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23.童年的发现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

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作者介绍】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 (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公爵的私生子,1828出生。

中学毕业后进入敖德萨贵族学校学习。

1852年在毕业考时他与一个教员发生激烈辩论,愤而离开学校。

从1854年起,费奥多罗夫在几所中学任史地教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优秀教案

27 海的女儿备课素材文节选自《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通过介绍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忍受身体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变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选读一:海的女儿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又是那么清。

最深的地方是海王的宫殿。

海王同他的老母亲和6个美丽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6个女儿都没有腿,她们身体的下部是一条鱼尾,因此她们又叫人鱼。

其中最小的人鱼最美丽。

小人鱼的奶奶给她讲了许多故事,最使她向往的是陆地上的情景: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森林是绿色的,而且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

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与象共舞》一课可以抓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将目标直接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热烈、难忘的场景。

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美妙的奇观”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

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

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二.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在课堂上,我也尝试授以学生方法:透过二、三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第四自然段先总起后分述的表达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词语的拟人手法等表达出人象共处的和谐景象。

但这些方法的渗透总显得呆板、生硬。

以至整节略读课上仅有学法的牵引,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运用过程。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应是略读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追寻的途径。

细想,尊重编写意图,本课学习可联系上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通过比较学习,从而既了解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更大发挥。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与象共舞》是篇略读课文,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我在教学中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1至3 自然段,让学生在学完前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总结出研读本文的方法——抓关键词品读,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4至5自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方法去理解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微型课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微型课教案DOC

3 蜡烛一、 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 教学过程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作者介绍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

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

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

(三)梳理故事情节⏹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a.故事发生在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B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 外貌描写:“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 动作描写: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心理活动:(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 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小结:蜡烛的深意: 1. 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 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 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五)全文小结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

小学略读课文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略读课文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低年级教材:《语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略读课文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略读中学会筛选信息、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略读课文的基本方法。

2. 在略读中筛选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略读中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保证阅读质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略读课文文本、PPT课件、讨论话题卡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略读吗?略读有什么好处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效率。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讨论话题卡片。

2. 小组内讨论,交流阅读感受,总结课文主旨大意。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新的略读课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

2.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背景。

2. 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课文故事,提高写作能力。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略读课文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七、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略读课文的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优秀4篇《不懂就问》教案及反思篇一说课:《不懂就要问》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课文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

课文的学习难点是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

1、教学时要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多读。

要把阅读提示中关于孙中山生平的介绍和提出的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

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2、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问句、感叹句,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3、本单元的训练要点是读课文,边读边想,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解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道要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这个问题,使学生知道孙中山从小就勤学好问,懂得认真读书、不懂就问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学习习惯。

不懂就问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8个,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知道不懂就问是学习的好习惯。

3、学习边读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的孩子在哪里读书,怎样读书的吗?交流,出示(媒体1),课文第二小节:以前,小孩子大多在私塾上课。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

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媒体2)了解私塾学习诵2、师:确实在私塾里,先生指挥让学生跟着念书、背书,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

出示(媒体3)介绍孙中山3、出示课题(媒体4)39 不懂就问指名读,学习懂,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那么孙中山究竟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轻轻地读读课文,出示(媒体5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自形,把课文读通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

3现代诗二首(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教具准备】配套小学课件资源板书设计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归巢的鸟斜阳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白色的芦苇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虽然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

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了。

我想,此时孩子们心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情感。

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细节(关注诗的字、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

一节课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悄悄地的过去了,通过诵读,感悟讲解,分析,孩子们对儿童诗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了升华,孩子们的情感通过读而变现得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因为课的容量较大,一心想要让学生对诗歌有个比较系统地了解,自己时间观念又不强导致了效率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要赶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上出实用高效的创新课。

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巢、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23 童年的发现一、课前解析关注课文:《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

文章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关注作者: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苏联天文学家。

1827年毕业于杰尔普特大学(今塔尔图大学)。

1837年起任基辅大学教授,1843-1847年任校长。

曾创建该校天文台并任第一任台长。

1832-1837年测定了西伯利亚一些地方的地理坐标。

曾参加1842年和1851年日全食的观测。

关注主要人物: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富于幻想,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孩子。

二、教学目标1.认识“胚、祸”等10个会认字,正确读写“胚胎、祸患”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富于想象的精神。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天真可爱的我们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今天我们跟随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一起回到他的童年,探索他童年的奥秘。

(板书课题:童年的发现)2.教师引导: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作者在童年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呢?预设2:作者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呢?预设3:作者的发现是怎么得到证实的?……3.认识作者:教师引导: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是苏联天文学家,也是生物学家,他一生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就。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我们的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略读课文 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略读课文 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李白的古诗《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ABB式词语有:黑沉沉、亮晶晶、亮闪闪、香喷喷、金灿灿静悄悄、黑压压、胖乎乎、水汪汪、笑哈哈喜洋洋、沉甸甸、气冲冲、白茫茫、孤零零眼睁睁、黑乎乎、慢吞吞、绿油油、笑眯眯齐刷刷、笑盈盈、白皑皑、绿葱葱、黑洞洞暖烘烘、绿茵茵、乱蓬蓬、火辣辣、兴冲冲红扑扑、乱哄哄、热腾腾、明晃晃、黑糊糊李白的写景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精彩片段用四步法学习古诗(一)交代学习方法1.今天我要交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四步法。

2.什么是“四步法”呢?一是熟读古诗;二是理解诗意;三是想象意境;四是练习背诵。

(二)学生按照“四步法”开始学习诗句1.老师指名读古诗,检查发音①强调字音:帝(dì) 辞(cí) 陵(línɡ) 还(huán) 猿(yuán) 啼(tí)2.同桌互相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老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们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师点拨1.指名读,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画节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念和方法。

读书课教案6篇

读书课教案6篇

读书课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书课教案6篇教案的写作能够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安排好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时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书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精读与略读》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

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

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依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准备用一课时教完。

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完成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讲述略读的意义及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掌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确定的依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略读的方法。

因为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该节课的主要目标。

二、说教法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精读与略读》是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中还穿插运用提要法,圈点划注法。

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分析能力。

三、说学情、学法本班是个总体学习水平不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班级。

根据这些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找、划、分析、概括的学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我安排了如下几步:(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开课时一起回忆学过的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让学生明白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同时知道学习的方向。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然后进行汇报交流,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什么?这一程序,意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略读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略读呢?问题提出后我让同学们画出关键词句,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

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作者介绍】刘大白(1880—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

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

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

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

次年回国编《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

1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他写的《卖布谣》,是最早反映农民疾苦的有名诗篇。

早期作品结集为第一本诗集《旧梦》。

付印时自己曾评论说这些诗“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而且“传统气味太重”。

后来,作者又加以增补修订分编为《丁宁》《再造》《秋之泪》《卖布谣》4本诗集。

1926年末续出诗集《邮吻》,感情真挚,诗意更为圆熟。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篇一1、课文简说:《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

有关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民间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又与历史有所出入(文成公主入藏发生于盛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当时,大唐周边许多小国甘愿俯首称臣。

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非常愿意与唐朝交往,以求婚方式以求永好。

这次联姻与历史上汉宣帝时昭君出塞一样,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同是两桩比较美满的婚姻,不含有屈辱的和亲关系,因而也就越发体现事情的美好),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

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文章语言生动,叙述张弛有度,扣人心弦,极富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生动的民间故事中,了解百姓传诵的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一是通过阅读本篇课文,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2、学情分析:我们班有18名学生,大多数喜欢读故事,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学生自读。

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

先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允婚──进藏──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进藏部分,清晰进藏的过程,读出故事的神奇。

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体会,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魅力。

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讲述故事,积累语言。

3、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学会抓住文章主要信息和关键语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生活,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略读方法的应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课文《小动物过冬》。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冬天来了,小动物们是怎么过冬的吗?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确保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深入理解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教师提出问题,如:- 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有哪些?- 小动物们过冬时,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记录讨论结果。

4.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文章主要信息。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小动物,保护我们的环境?五、拓展延伸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小动物,你们会怎么过冬?2. 学生自由发挥,展开想象,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作业1. 写一篇关于小动物过冬的作文。

2. 调查家乡或周边地区的小动物过冬情况,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略读方法,提高了阅读速度。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存在困难,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略读课文教学模板

略读课文教学模板

中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板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导入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2.明确课文类型——略读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或学习建议。

3.引导学生交流在前几篇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激发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课文的信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检查学生生字的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检查朗读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全班共同纠正。

(纠正字音,纠正添字、落字或读破句的地方)
三、迁移学法,学习课文
1.出示学习提示中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学课文。

2.小组内交流: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小组同学共同解决。

3. 全班交流分享。

(不细究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关注学生是否会迁移运用方法学习课文)
4.依据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总结读写特点。

四、积累拓展
根据课文特点灵活安排积累或拓展内容。

如:推荐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章进行阅读。

小学面试略读课文教案模板

小学面试略读课文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略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

2. 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通过略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春天景象。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总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美好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教师提问: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象?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景象。

3.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字义,并学会书写。

4.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春天的关键词,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等。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略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1. 教师出示一段略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了解大意。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略读的方法。

3. 教师出示另一段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略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拓展延伸,提升审美情趣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诗歌、歌曲,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春天诗句或歌曲。

3. 教师总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美好的季节,我们要学会欣赏春天的美景,热爱大自然。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春天的美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个粗瓷大碗参考教案

一个粗瓷大碗参考教案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方案教材分析《一个粗瓷大碗》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陈、曼、联、缸”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理解词意。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读懂本文讲述的故事。

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懂本文讲述的故事。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叙述:同学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这个粗瓷大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

2.出示课题。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一个粗瓷大碗。

3.了解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1935年她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

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切入主题,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师过渡: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1.活动一: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我会认中的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本文共有八个生字需要我们认识,在文中都有注音,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这些字音读准,在课文中把它们圈起来,再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检查朗读课文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读错的字音进行矫正。

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认真倾听,对于读错的地方,举手指出来,并进行改正。

牛郎织女课程教案(二)

牛郎织女课程教案(二)

牛郎织女(二)(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结局。

3.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4.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结局。

3.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4.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复述《牛郎织女(一)》教师提示: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添油加醋”地讲,故事情节要完整。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节俭富丽堂皇依偎衰老珊瑚礁泰山两个筐拗不过(重点指导生字“拗”的n发音,“筐”为后鼻音;“衰、珊”为翘舌音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得(déde děi )练读句子,找发现。

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de挺美满。

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dé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

读一读:得( děi )亏两位老同学的帮忙,我才顺利得(dé)到折扣很低的购书优惠券,高兴得(de)不得(dé)了。

学习多音字:缝( fèng féng )练读句子,找发现。

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读课教案
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课型:略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6分钟)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觉得什么是快乐的?
生:星期六、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游乐玩等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会获得快乐。

比如说,得到别人的礼物,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

但是有一个叫保罗的人,他对快乐有着新的认识,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课题]。

让学生起来读以辨别“给予”的“给”是个多音字。

生:给予是快乐的。

师:在你的脑海中什么是“给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特别的快乐吧!
生:把东西给别人,帮助别人。

二、整体感知(5分钟)
师:通过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谁给予了谁快乐、、、、、、
师:到底谁给予了谁呢?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边读边拿出笔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写写你的感受。

师:相信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老师想考考大家,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指生答,板书人物]
师:这篇课文里,谁给予了谁?谁给予了谁什么呢?
生:保罗的哥哥,小男孩,保罗,小男孩的弟弟。

生:保罗的哥哥给予了保罗一辆漂亮的车;保罗让小男孩免费做他的新车;保罗免费给小男孩的弟弟做他的新车;小男孩把欢乐给予弟弟
三、感悟“爱”(20分钟)
师:这么多的给予,你觉得哪份给予最让你感动,最让你思绪万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满心间?你可以大声读一读,也可以细细品味,别忘了动动手中的铅笔,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生:小男孩把欢乐给予弟弟。

师:同学们,请看第四、五自然段。

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吗?让我们
来替小男孩把他心中未说完的话说出来吧。

生: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师:当你听到小男孩说自己也想当这样的哥哥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吃一惊,特别意外、感动
师:保罗跟你们一样呀,他也很吃惊,请大家读读这部分内容,用下面这个句式来说说保罗的想法,好吗?
出示:保罗原以为,没想到。

生:好。

生:保罗原以为小男孩也希望有一位哥哥能送给他一辆轿车,没想到小男孩却希望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一辆轿车给他的弟弟。

师:请看第十一自然段。

小男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你可以看看课文的插图,那上面画的正是这部分内容。

生: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师: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这份快乐给予我们大家。

师:保罗开车把小男孩送到了家门口,看到、听到这样一幕,心里会想些什么?说话练习:保罗原以为,没想到。

生:保罗原以为小男孩要求把车开到他家门前,是要向邻居炫耀自己坐新轿车回家的,没想到小男孩却是要向弟弟承诺将来也送一辆轿车给他,来满足弟弟的愿望。

师:小男孩两次都只想到给予,而不是得到,这使保罗十分惊讶,十分意外,他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快乐,那就是“给予是快乐的”。

这使保罗被深深地感动了。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保罗的哥哥因为什么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什么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什么而感到快乐?
生: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帮助弟弟实现了美好的心愿。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第12自然段。

猜一猜,在这个难忘的夜晚,他们可能会去做些什么呢?生:兜风、吃东西等等
师: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出示题目)
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
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
保罗感到难忘,是因为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想全部说更好。

生:小弟弟他腿有残疾,出门不方便,其实他很想到外面去看看好看的圣诞礼物,现在,保罗帮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生:小男孩非常爱自己的弟弟,他希望送给腿有残疾的弟弟一辆新车,带弟弟到外面去看好看的圣诞礼物。

现在,他的愿望也实现了。

生:保罗帮助这兄弟俩实现了愿望,他还从小男孩身上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总结拓展(5分钟)
师:是啊,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

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都是给予,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再读读课题。

五、作业(2分钟)
师:课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体会以下几篇文章:
1、〈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2、〈感恩之心〉——林润瀚(中国)。

3、〈乞丐〉——屠格涅夫(俄国))
六、板书设计(2分钟)
24*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的哥哥
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