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7)

合集下载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4)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4)

.

浙江省2008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其提出者是( )

A.米德

B.康波

C.戈夫曼

D.霍曼斯

2.“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伞”这两者之间属于( )

A.认知失调

B.认知无关

C.认知协调

D.认知相关

3.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有( )

A.利益冲突

B.参照群体的认同

C.不恰当的认同观念

D.个性特征

4.凯利在他的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 )

A.折扣原则

B.协变原则

C.不变原则

D.渐变原则

5.习得无助与归因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导致长期无助的归因是( )

A.外在的归因

B.内在的归因

C.普遍的归因

D.稳定的归因

6.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其中逊顺型的特征是( )

A.朝向他人

B.疏离他人

C.对抗他人

D.超越他人

7.在利他行为中,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出于( )

A.责任心

B.类似性

C.吸引力

D.亲密关系

8.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属于(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9.最不利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 )

A.回报

B.群体规模

C.个人倾向性

D.威胁

10.身边的陌生顾客对商品的赞誉远比售货员的拼命推销更让我们相信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沟通者的( )

A.权威性

B.类似性

C.睡眠者效应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4)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4)

.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2.“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说明了态度成分中哪一因素对态度的重要作用?()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3.小张明知街的左边在施工,却还是从街的左边走路去上班,结果被砖头砸到。这时小张可能产生认知失调,其认知失调的原因在于()

A.自愿选择

B.承诺

C.责任感

D.预期的消极后果

4.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美国人开放进取,讲究物质享受;英国人彬彬有礼,绅士文雅。这是人际印象中的()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

5.“把成功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是自我知觉中的()

A.显著性偏见

B.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C.自我服务偏见

D.行为中心偏见

6.减轻或消除某些不愉快的刺激,这是一种()

A.惩罚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7.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这种现象属于()

A.遵从

B.模仿

C.感染

D.独立

8.以下哪种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C.自愿性

D.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

9.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8)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8)

.

浙江省2006年1月自考试题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B

4、A

5、 A

6、A

7、D

8、A

9、C 10、B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三

2、顺应、防御

3、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4、自我服务偏见

5、计数法

6、奖励或惩罚

7、个人、群体8、内在、外在

9、控制作用、指导作用10、社会两难情景、囚徒两难情景

11、情感强化、人际吸引12、建设性、破坏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答: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

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

2、答: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

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习得无助。

3、答: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

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4、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这个现象就是合作。

5、答: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广义的社会关系,指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狭义的社会关系,指社会生产关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修茨的人际反应特质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汇总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汇总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________和________。

2.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所倡的________和韦纳提出的________。

3.态度的本质属性是指态度的社会性、________和________。

4.认知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作的。

5.韦纳等人认为归因过程中的原因可分为两个重要维度,即________和________。

6.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1)________和(2)________。

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________,(2)承担义务,(3)________,(4)习惯形成。

8.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________和________。

9.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10.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冲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由注意逐渐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而建立的心理联系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 )

A.注意阶段

B.融合阶段

C.疏远阶段

D.接触阶段

2.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是一种( )的人际交往模式。

A.偶然型

B.单纯型

C.集中型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其提出者是( )

A.米德

B.康波

C.戈夫曼

D.霍曼斯

2.“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伞”这两者之间属于( )

A.认知失调

B.认知无关

C.认知协调

D.认知相关

3.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有( )

A.利益冲突

B.参照群体的认同

C.不恰当的认同观念

D.个性特征

4.凯利在他的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 )

A.折扣原则

B.协变原则

C.不变原则

D.渐变原则

5.习得无助与归因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导致长期无助的归因是( )

A.外在的归因

B.内在的归因

C.普遍的归因

D.稳定的归因

6.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其中逊顺型的特征是( )

A.朝向他人

B.疏离他人

1

C.对抗他人

D.超越他人

7.在利他行为中,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出于( )

A.责任心

B.类似性

C.吸引力

D.亲密关系

8.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属于(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9.最不利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 )

A.回报

B.群体规模

C.个人倾向性

D.威胁

10.身边的陌生顾客对商品的赞誉远比售货员的拼命推销更让我们相信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沟通者的( )

A.权威性

B.类似性

C.睡眠者效应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 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 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 虚伪)。

二、选择题

1、“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C )因素。

A、个人特质

B、类似

C、情景

D、互补

2、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 C )理论的观点。

A、强化

B、对比

C、得失

D、相等

3、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D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4、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D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

B、后期

C、中后期

D、初期

5、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B )。

A、道德水平

B、情感因素

C、相互信赖

D、个人魅力

6、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 C)的研究领域。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

.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

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2014年10月真题

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2014年10月真题

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2014年10月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际关系学说”创立的标志性著作是【】

A.《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D.《人们玩弄的游戏》

2.起源于“格式塔理论”的人际关系理论是【】

A.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B.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

C.人际交换理论

D.戏剧交往理论

3.不属于“封建社会宗法关系特点”的是【】

A.以女性依附男性为核心

B.以等级差别为准则

C.以土地占有为标准

D.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4.“人要脸、树要皮”,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A.利益因素

B.心理因素

C.尊严因素

D.情感因素

5.在人类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关系是【】

A.心理关系

B.竞争关系

C.人际关系

D.血缘关系

6.在时间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不需要经历的阶段是【】

A.疏远阶段

B.依附阶段

C.注意阶段

D.融合阶段

7.作为“影响人际关系内在因素”而存在的“社会因素”指的是【】

A.自然环境、空间距离和习俗礼仪

B.社会地位、职业类别和知识层次

C.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法律法规

D.社会制度、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

8.“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被称为【】A.态度

B.动机

C.兴趣

D.个性

9.“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按照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的价值观分类应

属于【】

A.政治性价值观

B.理性价值观

C.美的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10.“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一般都是年龄、性别、学历相同或相似;身份、地位、级别相当或条件、能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

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

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选择题

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

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

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

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

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

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到__融合_阶段。

22.韦纳认为,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有两个步骤:一是_决定控制源__;二是__决定稳定性。23.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_潜能____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_马斯洛_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

2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确定目标_____、选择目标和__记录行为____。

25.冲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个人内部冲突_____;另一类是__人际冲突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登门槛技术

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7.印象形成

认知的主题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

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29.人际吸引

又称人格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0.人际冲突

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

单线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

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

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

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6)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6)

.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 )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2.如果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其中进取型的特征是( )

A.朝向他人

B.疏离他人

C.对抗他人

D.超越他人

4.“对我们持肯定态度的个体,他对我们持赞成态度的对象也持肯定态度。”这一观点属于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中的( )

A.学习理论

B.平衡理论

C.一致性理论

D.功能主义理论

5.我们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英国人绅士风度,因循守旧”,这在印象形成中属于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

6.根据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下列印象中得分最高的是( )

A.正直的、友好的、有忍耐力的

B.正直的、友好的、缺乏想象力的

C.正直的、友好的、有忍耐力的、谨慎的

D.正直的、有忍耐力的、谨慎的

7.海德在他的通俗心理学中提出了归因的( )

A.不变原则

B.折扣原则

C.协变原则

D.渐变原则

8.在匿名、衣着类似、情景新异和无组织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 )

A.对抗

B.去个性化

C.遵从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6)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6)

.

浙江省2006年10月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C

3.D

4.B

5.C

6.B

7.A

8.C

9.C 10.A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 单线型流线型

3. 沟通内容沟通对象

4. 优先效应新适效应

5. 海德通俗心理学

6. 确定目标选择目标

7. 风度礼仪生活行为

8. 依赖性类似性

9. 真诚虚伪

10. 社会两难情景囚徒两难情景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要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2.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我们所形成的过程。

3.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者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利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面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4.人际吸引又称为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5.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学真题

课程代码:0329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 A 〕5-142

A.业缘关系

B.亲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

2.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D 〕1-7

A.血缘关系

B.亲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利益关系

3.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C 〕1-8

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

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

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

D.人际关系的感情性

4.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由和谐→矛盾→分居→离异的变化。这种情形属于〔B 〕1-12

A.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特点的表现

B.人际关系的变动性特点的表现

C.人际关系的感情性特点的表现

D.网际关系的新特点的表现

5.以下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是〔 A 〕1-27

A.社会测量法

B.社会调查法

C.人物推定法

D.统计法

6.所谓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在以下研究方法中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观察法的是〔 B 〕1-26

A.文献法

B.实验法

C.参照测量法

D.社会调查法

7.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这一观点的是〔 C 〕2-32

A.梅奥

B.马斯洛

C.马克思

D.赫茨伯格

8.马克思的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的观点出自〔 B 〕2-34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8)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8)

.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

...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2.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 ) A.单线型 B.流言型

C.偶然型

D.集中型

3.由P-O-X构成态度三角关系的理论,是______理论。( )

A.平衡

B.功能

C.一致性

D.学习

4.按照不足阻碍研究,在儿童教育方面,______的教育态度比较好。( )

A.严厉的

B.打骂的

C.温和的

D.威胁的

5.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______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

A.快乐

B.悲哀

C.安全

D.危险

6.一个人对消极事件作出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归因,决定消极事件对______的影响。( )

A.情绪

B.自尊

C.智力

D.意志

7.人们记录的行为至少应保持______才能发挥作用。( )

A.四天

B.五天

C.一星期

D.两星期

8.时尚的特点不仅仅是时间性强,而且还在于它的变化方向的( )

A.新、奇、特

B.稳、快、新

C.快、怪、奇

D.新、准、特

9.紧急事态发生时,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的现象我们称为( )

A.情景的模糊性

B.榜样的作用

C.情景效应

D.旁观者效应

10.“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在人际关系中属于______因素。( )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7)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7)

.

浙江省2006年4月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C

4、B

5、 D

6、A

7、B

8、A

9、B 10、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情感、行为

2、认知间协调、认知失调

3、实体的特异性、一贯性

4、情景

5、非遵从

6、社会责任规范、回报规范

7、福利实验、群体实验8、中心特质、边缘特质

9、习得无助10、模仿

11、时尚12、集群、体验

13、权威解决法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答: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2、答:群体规范指的是群体所确立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

3、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

习惯、传统和行为。

4、答: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近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

抱的积极态度。

5、答:人际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

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社会交换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

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持、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其缺陷。(3分)另一方面,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效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2分)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

浙江省2007年1月自学考试试题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C

4、A

5、D

6、B

7、C

8、C

9、B 10、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改变重要性

2、印象管理

3、自我控制

4、公正世界的假设

5、体验

6、内心接受

7、融合8、学习者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

种状态。

4、合作是指相对软件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

5、自我服务偏见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特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

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何为习得无助?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答:(1)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

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2分)

(2)习得无助的不良影响在于对人的动机方面(1分)、认知方面(1分)和情

绪方面(1分)

(适当展开1—2分)

2、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

答:时尚现象的特点有:包含的内容很广(1分);表现的方式独特(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学科是( )

A.心理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心理学

2.如果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 )

A.相容

B.超越

C.同情

D.冷漠

4.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A.登门拜访法

B.全面宣传法

C.参与活动法

D.沟通信息法

5.人们对自己的亲友予以特别对待并且自以为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定型

D.晕轮效应

6.我们热情洋溢是为了避免对方冷淡,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惩罚

7.想当班委,但又不敢参加竞选,这种冲突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8.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 )

A.威胁

B.让步

C.仲裁

D.协商

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如果甲的好友乙喜欢踢足球,而甲不喜欢踢足球,为达认知平衡,甲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不让乙踢足球

B.改变对乙的亲密关系

C.鼓励乙踢足球

D.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10.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来自(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

2.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

3.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让步。( )

4.决策之后,没有被选中的项目会被看得更有吸引力。( )

5.行为的线索比行为的结果对人们施加的影响更大。( )

6.无论是遵从者还是反遵从者,都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7.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8.一般地说,年龄较小、地位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

9.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10.出于互惠规范,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说来,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人的影响。

3.人际吸引又称________,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________。

4.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冲突。

5.时尚现象往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生活行为和风度礼仪方面。

6.影响遵从的群体特点有________和________。

7.霍桑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8.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________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________策略。

9.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________和________。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睡眠者效应

2.自我实现

3.利他行为

4.去个性化

5.人际印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列举主要的归因理论。

2.何为习得无助?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3.简述影响自我暴露的相关因素。

4.引起人际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5.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2.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