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习题2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 ,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阅历。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基础学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欲()牙龈()雏形()丰硕()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2.解释下列词语贪欲:堕落:冉冉:雏形:丰硕: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回味无穷:二、理解探究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3. 《第一次真好》在支配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三、合作释疑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苦痛?既然苦痛,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3、《第一次真好》中为什么说坚固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4. 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四、课内精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异。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尝?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行磨灭的印象?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岛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突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宠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含答案)
年级下册语文第 17 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选项填在括号内()。
A.陋室(lòu)B.德馨(xīng)C.调素琴(tiáo)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5.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爱莲说》选自卷三,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
著有等。
6.课文理解填空。
(1)《陋室铭》紧紧扣住“”立意,以“”一句统领全篇,表达出陋室主人的节操和的情怀。
(2)《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一句为全文之“睛”。
(3)《陋室铭》作者紧扣“惟吾德馨”对居室从、、三方面来描写,突出作者的美德。
7.根据《爱莲说》课文理解填空。
(1)作者从、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2)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3)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和,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
改为改为(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上册10.短文二篇(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10.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相与步于.中庭A.贤于.材人远矣B.于.我如浮云C.于.厅室之东北角D.积于.今六十岁矣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请结合全文;说说“闲人”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虎丘①小记李流芳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秋夜坐钓月矶未尝.识书具B.时闻.风铎一老河兵闻.之C.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矣风烟俱.净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自康乐以.来C.非淡泊无以.明志D.以.刀劈狼首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14.虎丘的夜色有什么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短文两篇同步习题含答案(供参考)
1.
略
2.
A并非矛盾。
3.
略
4.
略
5.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6)略
6.
(1)略
(2)略
(3)略
(4)略
7.
(1)略
(2)略
8.
略
8.
依照提示仿写句子。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由思绪万千。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能够尽力增加它的宽度。在人一辈子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双桨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
9.
请从课文当选择让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写下你独特的感悟。
A. 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巨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专门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 向藤野 先生辞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伤,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6) 文中对一个“停止”的描述,抒写了音 乐 教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必然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之内)
《短文两篇》同步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分)1.下面句源自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同窗们常常向教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那个小孩竟然说得井井有条,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旧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
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练习题
探究练习一、基础知识题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嬉戏xī撤销cè风韵yùn皎洁jiǎoB.禀告bǐn 厄运è 金窖jiào抢劫jiéC.行乞qǐ落难nàn 泯灭mǐn 俘虏lǔD.硕果shuò 霎时shà玲珑lín孵化fū2.找出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 )A.慷慨——灌溉皎洁——狡猾抢劫——胆怯B.地窖——窘迫拐杖——特别善长——禀告C.泯灭——流氓嬉戏——戏耍玲珑——伶俐D.销毁——撤销雏形——皱纹孵化——腐化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堕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题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第一次真好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位?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拇指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习题(含答案)
《陋室铭》同步练习◆基础题1. 给下面的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德馨( ) 案牍(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无丝竹之乱耳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2)有龙则灵灵:__________(3)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4)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5)谈笑有鸿儒鸿:__________(6)可以调素琴调:__________(7)无案牍之劳形形:__________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5.根据提示填空。
(1)《陋室铭》作者是() (朝代)的(),有“诗豪”之称。
“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题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惟吾德馨(惟:只)B.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C.不蔓不枝(枝:长枝茎)D.亭亭净植(植:种植)【解析】D项,“植”,竖立。
7.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C.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B)A.无丝竹之乱耳B.谈笑有鸿儒C.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解析】A项,“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C项,“蔓”,名词作动词,生藤蔓。
《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之”通常有以下五种用法,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
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的标志(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4.揣摩作者的精妙构思,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
开头以类比发端,用、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
中间从、、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最后奇峰突起,列举三位古人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
(2)《爱莲说》以为线索,以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争名夺利者的厌恶,对完美道德者的礼赞。
5.理解填空。
(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中表明莲具有高雅、庄重气质的句子是:。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九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
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参考答案:《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
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
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
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
二、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参考答案:1.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
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
2.核心观点是“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是以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
三、《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作者在文章中对这一认识有过三处阐发说明:其一,第5段“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其二,第6段“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其三,第7段“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成为江河卫士。
B.随着自贡彩灯产业的壮大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也遇到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C.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D.中国高铁成功投入运营并获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下面的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A.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读书使人充实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C.作文使人准确,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D.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习题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表现了作者对菊的爱慕之情。
2.下面对《陋室铭》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3.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随风直到夜郎西/中通外直B. 香远益清/益习其声C. 回清倒影/清荣峻茂D. 过中不至/明道中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4.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可爱者甚蕃(pān)惟吾德馨(xīn)B.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无案牍(dú)之劳形C. 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ái)清涟而不妖D. 谈笑有鸿儒(rú) 陶后鲜(xiān)有闻5.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文书)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C. 濯清涟而不妖(洗)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竖立)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艳)6.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 问女何所思B. 尝射于家圃C. 何陋之有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7.选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 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 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陋室铭》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
(2)朗读并背诵全文,体会文章精妙的构思和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文章主旨。
《短文两篇》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汉字注音。
陋()馨()儒()牍()案()苔()2.读拼音写汉字。
yū泥() zhuó清涟() xiè玩()隐yì() xiǎn有闻()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惟吾德馨()②阅金经()③谈笑有鸿儒()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斯是陋室()⑦濯清涟而不妖()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⑨陶后鲜有闻()⑩宜乎众矣()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填空。
①《陋室铭》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朝诗人。
②《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③《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宋代________家,学者称他_______先生。
④《爱莲说》以________和________衬托莲。
⑤“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⑦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两篇-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答题】本文采用第________人称的写法,叙述了________的故事。
(18字内)【答案】一;独腿车夫三轮支撑人生(一个车夫用独腿蹬三轮自己人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本文的主人公是“独腿车夫”,根据作品内容点明他主要的活动“登三轮车”,点明他以这种方式支撑他的人生即可。
【答题】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
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直直地蹬着”、“瞪着”,形容目光长时间盯在他的“断腿”和“裤管”上,表现“我”突然发现车夫是一个独腿后的震撼,以及自己坐在他车上的复杂心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解答】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点明“神态描写”,说明句中的词语表达了“我”突然发现什么的惊讶之情和内心对“独脚车夫”涌起的情感。
【答题】“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你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关键点:主人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坚韧的意志,诚恳、诚信、善良的品质,自尊、自立的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解答】要阅读全文,通过作者对故事的叙述和对人物的描写了解“独脚车夫”性格、精神品质上的特点,即可理解“自豪”的含义。
【答题】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只是收你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表现了车夫担心“我”的误解,体现了车夫的诚恳、诚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字词书写1.根据拼⾳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
鸿rú(____)陋室铭.(____)yū泥(____)不màn不枝(____)xiè玩(____)濯.清涟(____)隐yì(____)鲜.有闻(____)⼆、其他2.解释下⾯字词中加点字的含义。
斯.是陋室(____)鸿.儒(____)⽆案牍之劳形.(____)可爱者甚蕃.(____)出淤泥⽽不染.(____)濯.清涟(____)不妖.(____)鲜.有闻(____)亭亭净植.(____)亵.玩(____)3.⽂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________,河南洛阳⼈,唐代诗⼈、________家、________家。
⽩居易称之为“_______”。
著有《_______》《⽵枝词》《_______》等。
刘禹锡诗⽂俱佳,涉猎题材⼴泛,与柳宗元并称“______”,与韦应物、⽩居易合称“_______”,并与⽩居易合称“________”。
(2)周敦颐,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家。
字________,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
晚年在庐⼭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________”。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影响。
著有《________》《________》《通书》。
4.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2)⽆丝⽵..之乱⽿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3)⽆案牍之劳形.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5.指出句中“之”字的⽤法。
(1)孔⼦云:“何陋之有?”(______)(2)⽔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______)(3)⽆案牍之劳形(______)(4)⽆丝⽵之乱⽿(______)(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______)(6)莲之爱,同予者何⼈(______)6.翻译下列句⼦。
《短文二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1 《短文二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参考答案:二、《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
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参考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yín)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参考答案::共同。
“共”与“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
既彰显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叹今人的粗陋无文,隐含自矜自得之意。
交:交相。
岩壁五彩斑斓,着一“交”字,则有目眩神迷之意。
俱:都。
竹树青翠欲滴,用一“俱”字,则现终年常绿之色。
:耸入。
见:看见。
“入”极写山之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习题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
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hú()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
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
mò()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
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住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喷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
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
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
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
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
一边叫我停。
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
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
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住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
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
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ú()疑 mò()生
2、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他为什么会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3、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
4,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爸爸为什么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你认为这样做是不是欺骗小佳?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狐陌
2、小佳碰到的倒霉事是前天为班级出黑板报反被人疑心当贼。
他被唤到教务处问话的原因是他最后一个离校且行为古怪。
3、因为做好事却被人偷走了自行车,好心没有换来好报,所以十分委屈。
4、妈妈叫小佳接受的教训是“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
其理由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
5、因为生活中的委屈有可能改变或扭曲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十四岁少年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所以“爸爸”编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以驱散小佳心里的阴影。
后两问宜更多地从“爸爸”的动机或愿望着眼,辨证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