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9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4

合集下载

7.1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1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认为人在联系面前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 无能为力的观点是 的联系,改变事物 错误的。 的状态,调整原有 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
针对练习:

• • • • • • • • •
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 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 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B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你如何看待这种联系?
议一议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 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 能为力呢?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 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 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 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青藏铁路
南水北调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错误。在实践中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其根据是事物的固有联系以 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不是自己的 需要。
知识疏理
原理
联系 的普 遍性 联系 的客 观性
世界观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机整体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 系中把握事物,切 忌陷入主观随意性 和诡辩论
联系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 的多 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 展的条件,一切以 样性 时间、地点为转移。
C
B
3 、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 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 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给人体造成的。这 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 .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 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业分层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业分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下列对联系理解正确的是( ) A.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B.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C.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和相互作用D.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解析】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D项表述最全面,符合题意。

A、B、C三项说法都不完整。

【答案】 D2.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表明( ) 【导学号:25520113】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解析】A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联系的具体性和条件性;B项与材料中蝴蝶—空气—其他—德克萨斯这一联系链链条不符;材料的本意是说明联系的普遍性,而非联系的客观性,D不选。

【答案】 C3.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多花时间就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因而存在盲目增加学习时间的现象,结果导致睡眠不足,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有的同学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注重学习的效率,合理延长学习时间,结果效果显著。

两者的对比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要正确把握学习中固有的联系B.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加以利用的,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不断向前发展【解析】材料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做法对比,强调要正确处理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关系,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没有正确分析学习中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案例

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案例

下列符合联系客观性的是 ( D ) A、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B、8就是发财,4就是死 C、201314就是爱你一生一世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判断: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
提醒: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要从事 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记下来! 提醒: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任何事物 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和 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 但每一具体事物的联系又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所以,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知识小结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
联系具有普遍性。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 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记下来!
小故事
大哲理
启示一: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中,还是在任何团队中, 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心态,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要懂 得担当。维护别人、维护团队,就是维护自己。成就 他人,成就团队,才能成就自己。 启示二:从这个小故事来分析,似乎老鼠夹和母鸡、 肥猪、大黄牛没有什么联系,而实际上却因为主人生 病发生了联系。这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现象联系
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
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还有:
次要联系 部分联系
主要联系 整体联系
主观联系
客观联系
……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二童子学棋
(二)联系的特性(特点)

高中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高中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联系的定义②准确把握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以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讨论学习本框题内容形成观点,并准备材料证明各自观点。

2.课堂展示:请各小组代表课堂发言,展示本组自学成果,并提出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代表的发言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并归纳学生自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组织课堂讨论。

4.问题分析:针对学生所提出问题,展开课堂探究完成疑难讲解,加深学生对正确观点印像。

5.课堂练习:调取近年有关高考题,针对训练,讲练结合。

6.学以致用:学生思考学习本课内容有何实际意义(从个人、学校、社会多角度分析)。

三、教材分析:第一目: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事物间及事物内部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表现:(1)外部联系: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2)内部联系:每个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联系的。

(3)整个世界: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目:联系的客观性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1)自在事物:先于人类存在具有客观性(2)人为事物:渗透人的目的与计划性,一经实践创造出来,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第三目:联系的多样性1.多样性:事物千差万别,联系也多种多样。

2.表现:从不同角度,可分为直、间接联系,内、外部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等。

3.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高二政治教案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高二政治教案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努力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认真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学法指导1.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而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不同事物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使自己在认识事物时分清主次,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运用心灵反思法,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某一项小发明、小创造或者是某一项成功的创意,反思当时的过程以及促成成功的各种因素,体验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以及积极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

由此得出结论:联系虽然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新教材新学案思想政治④必修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4.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联系,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高认识、运用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自觉性。

如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两个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二、知识点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在唯物辩证法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新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新

第1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逻辑脉络:围绕着辩证法的内容,明确世界是普遍联系——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矛盾)——树立创新意识和推动社会进步。

知识结构:把握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掌握联系的各个特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论,掌握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把握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结合矛盾的各个特性,梳理矛盾分析法的内容;把握创新的相关知识,明确创新的哲学依据(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和社会作用。

素养要求:政治认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明确党的领导、决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充满矛盾的世界,合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

法治意识:不断学法用法守法,积极投身国家的法治建设。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创新等社会活动,明确担当自身责任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了解联系的含义。

2.掌握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3.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

4.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自觉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建立新联系。

2.培养科学精神,坚持唯物辩证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一、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表现(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判一判]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 )提示:错误。

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二、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1)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3.联系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点训练1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吗? 提示: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 有条件的。 二、联系的客观性 ★★ 1.含义 联系是 事物本身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志 为转移。 2.分类 分为 自在事物 的联系和 人为事物 的联系。 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1)从事物 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联系 ,建 立 新的联系 。
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引起的一
系列现象,表明了联系的普遍性及客观性,①④符合题意;事物的联系是
普遍的、客观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
说法错误;任何联系都是客观的,③错误。故选B。
巩固练习2 (2015·全国Ⅱ卷,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 《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 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 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 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 析 :B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这首诗讲述了一个道理:美妙的琴声 既不在琴上,也不在手指上,而在手指与琴之间的配合上,体现了事物之
巩固练习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也让民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产生了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表明 (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选择题1.长期以来,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从长远来看,全球防灾和减灾形势不容乐观,各国依然任重道远。

这表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②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自然灾害没有规律可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明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①符合题意;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全球防灾和减灾形势不容乐观,表明了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符合题意;自然灾害的存在有规律可言,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并非无能为力,②④说法错误。

2.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是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认为吃鱼就会游泳,吃鸡就会下蛋,不常吃鱼就不会游泳,这是主观地、人为地制造联系的表现,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②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用主观想象的联系取代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③正确;这则笑话没有涉及联系的普遍性问题,排除①;④的观点显然错误,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3.“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这警示我们( )①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要坚持联系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④要重视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C 要破除“资源诅咒”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②③符合题意;①属唯心主义观点,错误;④仍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措施,与题意不符。

高三政治《第0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

高三政治《第0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联系的特征 ②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不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 系都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不等于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 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式来认识事物。
(江苏政治—30题)2009年京沪高铁投 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 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 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 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 分的功能甚至决定整体的功能。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 化会影响到部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 体的最优目标;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 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系统的的含义及特征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 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专题汇编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素材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专题汇编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素材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易混易错知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3、联系是客观的,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

或者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可见事物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事物间的联系也在随着变化。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

可见联系也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4、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的活动无关。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5、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主观臆造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6、人可以改变和消除事物之间的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从而改变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但是以前的联系并没有消失,只要联系具备的条件存在,联系就会出现)7、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事物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事物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8、做事情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不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9、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不在人的意识之外”就是在人的意识之中。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二(22)班杨扬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总和2、联系的特征:①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②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备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称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强调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重视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备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14.2008年7月19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省共有175种入侵物种。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区域性农林业、区域性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引起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森林毁坏、沙漠化、水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这一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5.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稍往国内外。
A.保护本地生物物种,杜绝引进外来物种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多样的、多 变的,所以,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认识和把握 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都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主客观条件、内外部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等),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典例精析 例2 (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 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
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 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3.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 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客观条 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 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 为转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易混易错点拨 [易混比较]
1.联系的普遍性与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 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各不相同。 2.联系的多样性与联系的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联系的多样性实 际说的是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各有特点的。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要点辨识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 是无条件的。( × ) 提示: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要 点 阐 释]
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联系的多样性实际 上强调的是联系是多种多样、各有特点的。 (2)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多样的、多 变的,所以,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认识和把握 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都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 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应 用 体 验]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③物质决 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彗星、地震预 示国家衰微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①讲的是“预”与“立”“不预”与“废”之间的联系。 ②④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③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影响。 答案 D
二 联系的客观性
[自 主 学 习] 1.含义(b)
联系是事物本身_固__有__的__,不以人的_意__志__为转移。 2.类别(b)
可以分为_自__在_事物的联系和人__为__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3.方法论(b)
要从事物_固__有__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_随__意__性__。 要点辨识
2015年,成渝客运专线将全线开通,2017年渝万客运专线将建 成投运,届时,“成—渝—万”高铁经济走廊全面贯通。顺应 高铁带来的契机,加快建设经济走廊,无疑将深刻改变沿线经 济布局,极大促进川渝联合发展。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 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长期以来,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从长远来看,全球防灾和减灾形势不容乐观,各国依然任重道远。

这表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②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自然灾害没有规律可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明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①符合题意;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全球防灾和减灾形势不容乐观,表明了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符合题意;自然灾害的存在有规律可言,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并非无能为力,②④说法错误。

2.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是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
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认为吃鱼就会游泳,吃鸡就会下蛋,不常吃鱼就不会游泳,这是主观地、人为地制造联系的表现,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②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用主观想象的联系取代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③正确;这则笑话没有涉及联系的普遍性问题,排除①;④的观点显然错误,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3.“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这警示我们( )
①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要坚持联系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要重视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要破除“资源诅咒”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②③符合题意;①属唯心主义观点,错误;④仍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
措施,与题意不符。

4.高速铁路,简称“高铁”。

据悉,中国目前已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以上。

高铁发展给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高铁发展给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①应选;高铁属人为事物,其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④应选;②题干未体现,不选;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故③片面。

5.海洋鱼源枯竭,联合国预估2050年将无鱼可吃,近年花枝、软丝等海洋鱼类遭过度滥捕,渔获量年年下降。

国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耗时2年成功掌握花枝及软丝的人工养殖技术,创下全球首例。

从联系的观点看,花枝及软丝的人工养殖技术的成功掌握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深刻把握事物本质是人们成功改造事物的前提和基础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只有基于事物固有联系,改造世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国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掌握花枝及软丝的人工养殖技术,是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的表现,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能实现;②是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的,不符合题意。

6.下边的漫画《请你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突破规律的制约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防止经验主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改造世界需要注意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D.办事情取得成功要改变事物固有的规律
解析:C 防治树木的病虫害可以有多种方法,但漫画中人物却只知用一种方法,违背了联系的多样性,C与题意相符;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随意改变和突破,A、D错误;B与题意不符,排除。

7.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

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联系是客观的,人类无法避免动物所携带病菌的威胁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解析:D “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应选;题干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A与题意不符;B、C说法错误,排除。

8.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
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

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人生中与我们联系的事很多,最合适的最好,因此,要把握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适合自己的联系,②④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联系具有多样性,既有必然联系,又有偶然联系,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浙江某民间爆料论坛在成立之初因群众言论较为“肆无忌惮”而常常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封杀,几经波折,随着群众影响面的扩大,政府部门的态度由最初的取缔、查封转为监管、引导、包容,开始尝试与论坛加强沟通互动,并积极寻找尊重网络民意的充分表达与互联网管理、消除负面影响之间的平衡点。

时至今日,这种网络舆情民间监督的新方式深入人心,一上班就看该论坛成为当地政府官员每天的“必修课”。

在老百姓眼中,论坛就是“民间信访办”,正如论坛创始人所说,该论坛的给力就在于“网友反映民生给力,政府解决民生给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当地政府对该论坛转变态度的原因。

解析:回答本题时应注意把握关键语句并联系教材知识,如当地政府部门因群众言论较为“肆无忌惮”封杀爆料论坛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寻找尊重网络民意的充分表达与互联网管理、消除负面影响之间的平衡点体现了遵循联系的多样性等。

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民意表达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提高行政水平。

(2)联系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与民意表达存在客观联系,若不尊重民意,则不利于集民智、聚民心,难以科学民主决策,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权威。

(3)联系具有多样性,政府应正视事物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既要看到网络民意表达的负面影响,加强监管和引导,更要看到网络民意对政府工作的促进作用,包容尊重网络民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