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方剂学 -绪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课程名称:中药学学时:108(90/18)学分:6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方剂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题注1: 方剂与药物的根本区别
方剂不是药物的简单组合或药物功 能的简单相加 方剂中药物经过有目的合理配伍, 是新的有机整体,每一味药物是方剂 中的一个分子,是质的变化 方剂中的药物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 配伍的关系,方剂功效正是方内药物 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综合效应
题注2:方剂与药物的关系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载方314首)
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方书收载了大量简、便、廉、效的 有效方剂,提出成品药的概念和专章论述
《肘后备急方》(晋· 葛洪)
为治疗学专著。单方510+复方494首
所载方药价廉效著,治法简便易行
该书主要论述内科急性病证,兼及外伤科 及五官科等。青蒿绞汁治疗疟疾的经验更 为今日青蒿素抗疟药发明之远因
4、方剂学
研究范围
主要是以古人经典方剂的制方原 理为主线,研究经典方剂的治法、组 方思路、方剂药物配伍、功效与主治 病证相关的配伍原理、方剂适应范围、 服用方法、使用要点、加减变化及剂 型选择等理论与规律。
5.方剂学现代研究的新领域
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 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 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实证的角 度认识方剂效用与方内药物之间的配 伍关系,阐明方剂效用的物质基础和 作用机理,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 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 药。
临床试验文献整理逻辑分析实验研究多学科研究等方法是在传统中医临床观察和思辨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和吸取现代科学方法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医学整体系统辨证的基本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结合方剂学科理论与现代多学科技术手段的结合一是要掌握中医的医理
方剂学剂型变化理论探讨
【 关键词 】剂 型变化 ; 方剂学 ; 配伍理论
在 中医学 的漫长 发展 过程 中 ,经历 了从 中药 治 病 到 用方 剂 治病 的过程 , 而“ 方” 与“ 药” 的 最大 区别 就在 于 方剂 药 物之 间有 着 独特 的“ 配伍关系” , 进 而
1 方剂 学剂 型变化 理论 存在 的 问题
住方剂学的精髓实质。 由于方剂剂型有着丰富的品种 ,因此随病情的 不断变化 ,剂型的变化也应强调采用多剂型组合并
2 0 g , 地骨皮 2 0 g , 紫菀 1 0 g , 白前 1 O g , 海浮石 1 5 g , 生蛤壳 1 5 g , 青黛 1 0 g , 北沙参 2 0 g , 麦冬 2 0 g , 百合 1 O g , 黄芩 1 0 g , 知母 1 0 g , 炒栀子 1 0 g , 土贝母 1 5 g , 山慈菇 2 0 g , 枇杷 叶 1 0 g , 瓜蒌 3 0 g 。水 煎服 , 日1 剂, 早晚温服 。 上方加减治疗 3 个月, 咳嗽减轻 , 体温 正常 , 二 便转 调 。
在 方剂 学 “ 剂型 变化 ”这一 重要 制 方理 论 层 面
上, 存在着仅 限于单一剂型变化 的弊端 , 其定义在表 述上缺乏“ 应重在通过多剂型联合并不断灵活变化 , 以‘ 剂型配伍 ’ 这一模式来增强疗效” 的阐述 , 因此在
对这一 重要 方剂 学理 论 的认 识 上 ,没有 很好 地 把握
中医药 2 0 1 3年 1 O月 第 3 2卷 第 1 0期
B e i
M e d i c i n e , O c t o b e r 2 Q 1 v l Q ! : 2 , : Q
・ 7 4 7・
不断变化的剂型配伍增效模式。这种集 团军式 的最 高级剂型配伍 变化形式 ,其疗效必定优于单一剂型
方剂总论
四、静止期:近代
五、发展期:现代
第三节 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联系基础与临床 二、沟通中医与中药 三、与现代多学科互渗
第四节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明确方剂学的学科特点
三、以章(法)为纲,以节(方)为
目,纲目联系 四、注意重点内容和基本功训练 五、举一反三,拓展提高
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理、法、方、药,也就是 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病例:症见面色无华,四肢无力,少 气懒言,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 苔白,脉虚弱无力。 理:脾胃气虚证 法;健脾益气 方:四君子汤 药: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治法: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订的治疗方法。 治法是联系辨证理论和遣药组方的纽带,也是 学习和运用方剂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
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法对多种细菌或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以及消炎、退热等功能密切相关。
使用注意:清法是外感热病常用之法。
1、表证发热,宜散而清之,即“火郁发之”, 不可寒凉退热,以冰伏其邪。
2、清气不可寒滞,如生地、玄参之类,用之 反使邪内闭而不外达,亦不可在白虎汤中加黄连解毒汤, 否则辛凉变苦寒,就成了死白虎,不能清其热,或“热中” 变“寒中” 3、里热结实,下夺以清之,以承气撤热,亦 是清法。 4、热入营分,宜清营泄热,透热转气,热在 血分,凉血散血。 5、若狂燥脉实,阳盛拒阴,凉药入口即吐, 用以反佐之法,加以少许姜汁。 6、凡用清法,必须考虑脾胃,必须凉而勿伤, 寒而勿凝,体质弱者,宁可再剂,不可重剂。
作用:解表(主要)--通过发散,以达祛除外感六淫之邪的 目的。
第一章方剂学基础知识知识分享
第二节 方剂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方剂及方剂学的概念、任务
和学习方法
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 防 治疾病的处方
方剂最初是临床医家治疗疾病有效药物 的记载。
医家们逐渐认识到某些药味的配合使用 与某些病证有着固定的疗效关系,这些有 着特定适应病证的有效方剂,通常也被称 为“成方”。
一是要掌握中医的医理。学习方剂学 首先要有坚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习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等中医的基本原理。
二是要掌握中药的药理。通过学习 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并记忆一 定数量的中药,掌握中药学的基本原理 。
三、学习方法与要求
三是要掌握方剂学与中成药的学科特点,
抓住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在全 面掌握方证病机、理解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 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 的关系。 四是要整体理解,注重记忆,参与实践。 了解学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同章与跨章 内容联系起来学习,运用类比方法,分析相关 方剂、成药在辨证、立法、组方配伍等方面的 异同,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要重视重点 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
注:如何学好方剂学?
明确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 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
注意了解学科整体结构。运用类比方 法,分析相关方剂在辨证、立法、组 方配伍等方面的异同
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 注重加强实践
第一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方剂学的发展简史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方 剂学发展的简史主要分为 六个阶段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载方314首)
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北中医方剂学选择题B型题
甘草、粳米、竹叶
麦冬、人参、竹叶
半夏、麦冬、黄连
麦冬、石斛、半夏
B;A
香薷散的主治病证是;六一散的主治病证是
阴暑证
湿热证
暑热证
热毒证
暑湿证
A;E
吴茱萸汤证涉及的主要脏腑是;理中丸证涉及的主要脏腑是
肝、脾
肝、胃
脾、胃
肝、肾
脾、肾
B;C
治疗阳郁厥逆,首选的方剂是;治疗阳衰寒厥,首选的方剂是
归脾汤和人参养荣汤中均含有
人参、柴胡
陈皮、茯苓
白芍、地黄
肉桂、甘草
远志、当归
A;E
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均有;归脾汤和人参养荣汤均有
补气摄血
养心安神
健脾祛湿
健脾养胃
益气升阳
A;B
炙甘草汤和生脉散的方证病机均涉及;龟鹿二仙膏和地黄饮子的方证病机均涉及
气血两虚
气阴不足
阴阳两虚
阴虚火旺
阳虚内寒
B;C
金匮肾气丸和地黄饮子两方中均含有;左归丸和右归丸两方中均含有
回阳逐寒
回阳益气
温经散寒
温经养血
益气温经
B;A
大柴胡汤的功效是;防风通圣散的功效是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疏肝补脾,胜湿止泻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和解少阳
B;D
大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大柴胡汤与逍遥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青蒿、竹茹
柴胡、白芍
陈皮、枳壳
黄芩、半夏
柴胡、大枣
D;B
补中益气汤和败毒散均含有;
空腹服用
晨起服用
睡前服用
餐前服用
A;B
小柴胡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蒿芩清胆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北中医中药学大一课程
北中医中药学大一课程
北中医中药学大一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药学基础:介绍中药学的定义、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分类方法等。
2. 药用植物学:学习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学特征、产地、采收加工等知识。
3. 中药资源学:探讨中药资源的分布、调查与评价方法,学习中药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内容。
4. 中药化学:讲解中药的药理学、化学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等。
5. 中药炮制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炮制工艺、炮制方法、理论与实践。
6. 中药配伍学:介绍中药配伍的原则、方法,以及不同药物组合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7. 中草药鉴定学:学习中草药的鉴定方法和技术,包括宏观鉴别、显微鉴定等。
8. 中药病理学:对中药的毒性作用、不良反应和中毒治疗进行系统学习。
9. 方剂学:学习中药配方的组成、制作方法、理论与应用等。
10. 中药药理学:介绍中药的药理学原理、药效学、临床应用等。
11. 实验课程:包括中药炮制实验、生药学实验、中药鉴定实验等实践操作课程。
以上是通常在北中医中药学专业大一阶段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具体可能会根据学校和教学安排有所差异。
北中医方剂学复习思考190题
26.再造散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础,为什么方中不用麻黄,而用桂枝、黄芪?煎加炒芍药一撮的意义何在?
27.滋阴解表剂适用于什么证候?应用时需注意什幺?试以加减萎蕤汤为例说明之。
第二章 泻下剂
28.试述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及应用注意事项。
29.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治热结里实证,其主治证各有何特点?三方药味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上有何异同?为什么?
第六章 温里剂
67.试述温里剂的概念、分类、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及应用注意事项。
68.小建中汤的主治证候是什么?方药配伍有何特点?与桂枝汤有何区别?
69.试比较大、小建中汤的组成、功用及适应证候之异同。
70.回阳救逆法适用于什么证候?其用药配伍规律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加用反佐药?为什么常以猪胆汁、人尿为之反佐?
99.苏合香丸的适应证候是什么?其方药配伍及功用有何特点?
100.小儿回春丹与紫金锭都能治小儿痰厥,临床如何区别使用?
第十一章 固涩剂
101.何谓固涩剂?与补益剂有何异同?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102.牡蛎散与玉屏风散的方药配伍、功用、主治有何异同?
103.玉屏风散与桂枝汤都能治疗表虚自汗,但立法用药不同,为什么?
12.麻黄汤证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13.麻黄汤中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方中为什么还辅以桂枝,佐用杏仁?
14.桂枝汤证的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方中桂枝、芍药相配意义何在?
15.桂枝汤发汗作用没有麻黄汤强,为什么甘草反较麻黄汤中用量加倍?
16.小青龙汤证的特征是什幺?其方药配伍有何特点?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需酌加石膏?
方剂学总论
主讲教师 陈华圣
绪言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和地位。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方剂和《方剂学》的涵义
方:既有医方、药方、处方的含义, 又有规定、规矩之意。
“以规成圆,以矩成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剂:“剂”,古文通‘齐’,有整齐、整合、
3、常用分类: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分类依据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吐法
1、定义: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 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 法。
2、适应病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 邪。
1、定义:
下法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证候千差万别,治法千变万化。 治则,是有关治疗学规律的高度理论概括。
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精神指导下 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 遍指导意义的治疗总原则。
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2)治法分类方剂 《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七、近现代时期 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南京中医 药大学主编,11个分册,共1 800万字,载方量多达 96 592首。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六、明清时期 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 《普济方》载方61739首
--我国现存历史上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
中医方剂学
精品课件
23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辨证 病机 治法 方剂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精品课件
24
以法统方包括: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精品课件
25
第二节 常用治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 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 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 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精品课件
67
二、理论的形成 “君、臣、佐、使”组成基本结构的理论最 早见于《黄帝内经》。
“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 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
精品课件
68
后世医家对此讨论颇多: 金•张元素:“力大者为君”。
李东垣:“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 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
“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 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 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精品课件
10
基础方:病机相同的病证的通用方。
如: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之基础方。
代表方:体现了医学流派或方剂理论的方。
如: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法代表方。
常用方:确实有效的常规用方。
如:银翘散——风热表证的常用方。
精品课件
11
关于背诵方歌:先诵后背
关于方歌选择: 三种类型: 《长沙方歌括》 《汤头歌诀》 趣味记忆法
用的药物。
精品课件
71
佐药:
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方剂学》总论
• 佐药: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 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
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 (十枣汤中的大枣)。
• 3,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芍药汤中的肉桂,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初起, 以芩连黄寒清热燥湿止痢,加肉桂防止冰伏湿 遏),
方剂学
<绪言>
• 方剂(处方) 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 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 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 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 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 方剂学的任务:1,分析运用
•
2,临证组方
• 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
• 学习方剂学的方法:1,理解
《济生方》《苏沈良方》
• 金元四大家的方剂学代表作。
六,明清时期
• 《普济方》61739首方, • 是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 《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 《证治准绳》 •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 《本草纲目》单方11000首 • 《医方集解》 • 《成方切用》 • 《古今名医方论》
• 七,近现代时期 • 《中医方剂大辞典》96592首
•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 特性,故适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 用。
• 6,丹剂 • 7,茶剂 • 8,露剂 • 9,锭剂 • 10,条剂 • 11,线剂 • 12,栓剂
• 13,冲剂 • 14,片剂 • 15,糖浆剂 • 16,口服液 • 17,注射液
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 1,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 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 空腹服,安神剂宜临睡服。
《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数据浅析及比较
《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数据浅析及比较
彭金婵;宋天浩;赵宗昊;朱亮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22(20)12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与《方剂学》中药的使用关系及学科联系。
方法双人双机检索《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通过使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规范的药物名称,应用Excel 2016构建数据库,采用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分析药物使用频次、方证关系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方剂学》共纳入正方232首、附方183首,涉及3041味药物,369种药物,高频药物126味,分别为炙甘草、茯苓、生姜、人参、当归等;《中药学》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67味,清热药、补虚药用途最广;《方剂学》教材在药物名称、定义各个内容上与中药学存在不统一或不规范现象;方剂来源书籍《伤寒论》占比最高约为14.5%(60/145),其次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占比较低的为《温疫论》《千金翼方》等。
结论《中药学》与《方剂学》的药物使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2个学科,该研究有利于中医药十四五教材改革。
【总页数】3页(P171-173)
【作者】彭金婵;宋天浩;赵宗昊;朱亮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两版高职高专美容中药学教材比较与分析
2.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教材与原教材重要概念的比较浅析
3.历版《方剂学》教材中总论内容比较
4.浅析中药学与
方剂学的重组5.浅析原生态东北秧歌与东北秧歌教材之比较——以《东北大秧歌》教材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剂学总论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一 方剂的组成原则
以证候为依据 即要严格遵循辨证论治
以立法为准则 在辨清证候,明确诊断之后,应根据治则进行综 合考虑,提出切合于病情的治疗方针,即立法。
确保安全有效
二 方剂的组成结构
方剂中以“君臣佐使”来表述方剂的组成结构。 这种理论首见于《内经》:
运用:
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二 散剂
含义:将药物研成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制成的
固体剂型。可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
特点:
1. 内服散剂: 制作简便,节省药材,不易变质。 较汤剂吸收慢,较丸剂吸收快。 2. 外用散剂 用量少;可直接用于体表、官窍等。
三 丸剂
含义:将药物研成粉末或提取物,以水、蜜或米
理论依据:
“坚者消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
注意:消法与下法的区别
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之实邪,但两者有所不同。
下法是对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必须急下,并且
可以从下窍而出的情况下使用。
消法则是对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
病势较缓,而多虚实夹杂,必须渐消缓散而不能急 于排除的病情而设。
理论依据:“其高者,因而越之” 注意:
1 此是劫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易损胃气,凡体虚气弱, 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
2 “吐法之中,汗法存焉”
3 下法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
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瘀血、痰结、
水饮等有形实邪从下二窍而解的一种治法。
理论依据:“其下者,引而竭之”;
6 温法
温法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使寒邪去,
【方剂学】总论知识点
【方剂学】总论知识点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
当治法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原则。
而方剂则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1.1先秦《吕氏春秋》议论烹调的方法,“阳朴之姜,招摇之桂”。
战国马王堆《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剂学著作。
记载方剂280首,单味方药Π0首。
《黄帝内经》记载方剂13首。
12两汉《汉书•艺文志》介绍有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类书籍。
但均已遗失。
东汉《治百病方》载方30首。
张仲景《伤寒论》载方∏3首,《金匮要略》载方245首,除去重复者,共计323方。
开创辨证论治,讲求理法方药,为方书之祖。
1.3魏晋南北朝方书大量涌现。
葛洪所著《玉函方》又名《金匮药方》,多达100卷,但失传了。
《肘后备急方》是《玉函方》择要而成,书仅3卷,1060方。
内服者714方。
陈延之著《小品方》12卷。
至北宋初年亡佚。
佚文多保留在《外台秘要》、《医心方》中。
14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收录方剂6500首。
王素《外台秘要》收方6000余首,唐以前医方赖此书以存。
陈藏器《本草拾遗》创“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之十类药剂分类法,但后世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方剂分类法。
1.5宋宋太祖时《太平圣惠方》共100卷,16934首方剂。
宋徽宗时《圣济总录》共200卷,20000首方剂。
元半年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始载方297首。
本书既是配药手册又是用药指南。
现存于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10卷,载方788首。
南宋时小型方书增多。
如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24卷,收方∏18首。
钱乙《小儿要证直诀》,刘昉《幼幼新书》都是儿科史上突兀的高峰。
1.6金元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逐条注解仲景原文,“方之有解,始于成无己”。
张元素(洁古)《医学起源》《珍珠囊》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ga。
2.1总论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与治法 方剂的分类 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煎服法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方剂的发明——夏商时代 汤剂——最早的剂型。传说伊尹始 创汤液。
二.方剂学的发展
1.先秦时期 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目
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方书,约成书于战
方书之祖
A、辨证明确,立法严谨
B、组方全面,用药精炼
《伤寒杂病论》 特点
C、剂型丰富,煎服有法
众长,创
造性地将“理、法、方药” 融为一体。 “经方”
3.魏晋南北朝时期 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著(261-341年)
特点:简、便、廉、效
个人方书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张锐《鸡峰普济方》、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严用和《济生方》、 王兖《博济方》、 苏东坡及沈括《苏沈良方》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等
《证类本草》 北宋 唐慎微著,收录单方3000余,开本 草附列方剂的先例。
《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已撰,开方论之先河。
伤寒方后,第一部论方专著。
《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著。收载了许多有关方剂学的 理论和11096首方剂。
清代方书的特点:
1) 趋向由博返约,验方、单方辑本不断 增多
2) 阐释方义蔚然成风 3) 方剂的分类引入了按功用和治法分类
的方法
《医方集解》
汪昂著。刊于1684年。正方三百余首(附方七 百余首)。每类有论,每方有解,是一部切合 实际的方书。
《成方切用》
吴仪洛著。刊于1761年。收录古今成方1180余 首,释方详尽,并说明加减进退的道理。
《成方便读》
张秉成著。汇编古今成方290余首,每方编成 七言歌诀,并附以方义解释,作为初学方剂者 的读物。
北中医 方剂学 治燥剂
桑 杏
方证:外感温燥证
汤
1. 凉燥与温热邪气相合 2. 凉燥侵袭,燥从火化
主要症状:
身热不甚
口渴、咽干鼻燥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舌红苔白干 脉浮数,右脉大
立法:清宣温燥,凉润止咳
方解:
君 桑叶
苦甘微寒,轻清疏散,清宣燥热
杏仁
臣 豆豉 浙贝母
苦温,润肺降气,止咳平喘 辛温,解表透热,宣散透邪,加强 君药的透邪之力
1.治疗外燥应采用轻宣透散之品,但辛温或温 燥药物需慎用 2. 治疗凉燥时,滋润药宜少用,尤以甘寒药物 不宜使用或宜少用 3. 治疗温燥时,苦寒药宜少用,宜用甘寒药物
五、注意事项
1.首先分清内燥和外燥,其次分清凉燥和温燥 2. 如果病人素体有痰湿,用润药除燥时,要注 意避免留邪 3. 治疗内燥时,常大量配伍滋润、滋腻之品, 应注意保护脾胃之气
第一节
轻宣外燥
适应证:
外感凉燥 外感温燥1.来自感凉燥卫分受邪 恶寒、无汗、头痛 鼻塞、咳嗽 肺窍被束 燥邪伤津 燥性收敛 津液不布
燥为次寒
侵犯肌表
咽干、口燥
痰白,质稀 舌苔白,脉浮弦
2.外感温燥
温燥束表 身热、头痛 咽干口燥、鼻干咽燥 痰稠黄粘难咯, 或无痰 燥热伤津 燥性收敛 津液不布 肺气不利
第二十章 治燥剂
目的要求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
意事项。 肺汤。
掌握:杏苏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养阴清
熟悉:玉液汤、增液汤。 了解:桑杏汤、琼玉膏。
一、定义 二、立法依据
三、分类
四、燥证的用药配伍规律 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由清透宣散或甘寒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清宣外燥或滋润内燥等功效 治疗燥证的方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宋代开始,医家开
始深入剖析医理、方理、炮制理论。
1. 《太平圣惠方》
意义:由政府组织编纂的第一部方书。共载方16834
首,收集了当时大量的效方、验方和秘方。首次提
出了“处方法”的概念,扼要归纳出处方用药的具 体步骤,这是从方到法的一次理论上的突破。 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剂,以通闭散结,反之于平。”
方剂学
是
研究和阐明方剂
制方原理 药物配伍 临床运用规律
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
二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春秋战国(方剂理论逐渐形成的时期)
1.《五十二病方》
意义: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
2.《黄帝内经》 意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最早提出 了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
汉代(方剂理论更加成熟的时期)
《伤寒杂病论》 作者:汉 张仲景(张机) 意义: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其专著《伤寒
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创造性地将中医理、
法、方、药融为一体,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张从正(张子和)
杲(李东垣) 补土派 《脾胃论》、《兰室秘藏》
养阴派 《丹溪心法》、《格致余论》
朱震亨(朱丹溪)
明
1. 《普济方》
作者:明 朱棣等 意义: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一部官修巨著,载方六
万余首,几乎将明代以前的全部方剂收罗殆尽。 2. 《医方考》
作者:明 吴琨 意义:宗编各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纂的成药典,共5
卷,方788首,它是官方和剂局制成药时的处方和 制剂规范。
3. 《圣济总录》
意义:是继《太平圣惠方》之后方剂文献的又一次
总结,收方超过两万首。
4.各医家医集
《小儿药证直决》 作者:钱乙(六味地黄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作者:陈无择(陈言)(温胆汤)
魏晋南北朝
1.《肘后备急方》
作者:东晋 葛洪 意义:其所收录的方剂以“简、便、廉、效”为显著 特点,多以治疗中风、昏厥、溺水、外伤、中毒等突
发急证为主。
魏晋南北朝
2.《药对》
作者:南北朝 徐之才 意义: 将药物的功效分为十种,后人转引为方剂的分类方法,
改称“十剂”,为方剂学按功效分类打下了基础。
方剂学绪论
目的要求
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了解方剂学的发展概况。
一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
是
中医在辩证审因、确立治法的基础上 按照组方原则 筛选合适的药物,酌定适当的用量,规定适宜
的剂型及用法
配伍组合而成
古代“方剂”的涵义
“方剂”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前后。
《梁书·陆襄传》:“襄母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 粟浆……,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
古代“方剂”的涵义
方:既有医方、药方、处方的含义;又有规定、规矩的
含义。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圆者中规,方
者中矩。”
剂:通“齐”,有整齐、整合、排列之义,也体现了一 定的规定性和有序性;同时,还有调配、调和之意。
方剂最早的含义是指“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
成方。”
《汉书· 艺文志》:
即宣、通、补、பைடு நூலகம்、轻、重、滑、涩、燥、湿
唐
1.《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作者:唐代 孙思邈
意义:共载方7500首,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2.《外台秘要》
作者:唐代 王焘 意义:载方6000余首,保存了《深师》、《集验》、
《小品方》等大多已失传的方书,是研究唐代以前方
剂的重要文献。
宋
宋代是中医药学发展最快的年代之一,在中医药
详加分析,是我国第一部方论专著。
清
1. 《医方集解》 作者:清 汪昂 意义:全书的方剂共分为二十二类,并且详析方理,为
现代方剂书籍分类的蓝本。
2. 《汤头歌诀》 作者:清 汪昂 3. 《医学心悟》 作者:清 程钟龄 意义:首先提出了“八法”,使理、法、方、药中“法” 的概念更加明确,开创了“以法统方”的先河。
《济生方》 作者:严用和
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药方论》
作者:金 成无己 意义:
系统地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 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创了方论之 先河。 首次运用“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对方剂的配 伍作用进行分析。
2.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
寒凉派 攻下派
李
《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 《儒门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