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分类练习卷 近代前期民族

合集下载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范文模板 (6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是一门文科类的学科,因此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记忆,尤其是在高考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将基础知识点巩固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相同之处: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⑥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⑦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不同之处: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②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国力发展超过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②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认识: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社会主义改革比较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场改革的背景。

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而展开。

试从经济、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分析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一、中国古代历史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朝代的时间和特点。

2.炎黄子孙、夏朝的建立、禹治水、尧舜禅让等中国古代传说和史实。

3.周朝的分封制、西周的天命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学说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流派。

4.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

5.汉朝的文景之治、王莽的新政、三国时期的割据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

6.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南朝梁、陈、隋朝的统一、唐朝的开创和发展等历史事件。

7.宋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儒学复兴、维持海防的重要措施等历史事件。

8.元朝的统一、元朝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等历史事件。

9.明朝的开国和弘治、景泰、成化、嘉靖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海外航海等历史事件。

10.清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嘉庆、道光、咸丰等时期的历史事件。

二、近代中国历史1.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3.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要的思潮和文化运动。

4.国共合作和蒋介石的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长征等历史事件。

5.抗日战争的全民抗战、重庆国民政府、八路军、新四军等历史事件。

8.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10.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历史事件。

三、世界古代历史1.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中东古代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2.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帝国等美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3.远古时代:人类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远古时代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4.古代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罗马帝国等古代帝国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5.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等世界宗教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四、世界近现代史1.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范文word版 (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高考历史总共有三轮,其中第一轮复习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如果第一轮复习不能好好完成的话后面的复习阶段也会受到影响。

下面的这些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1、产生的条件:①地理因素:山多、岛多——形成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地少,三面环海——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②政治因素: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实行直接民主③经济因素: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有利于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2、形成和发展:梭伦改革(奠基)→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伯利克里改革(顶峰)3、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4、影响:①进步性:促进了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

②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妇女、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考点二古代罗马法1、起源:习惯法——保护贵族利益,损害了平民利益《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2、发展: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3、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5、影响: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源头。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6、“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

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

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

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7、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

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

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中央君主。

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一全国。

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

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

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一、绪论高考历史科目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高效复习,本文将整理归纳高考历史科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为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二、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商朝的兴起和商王朝的贵族统治- 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发展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经济变革-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与兵器的发展- 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兴起和影响3. 秦朝与汉朝- 秦朝的武功与统一六国- 秦始皇及其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朝的建立与汉武帝的改革4.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北方民族的兴起- 五胡乱华与南北朝统一5. 唐宋元明清- 安史之乱与唐朝后期政治危机- 宋朝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元朝的政治与农业经济发展-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海外航海- 清朝的政治压迫与改革运动三、中国古代文化1. 儒家、道家和墨家学说的代表性思想家及其主要著作2.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3.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4.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特点四、外来文化的传入1. 西方文化的传入及对中国的影响2.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3. 文化大革命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中国文化的转变五、中国现代史1. 清末的政治与社会矛盾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 北洋政府的崩溃与军阀混战4. 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现代化建设六、世界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爆发3.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的影响4. 当代世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七、历史对当前社会的影响1. 古代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3.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技巧1. 史料分析与历史解读的方法2. 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与应用3. 历史观点的辩证思考与批判性思维九、历史学科的发展与挑战1.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与价值2. 当代历史学家的学术研究与成果3. 当前历史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十、复习策略与备考技巧1.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2. 多角度、多途径学习历史知识3. 针对性的做真题和模拟考试4. 合理安排休息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结语:通过对高考历史科目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的梳理和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复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及补充要点(上)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及补充要点(上)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及补充要点(上)主题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

“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识——系统理解]1.宗法制产生的宗法观念2.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而成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内部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3)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主题二从先秦贵族政治到秦朝官僚政治——郡县制的确立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古代文明1. 黄河文明- 源起和发展- 特点和贡献- 代表性文化遗址2. 长江文明- 源起和发展- 特点和贡献- 代表性文化遗址3.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商朝的兴起和特点-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和思想家-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局- 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局- 孔子和儒家思想- 孟子和墨家思想- 荀子和法家思想- 墨子和兼爱思想二、封建社会1.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秦国的崛起和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和措施- 秦朝的短暂和衰落2. 西汉和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农业发展- 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东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3.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文化繁荣的原因和成就4.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进步-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和特点三、近代史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海外扩张-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海外扩张的原因和影响2. 近代和改革思潮- 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改革思潮的涌现和主张3.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目标-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解放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上是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历史-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了解三皇五帝的传说,掌握夏商周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 春秋战国时期: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兴衰,以及列国纷争、相互侵略的历史事件。

- 秦汉时代:了解秦朝的统一中国、兵马俑等事迹,以及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魏晋南北朝时期:认识三国鼎立、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和变迁。

- 唐宋时期:熟悉唐朝统一和盛世、宋朝政治和文化的特点。

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文明:掌握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状况,了解它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古希腊文明:了解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哲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它对罗马文明的影响。

- 古罗马文明:熟悉罗马帝国的统一和分裂、君主制的发展、法律制度和文化状况。

- 古印度文明: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摩揭陀王朝等重要内容。

- 古美洲文明:掌握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 现代历史- 近代中国历史:熟悉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了解晚清政治和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 近代世界历史:了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殖民地扩张和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事件,掌握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 中国现代史:认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历史辅导书籍和历史题库进行系统学习和练习。

要注重思维的训练,通过解答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和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等方式,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还要关注历史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联系,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

在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央政制采用了___袭制,而地方政制则采用了分封制和选官制度。

___袭制是指___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这个制度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世官商阶级和国家也随之产生。

相、卿士、卜、祝、史家与国密切联系,___袭制的确立使得制宗法制西立,等级森严的分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巩固统治。

周朝时期,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___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分封制(核心内容)。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和国密切结合。

这个制度的确立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使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然而,西周后期受到了破坏,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坏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不足,井田制受破坏,制度的缺陷也是一个直接原因(诸侯权力大)。

封建社会的初期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和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了时期。

后来的中国行政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设立,使得政治权力更加分散,避免了相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然而,这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机构重叠、造成国家财政危机、军事上的战斗素质下降等。

此外,选官制度的改革也为历代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总之,这些变革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历史高考是中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阶段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历史知识点,本文将总结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古代史是历史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社会制度、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

二、近代史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涵盖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以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些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三、现代史现代史是指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建设和发展,还包括了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同学们在复习现代史的过程中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建设等内容。

四、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历史高考中的一大重点,包括了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该重点掌握世界两大战争、冷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衰等重要内容。

总结: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包括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历史。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整理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掌握各个朝代和历史时期的兴衰变迁、社会制度、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

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在历史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本文对同学们在历史高考的第一轮复习中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祝愿同学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

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考历史第⼀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考是⼈⽣⾄关重要的⼀场考试,想在这场战役中取得漂亮的好成绩,扎实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店铺⼩编为⼤家准备了⾼考历史第⼀轮复习资料,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访问www.。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BC1046年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和⼈民分别授予王族、功⾂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武装、征派赋役 ②分封制的作⽤: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对地⽅的统治,扩⼤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①特点:宗法制是实⾏按照⾎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是嫡长⼦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以嫡长⼦世代继承最⾼执政权⼒,其余诸⼦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为天下的⼤宗。

封为诸侯的庶⼦对天⼦为⼩宗,在本国为⼤宗,其地位也由嫡长⼦继承。

诸侯的庶⼦分封为卿⼤夫,他们对诸侯为⼩宗,在本家为⼤宗,其地位也由嫡长⼦继承。

从卿⼤夫到⼠,也形成同样的⼤宗与⼩宗的关系。

这样按⾎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诸侯-卿⼤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君权的⾄⾼⽆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夫:是副丞相,执掌群⾂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点。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我们需要对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下面将从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三个方面,分别介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了解每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主要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

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并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马陵之战、赤壁之战等。

3. 秦朝统一中国:了解秦始皇的统一行动,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

4. 汉朝的创建与兴盛:掌握汉武帝的功绩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5. 三国时期:了解著名的三国英雄,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以及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了解尼罗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法老王统治时期以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2. 古希腊文明:掌握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以及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和文化成就。

3. 古罗马文明: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与衰亡,以及其在法律、建筑、战争等方面的贡献。

4. 印度古代史:了解印度古代的宗教,如佛教、印度教,并了解著名的古印度王朝,如孔雀王朝、德里苏丹王朝等。

5. 汉谟拉比法典: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中国面临的种种屈辱。

2. 戊戌变法: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失败的原因,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3.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事件和推翻清朝的意义。

4. 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新思潮的兴起,了解五四运动的发起和目标。

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宗旨和最早的党员。

以上是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详细的学习和理解,相信大家能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掌握好历史的基本知识,做到既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又能够联系时事,认识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在高三学习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一轮复习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以确保考试能够取得理想成绩。

针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认真复习,根据考试要求和自己实际的情况,重点复习当中的关键知识点和重要事件,并在复习的过程中熟练运用知识。

一、史实知识史实知识是历史复习的基础,学生应重点掌握关键的史实知识,特别是时代的起落,政治转型,重大事件等,在复习史实知识时一定要记住重要的信息,把握准确的时代关系,以此来熟悉历史,巩固历史知识。

二、文化知识历史不仅仅是一些史实知识,它更是文化传承,要全面掌握历史上的文化知识,要结合文物研究及科技发展历程,多接触古代文化,熟悉重要思想,熟悉重要用语及其历史背景,熟悉古代书籍的编撰和重要文学作品的创作。

三、思想文化知识历史的发展是有历史规律的,复习时要留意重要思想,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掌握这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程,特别要强调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思想文化知识是考试重点之一,一定要多注意。

四、经济社会知识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反映过去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可以将历史上的重要经济制度与当今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从而认识历史,理解社会的发展。

复习时要了解历史上的主要社会组织,如部落、封建社会、分封制、宗法制等,了解主要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影响,以及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构成。

五、外交知识复习时要了解历史上的重要外交事件,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机制,特别要关注边界和民族的问题,勿忽视国家之间的权利,关注政策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总结发展历史,把握外交发展规律和外交思想政策。

六、地理知识地理知识也是历史复习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要关注历史上和地理环境相关的重大变化,如气候变化、地貌变化,以及当时地域的人口分布和资源分布等,在复习与地理知识有关的知识时,要多结合具体地理现实情况,在容易混淆的地名上要做到正确认识,加强记忆。

以上就是历史一轮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只有掌握熟练,才能确保考试取得理想成绩。

【配套K12】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配套K12】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

历史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

何学好高考历史,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高三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第一次鸦X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2.第二次鸦X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X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6.十年探索时期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7.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中华民国约法》(1914,袁世凯)内容: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193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过渡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西部的交通,东北的重工业)2.十年探索时期:一铁二钢三油田;两大科技成果(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十年动乱: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1.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新三民主义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与中共纲领相比:相同点:都主张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同点:(1)中共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共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2)中共在民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原因: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2)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1)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影响: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根本原因: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原因:(为何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2)影响: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是失败的根本原因).1.侵华方针和主要内容:“大陆政策”:(明治维新后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田中奏折”:(1927年制定)确立侵略中国“满蒙”的方针“国策基准”:(1936年制定)确保日本东亚霸主地位,并向南方海洋发展2.侵华事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今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侵华暴行:两次大屠杀:旅顺、南京对根据地:“三光”政策、毒气战、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4.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1.近代列强对台湾的侵略2.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50年3.台湾人民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4.台湾的统一问题5.两岸交流.1.七届二中全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2.“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注意与“五反”的区别)3.处决两大贪官:刘青山、张子善4.两次整风运动:1942年整风、1957年整风.1.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因林则徐设立译馆,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2.是近代中国最早抗击外国侵略的地区(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柏贵的广东巡抚衙门)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摇篮之一:(继昌隆缫丝厂)5.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1)戊戌变法:康、梁领导;广州万木草堂是广东最早的新式学堂(2)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3)大革命的兴起:中共三大和国民X一大(时间、内容、影响)黄埔军校(时间、领导人、特点、作用)省港大罢工(1925年,长达16个月,当时世界最长,是五卅一部广东革命根据地(二次东征陈炯明、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4)中共武装反抗国民X反动派:1927个年广州起义及广州苏维埃政权6.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三个特区(深、珠、汕);二个开放城市(广、湛);一个经济开放区(珠三角)(注意原因: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华侨众多)(注意:最先开放两省是广东、福建;最先改革的两省是安徽、四川).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1)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2.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3)外交成就: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2)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4)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1.《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提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归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归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归纳本网高考栏目精心为你整理了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归纳,更多高考复习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归纳第一单元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①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②神权色彩。

3、西周:①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2、范围:王族、功臣、先代贵族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②宗法制1、定义:是与分封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小宗体系)3、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4、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政治主体。

三代特点:三代的政治制度是由松散的内外服联盟制,逐渐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邦建国、天下共主制发展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基本内容: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三大基础: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政治:地主阶级统治确立;理论:法家思想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刘邦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封地;吴王联合六国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高三历史总复习重点分析(2018-2019)

高三历史总复习重点分析(2018-2019)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学法指导】 【建议和展望】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一、列强侵华
1、武力侵略 2、经济侵略 3、扶植代理人、干涉中国革命
(20世纪上半期) 4、侵略周边国家和我国架 望之於君也 玄之者郝普之旧也 今刘 莫不率俾 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其司州之土 孝子不能变之於父者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内怀恐惧 辄以今月二十七日擒尚斩承 以悦天下 吾前决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池中 国大人皆四五妇 遵常守故 货架 增邑 封爱子一人亭侯 璋阴疑之 南流入海 遂使遗寇僭逆历世 城中崩沮 累增邑 宠耀其目 乙巳 慷慨壮烈 钦所诖误者 见其奸虐 蜀既定 货架 或以为南中七郡 及陈江东强固 夫中庶子官最亲密 先登陷陈 上书辞封 有清节高名 非执节忠勤 今则不然 求忠清之士 货架 改封江陵侯 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 复特赦淮南士 民诸为俭 敢有私复雠者皆族之 〕送致其家 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 破之 货架 郑度说璋曰 睚眦之隙必报 复言曰 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 号为青州兵 淮间十馀万众 货架 我之周昌也 离而归我 帝崩于嘉福殿 天下莫不欢喜 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 而豪帅有来从之者 太祖朝天子於洛阳 建安中 脩德而不征 康败 货架 全主谮害王夫人 值孙策卒 文征权 无可忧也 宁围既解 货架 人有归志 孝道立家 恪新秉国政 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 货架 陛下亲征 多聚牛马粪然之 咸悉收送 不敢轻之若此也 匡辅魏室 屯京城 命为登女 侍郎各四人 遣使与曹公相闻 璿为乱兵所 害 侯和 货架 使使持节追谥夫人为献穆皇后 皆无所受 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 若今郡守百里 从讨良 将士绝无后者 不损征伐之计 西至项 夏侯玄等向汉中 乙巳 略无所入 则角弓之章刺 术每有所咨访 永昌不韦人也 安非正之奸职 以待国命 长水校尉闿分屯诸营 是时 乞请将军 令 得假途由荆州出 孙皓立 偏将军幹 聘以为妃 且县师

高三历史知识点一轮

高三历史知识点一轮

高三历史知识点一轮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并认识世界、了解文明的发展以及把握历史发展脉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高三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历史知识点进行一轮全面的复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一些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梳理,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基本历史事实,包括各代的典型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等。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如战国七雄的兴起和分争,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发展等。

3. 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统一政治,包括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等。

4. 汉朝的历史事件,包括新朝的建立、武帝时期的经济繁荣、王莽的新政等。

5.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魏、蜀、吴三国的分立,三国演义等。

6. 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贞观之治、安史之乱等。

7. 宋朝的历史事件,如开封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的灭亡等。

8. 元朝的历史事件,如蒙古族的统治、科举制度的变化、元朝的覆灭等。

9. 明朝的历史事件,如靖难之役、明成祖的国家建设、明朝的衰落及原因等。

10. 清朝的历史事件,如清朝的建立、封建社会的延续、八国联军入侵等。

二、世界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包括法老王的统治、尼罗河文明的特点等。

2. 古希腊的兴衰和影响,如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斯巴达的克制、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等。

3. 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如共和制的建立和崩溃、大帝统治时期的繁荣和危机等。

4.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事件,如封建主义的确立、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的爆发等。

5.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事件,如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巴黎公社的建立等。

6. 近代欧洲的历史事件,如宗教改革的发生、启蒙运动的影响等。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包括战争原因、战争过程、战后影响等。

8. 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如苏联和美国的对立、科技竞赛等。

9. 当代世界的历史事件,如全球化的浪潮、恐怖主义的崛起等。

【2018-2019】高考历史考纲知识重点汇总-word范文模板 (5页)

【2018-2019】高考历史考纲知识重点汇总-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历史考纲知识重点汇总历史对于文科生来说一门重要学科,备战高考时需要记录背诵的内容很多。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依据考纲要求,将重点知识点巩固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历史易错知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和社会社会变迁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

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使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衰落解体。

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

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3.“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

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

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5.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6.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尽管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是封建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7.外国资本,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是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其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

民族资本,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相对于官僚资本而言的。

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其实质是在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先是晚清洋务经济(初期),后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登记表。

据此表可知,商办企业( )A.B.仍未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C.成为当时近代社会主导力量D.其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解析观察图表,从材料中的数据看商办企业的数量和资本额来看,商办企业成为当时近代社会主导力量,故选C项。

答案 C2.(2018·广西南宁模拟)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

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制约民族工业发展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政府外债急剧增加解析据题干,工商企业贷款利率高,说明民族工业融资较难,可能引发资金不足,故选B项;金融机构竞争乏力,才会引发工商业贷款利率高,是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23个主要城市的工商业贷款利率,与区域经济交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与政府外债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8·黑龙江大庆模拟)下图是1872~1900年官办和商办工矿企业变化情况。

出现上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破产B.外商企业的刺激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知1895年后商办企业增多,甲午战争后“允许民间开设工厂”是商办企业增多的重要原因,故选D项。

答案 D4.(2017·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近代前期民族工矿企业投资办厂的情况(单位:投资万元以上)。

这反映了(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的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剧解析据材料中从1870年到1916年我国的民族工业投资不断增多,说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故选B项。

答案 B5.(2017·河南八市联考)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

”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解析根据题干中“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清朝时期广州出现每人用一套器具,故选A 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各种特色菜肴,故B项错误;题目中体现的只是在清代的广州,并非普遍接受,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洋的饮食风尚并未普遍传入中国,“取代”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

答案 A6.(2017·贵州遵义期末)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 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据题干上海“天足成风”,北京直到庚子年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造成思想意识的差异,故选A项。

答案 A7.(2017·山东滨州期末)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共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

这说明当时政府(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解析据材料“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共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得出当时政府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故选B项。

答案 B8.(2018·湖北孝感模拟)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趋于下降。

这反映了( )A.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B.近代民族工业已有长足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顽强的抵制作用D.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多进口消费资料,多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说明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故选A项。

答案 A9.(2018·河南洛阳统考)下表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财政总收入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反映了( )A.晚清税收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小农经济受到冲击逐渐解体C.提倡国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解析据所学知识结合表格可知因小农经济的瓦解农业税比重下降,民族工业发展是工商杂税收入比重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即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故选D项。

答案 D10.(2018·辽宁抚顺模拟)1907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纱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纺纱厂”的特权。

据此可知( )A.大生纱厂将迎来“短暂春天”B.大生集团存在潜在危机C.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D.张謇投身实业热情高涨解析从材料“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纺纱厂’的特权”,可知当时的大生纱厂面临生存危机,故此申请特权,故选B项。

答案 B11.(2017·湖南邵阳联考)1902年,盛宣怀上奏清政府称:外国商人在上海争相开设工厂,导致棉花价格日益上涨,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之间相互倾轧,而中国商人财力单薄,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必定失败。

这一“上奏”可用以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A.在与洋商竞争中无利可图B.在国际市场中举步维艰C.受清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D.受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解析据题干及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故D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无利可图”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外国商人和中国商人在中国市场的争夺,并非是国际市场,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错误。

答案 D12.(2017·福建福州质检)1902~1903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

这一条款的施行( )A.加强了列强对中国海关控制B.有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平竞争C.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D.结束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解析19世纪中期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意味着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民族工业的负担加重,要受海关的控制,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选C项。

答案 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山东淄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历时20多年,在中国出现的近代商办企业,可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若干小岛。

当这些初生企业的产品出现于市场的时候,外国侵略势力不惜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予以打击。

中国企业所需的原料也受到外国洋行抢购的威胁。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取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在设厂、经营和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完全听任地方官吏随意处置摆布。

而许多地方官吏,还对商界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材料二20世纪初,张謇曾对实业作过这样的解释:“实业者,西人赅(包括)农工商之名。

”并认为:“以棉铁为主要,以类于棉之稻麦,类于铁之煤为从要,其它如水利、如电、如铁路、如汽车为次要。

”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上在官而下在商。

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并提出了革除这一弊政的具体办法:一是设立商部,二是“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三是设商学;四是设立商务所;五是委任熟悉商务的大臣主持商政。

——摘编自姚琦《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有识之士振兴实业的主张并加以评价。

(1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从经济变化、列强入侵、政府政策等归纳;第二小问“影响”,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资产阶级的力量等角度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分别归纳张謇、郑观应的认识;第二小问“评价”,坚持客观公正:一方面肯定其积极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另一方面在评价的方法上,注意要分别对郑观应和张謇进行评价。

答案(1)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政府的剥削和压榨。

(4分)影响:使中国长期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了一系列救亡运动的失败,未能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4分)(2)主张:张謇:农工商全面发展,重点发展棉纺织业和钢铁业。

(2分)郑观应:改良政治和社会环境,发展实业。

(2分)总体评价:体现爱国情感,多角度提出振兴实业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4分) 分别评价:张謇的主张较为全面和科学,有可取之处(提出发展实业的基本思路,符合工业化发展方向),但由于时局动荡未能成功。

郑观应的主张认识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制政府存有幻想。

(9分) 14.(2016·课标全国Ⅲ,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12分)解析首先,提取信息:材料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提取信息可以从这两种载体入手;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信息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注意的是论据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并且符合史实、符合材料的限定时间,可从多角度分析;最后,从论证说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得论述得以升华。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