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在ELISA 法检测丁型肝炎IgM 抗体中干扰的观察
ELISA检测的干扰因素与方法
ELISA检测的干扰因素与方法ELISA应用最广,但这种固相测定技术非完美无缺,把握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可能出现差错的关键性问题,采取相应的举措,才有可能使实验性误(漏)诊减少到最低限度。
1. 表面效应首先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固相”ELISA与传统的“液相”血清学试验的最大.最本质的区别是有一个预先固相抗原或抗体到载体表面的步骤,以及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由液态环境移到了固相载体表面进行。
蛋白质分子在吸附过程中,为了克服与固相载体之间的排斥力,需要重新分布其表面的功能性基因,使疏水性基因充分暴露,然后,局部接触区域的偶极分子脱氢,再通过范德瓦尔斯力吸引而固相到载体表面。
表面效应可直接影响抗原,抗体的构象和功能。
此外,表面效应亦影响抗原和抗体结合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1)固相导致抗原的变化为了测定抗体水平,需预先将抗原固相(包被)到极性和水性的聚苯乙烯(PS)或聚氯乙烯(PVC)酶标板上。
用直接物理吸附方法固相蛋白抗原及DNA等,导致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可引起分子构象和抗原性发生改变。
酶活性测定时可消失。
牛血清白蛋白固相之后,其抗原价可由5价降为1价。
此外,发现被动吸附方法固相铁蛋白,呈团串状,不均一的随机分布,这种影响质控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最后,大多数小分子半抗原不易直接吸附到载体表面。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在小分子抗原上,先偶联上葡聚糖,明胶等手臂后再进行固相包被。
对于有多重表达抗原决定簇的大分子抗原,用抗体桥式包被法可避免表面效应的影响。
将蛋白抗原吸附于胶体AI(OH)3后再固相也可以避免蛋白变性。
用Y射线辐照(400GY)PS板,不但可增加蛋白抗原吸附能力,而且还有降低抗体测定本底的作用。
(2)固相对抗体的影响直接吸附固相抗体(Igs)分子,除了呈团串状,不均分布和易解吸等一般不利因素之外,Igs分子摊开在载体表面,不但构象发生改变,而且影响抗体的活性,如IgG的结合价减少,可由2价变为1价,甚至完全失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
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
Engvall 和Perlmann于1971年最先应用该法进行了IgG定量测定,并命名为"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而且此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其酶活性;③测定时将受检标本(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再用洗涤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的抗体或抗原量成一定比例;再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后变为有色产物,根据其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了解被测标本中抗体或抗原含量。
ELISA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测定。
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其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临床检验中除正常反应外,有时常可见到一些错误结果(即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引起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主要有:①标本因素;②试剂因素;③操作因素。
本文就标本因素对ELISA测定的影响做如下讨论。
血清是最常用的ELISA标本,血浆一般可视为与血清同等的标本,标本引起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主要是干扰性物质所致,分为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两种:1.内源性物质有人认为大约40%的人血清标本中含有非特异性干扰物质,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检测结果。
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 (s)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物质等。
(1)类风湿因子人血清中IgM、IgG型类风湿因子(RF)可以与ELISA系统中的捕获抗体及酶标记二抗的FC段直接结合,从而导致假阳性。
实验探究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IgM假阳性关系
实验探究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IgM假阳性关系摘要】通过探究类风湿因子(RF)浓度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消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的依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作准备。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检测甲型肝炎病毒IgM 抗体(HAV—IgM)时多数甲型肝炎病人血清中含有类风湿因子(RF)干扰HAV—IgM 抗体测试致使假阳性结果的现象。
病人4 周内血清中就能检测出HAV-IgM 抗体大约3 个月之后滴度下降6-8 月后难以测出。
检测时若抗HAV-IgM 抗体呈假阳性,是病人血清内类风湿因子(RF)干扰所致。
本文检测了肝功能测试未见异常,未出现发热厌油、上腹不适此类症状,但抗 HAV-IgM 抗体为阳性的患者,从而探讨抗HAV-IgM 抗体假阳性的发生,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57 例,男性29 例,女性31 例,年龄30—85。
对照组45 例,男性19 例,女性26 例,年龄46—80 岁。
患者都在早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分出血清后在负20 摄氏度存至同批测试。
1.2 方法、HAV 抗体用酶联捕获法测定;RF用胶乳法测定。
HAV—IgM 抗体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RF 诊断试剂盒为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
2 结果:2.1 实验组和对照组RF 浓度比较表明血清RF 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于参考值上限(10u/ml),对照组血清浓度在正常数值内(0—10u/ml)。
对照组与实验组血清RF浓度平均值的比较见下表。
实验组N60183.1±181.3 对照组 N45 2.1±2.3(X (平均值)± s (u/ml))。
3.讨论、目前检测HAV—IgM抗体都是使用酶联捕获法试剂盒,理论上RF不会对这种方法造成干扰,现实操作上却复杂。
疫学检测方法中的干扰因素及注意的问题
随着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免疫学理论的建立,使大量免疫学检测技术被不断地创新、发明;在临床疾病诊治的应用中也不断地推陈出新。要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实验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干扰因素有比较清楚的掌握和了解。
免疫学检测- 干扰因素
标本自身及前处理所造成的干扰因素: 类风湿因子(RF) 嗜异性抗体 自身抗体 补体 纤维蛋白 溶血或黄疸 交叉反应物质 外源性物质
18
7
20
0
17
0
13
0
5
16
9
19
1
17
0
13
0
10
9
16
18
2
16
1
13
0
20
2
23
12
8
12
5
12
1
30
0
25
4
16
7
10
10
3
在加样放置时间改变后阴性标本A450nm与结果的关系
3
6
0
1 (1.0)
40
74
11
3
6
1 (1.0)
0
加样同时加入抗-HBc-HRP放置不同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操作不当-交叉污染
目前的全自动加样系统,不管是一次性加样针还是永久性加样针,均难以避免样本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当遇到高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沿加样方向被污染的甚至可能不止1 个孔。为了排除这种污染造成的假阳性,建议当同一行/列上(沿加样方向)出现连续阳性,并经复查仍为阳性时,应同时采取新鲜标本进行检测来加以证实。
6
7
13
68
2
0
6
3
免疫学检测中的干扰因素
免疫检测技术- 标记物
免疫测定技术均是以标记物示踪作为基 础,同位素、荧光素、酶是经典的三大标记 免疫测定技术。这三大标记技术发展了各种 各样的免疫测定方法,如RIA、ELISA、荧光 免疫测定、免疫化学发光测定等,目前应用 这三大标记技术的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广为应 用。近年来,作为免疫测定发展方向的非同 位素标记技术以其敏感、安全等倍受关注。
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 干扰因素和对策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沈 茜
随着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免 疫学理论的建立,使大量免疫学检测技术 被不断地创新、发明;在临床疾病诊治的 应用中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应用免疫 学原理检测的检验项目占到三级综合医院 检验科全部检验项目的1/4,医疗收入约 占1/3。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断掌握最新 的临床免疫学知识和各种新的检验方法, 了解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
干扰因素和对策- 类风湿因子
收集10份RF31~>1000IU/L的患者血清, 在美国和欧洲66各临床实验室进行74个项目 的免疫竞争法或免疫夹心法检测,仪器和试 剂均配套。3445个结果中8.7%为假阳性。错 误高值结果中的21%(所有结果的1.8%)引 起了临床的错误诊断,在使用RF吸附剂后再 检测,错误结果得到纠正。39%的假阳性结 果也可在使用RF吸附剂后降低。
干扰因素和对策- 外源性物质
冻存后融解的标本,蛋白质局部浓缩, 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合后再测定,但混匀时 应轻柔,不可强烈振荡。标本的反复冻融所 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将对标本中的蛋白等分子 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引起假阴性结果。
操作流程不当-造成结果的改变
我们对HBV血清标志物五项指标仅抗HBc总抗体单阳性的血清实行了严格的复检 措施,发现初、复检结果的符合率<50%。 偏差如此之大是无法用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解 释的。抗-HBc总抗体采用竞争抑制ELISA法 检测, 日常工作中无论标本多少,必然是先 加完血清标本后再加抗-HBc-HRP。这样, 血清中的抗-HBc与抗-HBc-HRP存在着明显 的‚不公平竞争‛。
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假阳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1
1.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实验组 46 例,男性 21 例,女性 25 例,年龄 31 !81 岁,平均年龄 63 岁。对照组 30 例,男性 13 例,女性 17 例,年龄 45 !80 岁, 平均年龄64 岁。所有病人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 血,分离出血清后于-20 C 保存到同批测定。 1. 2 方法 RF 采用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日本 进口原装试剂盒,仪器为日立 7170 A 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抗 HAV-I g M 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试剂盒由北京科卫临床诊断试剂厂提供,仪器为博 赛2010 酶标仪。两种检测均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WANG Hong - mei , ZHA0 Hong (Depart ment of l aborat or y T ests , t he F irst A ffili ated Hospital , Ji nzhou 121001 Chi na ) 【Abstract 】 Obj ective To i nvesti gate t he relati on bet Ween RF and anti - HAVI g M. M et hods The seru mlevels of RF Were deter m i ned by trans m issi on t urbi di metr y and t hat of anti - HAV I g M The seru m levels of RF Were si gnificantl y hi gher i n t he test grou p . There Was li near regressi on relati on bet Ween RF and 0 D of anti - HAV I g M. Concl usi ons C li nical sy mpto m , disease hist or y , age and t he level of RF are usef ul f or t he j udg ment of anti - HAV I g M positi ve . 【Key words 】 r heu mat oi d ; anti -hepatitis A virus I g M; f alse positi ve 检测病人血清中抗 HAV -I g M 抗体是目前诊 断甲型肝炎最可靠最灵敏的指标,患者于发病后 1 ! 4 周血清中即可检出抗 HAV-I g M 抗体, 3 个月 后滴度下降, 6! 8 个月后不易查出。故凡抗 HAV -I g M 抗体阳性,特别是滴度较高时,常提示为急 性 HAV 感染或复发。检测时有时会出现抗 HAV -I g M 抗体假阳性,据报道是因为患者血清中存在 类风湿因子(RF )的干扰造成的。本文对临床工 作中出现的肝功能检测正常,无发热厌油和上腹部 不适等症状,而抗 HAV -I g M 抗体呈阳性的病人 进行了血清 RF 的检测,以进一步探讨抗 HAV I g M 抗体假阳性的发生机制,并为临床明确诊断提 供客观依据。 W it h El I SA. Results
论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方法
论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影响因素;控制方法论文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ayme 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因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的测定,为辅助临床诊断与生物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出现错误的结果。
现笔者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分析探讨如下:1 试剂的因素1.1 试剂的选择试剂的选择是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的关键要素。
虽然国家采用批批检定的形式对ELISA 试剂严格把关,但不同厂家的试剂在使用效果上仍存在在差异。
要选购知名度相对高、具有“三证”的试剂,不要用无批号的试剂,最好选用与仪器配套的试剂。
更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和混用不同批号的试剂。
1.2 试剂的准备在临床实验室,对试剂的准备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实验时将试剂从冰箱中拿出来即用,而忽略了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后面时间不够的问题,其直接的后果是对一些弱阳性标本的检测出现假阴性。
因此,在ELISA 测定中试剂的准备最为关键的是,将试剂盒先从冰箱中拿出来,在室温下放置20~30 min后,再进行测定,使试剂盒在使用前与室温平衡,这样做的目的能使反应微孔内的温度较快地达到所需的温度,以满足后面的测定需求。
2 样本的因素2.1 内源性干扰因素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身抗体等[1]。
2.1.1 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或不同浓度的类风湿因子(RF),其一般为IgM 型,亦有IgG和IgA型,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为在ELISA测定中,其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 以及随后加入的酶标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凤翔刘海燕覃巍巍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05-01【摘要】目的分析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的影响因素。
方法用ELISA捕获法检测人血清麻疹IgM抗体。
结果相关影响因素有:1. 标本因素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标本的干扰性因素等。
2. 操作因素操作的方法包括加样、温育、洗板、显色、结果判定等。
3. 试剂因素试剂的选择、运输、贮存,试剂使用前的准备及正确使用等因素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结论排除或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保证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的质量,应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对实验条件、试剂与仪器、实验人员等因素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关键词】ELISA;麻疹IgM抗体;检测;影响因素The ELISA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easles virus-specific immunoglobulin M(MV-IgM) detection Liu FengXiang Liu HaiYan Qin WeiWei(Microbiology laboratory,Nan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xi Nanning 53001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Analys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Measles virus-specific immunoglobulin M(MV-IgM) detection. Methods Th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capture method was chosen to detect human serum MV-IgM. Results The following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test results: 1. Specimen factors, including specimen collection, processing, as well as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2. Operating factors, including adding-sample, incubation , wash, coloration, and result-judging, etc. 3. Reagent factors, such as reagents selecting, transportation, storage, pre-use preparation and so on.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LISA quality in MV-IgM detection, and then exclude or reduce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laboratory scientific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also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reagent and instrument, experimental personnel factors should be quality controlled strictly.【Key words】ELISA; MV-IgM antibody, Detection; Influence factor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抗原及抗体测定。
【临床】临床免疫检测的干扰因素
【临床】临床免疫检测的干扰因素免疫检测法中能够改变被检测物浓度或改变被检物与相应检测抗体结合能力的物质,均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干扰因素: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及其他一些结合蛋白等,脂血、交叉反应及一些分析前变异、基质效应、甚至检测的设备不同也可对免疫检测造成干扰。
干扰原理:1、通过改变被检测物的浓度影响该物质最后的检测结果,如激素结合蛋白、检测物自身抗体。
2、通过干扰抗原抗体结合影响检测结果,如:异嗜性抗体和钩状效应(HOOK效应)等;一些治疗性抗体药物也可以通过与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竞争抗原,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自身抗体:大部分自身抗体为IgG型,亲和力较高,可对竞争法和免疫测定法产生较强的干扰,包括:酶类(肌酸激酶、淀粉酶)、肌钙蛋白、甲状腺激素(游离或总甲状腺)、甲状腺球蛋白、胰岛素、催乳素和睾酮等。
异嗜性抗体:包括天然抗体和一些自身抗体,针对的抗原不明确,可能来自于食物中的动物成分、与动物的接触或疫苗接种等,通常能够与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种的抗体反应,属于亲和力较低的结合反应。
独特性抗体:能结合到被检测抗原上,影响免疫检测过程中抗原抗体的结合,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独特型抗体和自然产生或自身免疫源性的类风湿因子(RF),是免疫检测过程中异嗜性干扰的主要因素,RF是患者体内针对变性IgG的内源性IgM抗体,可模拟异嗜性抗体的作用结合其他物种来源的抗体,可直接连接ELISA法中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引起假阳性结果在日常检测中比较多见。
HOOK效应在免疫分析法中,如果被检物质浓度过高,过量的未被捕获的抗原与检测抗体发生结合,阻断了捕获抗体一抗原一检测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从而产生假阴性结果,称为HOOK效应;通过稀释标本或增加检测抗体浓度,改变被检测物与检测试剂中抗体的比例,可以避免或减轻HOOK效应。
蛋白因素包括:补体、溶菌酶、副蛋白等。
IgG K链副蛋白可与TSH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结合,阻碍TSH与捕获抗体或检测抗体结合,导致TSH水平的假性降低。
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干扰因素和防控措施
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干扰因素和防控措施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固相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的干扰因素和防控措施。
方法:通过临床检验找出问题,查询资料,分析原因,及时找出最佳处理方法。
结果:标本因素包括应将标本充分凝固再分离血清,标本应防止溶血、细菌污染、乳糜血等,标本最好当天测定;患者因素包括患者体内存在非特异性干扰物质,患者输血后或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操作因素包括操作者的责任心以及操作过程中的育温、洗板和显色;另外还与质量控制以及试剂因素有关。
结论:及时纠正各种因素带来的干扰,认真操作,将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交给临床医生和病人,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关键词】elisa法;乙肝五项;干扰因素;防控措施1标本因素1.1标本采集应用标本速凝管使其充分凝固(37℃水浴箱20min以上)再分离血清,以保证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影响血清量,以防造成假阳性结果。
1.2标本应防止溶血,细菌污染,乳糜血等现象的出现因溶血标本和乳糜血标本均会造成错误的结果。
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因菌体中可能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会在测定中导致非特异性显色。
1.3采集标本最好当天测定,不要在冰箱保存过久因为igg可聚合成多聚体,造成假阳性结果。
另外标本在冰箱内放置过久,抗原、抗体的免疫活性减弱,可造成假阴性结果。
如果不能立即测定,应放置在4~8℃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3d;检测时,取出后标本必须置室温平衡至室温,再进行操作。
2患者因素有些患者由于病理的关系,身体内存在一些非特异性干扰物质,较常见的有嗜异性抗体、补体、类风湿因子、胶原组织病变等。
在乙肝五项测定中,这些物质均能与酶标的第二抗体fc段结合,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
在平时的检验工作中,这些内在的因素不可能将所有的阳性标本拿来证明它是否有这些物质的存在,所以克服起来很难。
但检验人员应积极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尽量找出原因,排除和克服这些因素。
有些乙肝患者输血后或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可影响乙肝酶标五项的检测结果。
类风湿因子干扰标准
类风湿因子干扰标准
1.检测方法
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样本处理
样本处理对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采集样本时需保证患者的状态稳定,避免在急性期或者服用药物后采集样本,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样本采集后应妥善保存,避免污染和变质。
3.试剂质量
试剂质量对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的干扰也不容忽视。
应选择质量可靠的试剂,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状态和精度对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精确度。
5.质量控制
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
通过这些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人员素质
操作人员的素质对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应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7.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对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实验室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8.结果解读
在解读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也需要关注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影响ELISA结果的若干内源性干扰因素有哪些
影响ELISA结果的若干内源性干扰因素有哪些ELISA实验测定中,存在众多的干扰因素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这给实验者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分析下ELISA实验过程中内源性的干扰因素。
内源性干扰因素一般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身抗体、因使用鼠抗体治疗或诊断诱导的抗鼠Ig抗体、交叉反应物质等。
在日常的临床血清(浆)标本中,有相当比例不同程度的含有上述各种干扰物质,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假阳性。
一、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在类风湿患者、其他疾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或不同浓度的RF,RF一般为TgM型,亦有IgG和IgA型,RF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为在elisa测定中,其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以及随后加入的酶标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尤其是在捕获法IgM 型特异抗体的测定中表现zui为明显,因为此时固相包被的抗体为抗人弘链抗体,IgM型RF的存在可使其大量结合于固相。
为避免RF对ELISA测定的干扰,通常可以采取下述措施:1、稀释标本:这在判断急性病原体感染的特异IgM抗体如抗HAVIgM,抗HBclgM,TORCH的IgM抗体检验等尤为有用。
因为急性感染时,血循环中特异的IgM抗体滴度通常很高,而RF滴度通常相对要低得多。
因此,在测定前对标本进行稀释,特异的IgM因高滴度存在仍可检出,而非特异的RF则会因为稀释变成非常低的滴度,从而对测定几乎不产生干扰。
现在,有些特异IgM检测elisa试剂盒不要求稀释标本,直接检测,这样虽然方便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操作,但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并且由于某些慢性感染,如HBV的感染,血循环中抗HBelgM可持续以一定的滴度存在,标本不做稀释即进行检测,即可出现阳性结果,从而失去抗HBclgM用于HBV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因此,在临床实验室,一定要使用要求对标本做1:1000稀释的试剂盒进行检验,从而保证相应检测项目结果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类风湿因子对致畸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干扰观察
类风湿因子对致畸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干扰观察张玲英;邱练芬;叶长宁;洪华;王智斌;谭太昌;袁红;颜小平【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08(5)7【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对一组致畸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89份RF阳性血清先用捕获法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然后将所得阳性标本用变性IgG中和,再稀释标本.将这两种方法处理后的标本再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 (1)89份RF阳性血清检出弓形虫IgM抗体(抗-TOX-IgM)8份(9.0%),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抗-CMV-IgM)3份(3.4%),风疹病毒IgM 抗体(抗-RUV-IgM)1份(1.1%),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抗-HSV-IgM)2份(2.2%).(2)阳性标本被不同剂量变性IgG中和后,除1例TOX-IgM和CMV-IgM仍为阳性不被中和,标本被稀释到1∶1 600 TOX-IgM和CMV-IgM仍为阳性外,其余标本在被中和及稀释后TORCH-IgM检测均转为阴性.变性IgG用量和标本的稀释度与RF值有相关性(r=0.921、0.921,P<0.05).结论RF对TOX、CMV、RUV、HSV IgM抗体检测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对TOX-IgM的干扰最明显;TORCH-IgM 抗体检测阳性标本用变性IgG中和时应考虑RF值.【总页数】3页(P388-390)【作者】张玲英;邱练芬;叶长宁;洪华;王智斌;谭太昌;袁红;颜小平【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川北医学院检验系,四川南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R446.6【相关文献】1.类风湿因子在ELISA法检测丁型肝炎IgM抗体中干扰的观察 [J], 梁淑慧;朱海龙;黎国政;陈小红;麦浪2.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干扰因素3例探讨 [J], 钟丽;陈华根;宋强3.ELISA法检测弓形体IgM抗体中类风湿因子的干扰观察 [J], 李梓慧;何宗富4.抗TORCH-IgM型抗体检测中类风湿因子RF清除的实验研究 [J], 黄镇华;况二胜;温淑娟;何祥旺;刘剑雄5.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其干扰因素探讨 [J], 江云川;龚丽坤;高卫;杨婷;沈蓝;张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的影响
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的影响张海军【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48例类风湿因子(RF)含量在500.00~ 8680.00 IU/ML(RF正常参考值< 20.00 IU/ML)之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金标法进行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因为类风湿因子的影响而导致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情况.结果:148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类风湿因子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之间的血清标本,其中127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85.8% (127/148);21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 (21/148).结论: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引起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45)003【总页数】3页(P295-297)【关键词】类风湿因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假阳性【作者】张海军【作者单位】赤峰市第二医院检验科,内蒙古赤峰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R512.6+2乙型肝炎是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
我国是乙肝大国,临床上常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来辅助诊断。
但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的因素较多。
本文对类风湿因子能否干扰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情况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选取来我院门诊和住院就医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48例类风湿因子(RF)含量在500.00~8 680.00 IU/M L(RF正常参考值<20.00 IU/ML)之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空腹血清标本。
RF对ELISA检测血清HBeAg假阴性干扰的分析
RF对ELISA检测血清HBeAg假阴性干扰的分析谢良才;范文;徐磊;许蓉;刘天春【摘要】目的证实类风湿因子(RF)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假阴性干扰的存在.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均阴性而RF阳性新鲜血清样本,与HBeAg阳性对照品9:1混合配成HBeAg阳性且RF 阳性的试验样本,分别用不同的ELISA试剂检测样本的HBeAg.使用RF吸附乳胶对干扰样本进行预处理,比较预处理前后HBeAg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中RF对3种不同厂商生产的HBeAg ELISA试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干扰.9例假阴性样本预处理后有7例转为阳性.结论RF可影响ELISA检测HBeAg的S/CO值,引起假阴性结果,样本预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RF的干扰.%ObjectiveTo investigate whether rheumatoid factor(RF) can cause false negative interference on serum 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MethodsSerum samples with nega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negative HBeAg and positive RF were collected and comprised by blending HBeAg-positive and RF-positive control substance at a ratio of 9:1. HBeAg level was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ELISA kits. RF adsorption latex was used to remove RF from samples,and the change of HBeAg level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re-treatment.ResultsThe 3 kinds of HBeAg ELISA kits had false negative interference. There were 7 of 9 false negative samples transforming to positive after pre-treatment. ConclusionsThe S/CO of HBeAg determination by ELISA is susceptible to falsenegative interference from RF. The pre-treatment of samples is effective prior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032)009【总页数】4页(P765-768)【关键词】类风湿因子;干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型肝炎e抗原【作者】谢良才;范文;徐磊;许蓉;刘天春【作者单位】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 434000;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 434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430000;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 434000;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是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虽然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来自同一读码框,但HBeAg 却能从细胞中分泌出来,因而可作为HBV活动复制的标志物[1]。
类风湿因子及其浓度对甲肝、丙肝IgM抗体的影响
类风湿因子及其浓度对甲肝、丙肝IgM抗体的影响
刘松坚;徐云峰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09(018)009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对甲肝、丙肝IgM抗体的影响,为分析判断临床出现的假阳性结果提供参考.方法选用ELISA法检测甲肝、丙肝IgM抗体阳性标本,用速率法测其RF,中和RF后重新测IgM抗体.结果两组标本(抗HAV-IgM阳性组、抗HCV-IgM阳性组)由RF引起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0%、25%.高RF浓度组引起的假阳性率为78%,低RF浓度组假阳性为16%.结论 RF对两组标本的检测均有干扰,两组标本的干扰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浓度比低浓度干扰率大.
【总页数】2页(P842-843)
【作者】刘松坚;徐云峰
【作者单位】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510080,广州军区司令部门诊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对酶免法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J], 王虹
2.甲肝IgM抗体诊断试剂盒在甲肝病毒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J], 龙润乡;熊秋霞;李华;宋霞;洪超;李文忠;崔萍芳;谢忠平
3.类风湿因子对ELISA法检测肝炎病毒IgM类抗体的影响 [J], 陈淑亚
4.类风湿因子对甲肝抗体检测的影响 [J], 张萧
5.类风湿因子IgM对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 [J], 梅方超;尚小玲;戴海英;汪宏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因子对ELISA法测定抗-HCV的干扰
类风湿因子对ELISA法测定抗-HCV的干扰苏丽;候颖辉;纪亚荣【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01(025)011【摘要】@@ 目前,临床诊断丙型肝炎主要是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抗-HCV抗体.以往的一些文章报道了类风湿因子(RF)对某些ELISA法检测抗体试验的影响较大,实验中RF与包被抗压中某些不纯物质结合,加入酶标抗体后,RF与抗体的Fe段结合,从而导致了假阳性的结果.同时也有报道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RF的检出率明显偏高,本文探讨了RF对ELISA检测抗-HCV实验的干扰.rn1 材料和方法rn1.1 试剂rn1.1.1 ELISA法测定-HCV试剂盒(沈阳市惠民医药研究所)rn1.1.2 类风湿因子胶乳液试剂(上海医学化验所)rn1.2 标本rn1.2.1 29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rn1.2.2 5例经临床确诊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rn1.3 方法rn1.3.1 RF的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1min内出现明显凝集颗粒者为阳性.【总页数】1页(P880)【作者】苏丽;候颖辉;纪亚荣【作者单位】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医院,;讷河市镇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献血前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价值分析 [J], 郭宏2.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结果分析 [J], 黄水荣3.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 [J], 李媛;谭艳4.输血前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价值分析 [J], 肖婕;彭心华;余艳婷5.类风湿因子在ELISA法检测抗-HIV中的干扰 [J], 王彩凤;刘炜;刘力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假阳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假阳性关系的实验研究王红梅;赵红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5)001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浓度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排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RF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抗HAV-IgM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实验组RF明显增高,且与抗HAV-IgM检测的光密度OD值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结论抗HAV-IgM阳性的确定应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年龄及RF水平来综合判定以降低假阳性.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王红梅;赵红
【作者单位】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中心,辽宁,锦州,121001;内蒙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5
【相关文献】
1.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甲型肝炎 IgM 的影响探讨 [J], 胡慧琼;刘斌;王红;吴增辉
2.ELISA法检测抗HAV-IgM假阳性合并HBsAg假阳性1例 [J], 张运洪
3.类风湿因子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假阳性的关系 [J], 张艳霞
4.抗TORCH-IgM型抗体检测中类风湿因子RF清除的实验研究 [J], 黄镇华;况二
胜;温淑娟;何祥旺;刘剑雄
5.2015~2019年湖北省临床实验室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能力验证(EQA)结果回顾分析 [J], 俞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因子对免疫测定干扰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因子对免疫测定干扰的研究进展谢良才;刘天春(综述);范文;许蓉(审校)【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21)19【摘要】类风湿因子(RF)可以在免疫测定中产生干扰,具有与免疫球蛋白(Ig)G Fc段结合的特点。
RF与试剂中的抗体结合,可造成测定的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近来,随着免疫测定的普及和发展,RF对免疫测定的干扰现象不断被发现,并逐渐引起临床实验室的重视,但研究多限于个例分析。
该文主要就RF对免疫测定的干扰机制、干扰的常见项目及消除RF干扰的方法进行综述。
%Rheumatoid factor ( RF) can generate interference in the immunoassay,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nding with immunoglobulin( Ig) G Fc segment. RF binding with antibody for reagents in immunoas-say can cause false positive or false negative.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oassay,the RF interference on immune continues to be discovered,and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linical laboratory, but mostly limited to case analysis. Here isto make a review of the interference mechanism of RF,interfer-ence test items and how to eliminate RF interference.【总页数】3页(P3495-3497)【作者】谢良才;刘天春(综述);范文;许蓉(审校)【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相关文献】1.类风湿因子干扰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的原因(1例) [J], 黄佳芝;徐萍;刘宇嘉2.血清高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 [J], 陈素芸;王瑜伟3.异嗜性抗体对免疫测定干扰的研究进展 [J], 蒋利君;黎宇;戴盛明4.异嗜性抗体在免疫测定中干扰的研究进展 [J], 韦维5.类风湿因子干扰导致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假阳性结果处理与分析 [J], 陈超超;毕晓洁;沈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因子对乙肝酶免试剂的干扰及处理方法
类风湿因子对乙肝酶免试剂的干扰及处理方法郭兰英;万卷芳【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0(035)006【摘要】@@类风湿因子(RF)广泛存在于健康人群及类风湿患者中,其类型很多,主要有IgG、IgM,它对乙肝酶免试剂特别是E系统有很大的干扰,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现象,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对消除RF因子的干扰有明显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抗HBe-]IgG多抗血清,从血源中筛选。
抗HBe-IgG单抗腹水,由本单位细胞室提供。
辣根过氧化物酶(Sigma公司)。
26份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血清标本,由洛阳中心医院提供。
1.2 方法1.2.1 变性IgG亲合层析柱的制备:取正常人血浆50ml,用饱和硫酸铵50ml,盐析和阴离子层析方法提取人IgG,浓缩至10g/L,置63℃加热20min,过SephadexG-200层析柱,用0.01mol/L PBS洗脱后,收集第一蛋白峰,测定蛋白质量浓度为8g/L。
1.2.2 抗HBe-IgG多抗血清的纯化:取抗HBe-IgG多抗血清50ml,采用硫酸铵沉淀基因离子交换色谱层析纯化抗HBe-Igg,得蛋白质量浓度7g/L,过变性IgG层析柱,收集,测定。
【总页数】2页(P559-560)【作者】郭兰英;万卷芳【作者单位】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洛阳 471003;洛阳中心医院特检中心洛阳47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0.4【相关文献】1.肝酶安胶囊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J], 童学飞;胡耀斐2.无气味的4,4-二乙硫/苄硫基-3-烯-2-丁酮作乙/苄硫醇替代试剂的无溶剂缩硫醛/酮化反应 [J], 赵辉;于海丰;林春3.国产乙肝酶免试剂盒的质量评价 [J], 赵莉华;常缨;杨凤霞;孙晓红4.释契丹语“迤逦免”和“乙林免” [J],5.消除RBC对酶免分析仪测定干扰的试剂选择和应用 [J], 陈新瑞;唐玲丽;杨一芬;唐亚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因子在ELISA法检测丁型肝炎IgM抗体中干扰的观察
梁淑慧1,朱海龙1,黎国政1,陈小红2,麦 浪1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2.广东省广州市妇婴医院,广东广州510180)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丁型肝炎IgM抗体;ELISA法
[中图分类号] R3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5)02-0229-01
正确地检测出感染标志物有助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防。
类风湿因子(RF)对用ELISA法检测的多种感染标志物有干扰[1],现将RF在用ELISA法检测丁型肝炎IgM 抗体(HDV-I gM)时的干扰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住院患者164例,男101例,女63例;年龄21~83岁,平均55.1岁。
均无肝炎病史,RF浓度20.2~1660IU/m L。
1.2 仪器与试剂 RF检测仪器选用AR RA Y360全自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测定系统,采用原厂配套试剂。
HDV-IgM 抗体检测使用深圳月亮湾公司生产的HDV-IgM抗体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用BIO-RA D3550型酶标仪测定吸光度(OD值)。
用辛酸法制备变性IgG[2]。
1.3 方法 分别测定164例RF阳性和试剂盒配备的阳性血清HDV-IgM抗体,将所得阳性血清分别加入等体积的1∶5稀释的变性IgG以中和RF,混匀后置37℃水浴30min,离心后取上清,再用同法测定1次HDV-IgM抗体[1]。
2 结 果
164例RF阳性血清在中和前HDV-Ig M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12.8%;中和后HDV-Ig M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0.6%。
中和前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试剂盒配备的阳性血清在中和前后测定HDV-IgM抗体均为阳性。
相关分析显示,HDV-I gM抗体阳性的血清其OD值与RF 的浓度呈正相关(r=0.678,P<0.001)。
3 讨 论
笔者测定HDV-I gM抗体采用捕获法试剂盒,即微孔板上包被抗人μ链,以捕获血清中的Ig M型抗体,然后加入抗原,其与相应的I gM型抗体结合,再加入针对抗原的特异性酶标抗体,最后加入底物显色。
根据此原理,抗原抗体结合为特异性,应该可排除其他干扰,但本实验结果显示,164例RF 阳性血清在中和前HDV-I gM抗体阳性的有21例,阳性率为12.8%,而中和后仅有1例HDV-IgM抗体阳性,阳性率降为0.6%。
说明有20例阳性的结果为RF干扰所导致。
RF是一种抗变性IgG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其抗原结合位点在IgG的重链区。
RF有IgG,IgM,IgA,IgD,I gE型抗体,主要是IgM抗体。
在本反应的过程中RF可能与其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了结合,从而导致了假阳性的出现。
对HDV-I gM 抗体阳性的血清OD值与RF的浓度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呈正相关(r=0.678,P<0.001),说明随着RF浓度的增加,RF的干扰越严重。
由于本实验测定的是总的RF,并没有分型,因而导致假阳性出现的RF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几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而试剂盒配备的阳性血清在中和前和中和后均为阳性,表明用此方法来中和RF对结果无影响,特异性良好。
虽然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极高的传染病,但丁型肝炎的感染率并不高。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HDV-I gM抗体阳性,最好同时测定RF的浓度,如果测得RF浓度偏高,则最好中和RF后重测,尽量避免假阳性的出现,以免误导临床。
[参考文献]
[1] 李梓慧,何宗富.E LISA法检测弓形体IgM抗体中类风湿因子
的干扰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2,24(3):143-144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1997:346-347
[收稿日期] 2004-05-07
的16例患者中有15例是BPH,但当F/T PSA<15.4%的30例患者中11例是BPH,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有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各家选择的病例不同,使用的测定方法和所用的试剂有所区别,所以F/T比值的临界值也存在着差异,建议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统一检测方法和参考值,便于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 梅骅.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
(2):120
[2] 胡志全,章永裳.PSA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
系统分册,1996,16(5):195
[3] 杨柳平,宋建达.游离PSA百分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
尿系统分册,1998,18(1):33
[4] 唐劲光.血清F-PS A、T-PSA及其比值F/T诊断前列腺癌的
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1):81-82
[5] Abrahamss on PA,Kuriyama M.M olecul ar forms of se-rum Pro-
state specific antigen:the cl inical usefulness of percent 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o discriminate prostate cancer grom BPH[J].
Hinyodika-kiyo,1998,44(4):223
[6] S tamey TA.s econd conference in in 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immunoassays[J].Urol ogy,1995,45(2): 173
[收稿日期] 2004-05-26
·
229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05Jan,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