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导学案(师用)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用)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词的文体知识。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来写愁。
4、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5、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教学难点]1、通过对比,探讨积极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史称李后主。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 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开宝八年(975),城破被俘,押赴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
前期与大、小周后感情甚笃,生活奢靡,常形之于吟咏。
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作题材狭窄,主要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题遗山诗》〔清〕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些后期词作,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虞美人》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涉江采芙蓉》《虞美人》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周【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熟记通假字,理解诗歌含意,并熟练背诵。
2.掌握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3.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自主学习】1、词语解释。
(1)远道:(2)遗:(3)应犹:(4)朱颜改:(5) 砌:2、翻译。
(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道远。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合作学习】1.《涉江采芙蓉》“同心”为何“离居”,诗人想借以表达何种情感?【合作探究】1.《涉江采芙蓉》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我的疑问】正答率书写等级批改日期A B C A B C 9 月日虞美人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词语解释。
(1)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2)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3)应犹:一作“依然”。
(4)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2、翻译。
(1)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思念的人儿在远方。
(2)感情深厚却相隔在两地,愁苦忧伤直至终老。
(3)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4)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合作学习】1.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
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的忧伤。
【合作探究】1.“芙蓉”的别名有:荷花、莲花、菡萏、芙蕖、君子花、凌波仙子、水波仙子、六月春、中国莲、玉环、玉芝等。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荷花当做是圣洁之花,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
它的特点:香气清幽、品质高洁。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研究目标:1.鉴赏XXX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XXX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研究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XXX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研究时数:一课时一、课前预1、字音。
玉砌槛菊()XXX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XXX、五代、北宋初年XXX约艳丽XXX、XXX、XXXXXXXXX、XXX、XXX、│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XXXXXXXXX照│XXX前期XXX高唱│XXX、XXX南宋后期│哀感│XXX、XXX2、作者及配景引见XXX(937-978),字,南唐中主XXX第六子,史称。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庭糊口、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XXX以亡国的沉痛,赋以自身豪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XXX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紧张的位置,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促进了一大步,扩展了词的表现领域。
XXX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搜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XXX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
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XXX开宝八年(975),XXX攻克金陵,XXX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XXX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三年后,XXX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XXX,不久,XXX便被毒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3.理解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导学内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之情。
【导学步骤】第一步:背景介绍在开始分析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的作者,杜牧。
杜牧是唐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杜牧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身处乱世之中的他经历了许多沧桑变故,这也为他的诗创造了丰富的素材和感慨。
第二步:整体理解让我们先通读一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了解整首诗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第三步:诗歌分析注:以下内容仅为支持理解,不需要在作文中出现标题。
第一节:描写春花诗中首先描绘了春花的美丽和短暂的存在。
通过生动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春花的绚烂和流逝,进而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思考。
第二节:描写秋月接着,诗人切换到描绘秋月的场景。
秋月同样象征着美好和消逝,通过对秋月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凸显了时光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第三节:抒发感慨最后一节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他深深地思考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不可持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充满了怀念和留恋之情。
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诗歌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的学习,我们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诗歌分析可以看出,杜牧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并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之情。
这样的诗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也使其成为了杜牧的经典之作。
注:此文以课程教学思路为基础,可能在字数限制上稍有超出,但保证文章内容切题、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
《虞美人》导学案社旗二高:薛林伟【教师寄语】努力就是优秀,进步就是成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词诵读的相关知识,知人论世、诵读其词2、理解意象、评鉴名句3、理解《虞美人》所表达出来的词人情怀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背诵课文,讨论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及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李煜词所承载的感伤长愁和心系故国的感情【重点】通过诵读把握意境和情感【难点】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关于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
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二、指导学生诵读1.请反复诵读这首词,找出词的韵脚和应重读的字,思考如何把握词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重读: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感情基调:低沉、凄凉2.你认为词中哪个字能概括全词的内容。
愁三、老师范读四、学生诵读(单独读和齐读)五、问题探讨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参考:春花最美,秋月最亮。
然而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有一岁悬挂碧空的明月,正意味着他屈辱生活得延续。
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限的往事涌上心头,想到过去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学习《虞美人》,掌握其词牌特点和基本结构,理解李煜作为南唐后主的历史背景与创作心境。
其次,品味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精妙词句,感受其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表达,领略李煜在词坛上的卓越成就。
再者,通过对《虞美人》的赏析,提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最后,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永恒价值。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虞美人》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朝代的著名词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
2.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本指_______、_______等美好的事物。
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朱颜”指的是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对《虞美人》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过去欢乐自由的生活。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忧伤。
C. “雕栏玉砌应犹在”暗示了词人昔日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靡。
D. “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的绵长与深重。
2. 关于《虞美人》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B. 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C. 体现了词人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深沉思考。
D. 反映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三、简答题1. 请分析《虞美人》中词人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比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三、全诗译文《虞美人》全诗译文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年年都有,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过往的多少事,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词中的表达出的“愁”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
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2、《虞美人》译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教学过程】《虞美人》(一)诗词欣赏1、哪一个词能概括全词的情感核心?具体怎么表现的?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再举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当堂检测】【教师讲解用】《虞美人》1、“愁”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C、离家之痛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2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 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品味词中优美的语言,学习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蕴含的愁绪和感慨。
(2)赏析词的艺术特色,如比喻、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体会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内涵。
(2)理解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诗词的长河中,有许多经典的词作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充满哀愁与感慨的词——《虞美人》,感受词人李煜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
他在政治上无能,却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虞美人》是他在亡国后被囚禁时所作,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三)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四)文本赏析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这句词开篇就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2)“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们结束?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东风”这一意象有何寓意?(2)“不堪回首”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理?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雕栏玉砌”和“朱颜”分别指代什么?(2)这句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这一句是如何将抽象的“愁”具体化的?(2)这种比喻手法有何妙处?(五)艺术特色1、以景抒情词中通过描绘春花秋月、东风、明月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
2、对比手法今昔对比,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突出了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3、比喻精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比作滔滔不绝的江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深、愁之多。
(六)课堂讨论1、李煜的愁仅仅是因为亡国之痛吗?2、这首词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七)总结归纳通过对《虞美人》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用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步骤一、介绍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二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相传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给他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三、研读(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⒈“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虞美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掌握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
3. 了解虞美人在历史中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
二、导学内容1. 虞美人的基本信息虞美人,学名为罂粟科虞美人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
其花朵呈现鲜艳的红色或粉色,花瓣薄而脆弱,花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虞美人又被称为“东方玫瑰”,是传统园艺中备受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
2. 虞美人的特点虞美人是一种生长较快的多年生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植株高度较低,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
- 叶片呈羽状复叶,绿色且较为细长。
- 花朵较大,花瓣呈现红色或粉色,花形美丽。
- 花期较短,一般在春季和夏季持续几周。
3. 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虞美人作为观赏植物,需要一定的栽培和养护技巧:- 生态环境: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性较强,但在高温季节需要避免暴晒。
- 土壤要求:喜欢肥沃、疏松、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最适宜。
- 浇水管理:夏季高温期间要保持良好的湿润,但避免水渍过多,以免引发病害。
- 施肥注意:虞美人生长期需要适当的施肥,但过量施肥容易导致植株过旺而减少花朵数量。
- 疾病防治:注意预防虞美人的常见病虫害,如蚜虫、黑斑病等,可以采用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4. 虞美人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虞美人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象征美丽:虞美人的花朵美丽绚丽,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并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象征烈士:虞美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虞姬以自焚抗争为国家作出牺牲并成为烈士,因此虞美人也被赋予了英勇的象征意义。
- 象征爱情和悲剧:虞美人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象征爱情和悲剧的形象,其美丽而短暂的花期正好符合了这种悲剧性的象征。
三、导学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虞美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掌握了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并了解了虞美人在历史中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
虞美人 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人论世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体验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找意象来体会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难点:结合时代特点,理解作者的感受。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课前预习1、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2、词牌名《虞美人》的来历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3、作者与背景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相传生于天祚三年七月初七,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
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八日于京师里第卧疾而卒,一说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精于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相见欢》等。
被誉为“千古词帝”。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用
《虞美人》导学案编制人:曹厚余审核人:莫兰文【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3.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反复诵读并背诵,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先学案】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自主解决基础知识。
一、词的基本知识1、词是__________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__________,59—90字为___________,91字以上为___________。
二、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三、走进作家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世称李后主。
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
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知识链接】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
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
《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
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
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
虞美人(教师)【学习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重点难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学法指导】1.“思、疑、释、练”课堂模式。
2.探究法,合作法,诵读法,背诵法。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词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
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学术语为“片”或“阕”。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2.走近作者——李煜(1)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关键信息:1、导学案的适用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学案的学习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习《虞美人》的重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虞美人》的难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导学案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成果的评估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学习目标111 了解李煜的生平背景及创作风格,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12 准确诵读并背诵《虞美人》,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113 品味词中意象,理解词人的情感内涵。
114 掌握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12 重点内容121 词中情感的细腻表达,如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2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赏析,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3 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春花秋月”“雕栏玉砌”等。
13 难点内容131 理解李煜复杂深沉的情感,体会其作为亡国之君的特殊心境。
132 分析词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效果,如比喻、对比等。
133 探讨词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词坛的影响。
14 学习方法141 自主预习141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煜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
1412 初读《虞美人》,标注出生字词,初步理解词义。
142 课堂学习1421 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讲解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142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1423 做好笔记,记录重点知识和老师的分析思路。
143 课后复习1431 背诵《虞美人》,巩固记忆。
1432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1433 拓展阅读李煜的其他词作,加深对其创作风格的理解。
15 学习成果评估151 课堂表现1511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诗人的感情,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
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预习案】
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
李煜,字,史称。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相传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给他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探究案】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3、哪一个词能概括全词的情感核心?具体怎么表现的?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练编号
课题:《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 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
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关于李煜:
1 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
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
二、关于词的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
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三、前人评价:
1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
”的确,作为
“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2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
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
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
3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四、相关连接: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3)金陵酒肆留别 ( 李白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学习过程】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
4.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
5.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6.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7.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8.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
四【课外延伸】
1.讨论;这首词和李煜同时所作的另一首《浪淘沙》各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迁移运用:
1仿照例子,自拟一个描写对象 ,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2片段练习:以“李煜,我想对你说”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