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十讲物态变化(精练)试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考纲要求】1.知道温度计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温度;2.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现象,能正确区分;3.知道熔化、汽化、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要放热;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5.知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6.知道液化有两种方法:加压和降温。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要点一、温度、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单位名称:摄氏度,可以表示为“℃”。
3、温度计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点:(1)使用前“三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要点诠释:1、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记为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记为100℃,0℃和100℃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2、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要点诠释: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024届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项复习——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届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项复习——物态变化1.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熔化现象2.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露珠是()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汽化现象3.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过程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约114℃,沸点约184℃。
)()A.熔化和凝固B.汽化和液化C.升华和凝华D.吸热和放热4.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5.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吸热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吸热6.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A.湿手被吹干B.冰袋中的冰变成水C.樟脑丸消失D.口中呼出的“白气”8.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C.滴水成冰D.雾凇结成9.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雪”是水凝华形成的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中考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防盗门钥匙的长度约为5dm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kgD.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答案】 D【解析】【解答】A.防盗门钥匙长度一般为5cm,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速度约为5km/h,换算单位约为1.4m/s,B不符合题意;C.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0g,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摄氏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各物理量的估算以及单位的运用,四个选项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B需要单位换算.2.我国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公园植树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树中,把土扬起来的铁锹属于省力杠杆B. 扬起来的土最终要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 劳动中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汗液蒸发吸热的缘故D. 人们能闻到附近一棵早开花的桃树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铁锹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B、土被抛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土向下运动,落向地面,故B正确;C、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D、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接触到我们的嗅觉细胞,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A.【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面.(3)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4)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5.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6.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C.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 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A【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7.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答案】 A【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8.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台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C.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 用手水平托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约为2N【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物态变化(共15题)1.读数:(1) 体温计的示数是∘C;(2) 电能表的示数是kW⋅h。
2.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甲、乙、丙,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 可能属于同种物质的是,因为这两物质的;(2) 这两物质中,质量较大的是,因为达到相同的温度,其所用的加热时间较长。
3.下列现象中提到的“热”,其含义分别是:(1) 摩擦生热。
这里的“热”指。
(2) 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指。
4.请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儿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2) 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霜。
5.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和。
(2)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接触。
(3) 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 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2) 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7. 将下列物质按状态分类:糖、酱油、水蒸气、橡皮、修正液、氧气、烧杯、酒精、铅球、矿石、泥土。
(1) 属于固态的有 ,其特征为 。
(2) 属于液态的有 ,其特征为 。
(3) 属于气态的有 ,其特征为 。
8. 小伟查得 4∘C 时均为 1 厘米3的三种液体在不同温度时的体积如下表所示:(1) 4∘C 时 1 厘米3 的丙液体在 48∘C 时的体积为 厘米3。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一、温度1.温度(1)概念: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2)符号:摄氏温标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用T表示。
(3)单位:摄氏度(℃)(摄氏温标),开尔文(k)(热力学温标)。
2.摄氏温度(1)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2)书写和读数规则:0℃以上的温度,书写时可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0℃以下的温度,书写时数字前面加“-”号,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3)宇宙中的最低温度为-273.15℃,这是一个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以此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0k=-273.15℃。
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2)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C;(3)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水温约23°C;(4)我国的最低气温约为−52°C;(5)人洗澡时最舒适的水温约为40°C。
二、温度计1.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2.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细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液体)、刻度和单位。
4.分类(1)按玻璃泡使用的测温液体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2)按用途分: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等。
5.温度计的构造特点(1)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是为了使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能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2)玻璃管的内径很细是为了使玻璃管中液柱的变化更加明显;(3)玻璃泡的容积较大,泡内液体的体积较多,热膨胀更加明显,在玻璃管内液柱长度的变化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6.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一估二看”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习题(精华版)
温度与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 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 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 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 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要吸热。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物态变化及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人体的正常体温为()A.0℃B.20℃C.37℃D.45℃2.白露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露珠的形成属于()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3.“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4.关于下列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5.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雪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D.铁块变成铁水7.用酒精消毒时,酒精沾在手上会迅速汽化。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壶口“白气”B.浓雾消散C.露珠形成D.冰雕变小8.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液化吸热D.凝华放热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发生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骄阳散雾C.深秋,铁网挂霜D.寒冬,冻衣变干10.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11.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
202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物态变化(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2•临沂)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考场里的温度为45℃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6.5℃C.临沂地区夏季的最高气温54℃D.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6.5℃2.(2022•菏泽)在北方的冬天,湿度较大的清晨会看到雾凇,形成雾凇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凝华3.(2022•泰安)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
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露生成B.雾产生C.霜形成D.冰消融4.(2022•东营)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5.(2022•滨州)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6.(2022•滨州)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C.水的沸点是98℃,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D.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7.(2022•淄博)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考物理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十讲物态变化(精讲)试题
第十讲 物态变化,怀化五年中考命题规律)露珠的形成过程从以上统计发现:怀化近五年对本课时考查重点是物态变化的识别(6次)、观察水的沸腾(1次)、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2次),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形式出现,分值3~6分。
,怀化五年中考命题点分类演练)物态变化类型及吸放热关系1.(2016怀化中考)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D ),A) ,B),C) ,D)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2.(2012怀化中考)夏天,加在鲜榨西瓜汁中的冰块化成水,此过程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3.(2013怀化中考)春秋季节的早晨,在花草上出现一些露珠,关于露珠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蒸发现象 B.液化现象C.熔化现象 D.升华现象4.(2014怀化中考)今年5月份以来,据怀化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统计,有近20多天的阴雨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
在自然界中,雨形成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
则雨形成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B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5.(2015怀化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D )A.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B.绕在半山腰的云雾C.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D.身上的汗水变干了熔化、凝固、沸腾图象的理解6.(2016怀化中考)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_甲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48__℃。
7.(2012怀化中考)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图1) ,图2) ,图3)(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温度计接触烧杯底部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98__℃。
(3)分析如图3所示的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__。
中考物理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十讲物态转变精练试题
第十讲物态转变一、选择题1.(2015滨州中考)如图是四位同窗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进程,其中正确的是( C )A BC D2.(2016自贡中考)以下常见的物态转变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 C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枯C.秋季,草木上显现了霜D.冬季,冰冻的衣服变干3.(2016淄博中考)下列有关物态转变的判定正确的是( C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专门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季的早晨花草上显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严寒的冬季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4.(2015福州中考)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慢慢消失,其物态转变是( C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5.(2016益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刻转变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37 ℃C.BC进程不吸热 D.AB进程吸热升温6.(2015北京中考)图中所示的四个物态转变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B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7.(2016泰州中考改编)冬季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缘故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A )A.液化B.凝华C.汽化D.凝固8.(2016上海中考模拟)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A.0 ℃ B.10 ℃ C.40 ℃ 100 ℃二、填空题9.(2016怀化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体温计示数是℃。
10.(2015成都中考)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汽化__(填物态转变的名称)现象。
夏天,从冰箱中掏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进程中要__放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
固、液、气 B。
气、液、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然后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A。
B。
C. D.【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 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具有弥漫性所以氢气分子会均匀的分布在容器当中,故答案A正确。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物态变化》配套练习(附答案)
专题03 物态变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根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单元课标要求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适宜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外表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例题1】〔2021山东省东营〕以下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7℃B.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重力为10NC.教室门的高度为140cm D.人体平安电压不高于60V【答案】A【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A符合实际;B.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在300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10N/kg=3N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D.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平安的。
故D不符合实际。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物态变化(内有-详细答案、命题趋势、考点归纳)
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物态变化命题点1温度计及其使用和读数【命题趋势】①本命题点是中考中的常考点.②考查的内容有: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量程的选择以及读数;选择合适的测温物质.③温度计是初中学习常用仪器之一,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归纳整理】1.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线,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线上读.2.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1. ( 扬州3题2分)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2. ( 茂名29题2分)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第2题图第3题图3. ( 河南17(2)题2分)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命题点2物态变化【命题趋势】①物态变化的辨识及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常在选择题(四幅图形式)和填空题中考查.②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结合物理情景考查物态变化的种类判断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或两知识点单独考查等.③命题时常以生活或自然界中的现象(冰雪消融、冰冻衣服变干等)为背景,一般以文字形式或以四幅图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与其他知识(如扩散现象、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比热容等)综合起来考查.【归纳整理】六种物态变化的辨析及吸、放热情况及生活实例:变成紫黑色碘粉末类型一物态变化辨识及其吸放热判断4. ( 北京10题2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5. ( 无锡2题2分)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融化——凝固(放热)B. 雾生成——液化(放热)C. 露产生——汽化(吸热)D. 霜形成——升华(放热)6. ( 泰安13题2分)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 吉林8题2分)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类型二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现象8. ( 山西14题3分)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第8题图正确的是()A.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9. ( 荆门16题3分)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 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 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 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10. ( 攀枝花6题2分)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 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第11题图11. ( 东营12题2分)按照“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东营”的总规划要求,我市将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的水面面积大,大量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12. ( 南充12题2分)“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_____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命题点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3. ( 西宁6题2分)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第13题图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4. ( 北京4题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命题点4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命题趋势】①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单独出现.②本命题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有:a判断各阶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的变化和吸放热情况;b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c判断熔点和沸点;d温度计的读数.③命题时常结合某物质熔化凝固曲线图像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时也会与其他热学知识(如沸点、热量、内能等)结合考查.【归纳整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及凝固图像(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图甲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图像.图中的AB段为固态,吸热升温,在图像上为一条斜向上的平滑曲线;B点达到熔点,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B点开始熔化,C点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一直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在图像上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段,BC段对应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此时BC段内晶体为固、液共存状态;CD段晶体为液态,吸热后温度又逐渐升高,图像仍为斜向上平滑曲线.图乙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非晶体整个熔化图像为斜向上曲线,没有水平段.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都要吸热.(2)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晶体的凝固过程如图丙所示.该图像与晶体的熔化图像是相反的过程.根据上面对晶体熔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斜向下的EF段,该物质是液态,向外放热其温度降低;水平段FG为晶体的固、液共存状态,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持续向外放热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凝固点;GH段晶体为固态,放热降温.非晶体的凝固过程如图丁所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下降,故非晶体整个凝固图像为斜向下曲线.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都要放热.15. ( 河南7题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A. 蜡的熔化B. 海波的熔化C. 水的凝固D. 玻璃的凝固第15题图第16题图16. ( 天津3题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为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17. ( 苏州15题3分)如图所示为液态蜡烛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则图________是表示水的凝固图像.甲图中该物质在t1至t2时间段内的状态是________,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第17题图命题点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高频)【命题趋势】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根据数据判断水的沸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作水沸腾曲线图;分辨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器材的选取,实验改进措施等.偶尔会在实验中考查内能和比热容知识.18. (1)B(2)68(3)① 99② C③如答图所示第18题答图18. ( 泰州45题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第18题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3)在水温升高到90 ℃后,小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 min后停止读数.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C”或“D”).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命题点6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9. ( 贵港22题5分)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第19题图(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__态.(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或“B”).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中考冲刺集训(时间:40分钟满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 ( 遵义19题)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 ( 巴中4题)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 汽化现象B. 升华现象C. 凝固现象D. 凝华现象3. ( 兰州1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 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 樟脑丸越放越小D. 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出“白霜”4. ( 重庆A卷1题)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5. ( 长沙18题)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B.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C. 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D. 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6. ( 广州8题)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 杯中液态氮放热B. 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 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 ( 烟台5题)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 同时沸腾B. 稍后也沸腾了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第7题图第8题图8. ( 滨州4题)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冰是晶体B. 冰的熔点是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9. ( 武汉10题)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0. ( 衡阳17题)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第10题图第11题图11. ( 南昌11题)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__、(2)________和(3)__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12. ( 成都A卷17题)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棒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13. ( 百色13题)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第14题图14. ( 河源9题)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15. ( 济宁11题)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的缘故(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 ( 枣庄22题)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只有当_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7. ( 淮安12题)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第17题图第18题图18. ( 荆门26题)如图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的橡皮塞上分别插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停止加热.用注射器通过玻璃管给烧瓶________(选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三、简答题(共3分)19. ( 南宁24题)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第19题图四、实验探究题(共5分)20. ( 荆州30题)八年级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下图所示:第20题图(1)由图甲可知,实验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A组同学测出的水温如乙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B、C两组同学得到如图丙中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4)由丙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5)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 ℃水蒸气比100 ℃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物态变化参考答案命题点1温度计及其使用和读数1.D2. 乙423.0.137.3命题点2物态变化4.A5. B6. C7.凝华熔化8.A9.A10.C11.汽化(或蒸发)吸热12. 凝华吸收命题点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3.A14. A命题点4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15.B【解析】由题图可知,随着时间增加物质温度升高,说明该图像是物质的熔化图像,C、D错误;该物质熔化时,在6~12 min温度保持约50 ℃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50 ℃,因为石蜡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A错误,B正确.故选B.16.B【解析】读图可知,物质在5~15 min内持续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所以题图为晶体的熔化曲线.故该物质属于晶体,A错误;由图知,该物质在5~15 min内温度保持80 ℃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为80 ℃,B正确;第5 min 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而不是完全熔化,C错误;物质在第10 min时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D错误.故选B.17.甲固液共存减少【解析】水结成的冰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少.因此晶体的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t1-t2时间段是水处于固液共存态,此过程温度不变,内能减少.命题点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解析】本题考查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因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计的示数为68 ℃;(3)①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可看出,从第5分钟开始水温不再变化,这说明第5分钟后水一直在沸腾,因此,表格空白处水温应为99 ℃;②水沸腾时,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大,故C图为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③以表格中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为坐标点,在图像中描出这些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得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命题点6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9. (1)-3(2)吸热(3)0固(4)A【解析】(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面在0 ℃以下,读数为-3 ℃;(2)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加热,是吸热过程;(3)BC 段冰在熔化,从纵坐标上可以看出此时的温度是0 ℃,所以冰的熔点是0 ℃,第二分钟末冰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冰此时还是固态;(4)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中考冲刺集训2.D【解析】房顶上的霜、树枝上的雾凇还有玻璃上的窗花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选D.3. B【解析】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由于冰块变成了液体,是熔化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长长的“尾巴”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液化形成,故B符合题意;樟脑丸越放越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藏室内壁结出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B【解析】厨房蒸笼旁的“白气”是蒸笼旁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由固态变成液态熔化时要吸热,A、B均错误;雪糕周围冒“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正确、D错误.故选C.6.C【解析】液氮在杯中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选项错误;液氮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杯中的温度仍保持在-196 ℃,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外壁的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C.7. C【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锅里水的沸点;碗内的水能达到锅里水的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8.C【解析】观察乙图中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却保持温度不变,说明冰是一种晶体,A、D项均正确;熔化时所保持不变的温度(0 ℃)是冰的熔点,B 项正确;冰从第5 min开始熔化至第15 min熔化完共持续了10 min的时间,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9. C【解析】干冰保鲜是升华吸热,不是熔化,故A选项错误;酒精汽化是吸热的,不是放热,故B选项错误;温度低的物体表面会有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凝华是从气态到固态,不可能有水参与,D选项内容其实是水的凝固,故D错误.故选C.10. -3酒精11.凝固放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解析】(1)是由水变成冰,即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要放热;(2)是由水变成水蒸气,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要吸热;(3)是由冰变成水蒸气,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要吸热.12.吸收液化【解析】冰棒由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矿泉水从冰箱中取出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瓶的外壁上.13.非晶体吸热【解析】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说明沥青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医院抢救病人时,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带走人体的热量.14.A80【解析】晶体在熔化的时候有固定的熔点,当温度达到熔点温度时,晶体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可知,A曲线有这样的特性,因此A为晶体,熔点为80 ℃.15.液化汽化【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体,夜间温度低,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小水珠又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16. 60不会60醋全部汽化完【解析】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 ℃,所以锅中的温度达到60 ℃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 ℃,只有当锅内的醋全部汽化完后,锅内只有油时,温度才会再升高.17.汽化液化放【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烧瓶中水量减少是因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时,烧瓶中的水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逸出烧瓶,属汽化现象;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遇到冷的金属盘,温度降低,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18. 100 ℃抽气19.答:小明刚从水中出来时,身上沾有水,恰好一阵风吹过,加快了皮肤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导致皮肤上的水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带走了人体的部分热量,所以感觉特别冷.20.(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91(3)质量(4)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100 ℃水蒸气变成100 ℃开水液化要散出大量的热【解析】(1)实验操作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温度计的读数是91 ℃;(3)从图像可以看出它们的初温相同,曲线c 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些,可能是C组的水多些;(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5)100 ℃水蒸气变成100 ℃开水,是一个液化过程,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 ℃水蒸气烫伤比100 ℃开水烫伤更严重.。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汇总和中考真题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汇总和中考真题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熔化过程:(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凝固过程:(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5滨州中考)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2.(2016自贡中考)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 C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积水干涸
C .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3.(2016淄博中考)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4.(2015福州中考)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C )
A .升华
B .凝华
C .熔化
D .凝固
5.(2016益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37 ℃
C .BC 过程不吸热
D .AB 过程吸热升温
6.(2015北京中考)图中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B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
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 7.(2016泰州中考改编)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A )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凝固
8.(2016上海中考模拟)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
A .0 ℃
B .10 ℃
C .40 ℃ 100 ℃
二、填空题
9.(2016怀化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体温计示数是__37.8__℃。
10.(2015成都中考)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放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1.(2016泰州中考)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熔化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__凝华__。
12.(2015哈尔滨中考)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
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__加热时间__。
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__不变__。
13.(2016武陵中考模拟)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
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外表面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内表面。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4.(2016怀化中考改编)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升华使空中的水蒸气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
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放出__热量液化形成的。
15.如图所示,从游泳池里出来的小明感觉比下水前冷,是由于__身体表面附着水,水蒸发吸热带走了身体的温度__。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5重庆中考)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甲) ,乙)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3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不变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0__℃,第7分钟处于__固液共存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A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17.(2016龙东中考改编)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 ℃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分钟后,停止记录。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96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98__℃,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当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__(回答出一条即可)。
(3)由乙图可知水的沸腾过程中特点是__吸收热量,温度不变__。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__水太多、水的初温太低__(回答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