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吕知识讲解
古乐十二律
古乐十二律折叠编辑本段简介"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
早在公元前522年(即周景王二十三年),周景王想铸造钟,就向他的名叫州鸠的乐官询问有关音律问题,州鸠讲了关于律和数的关系,并列举了十二律的名称。
此事记载在《国语》一书中,《国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约为公元前5世纪。
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关于十二律的计算已经相当精确了。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十年(庚戌,公元五九零年)帝践祚之初,柱国沛公郑译请修正雅乐,诏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博士何妥等议之,积年不决。
译言:"古乐十二律,旋相为宫,各用七声,世莫能通。
"译因龟兹人苏祗婆善琵琶,始得其法,推演为十二均、八十四调,以校太乐所奏,例皆乖越。
译又于七音之外更立一声,谓之应声,作书宣示朝廷。
与邳公世子苏夔议累黍定律。
主牛弘时人以音律久无通者,非译、夔一朝可定。
帝素不悦学,而牛弘不精音律,何妥自耻宿儒反不逮译等,常欲沮坏其事,乃立议,非十二律旋相为宫及七调,竞为异议,各立朋党;或欲令各造乐,待成,择其善者而从之。
妥恐乐成善恶易见,乃请帝张乐试之,先白帝去:"黄钟象人君之德。
"及奏黄钟之调,帝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
"妥因奏止用黄钟一宫,不假馀律。
帝悦,从之。
知时又有乐工万宝常,妙达钟律。
译等为黄钟调成,奏之,帝召问宝常,宝常曰:"此亡国之音也。
"帝不悦。
宝常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
宝常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损益乐器,不可胜纪。
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
苏夔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宝常乐竟为威所抑,寝不行。
古夏正及平陈,获宋、齐旧乐器,并江左乐工,帝令廷奏之,叹曰:"此华夏正声也。
"乃调五音为五夏、二舞、登歌、房内等十四调,宾祭用之。
仍诏太常置清商署以掌之。
知折叠编辑本段名称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如下。
律吕浅谈---孙毓芹
律吕浅谈---孙毓芹记得小时候,老师讲古文观止中欧阳修的《秋声赋》,讲到“秋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两句,他不得不用中国十二律的原理来解释。
什么凤凰鸟雌雄呼叫啦,什么六律六吕,律吕调阳啦,什么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啦。
一大套的理论,讲了半天,究竟商声是什么,夷则是什么东西,甲乙木庚辛金又是何意义,它们彼此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一群小同学们越听越糊涂,简直是丈六金身,摸不着头脑只觉得老师讲的话,离题越来越远了,有的同学忍耐不住便起来发问,这一问不消说,老师的火可大啦,满头大汗,张口结舌,把教鞭在讲桌商用力的打了一阵,然后大骂同学们不用心听他老人家的讲解,怒气冲冲,几乎要打人的样子。
大家只好默默无声,一堂课弄得不欢而散。
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一直横梗在心。
多少年来,也曾请教过许多的老先生们,可以说答覆的都是一样,千篇一律的老套子,越来越糊涂,甚至还不如小时候老师讲的好。
后来从寿农先生学琴,才知道所谓“商”者,乃是五音中的一个,等于现在1、2、3、4、5、6、7中的“2”。
至于“夷则”者,就是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中的一个。
寿农先生是个西装革履比较现代化的学人,他解释律吕,并不讲什么凤凰鸟叫等问题,但是仍然出不了旧套数。
把琴面上十三个白色点子,指给我说:“这叫做十三徽。
每个徽占一个律,中间的那个最大的白点,从两端数,都是第七。
是超出十二律以外而共用的。
其余的十二个,从头数下去,黄钟、大吕、太簇……等,便是十二律,并且十二律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中间的象征着润月。
'夷则’是第九个律,但在音乐上使用起来,恰当七月的律。
”这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律与音有何关系,所谓律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终不能打开这个闷葫芦。
当时因为学琴曲心切,也并未深究这个问题。
直到来台以后,得遇吾师章公梓琴,学习操缦,重理旧业。
章师是来台最老的古琴学家,也是一位音律专家,每逢随侍左右的时候,他老人家总是喜欢由解释音而牵涉到律的问题。
五音十二律知识
对应人的五臓是“肺”;诗词曲赋五声调为“齿音”;五色为“白”;五味为“辛”(辣);五斗星中为“西斗四星”(即心宿四星,实际我们所见只是三颗。在天蝎座);五常为“义”;五季中是为“秋季”。包括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
五音十二律的知识
五音十二律的知识
宫、商、角、徵、羽谓之五音,相当于简谱里的12356。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
优雅的中国古典乐曲,令我们如醉如痴。伴随美妙的旋律,宫、商、角、徵、羽跳入了感觉器官,调节了我们心肝脾肺肾的平衡,并使我们心灵融入到音乐动感世界与绚丽的星河之中。
史书中记载的与这段故事内容略有不同,但大部分较相似。其“候气之法”,在《续汉书·律历志》就有记载:“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每律各一……,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气至而灰动”。就是这个故事。见(汇编一四七0页)又说:殿中候气,用玉律十二;惟二至(冬至)
用玉律十二;惟二至(冬至与夏至)乃候灵台(古时的天文台),用竹律六十(下文涉及)。
10.应钟:“应钟者,阳气之应,不用事也。”为十月,季节孟冬。五色为黑,五味为咸,五音为羽,五帝为颛顼,五行为水,五臓为肾。天干为壬癸,地支是亥。方向为西北,八风是不周风。十二经脉为手少阳三焦经。宿相为日在尾,昏危、旦七星。
11.黄钟:“黄钟者,阳气踵(zhòng 读众,此处意同随)黄泉而出也。”为十一月,季节仲冬。五色五味五音五帝五行五臓天干同应钟
8.南吕:“南吕者,言阳气之旅入藏也。”为八月,季节仲秋。五色五味五音五帝五行五臓天干同夷则。地支为酉,方向西方,八风为阊阖(chāng hé 读昌河 )风。(部分涼风)。十二经脉为足少阴肾经。宿相为日在角,昏牵牛、旦觜觿(zǐ xī 读子西)。
?《黄帝内经365》--038.律吕
《黄帝内经365》--038.律吕·黄帝内经365··第一章生气通天··第八节律吕·二、律吕(038)律是古代用来正音的竹管,用律管定出来的音也叫律。
古人定出十二种音律,统称“十二律”。
十二律中,阳律有六,叫“律”;阴律有六,叫“吕”,合称“律吕”。
谈律吕,先要明白声、乐、音在概念上的区别。
物体因震动发出的响声是声,一般叫做“声音”,包括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震动所发出的声响都可以叫做声音。
物体有规律的震动所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乐音中包含了节奏、音调高低长短等元素。
而“音乐”则是人们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思想情感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如《礼记》曰:“声成文谓之音。
”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音色包括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两种,人声音色如童声、女声、男声之类),将这些音乐元素相互结合,就产生了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律、曲调(旋律)、和声、调式等,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律和旋律。
古人对音和乐的认识,如《礼记·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又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急促)以杀(细小);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也。
”《礼记》又进一步将音乐与社会人事相联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由此古人相信,确定音高标准的律吕,是与天地人事相通的。
人类最早伴随生产生活出现的劳动号子、敲打木石、相互呼喊等,可看成是最早的音乐。
关于律吕的起源,学界一般相信《尚书·尧典》所载:“(舜)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十二律——精选推荐
⼗⼆律解读听语⾳古乐分为⼗⼆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律分别对应⼗⼆⽉。
太簇亦指农历正⽉。
太簇是阳律,取万物动⽣,簇地⽽出之意。
这时⽵管⾳与太簇声和,所以《礼记·⽉令》说:“(孟春之⽉)律中太簇。
”后世遂称太簇为“正⽉律”。
亦⽤以指代夏历正⽉。
中医应⽤听语⾳1、⼗⼆律的形成关于⼗⼆律的形成,⼤致有两种说法。
《吕⽒春秋·古乐》云:“黄帝令伶伦作为律。
……听凤凰之鸣,以别⼗⼆律。
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黄钟之宫,适合。
”另外,《吕⽒春秋·⾳律》记载:“⼤圣⾄理之世,天地之⽓,合⽽⽣风。
⽇⾄则⽉钟其风,以⽣⼗⼆律。
……天地之风⽓正,则⼗⼆律定矣。
”尽管这些只是传说,但它们说明⼗⼆律取象于⾃然界⼗⼆⽉。
以上两种说法虽然不⼀致,但都可看出⼗⼆律通应⼗⼆⽉阴阳变化。
2、⼗⼆律吕制度《史记·律书》云:“黄钟长⼋⼨七分⼀,宫。
……应钟长四⼨⼆分三分⼆,⽻。
”⼜《吕⽒春秋·⾳律》记载:“黄钟⽣林钟,林钟⽣太簇,……三分所⽣,益之⼀分以上⽣。
三分所⽣,去其⼀分以下⽣。
黄钟、⼤吕、太簇、夷则、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射、应钟为下。
”⼗⼆律吕制度由“三分损益法”求得,参考以上⽂献⽤数学说明如下:黄钟81林钟81×2/3=54(三分损⼀)太簇54×4/3=72(三分益⼀)南吕72×2/3=48(三分损⼀)姑洗48×4/3=64(三分益⼀)应钟64×2/3=42.6667(三分损⼀)蕤宾42.6667×4/3=56.8889(三分益⼀)⼤吕56.8889×4/3=75.8519(三分益⼀)夷则75.8519×2/3=50.5679(三分损⼀)夹钟50.5679×4/3=67.4239(三分益⼀)⽆射67.4239×2/3=44.9492(三分损⼀)仲吕44.9492×4/3=59.9323(三分益⼀)以上的顺序是阳律与阴吕互相间隔,黄钟为阳律之始,林钟为阴律之始。
吕律调阳律历通融的原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古...
吕律调阳律历通融的原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古...
古人不断的测量每一个节气点日影的长度,发现变化不是平均值,是一个变量,一个系数。
通过观察笛子,钟,琴,发现音乐是按系数比,定开孔尺寸,最早是五音,数为81 72 64 54 48(五个数不等比差)。
后改为12律,也就是2的12次开方,12平均律。
这个数值是算不出来的,只能用三分损益生成⁶√2,
3分损益一次为2/3*4/3=8/9
8/9就是⁶√2
8⁶/9⁶=262,144/531,441≈2
⁶√2≈8/9
也就是说,地支从子为X,寅就是X*(⁶√2≈8/9)…×6次,就等于次子为X/2
实现了6次方,平论律算法
也就是变量计算三角函数余切值,实现影长变化不是平均值,是一个固定系数的变量。
同时就以这种算法代入历法系统,计算每一个节气点的日影长度。
律吕调阳中的古人智慧:看宇宙天地,悟天文历法,通音律算法
律吕调阳中的古人智慧:看宇宙天地,悟天文历法,通音律算法《千字文》第八句为“律吕调阳”,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何为律吕,居然能调节阴阳?难道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下面我们就通过律吕、节气、阴阳气等了解这一句话,看一看我们的古圣先贤在宇宙中领悟了什么,掌握什么样的大道。
一、何为律吕什么叫律吕呢?律吕最初是用来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相当于现在音乐上的定音管。
后来根据其长度特性可用来协调阴阳,定出节气。
律吕指十二律吕,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为阳,称为六律;双数为阴,称为六吕。
因六律第一个是黄钟,六吕第一个是大吕,所以有成语“黄钟大吕”,用来形容音乐或其他艺术庄严正大。
关于律吕的起源以及发明人,并没有定论,相关史书记载也互相冲突。
刘昭在《后汉书》中认为是伏羲氏,班固在《汉书》中认为始自黄帝,而且这两种说法只在本书中提及,其他书中并没有相同记录。
在《尚书·尧典》中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又曰:“我欲闻六律、五声、八音……”说法是黄帝命令夔来制作律吕。
这个说法在《礼记》、《吕氏春秋》、《史记》中都有类似内容。
贾湖骨笛因此,我们姑且认为,律吕的发明是黄帝时期的夔。
但肯定在新石器时代,祖先已经发明了律管。
比如在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骨笛,距今8000年,采用仙鹤的腿骨制成,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乐器。
中国古代文明虽然是一直延续不断,但不同朝代间的度量标准、音律标准等并不尽相同,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标准流传下来,因此律吕在不同的朝代所对应的音高也略有差异,尤其在五胡乱华后,唐以前和唐以后完全不同。
中国古代的乐理思想与现在学习和流行的西方乐理思想完全不同,有兴趣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因为个人音乐水平实在不高,实在看不懂,就不作讲解了。
二、律吕的长度1、计算方式律管的长度采用“隔八相生,三分损益”法计算。
十二律名与现代音名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律名与律吕
第一节十二律名与现代音名的对应关系
中国古代的一本重要音乐理论著作《乐记》里说:声成文,谓之音。
它的意思是讲,将“宫、商、角、徵、羽”等“声”,组织起来就是“音”。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声音组织起来就成了音乐。
音乐里面有声音,声音的高度有标准,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里把有标准、有规律、成体系的音高叫做“律”。
具体说来,“律”可以表示“律名”、“律高”、“律制”,有时还表示“十二律”等概念。
(1)十二律名及排列顺序
中国古人很早就能将一个八度划分成12份,其中的每份,都是一个有标准的音高(律)。
12个有标准的音高合在一起,被叫做“十二律”。
而其中的每一个律,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律名”,其意义相当于现代乐理教本中所讲的C、D、E、F、G、A、B等音名,它们合在一起,就叫做“十二律名”,它们分别是: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背诵口诀:
第一步:黄大太、夹姑仲、蕤林夷、南无应
第二步:黄钟(1)、太簇(2)、姑洗(3)、仲吕(4)、林钟(5)、南吕(6)、
应钟(7)
第三步:大吕(#1)、夹钟(#2)、蕤宾(#4)、夷则(#5)、无射(#6)
(2)十二律名与现代音名的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乐理中的“律名”与近现代乐理中的“音名”,二者是可以对应的。
如果使十二律中的第一律黄钟相当于现代乐理音名中的C,那么,古代十二律名与近现代音名可以形成如下对照: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范望注《太玄經》之十二律呂數
范望注《太玄經》之十二律呂數-1-范望注《太玄經》之十二律呂數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XiāoXiāngGuǎn112何世強HoSaiKeung提要:《太玄經》提及十二律呂之下生及上生,但無說明其算法,晉?范望依漢時之算法作注,並配以陰陽氣之升降說。
本文亦涉及地支數之下生與上生。
關鍵詞:上生、下生、陽氣、陰氣、范望、十二律呂。
第1節五音十二律《太玄經卷第八?太玄數第十一》提及十二律呂之下生及上生,但無說明其算法,晉?范望依漢時之算法作注,本文主要討論范望之注文。
宜注意者乃范望以陰陽氣之升降及萬物之消息以解說十二律呂。
筆者所用之《太玄經》為十卷之?四部叢刊?景明萬玉堂翻宋本?,亦採用?四庫全書薈要?子部?《太玄經》。
?四庫全書?本乾隆四十二年十月總校官陸費墀撰序曰:雄書擬《易》而作,以家準卦,以首準彖,以贊準爻,以測準象,以文準《文言》,以摛、瑩、掜、圖、告準《繫辭》,以數準《說卦》,以衝準《序卦》,以錯準《雜卦》。
全仿《周易》古今經傳,各自為篇。
以上之說亦深得《太玄》之旨也。
筆者所用之兩版本皆有范望注文,惟萬玉堂翻宋本之范望注文謬誤較多。
談十二律宜先談五音,談五音宜先談其律數。
現先談五音之律數,《史記?書?律書》有以下之五音律數:-2-律數:九九八十一以為宮。
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
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
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
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
以下為五音之律數之下生及上生之算法及排序:五音律數表五音律數﹝算法﹞五音律數﹝排序﹞宮9×9=81宮81徵81×(1–31)=54商72商54×(1+31)=72角64羽72×(1–31)=48徵54角48×(1+31)=64羽48注意律長則聲濁﹝低音﹞,律短則聲清﹝高音﹞,其次序為81、72、64、54、48,即宮、商、角、徵、羽。
即宮聲最濁,羽聲最清。
五音配五行、五行及相應之數、四季、天干及人事。
五音十二律与旋宫转调
五音十二律与旋宫转调五音十二律与旋宫转调【編輯:伯喈】五音: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由七个音符组成,按固定音名称为“C、D、E、F、G、A、B”,在简谱中记为“1、2、3、4、5、6、7”,用唱名则说成是“do、re、mi、fa、sol、la、si”,这就是七声音阶。
在七声音阶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个半音,就成了12音阶,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使用更多的却是五声音阶。
虽然只用了五个音符,但有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内涵。
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称五声音阶。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在五音中,古人通常以“宫”音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五音”。
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而以宫音为主音的调,结声构成的调(式)名,便称为宫调。
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五音的第二级音,为“商”音。
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
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
五音十二律的金口诀
五音十二律的金口诀五音十二律五音又称五声。
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相当于12356,即:do、re、mi、sol、la。
(2)声韵学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分别与喉、齿、牙、舌、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
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
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
戏曲演员准确地掌握了五音的部位,再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运用,即能做到吐字准确,称为五音齐全,而不能准确掌握五音的演员,被称为五音不全。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五音”。
五音十二律中文名:五音十二律具体内容:宫、商、角、徵、羽出自《周礼·春官》又称:五声1五音宫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
《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
中国最古老的音阶《五音十二律》你了解多少?值得你停下脚步一赏
中国最古老的音阶《五音十二律》你了解多少?值得你停下脚步一赏五音十二律五音又称五声。
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相当于12356,即:do、re、mi、sol、la。
(2)声韵学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分别与喉、齿、牙、舌、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
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
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
戏曲演员准确地掌握了五音的部位,再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运用,即能做到吐字准确,称为五音齐全,而不能准确掌握五音的演员,被称为五音不全。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五音”。
中文名:五音十二律具体内容:宫、商、角、徵、羽出自:《周礼·春官》又称:五声1、五音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
《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
十二律吕的含义
十二律吕的含义施成吉【摘要】"十二律吕"指的是有复频形态和弹性效力的十二律。
该种名称沿袭中国传统乐律学中的大吕、夹钟、仲吕、南吕和无射等一些吕名。
十二律采取三分损益法来分析,其中涉及到五音、七声和十二律等,具备了音阶,该种元素主要是着眼于宫展开,在此基础上"旋相为官"的思想也就相应形成了。
一、十二律吕简介黄钟黄钟所敲击出的声音较为宏亮,主要存在于宫、商和羽之中,而宫为核心的黄钟,鉴于此五十二律形成了。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十二律;三分损益法;中国传统;乐律学;黄钟;音阶【作者】施成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12“十二律吕”指的是有复频形态和弹性效力的十二律。
该种名称沿袭中国传统乐律学中的大吕、夹钟、仲吕、南吕和无射等一些吕名。
十二律采取三分损益法来分析,其中涉及到五音、七声和十二律等,具备了音阶,该种元素主要是着眼于宫展开,在此基础上“旋相为官”的思想也就相应形成了。
一、十二律吕简介黄钟黄钟所敲击出的声音较为宏亮,主要存在于宫、商和羽之中,而宫为核心的黄钟,鉴于此五十二律形成了。
大吕其为古代的乐律名。
在古代的音乐领域之中将其主要分为十二律,而其中阴和阳分别有六个,对于六阴而都叫做吕,帘外的四个叫做大吕。
太簇按照《吕氏春秋通诠》中相关文献表面,太簇指的是古代音域领域内十二律中第二个阳律。
清朝学者黄宗羲在《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的长度为八寸,总计六百四十八分。
古代文人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进行相对应,太簇与正月相对应,因此太簇是农历正月的另外一个称呼。
夹钟夹钟属于古代乐律名。
古乐是由十二律组成,阴阳分别包含六个,而其中第四个为夹钟。
此外,在古代,夹钟还能够发挥出计量和计时的作用。
姑洗姑洗为古代乐律的名。
古乐是由十二律组成的,阴阳分别有六个,其中第五个即为姑洗。
仲吕燕宾燕宾处在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
该律是由阴阳奇数组成的,其中第六是阳律名叫做六律;此外偶数六为阴律名叫做六吕,上述几项统称律吕。
律吕相生,阖辟往来的应用
律吕相⽣,阖辟往来的应⽤古时候⾳律在《易经》应⽤当中是很普遍的,但由于现代教育的缺失,致使我们甚少接触到⾳律。
《黄帝内经●素问》的运⽓篇章,讲的就是如何⽤五⾳定运。
五⾳应⽤当中,我们⽤得最多的莫过于纳⾳五⾏,不过⼤多数学者却不知它们是由⾳律⽽来。
⾳律在风⽔应⽤当中也是很重要的,不过由于⾳律有点难懂,所以学的⼈更少。
风⽔⽤得最多的就是律吕阖辟之法,⽤的就是律吕隔⼋相⽣,逢三损益的原理,再结合律吕卦⽓⽤以动作。
上图是⼗⼆地⽀对应⼗⼆律吕。
⼦--黄钟,丑--⼤吕,寅--太蔟,卯--夹钟,⾠--姑洗,巳--仲吕,午--蕤宾,未--林钟,申--夷则,⾣--南吕,戌--⽆射,亥--应钟。
其中:⼦寅⾠午申戌为六律,丑卯巳未⾣亥为六吕,六律六吕共⼗⼆律吕。
按律吕隔⼋相⽣的原理(不是五⾏相⽣),黄钟→⽣林钟,林钟→太蔟,太蔟→南吕,南吕→姑洗,姑洗→应钟,应钟→蕤宾,蕤宾→⼤吕,⼤吕→夷则,夷则→夹钟,夹钟→⽆射,⽆射→仲吕,仲吕→复⽣黄钟。
对应地⽀则是,⼦→未,未→寅,寅→⾣,⾣→⾠,⾠→亥,亥→午,午→丑,丑→申,申→卯,卯→戌,戌→巳,巳→⼦。
以上是隔⼋相⽣,何谓“逢三损益?”,如黄钟⽣林钟,林钟⽣太蔟,其中黄钟与太蔟刚好相差三位。
黄钟⼦是⼀阳⽣,复为消息卦,应⼗⼀⽉。
⼤吕丑是⼆阳⽣,临为消息卦,应⼗⼆⽉。
太蔟寅是三阳⽣,泰为消息卦,应正⽉。
夹钟卯是四阳⽣,归妹为消息卦,应⼆⽉。
姑洗⾠是五阳⽣,夬为消息卦,应三⽉。
仲吕巳是六阳全,乾为消息卦,应四⽉。
蕤宾午是⼀阴⽣,逅为消息卦,应五⽉。
林钟未是⼆阴⽣,遁为消息卦,应六⽉。
夷则申是三阴⽣,否为消息卦,应七⽉。
南吕⾣是四阴⽣,观为消息卦,应⼋⽉。
⽆射戌是五阴⽣,剥为消息卦,应九⽉。
应钟亥是六阴全,坤为消息卦,应⼗⽉。
上图是罗盘⼆⼗四⼭对应⼗⼆律吕。
《易》⽈:“阖户谓之乾,辟户谓之坤,⼀阖⼀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六律六吕往来相⽣就是阖辟往来。
风⽔应⽤当中另将⼆⼗四⼭中的⼋个天⼲和四个卦称为阖,⽽⼗⼆地⽀称为辟。
文字解读——律吕调阳
文字解读——律吕调阳
本期解读——【律吕调阳】
【律】左为甲骨文,左边是双人旁,指路,一遵行,中间是笔,右侧为手。
会义为用笔写下,需要遵守的规章。
说文解字:均布。
有普遍蕴涵与万物中的真理之意。
古代音律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律,奇数各律叫“律”,偶数各律叫“吕”,这十二律正好与十二月的阴阳变化相应。
引申为:法则,真谛。
如:法律,规律。
约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吕】篆文,像两骨节相连。
象形。
本义:脊梁骨。
后引申指十二律里的阴律,称“六吕”。
也指吕姓。
【调】篆文,左是言,右是周。
会义。
此时读:tiao。
本义指商量后达成一致决策。
引申为:使和谐、合理、匀称。
也有挑逗之意,如:调情。
读diao时,有查看、调动、和声调之意。
如:调查,调档,腔调等。
【阳】左上为甲骨文,右下为篆文。
甲骨文左侧为阜,即台阶或山,右侧为阳光照射。
篆文,右侧加三撇表示照射时的光影。
会义。
本义为:阳光照射在山的南面。
说文解字:高而亮的意思。
引申为:阳光,明显的(地),凸出的和男性生殖器。
如:阳奉阴违,阳文图章,阳痿等。
上期字谜答案:来。
看看古文字可知——來。
文学常识:宫调十二律
文学常识:宫调十二律黄钟宫调之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仲吕为清角、蕤宾为变宫、林钟为徵、南吕为羽、无*为清羽、应钟为变宫,故此所论之十二律以宫、大吕、商、夹钟、角、清角、变徵、徵、夷则、羽、清羽、变宫为名。
然实有十二宫系,八十四调,为名杂然,大有不善,我遂改“大吕”为“上宫”,“夹钟”为“下角”,“夷则”为“上徵”,而得“宫调十二律”:宫(c)、上宫(#c)、商(d)、下角(be)、角(e)、清角(f)、变徵(#f)、徵(g)、上徵(#g、ba)、羽(a)、清羽(bb)、变宫(b)。
国内以五声为本,而后之雅乐增变徵、变宫二音,清乐增清角、变宫二音,燕乐增清角、清羽二音。
却终无上宫、下角与上徵三音,以至我以“西方变音”相谓,敢问国乐缺此三音而其故何在?物以事理为通,中西音乐实则同宗。
雅乐之于西方,如g大调与e 小调之阶式;燕乐之于西方,如f大调与d小调之阶式;清乐之于西方,如c大调与a小调之阶式。
于是雅乐与燕乐可视其为清乐之“近关系调统”,真正自然调式偏音实惟清角与变宫耳。
悦人耳者有五声之于清乐也,于是为保其自然调*,欲使上宫,必使变徵;欲使下角,必使清羽;欲使上徵,必使变徵与上宫也。
非此,则非中古调式之曲,若更非和声之于旋律之式,质同转调之频频,自罕与人乐感矣。
前文道要为斯文以见清羽、上宫、下角与上徵之于五声之所用,今者别其类而论之。
其一为加之五声而成中古调式之于大小和声与旋律之阶式,其在本宫七声之内则为“真调式偏音”,想必后人会简谓之“真偏音”。
加之不变本宫各音之质,如变宫、清角、上徵去徵、上行同加变徵与上徵去徵、同加变宫与清角、加变宫或清角之与上徵去羽、下行同加清羽与上徵去羽。
其二为加之使本宫音阶调*转为远近关系调,如变徵、上徵之依五度相生律而加之变音,使本宫各音变质,本质为转调。
其三为加之使音阶不具调*,可视为由本宫调式之离调。
雅乐增上宫,不去宫,其质如由g大调转之为d大调;去宫,变本宫而生新宫,度曲者必依新宫记之于谱,则上宫无矣。
律吕调阳简单解释
律吕调阳简单解释律吕调阳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调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中国音乐理论中,律指的是音乐的音阶体系,吕则是其中的一种特定音阶。
律的概念律可以理解为一种由七个音符组成的音阶体系。
在中国古代,律被广泛应用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祭祀仪式等场合。
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和探索不同音符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律:五声律和十二声律。
五声律由五个基本音符组成,分别是宫、商、角、徵和羽;而十二声律则由五声律加上升半音和降半音形成。
这些不同类型的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吕调阳吕是十二声律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
它包含了七个基本音符:宫、商、角、徵、羽、姑和梓。
吕调阳是指以吕音为调性中心的音乐曲调,它具有明亮、欢快和舒畅的特点。
吕调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被广泛运用,无论是古代宫廷音乐还是民间乐曲,都可以找到吕调阳的身影。
这种调式通常用于表达喜庆、祝贺和欢乐的情绪,因此在庆典、婚礼和节日等场合中经常能够听到吕调阳的音乐。
律吕调阳的演奏技巧要演奏出律吕调阳的美妙旋律,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演奏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巧:1.弹拨法:使用弹拨乐器如古琴、琵琶等,通过手指或器械弹动琴弦来发出声音。
2.吹奏法:使用吹奏乐器如笛子、唢呐等,通过口腔和气流控制来产生不同音符。
3.拉弦法:使用拉弦乐器如二胡、中胡等,通过手指在琴弦上拉动产生声音。
4.敲打法:使用敲打乐器如钟、鼓等,通过击打乐器来发出声音。
演奏律吕调阳时,演奏者需要熟悉各种演奏技巧,并且能够根据乐曲的要求进行灵活运用。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便准确地传达出吕调阳所要表达的情感。
律吕调阳的文化意义律吕调阳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律吕调阳被视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音乐形式,常被用于祭祀仪式、宫廷礼仪和庆典活动中。
律吕调阳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高雅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人乐律之五音十二律
古人乐律之五音十二律五音古人把宫商角徵(zhǐ)羽称为五击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
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ti)和#4(fis)相当,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淮南子·天文训》把变宫叫作和,变徵叫做缪。
后世变宫又叫作闰。
我国传统音乐没有和4(fa)相当的音,变徵大致和#4(fis)近似。
律管古书上常常把五声或五音和六律并举。
可见律和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竹管。
后世律管改为铜制。
又,古人也用钟、弦定音,故有所谓管律、钟律和弦律。
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作六吕。
合称为律吕。
马王堆出图的十二律管律管的长度是固定的。
长管发音低,短管发音高。
十二律相生的三分损益法,十二个律管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这意味着十二个标准音的音高有一定的比例。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其实商角徵羽也都可以作为第一级音。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意味着调式的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为音阶起点的是徵调式,意思是以徵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类推。
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史记· 刺客列传》载:“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忼(kāng)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这里所说的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羽声就是羽调式。
宫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
在实际音乐中,它们的音高要用律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律吕
十二律吕
中国古典音乐名词,《国语?周语》中将十二律名称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
、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各律称律,双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也常称“十二律吕”。
十二律亦用三分损益法求得,有了五音、七声、十二律,并有了音阶中以宫为主的观念,“旋相为宫”的理论也由此进一步确立。
黄钟
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
张景岳:“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
黄钟为万事之本。
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
”《灵枢·九针论》:“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
”
大吕
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六阴皆称吕﹐其四为大吕。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
太簇
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
”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
夹钟
夹钟,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第四为夹钟。
同时夹钟也是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和计时单位。
姑洗
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第五为姑洗。
仲吕
蕤宾
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
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
合称律吕。
蕤宾属阳律。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
”
林钟
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林钟为其一。
夷则
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夷则为其一也。
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南吕
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南吕为其一也。
南吕中声
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无射
②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应钟
应钟也是古代乐律名。
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应钟为其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