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2
1 . 1 . 1众 多学 者 通 过 对 大 学 生 就业 现 状 研 究 , 都认 为 , 据麦 可思研究 院最新发布 的 ( 2 0 1 2年 中国大学 生就 我 国逐 步 实现 了高 等 教 育 从 精 英 化 向 大 众 化 转 变 的 目标 , 毕业生人 数逐年增加 , 高校培 养 业 报告 》数据 显 示 ,虽然 2 0 1 1届 大学毕 业 生就 业率 比 高校 扩招幅度 不断增 大 , 使 得 2 0 1 0 届 略 有 上 升 ,但 是 随着 全 球 化 的 发 展 与 知 识 经 济 的 人 才 的速 度 已经 高 于 全 国产 业人 才 吸 纳 的增 长 速 度 , 劳动力市场供 大于 求 冲击, 目前 大 学生 的 就业 形 势 依 然 严 峻 、 不容 小 觑 。 众 所 周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出现过剩状况 , 与此同时 , 当代 大 学 生 还 面 临着 很 大 的就 业 知, 大学就业 问题关乎 到国家 的经济 建设 、 社 会 的稳定 和 的 矛 盾 尖 锐 , 压 力。除 了高校扩招 每年新产 生大量 的毕业 生 即将就 业 高 等教育的健康持 续协调 发展 。 外, 还有大量往年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原 因分析 1 1 _ 2当前 我 国 大学 生 的就 业 特 点是 , 重点 学 科 高校 毕 1 . 1大学 生 的就 业 现 状 业 生 的就 业 情 况 比非 重 点 学 科 院校 毕业 的 要 可观 得 多 ; 在 0 引 言
he t s o c i e t y ' s l o n g — t e r m f o c u s o f a R e n i f o n .
从就业途径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职校论坛 o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2 0 1 3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9 期
从就业途径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蔡 仲 儒 ( 鄂州职业大学 人事处 。 湖北 鄂州 4 3 6 0 0 0 )
【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 提 出了实现顺利就业和事业发展 应该具备的几点就业的能力。 【 关键词 】 大学生 ; 就业途径 ; 就业能力
近年来 。 我 国的就业形势 较为严峻 . 大学毕业生 面l 晦着 巨大 的就 2 大学生应提高 自身就业能力
业压力 , 大学生就 业问题 已引起 了社会 的极 大关 注 , 激 烈的职场竞 争 近几年来 . 随着高校毕 业生数量 日益增多 . 大 学生就业难题 也越 所形成的就业 难已成 为大学 毕业生 的共识 。[ 1 ] 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 来越成为热点话题 .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 自身 的就业 能力 是解 中成为胜手呢?我们 不仅要关 注大学生就业途径 的表象 . 更要看到真 决其就业难题 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至 2 0 1 1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 正决定能否顺 利就业 的是就业 能力 。 业的人 口累积达 到 1 0 0 0多万 。在毕业生 数量 日 益增 多 、 就业难 日益 1 当前大 学生就 业途径的几种主要类型 明显的情况下 . 大学生在校期 间就应提早做 好就业 的准备 . 努力 提高 自身的就业 能力 . 以实现更好 地就业 。 1 . 1 校 园招 聘 2 . 1 提高规划学 习的能力 . 以提高就业能力 校 园招聘是大学生就业 的重要渠道之一 . 但校 园招 聘具 体到不 同 规划学习的能力 即大学生应 根据其 职业 发展的趋势 . 并结合个 人 学校 、 不 同专业有着较大 的差别 。首先 , 从用人单位 角度来 看 . 参加校 发展 的需要 . 选择 学习内容、 学 习方法或方式 的能力 。 而且 。 这是一 项 园招聘 的一般都是 大型和知名企业 居多 .而按 照经济管理部 门的划 伴 随大 学生成 长的长期 的活 动, 大学生必须懂得学 什么 、 何时学 、 何处 分. 大 型和知名企业仅 占全 国企业总数的 1 %. 因此就造成 了大型和知 学等 要时常反思现 在的知识结 构是否能胜 任现在或将来 不久 的职 名企业就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 校园招聘只能解决一部分大学 生的就业 位 。只有这样 , 才能懂得学 习要求 、 控制学 习过程 , 并及时调整 自己的 问题 : 其次 , 从专业选择上来 看 , 校 园招聘要求学 习成绩 、 专业 对 口等 学 习方法 . 灵活 的适应 自己所处 的复杂环境 . 最终使学 习活动达到 预 条件 . 因此 . 一些社会需求 比较 良好 的热门专业往往 更容易被 招聘单 期 目的。 位感兴趣 。 2 . 2 认真做好 自身 的职业生涯规划 . 以提高就业能力 1 . 2 人才市场 首先 。 要树立正确 的职业理想 。 大学生一旦确定 自己理想 的职业 . 人才市场的概念非常广泛 .不仅仅包括狭义的实体人才招聘 会 . 就会依据职业 目标规划 自己的学 习和实践 . 并 为获 得理想的职业做好 还包括 网上 、 社会团体等组织的人才就业渠道的统称 。 而在这其中 , 网 积极准备 。 其次 , 正确进行 自我分析和职业 分析。 自 我分析 即通过科学 络是最便捷 、 快速的就业渠道 , 除此之外 , 实体的人才市场也是 大学生 认知 的方法 和手段 . 对 自己的兴趣 、 气质 、 性格和 能力等进 行全 面分 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 . 我们着 重分析网络人 才市场和实体招聘会 两 析, 认识优势与特长 、 劣势与不足 。 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类人 才市场。 ( 1 ) 网上人才市场 在网上投递 简历 是 目 前 大学 生都 十 时. 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 、 行业性和 岗位性等特性 , 比如职业所在行 分熟悉的就业渠道 . 在短时间内可以了解 大量 用人单位并投递 简历 是 业 的现状 和发展前景 .职业 岗位对求 职者 的 自身素质和能力 的要求 这个渠道最重要的特点。但 这个渠道 的特点 是盲 目性很强 , 用人单位 等。 第三, 构建合理 的知识结构 。 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 和大学 生都无 法对对 方进行更 为深入具体 的了解 在 网上人才 市场用 将已有知识科学地 重组 . 建构 合理 的知识 结构 . 最大 限度地发挥 知识 人单位更 重视应聘者 的工作实践经验 . 对没有经 验的应届大学生往往 的整体效能。 第四. 培养职业需要 的实践能力 。 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 比较排斥 。 而大学生则更 重视企业 的规模 大小 、 知名度 、 发展前景和物 构外 . 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大学生只有 质 待遇 。双向选 择的矛盾使 网上人才市场 的渠道 大打折扣 。( 2 ) 招聘 将合理的知识 结构和适用社 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 . 才 能立 于不 会 。大 大小小 的各类招聘会是大学生传统 的就业方 式 . 也是重要 的就 败之地 。 业渠道之一 。 这种渠道 的优点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可 以有面对面沟通 2 - 3 提 高 自我的社会适应 能力 . 以提 高就业 能力 了解 的机会 . 双方 的感知更 为具体 但缺点是 随着大学 毕业生规模 的 虽说大学是个 “ 小社会 ” . 但 学校 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 大不 日 益庞 大 . 招聘会上往 往人山人海 . 双方真正沟 通了解 的机会 也非常 同。 许多大学生对社会 的看法趋于简单化 、 片面化和理想化 。 一些 企业 有 限. 到了最后往往演变成为投递简历 的一个渠道 。 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 业生时 . 同等条件下 . 往 往优先考 虑那些 曾经 参 1 _ 3 社会关系 加过社会 实践 .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 能力 的毕业 生而不挑选刚毕业 的缺 通过社会关系实现就业也是大学生的一种就业途径 . 但 这一途径 乏工作经 历与生活经验的大学 生。 这就需要 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 重 无法解决大学生 的整体就业 , 只能代表极少数 的一部分 大学 生。就业 培养 自身适应社会 、 融人社会 的能力。 借 助社会 实践平 台 . 可以提 高大 的单位和工作 岗位往往无法根据兴趣爱好或者能力特长来选 择 . 但工 学 生的组织管理 能力 、 心理 承受 能力 、 人 际交 往能力 和应变 能力等 。 此 资和福利待遇会相对较好 外. 还可 以使他们 了解 到就业环境 、 政 策和形势 等 , 有利于他们找到 与 1 . 4 实习单位 自己的知识水平 、 性格特征 和能力素质等相 匹配 的职业 。 适者生存 , 生 在实 习阶段被实 习单位确定录用也是大学生就业 的一个渠 道 . 在 存是为 了发展 对社会 和环境 的适应应该是 积极 主动的 . 而不是消 极 实 习过程 中, 随着大学生对 实习单位工作 内容 、 工作 流程和企业 文化 的等待 和却步 。大学生 只有具备较强 的社会适应 能力 . 走人社会后 才 的 了解 . 对就业的方 向和 目标更为清晰 . 同时 . 用人单位 的各类 待遇也 能缩短 自己的适应期 , 充分发挥 自已的聪 明才智 。 因此 , 在不影响专业 会了解的 比较清晰 而用人单位通过实习工作 也会对 大学生 的个人 能 知识学 习的基 础上 . 大胆 走 向社会 、 参与包括兼 职在 内的社 会实践是 力、 工作态度 、 发展潜 力等方 面会 有 比较深 入的了解 , 同时 , 实 习生 正 大学生提升 自 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 的有效途径 。 式录用后 . 会更加快速的融人企业 文化 , 进人 工作状态 。因此 , 对 于实 2 . 4 培养 良好 的心理素质 . 以提高就业能力 习期间表现 良好的实习生 , 大部分用 人单位 会优先 录用 。 近几年来 . 大学生 自杀 、 杀人事件 时有发生 。 这不得不敲 响我们 的 1 . 5 各类 考试 警钟 : 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 ! 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 国的重任 , 更 通 过考试 实现就业 一般是指一些特殊 的工 作岗位 .比如公务员 、 是社会的顶梁柱 。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 , 只注重专业 知识 的学习而忽 会计 师等等 选择这个渠道就业 的大学 生往往需要通过付 出较 大的努 视 了良好 心理 素质的培养 . 使一些人 在面对 困惑 或逆境时 . 总是不知 力来 学习和通过这些考试 所措 . 影响到 自己的择业选择 。 尤其在求职过程 中, 有些学生抗挫能力 综上所述 . 从大学生 的就业渠道 的分析可 以看 出不 管哪一种就业 差. 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因此 . 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 途径 . 只是给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一个双 向选择 的平 台 . 嘬 终能否 意提高心理素质 , 尤其是 在 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 自己 ��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改变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高校教育 已转变为大众教育 。 一 些 高校还将高校教育定义为应用型 人才教育 。这就对大学 生 的整体综合 素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定义就业能力 及 构成要 素 。 析提高 就业 能力 的重要 性 , 分 对如何 培养提 高 大学生 就业 能力提供 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
自我综合素质。大四作 为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年 , 应收集各
培养 良好 的心理素质 , 形成 良好 的沟通协调能力 。 学校首先应该 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实践 岗位 , 建立社会 实
类相关就业 信息 , 教授求职过程 中的各类相 关技能 , 技能 将
实行演练 , 同时强化先成功就业 , 后成功择业 的理念 。 帮助学 生树立正确 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 。 其次 , 应做好大 学生职业性格 特征调 查 , 大学生 就业思 想动态调查 。在就业指导课 的过程 中, 通过 问卷 , 体交流 和 集 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 , 了解大学生职业性格 特征和就业思想 动态 , 建立 大学 生职业生涯 档案 。 授课老师应 当 了解 学生个 人发展的兴趣 , 特长 , 能力和性格特点 , 能帮助学生描绘 自我 职业轮廓 , 成 自我和他我 评价 , 形 从而有利 于开展有 针对性 的和个性化 的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 。 第二 , 加强大学 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
其次. 大学生 的成功就业也是高校成 功培养符合社会要 求 的人才 的重要体现。 很 多高校将招生和就业作 为高校工作的两个兴奋 点。大
就业形势 , 比较分析 自我能力与社会 需求 的差异 , 使大 学生
作者简介 : 陈萍, , 女 汉族 , 浙江人 , 于浙江越 秀外国语 学院从 事英语教 学工作及就业指 导课程 , 堪培拉 大学硕 士学位 , 讲师 , 研究方 向是英
关于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
一
总而言之 , 于就 业能力的概念 一直都存在 着争议 , 关
关于就 业能力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每种解释都有 不 同的侧 重点。笔者 更倾 向于认 为 : 就业
能力不仅仅指获得 一份 工作 的能 力 , 是指 能使个 体更 而 有可能获得就业机 会 的个人特 质 、 知识 与就 业技能 的总 示 , 7 %关于招聘大 学毕 业生 的广告对 专业没 有特别 和 。这是一种可持续 发展 的综 合能 力 , 约 0 需要不 断改 进与 要求 。( o eeai ri d sy S ai p o C n drt no i hI ut .hpn u f rk 提 高 、 f o fB t n r s g f 不断积 累 , 以适 应 不断变 化的 劳动 力市场 的需 要 , F tr, u e 见英国大学学位论 文) u 。换 句话说 , 主最看重 的 并 保证个人在所选择的职业 中最终获得成功 。 雇 并不是大学 生 所 学 的专 业。20 年 C I 了 一项 关于 08 B做 对 于大学毕 业生 , 雇主最看 重的是哪些就 业能力呢?
1 O年时间 内 , 我国高等教 育发生 了历史性 的变化 , 其发展 对雇 主的 , 旨在 了解 企 业到 底 需 要什 么 样 的人 才。C I B
规模先后超过 俄 罗斯 、 印度 、 国等 国家 , 美 大学 招生 规模
以年均大约 3 % 的速度 递增 。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 由 0 19 99年的 9 . 增加 到 2 1 的 60万 人 , 2 4万 0 0年 3 高等 教 育 毛入学率 ( 即在 校 人数 与适龄 人 口之 比 ) 1 . % 增加 从 05
2 1 年第 2 01 期 第2 5卷 ( 12 总 1 期)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这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就业观念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就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生入学抓起并贯穿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就业指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整个社会用人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近年来,在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问题中排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1.1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背景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从历史背景来看,基于下面几种因素的考虑: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扩大招生规模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
二是希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刺激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满足老百姓受教育的需求。
三是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推迟青年劳动力的供给,缓解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严峻就业形势。
四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历史证明,我国高教快速发展的方针是正确的,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30%,而我国直到2004年高校的毛入学率才达到19%,2008年接近23%左右。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标准是毛入学率15%。
扩大招生规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过去面向“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改革实践,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提出的要求,是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
新时期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探析
新时期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探析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暴露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要求尚存在不适应或脱节的问题。
一些研究者也敏锐地提出了过度教育问题。
新时期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呢?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现状分析(一)现行教育体制问题虽然“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但大部分的高校还是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其具体操作能力,使得学生只顾理论学习而很少参加社会实践。
现行教育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
(二)学校管理体制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培养而忽略对学生就业质量的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不足。
就业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三)毕业生能力有限,就业渠道狭窄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目前许多毕业生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这样导致他们在毕业的时候就业渠道狭窄,影响其就业。
二、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强化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加强毕业生技能培训毕业生就业强化技能培训是实现毕业生技能有效提升、与企业和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重要途径和最好的教育方式,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到教师的调配等方面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就业的需要,在计算机等课程之外,可以增加普通话、礼仪和职业指导等课程,参训教师要严格按照培训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来实施和组织教学,认真备好课,认真讲好课,以真正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成功率,圆满完成与就业部门的培训合作。
(二)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大学生就业要想推进毕业生就业学校不仅要将教师组织起来,还要带动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利用校外的社会关系,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服务。
要找企业、找单位、找关系、力求人人参与。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探析
3 . 知识拓展能力相对 欠缺 、 应聘能力薄 弱
实践能 力是就业能 力中的一项核心 能力 , 在人才招聘 中很受用人 单位 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 学 生动手能 力差 , 实践经 验缺 乏 , 实践 能力普 遍欠 网络人才库等。 ( 4) 建 立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和开发体 系。它需要高校的 缺, 无法满足用人单位 的高要 求。 2 . 创新能 力缺乏 近年来 , 随着市场竞争 的不断加 强 , 创 新型人 才越来 越 受到用人 单位 的青 睐。然而多数 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 欠缺。有关资料 显示 , 在 每年 受理 的近 4 O万件专利 申请 中, 大学生 申请专利的 占2 3 %。 就 业指 导 部 门对 就业 市 场进 行 深入 的观 察 和分 析 。 将触 角 向社 会纵 横
◇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探析
◆ 范艳华 赵 婷
( 江苏大学 ; 国网技术学院)
【 摘要】在 当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 伴随高等教 育的迅速发展 和招 生规模的不断扩 大, 大 学生就 业问题 日益严峻 , 引起 了社会各界
的高度 关注。可以说 , 大学生能否就业直接 关 系到 学生个体 自我价值 实现与否 , 而合理地解决该问题 关 系到高等教 育的发展 以及社会 的
渗透 。
四、 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我国的政治 、 经济 、 社会 、 文化建设有 着重要
我 国每年受理 的近 1 5万件专利 申请中 , 大学生申请的只 占 0 . 0 5 %, 而美国 意义 , 同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 本途径。大学 生就 业能力的培养 需要 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 高校应该根据政治、 经济 、 社会 、 文化的发展 变化 。 转变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以海南大学为例
总 计 琼州学院 海南 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所 在 的学 校
倾 向于 了解 自我 计数 获得 哪 些 方面 职业探索 计数
的 知 识 求 职 技 巧 计 数 求 职 心 态 计 数 社 会 需 求 计 数
2 0 1 4 年 ・ 1 月 ・
学 术・ 理 论 现代衾 著
高校 对 大 学 生就 业 能 力培 养现 状 分 析
以海南 大 学为 例
韩庆红 谢辉凡 ( 海南大学就业指导 中心 海南 海口 5 7 0 2 2 8 )
摘 要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 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承担 重要 角色。主要体现在不仅在对 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更应着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在 学习中增加 实习实践比例 ,进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引导 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顺利就业 。 关 键 词 :高 校 大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提升大学生 的就业能力可 以增强大学生 的就业竞争力 ,增加就业 机会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高校 在培养大学生 的 就业能力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对雇主以及大学生 进行 全面问卷调 查的基础上 ,结合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海南大学毕业 生的就业状态 和工作能力进行 的调研结果 ,显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 能力 的培养呈现 如下特点 ,以下是分析结果 : 1 .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 司对海南 大学毕 业生 的就业状态 和工 作能力进行 的调研 ,海 南大学 2 0 1 1届毕业生 半年后 的非失 业率 ,受 雇全职工作人员 、受雇半职工作人员 、自主创业就业人员 、毕业 就读 研 和留学人 员达 到全 体毕 业生 人数 的 9 4 . 1 % ,比全 国 “ 2 1 1 ” 院校 ( 9 3 . 2 % )高 0 . 9个百分点 。 就全校整体而言 ,基本 实现了充分就业和 求学 深造 。不仅 如此 ,海 南大学 毕业 生对个 人就 业现状 的满 意度 较 高 ,达到 5 9 % ,比全国 “ 2 1 1 ” 院校 ( 5 4 % )高 5个百分点 。从 毕业 生 自身感受角度反映出海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对较好。 2 .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月收 入 、与专 业相关 度都 较低 ,而离 职 率则 高出全 国 “ 2 1 1 ” 院校 的平均水平 ,毕业 生 的就业 质量 尚待进 一 步提 高。 海南大学 2 0 1 1 届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 3 2 1 4,低于全国 “ 2 1 1 ” 院 校平均水平 ( 3 6 3 8 ) 。而且从 月收入分 布图上 ( 图2 ) 可 以看 出 ,收 入水平大多集 中在 2 5 0 1— 3 0 0 0之间。而且 ,海 大毕业生 的工作与专业 相关度较低 ,约 6 5 %,低 于全 国 “ 2 1 1 ”院校 6 9 % 的平均水 平。而毕 业生在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 的最 主要原 因是 “ 专业工作不符合 自己的 职业期待” 。 这也就是说 ,很多大学生是 主动选择 与 自己专业不对 口的职业 。 经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 ,将 近 6 0 % 的同学不是从 兴 趣 出发 ,而这些同学中又有 1 / 3的专业是被调剂 的 ,而这些被调剂 的 同学不喜欢本专业的比例是最高 的。这导致 了海南省大学生 中只有 不 到5 0 %大学生喜欢 自己的专业 。因此 ,大学如何培养学生 的专业兴 趣 并提高学生对与专业相关 的职业认 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工作 ,是 高 校 职 业 指 导 的 一 项 重 要任 务 。 正是 由于毕业生在选择 职业时 的盲 目性 ,导 致了毕业半年 内离 职 率较高 ,达到 3 8 %,比全 国 “ 2 1 1 ”高 校平 均水 平 1 9 % ,高 出 了 1 9 个百分点 (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 一海南大学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 培养 质量年度调查报告) 。 经过分析 ,发现毕业生离职 的主要原因原因是 “ 个人发展空 间不 够”,占3 4 % ;“ 薪 资福利偏 低”,占 2 3 % ;还有 1 9 % 的毕业生 “ 想 改变职业或行业” 。可 见,高校在大学生 的培养 过程 中,应 渗透职业 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他们 降低期望值 ,摆脱初 入职场的盲 目心态 ,合 理 规 划 自身 的 职业 生 涯 。 3 .毕业生认 为海南大学在教学方 面 “ 实习和实践环节 不够”,在 实习实践环节中 ,建议学校要改进与专业相关 的 “ 专业实习” 问题 。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4 8 %的大学生认 为学校 的实 习和实践环节 不 够 。很多高校大四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太 多课程 ,特别 是最后半年成 了 学生找工作的时间 ,学校并没有合理地组 织、安排学生实习 ,实 习变 成 了走过场。而恰恰 是实 习这部分的 内容对学 生就业 能力的培养来说 帮助是最大的 ,是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 用于实践 的最 佳途径。这也 是为什么 8 6 %的学生需要学校安排与专 业相关 的 “ 专业 实习” 。还有 2 1 %的同学认 为课程 内容陈 旧,与社会实 际脱 节 ,这也是无法 调动学 生学习兴趣 的一个 重要原 因。可 见,为 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 争力 ,高 校需要在课 程的设置 与改革上下一番功夫。 4 .除 了专业知识 的学习外 ,大 学生还 希望在 就业 能力 方面得 到 提升。 关于职业 生涯规划相关知识 ,我们在 问卷 中列举 了了解 自我 ,职 业探索 ,求职技巧等 1 1项内容 。表 1显示 了学 生对获得这些知识的倾 向程度。在 接受调研 的 2 8 0份问卷中 ,有 1 8 9 盼 希望进 一步地 了解 自 我 ,1 7 0 人希望获得求 职技巧 方面 的指导 ,1 6 4人希 望能增 加对未 来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业的观 念 已让 位 于终 身 就 业 能 力 的观 并为不 同专业 、 高校还可 以 不同层次 的学生制 订相应 就业指导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基金项 目: 宁省教 育厅 A 辽 类基 金项 目《 高校 毕业 生就业渠道研究 >项 目编号 : 0 G 9 ) ( 2 8H3 0
大化[ 2。 2 ]
节 。因此 , 大力提升大学生 的就 业能力就 前一项 现实 而紧 迫 的任务 就是 着 眼于实 生涯设计 为核心 , 针对 自己和未来要从 事 有计 划 、 步骤地 调整 个 人 有 成为解决大 学生 就 业问题 的有 效途 径 之 际和实战 , 实加强毕业生就业 能力的 培 的职业特点 , 切
’一
O
养。 就业 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 , 国内外 2 培 养大学生就 业能力的途径
与职业之 间的适应关 系, 最后将 自己定 位
在一个 能发挥 自己特长 和实现 自我 价 值
对其描述也不尽 相同。但总的说来 , 就业 2 1 实施全程式 学生生涯设计指导 的理想 岗位上 。在生 涯设 计上 既有 就业 . 能力是一种与 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 从 就 社 会和用 人单 位对 学生 评价 的高低 意识 的引导 还要 有 就业 素质 、 业 能力 、
基本 内涵来讲 , 就业能力 是指个体所具有 主要看学 生平时 的积累 , 并 这些素质 决不是 角色转 换 的培 训 , 在条 件 成 熟 的 情 况 的获得基本就业 、 维持就业 以及 在需要时 学生在 临近毕业前就 能提高的。当然 , 逐 选 在 下 , 步面向全 体 学生 开设公 共 课 、 修
5 总 结
1 胡豪 , 王一涛 . 医药传媒 的特征 、 作 医药传媒 的 经济 和社 会职 责 。搜 索引 擎 [ ] 张理 ,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
、
大学 生就 业能 力培养 的意义
不 断 增 加 ,20 0 5年 为 3 8万 ,20 3 06年 为 40万 , 0 20 07年为 45万 ,2 o 为 59万 。20 9 0 8年 5 0 9年为 60 1
万人 。
大 学生 就 业 能力 是 大学 生 成 功地 获 得 工作 、保
特征。 简单地说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满足社 【 。 1 会 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成功就业 的能力 。大学生 就业 能力 培 养 不仅 是 高 等教 育 发展 的需要 ,也 是社 会 经济 发展 的需要 ,具 有重 要 的理 论 与实现 意义 。 (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利 于提 高大学生 在就 业 市场的 竞争 力
高 教 探 索
20 0 9年第 4期
Hi he g r Educ to pl a i n a i n Ex or to
论大 学生就业 能力培养 木
朱新 秤
摘 要:本文在论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意义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 ,提 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 关键 词 :大 学生 ;就 业 能力 ;就 业 能力结 构
发展 对人 才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仅 有 大学 学 历 已经 不
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应聘者 掌握 高深 的专 门知识 ,同时 也要 求 他们 具有 一 些 复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及策略
角 度 多 侧 面 , 析 了如 何 提 高 学 生 就 业 能 大 学 毕 业 生 离 职 比 例 最 高 的 前 三 个职 业 依 公 司是 因为 信 任 老 师 , 叫他 帮 忙 找 人 , 分 才 老 就业 能 力 是指 从 事 某 种 职 业 所 需 要 的 “ 地 产 经 营 ” 这 些 职 业 为 何造 成 离 职 比 熟 悉的 话 , 没 什 么信 任 感 , 可 定 因素 比 房 , 就 不 能 力 。 而 言 之 , 是 想 要 顺 利 地 找 到 工 例 偏 高 , 多 因 为 其 入 职 门槛 低 , 酬 少 。 较 多 。 些 专 业 老 师讲 课 未 必 讲 的 好 , 是 简 就 有 但 大 报
满 足 用 人 单 位 需 求 。 很 大 程 度 上 和 大 学 的 影 响 , 的 是 听 了 亲 戚 朋 友 只 言 片 语 的 适 合 我 的兼 职 吗 ? 上 、 门 、 这 有 网 后 朋友 、 来想 思 生 的择 业 观 念 陈 旧和就 业能 力 与 岗位 需 求 介 绍 , 茫 茫 然 地提 出调 整 专 业 的 要 求 , 就 有 去 , 像 哪 条 路 都 不 通 , 了 , 家 混 吧 , 好 算 在 混
社会能力 。
开 班 会 , 是 紧 急 赶 回来 , 头 大 汗 还 迟 到 组 织 , 于 满 它是 你 认 识 更 多 人 的 一 个好 的 平 台 ,
选 好 专 业 , 远 规 划 。 人 说 , 一 母 生 被 批 评 。 一 家 企 业 招 募 实 习 生 , 同 学 满 认 识 的 人 越 多 , 可 能 知 道 的信 息 就 越 多 , 长 有 “ 有 一 你 十 子 , 子 各 不 同 。 这 也 反 映 了人 之 间存 心 希 望 能去 , 电话 一 问 , 家一 听 说 还 有 而 这 些 信 息 有 一 部 分 在 网上 是 很 难 看 到 十 ” 打 人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DO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4 . 0 5 . 0 2 2
大学生 自身的就业能力是影 响就业竞争力 的一个重要 因素 , 而构建一个 大学生就业能 力的培养模式 十分必要 。在这个 模式 中, 高等教育机构无疑起着主导作用 , 同时需要 整合雇 主资源 , 把 学生培养成 为与社会需求一致 , 培 养能适应社会发 展需要 , 具有 较强实践 能力的综合性人 才 , 这样 , 大学 毕业生才能更 加 自信地 面对不断 变幻就业形势 , 更快地适 应多变 的就业市 场 , 从 根本上 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1 如何发挥 高校 的主导作用 1 . 1 设 置反映社会 和市场实际需求 的基础课及专业课程 由于 高校 目前的教育模式 中, 学生的学 习还是 被动 的, 对课 堂教学缺 乏兴趣 , 所学 内容也 与社 会脱节 , 这样培养 出来 的学生 实践性 、 创新性不足 , 难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因此 , 高校 的课程设 置应重视对市场需 求 、 社 会经济发展 的调查和预测 , 根 据市场对 人才需求 的反馈 , 及 时调整专业 以及课程 的设置 , 使得 高等教育 能紧跟社会经济 环境 的变化 , 适应市场需 求 , 让学生 的 知识结构与社会始终处于动态的匹配状态 , 增强就业竞争力 。 1 . 2 将就业能力的培养 融入 每一 门课 程 将就业能力培养 目标明确写入每 门课 程的教学大纲 , 让学生 非常 清楚地 了解通 过本 门课 程 的学 习可 以提升 何种就业 能力 。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 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 , 还要设计就业能 力提升的教学环节 , 创新教学方法 。如 , 采用“ 参与式 ” 教学方法 , 通过讨论 、 案例教学 、 角色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 堂的 中心 , 充 分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 , 同时结合 教师 的讲授 与点拨 , 使 学生不仅 能领悟 到老师需要他们 掌握的知识点 , 还能提 升 自己的沟通 、 表 达、 团队合作 、 解决 问题等就业能力 。 1 _ 3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档案 要求学生记录下大学期间在不 同阶段 , 不 同课程 中为提升就 业能力所做的努力 、 实践 活动 、 实施计划 、 以及对活动 的反思 。形 成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档案 。这样 , 学生可 以清楚地 了解 自己在 大学期间为就业所做 的准备 , 对 自身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 。 1 . 4 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通过课 程的形式 引导学生探索 自我 、 探索 职业 , 唤醒学生 的 生涯意识 , 这可以说 是 目前我国对 学生进行 职业 生涯教育 的最有 效、 受 众面也最 广的一种 方式 。高校对 学生 的职业生涯教育应是 连贯而渐进 的。同样 内容 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大学 四年 , 同时 对不 同年级 的学生应有不 同的要求 , 不 能形 成断层 。也就是说 大 所进行 的 自我和职业 探索到 了二 、 三年 级还需要继续进行 , 简 历也 不应 是大三或大 四的事 , 而应从一年 级开始写简历 , 即使没 有什 么内容可写 , 至少也让 学生知道 自己存 在的差距 , 并在 四年 大学期 间有针对性 的弥补 。 1 . 5 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 中心 的作用 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心是一个处理毕业生就业 日常工作 , 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 , 并为全校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 育 与指 导的职能部 门。这个机构 可以说是与大 学生就业关系最 为 密切 的一个部 门 , 也是与学校与企业间的桥梁。如建 立完善的就 业信 息网 , 提供全面 的 、 最新 的职业 信息 ; 联合企业 , 为在校大 学 生定期 或不定期地做 职业咨询 , 帮助他们认 识 自己 , 了解不 同行
浅议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助 同学们 认 识 到 大学 学 习 与 中学 阶段 学 习 的 区别 ,
大学 学习 有 自主性 、专业 性 、广 泛性 和 探索 性 等特
.
奄 关键词 : 培养;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大学 阶段 是 大 学生 从 倍 受 家长 呵 护 的 “ 孩子 ” 向独 立走 上社 会 的 “ 成人 ” 渡 的重 要 阶段 , 人一 过 是
种 局 面 , 等学 校作 为 大学生 的培养 方 , 高 就需 要根 据
生 中 的重 要转 折 期 。在 此期 间如 果高 校能 在教 育学 生完 成学 业 的基 础上 ,还 能帮 助并 引导学 生 培养其 他方 面的素 质 ,就为 大学生 们今 后 的事业 奠 定 了坚 实基 础 ,也 只有 这样 才算 是 向社 会 输送 了合 格 的人
现 实 。就职 场形 势 来说 ,目前 大学 生 的数量 不是 绝
由于行业与岗位 的差异 ,用人单位对应聘者会 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 ,但无论是哪个行业 以及具
体到 哪个 岗位 , 应聘 人员 都会 有共 同的要 求 , 对 具体 表现 在 : 良好 的职业 道德 修养 、 强 的学 习能 力 、 较 良
( ) 识水 平 二 知
之 为知 识快 速折 旧 时代 。无论 如何 称 谓 ,对 于个 人
来说 , 如果不 想被 社会 淘 汰 , 要激 流 勇进 , 必须 不 断
学习, 更新 自己的 知识 , 提高 自己的工 作 能 力和环 境
适应 能 力 。
每 过一 定 的周期 ( 比如一 学期 ,最 多不要 超 过
二、 帮助学 生 了解社 会 要求
、
适 者 生存 ,优胜 劣汰 已成为职 场 的真 实写
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更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数量的激增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严峻。
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研究如何提升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社会、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就业能力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了专业技能、通用技能、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素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当前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社会层面乃至国家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挑战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教育理论体系。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86缔客世界2019年11月第11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安静奇(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是工程训练领域研究的核心。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新活动都没有良好的创新文化支撑。
实际上,创新教育文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者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影响着创新教育的质量。
创新不仅关系到知识、情感认知和意志的储备,也关系到情感。
对创新情感的培养特别需要优秀的创新性教育文化,以使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创新就业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创新就业的重要性和形式,这可以提升他们创新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引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就业目标,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个人职业的建设者、规划者和执行者。
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阐明学术目标,充分利用自主感和责任感,明确学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学校工作与职业的关系,学校工作与就业的关系大学生只有解决了思想上的混乱,认识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作用,才能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情感。
创新的动力和质量与创新者的“内心世界”密切相关。
从文化角度理解创新和创业的活动和形式将有助于提高创新质量。
时空意识和视野可以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想象力的渴望。
作为大学教师,我们也应注意文化视角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在非正式师生交流和非正式教育环境中得到体现。
这个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人员中存在着“数量少、职称低”的现象。
低技能教师导致创新和创业培训缺乏专业精神。
除了学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指导和咨询外,大学生还在考虑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例如获得各种职业证书以扩大就业渠道。
学生虽然有很多证书,但很少或没有实习经验。
忽视工作实践的做法类似于高分和低能力。
结果大学生上班时不能及时适应,容易被淘汰。
新生代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新生代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投入到就业市场中。
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许多新生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教育背景大学生的教育背景对其就业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学生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导致了生源地教育质量的不确定性,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质量。
2. 就业意识就业意识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大学生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随意性较大。
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即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难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3. 实际能力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是决定他们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除了专业知识外,一些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样对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限制。
4. 就业市场需求就业市场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外在因素之一。
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一些热门行业的需求量很大,而一些行业的需求却相对较小。
这就需要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为了提高新生代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首先需要改善教育质量。
各地应该加大教育资源的统筹和配置力度,保障学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就业市场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开设相关的职业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规划,提高就业质量。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引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并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技能和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环境中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
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他们才能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胜任工作任务、适应工作环境。
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教育,大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现状,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和实际工作内容。
同时,与企业的合作还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了解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实习实训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和挑战,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能力。
社会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
跨学科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跨学科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
跨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在多个学科领域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多样化的工作需求,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析_王久梅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
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
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
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
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
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摘要]文章从国内外就业能力理论入手,对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即转变就业指导观念;重视职业人格培养;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柔性素质开发能力,从而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培养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正经历着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2009年有610万大学生毕业,以2008年70%就业率统计,到时将有183万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加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演变为经济危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挑战。
虽然政府及时采取了刺激内需,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但严峻的经济形势必然对高校就业工作增添新的压力。
为了应对挑战,高校就业指导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有利于大学生长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有竞争力的青年国民、有利于高等教育深入有序开展素质教育的战略远见出发来开展工作,这样,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就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就业能力理论分析1.就业能力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欧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2000年)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
国际劳工大会(2000年)将其定义为个体获取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
国际劳工局(2004年)在国际劳工大会第92届会议上给就业能力下了一个定义,指可以加强个人通过利用可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在各种职务间晋升和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能力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
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大家一致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涉及能力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化的核心技能群,即就业能力是个人具有的各种有益于就业的能力组合,在个人求职、就职晋升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发展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发展。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就业能力,就业要素及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就四方面探析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关键词】就业能力;经验;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已转变为大众教育。
一些高校还将高校教育定义为应用型人才教育。
这就对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定义就业能力及构成要素,分析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对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1就业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也不相同。
目前比较取得共识的定义认为,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等,处理事务的能力及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而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
综合各种理论,本文概而言之,就业能力指一个人成功就业并顺利良好开展工作的综合素质。
2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成功就业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理想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承载了大学生个人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同时也承载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希望。
因此大学生成功就业对于实现自我,服务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成功就业,大学生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自我理念理想,通过就业这一平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抱负。
而社会也因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而不断得到进步,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其次,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也是高校成功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的重要体现。
很多高校将招生和就业作为高校工作的两个兴奋点。
大学生成功就业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就业作为高校的其中一个兴奋点,是平衡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大学生成功就业,才能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达到了目的,符合了社会的需要,为社会输送了合格和优秀的就业人才,而只有这点才能体现一所高校办学的成功。
同时,大学生的成功就业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力量,承载了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的开拓者。
只有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生,家庭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每年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高校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民心工程,稳定工程,也是社会继续稳步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3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第一,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职业性格特征调查,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
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分年级分特色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步入高校,要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
这四年无论是大学生的心智,还是学习的内容都是动态的不断进步的,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教授不同内容和特色的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不断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对于校园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好奇与新鲜,这是一个各方面都需要适应的过程。
因此,针对大一新生,高校就业指导课应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成功的职业生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帮助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树立目标和方向。
大二和大三是大学生全面自我发展和不断成熟的过程。
大二和大三的就业指导课应注重教授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意义,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分析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使大学生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个人特长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自我综合素质。
大四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年,应收集各类相关就业信息,教授求职过程中的各类相关技能,将技能实行演练,同时强化先成功就业,后成功择业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
其次,应做好大学生职业性格特征调查,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
在就业指导课的过程中,通过问卷,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学生职业性格特征和就业思想动态,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档案,授课老师应当了解学生个人发展的兴趣,特长,能力和性格特点,能帮助学生描绘自我职业轮廓,形成自我和他我评价,从而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
第二,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社会对于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基本要求。
大学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通过就业指导课和专业课任课老师的全力配合,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性,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第三,组织引导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了解社会职业角色。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缩短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读书时期就接触社会工作,开始了解社会,与社会进行互动,发现自己的不足,摸索如何与社会良好互动。
当大学生需要就业时,社会实践时的经验和体会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成功交接成为一名新鲜社会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树立更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岗位,薪资,福利等都会有新的评估,从而树立了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学校首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实践岗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自己及家庭等的渠道找到社会实践的岗位。
学校对学生岗位的挑选应给予指导性意见。
如某学生缺乏沟通能力,可建议该生参与促销或公关等岗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次,学校应在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监控,既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避免不安全因素,也帮助学生在遇到实践困难时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
学校可在学生完成阶段性社会实践后,对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进行事迹报道和宣传,从而起到鼓励和帮带作用。
第四,建立有效的社会就业网络。
学校,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应建立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网络。
首先,学校应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与相关单位,群体建立社会就业网络,帮助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发挥就业能力。
同时,学校通过与历届生的联系,拓展就业岗位。
历届生的就业领域往往比较贴近培养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就业方向,通过与他们的联系,有利于了解变化中的就业市场,还能有效拓宽就业岗位和资源。
从而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找好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
班主任及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与大学生家长的就业联系,发展学生家长的就业资源,从而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潘素芳,沈楠.社会实践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华东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9(5):5.
[2]杨文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途径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3]蔡明俐,张晓明.自我效能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新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6,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