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变,可考虑 进行病理学诊断,通过组织活 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45岁,因视力下降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区占 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病理学诊断确 诊为垂体腺瘤。
案例二
患者女,12岁,因头痛、呕吐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旁 占位性病变,考虑颅咽管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手术切除并 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咽管瘤。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 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引言 • CT诊断 • MRI诊断 • 鉴别诊断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 表现,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诊断 准确率。
02
探讨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鞍区及鞍旁病变概述
鞍区及鞍旁病变是指发生在蝶鞍及其周围结构的病变,包括鞍内、鞍上和 鞍旁肿瘤、囊肿、炎症等。
THANKS
感谢观看
MRI诊断
MRI扫描技术
常规MRI扫描
功能MRI技术
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液体衰减 反转恢复序列(FLAIR)等,用于观 察鞍区及鞍旁的结构和信号变化。

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2013,118(2):222-231. 『6]Ribas A,Comin.Anduix B,Chmielowski B,et a1.Dendritic cell
生堡凼型盘查!!!!生!旦筮!!鲞箜!塑鱼坐!』!!!!里坠型:』塑!!旦!!!!:!!!.i!:型!:!
・49
.临床一线中的实践好伙伴.
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朱惠娟
鞍区是蝶鞍及周嗣解剖区域的总称,蝶鞍为颅中窝正中 部、蝶骨体上部的马鞍状结构。垂体位于前床突和后床突之 间的垂体窝内,垂体柄穿过上方的鞍隔与下丘脑相连。垂体 窝两侧为海绵窦,其中有重要的颅神经及颈内动脉穿过,因 此无论是鞍内、鞍上或鞍旁的病变均可导致相应的临床表 现。鞍区病变由于病变部位深、病变性质复杂多样,其鉴别 诊断和治疗成为内分泌科和神经外科的难点。 一、鞍区病变的病因 鞍区病变的性质复杂,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差异巨大, 有效地治疗取决于正确的病因学诊断。鞍区常见的病变包 括垂体腺瘤、垂体增生、各种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囊性病变、 炎性病变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的病变等。 1.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特指腺垂体细胞来源的良性肿 瘤,为最常见的鞍区占位性病变。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 发现人群垂体腺瘤患病率高达10%~25%,但是具有临床 治疗意义的垂体腺瘤很少¨。J。垂体腺瘤根据是否具有分泌 功能分为无功能垂体腺瘤和功能性垂体腺瘤.后者包括催乳 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 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根据垂体腺瘤的大小分为大腺瘤 (直径≥10 mm)和微腺瘤(直径<10 mm);而根据生长方式 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2.垂体增生:青春期的青少年和妊娠期女性常伴有不同 程度的生理性垂体增生。此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的患 者常出现垂体增生,易被误诊为垂体腺瘤。分泌异位生长激 素释放激素(GH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的肿瘤是极罕见的导致垂体增生的病因。 3.鞍区良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瘤以及较 为少见的垂体细胞瘤。颅咽管瘤是起源于Rathke囊遗迹的 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常为儿童青少年发生的 囊实性、实性或囊性鞍区占位性病变,病理学可分为釉状上 皮瘤和乳头状瘤。 4.鞍区恶性肿瘤:鞍区恶性肿瘤并不常见,包括原发于 鞍区的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转移至鞍区。原发于鞍区的恶 性肿瘤包括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垂体腺癌、脊索瘤、中枢神 经系统的淋巴瘤、胶质瘤、纤维肉瘤等。其中生殖细胞来源 肿瘤最为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根 据病理类型分为生殖细胞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胚胎癌、 畸胎瘤等,不同病理类型的生殖细胞瘤能够分泌B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13hCG)、甲胎蛋白(AFP)和胎盘碱性磷酸酶 (PALP)等标记物,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预后不同。肺癌、乳 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鞍区表现为占位性病变。 5.鞍区囊性病变:鞍区囊性病变包括Rathke裂囊肿、颅 咽管瘤、蛛网膜囊肿‘5j、皮样囊肿等良性病变,亦可见于垂体 腺瘤坏死囊变或脓肿。Rathke裂囊肿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常 因囊肿较大,压迫、影响了正常的垂体或垂体柄功能就诊。 6.其他:自身免疫相关炎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也可表现 为鞍区的病变。淋巴细胞垂体炎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产后 女性,男性患者较为罕见。近年发现部分使用抗恶性肿瘤药 物抗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部分患者发生淋 巴细胞垂体炎[61。IgG。相关疾病(IgG。一RD)是一类新定义 的可引起多器官纤维化的全身性炎性疾病,它以弥漫性或局 灶性器官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血清IgG。水平升 高的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垂体病变是其可能表现之一,表现 为垂体功能障碍及垂体弥漫性增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 组起源于组织细胞的、浸润性生长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以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较为常见,其常见病变部位 在肺、肝脏、骨骼和甲状腺,也可累及垂体,儿童青少年及青 年患者多见,常累及垂体柄并可侵袭性生长甚至影响下丘脑 功能。而Erdheim—Chester病(ECD)是少见的非Langerhans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可以累及骨骼、肺及垂体柄。 另外,结节病、肉芽肿病变也可合并鞍区病变并导致相应的 临床表现。 二、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1.垂体前叶功能障碍相关临床表现:鞍内病变最常影响 垂体前叶功能,分泌型垂体腺瘤无论大腺瘤还是微腺瘤均会 出现相应激素高分泌的临床表现,如催乳素腺瘤患者出现闭 经、泌乳和体重增加;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现巨人症或肢端 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库欣综 合征。而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或其他鞍区病变常常还表现出 垂体前叶功能低减的临床表现,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垂体一靶 腺轴的功能。对于大腺瘤的患者还可能因肿瘤突然出血出 现垂体卒中的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疼、视功能障碍等。鞍上 病变由于累及垂体柄甚至下丘脑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垂体 前叶功能低减的临床表现。 2.中枢性尿崩症:病变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的患者常会 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的中枢性尿崩症临床表现。如果下丘 脑的El渴中枢受累患者可出现渴感缺失;若不能及时补充水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94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

鞍内占位病变的治疗
0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常 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和辅助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激素、抗癫 痫药物、化疗药物等,具体药 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 生的建议来确定。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方便、无创, 但效果较慢,且长期使用可能 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主要 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较大的占 位病变或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的
02
学检查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是鞍内占位病变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 无创、无辐射、高分辨率和高软组织对比度的优点。
详细描述
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内占位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 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程度。MRI检查的图像可以多角度、多平面重建,有助 于全面观察病变特征。
病变。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开颅手术、 显微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
定。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效果较快,但 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期较长。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和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的方法包括放疗、质子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来确定。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了解疾病
让患者了解鞍内占位病变的相关 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 法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
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的重要性,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等,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病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 占颅脑肿瘤 的 1 % ~ 5 0 1 %… , 颅内肿瘤中仅低 在 于胶质细胞瘤 和脑 膜瘤 , 鞍 区 占位性 病 变 中所 占 比例 更 在 高, 本组垂体腺瘤 1 8例 , 6 % 。垂 体腺瘤根据直径可分 为垂 占 2 体 微腺瘤 、 大腺 瘤和巨大腺 瘤 , 体微 腺瘤 早期 临床症 状不 明 垂 显, 内分泌检查 不典 型 , 影像学发现具有 重要的诊断价值 。MR I 在 <1c m以下的肿瘤方 面较 C T敏 感 , 区周 围骨质 较多 , T 鞍 C
晰, 1 另 例平扫及增强 未见异常 。MR 表 现为 圆形或椭 圆形囊 I
良好 、 骨伪影 、 无 不需注射造影剂及 三维成像等优 点 , 断鞍 是诊
区肿瘤的理想方法 。我 们收集 2 9例经手术与病理结 果证 实的 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 , 分析 其 C T和 MR 表 现 , 1 结合 临床 资
2 1 诊断情况 :9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 , . 2 分别为垂体 腺瘤 1 , 8例 颅咽管瘤 5例 , 脑膜瘤 2例 , 移瘤 1 , 囊虫病 转 例 脑
2例 , 索瘤 1例。2例脑囊 虫患 者血清 和脑脊液 做脑囊 虫抗 脊
体试验结果亦示 阳性 。c T显示异常 2 1例 , 正常 8例 , 增强扫描
料探讨其在鞍区 占位性病变定性与鉴别诊 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状, 囊壁薄 , 内 隐约可见 点状 头节 , 囊 壁及 头节 在 T WI . 为等信 号 ,: 为低信号 , T WI 增强后大部分囊壁及头节未见强化 。 脊索瘤 和转 移瘤 C T平扫示 密度均 匀 的实质 性肿块 影 , 边
笪 宏 胡 明杰 左 中九
( 河南省 固始 县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固始

鞍区病变鉴别

鞍区病变鉴别
关于硬膜增厚病理基础尚不明确,可能静脉淤血 、脑膜炎症相关
个别垂体腺瘤可因为肿瘤硬膜浸润或转移而表现 为硬膜增厚、强化
鞍区病变鉴别
Cattin F, Bonneville F, Andrea I, et al. Dural enhancement in pituitary macroadenomas. Neuroradiology ;42:505-508
Dietemann JL, Kehrli P, Maillot C, et al. Is there a dural wall between the cavernous sinus and the pituitary fossa? anatomical and MRI findings. Neuroradiology 1998 ;40:627-630
第27页
鞍区病变鉴别
第28页
鞍区病变鉴别
第29页
垂体腺瘤CT表现
微腺瘤:稍低密度灶,低强化;CT较难发觉
鞍区病变鉴别
第30页
鞍区病变鉴别
第31页
垂体腺瘤MRI表现
微腺瘤
1,鞍隔膨隆、鞍底下陷、鞍内结节影 2, 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3,增强: 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垂体先于肿瘤强化) 等信号:扫描延迟 4,薄层动态增强:早期呈低信号 5,垂体柄偏移
– 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
– 垂体高度:>10mm,到达15mm
– 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
– C+:多为弥漫均匀强化
可为局灶结节状强化
鞍区病变鉴别
第14页
垂体增生
• 生理性增生 • 继发增生
– 甲状腺功效低下 – 终器官功效低下 – 神经内分泌肿瘤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及鞍旁肿瘤
三.鞍旁肿瘤: 4.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位于硬膜外海绵
状血窦结构,边界清楚,内部结构均匀。 CT显示等密度影,注药均匀明显强化。 MR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均匀 明显强化。DSA无明显供血血管,可 见不均匀染色。
鞍区及鞍旁肿瘤
三.鞍旁肿瘤: 5.骨软骨瘤及粘液瘤:起源于蝶枕交界,病灶
可见视束受累为胶质瘤特点。CT显示 等密度影或稍低密度影,可见钙化,等 密度强化明显。MR显示T1等信号影, T2高信号影,可见强化。
鞍区及鞍旁肿瘤
二、鞍上肿物: 4.肿瘤性: (5)皮样囊肿:典型病例位于中线部位,
其内含有脂肪或钙化,为外中胚层起源, CT显示鞍上不强化低密度及等密度影。 MR显示T1高信号影,T2低信号影, 当液态脂肪从囊肿中破裂出后可见蛛网 膜下腔或脑室内高信号。
或信号,含有粘液或胆固醇呈高信号。
鞍区及鞍旁肿瘤
二、鞍上肿物: 1.先天性或后天发育性:
(3)胶样囊肿:主要部分在Monro氏孔区, CT显示为高密度影,不强化,可低或等密度 周边轻度强化影;MR显示T1高信号影,T2 高或等信号影; (4)三室内室管膜囊肿:CSF信号,不强化 可见梗阻性脑积水; (5)扩大的三脑室:导水管梗阻造成三室前 疝。
鞍区及鞍旁肿瘤概要
成人垂体瘤常见,其次为动脉瘤、脑膜瘤、 胶质瘤。儿童颅咽管瘤常见,下视丘胶质瘤 为其次; 增粗的漏斗对于儿童需与胶质瘤、生殖细胞 瘤、淋巴瘤、Langerhan’s细胞增生症相 鉴别。成人应注意类肉瘤病变及垂体炎。 儿童垂体瘤样表现多为垂体增生。 以下分为:鞍内、鞍上、鞍旁三部分叙述。
状上皮细胞残留,良性,生长缓慢。鞍上、 鞍内混合型占70%,鞍上型占20%,鞍内 型占10%。常见于儿童或青年,中年为第二 高峰期,表现为囊性、实性密度及信号表现 多样,实性部分可见强化。CT显示囊性、周 边可见钙化,可见边缘强化。MR显示T2高 信号,T1轻度或高信号,与胆固醇或亚铁血 红蛋白含量有关。

鞍区解剖结构以及常见病变

鞍区解剖结构以及常见病变
注:绿色表示视交叉区核团,红色表示漏斗区核团,黄色表示乳头体区核团
1.2.2.2 下丘脑纤维联系示意图。传入下丘脑的纤维主要来源于边缘叶,丘脑, 底丘脑,基底节,脑干网状结构,视网膜,也有可能来源于新皮质。传入纤维 主要终止于外侧核团。在下丘脑核团中,主要的传出纤维由室周和内侧核团发 出,而从哺乳动物下丘脑发出的纤维主要抵达前后垂体,丘脑,边缘叶,网状 结构,脑干,底丘脑,基底节,上丘,黑质,小脑和新皮质。
P.C.A:大脑后大脑后动脉
P.Co.A:后交通动脉 Pit.Stalk:垂体柄
Thal.Perf.A:丘脑穿动脉
V.Of Galen:Galen静脉
鞍区重要结构底面观
鞍区以及周边重要结构矢状位观察
1.2 鞍区重要结构以及功能
1.2.1 垂体:
1.2.1.1 垂体解剖: 垂体是人体内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成人 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妇女妊娠期可稍大垂体可以分为垂体 前叶、垂体后叶和垂体柄,垂体前叶又称 为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各种腺 体,影响腺体的分泌。垂体后叶后又称为 神经垂体,储存催产素和加压素,影响人 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垂体柄是连接下丘脑 和神经垂体的重要结构,下丘脑的核团发 出纤维通过垂体柄至神经垂体储藏。
d.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少见,导致甲亢。 e. 卵泡刺激素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 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 子 数目减少等。 f. 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 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不伴皮质 醇增多。
2). 激素水平低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导致各种垂体激素水平下降,最常见 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导致的性功能减退、 性腺萎缩;生长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身材矮 小;甲状腺激素降低导致畏寒,粘液性水 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导致阿狄森病; 促黑素水平低下导致乳晕、腋窝以及会阴 部色素缺失。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PPT课件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PPT课件

.
41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CT
• 增强:无血栓时,全均匀一致强化,与 颈动脉强化曲线一致
• 有血栓时,可见强化部分与颈动脉强化 一致,周边有不强化的血栓
• 可见密度相反征象
• CTA可显示供血动脉. 及动脉瘤
42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MR
• 出血+SAH
• 无血栓动脉瘤 T1 低 流空效应 T2 低
• 混合性Pial-Dural AVMs 先天性
• 扩张A、V、毛细血管床(可无)
• 85%在幕上
• 20~40岁多发(75%)
• 出血,癫痫,神经功能障碍,杂音
• DSA:增粗A、V,毛细血管团
.
49
• V早期显影,肿块效应轻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动静脉血管畸形(AVMs )
• NECT:等/稍高密度,可见纡曲血管影,有血 栓形成时,可有钙化,或软化灶,局限性脑萎 缩
.
21
鞍内占位
垂体生理性肥大 • 垂体高度8~13mm • 中央部实 • 密度均匀 • 多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产后哺乳期 孕期,甲低等
.
22
.
23
.
24
鞍内占位
空蝶鞍
鞍隔缺损 • 鞍内被CSF充填,CT呈脑脊液密度 • MR:在各序列中均呈CSF信号 • DDX,囊肿,扩大的三脑室
.
25
.
.
18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四、各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内占位
生理性及囊肿类
垂体生理性肥大 空蝶鞍 Rathke’s囊肿 鞍内蛛网膜囊肿 胶样囊肿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动静脉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炎症 脓肿 垂体炎 肿瘤 垂体微腺瘤

鞍区解剖及病变的改变ppt课件

鞍区解剖及病变的改变ppt课件

垂体腺瘤出血,可见液平(左图),而 Rathke囊肿信号均匀(右图)。
鞍上Rathke囊肿
囊肿内的蛋白
(proteinaceous concretions)
• 颅咽管瘤 1、好发于儿童期 (儿童型),40-59 岁(成人型),常 见症状为视力异常、 尿崩等。 2、特征性表现为鞍 内或鞍上不均匀强 化病灶:含实性、 钙化、囊变区。 3、T1 高信号主要 与囊内蛋白含量高 有关。 4、显示正常或受压 的垂体结构,有助 于本病与垂体瘤的 鉴别。



其他鞍区肿瘤,如下图的副节瘤,也可发生 出血,产生T1高信号
• Rathke囊肿 1、Rathke cleft囊肿起源于Rathke囊,为鞍区良 性囊性占位,通常无症状。 2、囊腔衬以上皮细胞,囊液含蛋白质、胆固醇、 粘多糖、坏死组织、含铁血黄素。 3、T1多变(低、等、高信号均可出现)、但均 匀无分层,信号与蛋白含量相关;T2信号常较低。 4、通常无强化或周围线状强化 5、常位于前后叶之间,偶累及鞍上。 6、对于小的囊肿,轴位图像观察很关键,可显示 囊肿的特征性位置及肾形外观。 7、囊内结节样物为蛋白团块,呈T2更低信号, T1更高信号,这种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脑 膜 瘤
鼻 咽 血 管 纤 维 瘤
脑膜瘤
垂体瘤术后


• 磁敏感伪影 1、原因:垂体与蝶窦 之间隔一薄的骨皮质, 蝶窦气体与皮质骨之 间组织性质的突然改 变,导致局部磁场的 扭曲,这种磁敏感效 应导致垂体底部T1信 号的细微变化。 2、该伪影梯度回波序 列更明显,3T超高场 磁共振伪影更易出现。 3、如附图箭头所示, 在蝶窦分隔处,该伪 影有中断现象。
早期垂体卒中,除引起蝶窦炎性反应外,还 可造成邻近脑膜的强化。

鞍区病变

鞍区病变



海绵窦 位于垂体窝两侧,其内包含静脉 窦、颈内动脉以及第III—vI对颅神经的海 绵窦段。海绵窦内侧与蝶鞍相邻。MRI平 扫静脉窦和颅神经为等信号,颈内动脉的 C2-C4段为流空信号。海绵窦的后下方可见 卵圆形的美克尔氏腔,其内为脑脊液、三 叉神经根和半月节。
鞍内病变
(1) 鞍内囊性病变

空泡蝶鞍 指蝶鞍内充满不同数量的脑脊液,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鞍区病变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蝶鞍和鞍旁区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 或略凹陷,其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 同标准,“6、8、10、12”mm原则。后叶较 小,通常在T1WI上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映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 整性。 垂体柄 向上与下丘脑相连,内含漏斗及垂体 门脉等。其形态均匀纤细,呈等信号,直径 通常<4mm,临床工作中一般将垂体柄与基底 动脉进行比较,正常人90%的基底动脉较垂体 柄粗。

非肿瘤性鞍内囊肿 通常境界清楚,若病 变小,无内分泌功能异常,鞍外结构无受 压时常被忽略。有症状者常见于女性,主 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和泌乳。据起源及部 位,可分为3种:蛛网膜囊肿、中间部囊肿、 Rathke’s囊肿。 鉴别:“漏斗征”为两者鉴别的重要依据; 当鞍内大部为脑脊液占据时,若漏斗有明 显移位,说明为鞍内囊肿。

(完整版)鞍区解剖与病变

(完整版)鞍区解剖与病变

急性期
下视丘放射性 损伤
放射性 早期迟发性 脑损伤 反应期
晚期迟发 性反应期
局限性放射性坏死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 大动脉放射性损伤
钙化性微血管病 脑萎缩
A
B
C
D
男,42岁,因视力下降而发现并确诊为垂体大腺瘤,行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视 力恢复正常,常规行普通放疗(剂量45Gy),放疗结束8个月后复又出现右眼视力的 急剧下降,双颞侧视野偏盲;患者逐渐出现嗜睡、倦怠、乏力、高热等下丘脑损伤
间接征象: 1. 鞍底局限性下陷或骨质吸收破坏 2. 垂体上缘隆起 3. 垂体高度增加、左右不对称、垂体柄偏斜
强化征象: 1. 病灶在强化的垂体组织中呈低信号 2. 垂体组织先于肿瘤组织增强
普通强化扫描的时间、剂量不当
动态增强扫描
病例3
平扫
平扫
平扫
强化
病例3: 30岁女性 月经不规律1.5年、流产2次, PRL51ng/ml, 术后 11个月PRL 13.2ng/ml, 月经规律
脊索瘤
临床探索: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斜坡、鞍底脊索瘤
*
D
*
E
#
H
I
16岁,男性,间断头痛2年
神经鞘瘤
观点9:对于MP型三叉神经鞘瘤, 以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为第一选择
*
G
H
I
J
下视丘放射 性损伤
在国内外将“下视丘放射性损伤” 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提出来
视力下降 头痛、乏力
轻者
重者
失明、昏迷 死亡
期望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up. J neurosurg, 2006, 104: 54-61
Rathke 囊肿
观点7:Rathke 囊肿的治疗并不排斥开颅手术, 应以囊肿的切除、垂体功能的最大保护为原则

最新 鞍区解剖结构以及常见病变

最新 鞍区解剖结构以及常见病变
P.Co.A:后交通动脉 Pit.Stalk:垂体柄
Thal.Perf.A:丘脑穿动脉
V.Of Galen:Galen静脉
鞍区重要结构底面观
鞍区以功能
1.2.1 垂体:
1.2.1.1 垂体解剖: 垂体是人体内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成人 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妇女妊娠期可稍大垂体可以分为垂体 前叶、垂体后叶和垂体柄,垂体前叶又称 为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各种腺 体,影响腺体的分泌。垂体后叶后又称为 神经垂体,储存催产素和加压素,影响人 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垂体柄是连接下丘脑 和神经垂体的重要结构,下丘脑的核团发 出纤维通过垂体柄至神经垂体储藏。
2.1.1 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1 激素水平改变。 2.1.1.2 头痛。 2.1.1.3 周边结构受压症状。
2.1.1.1.激素水平改变:
1). 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
a. 泌乳素腺瘤:导致女性停经,泌乳,不 孕以及男性性功能下降。 b. 生长激素腺瘤:导致巨人症,肢端肥大 症。 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柯兴病。临床 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 多血质、 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 多等。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 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 人并有高血压、糖 尿病等。
1.2.3 视交叉
1.2.3.1 解剖
1.2.3.2 视觉的传导: 双颞侧的光线可以在 双侧鼻侧的视网膜细 胞上产生神经冲动, 沿着视神经下传,至 视交叉交叉后,和对 侧的颞侧视神经纤维 共同组成视束,至外 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 后,到达视皮质形成 视觉。
2. 常见的鞍区病变
2.1 垂体瘤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也是最常 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约17%。

鞍区占位性病变该怎么办?

鞍区占位性病变该怎么办?

鞍区占位性病变该怎么办?人的脑部是最重要的部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需要大脑发出指令进行的,另外,头部的组成部分比较多,五官都在头部上,所以脑部的健康影响着头部哥哥器官的运作,如果大家平时总是感觉眼前一黑,这可能是鞍区占位性病变,具体需要检查确定。

鞍区病变种类较多,应做一个MR增强扫描。

可能是垂体瘤、脑膜瘤或动脉瘤等,前两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后遗症较小。

颅脑损伤正常人颅腔内主要有脑组织、脑脊液、脑血管及其管腔内流动着的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颅腔完全封闭,颅腔容积与其所包含内容物的体积是恒定的,颅内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大约0.686-1.96千帕,或者70-180毫米水柱)。

所谓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腔内一定空间被局灶性病变所占据,引起临床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和颅压增高,这种病变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①颅脑损伤引起的各类颅内血肿(如硬脑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混合性血肿)。

②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及血肿。

③颅内各种原发和转移性肿瘤。

④颅内脓肿。

⑤颅内各种肉芽肿。

⑥颅内各种寄生虫病。

⑦其它占位性病变。

造影颅内病变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诊断和精确的定位。

脑血管造影(DSA)、磁共振(MR)检查是诊断颅内病变的主要方法。

头颅MR 图像能够准确显现颅内解剖的结构,但由于部分病变如较小的动静脉畸形在MR上显示不够清楚,不能确定病变是否存在,而DSA 脑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颅内血管,被认为是诊断颅内血管异常的"金标准",通过图像可以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但难以精确定位。

配准等然后相加、重叠,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图像,从而使不同的术前准备影像相互完善和优势互补,增加信息量,形成全新的影像资料,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并准确定位,对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一般术前禁食12小时,做造影剂过敏试验,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和止吐剂。

鞍区占位性病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视力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此时必须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导致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原因大都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建议患者放松心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和蔬菜,增加身体抵抗力。

鞍区解剖PPT课件

鞍区解剖PPT课件

海绵窦外侧壁结构
蝶窦
• 蝶窦位于蝶鞍下方,是蝶骨体内含气的 骨性空腔。
• 蝶窦分型:1.甲介型2.鞍前型3.全鞍型 • 蝶窦开口:两侧蝶窦口呈八字形位于蝶
骨体前嵴两旁的窦前壁上。蝶窦口是经 鼻手术的重要标志,手术进入蝶窦前应 首先识别蝶窦口。
鞍上池
1.颈动脉池:上界游离于前床突硬膜和额 叶眶面,下界游离于海绵窦。内侧与视 神经共壁,外侧游离于颞叶内侧和小脑 幕缘游离缘。
中间部:TSH、ACTH为主
态机构与行为的调节。 在Ⅱ型和Ⅲ型鞍膈,若蛛网膜下腔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于鞍底,CT、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主要功能: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这种稳态机构与行为的调节。 头侧贴附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上表面,尾侧与终板向连续。 垂体腺:蝶鞍内,两侧对称
海绵窦:静脉复合体,外侧壁
0mm),垂体直径为5. 大小:长约12mm,前部宽约6mm,后部宽约10mm,最大高度15mm,体积4ml。 头侧贴附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上表面,尾侧与终板向连续。
颅N 神经鞘瘤
③后置型(10%),视交叉中壁窝,中外央侧部游的离蝶于鞍颞及叶其内周侧围和区小域脑,前幕界缘为游前离床缘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的前缘,后海界绵是后窦床血突和栓鞍性背,两静侧脉为颈炎动脉沟,面积约5.
鞍隔
内侧与视神经共壁,外侧游离于颞叶内侧和小脑幕缘游离缘。 中间部:TSH、ACTH为主 下丘脑:三脑室外侧壁和下壁
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中间部:TSH、ACTH为主 血供:来自Willis环,包括颈内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
长。 脑膜:覆盖海绵窦,上外侧较内下侧厚
垂体后叶分泌: ADH和催产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脑膜瘤:
增强前高密度
海绵状血管瘤:增强前低密度
69
MRI T2WI 脑膜瘤:等或略低信号 血管瘤:高信号
70
鞍旁胆脂瘤
71
桥小脑角病变
72
桥小脑角脑膜瘤
73
脑膜6
胆脂瘤
77
鞍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鞍上池的脑膜增厚,不规则,明显 强化;钙化。
结核瘤:
厚壁环状结节灶,厚壁明显强化, 成“簇”状分布。
23
垂体腺瘤(侵犯蝶窦)
24
垂体腺瘤
(球形增大)
25
垂体微腺瘤
CT:
增强后低密度 局限性鞍底凹陷 垂体柄偏移
26
垂体微腺瘤
27
垂体微腺瘤
28
垂体微腺瘤
29
鞍区其它病变
30
鞍上病变
颅咽管瘤
鞍结节脑膜瘤 生殖细胞瘤
31
Ratch囊肿
32
颅咽管瘤
钙化、囊
33
颅咽管瘤(钙化+实性)
34
2、增强后观察血供状态有优势
3、钙化的显示是CT的优势 有时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
49
鉴别鞍内鞍上肿瘤
冠状和矢状切面的MR 是鉴别鞍内鞍上病变的最佳方法
50
51
MR鉴别诊断的欠缺
52
MR鉴别诊断的欠缺
生殖细胞瘤
颅咽管瘤
53
CT鉴别颅咽管瘤的优势:钙化
54
实质性颅咽管瘤的鉴别要点:钙化
55
MRI:间隔及囊壁显示优于CT
钙化显示不及CT
56
鞍底病变
脊索瘤 斜坡转移瘤
57
脊索瘤
58
脊索瘤
59
脊索瘤
60
斜坡转移瘤
61
鞍旁病变
脑膜瘤
海绵状血管瘤
胆脂瘤
62
鞍 旁 脑 膜 瘤
63
脑膜瘤
64
鞍旁脑膜瘤
65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66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67
脑膜瘤与 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 相同点:
位于鞍旁
边缘光整
均质强化
78
鞍区脑膜钙化
79
79
外侧裂脑膜增厚
80
鞍区脑膜增厚与结核瘤
81
鞍区“簇”状分布结核瘤
82
82
鞍区脑膜增厚与结核瘤
83
84
鞍区病变的CT、MRI表现
CT and MR of sella and parasella diseases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1
垂 体 PITUITARY
2
正常垂体(冠状位)
3
增强后垂体
4
垂体柄
5
垂体上缘形态
上缘平坦型
6
上缘下凹型
7
上缘上凸型
8
鞍上池
9
鞍 上 池 的 不 同 形 态
颅咽管瘤
35
颅咽管瘤
36
颅咽管瘤
37
颅咽管瘤
38
鞍结节脑膜瘤
39
鞍结节脑膜瘤 (A)
40
鞍结节脑膜瘤(B)
41
生殖细胞瘤
42
生殖细胞瘤
43
生殖细胞瘤(沿室管膜浸润)
44
畸胎瘤
45
畸胎瘤
46
脂肪瘤
47
松果体囊肿
48
CT与MRI结合的优势
1、MR可以更好的鉴别鞍内与鞍上病变
10
CT正常垂体
11
空蝶鞍
12
蝶鞍扩大的空蝶鞍
13
正常大小蝶鞍的空蝶鞍
14
垂体发育障碍
垂体柄消失、垂体后叶上移
15
垂体发育障碍
垂体柄消失、 垂体后叶上移
16
垂体腺瘤
蝶鞍扩大 鞍上池 被肿块占据
17
垂体瘤
18
垂体腺瘤
19
垂体腺瘤
20
垂体腺瘤
21
垂体腺瘤
22
垂体腺瘤(瘤内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