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一PPT课件
.
6
Normal Appearance of Head on Plain Films
.
7
⑤颅底:蝶鞍
.
8
垂体窝形态:圆形、椭圆形、扁平形
.
9
• ⑥颅内非病理性钙化(Non-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
松果体钙化 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 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其他
.
10
基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脑小血管壁的玻璃 样
变及纤维样变致微小 动脉形成后破裂
.75Leabharlann 发病部位基底节区、丘脑、脑干 (穿通动脉)
.
76
CT表现
.
77
acute stage:hyperdensity
.
78
• 发病后第5天
.
79
subacute stage: isodensity
.
80
chronic stage:hypodensity
.
55
长T2短T1/出血(hematoma)
.
56
• 肿块
.
25 57
基本病变
头颅基本病变的X线平片表现 头颅基本病变的CT与MR表现 脊柱和脊髓基本病变的CT与MR表现
.
5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编辑课件
80
二、异常CT表现
(一)头颅
1、脑质密度改变: (1)高密度灶 (2)等密度灶 (3)低密度灶 (4)混杂密度灶
编辑课件
81
2、结构形态改变
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缘、数目及病 灶周围情况。
编辑课件
82
3、对比增强改变
(1)强化机理: ①异常增生的病理性血管 ②血脑屏障破坏
(2)强化CT表现:密度增高 (3)强化方式:
99
一、星形细胞瘤
(一)临床与病理 1.临床表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 发作,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 2.病理:I-IV级,I、II级分化良好, 恶性度低,III、IV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
编辑课件
100
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瘤,肿瘤多见于脑白质,少数可位于 脑灰质并向脑膜浸润。肿瘤没有包膜,有时沿白质纤维或 者胼胝体纤维向邻近脑叶或对侧半球发展。肿瘤含神经胶 质纤维多,肿瘤色灰白与正常白质相似:少数则呈灰红色, 质软易碎。肿瘤可有可为单发或多发,囊内含有黄色液体。 可称为“瘤内有囊”,少数形成大囊,囊壁、瘤节,可称 为“囊中有瘤”。肿瘤血管近于成熟。
编辑课件
103
(3)小脑星形细胞瘤: 部位: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在小脑蚓部。 平扫:囊性低密度或实性混杂密度,多有水 肿及占位效应。 增强:不强化或壁结节强化
编辑课件
104
2.MRI表现: )幕上星形细胞瘤: 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
号均匀或不均匀。周围水肿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恶性度低的肿瘤多无强化,恶性 度高的肿瘤有均匀一致或不均匀 或环状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 MRS:NAA,Cr降低,Cho升高。
编辑课件
94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课堂PPT)
54
55
56
57
58
第三节 头颅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一 颅脑
X线平片:颅内压增高
颅缝分离、增宽
59
颅内压增高
蝶鞍变化:增大后壁骨破坏、后床突变 小或消失、鞍背变短、薄,消失
60
颅内压增高
61
颅内压增高
脑回压迹增多、显著
62
颅内压增高
颅板变薄
63
颅内占位性病变
生理钙斑移位:根据移位方向可大概估 计位置
35
36
头颅平片
岩 骨 及 内 耳 道 : 最 大 径 10mm , 平 均 5.5mm,不相差0.5mm
颅内生理钙化:
①松果体钙化 ②大脑镰钙化 ③床突间韧带骨化 ④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37
38
二脑血管造影正常X线表现
脑血管解剖 正常X线表现
– 颈动脉造影 – 椎动脉造影
39
40
三 CT的正常表现
9 大脑皮层上部层面:颅骨、大脑镰、中 央沟、顶叶。
45
46
四 MRI的正常表现
1 颅骨及窦腔:颅骨内外板T1WI及T2WI均为低信 号,板障则均为高信号,窦腔无信号
2 头皮 软组织:头皮肌肉T1WI为等信号, T2WI为 低信号;皮下脂肪T1WI为高信号, T2WI为稍高 信号.
3 脑脊液: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4 脑组织: T1WI灰质信号较白质低, T2WI灰质信
8
CT:横断面,扫描基线:眶耳线或听眦线; 层厚:10mm;层间距: 10mm。 冠状位:适用于垂体病变检查。
诊断范围: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 CTA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CT灌注 可发现早期脑梗塞。
55
56
57
58
第三节 头颅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一 颅脑
X线平片:颅内压增高
颅缝分离、增宽
59
颅内压增高
蝶鞍变化:增大后壁骨破坏、后床突变 小或消失、鞍背变短、薄,消失
60
颅内压增高
61
颅内压增高
脑回压迹增多、显著
62
颅内压增高
颅板变薄
63
颅内占位性病变
生理钙斑移位:根据移位方向可大概估 计位置
35
36
头颅平片
岩 骨 及 内 耳 道 : 最 大 径 10mm , 平 均 5.5mm,不相差0.5mm
颅内生理钙化:
①松果体钙化 ②大脑镰钙化 ③床突间韧带骨化 ④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37
38
二脑血管造影正常X线表现
脑血管解剖 正常X线表现
– 颈动脉造影 – 椎动脉造影
39
40
三 CT的正常表现
9 大脑皮层上部层面:颅骨、大脑镰、中 央沟、顶叶。
45
46
四 MRI的正常表现
1 颅骨及窦腔:颅骨内外板T1WI及T2WI均为低信 号,板障则均为高信号,窦腔无信号
2 头皮 软组织:头皮肌肉T1WI为等信号, T2WI为 低信号;皮下脂肪T1WI为高信号, T2WI为稍高 信号.
3 脑脊液: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4 脑组织: T1WI灰质信号较白质低, T2WI灰质信
8
CT:横断面,扫描基线:眶耳线或听眦线; 层厚:10mm;层间距: 10mm。 冠状位:适用于垂体病变检查。
诊断范围: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 CTA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CT灌注 可发现早期脑梗塞。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伦理与隐私保护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来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来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图文详解完整版_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四脑外伤
1 .脑挫裂伤 2 .颅内出血 脑内血肿:CT为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CT示颅板内梭形高密度灶,常合并骨折。 硬膜下血肿:CT示颅板内新月状高密度灶,占位明显。 亚急性期呈等密度,慢性期呈低密度。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 3 .开放性脑损伤:常合并颅骨粉碎骨折、脑内碎骨片或异物存留,并 发气颅、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用检查方法 一 X线平片
头颅正侧位像:观察颅骨骨折、颅缝分离、头颅畸形、颅骨疾 病、蝶鞍情况、钙斑等 颅底像:颅底特别是中颅窝骨结构有否破坏 切线像:颅骨凹陷性骨折、病灶与骨板的关系 脊椎正侧位像:椎管内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用检查方法 二脑血管造影
适应证: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血管闭塞、了解肿瘤的供 血情况 禁忌证:严重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良、造影 剂过敏 方法:股动脉导管法 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外动脉选择性造影、椎动脉造影 动脉期、静脉期、静脉窦期摄片
直肠癌脑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1.脑出血
分期:急性期,吸收期,囊肿形成期 急性期表现:高密度灶,CT值60-80HU,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有占位征 象.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2.脑梗塞
皮质梗塞,出血性梗塞,腔隙性梗塞 皮质梗塞CT表现:与闭塞血管分布区一致的楔形低密度灶 腔隙梗塞CT表现:基底节脑干半卵圆中心斑点状低密度灶 出血性梗塞CT表现:在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斑点、片状高密 度出血灶。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血、钙 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间接征象:水肿、邻近结构是否受压或侵袭、中线结构是否移 位、梗阻性脑积水、脑脊液种植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ppt.(ppt)
脑梗塞的CT表现
缺血性梗塞时间-密度的演变
• 急性期(1-5天)
8小时以前CT常为阴性 (最早4小时) 低密度,楔形,边界模糊,
占位效应(颅内病变由于体积增大引
起的脑沟、脑池消失,或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 亚急性期(6-21天) 10%可为等密度“fogged” or isodense 模糊效应 增强扫描,脑回样增强
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弥散成像( DWI )
• 原理:利用水分子的扩散特性
• 作用:提高急性期水肿诊断敏感性和特 异性有效方法(梗塞),帮助鉴别肿瘤 的性质
灌注成像(PWI)
• 原理:局部微循环的状况 • 作用:与常规增强扫描互为补充帮助鉴别
肿瘤的性质;与DWI结合,显示半暗带
吸收期 第3-7天 血肿开始溶解
密度减低
囊变期 2月
完全吸收或囊性变 低密度,可以接近 脑脊液
脑内出血,磁共振图像的演化过程
时间 (日)
<1
0~2
2~14
10~21 ≥21
红细 胞 完整
完整
完整
溶解 溶解
血色素状态
氧合血红蛋白 (Oxyhemoglobin)
去氧血红蛋白 (Deoxyhemoglobin)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内) (Methemoglobin)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 含铁血黄素/铁蛋白 (Hemosiderin/Ferritin)
头颅平片诊断价值
• 颅外伤 • 鞍内及蝶鞍附近病变 • 提示颅内高压 • 松果体生理钙化的移位 • 发现病理钙化 • 显示颅骨本身病变
血管造影 Angiography
• 常规血管造影 1、经颈动脉直接穿刺法 2、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PowerPoint-精品
计算机体层摄影(CT)
常规CT通过密度 的变化反应信息 • 高密度:出血、钙化 • 等密度:实性肿瘤 • 低密度:梗死、囊肿、含脂质肿瘤 • 混杂密度:畸胎瘤、颅咽管瘤
CTA
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 无射线 任意平面成像 多种参数、序列成像 组织分辨率高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Time of Flight (TOF) ❖ Phase Contrast (PC)
• 2D • 3D ❖ Contrast Enhancement MRA
MR Perfusion
T2
MTT
CBF DWI
fMRI
双侧手指运动 的皮层功能区
fMRI
fMRI
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肌酐(Cr) 乳酸(Lac) 胆碱(Cho) 谷氨酸-谷氨酰胺 (GLX)
有创性 应用 方法 金标准 肿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计算机体层摄影(CT)1
正常脑CT解剖 蝶鞍层面
计算机体层摄影(CT)2
正常脑CT解剖 鞍上池层面
计算机体层摄影(CT)3
正常脑CT解剖 基底节层面
计算机体层摄影(CT)4
正常脑CT解剖 侧脑室层面
计算机体层摄影(CT)5
正常脑CT解剖 半球层面
• 外伤后遗症:脑软化灶
颅脑肿瘤
• 神经上皮性肿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
• 脑膜瘤
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 神经鞘瘤
• 垂体瘤
• 胚胎残余组织肿瘤: (颅咽管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脊索瘤;
• 生殖细胞瘤
Rathke’s 囊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脓肿期:abscess phase:标志:脓肿壁的出现,可显 示脓腔、脓肿壁、水肿区。脓腔呈低密度,MR 呈长T1、 长T2信号,不强化, DWI呈高信号; 脓肿壁呈等/略高密度,T1WI等信号,T2WI呈略 低信号,厚度尚均匀,约数毫米,持久环状强化
精选ppt课件最新
脑脓肿的CT表现
女, 24岁, 头痛2个月伴呕吐,无发热病史 精选ppt课件最新
感染途径:血液途径
病理:渗出、肉芽肿
类型: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瘤
结核性脓肿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精c选ulpoput课s件m最e新ningitis
结核瘤
Tuberculoma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结核性脓肿
精选ppt课件最新
小结
ü 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ü 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平片、CT及MRI) ü 掌握胶质瘤、脑外肿瘤(脑膜瘤、听神
经瘤、)、硬膜外及硬膜内血肿、脑出 血、脑梗塞的CT、MRI诊断
精选ppt课件最新
Thank you
精选ppt课件最新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脑脓肿的MRI表现
T1WI
T2WI
增强
Ring enhancement with surrounding edema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细菌性脑脓肿的鉴别诊断
脑炎期:需与脑梗塞、其它脑炎鉴别 脓肿期:需与环状强化病变鉴别。
脓肿DWI呈高信号。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 Tuberculosis 病原体:结核杆菌
精选ppt课件最新
脑脓肿的CT表现
女, 24岁, 头痛2个月伴呕吐,无发热病史 精选ppt课件最新
感染途径:血液途径
病理:渗出、肉芽肿
类型: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瘤
结核性脓肿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精c选ulpoput课s件m最e新ningitis
结核瘤
Tuberculoma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结核性脓肿
精选ppt课件最新
小结
ü 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ü 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平片、CT及MRI) ü 掌握胶质瘤、脑外肿瘤(脑膜瘤、听神
经瘤、)、硬膜外及硬膜内血肿、脑出 血、脑梗塞的CT、MRI诊断
精选ppt课件最新
Thank you
精选ppt课件最新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脑脓肿的MRI表现
T1WI
T2WI
增强
Ring enhancement with surrounding edema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细菌性脑脓肿的鉴别诊断
脑炎期:需与脑梗塞、其它脑炎鉴别 脓肿期:需与环状强化病变鉴别。
脓肿DWI呈高信号。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 Tuberculosis 病原体:结核杆菌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PPT
大脑镰钙化 松果体及脉络丛钙化
CT增强
1.脑实质:不强化—血脑屏障存在 2.血管:明显强化,判断标志
四、正常颅脑MRI表现
平扫和增强
1.脑实质:白质-较短T1、稍长T2 灰质-稍长T1、稍长T2
2.含脑脊液的间隙:长T1、长T2 3.脑神经:T1WI显示好,呈等信号 4.脑血管 5.颅骨与软组织
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 肿瘤(80%)及从颅外其它部位 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肿瘤(20% )
一、分类:WHO2000年
版
1)、星形细胞肿瘤 Astrocytic tumors
2)、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Oligodendroglioma
3)、混合性胶质瘤 Mixed gliomas
织神
1、肿瘤
经 上
(4)短T1短T2:急性出血、黑色素瘤
(5)混杂信号:见于多种病变
病变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
病变内可见长T1、短T2异常信号
T1WI
FLAIR
病变(脂肪瘤)呈短T1、长T2异常信号
病变为出血呈短T1、长T2异常信号(亚急性 期);周边呈短T1、短T2异常信号(含铁血黄 素沉着)
2、形态和结构异常(直接和间接征象)
缝
人 字
间 骨
缝
二、脑血管造影表现
颈内动脉血管造影:正常脑血管走行迂曲、 自然,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管壁光滑, 分布均匀,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对应相关 脑叶。
三、正常颅脑CT表现
平扫
1.脑实质: 大脑半球:顶、枕、额、颞、岛叶 基底节:尾状核及豆状核 脑干及小脑半球 2.含脑脊液的间隙:脑室、脑沟、脑池 3.生理性钙化:松果体、大脑镰和侧脑室 脉络丛钙化
2. 结构、形态改变 3.对比增强改变:强化否、程度、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ppt课件
诊断设备.
完整版ppt课件 9
MR 系统
❖ 硬件:主磁体、梯度场、 发射和接受
线圈、 控制系统 …
❖ 软件:脉冲序列
完整版ppt课件 10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曾经称为核磁共振( Nuclear MRI) • 采用的是电磁波,没有辐射伤害 • 为避免误解会产生有害射线,现称磁共振(MRI) • 原理较复杂 • 主要是四个环节:
完整版ppt课件 31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3.鞍上池层面:可见六 角或五角星形水样信 号的鞍上池,其后为 中脑,再后可见四脑 室。
完整版ppt课件 32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4.三脑室前部层面: 三脑室为双侧丘脑 与下丘脑结构间的 窄带状缝隙,内含 脑脊液,呈水样信 号,此层面位置稍 低,可见三脑室的 前部,于中脑后部 可见四叠体池。
25
鞍上池层面
额窦
鞍上池 脑桥 第四脑室
完整版ppt课件
额叶 尾状核头部
外侧裂池
松果体钙化
枕叶
第三脑室层面
大脑镰 侧脑室前角 第三脑室 四叠体池
完整版ppt课件 26
侧脑室体部层面
侧脑室 脉络丛
枕叶
27
大脑镰 透明隔 大脑内静脉
大脑镰
完整版ppt课件
侧脑室上部层面
放射冠 侧脑室
枕叶
28
额叶 尾状核体部
– 向稳态的原子核发射射频脉冲 – 原子核发射信号 – 梯度磁场进行空间编码 – 产生不同MR信号的图像
完整版ppt课件 11
基本影像学检查手段
• MRI原理
完整版ppt课件 12
MRI tips
完整版ppt课件 9
MR 系统
❖ 硬件:主磁体、梯度场、 发射和接受
线圈、 控制系统 …
❖ 软件:脉冲序列
完整版ppt课件 10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曾经称为核磁共振( Nuclear MRI) • 采用的是电磁波,没有辐射伤害 • 为避免误解会产生有害射线,现称磁共振(MRI) • 原理较复杂 • 主要是四个环节:
完整版ppt课件 31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3.鞍上池层面:可见六 角或五角星形水样信 号的鞍上池,其后为 中脑,再后可见四脑 室。
完整版ppt课件 32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4.三脑室前部层面: 三脑室为双侧丘脑 与下丘脑结构间的 窄带状缝隙,内含 脑脊液,呈水样信 号,此层面位置稍 低,可见三脑室的 前部,于中脑后部 可见四叠体池。
25
鞍上池层面
额窦
鞍上池 脑桥 第四脑室
完整版ppt课件
额叶 尾状核头部
外侧裂池
松果体钙化
枕叶
第三脑室层面
大脑镰 侧脑室前角 第三脑室 四叠体池
完整版ppt课件 26
侧脑室体部层面
侧脑室 脉络丛
枕叶
27
大脑镰 透明隔 大脑内静脉
大脑镰
完整版ppt课件
侧脑室上部层面
放射冠 侧脑室
枕叶
28
额叶 尾状核体部
– 向稳态的原子核发射射频脉冲 – 原子核发射信号 – 梯度磁场进行空间编码 – 产生不同MR信号的图像
完整版ppt课件 11
基本影像学检查手段
• MRI原理
完整版ppt课件 12
MRI tips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液间隙呈五角或六角形)及中脑。 4、40mm第三脑室前部层面:重点观察内囊、
基底节和丘脑区。
26
(二)正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正常脑横断面CT扫描,常用8个标准层面: 5、50mm第三脑室后部层面:除观察内囊、基
底节和丘脑区,还观察第三脑室后部及松果体 区。 6、60mm侧脑室体部层面:观察侧脑室体部、 三角区。 7、70mm侧脑室顶部层面: 观察侧脑室顶、大 脑纵裂、脑皮髓质等。 8、80mm脑室上层面 : 观察脑沟、皮质、髓质 等。
等; 无强化:见于囊肿、水肿等。
43
脑膜瘤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3、脑结构改变
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 致,局部脑沟、脑池及脑室受压变窄或闭 塞,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脑萎缩:脑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 脑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
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脑室系统普遍扩大, 脑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梗阻上方脑室扩 大,脑池无增宽。
中枢神经系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医学影像学科
杨桦
1
前言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和脊髓
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脑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
病、颅内感染和脊髓等疾病常需 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有无(一)X线检查方法
3
(一)X线检查方法
一、X线诊断
1、头颅平片
方法简单、经济、无痛苦,是基本检查方 法。一般用后前位及侧位。
低密度:低于脑质密度, 见于炎症、梗死、 水肿、囊肿、脓肿及某些肿瘤等;
混合密度病灶:上述各种密度病灶混合存在。
40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2、增强扫描
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及脑动 脉瘤等;
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形等; 环形强化:见于脑脓肿、胶质瘤、转移瘤
6
一、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3、脊髓造影 行腰穿将对比剂注入椎管内,
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在透视下观 察其在椎管内流动的情况和形态, 以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蛛网 膜粘连。
7
脊髓造影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9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1、头颅平片 : 因个体、年龄和性别而不同。
颅板 儿童薄,成人较厚。成人颅壁 分内板、外板及板障,内外板呈高密 度线状影,板障居中,为松骨质,密 度较低。
46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4、颅骨骨质改变: 颅骨病变:如 骨折 炎症 肿瘤等;
颅内病变:蝶鞍、内耳道扩大。
颅缝 冠状缝、矢状缝及人字缝为颅 盖骨缝,呈锯齿形透亮影;后囟与人 字缝间有时可见缝间骨,无病理意义。
10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颅板压迹
脑回压迹:脑回压迫内板形成的局限性颅板 变薄区,X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
脑膜中动脉压迹:脑膜中动脉对颅骨内板压迫 所致,侧位上呈条状透亮影,居冠状逢后方;
头颅平片有几种诊断的可能: A、明确病变的位置;
B 、提示病变存在,但不能确诊; C 、临床表现明显但无异常发现,这是平片
限度。
4
一、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2、脊椎平片 通过观察脊椎正、侧位片有
可能发现椎管内病变。
5
一、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3、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将有机碘对比剂引入脑血管内以 显示脑血管; 颈动脉造影可显示大脑的大部分 血管; 主要用于诊断: 脑动脉瘤 血管发育异常 血管闭塞等症
2、增强扫描
经静脉注入含碘水溶性对比剂后再行扫描, 多用 60%泛影葡胺 1.5~2.0ml/kg体重,静脉内 推注或滴注。(病灶有无增强是指病灶密度有 无增高),增强与病变组织供血、充血、过度 灌注、血脑屏障形成不良或被破坏等因素有关。 根据有无增强、增强的程度和形式、帮助我们 确定病变的性质。
注意:碘过敏患者不能行增强扫描。
12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生理性钙斑
松果体钙化:圆形或散在致密影,直径0.5cm 左右,侧位片位于鞍背的上、后方各3.0cm处, 后前位片位于中线;
侧脑室脉络丛球钙化:直径1.0~1.5cm,后前 位片位于中线两旁2.5cm处眼眶上方,侧位片 位于松果体钙化斑的下、后方1.0~1.5cm处。
大脑镰钙化:后前位呈三角形或带状致密影, 居中线;
13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2、脑血管造影
正常脑血管: 分布均匀, 走行自然, 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 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管壁光滑。
17
分正 布常
脑 血 管
分正 布常
脑 血 管
(三)疾病的X线表 现
一、X线诊断
1、颅脑疾病X线表现 2、脊髓疾病X线表现
板障静脉压迹:多见于顶骨,呈网状或树枝状 透亮影;
蛛网膜颗粒压迹:呈颗粒状低密度影,直径 0.5~1.0厘米,位于额顶骨中线两旁。
11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蝶鞍 在颅骨侧位片上观察蝶鞍大小、 形态及结构,正常蝶鞍前后径为 7~16mm、深径7~14mm,形态分为椭 圆形、扁平形和圆形。
内耳道 于后前位片可从眶内观察, 两侧内耳道对称,宽径不超过10mm。
27
(二)正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结合教材P-301~302正常颅脑 CT图像,学习正常脑CT表现
28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1、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高于脑质密度,见于出血、钙化和富 血管性肿瘤;
等密度:与脑质密度相同,见于某些肿瘤及血 管性病变等;
25
(二)正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正常脑横断面CT扫描,常用8个标准层面: 1、10mm颅底层面 :通过眦耳线上方10mm,
由前向后见眶顶蝶窦、颅中窝、枕大孔等。 2、20mm蝶鞍层面:可见垂体窝、岩锥、内耳
道、第四脑室、颅前、中和后窝脑组织。 3、30mm鞍上池层面:可见鞍上池(低密度脑
21
二、CT诊断
(一)颅脑CT检查方法
22
(一)颅脑CT检查方 二、CT诊断 法
1、平扫
横断面扫描为主,以眦耳线(眼外眦 与外耳孔中心连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扫 描8~10层,层厚10mm,有时加扫冠状面 (扫描时头部需固定不动,不合作患者 及儿童需给予镇静)
23
(一)颅脑CT检查方 二、CT诊断 法
基底节和丘脑区。
26
(二)正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正常脑横断面CT扫描,常用8个标准层面: 5、50mm第三脑室后部层面:除观察内囊、基
底节和丘脑区,还观察第三脑室后部及松果体 区。 6、60mm侧脑室体部层面:观察侧脑室体部、 三角区。 7、70mm侧脑室顶部层面: 观察侧脑室顶、大 脑纵裂、脑皮髓质等。 8、80mm脑室上层面 : 观察脑沟、皮质、髓质 等。
等; 无强化:见于囊肿、水肿等。
43
脑膜瘤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3、脑结构改变
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 致,局部脑沟、脑池及脑室受压变窄或闭 塞,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脑萎缩:脑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 脑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
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脑室系统普遍扩大, 脑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梗阻上方脑室扩 大,脑池无增宽。
中枢神经系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医学影像学科
杨桦
1
前言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和脊髓
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脑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
病、颅内感染和脊髓等疾病常需 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有无(一)X线检查方法
3
(一)X线检查方法
一、X线诊断
1、头颅平片
方法简单、经济、无痛苦,是基本检查方 法。一般用后前位及侧位。
低密度:低于脑质密度, 见于炎症、梗死、 水肿、囊肿、脓肿及某些肿瘤等;
混合密度病灶:上述各种密度病灶混合存在。
40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2、增强扫描
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及脑动 脉瘤等;
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形等; 环形强化:见于脑脓肿、胶质瘤、转移瘤
6
一、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3、脊髓造影 行腰穿将对比剂注入椎管内,
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在透视下观 察其在椎管内流动的情况和形态, 以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蛛网 膜粘连。
7
脊髓造影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9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1、头颅平片 : 因个体、年龄和性别而不同。
颅板 儿童薄,成人较厚。成人颅壁 分内板、外板及板障,内外板呈高密 度线状影,板障居中,为松骨质,密 度较低。
46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4、颅骨骨质改变: 颅骨病变:如 骨折 炎症 肿瘤等;
颅内病变:蝶鞍、内耳道扩大。
颅缝 冠状缝、矢状缝及人字缝为颅 盖骨缝,呈锯齿形透亮影;后囟与人 字缝间有时可见缝间骨,无病理意义。
10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颅板压迹
脑回压迹:脑回压迫内板形成的局限性颅板 变薄区,X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
脑膜中动脉压迹:脑膜中动脉对颅骨内板压迫 所致,侧位上呈条状透亮影,居冠状逢后方;
头颅平片有几种诊断的可能: A、明确病变的位置;
B 、提示病变存在,但不能确诊; C 、临床表现明显但无异常发现,这是平片
限度。
4
一、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2、脊椎平片 通过观察脊椎正、侧位片有
可能发现椎管内病变。
5
一、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3、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将有机碘对比剂引入脑血管内以 显示脑血管; 颈动脉造影可显示大脑的大部分 血管; 主要用于诊断: 脑动脉瘤 血管发育异常 血管闭塞等症
2、增强扫描
经静脉注入含碘水溶性对比剂后再行扫描, 多用 60%泛影葡胺 1.5~2.0ml/kg体重,静脉内 推注或滴注。(病灶有无增强是指病灶密度有 无增高),增强与病变组织供血、充血、过度 灌注、血脑屏障形成不良或被破坏等因素有关。 根据有无增强、增强的程度和形式、帮助我们 确定病变的性质。
注意:碘过敏患者不能行增强扫描。
12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生理性钙斑
松果体钙化:圆形或散在致密影,直径0.5cm 左右,侧位片位于鞍背的上、后方各3.0cm处, 后前位片位于中线;
侧脑室脉络丛球钙化:直径1.0~1.5cm,后前 位片位于中线两旁2.5cm处眼眶上方,侧位片 位于松果体钙化斑的下、后方1.0~1.5cm处。
大脑镰钙化:后前位呈三角形或带状致密影, 居中线;
13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2、脑血管造影
正常脑血管: 分布均匀, 走行自然, 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 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管壁光滑。
17
分正 布常
脑 血 管
分正 布常
脑 血 管
(三)疾病的X线表 现
一、X线诊断
1、颅脑疾病X线表现 2、脊髓疾病X线表现
板障静脉压迹:多见于顶骨,呈网状或树枝状 透亮影;
蛛网膜颗粒压迹:呈颗粒状低密度影,直径 0.5~1.0厘米,位于额顶骨中线两旁。
11
一、X线诊断
(二)正常X线表现
蝶鞍 在颅骨侧位片上观察蝶鞍大小、 形态及结构,正常蝶鞍前后径为 7~16mm、深径7~14mm,形态分为椭 圆形、扁平形和圆形。
内耳道 于后前位片可从眶内观察, 两侧内耳道对称,宽径不超过10mm。
27
(二)正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结合教材P-301~302正常颅脑 CT图像,学习正常脑CT表现
28
(三)异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1、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高于脑质密度,见于出血、钙化和富 血管性肿瘤;
等密度:与脑质密度相同,见于某些肿瘤及血 管性病变等;
25
(二)正常颅脑CT影 二、CT诊断 像
正常脑横断面CT扫描,常用8个标准层面: 1、10mm颅底层面 :通过眦耳线上方10mm,
由前向后见眶顶蝶窦、颅中窝、枕大孔等。 2、20mm蝶鞍层面:可见垂体窝、岩锥、内耳
道、第四脑室、颅前、中和后窝脑组织。 3、30mm鞍上池层面:可见鞍上池(低密度脑
21
二、CT诊断
(一)颅脑CT检查方法
22
(一)颅脑CT检查方 二、CT诊断 法
1、平扫
横断面扫描为主,以眦耳线(眼外眦 与外耳孔中心连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扫 描8~10层,层厚10mm,有时加扫冠状面 (扫描时头部需固定不动,不合作患者 及儿童需给予镇静)
23
(一)颅脑CT检查方 二、CT诊断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