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短文两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请你概括出文章中涉及的两个成语。
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 自取灭亡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 旸谷,渴死。”--《山海经》
不自量力
3、概括《日》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l、2段):写飞蛾、夸父为追 求光和热而甘愿牺牲。 • 第二部分(3、4段):写人间没有了光和 热,只是黑暗的寒冷世界。 • 第三部分(5段):写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 蛾,去追求光和热。
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 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 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 行为。
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 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 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 是为了后文作铺垫而产生的,目的 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 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 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 中的人格。
归纳《月》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1~3段):写月下对冷有了别 种独特的感受。 • 第二部分(4、5段):写在孤寂凄清的月 下,整理思绪:忧愁沉重的。 • 第三部分(6段):写姮娥为了理想——改 变冰冷的月光,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 奔月。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 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到哪些古 诗文古诗句?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譬如:“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 我的身子。”“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 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 似的。” • 使人联想到,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高处不胜寒”等.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 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 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 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 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 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yáng
dàng
shāng

hé ng

huá n

yuá n
hé ng




皓 hào
n 撮 cuō 浸 jì 侵入 qīn
kuā hào héng yáng shù n 夸父 皓月 姮娥 旸谷 瞬间 cuō 撮合,一撮灰 撮 zuŏ 一撮头发,一撮胡子 lò u 露马脚,露怯 露 lù 露台,暴露 nì ng 宁愿,宁可 宁 ní ng 宁静,安宁
1、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嫦娥奔
月,这三者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呢? 飞蛾扑火,“终于死在灯下”,但在生 命的最后一刻,总算“得到了光,也得到了 热”。由飞蛾作者进而联想到夸父“追赶日 影,渴死在 旸谷”,与飞蛾的葬身灯下情同、 理近。嫦娥奔月,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 “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他们为了自己 的追求,百折不挠,坚韧顽强,心甘情愿, 在所不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月》,理解作品内涵。 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 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 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月亮别称众多 :
与月有关的有:月轮、月桂、月子、月浦、月魄。
与桂树有关的有:桂月、桂宫、桂窟、桂魄和桂轮。 与蟾蜍有关的有:蟾光、玉蟾、银蟾、蟾宫。(蟾宫 折桂代表高中状元)。 与兔有关的有:玉兔和金兔。
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 和热,象征志士仁人的为祖国轰 轰烈烈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 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 向灯火的飞蛾,渴死旸谷的夸父,表达 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 “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 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 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 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 将士为国捐躯。
2、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 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 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 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 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 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 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 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 的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 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 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中篇小说集 《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 短篇小说集
《复仇》《将军》《神· 鬼· 人》 散文集
《海行集记》《龙· 虎· 狗》《随想录》 回忆录 《往事与随想》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的 荣誉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 誉外籍院士称号。 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 协副主席、主席,上海文联主席,《上海文学》、 《收获》等杂志主编。 2003年11月,国务 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 的作家之一,“鲁、郭、茅、巴、老、曹(曹禺)” 并称现代文学史上的6位文学大师。
写作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 隔一天。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 国主义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 被屠杀淹没,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比较 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 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 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期盼胜利的到 来。

yá ng
合作研讨-《月》
4、本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 情?
对这冰冷世界的憎恶与厌倦 对温暖和光明的无比向往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 “某某 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 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是指什么 人? •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 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6、我、嫦娥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 么?
教学目标:
1、合作探究《日》这篇文章的内 容 2、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 着哲理。 3、深入探究文章主题
合作探究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 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 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 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 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 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 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 热的行为。
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 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 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 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 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 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 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 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 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 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我望明月
期待光明
共同目标:
嫦娥奔月 追求光明
光明
《月》,集中体现巴金细腻幽静的一 面。作者笔下的月,只觉冷光扑面。一个 人在月光下踱步,孤寂清冷。这正反衬出 巴金对光和热的渴求。尔后,写到了“嫦 娥奔月”。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 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却“妄想”去改变这 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其目 的仍是追求光和热。可以说,飞蛾、夸父 和嫦娥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 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短 日文 两 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 奔月”。 2、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 理。 4、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 望和信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 日”“嫦娥奔月”。 2、掌握生字 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巴金,现、当代著名文 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04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 僚地主的大家庭。巴金是反帝 反封建的不屈战士、热情的爱 国主义者,文学上取得巨大的 成就。1927年写成处女作长篇 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 金的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 三部曲》(《家》《春》 《秋》)、《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 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 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 上呢?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 凭栏望月么?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 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得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 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 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 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 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镜 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罢. ..\八年级下全册朗读音频\8.《短文两篇》.MP3
与嫦娥有关的有:恒娥、婵娟和素蛾
与鉴(镜)有关的有:明鉴、飞鉴、冰鉴、玉鉴和水
鉴。
其它有:冰轮、金盆。一轮玉。 玉弓、玉钩。
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
——明月千里寄相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 远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跨越百年,创作与翻译的 作品(1921—1999)共计1300万字。
温总理悼念花圈送到巴金灵堂
பைடு நூலகம்
成都东城根街小学与巴金结缘14年
自传: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
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 “下等人”中间 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 们的悲惨生活,在伪 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 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
(1)“ 夸父追日”:“夸父不 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 谷,渴死。” —— (《山海经》)
(2) “ 姮娥奔月”:“羿请不 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 奔月宫。” —— (《淮南子》)

课文朗读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 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 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合作研讨-《月》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 渴求。 “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 现实的影射.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 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合作研讨-《月》
3. 姮娥象征什么?为什么作者在《 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 现状的人们。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 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 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 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 自己的人格理想。
飞蛾;夸父 (扑火;追日)


人 品 品
(舍弃生命)


(愿做飞蛾)
追求光明 而献身
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 是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包 括巴金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作为一 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文章抒发内心情感,
因此,你就可理解巴金为什么要歌颂光
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
自己生命的人。
4、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 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 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 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 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 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 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5、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 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 的这种人生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