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合集下载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前言隧道岩溶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施工工程,需要进行专项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本文将从岩溶特征分析、施工前期准备、隧道开挖、支护加固、围岩处理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2. 岩溶特征分析岩溶是指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溶洞、溶洞古地貌、地下河道、地下水系等地质现象。

在隧道建设中,岩溶的特征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充分的岩溶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岩石组成和环境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是岩溶形成和演化的首要条件。

在岩溶区域通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纪、砂岩等。

这些岩石所形成的地层特征、稳定性、力学性质等存在差异,所以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隧道所通过的岩系、岩层的分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等,以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地质问题制定相应方案。

2.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流动是岩溶区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因素。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会对隧道稳定性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地质调查数据,了解地下水位、水流速度、水压等水文地质信息,以制定相应地下水处理措施。

2.3 质量评估岩溶隧道施工的质量评估,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加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评估标准,将岩溶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和安全问题结合起来,以有效地评估施工质量。

3.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是确保隧道岩溶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开展现场调查、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以各方面提出可行、安全、经济、优化的技术方案。

3.1 安全评估和管理进行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地质条件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隧道建设时,安全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定期安全评估,及时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2 设备选型在隧道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应根据建设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环境调查所得信息,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

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空区是隧道施工的一大难点,其处理技术及其安全措施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采空区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决定采空区处理措施的关键因素。

根据两者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几类,然后根据采空区的分类给出了相应的采空区处治措施。

本文分析了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

标签:隧道;采空区;施工技术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网也越来越密集。

在地下资源丰富的山岭地区修建公路时,受到特定几何线形和路线纵坡等设计指标的制约以及特定地区的矿区条件等限制,隧道工程将不可避免地穿越既有采空区。

随着科技的发展,隧道穿越采空区的施工技术也是越来越先进,但是它还是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技术。

一、采空区特征及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一)采空区探测隧道采空区形式多样,分布面积广。

通过走访矿区与分析原始矿产资料,结合采空区形成的地表裂缝情况,对影响隧道施工的采空区大体范围做了初步确定。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和电测深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圈定采空区异常范围,然后采用孔间CT、孔地CT的二维CT方法对具体的采空区边界进行定位,得到采空区的明确状态和范围。

从采空区的范围分析得到隧道在穿越采空区时,施工扰动会对老采空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引起地表裂缝加剧,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施工风险较大。

(二)采空区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分析受采矿的影响,煤矿区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被打破,采空区上覆岩体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沉带,使得采空区承载力降低,长期不能稳定。

隧道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地下岩土体,从面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向新的平衡状态过渡。

隧道开挖后,自洞室临空面向地层探处一定范围内,地层应力将发生一定幅度的调整,宏观表现为地层物质的移动以及地层物质的变形,进一步造成洞内的严重变形甚至是塌陷。

采空区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岩体易产生“活化”,形成新的冒落带,使得采空区稳定性降低,已有采空区和将来的开采都对隧道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营有重大影响。

隧道穿越大型岩溶处治方案的探讨

隧道穿越大型岩溶处治方案的探讨

隧道穿越大型岩溶处治方案的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张花高速科洞隧道工程案例来分析隧道穿越大型溶洞处治方法,并根据溶洞大小、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等采取合理的岩溶处治方案,为类似地区的隧道穿越岩溶处治施工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关键词:大型溶洞;隧道0引言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层(碳酸岩类、硫酸岩类、卤盐类等)进行化学侵蚀、崩解作用和机械破坏、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

由于隧道处于地下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岩体中,各类岩溶问题在隧道施工建设中难度较大,而对于隧道穿越大型岩溶的施工难度则更大。

本文以张花高速科洞隧道为工程背景,探讨隧道穿越各种大型岩溶的处治方案。

1工程概况1.1地形条件本工程位于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D17合同段,地处湖南省湘西北,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穿行于岩溶中低山地貌,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介于390.0~706.0m间,部分段与岩溶冲沟近垂直相交,沟底内岩溶落水洞、漏斗呈串珠状发育,主要为灌木丛,少量为松树、杉树等。

1.2气象条件该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约1328.10mm,十二月至次年一月降雨量最少,从二月起渐增,四月至八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历年平均气温17.2~17.6°,年平均蒸发量介于1102.40~1258.40mm,相对湿度84.38,潮湿系数1.06。

1.3水文地质该合同段路线位于湖南省湘西北重丘山林地带,地表水系极不发育,未见地表水体。

大气降水后,多沿竖直岩溶裂隙、溶蚀沟槽等就地下渗,少量形成地表径流,由山坡流向地势低洼地带,汇集于冲沟内发育的岩溶漏斗、落水洞后,排泄至深部地下暗河中,最后排泄于地势低的猛洞河中,猛洞河边出水口标高约275.00m。

因此沿线地下水埋藏较深。

1.4溶洞特点张花高速公路科洞隧道围岩以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主要特征是溶洞、溶槽、溶沟、裂隙、岩溶管道、岩溶水等均比较发育,溶洞内部分填充有粉质粘土、土夹石及孤石。

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0 引言
随 着客运 专线 不断建 设 , 准越 来越 高 , 标 隧道所 遇 地 质 问题越来 越 多 , 隧道 的 勘测 设 计 、 工 技术 、 对 施 超 前 地质综 合预 报技 术和施 工管 理等 均提 出了很 高 的要 求 j 。我 国岩溶 区广 布 , 总面积 达 20多万 h 2, 0 m l 而 岩溶 区时 常伴 有煤 层 , 由岩溶 作 用 所 形成 的复 杂 地 而 基 常常 会 由于下伏 溶 洞顶 板 坍 塌 、 洞 发育 大 规模 地 土 面塌 陷 、 岩溶 地下 水 的 突袭 、 均 匀 地基 沉 降 等 , 工 不 对 程建设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J 。但 在 实 际施 工 中 面对 的 情
S u y 0 n t uc i n S h m e 0 t d n C0 s r t0 c e fTun el r u h Ka s n 0 e n l ng Th 0 g r ta d G b Ar a i
Z HA0 Ge g in n 1a g,W EN y a Fu u n
第2 卷 8
第6 期
隧道建 设
Z P f D n fCD , c ‘
Vo _ 8 N0 6 12 . De . 2 0 c o 8
2o o 8年 1 2月
隧道 通 过 岩 溶 和 采 空 区施 工 方 案探 讨
赵 庚 亮 ,文 富源
( 中铁 隧道集 团四处有 限公 司 ,南宁 5o0 ) 3 0 3
用复 合式衬 砌 , 砌结 构 由初 期 支护 和二次 衬砌组 成 , 衬
在初 期支 护和二 次衬 砌之 间设 置防水 隔离层 。隧道 防
排水 采用 “ 、 、 、 防 排 堵 截结合 , 因地 制 宜 , 综合 治 理 ” 的 原则 , 防水 等 级 按 一 级 防水 标 准 , 裂 隙 水 较 发 育 地 在

地铁隧道盾构穿越岩溶的若干方面探讨

地铁隧道盾构穿越岩溶的若干方面探讨

地铁隧道盾构穿越岩溶的若干方面探讨在地铁隧道盾构穿越的施工中,岩溶地区施工在保障地铁隧道施工质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施工单位需要依据溶洞类型、岩层稳定性、溶洞分布特点和地下水文条件等各种因素,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地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1 岩溶地区施工中的工作重点1.1 在溶洞处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但需要考虑地铁隧道的主体结构的承载力与变形要求,而且需要考虑溶洞周围环境对地铁隧道施工的不利影响,如因地质问题造成的塌陷与突涌,以及盾构机的突陷和地铁隧道结构的沉降过大等情况。

施工单位可以在地铁隧道的中线底部进行注浆加固,并且以补充钻进行探孔处理,注浆孔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5m左右,有效解决因溶洞地质出现的塌陷问题。

1.2 在岩溶地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地铁隧道3m内的溶洞进行密实填充,然后采取注浆固结处理,以保持隧道洞身的土压平衡,防止出现地表塌陷情况。

同时,对于施工区域和外界之间连通地下水出现的裂隙通道,施工单位需要对其采取封闭措施,以避免因地下水的大量流失而造成地表沉降,影响地铁隧道施工安全。

1.3 由于溶洞填充物与不同岩层的承载力差别较大,为了保证地铁隧道结构在变形和防水等方面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对隧道地层进行处理,加大溶洞填充物强度,以提高其承载力,避免不同地层出现的差异沉降,做好管片渗漏的处理工作,以确保地铁可以安全平稳运行。

2 溶洞处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2.1 溶洞处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对无填充或者半填充的溶洞,施工单位需要在钻孔0.6m左右的位置钻投砂孔,对其采取填砂处理措施,然后进行注浆加固;如果无填充或者半填充的溶洞<2m,施工单位可以采取直接注浆加固的措施;对全填充的溶洞,施工单位需要以压力注浆方式进行加固处理,注浆压力需要由高到低,通过反复和间歇的形式进行压浆。

溶洞处理的施工工艺主要是借助袖阀管进行注浆,按照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注浆终压满足设计终压,并且注浆量为设计值的80%,或者未达到设计终压,但是注浆量为设计值时,可以停止注浆施工。

铁路隧道溶洞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溶洞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溶洞处理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6-15T16:11:44.2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任小军[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隧道岩溶处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岩溶作为存在上万年的地下幽闭空间,其成因、形态、环境难以勘察全面,因此针对各种类型隧道岩溶问题的治理措施,在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本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促进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隧道岩溶处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岩溶作为存在上万年的地下幽闭空间,其成因、形态、环境难以勘察全面,因此针对各种类型隧道岩溶问题的治理措施,在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本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促进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铁路隧道;溶洞处理;施工技术以西南地区隧道施工为例,部分地区地表岩溶形态发育以及部分段落岩溶发育异常,施工过程中遇到溶洞的可能性极大,如若探测不明或处理不到位将会对隧道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在铁路隧道的溶洞处理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妥善制定最为合适的处理方案,选择最优的处理技术,从而在确保铁路隧道施工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施工的进度,降低施工所需成本,为推动道路交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铁路隧道溶洞施工原则(1)安全原则。

不仅要考虑施工安全,还必须考虑未来的行车安全以及环境安全。

行车安全不需多说,环境安全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影响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仅仅为了施工便利,不经调查和研究即对溶洞进行简单的处理从而影响整个地下水系,破坏当地的环境平衡。

(2)充分考虑方案的合理性。

在隧道施工之前,要深入了解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及其地质结构,掌握溶洞分布范围和类型,岩层的完整稳定程度、填充物、气体和地下水情况,通过这些确定施工方法。

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浅谈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摘要: 本文旨在讨论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首先,介绍了岩溶地段的特征及其影响岩溶地段施工难度的因素;然后,分析了针对岩溶地段施工提出的技术措施,包括有效的测量方法、准确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安全措施等;最后,探讨了岩溶地段施工的前景。

关键词: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测量方法,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正文:岩溶地段常被用作衔接公路隧道,但因岩溶破坏、地质条件不易预料以及施工技术性能和经费限制等原因,施工风险相对较大。

为此,技术部门在监督管理、施工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通过岩溶地段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有效的测量方法是确保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安全性的关键,这可以通过对现场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来实现。

其中,地质勘探技术必须更加完善,可以更好地预测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以便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

其次,通过研究岩溶地段特殊的地质条件,根据详细的调查分析,确定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施工过程中应实行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性。

在开挖和稳定施工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如采用支护技术,以确保施工安全性。

最后,岩溶地段施工前景一定是光明的,因为技术的不断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过岩溶地段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以确保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了施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未来,施工技术将继续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岩溶地段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通过对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首先,有效的测量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来确定现场实际情况,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其次,准确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安全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施工安全性与质量。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方法探讨黄智军谢文杰胡长春袁则士蔡伟摘要: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岩溶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日显突出,对隧道施工安全极大。

如何在岩溶隧道施工中规避此类灾害的发生,已成为岩溶隧道施工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隧道对岩溶防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1标段长隧道具体情况,对岩溶地段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说明了岩溶地区地质预报的方法,介绍了突水、突泥地段的施工原则,对隧道通过溶洞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隧道岩溶施工工程概况:试验路段选取在广西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工程谢家峒隧道,该隧道为双向分离式隧道,洞高7.25米,洞宽11.7米,右线起止桩号为YK27+735—YK29+057,设计长度为1322米,最大埋深345米左右,左线起止桩号为ZK27+735—ZK29+002,设计长度为1267米,最大埋深330米左右;该隧道区属岩溶峰丛谷地,隧道穿越三座连体山峰,山峰间为洼地,地形呈锯齿状,局部呈瓶状,整体中部高,两侧低。

隧道进出口前为谷地,高程在154~183m之间。

穿越的主要地质构造为一褶皱及其伴生或次生断裂构造,区域内背向斜核部成山,两翼成谷,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集中了岩溶高压水、大涌水、岩爆、大变形、高地温及偏压等不良地质。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地质,对该隧道实行动态设计,即根据施工中探明的地质情况进行设计,及时指导施工。

1、地质预报针对该隧道所处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质预报,以便相互印证。

1.1 仪器预报利用地震波反射法(TSP202、TSP203)、水平声波剖面法(1ISP)、红外探水、地质雷达等方法,对施工掌子面前方10~40m范围内的山体进行探测,结合探测资料分析前方围岩、潜水、水源补给、水质、涌水量大小、突水和突泥压力等情况。

1.2 水文地质相似比拟法相似比拟法建立在岩层裂隙较均匀、比拟段的水文地质条件相似、涌水量与坑道体积成正比的基础上。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
隧道岩溶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岩溶地质条件、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岩溶地质特点、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法选择等方面展开讨论,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提供参考。

岩溶地质特点
1. 岩溶地质概述
岩溶地质是指由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地下河道等地质形态。

岩溶地质具有脆性、不均质等特点,对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2. 岩溶环境特点
岩溶地质环境通常具有高地下水位、发育溶洞、溶洞漏水等特点,对隧道施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施工方案设计
1. 岩溶勘探
在隧道岩溶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岩溶勘探,确定岩溶地质分布、水文地质情况等,为后续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确定
根据岩溶地质特点和勘探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隧道断面设计、支护方案、预防措施等。

施工方法选择
1. 隧道掘进方法
在岩溶地质条件下,常用的隧道掘进方法有顶管法、盾构法等,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2. 支护措施
针对岩溶地质的不均质特点,应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
隧道岩溶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多个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方法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施工进度,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朧支持。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隧道建设日益增多,而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为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一套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隧道岩溶特点分析1.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岩石破碎易溶蚀,施工风险较大。

2.地下水渗漏较为严重,会导致隧道周边地层不稳定,增加施工难度。

3.岩溶地质构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断裂带、溶洞等隐患。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1.组建专门的岩溶隧道施工团队,并进行相关培训。

2.进行地质勘察,制定详细的地质调查报告。

3.制定岩溶隧道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四、施工方案1.岩溶隧道支护方案–采用预应力锚杆和喷锚网片结合的支护方法,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对发现的溶洞进行封堵处理,避免工程危险。

2.地下水处理方案–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情况。

–采用隧道内外加固的方式,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3.施工安全措施–每日开展巡视与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顺利进行。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五、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2.定期组织检测验收,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3.设立质量奖惩制度,推动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六、施工后期工作1.隧道建成后进行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2.完善档案资料,做好后期检测和监控工作。

结语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存在较大风险,但凭借科学的施工方案和严谨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希望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推动隧道建设的健康发展。

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分析公路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其中岩溶地质是一种常见的地质问题。

岩溶地质以其特殊的岩层形态和溶洞特征给隧道工程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在岩溶地质区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来应对。

本文将对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岩溶地质区的隧道工程,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勘测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和勘测,可以了解到地下岩层的分布情况、岩石的力学性质和溶洞的分布情况等,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同时,通过地质勘探和勘测结果,可以了解到岩溶地质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选择岩溶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其次,在岩溶地质区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

岩溶地质的岩层一般较薄,岩石的稳定性较差,且易溶解和开裂,因此需要加强对岩层的支护。

常用的岩溶隧道支护措施包括预应力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钢带网喷锚等。

这些支护措施可以增强岩层的稳定性,减少岩层的变形和破坏,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性。

另外,在岩溶地质区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岩爆预防和处理。

由于岩溶地质地层较薄且岩石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岩爆现象。

岩爆是指在岩石受到水力冲击、矿产的释放作用、构造应力的放松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发生爆炸性破裂的现象。

岩爆不仅会导致施工工人的伤亡,还会造成隧道工程的延误和增加施工成本。

因此,在岩溶地质区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对岩层进行合理的炮孔布置、选择适当的爆破参数、采用足够的排隧距离等。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岩石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最后,在岩溶地质区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渗水处理。

岩溶地质地层中存在大量的溶洞和裂隙,易导致地下水的积聚和渗水量的增加。

如果不加以处理,地下水将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渗水处理措施,如注浆、防渗薄壁的喷射混凝土衬砌等,以减少地下水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浅谈溶洞地段的隧道施工与处理方法

浅谈溶洞地段的隧道施工与处理方法

浅谈溶洞地段的隧道施工与处理方法
摘要:岩溶处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一方面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应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岩溶给公路建设造成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方面的,处理好岩溶对隧道施工非常关键。

关键词:隧道设计;地下水处理;岩溶施工;
前言
岩溶对隧道的危害主要分为4种类型:
1)洞穴的存在使建筑物全部或部分悬空,极大地降低了隧道的使用可靠度;2)岩溶水,特别是当CO2等可溶性物质含量增高时,水的流通将给隧道
结构带来极大的侵蚀作用,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3)洞穴堆积物因松软易坍塌下沉,改变洞穴周边的应力分布形态,影响隧道的稳定;4)隧道中地下水
流失,使隧道顶部地面岩溶塌陷,导致环境地质被破坏,也是造成隧道结构不稳定的原因。

正确处理溶洞对隧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处理原则
(1)岩溶水处理:排堵结合,以堵为主,限量排放。

可以采用桥梁、暗沟、涵洞(泄水洞)、渗沟等方式排水以及浆砌片石封堵、帷幕注浆堵水等
方式控制地下水流失,保持水环境的平衡。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要点与对策研究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要点与对策研究

二、岩溶地区隧道建设常见问题以及成因 在岩溶地区进行隧道建设,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有隧道 突水、突泥,溶洞坍塌、充填物失稳、地面塌陷等。 1. 突水、突泥 一般来说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在隧 道建设中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会引发一定的 安全问题。其中突水,突泥就是一种常见的问题,我们可 以简单的将突水,突泥分为三个类型,储量消耗型,暴雨 补给型和地表水塌陷补给型。储量消耗型的突水突泥主要 是因为隧道处于地下水水位的下方,因此大量的地下水会 流入隧道中。而暴雨补给型的突水突泥则大多发生在降水 充足的夏季。地表水塌陷补给型主要是由于隧道的上方可 能有湖泊或者是河流,由于岩溶地貌有大量的孔洞,因此 大量的水被灌入到了隧道中。突水突泥现象会给隧道的建 设带来很大的问题,不仅会使隧道内大量的积水,而且也 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在实际的建设施工时,岩溶涌水 的类型可以分为揭穿型和突破型。岩溶的内部空间孔洞的 分布决定的了水流的涌出位置。同时岩溶隧道涌水的特点 会根据季节发生变化,一般在降水充足的夏季,隧道涌水 以垂直渗透为主,而在降水量比较少的季节。隧道涌水则 以侧墙渗透为主。在很多情况下隧道涌水也伴随着大量的 泥浆,这是因为岩溶隧道的涌水通道与充满泥沙的溶洞 相连。 2. 溶洞坍塌、填充物失稳 在岩溶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溶洞,这些溶洞主要是可溶 岩石,在水流的长期冲击溶蚀下形成的。在隧道施工时, 溶洞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风险,一般来说溶洞对隧道施工 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溶洞本 身的结构就比较脆弱,而且大部分溶洞的顶板都比较薄, 在隧道施工中又进一步的对溶洞的结构造成了破坏,因此 导致整个隧道的承载力不足,极其容易发生塌方事故,另 一方面是在部分溶洞中填充物的沉降比较大,因此很容易 造成隧道地基的下沉。 通过总结熔岩地区的隧道施工我们发现,在隧道建设 有溶洞影响的情况下,围岩会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收敛,而

基于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探讨

基于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探讨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等山岭隧道的 建设越来越多。但由于隧道施工前的工程地质勘察的详细程度 不够及其结果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存在着一定误差,导致隧道 在掘进中经常会遇到断层、破碎带、溶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 现象。特别是在岩溶地区的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对掌子面前 方地质情况了解不清,施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经常因岩溶涌 水、突泥而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损失。
4 结束语 由于岩溶地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勘察资料有时存在较大
偏差。为了保证公路隧道的安全,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勘察 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保证岩溶地区勘察的准确性。施工单 位要采取先进的手段,做好岩溶地区的预报,编制先进的、可 实施的专项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荣,陈斌.基于公路隧道工程岩溶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15):
3.2 溶洞的处理技术 对隧道岩溶中溶洞的处理需要具有综合的技术。对于溶 洞处理使用的一般方法是超前预加固的方法。是当隧道的开挖 线的边墙等地方有充填型的溶洞的时候,可以按照其中填充物 的性质或者溶洞的大小,使用适合的尺寸的导管和管棚来对其 进行超前注浆预加固。一般使用超前管棚进行预加固使用的管 棚的长度为10~40m左右,主要适用于溶洞的纵向长度在6m 以上,同时需要保证搭接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m。如果溶洞具 有比较大的规模和范围,同时其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或者有很 多的泥沙淤积,需要使用全断面的注浆封堵的方法,保证在揭 穿溶洞之后,不会发生突水或者突泥的现象。其次对溶洞处理 的方法还有置换注浆法,主要适用于掌子面中是具有水分的黏 土或者粉细砂等物质,这些物质使用挤密注浆或者渗透注浆的 方法都不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使用置换注浆法来进行 施工。这种方法主要是预留几个排泄的孔道在距离注浆孔大约 2cm的位置,之后在这个位置安装阀门以及孔口管,充分的排 除泥沙,而留下的空隙则可以使用注浆进行填充,以此来加固 地层,降低注浆的压力保证浆液的循环和扩散。

关于隧道岩溶处理技术的探讨

关于隧道岩溶处理技术的探讨

关于隧道岩溶处理技术的探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公路的建设中隧道的施工是整个公路建设的重点工作。

其中公路隧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地质问题就有岩溶的处理,隧道中存在的岩溶会使得隧道开挖面出现突泥或者涌水的现象,导致支护结构出现开裂或者变形等问题,则会阻碍公路施工的进程,妨碍施工的安全并且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所以要合理分析公路施工中隧道岩溶的处理技术,保证公路建设的顺利完成。

标签:公路施工;隧道岩溶;处理技术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溶岩是可溶性岩层受到了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的沉积作用、化学侵蚀、机械的损坏以及崩解作用等损害,之后经过这些作用而形成的地下的或者地表的一种溶蚀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出现这种溶岩的现象,会严重的影响公路施工的进度且会降低施工的安全性能,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处理隧道中的岩溶。

本文主要分析岩溶处理的原则,以及处理岩溶的科学技术。

1隧道岩溶处理的原则分析对于出现在隧道施工中的岩溶现象,需要首先合理的分析岩溶的概念以及产生的条件,以找到科学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措施。

岩溶是地下水或者地表水通过相关的化学作用、机械的沉积、搬运和破坏的作用以及崩解作用对可溶性岩层进行长期的影响,最终形成各种地下溶蚀的现象。

通过分析岩溶的概念,可以得知岩溶产生所具有的条件是:一是地层结构以及地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由于在岩层的发育过程中溶岩的结构以及形状等,并存在断裂、节理或者褶皱等现象,以及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使得发育的程度有差别。

一般来说岩层具有的背斜结构发育的强度要低于岩层的向斜结构,其中背斜结构的核部岩溶的发育要低于两翼的发育程度,而向斜结构中两翼处的发育程度要低于核部的发育程度。

所以当隧道施工中经过溶岩的不连续面的时候,例如经过地层的断层处、节理或者有裂缝的地方,则会出现暗河或者溶洞等现象。

二是岩溶产生的物质条件是具有可溶性的岩石。

当隧道的施工经过具有石膏、白云岩、芒硝或者石灰岩的地层的时候,当这些物质和地下水发生化学作用之后会产生溶蚀的现象,其中的白云岩发生作用之后会产生严重的破坏。

关于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处理方法探讨

关于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处理方法探讨

关于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处理方法探讨【摘要】随着公路快带发展,隧道的不断增多,岩溶的广泛分析,随之而来的岩溶隧道施工中的问题就突出了.本文主要对岩溶隧道施工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岩溶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仅供参考!【关键词】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建设,隧道施工过程中时常遇到岩溶涌突水、突泥、顶板溶洞充填物陷落冒顶、地板塌陷等问题。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需要及时分析技术、施工组织等多种因素,能在原有施工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施工处理技术,强化岩溶隧道施工效果。

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岩溶隧道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1.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危害1.1 岩溶塌陷在岩溶区域进行隧道工程的施工,可能会使隧道工程的部分支撑物处于悬空状态,导致隧道工程的稳定性降低,为隧道工程的后期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岩溶区域的隧道工程可能会出现岩溶塌陷的现象。

溶洞的塌陷主要是因为外力或者地质作用引发的塌陷。

例如振动外力,溶洞在接受到大型振动时,会导致溶洞的溶柱受到破坏,从而发生严重的塌陷,重型车辆通行、地质矿物勘探爆破都有可能造成剧烈的振动,从而导致隧道溶洞的塌陷。

溶洞的塌陷也有可能因为溶洞内的水流变化,溶洞内的地下水水位增高或者降低,都会使地下水的流速产生改变,区域降水富足也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这种变都有可能造成溶洞的坍塌。

在长期重力作用下,溶洞顶部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如果溶洞顶部的承载能力小于溶洞本身的自重时,溶洞就会出现失稳、塌陷的现象。

溶洞的处理非常困难,而且在溶洞的底部存在地下暗河的时候,还会使隧道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

溶洞的岩质比较脆弱,如果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突泥、突水的现象,将会有大量的泥水涌进隧道中,导致隧道施工人员的伤亡。

因为溶洞的岩质比较脆弱,所以在对隧道工程进行支护时,可能会出现支护结构开裂的现象,导致隧道的坍塌,1.2 突泥突水溶洞突泥突水现象会导致隧道掌子面被泥水充满,出现淤塞现象,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溶洞突泥突水还可能会导致隧道内的地表坍塌,因为突泥突水会使隧道地表的覆土层应力改变,而且突泥突水具有突发性,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突泥突水现象会使隧道区域的地下水位产生变化,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断流,土壤质地变薄,影响附近农田的农作物产量;由于隧道工程内的大量突水,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流动受到改变,隧道内的污水未经处理被排放到了外部水源中,造成水质的污染。

隧道工程岩溶施工处理方案分析

隧道工程岩溶施工处理方案分析

隧道工程岩溶施工处理方案分析摘要:改革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水平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

在工程建设领域,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处理和建设具有较高的难度,在以往的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通常要投入极大的成本。

即便如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和环境的多样性变化,都对岩溶地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岩溶地质的概念首先进行表述,根据其理论性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接下来从岩溶地质隧道处理的施工角度和技术方面进行隐伏岩溶地质隧道施工处理关键性技术的探究,深入剖析处理这种特殊地质环境中的隧道工程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相关设备,并得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隧道;岩溶地质;施工技术;隐伏岩溶引言岩溶是地下水和地表水经过不断补给、径流、渗透对可溶性地层进行化学和机械混合作用的产物,由于岩石存在裂隙以及水对岩石的侵蚀性和流通性,故在岩溶地区施工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岩溶对山岭隧道的施工危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洞害、水害、洞穴充填物及坍塌、洞顶地表塌陷。

岩溶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岩溶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如果所修建的隧道穿越岩溶地区,就会给隧道工程加大施工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在岩溶地区施工时,应完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有效的保障岩溶隧道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本文通过对鸡公山隧道岩溶区段施工进行探讨,提出针对鸡公山隧道岩溶区段施工的具体策略,指导该岩溶隧道施工。

1岩溶地质环境概述岩溶地质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由可溶岩层经过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天然地质结构。

它是岩石在一系列的复杂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以地下溶蚀和各种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地质类型。

这种奇异的地表现象,可在熔岩表面和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复杂形态。

隧道过采空区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过采空区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过采空区施工技术探讨陶宪忠摘要:文章通过介绍龙排冲隧道安全顺利的通过采煤遗留下来的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段的施工,对隧道穿过煤层采空区段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隧道煤层采空区施工技术探讨0 引言煤层采空区是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不良地质,因为煤层采空区可能是瓦斯聚集区、积水地带、围岩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原始地层被完全破坏,成洞条件困难,施工中易发生变形或塌方。

因此有必要对隧道煤层采空区地段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结合龙排冲隧道煤层采空区地段的施工,对隧道煤层采空区地段的施工方法进行实地分析、探讨,以达到安全、优质、高效施工的目地。

1 工程概况龙排冲隧道位于云南省建水县面甸乡境内,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起迄桩号DK116+945~DK117+470,隧道全长525m。

测段位于区域性北西向断裂石屏-建水活动断裂带之东端,左侧为其支断裂~燕子洞断层,右侧为另一支断裂黑泥地断层,全部为Ⅴ级围岩,隧道从出口向进口独头掘进进行施工。

该隧道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以前采煤遗留下来的采空区。

煤层开采时间约为1982年~1987年之间,在洞身DK117+120以后段线路附近见多处煤洞,洞口已填埋,坡面已垦为旱地,部分煤洞回填后形成小的塌陷区,原始地层被完全破坏,成洞条件困难。

施工中发生多次大变形,初期支护最大挤压变形达2m,详见:“施工照片”,因此结合龙排冲隧道的施工,对采空区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以达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地。

DK117+076掌子面有厚约1.5的煤层,在煤层中发现的充填的巷道(见图一)DK117+150~+222段大变形,右侧向洞内挤入1~1.5m,左侧向洞内挤入1.5~2m(见图二)2 施工方案、工艺本着“安全第一、稳扎稳打”的原则,结合现场隧道与采空区的空间位置关系的三种类型:采空区位于隧道顶部,采空区位于隧道中部,采空区位于隧道底部。

经反复研究、分析、探讨及方案比选,采用了纵向大管棚、斜向大管棚、型钢支撑加固、小导管注浆加固等施工技术,安全顺利的通过了采空区不良地质段。

隧道岩溶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隧道岩溶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隧道岩溶施工处理技术探讨摘要:我国岩溶广泛分布,近期面临大量长大岩溶隧道修建问题的现状,对岩溶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岩溶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提出了隧道不同位置出现溶洞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初期支护构造措施,该项技术将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隧道;岩溶;施工技术;支护构造Abstract: China karst widely distributed, recently faced grew up a lo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problems,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echnology and further study method, with the maximum degree to avoid the happening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mprove the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Put forward the tunnel karst cave appea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rimary support structural measures, the technology will for karst area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ecurity and produce the hug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Keywords: highway tunnel; Kars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upporting structure岩溶亦称喀斯特(karst),是在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由于水,特别是地下水,对岩石以溶蚀为主的作用所形成的诸现象的综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方案比选
根据出口工区的资源配置和现场地质情况进行综 合考虑 ,确定了以下几个方案进行比选 。
1)方案 1:在隧道中部采取增加斜井方案 通过现场勘测 ,计划在隧道里程 DK1877 + 449线 路右侧 138 m 处 ,作为斜井的井口位置 ,平行线路方向 按 7%的坡度前进至垂直隧道里程 DK1877 + 039 处 , 再往前进方向偏右 45°按 7%的坡度前进 ,在隧道里程 DK1876 + 900的位置与新南岭隧道相交 ,斜井井口地 表高程为 370 m ,里程 DK1876 + 900 隧道大跨高程为 326. 998 m ,高差为 43. 002 m ,根据设计院的勘探资料 表明斜井所经过的围岩基本为完整灰岩 ,且此处地表 土埋深为 1~2 m ,只需过 F6断层 ,根据斜井走向与 F6 断层的夹角几乎接近 90°,因此过断层的距离较短 ,在 过 F6断层时可采取超前小导管 、径向注浆 、钢架支护 等措施度过 。此斜井的位置在 F6和 F7断层之间 ,根 据设计及施工勘察 , F6 断层涌水量非常大 ,在勘测设 计时钻孔显示 ,水直接从钻孔中涌出 ,且有涌沙 。斜井 从中间的 III级围岩段进入后可提前处理这 2个断层 。 如顺利可确保工期 ,但因没有斜井的地质资料 ,能否顺 利实施也是个问题 ,同时征地拆迁 、各项大临设施 (施 工便道 、水 、电等 )都要面临很大的投入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取多种方案综合比较研究 ,最后确定合理方案穿越 ,解决了工期等诸多问题 。
关键词 : 隧道 ; 岩溶 ; 采空区 ; 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 : U 455
文献标志码 : B
文献编号 : 1672 - 741X (2008) 06 - 0716 - 04
Study on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unnelling Through Karst and Gob Area
4. 1. 2 支护参数 导坑围岩级别参照对应隧道正洞的围岩级别
(DK1877 + 807~DK1877 + 735里程段 ,根据已揭露的 地质情况及及超前地质预报资料改为 Ⅴ级 ) ,具体施 工时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予以调整 ,以满足导坑的结 构安全 ,迂回导坑施工采用 < 42注浆小导管作为超前 支护 。见图 4。
比较项目 工期 投资 施工难易
影响因素
方案 1 斜井 18. 5月 约 520万元 难
征地困难 地质不明增 加资源配置
方案 2 明挖
17月
约 630万元 易
征地拆迁 困难破坏环 境边坡防护 多
方案 3 劈裂注浆 18月 约 550万元 难
岩溶发育 区注浆效果 难保证
方案 4 迂回导坑 16. 5月 约 410万元 易
出碴及通 风较困难
4 迂回导坑施工
4. 1 迂回导坑的设计参数 迂回导坑方案遵循业主及设计院意见 ,考虑以后
做辅助导坑 (预留做泄水洞或平行导洞 ) ,具体设计参 数如下 。 4. 1. 1 平面位置
迂回导坑从线路左侧里程 DK1877 + 881. 37按与 隧道夹角 46°方向进洞 ,采用 20m 半径顺接 ,横通道长 31. 8 m ,平行导坑长 288 m ,迂回导坑总长约 354 m ,计 划在隧道里程 DK1877 + 720 位置采用地质雷达探测 隧道方向的地质情况后 ,确定是否进行第一次迂回 ,迂 回导坑中线与正洞隧道中线的间距为 25 m ,见图 3。
第 6期 赵庚亮 , 等 : 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717
地质情况极其复杂 ,将穿过岩溶发育 、断层破碎带 、煤 层 、出口浅埋横过村庄等不良地质段 ,在施工过程中极 有可能会发生涌水 、涌泥 、冒顶坍方 、瓦斯溢出等地质 灾害 ,出口浅埋施工有可能引起地表水枯竭 ,地表塌 陷 ,造成环境破坏 。
面进行对比分析 ,可见方案 4 可直接利用出口工区的 资源 ,能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造价相对较低 ,灵活性高 , 可多开工作面 ,最后选择方案 4实施 。
表 1 不同方案比较表
Table 1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chemes
ZHAO Gengliang, W EN Fuyuan
( The 4 th Eng ineering Co. , L td. of Ch ina R a ilw ay Tunnel Group, N ann ing 530003, Ch ina)
Abstract: New Nanling tunnel on W uhan2Guangzhou passenger2dedicated railway has large cross2section and has to cross karst area and coal gob area.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unnel excavation, the authors m ake comparative study on various schem es. The scheme finally adop ted ensures the tunneling safety and solves such p roblem s as time lim it of the p roject. Key words: tunnel; karst; gob area; construction schem e
0 引言
随着客运专线不断建设 ,标准越来越高 ,隧道所遇 地质问题越来越多 ,对隧道的勘测设计 、施工技术 、超 前地质综合预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均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 [ 1 ] 。我国岩溶区广布 ,总面积达 200多万 hm2 [ 2 ] ,而 岩溶区时常伴有煤层 ,而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地 基常常会由于下伏溶洞顶板坍塌 、土洞发育大规模地 面塌陷 、岩溶地下水的突袭 、不均匀地基沉降等 ,对工 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 3 ] 。但在实际施工中面对的情 况均不相同 ,处理方案也多种多样 ,必须采取适当的应 对措施 。
第 22080卷8 年 第12
6期 月
隧道建设
Vol. 28 No. 6
Tunne l C onstruc tion
Dec. 2008
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赵庚亮 , 文富源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 南宁 530003)
摘要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南岭隧道断面大 ,洞体穿越岩溶区 、煤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段 ,施工中多次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为此 ,
图 2 斜井平面布置图 Fig. 2 Plan layout of inclined shaft
718
隧道建设 第 28卷
2)方案 2:对存在严重岩溶区和采空区的地段采 用上半部明挖 、下半部暗挖方案
从坍体掌子面到设计采空区 、岩溶发育段共 180 m ,设计中有 139 m 的 CRD 法穿越 ,按这种施工方案进 度缓慢 ,因施工耽搁时间太久 ,已不可能确保工期 ,因 此提出这一段上半部明挖后 ,采用拱部扣拱 (格栅钢 架喷混凝土 ) ,形成拱后及时回填 ,再开始暗挖 。明挖 边坡根据揭示地质采取锚索框格梁等防护 。
1 工程概述
武广客运专线 XXTJ Ⅳ标新南岭隧道位于京广铁
路南岭隧道东侧约 1 km ,湖南省郴州市廖家湾乡至宜 章县之间 ,隧道穿越南岭山脉的五盖山与骑田岭夹持 地带剥蚀低山丘陵区 , 起止里程为 DK1874 + 808 ~ DK1877 + 905,隧道全长 3 097m ,自进口至出口为单向 下坡 ,坡度为 - 12. 95‰,该隧道不设置辅助坑道 。
构造成威胁 ,严重时有可能诱发地质灾难或给铁路以 后运营留下安全隐患 ,并可能引发地表环境问题 [ 4 ] 。
因出口施工遇到的地质问题 ,而方案又不能确定 , 导致出口工区全面停工 。若隧道的施工任务由进口一 个工作面承担 ,整个施工工期将比设计工期晚 9 个月 左右 ,而且中间还存在 5条断层破碎带 ,使得工期压力 十分突出 ,因此必须采取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出口工区 溶洞进行处理 ,另行开辟工作面 。
根据新南岭隧道出口端在施工过程中遭遇的地质 现象 ,通过对该段的详细勘探调查 ,可以推断出口端 800 m 范围内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主要存在岩溶 发育 、大量煤窑采空区 、地表浅埋岩层破碎且通过村庄 居民区断层富水带 ,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极 有可能引发坍方 、突水 、突泥 、地表塌陷及开裂以及废 弃小煤窑塌方透水等地质灾害 ,对隧道施工安全及结
2006年 11 月 6 日 ,按照设计方案对岩溶处理施 工至 DK1877 + 777时再次遇到大型溶洞 ,坍方后发展 至地表 ,地表塌陷坑直径约 15 m ,深 6 m ,且在 50 m 范 围内到处开裂 ,通过对地表探测 ,发现整个山体裂缝众 多 ,最远处约 200 m , 大部分裂缝为隧道未施工就存 在 ,根据调查整个山体下存在大量现已关闭的小煤窑 ; 地下有大量情况不明的采空区 ,在隧道施工以前 ,整个 山体大部分地段均发生过溜坍 ;此次洞内溶洞突泥诱 发地表坍塌 ,大面积开裂 ,山体已变得极不稳定 ,隧道 再往前方施工将会诱发更大的地质灾害 。
2 施工中遇到的困难
2006年 9 月 24 日 , 新 南岭 隧道出 口 端 施 工 至 DK1877 + 806时首次出露大溶洞 (当时已暗挖进洞 41 m ) ,溶洞充填物塌空后引发地表塌陷 ;采用加强超前 支护及初期支护等手段进行处理 ,并加强了地质预报 工作 、加长探孔 ,最后确认隧道穿过地层均为地质极其 复杂的岩溶地段 ,纵向长度 40 m 以上 ,而且正洞拱顶 与地表之间夹杂小煤窑 、采空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