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
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代数式,如:单项式、多项式、有理式等。
2.学会使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字母在代数式中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的运算。
3.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对代数式进行简化。
4.学会解代数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教学内容:分享小组讨论成果,交流解题经验。
教学过程: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学习他人的解题方法。最后,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解题经验。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基础、中等、提高三个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代数式的书写、运算及解方程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2.教学内容:强调学习代数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强调代数式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代数式的奥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代数式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代数式的概念、书写及简单运算;合并同类项;解代数方程。
2.难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代数式的简化;等式性质的运用。
(二)教学设想
1.对于重点内容的把握:
(1)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如:用a表示苹果的价格,b表示购买的数量,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
《代数式》教学设计
《代数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代数式》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代数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代数方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代数式和算式。
b. 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c.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用代数式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
c.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用代数式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算式和方程的知识,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代数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容易混淆代数式和算式的概念。
同时,学生在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代数式的概念。
老师:假设小明的年龄是x岁,小红的年龄是y岁,那么他们两个人的年龄总和是多少?学生:x + y。
老师:对,这个式子就是一个代数式。
那么,代数式和算式有什么区别呢?2.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代数式的特点。
学生: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可以进行运算。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与示范1. 讲解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
a. 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以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b. 代数式的运算法则包括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 通过示例讲解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a. 加法法则:(2x + 3y) + (4x + 5y) = 6x + 8y。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3.2 代数式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3.2代数式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代数式是学生继小学数学学习之后,第一次系统接触代数知识。
这一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运算以及代数式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几何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大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应用。
2.代数式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小红比小明大3岁,请问小红今年几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个问题。
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代数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同时,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以及指数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的值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计算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3.能够应用代数式的值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计算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素材和相关实例。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和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入代数式的概念,通过实例提问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代数式?”2.解释代数式的组成部分,包括字母、数字、运算符等。
3.引导学生思考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结合,讨论代数式的应用场景。
Step 2:讲解代数式的值以及计算方法(20分钟)1.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展示代数式的不同取值。
2.讲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即将代数式中的字母用具体数值代替后的结果。
3.分析代数式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替换字母、运算符计算等。
4.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理解。
Step 3:合作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组,出示一些代数式的计算题目。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计算出答案。
3.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上讲台解答问题,其他小组对其答案进行评价和讨论。
Step 4:拓展应用(20分钟)1.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代数式应用题,如实际购物、运动比赛等。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构建相应的代数式。
3.学生根据代数式计算,得出问题答案,并进行相关讨论。
Step 5:总结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问题。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习题。
2.思考并写下自己对代数式概念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代数式的计算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和实际应用题的练习,激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等形式积极参与,增加课堂氛围。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2 代数式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3.2代数式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代数式是学生在掌握了数的概念、运算律和方程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抽象和总结数的运算规律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运算和代数式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概念、运算律和方程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对于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和规则。
3.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定义和概念。
2.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和规则。
3.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配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案例: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代数式的运算和应用。
3.练习题: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和2支笔,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代数式的组成、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相关推荐《代数式》教案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代数式》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代数式》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1)乙数比x大5;(x+5)(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4)乙数比x大16%?((1+16%)x)(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1)乙数比甲数大5;(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4)乙数比甲数大16%?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1)x+5(2)2x-3;(3)-7;(4)(1+16%)x?(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例2用代数式表示:(1)甲乙两数和的2倍;(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1)2(a+b);(2)a-b;(3)a2+b2;(4)(a+b)(a-b);(5)(a+b)(b-a)或(b+a)(b-a)?(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例3用代数式表示:(1)被3整除得n的数;(2)被5除商m余2的数?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 的数如何表示?(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解:(1)3n;(2)5m+2?(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解:(1)3(a+5);(2)(a-1);(3)(5a+7);(4)a2+a?(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解:(1)m(m+6)个;(2)(m)m个?(三)、课堂练习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2?用代数式表示:(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3?用代数式表示:(1)与a-1的和是25的数;(2)与2b+1的积是9的数;(3)与2x2的差是x的数;(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1)25-(a-1);(2);(3)2x2+2;(4)y(y+3)?〕(四)、师生共同小结首先,请学生回答: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练习设计1、用代数式表示:(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设计§3.2代数式(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例1、例2(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教学后记由于列代数式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故在设计其教学过程时,注意所选例题及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的培养。
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5.拓展延伸,培养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适当拓展代数式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6.总结反思,提升认知: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索数学的奥秘。
4.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手机话费套餐、购物打折等,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手机话费套餐如何计算更划算?购物打折后,实际支付多少钱?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种数学工具来解决,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代数式。”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内,大家各抒己见,把你们的方法和思路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讨论,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这些题目涵盖了代数式的各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2.举例说明代数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如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
“代数式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比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在运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性质简化代数式。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如何用代数式表示手机话费套餐?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方法有哪些?”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景创设
本案例将代数式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这种生活化的情景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本案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反思与总结的环节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特别强调反思与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使他们形成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有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
3.引导学生探讨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在购物、出游等情境中如何列出代数式,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3.2.1 代数式 教学设计 (表格式)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年)新版教材
第1课时 代数式
课题
代数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5-10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代数式的意义,体会代数式是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2.会把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用文字语言表述,会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
3.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把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用文字语言表述,会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
教学难点: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源自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要求学生完成下面题目.
(1)香蕉每千克售价3元,m千克售价元;
(2)温度由5 ℃上升t℃后是℃;
(3) 表示的是a的平方与b的平方的和.
(4) 表示的是a与b的和的平方.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a与b的差与c的平方的和.
(2)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是c的三位数.
(3)三个连续的整数(用同一个字母表示),以及它们的和.
解:(1)(a-b)+ .
(2)100a+10b+c(其中,a,b,c是不大于9的自然数,且a≠0).
②代数式不含“=”、“>”、“<”、“≤”、“≥”,“≠”;
③代数式中可以含有括号.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来代替,或者省略不写,但是数与数之间不可以省略“×”;
②1或-1与字母相乘时,1通常省略不写;
③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④除法通常写成分数的形式,如1÷a通常写成 ;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5.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通过代数式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提高审美能力。
5.定期进行评价与反馈:
a.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存在的问题。
b.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c.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引入新课,例如“小明的年龄问题”。讲述小明比小红大3岁,今年小红的年龄是x岁,那么小明今年几岁?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在数学表达中的便利性,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代数式。
2.学会使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字母在代数式中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变换。
3.掌握代数式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能够运用这些性质简化代数式。
4.能够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求解方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代数式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距离和速度的关系等,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教学目的1.使先生看法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提高;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先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3.经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解说,初步培育先生观察和笼统思想的才干;4.经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先生深入体会从特殊到普通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忆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剖析:教科书,引见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运用普遍,且能很好地表达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提高,是代数的清楚特点。
运用算术的方法处置效果,是小学先生的思想方法,如今,从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浸透了笼统概括的思想方法,在看法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笼统地说明了代数式的概念。
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了解:〔1〕从详细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笼统思想的末尾,表达了特殊与普通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独自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等都不是代数式.3.教学难点剖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言语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
用言语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一致规则,以简明而不惹起误解为动身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剖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发生歧义,终究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
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全体。
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本卷须知:〔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许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3×a ,应写作3.a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3.a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普通仍用〝×〞号.〔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普通依照分数的写法来写.〔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5.对本节例题的剖析: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拟复杂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拟复杂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布置在下一节中专门引见.例2是说出一些比拟复杂的代数式的意义.由于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拟熟习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思索乘号能够省略等新规则而已. 6.教法建议〔1〕由于这一章知识大局部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温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先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出新的效果。
初中代数式数学教案设计
初中代数式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分类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3. 代数式的运算方法4.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代数式的练习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代数式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举例说明。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0.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注重评价学生的代数式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信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代数式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涵盖各种类型。
4. 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章共计10课时。
2. 教学计划:每课时完成1-2个知识点的学习。
3. 课后作业:每课时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
3. 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难点:代数式的运算规律的探索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问题转化为代数式。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代数式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2. 结合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代数式运算规律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代数式的相关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律。
2. 教学案例:收集与代数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3. 练习题库:编写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 小组讨论工具:提供便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2. 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式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2. 通过练习、讨论等方法,提高代数式的运算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代数式的热情。
2. 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
3.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数与字母的组合,表示未知数的值或运算结果。
2. 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字母表示数或未知数,数字与字母相乘可以省略乘号,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写在字母之间。
3. 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同类项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的计算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运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难点:1. 代数式运算中同类项的识别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代数式的运用和计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问题驱动法、练习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纸、实际问题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代数式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代数式的表示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讲解: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代数式的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学习心得。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篇一:2.1 代数式教案】2.1 代数式教案课题代数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刻苦学习? 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学好数学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的数学课,是从学习代数开始的?除了学习代数以外,同学们还将陆续地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学习代数与学习其它学科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坚持不懈努力,没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代数的? 在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代数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自觉地与算术对比:哪些和小学数学相同或类似,哪些有严格的区别,逐步明确代数的特点?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们就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初中代数的学习?(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 a+b=b+a;(3)加法结合律 (a+b)+c=a+(b+c);(4)乘法结合律 (ab)c=a(bc);(5)乘法分配律 a(b+c)=ab+ac?(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平方厘米)?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方便;(3)像上面出现的a,2那么究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例1 填空:(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册;(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________℃;(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千克?(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解:(1)12n; (2)(t-2);(3)a;(4)(1+10%)m?例2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 2a+3 (2)2(a+3); (3)3cc222(4)a-(5)a+b(6)(a+b) abd解:(1)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 (3)ccc的意义是c除以ab的商; (4)a-的意义是a减去的差;abdd222(5)a+b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6)(a+b)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说明:(1)本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如第(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等等?例3 、用代数式表示:(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2)m与5n的差的平方;(3)x的2倍与y的和;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四)、课堂练习1、填空:(投影)(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____千克;(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____厘米;(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4)全校学生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___,男生人数是____?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投影)(1)2a-3c;(2)3a22;(3)ab+1;(4)a-b? 5b3、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x与y的和;(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五)、师生共同小结首先,提出如下问题: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3、什么叫代数式?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①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行运算;②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七、练习设计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3、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4、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5、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6、用代数式表示:(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3)长是a米,宽是长的1,若汽车的速度是31的长方形的周长; 3(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八、板书设计【篇二: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代数式的概念.②使学生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代数式这一数学模型去表示和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使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②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数学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3) 情感与态度目标:①渗透代数式的模型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②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踏实细致、独立思考、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③利用实际情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突出重点措施:(1)通过比较——判别——交流——构造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概念的理解.(2)通过“根据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和“把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2) 教学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难点策略:(1)分三步分散难点①引入时设计大量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存在的普遍性.②让学生给自己构造的一些简单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代数式的模型思想。
代数式教案初中
代数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代数式。
2. 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和幂的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
教学重点:1. 代数式的概念和书写规则。
2. 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 代数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代数式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的计算,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应用。
2. 提问学生,什么是代数式,代数式有什么作用。
二、讲解代数式的概念和书写规则(15分钟)1. 讲解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2. 讲解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如字母的大小写,数字和字母的连接等。
3. 示例讲解,给出一些代数式的例子,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三、讲解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15分钟)1. 讲解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如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2. 讲解幂的运算规则,如乘方,开方等。
3. 示例讲解,给出一些代数式的例子,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
四、练习代数式的书写和计算(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代数式的书写和计算的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应用,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和基本运算规则,通过练习和指导,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应用教案
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正确地求代数式的值。
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法,能够正确应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法3. 代数式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代数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
2. 讲解(1)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代数式由代数变量、数字及运算符号组成,它能够用于表示数学关系。
代数式的特点是具有变化性和可替代性。
(2)代数式的加、减、乘、除法加法:将代数式中的同类项相加即可。
减法:将代数式中的同类项相减即可。
乘法:利用分律,将代数式分解成小项,逐一进行乘法运算。
除法:将代数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并逐一进行相除运算。
(3)代数式的应用代数式能够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运输问题、装修问题等等。
3. 练习(1)练习代数式的加、减、乘、除法。
(2)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通过对代数式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代数式,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对代数式的定义、特点和运算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练习法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学生应充分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练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法,能够正确地应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2. 教师的评价和自身评价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代数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了解代数式的分类,并能熟练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分类及运用。
2. 教学难点:代数式的化简和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辅助工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课(1)讲解代数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定义和特点。
(2)介绍代数式的分类,如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并举例说明。
(3)讲解代数式的化简和运算,包括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因式分解等。
(4)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运用。
(2)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练习成绩: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代数式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3.2.1代数式的意义(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代数式的概念、分类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代数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从具体的数字运算中抽象出代数式的概念,理解其更广泛的含义。
-代数式的分类和性质:对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分,以及代数式的运算规律,学生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行强化。
-实际问题的转化:学生往往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代数式,需要教师引导,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这一过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代数式的定义和分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多项式的识别,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代数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车中商品的总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通过代数式来计算不同物品组合的价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字与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它是数学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橘子,总共花费了x元,每个苹果a元,每个橘子b元。我们可以用代数式3a+2b来表示这个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讨论成果来看,我发现有些小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
初中代数的授课教案模板
课题:《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2)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代数式的认知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游戏、实际问题等,激发学生学习代数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代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回顾:回顾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数学中需要引入代数式?代数式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代数式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代数式的含义,如a+b、2x-3等。
2.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讲解加减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演示加减运算过程。
3.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讲解乘除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演示乘除运算过程。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作业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代数式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1. 实际问题一:计算商品的价格。
- 提出问题:小明去商店买了一件衣服,衣服的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小明需要支付多少元?- 引导学生列出代数式:100×0.8,并计算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顾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体现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
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现在,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了代数式的
概念。
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始,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
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究竟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
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
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a ,应写作3.a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3.a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较简单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较复杂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安排在下一节中专门介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较简单的代数式的意义.因为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较熟悉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6.教法建议
(1)因为这一章知识大部分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复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出新的问题。
这样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的衔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首先要给学生多举例子(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代数式,理清代数式中的运
算和运算顺序,才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从而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普遍性、简明性,也为列代数式做准备。
(3)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老师可选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老师在讲解第一节之前,一定要对全章内容和课时安排有一个了解,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只有这样,我们老师才能教给学生系统的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5)因为是新学期代数的第一节课,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呢?首先,你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英语口语好的老师,可以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为学生说一段祝福语。
第二,上课时尽量使用多种语言与学生交流,其中包括情感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