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脱离兔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要点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兔梗死心肌交感神经表达的影响
Z HOU J i n g , J U L a n , Y U L i n g - f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I C U, T h e S e c o n d C l i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H a r b i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r b i n 1 5 0 0 8 1 , C h i n a )
g r o u p. My o c a r d i a l i fa n r c io t n Wa s i n d u c d e b y l i g a io t n o f he t l e t f nt a e r i o r d e s c e n d i n g c o on r a r y a r t e r y i n he t r a b b i t o f MS Cs g r o u p nd a MI o ly n g r o u p. Ei g h t we e k s a f t e r t r a n s p l nt a a t i o n, he t c a r d i a c f nc u t i o n o f e a c h r a b b i s t Wa s me a s u r e d b y h e mo d y n a mi c s . T h e e x t e n t o f s y mp a he t t i c i n n e r v a t i o n i n d i fe r e n t g r o u p s we e r e x a mi n d e b y t y r o s i n e
和心梗对照组建立心梗模 型。移植 后 8周测 左 室压力 变化 。鉴定植 入细胞 , 免疫组 化法 检测 各组交 感神 经的 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实验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实验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实验进展1.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王珊珊1.2徐国兴1各种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P)、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等,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对于此类疾病,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来修复视网膜细胞变性,阻止视网膜光感受器的丧失,其中包括营养支持治疗、基因治疗、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人工眼等。
然而,这些方法都未能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因此人们开始转向寻找合适的细胞源作为移植物,通过视网膜的细胞移植来代替丢失的细胞或者起到支持细胞的作用,以阻止更进一步的细胞丢失。
随着干细胞应用技术不断突破,为我们最终有效的治疗这些眼病,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再加上眼睛的解剖结构明确,并具有透明的屈光介质、便于操作定位及观察的特点,使得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比,视网膜疾病在细胞移植方面发展得更为迅速。
1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优势干细胞是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中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目前研究较多用于视网膜移植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干细胞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神经干细胞(NSC)和视网膜干细胞/祖细胞(RPC)等。
但由于MSCs易于获得,且无胚胎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的伦理障碍,同时也避免了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在目前临床前试验和临床应用中尚未见致畸作用的发生。
因此,MSCs 在干细胞移植方面具有优势,也是目前研究相对深入的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
然而,要想实现MSCs的临床应用,就必须克服MSCs 的选择、培养扩增、体外标记、植入体内及植入后的融合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目前,MSCs移植主要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对象,已进入动物实验的阶段,虽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难题。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兔脑梗死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基 础 研 究
脐带 血 间充 质 干 细胞 改 善兔 脑梗 死 神 经 生长 因子 和 神经 元 凋 亡 的研 究
朱尧 , 汪青松 , 黄 海丽 , 管叶 明
摘要 : 目的 研 究人 脐 带血 间充 质 干 细 胞 ( me s e n c h y ma l s t e m c e l l s , MS C) 移 植 对 兔局 灶 性 脑缺 血 再 灌 注损 伤 神 经 生 长 因子 ( NG F ) 和 脑 源性 神 经 营 养 因 子 ( B D NF ) 表 达及皮质神 经元 凋亡的影响 。方 法 健 康 雄 性 新 西 兰 大 白 兔 3 2只 , 随 机 分 为假 手 术 组 、 缺血再灌注组、 MS C组 、 生理 盐水 组 , 每 组 8只 。 于 3 、 7 、 1 4 d对 兔 神 经 功 能进 行 评 分 , 并 测 定血 清 NG F、 B DN F含 量 变化 , 1 4 d T UNE I 法检测缺血灶周围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 况。结果 MS C组 缺 血 再
o f NGF a n d a p o p t o s i s o f n e u r o n s i n i s c h e mi c s t r o k e r a b b i t s
ZHU Ya o , W ANG Qi n g — s o n g, H UANG Ha i — l i , e t a 1
c o r d b l o od on NGF a n d BDNF e x pr e s s i o n a n d a po pt os i s o f c o r t i c a l n e ur o ns i n r a bb i t s f o l l owi ng
( 8 i n e a c h g r ou p) . The i r ne r v e f u nc t i o n wa s s c o r e d a nd t h e i r s e r u m NGF a nd BDNF l e v e l s we r e me a s ur e d on d a y s 3, 7 a n d 1 4, r e s pe c t i ve l y, a f t e r r e pe r f us i o n.Ap o pt o s i s o f c e r e br a l c o r t i c a l c e i l s wa s a s s ye d by TUNEl on da y 1 4 a f t e r r e pe r f us i o n. Re s u l t s Th e ne r v e f u nc t i on d e f e c t s c or e wa s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法 : 大 鼠骨髓 培 养 BMS 用 CD 4、 4 取 C, 4 CD 5和 C D7l免 疫 细胞 化 学 染 色进 行 鉴 定 。提 取 BMS C mRNA, — C 检 测 RT P R
B N D F和 N F表 达 . LS G E IA检 测 B C培 养 液 中 B N MS D F和 N F的 含 量 。 原 代 取 材 培 养 大 鼠脊 髓 神 经 元 ,0 G 1d后 用 不 同 比例 的 B C 条 件 培 养 液 培 养 2 h 热 休 克 诱 导 神 经 元 凋亡 , 式 细 胞 仪 检 测 凋 亡 细胞 比 率 。 结 果 : M C贴 壁 生 MS 4 . 流 B S 长, 免疫 细 胞 化 学 染 色 C 4 ( )C 4 () C 7 () MS D 4 + 、 D 5一 和 D l 。B C表 达 B N + D F和 N F mR A, M C培 养 液 中 含 有 B N G N B S D F
骨髓 问充质 干细胞神经营养 因子的表达及 对脊髓神经元 的保护作 用
吴永超 郑 启新 胡 东 郝 杰 王运 涛 刘晓帆
摘 要 目的 : 究 骨 髓 间充 质 十 细 胞 ( MS ) 达 脑 源 性 神 经 营 养 因 子 ( D F 和神 经 生 长 因子 ( GF , 及 B C 研 B C表 B N ) N )以 MS 条 件培 养液 对 脊 髓 神 经 元 的保 护 作 用 , 讨 B C 冶疗 脊 髓 损 伤 的机 制 , B C的 l 应 用 提 供 依 据 和指 导 。 方 探 MS 为 MS 临床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摘要】为了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MSC)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使用贴壁培养法从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基本生长行为和生物学特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BM-MSC的免疫学表型;RT-PCR法检测其胶原表达;诱导rBM-MSC多向分化并使用特异性染色和RT-PCR予以鉴定;最后使用MTT法检测IL-1、3、8和HGF对rBM-MSC生长增殖的影响。
结果显示:贴壁生长的rBM-MSC具有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可传15代以上,第5代rBM-MSC高表达基质受体CD44,低表达造血细胞标记CD45;RT-PCR显示高表达I型胶原,弱表达II型胶原,不表达X型胶原;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rBM-MSC 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
rBM-MSC对IL-3最为敏感,10 ng/ml的低浓度IL-3可显着促进细胞增殖达32%以上,而高浓度IL-3能显着抑制其生长。
结论:分离培养了rBM-MSC,其生物学特征与人和猕猴等BM-MSC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低浓度IL-3可有效促进其增殖。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因子;兔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ir Response to Different Growth FactorsAbstractThis study was aimed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BM-MSCs) and their response to different growth factors. RabbitBM-MSCs were separated from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by using adherent cultivation. 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mmunophenotype of rBM-MSC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Theexpression of collagen was detected by RT-PCR.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was identified by specific staining andRT-PCR. The response of rBM-MSCs to IL-1, 3, 8 and HGF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tested by MT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BM-MSCs gave rise to a population of adherent cel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 predominant cell type with a typical fibroblast-like morphology and could be cultured for over 15 passages. CD44 was highly expressed on F5 rBM-MSCs (32%) and CD45 was lowly expressed (%). Type I collagen was highly expressed, while type II collagen was lowly expressed and type X collagen was not detected on rBM-MSCs using RT-PCR method. In various conditions inducting differentiation, rBM-MSCs could differentiate into the osteoblast, chondrocyte, adipocyte and neuron-like cells. The rBM-MSCs weresensitive to IL-3, even low concentration (10 ng/ml) of IL-3 could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rBM-MSCs effectively (32%, ), whereas high concentration IL-3 inhibited it significantly. It is concluded that rabbit BM-MSCs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culture-expand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bbit BM-MSC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human and rhesus BM-MSCs. IL-3 with low concentration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rBM-MSCs effectively, but high concentration of IL-3 can inhibit their proliferation.Key word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growth factor; rabbit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类型,如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吴永超;郑启新;胡东;郝杰;王运涛;刘晓帆【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06(012)009【摘要】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 mRNA,RT-PCR检测BDNF和NGF表达,ELISA检测BMSC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含量.原代取材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nestin染色鉴定.用不同比例的BMSC条件培养液培养神经干细胞24 h后,热休克诱导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率.结果 BMSC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44和CD71阳性表达,CD45阴性表达.BMSC表达BDNF和NGF mRNA,BMSC培养液中含有BDNF和NG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浓度增加.BMSC条件培养液可以减少热休克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比率,并且BMSC条件培养液浓度高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对神经干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780-782,封三)【作者】吴永超;郑启新;胡东;郝杰;王运涛;刘晓帆【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市,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市,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干细胞中心,湖北武汉市,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市,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市,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市,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J], 吴永超;郑启新;胡东;郝杰;王运涛;刘晓帆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缺氧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J], 吕扬;苏心;秦进喜;张文治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神经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苏心;张文治;王新平4.S100A4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J], 杜晓文; 林大鹏; 屠冠军5.S100A4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J], 杜晓文; 林大鹏; 屠冠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视网膜神经样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视网膜神经样细胞的研究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视网膜神经样细胞的研究进展1.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王珊珊1.2徐国兴1视网膜色素变性及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有跨胚层分化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为视网膜色素细胞的研究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近年来不同培养条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以及视网膜前体细胞眼内移植的进展综述如下。
1B M SCs体外诱导实验BMSCs向某一特定细胞的分化,必须依靠相应微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营养因子来完成。
原始视网膜发育的微环境是最适宜的微环境,这种微环境提供了BMSCs定向诱导分化所具备的各种生长因子以及营养成分。
人工诱导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就是对这种微环境的模拟。
模拟的准确性越高,分化效率也就越高。
1.1单用诱导介质1.1.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 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方法是诱导B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经典方法,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多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阳性率为78%。
刘东宁等[1]用bFGF诱导后结果与Woodbury一致。
用bFGF诱导后细胞GFAP表达阴性,认为主要是向成熟神经元方向分化,而不是神经胶质细胞。
诱导后从形态学上在细胞间建立了突触联系,但诱导后细胞难以长期存活,需联合其他神经营养因子进行维持培养,才利于长期存活。
在培养中,刘东宁等用含10ng/mL bFGF进行接触性的诱导,有报道是用20ng/mL bFGF进行接触性的诱导。
1.1.2乳鼠视网膜细胞:采用新出生1~3天的乳鼠视网膜细胞作为诱导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者:徐巍郭健徐国兴来源:《海峡科学》2010年第05期[摘要] 视网膜疾病是眼科疾病研究中的难点,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
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疾病的共同结果是光感受器细胞或神经节细胞的变性坏死。
当前对坏死的视神经细胞缺乏有效治疗措施。
因此,利用干细胞,尤其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诱导分化成为视网膜细胞;恢复和重建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有望成为视网膜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视网膜视网膜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神经感觉层组成的对光敏感且精细的膜样结构,是视觉形成的基础。
任何原因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神经感觉组织和色素上皮的病变均可导致视力损伤,甚至致盲。
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疾病的最终结果都是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坏死或凋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等。
虽然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均欠佳。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利用干细胞,尤其是MSCs,诱导分化为视网膜各种细胞,恢复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途径。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的全能性,可分化成为各种类型的细胞[1]。
利用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受损部位可使组织再生恢复功能。
已有报道指出胚胎干细胞可以向视网膜前体细胞诱导分化[2]。
胚胎干细胞对于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有很大潜力,但是由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在伦理方面存在很大争议。
此外,胚胎干细胞的MHC-Ⅰ类分子随细胞分化而不断增加,使其排斥反应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个体组织中的具有多向或单向分化的潜能,广泛存在于骨髓、肝脏、心肌、脑、及视网膜等组织中。
在特定情况下,如组织损伤等,可增殖分化修复受损的组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近年来成为干细胞分化和细胞移植治疗研究的热门对象。
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体外研究证明其可向内、中、外三个胚层组织分化,其中MSCs向外胚层分化可形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MSCs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转化;损伤修复干细胞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在损伤修复的治疗中有广阔前景。
自从发现神经组织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后,用干细胞移植修复损伤神经组织的方法被寄予很大的希望,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目前研究用于移植的细胞有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干细胞、胎儿神经组织中提取的神经干细胞、嗅鞘细胞、雪旺细胞等,但是这些细胞的应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胚胎和胎儿的神经干细胞的应用面临伦理学的问题,其来源艰难,难以满足临床需要,供体细胞有传播疾病的可能,同种异体移植有免疫排斥反应,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虽然可以自体移植,但是取材不方便,手术损伤较大,体外扩增时间长等缺点。
有鉴于此,近年来科学家对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自体移植修复神经系统损伤和病变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及命名德国病理学者Cohnheim在1867年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有非造血实质细胞的干细胞,他在研究伤口修复时提出骨髓可能是纤维母细胞的来源。
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才有了直接的证据。
Friedenstein等[1,2]将骨髓标本放入塑料培养皿中,4 h后倒掉非贴壁细胞,留下少量贴壁的细胞,其为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呈克隆生长,这些细胞能够克隆增殖并在体外分化成骨和软骨。
根据以上特点,Friedenstein将这种细胞称为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fibroblastic,CFU-F)[3~5]。
临床应用潜能惊人!干细胞成治疗眼科疾病新希望
新闻眼前沿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世界视力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24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有10亿人是因近视、远视、干眼,角膜疾病、视网膜、视神经疾病黄斑变性、眼外伤等疾病,并且许多导致失明的疾病目前很难干预。
因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获得眼科护理机会有限使视力障碍人数不断增加,许多导致失明的疾病目前很难治疗,眼科保健以及眼疾的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
针对不同眼疾的现代干预方法的开发和引入是医学上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眼科专家已经在干细胞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关注,而利用干细胞干预眼科疾病的进展成为新的方向。
干预干眼干眼(DED)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泪膜不稳定和高渗透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眼表炎症、损伤以及眼部异物感。
中至重度的干眼会伴有明显的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
目前认为眼局部的炎症免疫反应是引起干眼病理损害的重要机制,相应的抗炎干预是研究的热点。
当炎症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用于干预包括干眼在内的许多眼表疾病。
在眶内注射刀豆蛋白a的干眼综合征中探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干预潜力。
实验结果表明,眶周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减少CD4+细胞浸润,降低眼眶内腺体和眼表面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干预角膜疾病目前角膜病是引起视力丧失的第二位主要病因。
临床上通常将各种原因导致的眼表疾病的终末阶段统称为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LSCD),会发生角膜上皮反复剥脱、角膜上皮结膜化、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混浊等临床改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的干预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BMSCS羊膜移植手术的开展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研究人员等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以探讨无缝线BMSCS羊膜移植在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的应用效果。
干预视网膜和视神经疾病近几年有人提出间充质干细胞(MSCs)干预可作为干预视网膜和视神经变性的有效方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杨军1 贺雅琳2(云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云南昆明 650000;2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南昌330000)【中图分类号】R7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416-03视网膜变性疾病,如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近视眼视网膜退行变性等是严重的致盲眼病,引起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不可逆变性坏死,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能阻止病变进展和恢复视网膜功能[1,2]。
干细胞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性,是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干细胞体内移植后可以修复和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为神经再生点燃了新的希望[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又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成体多能干细胞的一种,是一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
它具有取材方便、易于体外扩增、可自体移植和避免免疫排斥等特点,而且易于为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4],因而BMSCs是最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种子细胞。
要想实现 MSCs 的临床应用,就必须克服 MSCs的选择、培养扩增、体外标记、植入体内及植入后的融合等一系列技术难题[4,5]。
目前,MSCs 移植主要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对象,已进入动物实验的阶段,虽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难题[5]。
现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研究近况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
1 BMSC的体外分离及纯化骨髓中的BMSC含量极少,约占单核细胞的十万分之一,因而需要在体外进一步纯化和扩增。
目前主要采取4种方法[6-8]:①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BMSC与其他细胞的比重不同采用分层液将其分离出来;②贴壁筛选法:根据BMSC具有贴壁生长特性,采用换液及传代的方法去除杂质细胞;③流式细胞仪分选法:根据BMSC体积小、缺少颗粒的特性进行分离;④免疫磁珠分选法:根据表面抗原和负表达抗原进行分离。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眼表的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眼表的分化兰梅;杨芳;唐俊明;张蕾;余锦强【摘要】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到兔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后是否能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方法 3~5月龄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采用全周角膜缘板层切除术加中央角膜上皮刮除术建立兔右眼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4周后观察眼表形态,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及DAPI 染色鉴定模型成功与否,选取成功模型18只(36只眼),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只兔左眼)、模型组、羊膜组、羊膜加BMSC组,后3组每组6只(兔右眼).取第三代(P3)兔BMSC,以去上皮羊膜为载体培养观察,待细胞铺满羊膜达90%以上时进行移植手术,于移植术后12周观察兔右眼表形态,行HE染色观察角膜结构,免疫荧光检测兔BMSC分化方向.结果建模后4周有21只兔右眼眼表形态评分达到7分及7分以上,行HE染色、PAS染色、DAPI染色,结果显示角膜缘及角膜上皮细胞层被清除,浅基质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可见杯状细胞形成,说明模型构建成功.移植术后12周照相观察眼表形态,与自身兔左眼角膜相比,模型组兔右眼角膜混浊,有大量新生血管,羊膜组右眼角膜轻度混浊,有少量新生血管,羊膜加BMSC组兔右眼角膜透明,未见新生血管;HE染色显示羊膜加BMSC组角膜结构修复完整,免疫荧光检测到羊膜加BMSC组有角膜分化的特异性标记因子CK3+ 12表达,而羊膜组未见表达.结论兔BMSC移植到兔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后,在体内能够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或角膜样上皮细胞,恢复眼表结构及功能.【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8(039)011【总页数】9页(P1616-1624)【关键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兔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角膜上皮细胞;移植;分化【作者】兰梅;杨芳;唐俊明;张蕾;余锦强【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湖北十堰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湖北十堰442000;十堰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0;十堰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湖北十堰4420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临床上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越来越多,化学烧伤、热烧伤、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眼部类天疱疮、翼状胬肉、角膜缘部位的手术等均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缺乏,严重的双眼LSC缺乏时,无足够来源的LSC代偿,不能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corneal epithelial cells,CEC),进而不能维持眼表透明,恢复眼表结构及功能而致盲[1-2]。
干细胞对视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干细胞对视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于莎莎;赵云【摘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或死亡往往会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修复损伤的视神经,恢复受损的视功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在视神经保护及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日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干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Injury or death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may lead to irreversibly damage to visualfunction.However,no treatment have showed efficiency to replace the damaged cells and restore the visual function.Due to the multi-directionally differentiated potential of stem cells,their role in optic nerv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following injury is becoming a hot research spot.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ummarize the progress of stem cells for the repair of optic nerve in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es.【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8(038)003【总页数】3页(P298-300)【关键词】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作者】于莎莎;赵云【作者单位】300020 天津市,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300020 天津市,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视神经由为数众多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汇聚而成,它作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发挥着将视觉信息从视网膜传递到大脑的重要作用[1-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潜能及影响因素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潜能及影响因素陈丽莎;徐国兴【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15)3【摘要】· As a member of the stem cells fami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MSCs ) have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on the repair of tissue injury. Although the specific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MSCs do have a promising future in retinal disease therapy.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re diverse.We still have an urgent and long way to explore the details of MSCs.So it’s significant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MSCs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作为干细胞家族的一员,其对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已得到证实。
虽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中有巨大潜能。
现阶段不同的实验所得的结果相差较大,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综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探索间充质干细胞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5页(P459-463)【作者】陈丽莎;徐国兴【作者单位】350001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350001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在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林琳;徐国兴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实验进展 [J], 王珊珊;徐国兴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连晓倩;徐国兴4.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J], 吕艳杭;吴姗姗;王振常;叶学劲;符燕青;段桂姣;苏晓文;农小欣5.过表达miR-2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化疗性卵巢早衰大鼠模型中的治疗潜能及机制 [J], 李欣然;何援利;王雪峰;彭冬先;陈小莹;王清;付霞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视网膜节细胞作为眼内视觉传导的中枢神经元,在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中损伤严重,由此引发的视力损伤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需要探讨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和再生。
骨髓间质干细胞是一种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成年干细胞,已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肿瘤治疗等领域,但对视网膜节细胞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
三七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三七总皂苷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已被证实具有保护视网膜节细胞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为开发视网膜节细胞保护和再生疗法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2)三七总皂苷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3)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联合作用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2.2 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将视网膜节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细胞模型。
(2)实验组设计:将视网膜节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独应用骨髓间质干细胞组、单独应用三七总皂苷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联合应用组,观察细胞生存情况。
(3)细胞生存评价:采用MTT法和活/死染色法评价视网膜节细胞的生存情况。
(4)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预期结果预期本研究将探讨出以下结论:(1)骨髓间质干细胞、三七总皂苷或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率,从而达到保护和修复视网膜节细胞的作用。
(2)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对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点(1)本研究将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与三七总皂苷对视网膜节细胞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开发视网膜节细胞保护和再生疗法,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吴艺;郭小东;刘洁【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0(014)007【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M组)和磷酸缓冲液治疗对照组(P组),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鉴定,将传代培养后的定量MSCs注入损伤术后M组大鼠双眼玻璃体内,P组大鼠则注入等体积PBS,观察视神经损伤后 1 d、3 d、7 d、14 d、21 d和28 d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变化. 结果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s)数目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组内前后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RGCs降低速度明显慢于P组,M组各时间段RGCs数目与P组同时间段相比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细胞出现凋亡,1 d-14 d内随时间延长凋亡率不断上升,14 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损伤后21 d内M组各时间段细胞凋亡率均低于P 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后28 d二者的细胞凋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s玻璃体内移植可提高视神经损伤大鼠RGCs的存活率,抵抗视网膜细胞凋亡.【总页数】4页(P987-990)【作者】吴艺;郭小东;刘洁【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中国医科大学实验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8;R774.1【相关文献】TF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李煜德;段香星;钱志敏2.rhEPO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及Fas、FADD 表达的影响 [J], 赵岩松;牛膺筠;曹永亮;袁春燕3.不同剂量N-乙酰-5-羟色胺(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刘建晓;殷慧文;陈伟;徐宁;杨明;王晓莉;赵岩松4.PTEN/SOCS3缺失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影响[J], 楚妙;熊朝晖;赵丽娜;李康宁;巨朝娟5.血府逐瘀汤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视神经形态结构的影响 [J], 崔红培;崔龙江;庄曾渊;李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睫状神经节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睫状神经节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赵书鹤;汤永红;周琼【期刊名称】《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08(15)3【摘要】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培养条件及睫状神经节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h-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法相结合,利用含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h-MSCs,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 h后再以不同浓度CNTF诱导,传至第3代时h-MSCs开始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培养细胞及其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h-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保持旺盛的增殖能力,CNTF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伸出突起,类似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CD44、CD54以及诱导后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和巢蛋白(nestin)均呈阳性表达.10ng/mL 实验组NSE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2.42±1.39)%,nestin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5.36±1.60)%.结论 h-MSCs可在体外扩增、培养.h-MSCs经bFGF预诱导后再经CNTF诱导可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10 ng/mL为CNTF的最适诱导浓度.【总页数】5页(P159-162,Ⅰ)【作者】赵书鹤;汤永红;周琼【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辛颖;李玉林;张丽红2.大鼠睫状神经节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成肌细胞并促其分化 [J], 段大波;张树鹰;王伟3.神经节苷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 [J], 张丽芳;杨晓苏;肖波;胡益民;陈冰;彭晶晶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刘雪平;姚红;张捷;赵跃然;焦玉莲;宋玉琴5.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刘雪平;姚红;窦建明;张捷;赵跃然;焦玉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角膜基质构建组织工程角膜研究的开题报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角膜基质构建组织工程角膜研
究的开题报告
摘要:
角膜缺损造成的视力丧失是世界广泛存在的问题。
目前,角膜移植是治疗重度角膜疾病的首选方法,但移植后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免疫排斥、移植物恶化和病毒感染等。
因此,寻找一种替代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组织工程技术是制备替代性角膜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维打印或生物反应器将细胞和基质构建
成人工角膜。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角膜基质构建组织工
程角膜的可行性。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离体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用于构建角膜基质,利用脱细胞的人类角膜基质作为载体,利用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成型技术将BMSC构建到人类
角膜基质上,形成组织工程角膜。
同时,利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组织工程角膜进
行形态学和免疫学分析。
最后,通过细胞活力和角膜切片预期评估组织工程角膜的修
复效果。
期望结果:
本研究预期通过构建组织工程角膜通过BMSCs和脱细胞角膜基质,能够成功地
修复角膜缺损。
此外,通过电镜和免疫荧光技术的形态学和免疫学分析,预计可以发
现BMSCs与人类角膜基质的相互作用机制。
最后,通过角膜切片预测和细胞活力评估,确定组织工程角膜的生理和功能性能究竟如何。
应用前景:
本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重度角膜疾病的治疗,如角膜炎、角膜移植排斥等,以及医学实验室的细胞研究。
如果该技术获得成功,将有助于降低角膜捐献的依赖性和免
疫反应,大大提高角膜疾病治疗的效率和可行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外胚层转分化的能力及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外胚层转分化的能力及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多功能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具有潜力用于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治疗。
BM-MSCs 拓展了研究人员对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潜力的认识。
BM-MSCs 在转分化为神经细胞后,能够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与神经干细胞 (NSCs) 相比,BM-MSCs 的来源更加丰富,更易于获取。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探讨 BM-MSCs 从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外胚层分化的能力,以及转分化后附着于神经元上时,是否有助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研究目的:1. 确定 BM-MSCs 向神经外胚层的转分化潜力。
2. 分析 BM-MSCs 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
3. 探索 BM-MSCs 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潜力。
研究方法:1. 体外培养 BM-MSCs 并诱导其向神经外胚层转分化。
2.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BM-MSCs 转分化为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表型及分子标记的变化。
3. 将 BM-MSCs 转分化后加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研究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
4. 借助动物模型,验证 BM-MSCs 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预期结果:研究结果有望确认 BM-MSCs 能够向神经外胚层分化,找到并分离神经外胚层细胞,将 BM-MSCs 转分化后易于附着于神经元,在其表面释放出有助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和成熟的信号分子,提供一种新的细胞疗法策略。
该项研究可以拓展我们对 BM-MSCs 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潜力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TF
on
retinal tissue
On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
B
as
compared with
group
A.the mRNA
expression of BDNF
retinal tissue in group B was similar with group C.At 2 and 4 weeks after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the bone rabbits with retinal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lls
on
the expression of neurotrophic factor protein gene in
detachment
Feng Chengcheng,Deng Aijun,Sun Yah,Liu Fei 261053, China (Feng Chengcheng);Department 261023(Liu Fei,now
2500~3000 g。12 h光/暗循环饲养。采用随机数字
字形剪开眼球壁,解剖显微镜下小心分离视网膜与巩 膜,清扫视网膜表面色素组织后放入去RNA酶的冻 存管中,一150℃冰箱中保存备用。 实时定量(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时 间点各组兔视网膜组织中人bFGF、BDNF、CNTF mRNA的表达量。视网膜匀浆,按照酚一异硫氰酸胍 (Triz01)RNA提取试剂盒抽提RNA,紫外分光光度计 测量RNA纯度及浓度。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在20肛l 体系中合成cDNA。bFGF、BDNF、CNTF引物序列由 北京Invitrogen公司合成。bFGF,上游引物:TTCTT CCTGCGTATCCACCC,下游引物:CAGTCTTCCA TCTTCCTTCATAGC;BDNF,上游引物:TTAGC GAGTGGGTCACAGCGG,下游引物:CGAGTTCCA GTGCCTTTTGTCTATG;CNTF,上游引物:GAAC AAGAACATCAACCTGGACTC,下游引物:TGGTA AGCGAAGGCAGCAAC;8一肌动蛋白(13-actin),上游 引物:AGATCGTGCGGGACATCAAG,下游引物:
PLA,肌ifang
Ophthalmology,nP
Second Sanatorium of Qingdao of Jinan
Military
Region,肌i如以g
261023,China) CDrr已s户。挖di挖gauthor:Liu Fei,Email:1245322571@qq.corn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bone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lls(BMSCs) [Abstract]Objeetive
a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bFGF,BDNF,CNTF were decreased in group B
Conclusion CNTF
on
compared with group A.
Subretinal transplantation of BMSC retinal tissue in RD rabbits. Retinal detachment/therapy;
测结果显示,1、2、4周时,C组兔视网膜组织中bFGF、BDNF、CNT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A组、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时,B组兔视网膜组织中bFGF、CNTF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
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C组基本相当。2周时,视网膜组织中bFGF、BDNF mRNA相对表达量呈低
值,以2咄岫表示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值。以 A组中3种因子mRNA的表达量为1,与B组、C组 不同时间点3种因子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 根据相对定量方法,运用分析软件获得样品的Ct 值和相应的拷贝数。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至±s)表示,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若方差齐,进 一步对数据行SNK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Wji,n挖g
Medical
University,WPi/’口行g
of
at
Ophthalmology,W酣如ng Medical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WPi如ng 261
of
031(Deng Aijun,Sun
Yah);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No.89 Hospital
on
the expression of neurotrophic factor protein gene in the retinal detachment(RD)rabbits.Methods
60
healthy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I group(group A),retinal detachment with PBS group (group B),retinal detachment with BMSCs group(group C),20 rabbits in each group.RD model were established for rabbits in group B and C.10 t*l PBS was injected into the subretinal space of rabbits in group B。while 10 t*l CM—Dil labeled BMSC PBS was iniected into subretinal space of rabbits in group C.The rabbits in the group A received
2
表法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RD+磷 酸盐缓冲液(PBS)注射组(B组),RD+BMSC注射组 (C组),各组均为20只兔。选取右眼为实验眼。 B组、C组兔肌肉注射0.15 ml/kg剂量的速眠新麻 醉,10“l微量注射器角膜缘后2 mm处垂直于眼球壁 进针,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在赤道部视网膜造孔建立RD 模型。建模后,B组兔视网膜下腔注入0.01 mmol/dl 的PBS溶液10肛l;C组兔视网膜下腔注人CM—Dil标 记的BMSC PBS悬液10肚l,细胞浓度5×104/ml。注 入后可见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隆起,直到赤道部。手 术后给予氯霉素滴眼液滴眼,4次/d,连续3 d。A组 兔不做任何处理。 手术后1、2、4周处死各组兔,摘除右眼。沿角膜 缘剪除角膜组织,剔除晶状体及玻璃体,垂直向后成十
腔注入PBS
10
tA;C组兔视网膜下腔注入CM-Dil标记的BMSC PBS悬液10肛l。A组兔不做任何处理。
建模后1、2、4周,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兔视网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b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检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2.016
【摘要】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视网膜脱离(RD)后视网膜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表
达的影响。方法健康白色家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RD+磷酸盐缓冲液(PBS)组(B组)、 RD+BMSC组(c组),各组均为20只兔。B组、C组兔赤道部视网膜造孔建立RD模型。B组兔视网膜下
no
treatment.At 1,2 and 4 weeks after modeling,the mRNA express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and ciliary neurotrophic At 1。2 and 4 weeks after modeling. factor(CNTF)were measur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sult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bFGF,BDNF,CNTF
can
increas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bFGF,BDNF and Nerve growth
[Key words]
factors;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imal experimentation
万方数据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年3月第32卷第2期Chin J Ocul Fundus Dis,March 2016,V01.32,No.2
184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年3月第32卷第2期Chin J
Ocul Fundus
Dis,March 2016,V01.32,No.2
・论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刘菲 作者单位:261053潍坊医学院(冯程程);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邓爱军、孙艳); 261023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眼科(刘菲,现在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眼科) 通信作者:刘菲,Email:1245322571@qq.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