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B )A. 肢体 B.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
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完整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 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 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B )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国开2023秋学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2023秋学期-终结性考核(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终结性考试为开放性大作业形式,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一、考试目的
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
二、命题原则
考核内容覆盖教材全部章节;
考核性质为标准参照评价。
三、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核为开放性考核,每套试卷由论述题(30分)、材料分析题(30分)和活动设计题(40分)三道题组成。系统自动从三个题库中随机抽取三题组成卷子,每个类型题库由六道题组成。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前独立完成课程考核任务。终结性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50%。
四、题库组成
(1)论述题,每题30分,共6道题,组成题库。
(2)材料分析题,每题30分,共6道题,组成题库。
(3)活动设计题,每题40分,共6道题,组成题库。
五、组卷规则
(1)每套试卷包括论述题(30分),材料分析题(30分),活动设计方案(40分)各一道。
(2)组卷方法:系统自动从三个题库中随机各抽取一道题组卷。
1.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硬纸板、挂历纸,想让孩子们通过画、剪、贴来创作作品,可结果无人问津。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简答题 (30 分)
答: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缺乏足够的宣传和推广:教师没有充分宣传和推广这个活动,以致孩子们不了解或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
(2)学生兴趣不高:孩子们对于画、剪、贴可能缺乏兴趣,或者他们对于这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理解。
(3)教师的指导不够具体和激发创作的动力:教师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时可能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导致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童艺术教育》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歌唱活动本⾝的教育⽬标中,最基础的⽬标是( B )。 A.发展幼⼉运⽤嗓⾳进⾏艺术表现的能⼒ B.让幼⼉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感受⾳乐的能⼒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童的⼀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和活动等⽅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的⾳乐教育,其本质是对⼈进⾏(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童⾃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 D.奥尔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指在⾳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类审美活动的⼀种⾼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和构建的⼀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另换地点或由于⾃然⼒的作⽤从
⼀地移向另⼀地。在⼼理学中,它指的是是⼀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指在⼀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
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 个选择题组成,每题 1 分,共15 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 分。作业总分30 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5 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 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 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
A. 舒曼
B. 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B )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 音域
5 .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 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 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 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 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 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 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 .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
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C )
A. 动作性
B. 思维性
C. 表现性
D. 抽象性
8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 不确定性
C. 时代
性 D. 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C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5套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5套)及答案
一、填空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3.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4.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5.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6.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7.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8.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9.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10.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11.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12.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13.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14.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创编歌词与自发咏唱。
15.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16.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17.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8.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9.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20.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doc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
(第1至2章)
责任教师洪雅君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得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就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得内容,我将作业中得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得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就是问题与答案,其她颜色就是解释与说明。
一、简答题
lo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就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得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得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得发展
答案要点:
3岁-4岁得幼儿可以通过大量得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得节拍感.
4岁-——5岁得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得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得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得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得年龄特征就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得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得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得发展
答案要点:
3岁--一4岁得幼儿能够用简单得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得音乐。
4岁一一一5岁得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得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一—6岁得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得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得歌曲特点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得本体特征
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得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得类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简述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歌词方面)如何选材?
答:(1)首先,其歌词应当有趣、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和熟悉。
(2)其次,歌词的结构应相对简单,含有一定的重复部分。对于语法简单、词汇较少且句子间长度相等(或相近)的歌词,儿童可以很顺利地将自己感到有趣、喜欢的新词编入曲调中,自由地歌唱。
(3)再次,应尽量注意歌词的内容宜于动作表现。学前儿童的活动尚有未完全分化的特点,边唱边做动作是他们很自然而直接的一种音乐表现活动。
2. 简述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画发展阶段
答:罗恩菲尔德在1947年出版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将儿童画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涂鸦期:2——4岁从无目的乱画到有目的涂鸦;
(2)图式前期:4—7岁象征性地用图式、记号表现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图式期:7——9岁用固定的图式重复表现视觉对象,强调其特征及主观性;
(4)写实萌发期:9—11岁脱离固定图式,转向自然描绘;
(5)拟写实期:11—13岁从自发的艺术活动过渡到理性活动阶段,此时已注意到比例、明暗、透视等,试图精确地表现实物,自我批评能力增强。
(6)青春危机期:13—17岁从自己的艺术活动的结果格外挑剔,常表现为“眼高手低”状态,大多数对自身的美术才能失去兴趣和信心,也是绘画的危机时期。
3. 简述傣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答:傣族民间音乐和旋律比较平稳、优美恬静,有较强的律动感。傣族舞蹈具有优美、朴实、灵活、矫健、感情内在含蓄的特点,傣族舞蹈主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提胸和头部的巧妙配合使其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
案
作业一:绘画
题目:在指定的纸上绘制你最喜欢的动物
答案: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猫。我用彩色铅笔在纸上绘制了一只可爱的小猫。我将小猫的毛发绘制成棕色,并添加了深蓝色的眼睛。我还用粉色的颜色画出了小猫的鼻子和嘴巴。我喜欢小猫因为它们温顺又可爱。
作业二:音乐
题目:演奏一首你喜欢的歌曲
答案:
我喜欢演奏《小星星》这首歌曲。我用钢琴演奏了它,并按照乐谱的提示进行了指法。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我尽力让
每个音符都能准确地发出来。我很享受演奏这首歌曲,因为它让我感到愉快和放松。
作业三:舞蹈
题目:展示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答案:
我展示的舞蹈动作是旋转。我站在舞台中央,双手自然下垂,然后迅速转动身体,同时抬起双臂。我保持优雅的姿势,并尽量平衡好自己的重心。这个动作是简单而又优美的,我觉得它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作业四:戏剧
题目:表演一个小故事
答案:
我表演的小故事是《小红帽》。我扮演小红帽,穿着红色的外套和一个小红帽子。我模仿小红帽的声音和动作,讲述了她去探望
奶奶的故事。我尽量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通过表情和语言来展现小红帽的个性和情感。观众们都很享受我的表演。
以上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的作业和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部分作业章全部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节奏经验(de)年龄目标有稳定(de)节拍、疏密节奏型 .
2.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拍(de)五种音乐材料类型是常规游戏、童谣动作模仿歌曲、不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de)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de)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de)游戏 .
3.节奏与节拍分离(de)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且活泼风格(de)歌曲 .
二、简答题
1.简述节拍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模仿教师(de)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2、用同样(de)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de)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de)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de)理解.
2.在语言节奏中让感知节拍教师需要具备(de)二个条件是什么
答:1、教师(de)示范准确并一以贯之2、教师(de)评价准确并一以贯之
3.简述节奏型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模仿教师(de)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节奏型2、用同样(de)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de)音乐作品中表达对节奏(de)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节奏(de)理解.
4.“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树上,雨落在房顶上,就不落在我身上.”写出这首童谣(de)节奏型与节拍.
答:节奏型:A xAxcA xAxcA A’A xAxcA A A’A xAxcA A’ xAxcA A xAxcA/
节拍:A A A A’A A A A’A A A A’A A A A/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de)四种方法.
国开2023秋学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2023秋学期-终结性考核(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1.试论述音乐区域活动中教师四步指导策略。
答:
第一步,观察先行: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步调,提升活动选材的适宜性。观察要点:计划性、全面与个别观察相结构;观察策略:采用便携小本。
第二步,分析制订:制订每个幼儿的发展计划,提升活动内容的操作性。发展计划分为长期、中期与近期。
第三步,介入指导:走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历程,提升活动操作的实效性。(1)教师的介入要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2)教师的介入是受幼儿求助或邀请而开始的。(3)教师的介入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水平。
第四步,反思调整:挖掘每个幼儿的发展潜能,提升活动延伸的层次性。教师要分析思考,并根据反思结果调整音乐区域中所提供的材料,深化音乐教学内容,帮助每个幼儿发展其潜能。
2.1.材料:为集体舞《库企企》设计的上肢动作是:
A句:双手握拳曲臂在胸前做轱辘转动作。
B句:双手轮番作“爬壁”动作。
C句:按“×××××”节奏型,右手握拳做单手振臂动作。
2.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你认为这套动作有什么特点?2.阐述集体舞动作设计的原则。
答:1.这套动作简单、常见、易操作、提炼出节奏型。
2.集体舞动作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两个:(1)简单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每句音乐维持1-2个动作;每段音乐形成一个动作模型。
(2)层级原则。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保留一套上肢动作;保留一套下肢原地动作;明确队形变换动作(舞伴交换动作);明确动作即兴段音乐的动作模型。
3.请为音乐《超级玛丽》设计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图像谱和教学环节。乐谱见教材。答: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它们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和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的表现性依附于形式和再现性。
3.儿童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前符号阶段(0-1岁)、符号运用阶段(2-7岁)和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8岁后)。
4.音乐的句法因素包括旋律、和声和节奏。
5.节奏有两个方面,即拍子和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XXX和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包括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和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是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XXX:
1.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早期音乐研究缺乏感受系统、音乐知觉系统和制作系统的参与。
2.幼儿节奏感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和打击乐演
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
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和动机。
3.制作系统、知觉系统和感受系统的含义是什么?
答:(1)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考任务
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
A. 审美能力
B. 创造力
C. 表达能力
D. 观察力
答案:B
2.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
A. 强调技能的培养
B. 注重艺术作品的欣赏
C. 尊重儿童的自发表现
D. 强调艺术的规范性
答案:C
3. 儿童绘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
A. 绘画技能
B. 审美能力
C. 创造力
D. 观察力
答案:C
4. 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唱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
A. 音乐节奏感
B. 音乐欣赏能力
C. 音乐表现力
D. 音乐知识
答案:A
5. 儿童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
A. 舞蹈技能
B. 身体协调能力
C. 创造力
D. 表现力
答案:B
6. 以下哪种艺术教育方法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表达的方法()
A. 示范法
B. 情境创设法
C. 游戏法
D. 评价法
答案:B
7. 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对儿童作品的评价应该注重()
A. 艺术性
B. 技巧性
C. 创造性
D. 规范性
答案:C
8.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儿童()
A. 模仿
B. 创新
C. 竞争
D. 合作
答案:B
9. 儿童艺术教育应该在()的环境中进行
A. 自由
B. 约束
C. 严肃
D. 欢乐
答案:A
10. 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
A. 绘画
B. 音乐
C. 舞蹈
D. 所有以上内容
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请简述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答案: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观察力,通过艺术教育使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
江苏开放大学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形考作业一 答案参考
1艺术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理所当然地会作用于幼儿的发展()[判断题]
A√
B×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2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儿童的音乐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判断题]
A×
B√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3认为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是人们进行艺术活动的动力,这是以下哪个艺术起源学说的观点: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巫术说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4艺术活动可以把幼儿简单的情绪升华为丰富的情感。()[判断题]
A×
B√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那一年颁布的?()
A2010年
B2012年
C1989年
D2001年
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6下列不属于根据表现的手段和方式划分的艺术种类的是:
A造型艺术
B表演艺术
C时空并列艺术
D语言艺术
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7和原始人类一样,幼儿的绘画作品、唱的歌曲、跳的舞蹈等几乎都是模仿来的,所以艺术肯定源自人类模仿的天性。()[判断题]
A×
B√
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8艺术能够通过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对艺术()功能的描述。
A审美功能
B认知功能
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 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 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 •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
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 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
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 思维性
C.表现性
D.
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
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 “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 )。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
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
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 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
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
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 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 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 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3分,共12分)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D.奥尔
、名词解释(每小题 6分,共30 分)
C.铃木
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指在一种情境中
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 示范法:
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 鸣,从而增加良好行
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
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学生获取知
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1) 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 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 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 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 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 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 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 幼儿因素的调节
(1) 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 (2) 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 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 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 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 材料因素的调节
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 10分,共40分)
、简答题(每小题
(1)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2)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
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
(1)活动程序的调节;(2)活动方法的调节。
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
(1)时间因素的调节;(2)空间因素的调节。
4.如何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对幼儿进行评价
(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
(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
(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
(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论述题(每小题
18分,共18分)
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 意哪些方
教师需要注面?
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
(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
(2 )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
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 )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1. 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 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 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 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2.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接近联想” (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 ) 又可以称作"时近联想”或"邻近联想”。指的 是当一个人同时或者先后经历两件事情 (某种刺激或者感觉),所经历的这两件事情会在人
的思想里互相联系, 互相结合。往后,当想起其中一件事情的时候,另一件事情自然会浮现
在脑海中。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2次平时作业(第 2--3章)
4分,共16分)
( C )。
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3.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 B )三个领域,每一
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
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 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
系。
A.感知、情感、想象 C.感觉、知觉、想象 4.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 A.动作、音乐、道具
C.动作、歌曲、道具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A )。
B.
音乐、道具、舞蹈 D.学生、音乐、道具
、名词解释(每小题 6分,共24 分)
、选择题(每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