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八上《短文两篇》练习题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 ,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两篇练习题
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一:《我的暑假生活》暑假到了,同学们都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你们假期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我的暑假生活。
我喜欢读书,所以整个暑假期间,我都有按时读书。
每天早上,我都会找一个宁静的地方,静心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
通过阅读,我结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物,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在书中,我像游走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感到非常快乐和充实。
除了读书,我还参加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我报了一个夏令营,去了一个美丽的海滨小镇度假。
在夏令营里,我结交了好多朋友,一起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登山、海滩排球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我的体力,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
我和父母一起去了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的节目。
老人们非常高兴,我们也很开心。
通过这个经历,我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并且愿意为他们尽一份力量。
除了读书和活动外,我的暑假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旅游。
我的家人带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名山大川、风景如画的乡村等。
在旅游中,我见识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总之,我的暑假生活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我在读书中汲取知识,在参加活动中增强团队意识,在旅游中丰富阅历。
这个假期过去了,我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也更加懂得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对我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二:《我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的梦想。
我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这个想法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小时候,我经常生病,每次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总是对那些医生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他们用自己的医术和周到的关怀,帮助了我许多次。
慢慢地,我也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我知道成为一名医生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的梦想。
为此,我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对医学的学习兴趣。
我常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书籍来阅读,通过这些阅读,我对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解释加线的字词。
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与步于中庭:⑧庭下如积水空明:⑨夕日欲颓⑩遂至承天寺⑾但少闲人⑿如吾两人者耳(二)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____________。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所写,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相与步行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四)比较阅读分析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写景上都写但前者而后者2.抒情上都但前者而后者阅读分析(一)1.解释下列词语。
户:欣然:于中庭:盖:闲人: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 ___ __________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练习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馨.〔〕牍.〔〕儒.〔〕淤.〔〕涟.〔〕蔓.〔〕蕃.〔〕逸.〔〕噫.〔〕2.以下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那么名.〔〕〔2〕有龙那么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3.选择以下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 B.无案牍/之劳形 C.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给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应当 B.适宜 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新鲜 B.少 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A.否那么 B.却 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 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HY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 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 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 A.美丽而不端庄 B.妖气 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 A.赞成 B.同意 C.和……一样〔8〕亭亭净植.〔〕 A.植物 B.栽种 C.立5.指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2〕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6.写出以下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7.将以下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八语上《短文二篇》复习题及解析
11课《短文两篇》复习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四时俱备(全,都)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指鱼)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D.五色交辉(辉映)四时俱备(四季)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改变)。
《愚公移山》B.素.(白色)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D.困于心,衡.(同“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C 月色入户(门),欣然起行:月色照入门户,高兴的起来行走。
故C错误,选C。
4.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D )A.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晓.雾将歇,夕日欲颓C.相与步于.中庭生于.忧患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答案】D项第一个“与”是参与的意思,这里指欣赏;第二个“与”是“和”的意思。
5.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C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C.朗读停顿划分有误,应改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下列对《答谢中书书》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八年级《短文两篇》复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短文两篇》复习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达标训练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_或________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________。
2.“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作品,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一种________时,往往不爱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________,写得比较含蓄。
3.《陋室铭》借陋室的________________来衬托室主人________的美好,用主人________的美好来说明陋室________。
4《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莲花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外形:________,________,气质:________,________,品格:________,______。
歌颂纯洁、正直的君子,讽刺爱慕虚荣、追逐名利的世人。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_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________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妖:________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________6.下面的句子,描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明一下。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说明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②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③水陆草木之花。
________________8.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②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进阶训练阅读课文《爱莲说》,完成后面的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练习
探究练习答谢中书书一、做客“联想吧”《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①,。
②,。
二、速配!(连线搭配加粗字词的正确释义)五色交辉消散四时俱备争相晓雾将歇交相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季三、来,做个小翻译!(看你的了!)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请试以作者的感情来体会和解答下列问题(你能行!)①,。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1.《答谢中书书》选自《》,作者,字,号。
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一、做客“联想吧”《记承天寺夜游》同样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它与《答谢中书书》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它写的是月夜小景,那么,你能否再想出一句写月下景色的诗文?,。
二、速配!(连线搭配加点字词的正确释义)欣然起行考虑,想到念无与为乐者共同,一起遂至承天寺高兴的样子怀民亦未寝于是相与步于中庭入睡三、来,做个小翻译!(加油干!)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试以作者的感情来体会和解答下列问题。
(你能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作者。
2.填补原文空白语句。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一、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复习题 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复习题一、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___水中藻荇交横___,盖竹柏影也。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链接中考(12分)何岳轶事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
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A.其人感谢而去离开,离去B. 俟他日来取等候,等待C.尝教书于宦官家曾经D. 略不动心略微2、下列句中“欲”的用法和例句“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的“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夕日欲颓B.实是欲界之仙都C.解衣欲睡D. 山雨欲来风满楼3、下列句子中,与“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B )A. 解衣欲睡B.相与步于中庭C.盖竹柏影也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何岳曾经在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二百两银子,不敢跟家人说,怕家人留下这笔钱。
B. 何岳把银子还给了失主,失主想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何岳拒绝了。
C.何岳曾经在官宦之家教书,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但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
D.何岳拾金不昧、寄金不昧,表现了他不贪财,不取意外之财的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复习八上短文两篇练习题
初二级语文课文言文练习《短文两篇》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总分10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6=24分)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2、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3、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8分*4=32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简答:1、“书”的意思是(2分)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3分)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5分)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2=10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_________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______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分)5、本文分_____层(2分),写出各层大意(12分)《记承天寺夜游》(总分10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8=32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3=24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练习题
22、短文两篇《陋室铭》一、基础:1.字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5)无案牍..()()..之劳形(6)何陋之有....()3、《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二、阅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 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 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2.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何陋之有3.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下列句中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本文的中心句是:。
6.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7.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2)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爱莲说》一、基础知识:1、字音:蕃.()淤.泥()濯.()清涟.()亵.玩()予.独爱()2、解释加点词:(1)濯.清涟..而不妖.()()()(2)不蔓.不枝.()()亭亭净植.()(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3、作者简介:《爱莲说》的作者是。
【八年级语文】初二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复习训练(新人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复习训练(新人教版)
5
c
初二语上册27.短两篇复习训练(新人教版)
得分卷后分自我评价
1.生难字。
颓(tuí) 鳞(lín) 遂(suì)
荇(xìng) 与(ù)
2.重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6)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中指欣赏)
(8)欣然起行(高兴、愉快的样子)
(9)念无与为乐者(参与,欣赏)
(10)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院里)
(11)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
3.一词多义。
(1)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
(2)盖盖竹柏影也(大概,大约。
用于句首,表推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表解说缘由)
(3)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到)寡助之至(极点)
(4)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
(5)书答谢中书书(官职名)答谢中书书(书信)。
八年级上册27课《短文两篇》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27课《短文两篇》复习题一.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
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3)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的(),作者引出这位诗人,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3)南朝谢灵运作者能与诗人一样欣赏到山川美丽的景色,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4)“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4)月光竹柏影比喻二、《记承天寺夜游》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应如何理解?答案、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因此,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2.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案.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4、“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56.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7、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①作者描绘的世界:②作者的心境:答案: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11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 )(4)庭下如积水空明(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每至晴初霜旦B.横柯上蔽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自康乐以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实是欲界之仙都孔子云:何陋之有?5. 根据提示默写课文中的句子。
(1)《答谢中书书》中展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澄澈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的主旨句是“ ”。
6. 填空。
(1)《三峡》一文中,用四字句分别描写了山、水的特点——“略无阙处”“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与《答谢中书书》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地体现清高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答谢中书书》的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B. 《答谢中书书》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札翰”等,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们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常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表达的感情或见解。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7课《短文两篇》练习题
八年语文期末复习短文两篇1、默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__________,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其奇者。
2、解释下列词句五色交辉..俱备()..()四时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能与.其奇者()古来共谈..以来()..()自康乐3、翻译句子(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其奇者:4、填空(1)《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本文作者__ __,___ __朝人。
他隐居句曲山中。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___ _______”。
(3)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4)文中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的句子是:。
(5)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静的句子是:。
(6)文中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表现出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句子是:。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选文的作者 __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3、解释加点的词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③怀民亦.未寝.()④盖.竹柏影也()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从文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7、此文共分三层:8、贯穿全文线索的是,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句?9、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10、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第8课《短文两篇》习题(AB卷,含答案)
8 短文两篇01 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A.在最后的瞬.间(shùn)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B.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cháng)。
C.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cuō)灰。
D.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hào),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解析:B项“”应读“yáng”。
)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A.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漠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B.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C.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D.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解析:A项中“寂漠”应为“寂寞”)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东北沦陷后中华儿女面对半壁江山,慷慨激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B.“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C.“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解析:B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此处对象误用;C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词义色彩不当;D项“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4.下列句子中有病句的一项是(D)A.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短文两篇)练习 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唐代诗人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二、注解。
1.陋室:铭,2.有仙那么名:名,3.有龙那么灵: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馨,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鸿儒:鸿,儒,7.白丁:8.调素琴:调,素琴,9.金经:金,表示珍贵。
10.丝竹:11.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2.案牍:13.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14.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5.何陋之有:三、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
1.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高尚情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八上语文同步练习:10课《短文两篇》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653
部编八上语文同步练习:10课《短文两篇》-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一、基础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6)夕日欲颓()2.下列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3.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www-2-1-cnjy-com4.文学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2-1-c-n-j-y(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子瞻,号,是宋朝的文学家。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 ”之中。
【来源:21cnj*y.co*m】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阅读理解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1·世纪*教育网【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1*cnjy*com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2. 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选出下列对《答谢中书书》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级语文课文言文练习《短文两篇》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总分100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6=24分)
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
2、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
3、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
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8分*4=32分)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简答:
1、“书”的意思是(2分)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3分)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5分)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2=10分)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_________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
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分)
5、本文分_____层(2分),写出各层大意(12分)
《记承天寺夜游》(总分10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8=32分)
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3=24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三、填空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
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2分*6=12分)
2、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_____________,同时也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4分*2=8分)
3、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3分)
4、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一是
二是____________ (3分*2=6分)
5、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5分)
6、《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表现景物什么特点?(10分)
《答谢中书书》
1.信给谢中书的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2)对偶,借代
4.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三(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记承天寺夜游》
1、《东坡志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文学家,政治家,苏洵,苏辙“三苏”
2、月下美景,壮志难酬的苦闷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一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二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5、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6、月光清澈透明,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
”。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