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4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所谓群体的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即群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智力、性格等等结构的有机结合。通俗地说,群体结构就是关于群体人员搭配的问题。人员搭配得当,群体就会紧密团结,协调一致,人际关系融洽;人员搭配不当,群体就会出现人际冲突,群体内人心涣散,就会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二,人际比较。即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对比,来正确地评价、认识自己。人际比较,在大多数情形下,会产生一种激励竞争的结果,促进学生们的智力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第三,参与竞争。人们在竞争状态下,其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竞争能够增强整体效应。这是因为在竞争条件下,人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动机强烈。其二,效率提高。
23.ACE 24.ABCDE 25.AE 26.ACDE 27.ABC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9.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第一, 知识互补。知识互补主要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互相补充。
第二, 性格互补。性格互补是指具有不同特点的性格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产生合力[2分]
“合力”是指若干个体能力的结合所产生的总体作用。群体的整体效应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整体效应大于个体之和,整体效应等于个体之和,整体效应小于个体之和。增强整体效应,就必须认真研究并注重优化人际关系的结构。
五、论述题(要求提出主要观点并对主要观点进行论述。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8.试论人际关系具有增强整体效应的功能。
39.试论群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DOC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 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初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 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观察,人际关系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门派中,提出集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门派是(希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宽泛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特别亲密。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互相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优异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交融)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停止阶段。
二、选择题1、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B、梅奥C、莱维特D、勒温2、以下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A、认知成分B、感情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3、人际关系的分类依照需求的性质,能够分为哪两类?(B)A、支配性关系和同样性关系B、感情关系和工具性关系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D、长远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A、 19 世纪末B、 20 世纪 20 年代C、1933D、 20 世纪 60 年代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门派是(D)A、象征性交往理论B、集体动力学C、社会互动理论D、公正理论7、在诸多学科中。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专题题库.doc
人际关系心理学专题题库.doc人际关系心理学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o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o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3、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是(B )oA、注意阶段B、接触阶段C、融入阶段D、终止阶段4、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 )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B、劳动型C、活动型D、学习型5、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oA、马斯洛B、弗罗德C、亚当斯D、费斯汀格6、小蒋在单位里经常颐指气使,指挥别人做这做那,争权夺利,使得他人际关系非常紧张。
按照修茨对人际需要的观点,小蒋可能是哪方面的人际需要比较强烈?(B )A、包容的需要B、控制的需要C、情感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7、一个人在观看足球赛时,大声地吼叫,并不会令人产生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安静的电影院中大声吼叫就非常引人注目。
这是印象形成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D )A、行动者B、知觉者C、观察者D、交往情景8、如果我们说一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熟练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 我们在对他形成印象中,后两个因素会赋予它们更大的权重。
这是因为在加权平均中(B )oA、我们会对可信程度高的信息给予更高的权重B、与积极的特质相比,我们会对消极的特质赋予更大的权重C、我们会对与H前的H的和判断有关的信息赋予更大的权重D、我们会削弱与先前的印象和定型不一致的信息9、一些学期初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尽管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师对其评价还是不如一开始成绩就很好的好学生,这是因为印象形成中的(A)偏见造成的?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10、教师对“好学生”的评价往往认为他各方面都好,对“坏学生”往往认为他没什么优点,这种现象在印象形成中称为(C )。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双重接近—回避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B.才华C.能力D.气质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B.亲密关系C.类似性D.责任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A.负强化B.消极的强化C.积极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人际关系心理学习题
题型:填空10×2×1’选择10×1’试卷判断10×1’名解5×4’:各章试卷,只有2题的都看,多于2题的看双数号,习得无助和自我障碍简答4×5’:第2、3、9章,诱导服从,时尚现象论述1×20’:简述任务难度与群体规模对从众心理的影响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关系。
()【解析】×。
不是物质关系是心理关系。
二、选择题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哪一个阶段?()A.融合阶段B.接触阶段C.注意阶段D.探索阶段【解析】A。
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三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转入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2.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的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属于()。
A.终止阶段B.冷漠阶段C.零接触阶段D.疏远阶段【解析】B。
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三、填空题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可划分为冷漠、疏远、终止三个阶段。
四、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
2.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试题旨在测试学生对人际关系心理学基本理论、概念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披露”是指:A. 向他人展示个人信息B. 向他人展示个人财产C. 向他人展示个人成就D. 向他人展示个人情绪2. 根据卡尔·罗杰斯的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真诚B. 无条件积极关注C. 批评D. 共情3. 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度”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交流频率B. 交流深度C. 交流时长D. 交流方式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用于解释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A. 社会交换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社会影响理论D. 社会认知理论5. 在人际关系中,以下哪种行为最可能增加他人对你的好感?A. 批评他人B. 赞美他人C. 忽视他人D. 指责他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7.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8.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你发现新员工小张在团队中经常感到孤立。
请根据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提出一些改善小张团队融入感的建议。
9. 描述一个你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人际关系冲突,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0. 论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跨文化沟通和理解。
答案解析:1. 答案:A。
自我披露是指个体与他人分享个人信息的过程,是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
2. 答案:C。
卡尔·罗杰斯强调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要素,而批评可能会阻碍沟通的进行。
3. 答案:B。
亲密度通常与交流的深度有关,即个体愿意分享更深层次的个人信息和情感。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二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1-5A.弗罗姆B.马斯洛C.亚当斯D.修茨2.按照情感体验来分,态度可以分为( B )3-84A.正性的态度与否性的态度B.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C.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D.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3.一旦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之后,就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种效应称为( C )5-165 A.先入为主效应 B.以偏概全效应 C.光环效应 D.定型效应4.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成为( A )6-194A.控制源B.归因模式C.自我定型D.个性范式5.认为情绪的发生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观点的提出者是(B)7-211A.坎农-巴德B.詹姆斯C.沙赫特和辛格D.阿特金森6.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称为( B ) 8-228A.自我归因B.自我控制C.自我定型D.印象管理7.以下不属于牢骚的特点的是( D )9-292A.现实针对性强B.宣泄性大C.认识的片面性D.情绪性强8.我们喜欢让自己得到超过付出的人是因为( D ) 11-323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相等理论9.提出利他行为的模仿理论的学者是( D )10-318A.威尔逊B.洛伦茨C.拉塔内D.班杜拉10.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取向是( C )2-49A.发展理论B.互动理论C.公平理论D.行为理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注意-交流-融合。
(×)1-232.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这种沟通模式称为Y式传递。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合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B.合作是几个人之间为了一定的利益而拉帮结派C.有了合作,社会中就不会有竞争了D.合作中的所有人都应当争当主角,不能当配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里主要体现的是( )。
A.平等原则B.真诚原则C.友爱原则D.互助原则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3.学会宽容,善于原谅他人,这是( )。
A.好坏不分B.不讲原则C.软弱不欺D.一种美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4.为获得某种利益,人们在事物之间、力量之间借助于较量相互争胜而择出优劣高低,这一般是( )。
A.友谊比赛B.参与竞争C.阶级较量D.生存斗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5.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同学关系是( )。
A.趣缘关系B.业缘关系C.血缘关系D.地缘关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6.友谊归根到底来源于( )。
A.人的不同性别B.人与人之间的交往C.人的情感生活D.人们的素质水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7.正确的竞争应该是( )。
A.你争我夺B.竞赛争胜C.尔虞我诈D.互相践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8.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讲( )。
A.实惠B.互利C.奉献D.索取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关于人际关系的测试题及答案
关于人际关系的测试题及答案关于人际关系的测试题及答案本文导读: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作为社会角色无法避免必须要学习的一项。
你的人际关系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做个测试看看吧。
人际关系的测试题及答案 11、闺中密友过生日,你会送她什么礼物?A、送自己最喜欢的东西→1分B、认真考虑她是否会喜欢,然后再决定送什么→5分C、送她比较实际也很实惠的日常用品→2分2、不是很熟悉的人向你提出借你一个月工资(一个月零花钱)的总数,你会?A、心里想就算他不还也没有关系,大方地借给他→1分B、借给他,但是以后常常提醒他还钱→3分C、婉言推辞,不想借给她→5分3、到了月底已经是囊中羞涩,这时候朋友约你出去玩,你会?A、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出去玩了再说→5分B、用“我没有钱了”一口拒绝→2分C、看能否借到钱再考虑是否应约→1分4、朋友突然到访,这时屋子里乱七八糟的,你会?A、说一句“太乱了,对不起”,把朋友让进屋里→2分B、让朋友先在附近茶吧里等等,自己收拾好了再请他进来→5分C、立刻带着朋友出去玩,不再家中停留→4分5、有人约你去参加公益活动,你会?A、非常愿意→1分B、找借口回避→2分C、虽然没有什么兴趣还是勉强答应→5分6、送新年贺卡时,你都要送给谁?A、只送给非常熟悉的人,如果不太熟悉的人送我,我再回送一份→4分B、不论是否熟悉,只要认识的人,我都会送一份→5分C、从来不送→1分7、有人放你鸽子,你会怎么想?A、如果理由充分,那么可以理解、接受→5分B、不管有什么理由,突然取消约会就是不对的,不能原谅→2分C、以后也放他一次→4分8、走在你前面的人突然痛苦地蹲了下去,你会怎么办?A、热心地上前询问:“没事吧?”→4分B、很好奇地看看她到底在做什么→2分C、照常走自己的路,不理他→1分9、如果你的家人反对你跟恋人在一起,你会怎么办?A、不管谁反对,都要将爱情坚持到底→1分B、和他/她秘密行动,双方都不会伤害→5分C、认真考虑一下大家的意见→4分10、在你遇到困难时,你会请求什么人帮助你?A、那一两真心的朋友→2分B、无所谓,感觉谁能帮就去找谁→5分查看结果:总分≤12分:A型你是不受人情世故束缚的人。
最新人际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答案
精品文档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学》任务和实践任务是什么?1. 1)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答:(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人际影响、自我知觉、心理控制、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的途径,建立符合选择-摄取-中国化”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实践任务(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B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D 、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E何谓认知失真?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认知失真就是歪曲事实、丧失了客观性的不合理性。
主要包括:任意推断、夸大和缩小、选择性的概括、过度引申、极端思维。
认知失真,是形成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它在日常心理行为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1.自我评价过低这可是认知失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面对事情、处理问题,不会看到自身优势和潜力,尤其当遇到挫折,更是心灰意冷,视自己为失败者,常常怨叹自身,这种认知上的偏差,让当事人抑郁情绪绵绵。
2.片面放大现象对已出现的小小挫折或失误,会看得非常严重,且视为是无法原谅的错误;在与人相处中,当对方给自己提出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满,会觉得自己在他人眼中已是一无是处;当生活中出现某种不良现象,会看成是社会的主流,且产生些许失望心理……待人处世、看问题这么片面放大一些负面现象,就使其心情一直很低落,步入忧郁境地。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分章练习(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包括两个方面:(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3)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论述题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考试题超经典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导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人际关系题概述+题库(200题有标准答案)
公务员面试题之人际关系类一、概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同各种各样的关系打交道。
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凡是处理关系好的人,往往会取得成功。
卡内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
对于公务员来说,也是如此。
公务员工作涉及面广,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是否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二、人际沟通的原则1.互酬原则。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
彼此有所施,也有所受。
互酬不仅包括物质内容,也包括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内容。
2.自我袒露原则。
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关闭更能使人满足,并且这种好的感觉也会感染自我暴露的对象。
比如,某人犯有某种错误,他能主动地告诉交往的对象,这样会博得对方的好感,对方往往愿意帮助他摆脱困境。
3.真诚评价原则。
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议论,互相评价。
而评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评价者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
在评价别人时,要求真诚,实事求是。
4.互利性原则。
要解决人际关系不协调的这种矛盾,就要采用互利性原则。
“互利”就是矛盾双方都能接受调节,都认为调节对双方有利。
经协调,关系和好。
公务员所对应的各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与本单位的关系人与单位的关系是纯洁的、紧密的,而且是互惠互利的。
人从属于单位,受单位约束;人创造单位,把握着单位的发展;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单位的工作当中,单位才会蓬勃向上,个人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2. 与领导的关系从体制上职务上说是工作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两者是上下级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政治上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
公务员要处理好同领导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精明强干,善于办公、办文、办事;②诚实而不做假弄权;③善于提出补正意见而不以正确者自居;④公正无私,不搬弄是非;⑤谦虚谨慎,不傲上凌下;⑥受到批评而能不急不怨;⑦办事要忠于领导意图,不带个人意愿;⑧熟悉领导、适应领导,取得共同语言。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测试题
科长岗位责任制样本一、在经理领导,受财务处委派负责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
二、认真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公司有关政策法规,遵守财经纪律,税收法规,物价政策,维护本公司在财务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编制财务成本计划,并组织落实。
四、积极筹措资金,管好用好资金,保证经营所需资金。
五、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复核各类经济业务的合规、合法性。
并组织编审企业财务决算和上报各种会计报表。
六、组织开展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挖掘潜力,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参与审定经营承包合同、经济合同、协议及其他经济文件。
八、负责组织财会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
会计岗位责任制一、在科长领导下,负责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及侧重于会计核算工作。
二、负责编制收付转会计凭证,做好会计电算工作,准确及时报送报表。
三、负责及时清理业务往来债权债务。
四、做好固定资产、材料核算工作,定期进行财产实地清查。
五、负责本公司各部门的考核承包兑现工作。
六、及时编报资金计划并上报财务处。
七、负责会计档案的归档整理、保管工作。
八、完成科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在科长领导下,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二、认真审核各种收付凭证,不合规定的,一律拒绝办理收付。
三、现金收付业务做到日清月结,及时登帐,做到帐钱相符,不允许白条抵库和帐外现金,不允许现金坐支,现金超额存放。
四、遵守结算纪律和结算发式,及时审核往来对帐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抓紧落实资金计划,确保本单位所需资金。
以上有一项差错,扣月度奖金的____%,出现错误按情节轻重,给予扣罚年终奖金的____%~____%或按《会计法》处理。
科长岗位责任制样本(2)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组织的不断壮大,各级职位的分工与责任也日益清晰。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科长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科长需要对下属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同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结果。
因此,制定科长岗位责任制是为了明确科长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组织的高效运作。
《人际关系心理学》简答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这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所在。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简述莱维特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模式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圆形传递。
这个模式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
(2)轮式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双方相互地位,可把人际关系分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的________和彼此地位平等的________。
2.奥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E)、________、________三种。
3.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认知成分、________和________。
4.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三种,即改变认知、________和________。
5.库利和________提出了印象管理的________理论。
6.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三类。
一类是动态无声的,第二类称为________,第三类称为________。
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________,(3)扩展自我管理,(4)________。
8.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________。
既在公开行为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________。
9.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有旁观者效应,________及________。
10.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二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而进入稳定的人际交往阶段属于( )。
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合阶段
D.终止阶段
2.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是一种( )的人际交往模式。
A.流言型
B.单线型
C.集中型
D.偶然型
3.最有代表性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
A.强化理论和公平理论
B.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C.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
D.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4.新学期开始时,新同学常常会给老师带来( )的影响。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预言效应
5.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 )。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忧愁、厌恶
B.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厌恶
C.快乐、愤怒、悲哀、痛苦、惊奇、忧愁
D.快乐、悲哀、伤感、恐惧、厌恶、惊奇
6.据詹姆斯的情绪理论,见到一只熊来追我们,我们是( )。
A.先怕后跑
B.越跑越怕
C.先跑后怕
D.不跑不怕
7.“出工不出力”是一种( )现象。
A.从众
B.社会惰化
C.社会风气
D.社会助长
8.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人,这是助人者的(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同情心
B.激情
C.责任心
D.心境
9.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
B.后期
C.中后期
D.初期
10.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 )。
A.破坏性冲突
B.建设性冲突
C.积极性冲突
D.接近—接近冲突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 )
2.要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应采用圆形传递的交往模式。
( )
3.态度是一种客观评价过程。
( )
4.行动者的性别不是影响知觉者印象形成的一个因素。
( )
5.人类的习得无助现象与对不能控制的结果所作的归因有密切关系。
( )
6.“可怕的两岁儿童”是指年龄越小的儿童脾气越差。
( )
7.遵从是一种心悦诚服。
( )
8.内疚感会增加利他行为。
( )
9.得失理论特别重视交往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评价。
( )
10.“零—总和”冲突指双方的得益和损失加起来为1。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人际关系心理学
2.符号相互作用论
3.晕轮效应
4.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5.去个性化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析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2.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有哪些?
3.可利用的非言语线索有哪些?
4.简述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和选择。
5.利他行为的决策过程分几个步骤?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认知失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支配性关系平等性关系
2.相互关系的需要(R) 成员发展需要(G)
3.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4.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
5.米德符号相互作用
6.静止无声的副语言
7.承担义务习惯形成
8.“简单的服从”“内心接受”
9.情景的模糊性榜样人物的作用
10.强化的认知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A
3.D
4.A
5.B
6.C
7.B
8.D
9.D 10.B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
3.╳
4.╳
5.√
6. ╳
7. ╳
8. √
9.√10.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3.也称光环效应。
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
4.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5.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
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适当阐述
2.(1)个体的需要
(2)个体的经验
(3)交往的对象、性质
(4)个体的自我意识
3.(1)依靠一闪而过的细微的表情
(2)依靠对方说话时的声调
(3)利用对方的目光接触
(4)说谎话的人在说话时常常无故地动着手,摸着身体的其他部位。
4.(1)确定目标,以肯定的方式确定个体的目标是可取的。
(2)选择目标。
一个合适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可以实现的。
为了选
择一个现实的目标,采用自我障碍也是有效的。
(3)记录行为。
选择目标后,还要观察、记录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记录行为
的有效方式。
5.(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2)正确地解释情景
(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5)执行助人行为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心理治疗
(2)儿童教育
(3)消费行为
(4)决策
2.主要因素有三类:
(1)情景因素。
包括人际间的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等。
(2)个人特质因素。
包括个体的外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
(3)类似和互补。
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
需要和个性的互补,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