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
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新课导入方法与策略
![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新课导入方法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011dd60011ca300a6c39029.png)
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新课导入方法与策略导入新课讲究技巧和策略,它本身就是一门蕴含很深学问的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新意地导入新课一直是教师潜心研究的问题,因为吸引人的开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还可以为整堂语文课的讲解定下基调,可见导入新课艺术的重要性。
下面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采用提问的方法导入新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采用有技巧的提问方法导入课文,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猫》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喜欢猫?猫有什么特征呢?”相信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再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家里的猫是什么样的吧!”这样就顺利地把新课引入进来了,同时也让学生对新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期待和兴趣,这种方法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教师找出了课文的关键处,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进而通过质疑的方法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学习新课时,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课文的教学重点,直接把学生带入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探讨上。
例如,在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对父子在地震发生时,父亲坚守与儿子的诺言,坚持不懈挽救儿子生命的感人故事,它很好地体现了深似海的亲情,那么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和情节是什么呢?我们读完课文就会明白了。
”这样的开篇,直截了当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文之中。
三、采用名言警句的方式导入新课名人名言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可引用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新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然后请学生猜测这句话是谁说的,在同学们踊跃发言之后,教师再揭示谜底告诉学生: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12岁时立下的伟大志向,相信学生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进而用心投入到新课文的学习之中。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7cc7e3aeaad1f346933fb9.png)
【 摘
要 】“ 良好的开 ,为整 堂课 的有效进行打好 答 自相矛盾 ,弓 I 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 ,进
基础。
而 引 出新课 主 题 的方 法 。恰 当 的悬念 是 一种
【 关键 词 J 、 学语 文;新课 导入 ;导 兴奋 剂 。在 激起 学 生对 知 识 的强 烈 兴趣 后 , 入 方 法 教师点题导人新课 。教学 《 新型玻璃 》 时, 老师采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 “ 同学们 ,你 俗话说 “ 万 事开头难 ”,做 事如此 , 们看见过什 么样的玻璃呢?”待学生发表各 上课亦然 ,好 的开课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 自的意见后,老师说 : “ 想看现在的高科技 键 。课堂导人就是在学习新知或教 师开展教 玻璃吗?请 同学们 打开课本 ,到课文里你会 学活 动 之前 ,有 意 识 、有 目的地 引导 学 生进 看到各种各样的新型玻璃。” 在这种情况下 , 入学习环境的一种方式。 “ 良好的开端是成 课文及 教师的讲课会像磁石 一样牢牢地吸 功的一半”,一节成功 的语文课离不开巧妙 引 学 生 的注 意力 。 的导人 ,精彩的导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讲故事导入法 开启新课的金钥匙 ,它不 利用讲故事 导人是调动学 生积极性 的 仅可 以使学生 的思绪和注 种最好 的方法 。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低年级 意力迅速转移 到课堂上 , 的语 文教学。通过讲故事来激 发学生的求 还可 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 知 欲,引起 他们 的学 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 用 ,为 整 堂课 的有 效 进行 动学习。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 《 惊 弓之鸟》 “ 天上飞着 惫 打好基础。那么,怎样才 这个寓言故事时是这样导人的: 苫 能做到精彩导入 ,激趣导 只大鸟,国王带着手下人去打猎 ,正好发 一 入 呢 ?教 师 必 须在 导 入 新 现了这只大鸟 ,国王的手下人说 ,大王我不 用箭就能把这只鸟射来。你们说这个人箭法 高不高。现在我们读课文来看看这是怎么回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9615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3.png)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方法导入是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在导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强、趣味性高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故事导入法故事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新课。
故事情节要与新课内容相关联,可以用一些生动有趣、富有情节和想象力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故事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情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二、图片导入法图片是直观表达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问题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为什么、怎么样等,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来引入新课。
游戏可以是听力游戏、竞赛游戏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五、实物导入法实物导入是一种直观的方式,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实物来引入新课。
实物可以是一把扇子、一双筷子、一本书等等,通过触摸、观察、感受实物,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六、诗歌导入法诗歌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可以通过念诗的方式来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诗歌,通过朗诵诗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七、音乐导入法音乐是一种情感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音乐来引入新课。
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愉悦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十法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55cbf5941ea76e58fa04bc.png)
七、 复 习 导 入 法
、
背 景 导 入 法
在 向学 生传授新 知识之 前 ,先 帮助他们 复 习已经学过 的
在上新 课之前 ,教师 先 向学 生介绍 与本课 有关 的背 景资 知识 ,这就是复 习导入法 。复 习导 入法主要 有两 种不 同的形
料, 以 引起学 生注意 , 这样 的导入方 式即背景导 入法 。背景导 式 : ( 1 ) 复 习同一篇课 文 中知识 的方式 , 这种方 式通常 用在 课文
的冰也可 以用来点火 ,这样在 揭示课题前 学生 自身经历 了一 过 : “ 没有 一条 富有 诗意的感情 和审美 的清泉 ,就 不可能 有学 个 思维 的过程 , 对于 老师所 说 “ 冰 也可 以用来 点火 ” 充满 了好 生全面 的能力发展 。” 抒 情导入法 的特色就在 于 以“ 一 条富有 奇, 在 接下去 的课文教学 中他们一 直兴趣盎然 。
《 语文新 课程标准 》明确提 出 : “ 语文教 学要 沟通课堂 内外 , 开 这 种 导入 法对 教 师本 身 的课 堂组 织 和控 制 能 力有 很 高 的要
展综 合性学 习活 动 , 增强语文 学 习实 践活动 的机 会 , 实现 多种 求 。 教师必 须在创 设情境 的过程 中注 意控制课堂 的纪律 , 避免 喧宾夺主” 的情况出现 , 使 自己所创设的情境真正为课堂教 方式 的有机统 一 。就是 在语文课 堂上有效 利用其他 学科 的有 “
幕” , 就能 紧紧抓 住学 生的注 意 力 , 使 学 生产生 强烈 的学 习兴 游戏导入 法是最受 小学生 欢迎 的导 入方 式之 一 ,因为用 趣, 对 整堂课 的教 学将会有很 大 的助 力 。但是 “ 万事开头难 ” , 游戏进行 课堂教学 的导入是 充满乐趣 的 ,符 合小 学阶段学 生 要 想吸 引学生 , 也是不容 易的 。因此 , 教 师要在新 课 的导 入上 的身心特 点 。但是 , 教师 一定要 根据教 学内容 , 选择恰 当 的游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b6b3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学语⽂课堂导⼊的⽅法⼩学语⽂课堂导⼊的⽅法对于语⽂课堂⽽⾔,课堂导⼊是必不可少的⼀个环节。
学⽣对于课⽂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这是构建⾼效课堂的关键,教师使⽤⼀些饱含启发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到课⽂的学习中去。
⼩学语⽂课堂导⼊的⽅法⼀、设疑导⼊设疑式导⼊法是根据学⽣追根求源的⼼理特点,⼀上课就给学⽣创设⼀些疑问,创设⽭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产⽣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种⽅法。
1、审题导⼊法题⽬是⽂章的"眼睛",有的概括⽂章的内容,有的揭⽰⽂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统摄全篇的作⽤。
审题,就是从引导学⽣分析理解⽂题⼊⼿,由题⽬⽣发开去,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位教师在上《狼⽛⼭五壮⼠》时,就紧扣"题眼",巧妙导⼊。
上课开始,这位⽼师佯装郑重地板书课题:"狼⽛⼭五战⼠"。
刚刚写完,全班学⽣⼀下⼦都嚷了起来,"⽼师,你写错了!""⽼师,不是战⼠,是壮⼠。
"这时⽼师故作吃惊的样⼦说:"我写错了吗?""壮⼠和战⼠不都是当兵打仗的?⼀个样嘛。
"他话⾳刚落,教室⾥⼜炸开了锅,"不⼀样,虽然壮⼠也是战⼠,但他们不是⼀般的战⼠,他们是勇敢顽强的,不怕牺牲的战⼠。
"教师欣喜地说:"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那么,就让我们⼀起来看看他们''壮''在哪⾥?"这样破题⼊⼿,不但使学⽣了解这个题⽬,点明了⽂章的中⼼,⽽且激发了阅读欲望,使学⽣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课⽂的内容。
2、设疑导⼊法疑是提出问题,使学⽣集中注意⼒听课,激发学⽣的好奇⼼与求知欲,引发学⽣的兴趣。
例如,《只有⼀个地球》可这样导⼊: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句话:"我觉得⼤家应该同⼼协⼒维护这个微⼩、美丽⽽脆弱的星球。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常用的几种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常用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cb21430b1c59eef9c7b402.png)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常用的几种方法作者:张卓春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1期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要的环节,导入设计得好坏对本节课后面的教学影响很大。
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个精彩的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的结晶。
它就像一把金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那么怎样使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精彩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谈话导入法谈话导入法就是教师用说话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情感、发表意见的一种导入方法。
它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轻松的谈话,营造了温馨的“学习场”,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双方的感情得到很好的沟通。
它让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减轻了对新知识学习的恐惧感。
在教学《回声》时我是这样来设计导入的:师:小时侯,我很喜欢到森林里里,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喊:“你是谁?为什么在学我说话?”“不要学我,要不我揍你!”(学生哈哈大笑)然后总能听到一模一样的回答。
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了这个感觉,你们能谈谈自己的体会吗?(话音刚落,同学们争相恐后地抢着回答)生:“我学公鸡叫,总有一只公鸡学我” “我学各种小动物叫,后面就有各种小动物,可有意思了”......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我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二、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有关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例如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我先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清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
新课导入方法
![新课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f24d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4.png)
新课导入方法
首先,故事导入是一种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
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故事情节要与新课内容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到新知识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其次,问题导入也是一种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引入新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加专注地学习新内容。
除此之外,实验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
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新知识,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导入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多媒体导入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新课导入方法。
借助多媒体技术,老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导入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是一种
非常值得推广的新课导入方法。
总的来说,新课导入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合适的新课导入方法,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法
![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b4b821650e52ea54189836.png)
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法新课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节课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合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这些特点,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新课的导入,能够很快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利用一下方法导入新课:一、故事导入法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与课文有密切联系又有趣味的故事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时,可以用这样的故事导入:从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一只狐狸出来找食吃,来到了一棵大树下,一抬头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馋得直流口水,可他们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但到了最后,乌鸦嘴里的肉却到了狐狸的嘴里。
同学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那就读课文吧!二、释题导入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理解了题目,就能知道作者的内心世界。
例如讲《丰碑》一课时,先板书课题“丰碑”,指导“碑”字的写法后立即问道:“孩子们,‘碑’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丰’又是什么意思?那么‘丰碑’的意思就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碑》这一课,看看本文中的丰碑是指什么?”这种释题导入法不仅让学生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歌曲导入法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
”歌曲就是流淌的艺术,不仅可以增长见闻,开拓眼界,抒发情怀,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启迪心智。
美好的音乐,让人心情舒畅,如沐春风,恰似一股清泉,流进我们的心田。
在导入新课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亲耳聆听相应的歌曲,可以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如教《找春天》这一课时,让学生听《春天在哪里》这首歌,那圆润的歌喉,那动听的歌声,那优美的歌词,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那万紫千红、光彩夺目的春天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表演导入法“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采用表演导入新课的方法,发挥他们好游戏、善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于表演活动。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acdb06804d2b160b4ec0db.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学生对于课文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使用一些饱含启发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一、介绍史实,了解背景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
”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
介绍史实,既能让学生了解写作的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时,我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1935年5月底,红军北上抗日,来到大渡河边。
先头部队已攻占了安顺场,并缴获了两条渡船,仅靠两条船,几万红军是渡不过河的。
大渡河水流湍急,没法架桥,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围追堵截红军,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
为了北上抗日,工农红军必须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的前后夹击、四面合围的阴谋。
所以只有飞速夺下泸定桥,才能避免重大伤亡,继续北上抗日。
二、巧妙设悬,自然过渡“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青少年。
如果说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这一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上,通过设置疑难,引起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导入新课。
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化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
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如我在教《金色的鱼钩》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这样一个普普通通鱼钩,它已经长满红锈,却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鱼钩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发生呢?”三、创设情景,感染熏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学时,注重以情感人,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也会产生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听音乐、背诵古诗、讲笑话等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想,产生共鸣,未入其文,先动其心,激励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课的几种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89b43787c24028915fc31f.png)
通 常出现在 成语故事 、 童话故事的教学中 。比如讲 到“ 狐狸 和乌 鸦” “ 东郭先生和狼” “ 滥竽 充数 ” 等故事时 , 可 以先把 主题揭示 出
可 以借用 名人名言达到课 堂导入的 目的 , 这样一 方面能起到渲
染课 堂氛 围的作用 , 另一方面也能陶冶学 生的情操 。如讲解《 晨
可以提 出问题 : 大家看过海吗? 你们觉得大 海能唱歌 吗?当老师
出现思维 紧张 , 调动学生 良好的学习热情 。例如 当讲解到《 二泉
映月》 这篇文章 时 , 完全可 以先给学 生播放 《 二泉 映乐 》 的二胡
曲, 美好 的旋 律可以很 快抓住学生 的注意力 , 使 学生置身于艺术 的境界 。再 比如 当讲解到《 伯牙绝弦》 这篇文章时 , 则可 以放《 高 山流水》 这首古曲 , 优雅 的旋律会让学生的情绪更加饱满。教 师
要 的任务仍然是为课堂氛 围的创建提供基础。新课 导入 的办法 非 常多 , 上 面提 到的只是 其 中的几种 , 在 实践 中, 教师需要按照
此时 , 教师 完全可 以创 设 出某 种情境 , 使学 生对课 文 的兴 趣变 学 生 的心 理发展需要 及教 材的 总体 要求设 计 出新颖 灵活 的方
小学生处于好奇 心最强 的阶段 , 难 免会 提 出很 多问题 。教 师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 小学生 的心理 特点 . 按照课文 内容提 出
相关 的问题 , 借以激起学生 的探 索欲望 , 使其懂得 思考 、 解决 问 题 。 比如在讲解 《 大海 的歌》 这篇课 文时, 上课 初始阶段 , 老师便
每一堂课都有 中心 , 正 如每一篇文章都 有文 眼。如果老师 可以找 到文章 的中心 , 帮助学 生先行讲 解分 析文 章 内容 , 那么
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时上课步骤
![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时上课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4d8c8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9.png)
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时上课步骤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时的上课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课前导入,可以通过唤起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来引入新课。
可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或故事引入的方式,让学生对新课内
容产生兴趣。
2. 新课呈现,教师可以通过PPT、故事、图片等形式呈现新课
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新课的主题和内容。
3. 课文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
训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逐句解释课文内容,帮
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4. 课文讲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培养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
5. 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在
情感上更好地融入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感。
6. 练习与巩固,可以设计一些针对课文内容的练习题目,让学
生进行课文的复述、填空、问答等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7.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
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就是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时上课的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种类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c74b071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f.png)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种类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提到讲故事、听故事,没有一个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种类,希望对你有帮助!1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种类一、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巧设机关,引起悬念,制造冲突,激疑引思,诱发思维,启迪智慧,使学生处在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果有效的利用所创设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好。
如《锄禾》这首诗是讲农民劳动辛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的道理。
导入课文时可出示多媒体视图课件《老农锄禾》让学生细致观察,教师有感情叙述图意:“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烈日下,一位农民爷爷手握锄头锄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头上的汗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直落。
他舍不得歇一会儿,擦擦汗,继续锄起来。
同学们,这位农民爷爷辛苦吗?粮食来得容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锄禾》这首诗。
”二、营造气氛、激趣导入法苏霍姆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特点,用谜语或儿歌等形式激趣导入新课,既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发展想象力,又寓教于乐。
如教学《太阳》,老师先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学生猜一个与“太阳”有关的谜语: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重要;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由谜语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都积极思考想第一个得出谜底,在争猜谜底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潜意识地被调动起来。
三、质疑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2597c817fad6195f312ba668.png)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一、问题导入法疑问是点燃孩子们思维的火种,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而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旺,爱问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给他们制造一些矛盾,出一些难题,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促进他们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来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他们产生要通过学习,来解决心中疑问。
例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时,我提出以下问题来让孩子们展开自主学习: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庐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而庐山的云雾更有特色,你们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庐山的云雾的?这样孩子们在问题的刺激下,积极地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
通过初读课文,他们很快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有的孩子说:我去过庐山,庐山可美了。
有高峰,有山谷,有瀑布,还有小溪。
还有的孩子说:我没去过,但是我刚才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我听着孩子们的发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我知道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这样的导入,使得孩子们很快地进入新课学习,他们因为迫切地想解决问题,所以学习的动力也就显得特别的强,课堂的效率也随之提升了许多。
二、故事导入法故事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
故事也是孩子们的一大需要。
孩子们的童年一直都有故事伴随着他们成长。
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故事来导入新课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在听故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让他们在欢快中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哪吒。
然后我给他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大肉球。
小学语文教案精彩导入万能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精彩导入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a7c1b7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b.png)
一、导入背景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以下是一份小学语文教案的精彩导入万能模板,供教师们参考。
二、导入模板1. 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2. 图片导入(1)展示一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图片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3. 游戏导入(1)设计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课文中的情景。
(2)通过游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4. 问题导入(1)提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2)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5. 音乐导入(1)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2)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6. 情境导入(1)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通过情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7. 诗词导入(1)朗诵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词,让学生品味诗词的美。
(2)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3)引出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三、导入注意事项1. 导入内容要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避免离题太远。
2. 导入方式要多样化,避免单一枯燥。
3. 导入过程要简洁明了,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4. 导入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导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导入能够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教师们可以根据以上模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设计出精彩的导入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方式浅析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方式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35a17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d.png)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方式浅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目前,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一、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通过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他们从情境中感知学习对象,建立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识字时,我们可以通过描述一幅画面或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所学知识。
二、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引人深思或引人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思维发散,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通过解决问题,在学习中的困惑中深入思考,能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引用名言导入法
引用名言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明显示范的名言中更深一层次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在名言引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来给出明显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语境导入法是指以课文的一部分、一段话、一段对话、一则诗句等对话作为导入引学生理解、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个语境的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掌握新技能。
总之,新课导入不仅帮助教师有效地把握教学时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习任务和学生群体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新课导入方法,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法示例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法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a4d82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a.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法示例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
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还能为学生课文的学习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为学生架起一座进入学习角色的桥梁。
儿童天性好奇,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开课伊始就要牢牢抓住他们的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吸引他们进入到学习中。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新课。
1.猜谜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猜谜。
开课始,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随着谜底的揭晓,学生自然、愉悦地进入到了学习中。
在教学语文第三册《看雪》这堂课时,我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作为南方的孩子也很少看到雪。
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呢?于是,在导入课文时,我出了和雪有关的谜语,让孩子们猜一猜,并展示了很多美丽的雪景。
从一开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调动了,因此,一堂课上得轻松愉快。
2.故事导入法。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在教学一些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时,我会先给孩子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册《坐井观天》一文时,一开课,我说道:“孩子们,你们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吗?”学生一听,注意力马上集中,都愿意听老师讲故事。
讲完故事后,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表示还想听。
于是,我自然地引出课文:“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本里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成语故事。
”一堂课下来,学生还主动去学习了其他的成语故事。
3.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揭晓课题,直接进入主题,既简洁明了,又直接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十分壮观的,又有清新美丽的,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秋天的图画》,去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象吧!”这样的导入简洁明快,激发了学生想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
4.问题导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一、传统的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它是教者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的方法。
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如:小学语文第六册《菩萨兵》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可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菩萨兵》,这篇文章记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在藏民同胞居住地区的事情。
同学们知道菩萨兵指的是谁吗?他们为藏民做了哪些事?现在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青蛙看海》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这篇课文就是《青蛙看海》,它主要讲的是青蛙去看海的经历。
同学们想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吗?它在途中遇到哪些动物呢?现在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看看《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样的导入语直奔主题,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的,很快就会进入到对课文中心的探求,教学效果很好。
2.插图导入法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6》,当学生打开课本时,一幅有各种动物的图像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图上有猴子、狮子、孔雀等等,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动物的,看着这幅图画学生就产生了兴趣。
这时教师板书课题《识字6》,图画揭示了所要学习的动物名称,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美好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打开课本124页,一幅美丽的画面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画上是美丽的丹顶鹤在水中嬉戏,学生看着图片,这时教师就说:“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想不想认识它们呢?”利用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故事引路法“学生都爱听故事,在上新课之前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小学语文第四册《木兰从军》一文,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叫花木兰,她代父从军,在战场上立下了许多战功。
那么同学们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吗?在军中有没有人发现她是女扮男装的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木兰从军》这篇课文。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狼和小羊》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说:“有一只狼在小溪边喝水,有一只小羊也在那儿喝水,当狼遇到羊的时候,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带者好奇的心情来学习《狼和小羊》这个小故事吧。
”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乐学”境界。
4.释题导入法释题导入是教师从分析课题入手导入新课的方法。
释题导入能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明确学习重点。
如:小学语文第五册《卧薪尝胆》一文,教师先板书课题,再问学生“卧”是什么意思?“薪”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最后教师板书“卧薪尝胆”的意思,即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
然后教师又问:“了解了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要尝苦胆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又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狐假虎威》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先板书“假”字,问学生是什么意思?知道“假”的意思是“不是真的”之后,教师在“假”字的前面板书“狐”,在“假”的后面板书“虎威”,板书完之后教师就问:“同学们知道了‘假’字原来的意思,那同学们知道在这个题目里‘假’是什么意思吗?题目又是什么意思?”明白题目里的“假”字是借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之后,引导学生进入这篇文章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既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同时对课文的学习目的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5.复习导入法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导入与新课有关的知识。
如:学习小学语文第七册《七色鹿》这篇课文,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上节课刚学完的《珍珠鸟》一文,它说明了什么道理?再看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七色鹿》所说的道理一样吗?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又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九寨沟》一文,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九寨沟》,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刚学完的《泉城》一文,泉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啊?里面主要说了哪几个泉?有什么特点?”复习完这些旧知识之后,接着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九寨沟》这篇课文,看看九寨沟在哪里?它又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的导入语可以引发学生对疑惑问题的注意,从而使学生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探求新知识中去,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旧知识,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二、创新的导入方法1.音乐导入法“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
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
”在上新课之前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快乐的节日》一文时,在上课之前利用录音机或手机播放“快乐的节日”这一首歌曲,让学生欣赏。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作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歌曲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又如:小学语文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唱首歌好不好?”引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就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用愉快的歌声感染学生。
唱完后教师就问:“同学们,老师唱的这首歌好听吗?同学们想不想学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首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等学完了老师再教你们怎么唱。
”利用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而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2.设问导入法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他们急于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会走路的树》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先板书课题“会走路的树”,然后就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会走路的树吗?课文中会走路的树又是一颗怎样的树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又如:小学语文第四册《“黑板”跑了》一文,教师一上讲台,就板书课题《“黑板”跑了》,转过身来问:“同学们,我们都见过不会跑的黑板,那你们见过会跑的黑板吗?课文中这块会跑的黑板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吧!”这样的导入,教师提出这样有趣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想知道,就自然会急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激发了学生学习此文的积极性。
3.激情导入法对于一些激情澎湃或感情蕴含深沉的课文,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使学生对作者抒发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情绪,产生内心的共鸣。
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教师可以先介绍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在介绍总理一生丰功伟绩之后动情朗诵:18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全中国在哭泣,全世界在哭泣……1月11日,总理的遗体将要送往八宝山火化,首都亿万人民自发从四面八方云集在北京长安街两旁,不顾一月的严寒,不顾四人帮的迫害,在泪水和哀痛中向总理的灵车告别。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当时那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的……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当年那种催人泪下的场景之中。
这段导语,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深沉哀痛,不但为学生确定了感情的基调,而且为学生感情的发展与升华做了极好的铺垫,对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也大有益处。
4.猜谜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猜谜都有浓厚的兴趣,用猜谜语的方式揭题,是学生所喜欢的,而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愉悦的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一文,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然后拿出已写有谜语的小黑板让学生读,“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让学生读完后就猜,知道谜底是荷花后,就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荷花》。
又如:小学语文第四册《雨后》一文,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听好啦,这个谜语是这样的: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让学生猜谜,猜出谜底是“雨”之后,教师接着说:“同学们喜欢下雨吗?下过雨之后好玩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雨后》,看看雨后有哪些好玩的事?”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气氛中。
5.电教多媒体导入法“电教多媒体导入法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以现代教育最优化的方式和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泉城》一文,在上新课之前,利用幻灯片或者电脑播放一些有关泉城各个泉的图片,同时放阿炳的“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再来就是用多媒体放一段有关济南泉城的宣传片。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着泉城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以及学习之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大自然之美。
又如: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一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海底的视频,让学生看看海底生长有些什么东西,看完后就对学生说:“同学们,海底漂亮吗?生长有什么鱼跟植物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吧,一起到海底去探险。
”利用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总之,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一环。
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进行,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