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地震分布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一、总体情况我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省内有天水地震带、民勤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等地震带。
其中天水地震带,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自1990年之前的约100年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0余次,最大震级为7.5级;民勤地震带,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本带强震活动自1952年起才有记载,截止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震惊世界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1932年昌马7.6级大地震和1954年山丹7.25级大地震都属于这一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1900年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级6.5级。
二、极强破坏性地震1、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在甘肃海原(北纬36.5°东经105.3°)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大地震,震中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干盐池附近,破坏最严重地区烈度达12度。
此次地震波及13个省区,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甘肃58县都有强烈震动。
据档案《甘肃静宁县大地震纪略》:“一九二0年冬十二月十六日,静宁县大地震二十分钟而止,又震动三十一次,山崩川裂,城垣尽圯,城开庐舍,倾塌殆尽”。
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
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忍闻。
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待饿殍,亦将僵毙。
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加之,当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救灾措施,致使灾情进一步加重。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与空间分布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与空间分布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
本文将从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来探讨甘肃地震的特点。
一、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1.震源深度甘肃地震的特点之一是地震震源深度较浅。
根据地震学家的研究,甘肃地震的大部分震源深度在10千米至20千米之间。
这种浅源地震活动是甘肃地震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震能量释放周期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
一般来说,甘肃地震的能量释放周期大约在10至15年左右。
也就是说,大地震和小地震的频率和能量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这种规律性为甘肃地震发生的预测和防范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3.多震中、多断裂带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呈现出多震中和多断裂带的特点。
在甘肃省境内,存在着多条断裂带,例如酒泉-海南、张掖-和政、武威-天祝等断裂带。
这些断裂带是地震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甘肃地震活动规律的一部分。
二、甘肃地震的空间分布甘肃地震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东部地震活动频繁甘肃省东部地区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区域,尤其是平凉、庆阳、天水等地。
这些地区地震活动频率较高,常常发生中小型地震。
这与断裂带的分布和构造背景等因素有关。
2.西部地震相对较弱相对于东部地区,甘肃省的西部地震相对较弱。
酒泉、张掖、武威等地震活动相对较少,且多为中小型地震。
这与地震断裂带的分布和地下构造的差异有关。
3.近年来震中区域的变化近年来,甘肃地震的震中区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震中位于四川,但其影响范围涉及了甘肃的一些地区。
这一现象表明,甘肃地震的空间分布也受到相邻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和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对于预测和预防地震灾害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提高人们的地震防御意识,也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中国发生地震最多的地方
中国发生地震最多的地方中国发生地震最多的地方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地震的前兆1、生物异常很多动物的器官感觉特别灵敏,能够提前知道一些灾害的发生。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表现: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jiù]、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
2、地下水异常地下水会出现发浑、冒泡、翻花、突升、突降、升温、变色、变味等现象。
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候异常,主要有闷热,人会有焦灼烦躁感觉,久旱、黄雾、日光晦暗,怪风、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涨姿势!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地区和23条地震带!
涨姿势!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地区和23条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几大区域和23条地震带上,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西南地区
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地区,属于欧亚地震带中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
主要分布的地震带有8条:
炉霍康定地震带。
西起甘孜经炉霍、道孚至康定。
1752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2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
冕宁西昌地震带。
北起石棉,经冕宁、西昌、会理、米易至元谋,公元前116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16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次。
东川嵩明地震带。
北起巧家,南经东川、嵩明、寻甸、宜良、开远至个旧一带。
地震活动强度较大,频率较低。
马边昭通地震带。
包括四川马边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
1974年的永善7.1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多为震群性地震。
甘肃的地震分布
甘肃的地震分布甘肃省位于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地壳厚度变异带上,横跨中国大陆东部地台与西部地槽区的交接带,境内地形和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
中国几个大的主要构造体系,如祁吕贺山字型构造、新华夏构造、河西构造等,均在甘肃省境内展布或转弯、交汇。
由西向东规模巨大的阿尔金活断层、昌马活断层、龙首山北缘活断层等,几乎遍布整个甘肃省,也控制了甘肃省强震省活动成带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据统计,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陇西(今临洮)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甘肃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其中6级及6级以上地震37次,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15次,8级及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4次(包括当时属于甘肃省管辖的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
这些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震活动区带上。
(1)南北地震带这是中国大陆著名的一个地震带。
在甘肃省展布范围北起民勤与宁夏、内蒙接壤,南至文县,与四川、陕西、青海相连,基本包括了甘肃的中、东部地区。
周围北有银川地震带,西有河西走廊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东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通,南接南北地震带中段进入四川。
该带地震活动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周期短。
自公元前193年有历史记载以来,带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65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2次,甘肃省历史上仅有的4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均发生在本区。
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
由于该带展布区域是甘肃省工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因此,既是甘肃省重要的地震活跃区带,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
(2)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地震带和民勤地震带,走向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西翼接壤,西邻阿尔金地震带,北越金塔、阿拉善进入内蒙,南界进入青海境内。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
陆诗铭,吴中海,李智超.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J]. 地震科学进展, 2024, 54(1): 86-93. doi:10.19987/j.dzkxjz.2024-007Lu S M, Wu Z H, Li Z C. Seism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8 December 2023 M 6.2 Jishishan earthquake, Gansu Province[J].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4, 54(1): 86-93. doi:10.19987/j.dzkxjz.2024-007积石山地震专题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陆诗铭1) 吴中海1, 2)※ 李智超1, 3)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及时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特征,对于分析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区域地震构造、地质、震源机制、地震烈度和余震重定位等资料,对此次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此次强震是发生在西宁—兰州断块内部的一次北北西向逆冲断层作用事件,距震中最近的拉脊山逆冲断裂带构成了此次地震的控震构造。
该断裂带处于北西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层与北西西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层交汇部位,整体呈北西至北北西向弧形展布,包含了南缘与北缘两条倾向相反的分支断裂带。
震中位置、余震及烈度分布等数据指示此次地震的具体发震断层为拉脊山北缘逆冲断裂带南段的东支断层带,余震分布和极震区范围等符合逆断层型地震的上盘效应特征,但是否引起同震地表变形,还需进一步的现场调查确定。
甘肃地震历史回顾与教训总结
甘肃地震历史回顾与教训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甘肃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历史上多次经历过地震的袭击,导致了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回顾甘肃地震的历史,并总结从中所得到的教训。
一、历史回顾1. 甘肃历史上的主要地震事件甘肃地区曾经发生过多起严重地震事件,其中一些事件对当地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例如,1933年的甘肃武威地震,震级达到了8.6级,造成无数人员伤亡。
另外,2008年的甘肃汶川地震也是该地区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震级为7.9级。
2. 地震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地震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导致了基础设施的倒塌,电力和通信中断,居民住房的损毁等。
甘肃地震事件中,许多人失去了家园,不得不面对重建和重整的压力。
3. 应对地震的救援工作在甘肃历次地震事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积极组织了救援工作,派出了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装备,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在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为灾区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二、教训总结1.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前提供预警信息,给人们一定的避灾时间,从而减少伤亡和损失。
甘肃地震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2. 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地震科学研究对于准确预测地震、提高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地震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风险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掌握地震自救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事件。
3. 提升地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改善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提高人们避震的意识和自救能力等,都是提升地震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方面。
甘肃地震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通过加强抗震设施建设和提高人们的自救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4. 增强社会救援力量和应急准备社会救援力量在地震救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甘肃地震灾害的地质背景与分析
甘肃地震灾害的地质背景与分析甘肃地震灾害是中国西北地区最为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种地质现象,其发生的原因与地震带、地壳构造和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将重点分析甘肃地震灾害的地质背景,并对其进行分析。
地质背景:甘肃地处中国大陆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交汇处,是中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其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祁连山、阴山和兰州盆地等构造单元组成。
祁连山位于甘肃东北部,是典型的隆升山脉,其主要构造特征为断层发育和褶皱变形。
阴山位于甘肃东南部,是较为低矮的山地,其构造特征主要为断裂带和走滑断裂。
兰州盆地位于甘肃中部,是典型的内陆盆地,其地质构造相对较平稳。
地震带:甘肃地区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和阴山地区,其中祁连山地震带是最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
由于板块运动的作用,地壳在这一地区产生了多次的地震活动。
甘肃地震灾害多发生在祁连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断裂带之一。
断裂的活动使得该地区地壳发生断裂和抬升,导致了大量的地震活动。
地震分析:甘肃地震灾害的发生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祁连山和阴山地区的复杂地质构造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断层和断裂带的活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应力积累,一旦这些应力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引发地震。
其次,甘肃地区地震带的分布使得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
地震带上高应力和构造活跃区域的相互作用,使得该地区地壳更加脆弱,地震的发生概率也更高。
最后,地震的发生也与地震波传播的路径和速度相关。
甘肃地区的地震波传播路径较长,能量损耗相对较小,因此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较大。
总结:甘肃地震灾害的地质背景与地壳构造、地震带和地震波传播密切相关。
祁连山和阴山地区的地壳构造复杂、断裂带和断层发育,使得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带上的高应力区域更易发生地震。
因此,了解甘肃地震灾害的地质背景,对于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掌握地质背景的信息,才能够制定科学的预防和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地震分布图解
中国地震分布图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第一、“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
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
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
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
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
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
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
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
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
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甘肃地震历史记录的分析与地震活动性
甘肃地震历史记录的分析与地震活动性甘肃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地震活跃区。
地震是地球内部产生的能量释放所引起的地面震动,而甘肃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可以为地震预警和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通过对甘肃地震历史记录的分析,探讨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一、甘肃地震历史记录的梳理甘肃地区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地震,其中一些重大地震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通过对历史文献、地质调查报告和地震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甘肃地震的历史记录。
(段落一)(段落二)(段落三)二、甘肃地震活动性的特点甘肃地震活动性的特点主要包括震级、震源深度、震源位置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对甘肃地震历史记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震级分布:甘肃地震的震级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例如,大部分地震发生在3到5级之间,少部分地震达到了6级以上。
这种震级的分布特征可以揭示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
2. 震源深度:甘肃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较浅,多集中在20公里以内。
浅源地震通常对地表造成较大破坏,因此对地震灾害的评估和应对需要重视这一特点。
3. 震源位置:甘肃地震的震源位置主要分布在特定的断裂带附近。
例如,兰州附近的龙王庙断裂带是该地区重要的地震活动带。
对这些断裂带的监测和研究可以为地震预警提供重要依据。
三、甘肃地震活动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甘肃地震历史记录和地震活动性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震活动性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下面列举出一些常见的变化规律:1. 集束分布:甘肃地震历史上出现过一些集束分布的现象。
即相对短时间内,相邻地区发生了多次地震。
这种集束分布可能与地壳构造与应力分布有关,可以为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2. 循环变化:甘肃地震活动性也存在循环变化的趋势。
根据地震历史记录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周期性的震源活动。
这种循环变化可能与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形有关。
3. 地震序列:在一些特定时期,甘肃地区可能会出现连续发生地震的情况,即地震序列。
甘肃陇南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特征
甘肃陇南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特征摘要以陇南白龙江某水电站坝址为中心,通过对其周边地区的野外调查、地形地貌以及地震活动性分析,得到了该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特征。
认为该水电站有发生小规模崩塌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应对其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陇南;地震地质灾害;水电站;坝址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而在地震力触发下地质体遭到破坏而引起的灾害,则被称为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基土液化,软土震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甘肃陇南地区位于西秦岭和龙门山的交汇部位,强烈的构造抬升导致了该地区形成了高山陡峻和峡谷盆地交替变换的复杂地形,同时该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强烈地震,其中以1879年武都南8.0级地震最大,5.12汶川地震也导致了该地区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区域内地震地质灾害的遗留物随处可见,因此有必要对其地震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研究。
陇南地区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地震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本文以陇南白龙江某电站坝址为例,对其周边地质灾害特征进行概述,希望能为此类地貌形态下的地震地质灾害防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地质地貌概述坝址位于秦岭褶皱系-西秦岭南部印支褶皱带内,构造线方向呈NWW-SEE,地层整体呈现为一轴面基本顺河的小型背斜构造,岩体结构较为简单,岩性主要以石炭系以及泥盆系中统地层构成。
第四系地层主要包括崩塌坡积物及河流相冲积物,崩塌坡积物主要分布在山脚下,组成物为块石和碎石土。
河流相冲积物分布在河床和阶地上,组成物质为砾石和砂,含少量粉细砂和淤泥。
坝址内河床宽度18m左右,河谷呈“U”字型,峡谷两岸山体雄厚,相对高差较大,为典型的峡谷地形。
两岸为基岩边坡,山势高陡,自然坡度70°~80°,局部近直立,河谷切割深度超过200m。
河流左岸发育了白龙江的一级阶地,拔河3m左右,阶地为基座阶地。
2 滑坡与崩塌坝址附近滑坡和崩塌现象较为普遍,即存在新近崩塌物,也存在古滑坡体(图1)。
汶川地震在甘肃省的次生典型边坡灾害特征
e rh a a t qu ke
( . n t ue f E g n e i g S f t & Di s rPrv n in。S a g a io T n ie s y。 h n h i 2 0 4 ,C ia; 1 I si t o n ie rn a ey t s t eet ae o h n h i a o g Un vr i S a g a 0 2 0 h n J t 2 L n h u I si t f S i lg . a z o n tt eo es o y.C A, a z o 7 0 0 ,C i a u mo E L n h u 3 0 0 hn )
峻 岭 与 峡 谷 盆 地 相 间 的 复 杂 地 形 全 区 按 地 貌 的 大
1 公 路 边 坡 灾 害 的类 型 、 征 特
1 1 崩 塌 、 石 灾 害 . 落
调 查 区公 路 沿 线 崩塌 落 石 是数 量 多 、 害严 重 危
的灾害 , 公 路运 输威 胁较 大 , 此 重点介 绍 。 对 在 1 1 1 黄 土 崩 塌 ..
中 图分 类 号 :P6 2 2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0 4 ( O O) 1 0 5 4 0 0 8 4 2 1 0 —0 9 —0
Cha a t r s i s o e o d r p c lS o s s e n Ga s r c e itc f S c n a y Ty i a l pe Dia t r i n u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研究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地球物理现象,由地壳内部的岩石断裂运动引起。
而地震活动性则是指地震在一定时间内的分布和发生频率,这种活动性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均匀。
本文将对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其地震活动规律和特点。
一、甘肃地震带概述甘肃地震带位于中国的西部边陲,涵盖了甘肃省的大部分地区。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处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带上。
由于板块运动和地壳应力的积累,甘肃地震带成为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二、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时间分布为了研究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我们首先需要收集该地区的地震数据,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和绘制地震活动时间序列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地震的年代序列和发震规律。
据统计,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分布。
大部分地震发生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地震活动集中分布的原因可能与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壳变形有关。
三、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空间分布除了时间分布,地震活动性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通过绘制甘肃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和聚集性。
甘肃地震带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周边区域。
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震断裂带的分布,使得地震活动性较高。
而其他地区,如青海和宁夏等地,则地震活动性较低。
四、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成因解析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成因复杂多样。
首先,该地区位于板块边缘,处在东亚大陆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交界带上,地壳运动剧烈,地震活动频繁。
此外,甘肃地震带周边的地质构造也对地震活动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这片地区存在多条地震断裂带,断裂带的运动和震源的活动,都会导致地震的发生和累积。
五、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意义和应对措施研究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意义重大。
首先,对于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其次,可以为地震灾害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甘肃级地震危害为何如此之大
Part 10
防抗灾害能力不足
甘肃临夏地区在防抗灾害方面存在一定的能力不足
这些因素都使得灾区在应对地震灾害时显得力不从心,加重了灾害的危害
一方面,该地区的防抗灾害设施相对较少,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当地居民在防抗灾害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待提高
Part 11
社会经济影响
25
1
2
3
首先,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浅
一般来说,震源深度越浅,地震波及的范围就越广,对地表的破坏也就越大
由于震源深度较浅,甘肃临夏地震的地震波及范围相对较广,对地表的破坏也就更加严重
Part 2
震中附近人口密集
7
其次,甘肃临夏地震的震中附近人口密集,这也是导致地震危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x
由于人口密集,震中附近的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数量众多,一旦发生地震,这些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很容易受到破坏,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甘肃6.2级地震的危害之所以如此之大,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原因
Part 9
灾害链效应
12/24/2023
21
地震灾害往往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与一系列灾害链效应密切相关
甘肃临夏地震后,由于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了灾害的严重性
这些次生灾害不仅对灾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甘肃6.2级地震的危害之所以如此之大,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Part 5
地震次生灾害
甘肃临夏地震发生后,由于部分地区连续降暴雨,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了灾区的损失
这些次生灾害不仅对灾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规律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规律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地震活动的规律、地震的震源机制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甘肃作为我国地震频发区域之一,其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规律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震源机制和地震活动规律两个方面来探讨甘肃地震的特点。
一、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的震源机制是指地震发生时地壳内部应力的释放方式和构造变形的特征。
在甘肃地区,地震多发于青藏高原以及甘肃与宁夏交界的地震带,其震源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构造背景特点甘肃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青藏高原隆起、华北地块挤压和欧亚板块东北边缘挤压等构造背景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形态。
主要构造单元包括祁连山构造、兰州—天水断裂带、深圳—皋兰断裂带等。
地震活动主要沿着这些断裂带分布。
2. 地震类型及震源机制甘肃地震包括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多发生在地壳浅层,其震源机制以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为主。
中源地震多发生在地壳中层,其震源机制以走滑断裂为主。
深源地震则发生在地壳深层,其震源机制以挤压型断层为主。
3. 应力积累与释放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积累、释放密切相关。
由于板块相互挤压,地壳内部能量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地震就会发生。
而震源机制则是地壳内部应力释放的方式,不同类型的地震对应着不同的构造应力状态。
二、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地震活动规律是指地震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通过对甘肃地震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地震活动规律。
1. 地震频发期甘肃地震频发期主要集中在季风期和春秋两季。
这是因为季风的影响使得该地区水汽含量增多,导致构造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进而促使地震的发生。
而春秋季则是周期性应力积累和释放的重要时段,因此地震活动在此期间较为频繁。
2. 主震与余震甘肃地震往往以主震与余震的方式发生。
主震一般是地震序列中能量释放最大的一次,而余震则是主震之后发生的次要地震。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断层与地表破裂带研究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断层与地表破裂带研究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一种地质现象,通常由地球内部的岩石断裂和滑动引起。
甘肃地震发生于2022年5月,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研究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断层与地表破裂带,以增进对其地震机制的理解。
一、地震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地震断层是指地壳中由岩石断裂和滑动引起的地表裂缝。
根据地震断层的性质和滑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正断层是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断块相对上升;逆断层则是断块相对下降;走滑断层则是断块沿着断层面平行滑动。
二、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断层甘肃地震中出现的地震断层是逆断层。
逆断层是造成地球上大部分山脉形成和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类型。
逆断层的特点是断块相对下降,导致了地壳的压缩和挤压变形。
研究表明,甘肃地震中的逆断层是由地壳下方的构造板块发生挤压引起的。
三、地表破裂带的研究方法地表破裂带是地震断层活动的显著标志,通过对地表破裂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震发生的断裂特点和运动方式。
研究地表破裂带通常采用地质观测和地形测绘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观测地表破裂带的形态、长度和断层滑动方向,可以判断地震的震源信息。
四、甘肃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带甘肃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带呈现为一条近N-S走向的线性破裂带。
破裂带的形态呈现出清晰的断裂面和大量的断裂陡坡。
研究表明,该地震的断裂带长约10公里,断层滑动方向为近东西向。
这些观测结果表明,甘肃地震是由地壳中一条近东西向逆断层引起的。
五、地震断层与地表破裂带的意义地震断层和地表破裂带的研究对于理解地震的成因和预测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震断层和地表破裂带的观测和研究,可以揭示地震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这将有助于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六、未来地震研究的展望虽然对地震断层和地表破裂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未来的地震研究应该加强对地震机制的理解,深入研究地震的成因和演化过程。
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的时频分析及能量分布特征
2019年10月28日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北纬35.10°,东经102.69°)发生M s5.7级地震,这是继2013年岷县—漳县M s 6.6地震之后,发生在甘肃省的又一次较大地震,这次地震位于青藏块体、华南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交汇部位,也处在中国南北地震带上松潘—西秦岭构造结的位置。
关于这次地震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1-3],但总体而言,关于这一区域构造地质及发震断层方面的研究文献不多。
本项研究基于甘肃地震台网的记录数据,对波形数据进行了时频分析和峰值空间分析,希望初步探讨这次地震的时频特征及振幅峰值分布特征,为研究这次地震的发震机理和灾情评估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1地震参数及构造环境这次夏河县M s5.7地震发生后,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 FZ ),美国地质调查局(U SG S )、全球矩张量目录项目研究组(G CM T ),以及中国地震局的一些机构和个人给出了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见表1。
2019年甘肃夏河M s5.7地震的时频分析及能量分布特征*王维欢,蒲举△,王祖东,陈晓龙(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对甘肃测震台网测定的2019年10月28日发生在甘肃省夏河县M s 5.7地震的宽频带地震记录,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地震波的优势能量在面波段,优势频段在1H z以下,第二优势能量在S波段,频带略宽于面波。
峰值振幅主要分布在震中南侧,与O kada理论模型给出的地面位移分布结果大体一致,峰值区走向与一些机构给出的断裂走向基本相符,也佐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
同时也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在大震后可以快速提供地震振幅峰值的地理分布特征,能够为地震机理、发震构造确定,以及灾情分布的预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夏河M s5.7地震;地震波形;时频分析;能量分布中图分类号:P315.2*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重点研发项目“甘肃省非天然地震快速判别系统研究”(21Y F5FA 031)。
甘肃地震安全评估
甘肃地震安全评估
甘肃地震安全评估是一项对甘肃省地震风险进行评估的工作,旨在了解甘肃地震活动的频率、强度以及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为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甘肃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风险较高。
甘肃地震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震活动性评估:对甘肃地区历史地震事件进行分析,了解地震活动的频率、强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
2.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地震的强度、震源深度、震中距离等因素,评估地震对甘肃地区建筑物、基础设施、人员等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定地震灾害的潜在风险区域。
3. 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评估甘肃地区现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并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风险,提出相应的抗震建议和改进措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4. 灾后应急能力评估:评估甘肃地区面对地震灾害时的应急能力,包括灾害预警体系、救援力量、医疗资源等方面的评估,为地震灾害时的紧急响应和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5. 公众意识和教育评估:评估甘肃地区公众对地震风险的认知程度和应对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和宣传措施,提高公众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自护能力。
甘肃地震安全评估的结果将为甘肃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参考,促进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高甘肃地区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甘肃地质 地貌 地震概况
甘肃省工程地质、地貌、地势等图地层本省地层发育齐全,除太古界地层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元古界和古生界广布山区。
主要为火山岩――类复理石建造,为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
中生界分布全省基岩区,以碎屑岩、含煤碎屑岩为主。
第三系分布山间盆地和山麓地带,以碎屑岩、泥岩为主。
第四系遍布全省,具有多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
全省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构造岩浆区,祁连山为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区;北山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区;西秦岭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区。
构造省内地质构造复杂,形成很多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
现将厘定的构造体系简述如下:(一)巨型纬向构造体系:l?阴山――天山纬向构造体系,横贯于我省北山区。
由山地与其相间的山前或山间盆地构成。
贯穿北山地区所有新老地层;2?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体系贯穿本省南部徽成盆地以西的西秦岭地区。
具有悠久的生成发展历史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并卷入新生的构造体系之中。
(二)经向构造体系:由南北向压性形迹组成,位于贺兰褶皱带南端。
因被后期祁吕系构造迭加复合而成其为脊柱部分。
(三)河西构造体系: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东半部。
由相间排列的隆起、拗陷和活动断裂构成,是地震活跃区。
(四)山字型构造体系:1?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展布省内的是祁吕系弧形褶皱带西翼、脊柱与马蹄形盾地的一部分;2.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主体是在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者挽近继续活动,地震活跃。
(五)陇西旋卷构造体系:展布于阿宁盾地中,是中生代后发展起来的,挽近活动较强,是重要控震构造之一。
岩土体类型的主要特征(一)岩体类型岩浆岩建造:主要分布在北山区,次为祁连山区和西秦岭区。
侵入时代齐全。
岩性复杂,以花岗岩类为主,次为闪长岩类及辉长岩类等。
火山熔岩以流纹岩、安山岩为主。
结构呈整体块状,新鲜岩石致密坚硬。
变质岩建造:分布广泛,’由元古界、下古生界组成。
岩石多呈块状或中厚层状――薄层状结构,质地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的地震分布甘肃省位于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地壳厚度变异带上,横跨中国大陆东部地台与西部地槽区的交接带,境内地形和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
中国几个大的主要构造体系,如祁吕贺山字型构造、新华夏构造、河西构造等,均在甘肃省境内展布或转弯、交汇。
由西向东规模巨大的阿尔金活断层、昌马活断层、龙首山北缘活断层等,几乎遍布整个甘肃省,也控制了甘肃省强震省活动成带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据统计,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陇西(今临洮)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甘肃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其中6级及6级以上地震37次,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15次,8级及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4次(包括当时属于甘肃省管辖的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
这些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震活动区带上。
(1)南北地震带这是中国大陆著名的一个地震带。
在甘肃省展布范围北起民勤与宁夏、内蒙接壤,南至文县,与四川、陕西、青海相连,基本包括了甘肃的中、东部地区。
周围北有银川地震带,西有河西走廊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东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通,南接南北地震带中段进入四川。
该带地震活动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周期短。
自公元前193年有历史记载以来,带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65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2次,甘肃省历史上仅有的4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均发生在本区。
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
由于该带展布区域是甘肃省工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因此,既是甘肃省重要的地震活跃区带,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
(2)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地震带和民勤地震带,走向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西翼接壤,西邻阿尔金地震带,北越金塔、阿拉善进入内蒙,南界进入青海境内。
本带内发生的地震多受北西西向深大断裂的强烈活动所控制。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180年高台西表氏7.5级地震起至今1700多年来,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46次,其中8级特大地震一次,7级以上4次,6级以上6次。
强震多沿断块边界具有西迁北移的特点。
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带地震活动具有明显增强的趋势。
(3)阿尔金地震带这是甘肃省最西端的一个地震带,也是新疆、青海等省区地震带在甘肃境内的延伸。
在甘肃省范围大致包括玉门关—疏勒河以南,玉门、肃北党河以北,东入花海盆地,西到新疆、青海境内。
本带地震活动主要受北东东向断裂,特别是阿尔金断裂带控制和影响,历史上该带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现今地震活动强度呈现减弱趋势,肃北以东的地段弱震较密集,肃北以西则较平稳。
除了以上几条地震带外,毗邻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往往波及到该甘肃,造成严重的灾害。
如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和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等。
3.甘肃地震灾害的特点众所周知,地震灾害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必须具有足够的破坏力;地震造成的直接、间接后果危及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进行。
据历史资料统计,甘肃省地震活动水平,自明朝(1368年)至今在中国列第八位。
仅1951—2000年的短短50年中,甘肃省就发生成4.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3次。
在甘肃省内造成严重灾害的地震就有公元143年甘谷7级地震,180年高台西表氏7.5级地震,734年天水西南7级地震,1125年兰州7级地震,1352年会宁7级地震,1609年酒泉东7.25级地震,1654年天水8级地震,1718年通渭7.5级地震,1879年武都8级地震,1927年古浪8级地震,1932年玉门昌马7.6级地震,1954年山丹7.25级地震及1920年海原(当时属甘肃管辖)8.5级地震等。
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达45万人之多。
仅1920年海原地震,甘肃省境内就有40多个县遭受直接破坏损失,123572人死亡,受伤56673人,压死牲畜30.9万多头(只)。
根据大量的震灾资料统计,地震灾害除了与地震类型、震级大小、发震时间、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等基本因素有关以外,还决定于震区的地理位臵、地形地貌、地壳介质条件以及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因素。
除了地震灾害的社会性和地区性共同特点外,甘肃省的地震灾害还具有其他地区性的特点。
(1)以兰州—白银以西为界。
总体上,20世纪以前东部地震强度大,频度高;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变为中、西部强度大、频度高,地震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基本表现为西重东弱的特点。
(2)由于东部人口密度高,工业、经济、文化较发达,而西部则人口密度低,城镇和工业设施较少而分散,因此发生相近震级的地震时,东部灾害要远大于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的损失。
(3)东西部地震间接灾害的表现形式不同,东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差,滑坡、泥石流、洪灾、水灾、坍塌等次生灾害破坏较大,而西部地震次生灾害的破坏和损失要小得多。
(4)房屋建筑的坍塌破坏是地震灾害中造成人畜伤亡最直接的原因。
由于社会进步和开发历史的原因,甘肃东部房屋一般建筑年代较早,质量较差,不少黄土高原地区保留着住窑洞的习惯,这些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较差,遭受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大,而西部开发较晚,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明显优于东部,城镇房屋建筑建设较晚,抗震性能要稍好于东部。
因此,相近震级的震害潜在破坏也是东部大于西部。
(5)不同地区的人们亲历地震灾害的经验不同,因而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差较大,如中、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密度高,交通和信息传播条件优越,因而地震谣传等非地震事件极易发生,容易造成次生灾害,一旦地震发生也会扩大地震灾情。
(6)东部地区尤其是陇南和甘南地区,由于山高坡陡,地势险要,交通、通讯设施较差,因而在地震发生时给及时了解灾情和抢险救灾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灾害损失。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
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
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目前应用于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有以下几种:1)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
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
2)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
3)地磁测量: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更有震例的事实。
4)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过程中,将伴随有地下介质(主要是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及大地电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与岩石受力变形及破裂过程有关,因此提取这一信息可以预测地震。
5)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臵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
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6)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论机制如何,其实质是一个力学过程,是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地壳体中应力作用的结果。
观测地壳应力的变化,可以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
7)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就象海水潮涨落一样)的改变等。
通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地震预报。
类似这样的经常性的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还有不少。
地震学家们根据多种手段观测的结果,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构造条件和地球动力因素等,提出慎之又慎的分析预测意见。
看看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便可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
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的省价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
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有1/4至1/3发生在我国。
自1900年以来,我国已发生4.75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
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