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贸本科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如何提高经济学教育的质量
如何提高经济学教育的质量经济学教育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理论化等,影响了经济学教育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从改进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经济学教育的质量。
一、改进课程设置1. 多样化课程结构传统的经济学课程结构通常由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模块组成,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却是复杂而多样的。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考虑增加与实务相关的课程模块,如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2. 强调实践性课程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安排,如经济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
3. 考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经济学教育应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设置。
了解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产业发展趋势,将这些内容纳入经济学课程中,使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1. 引入案例教学法经济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经济事件和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经济学原理和现象。
例如,通过模拟软件进行经济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经济学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PDCA循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2019年教育文档
基于PDCA循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案例教学是沟通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桥梁,在20世纪初开始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大力推动而发展起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在法律、医学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较多。
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单方向传授无法满足该专业的教学要求,有必要采用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方式。
一、PDCA循环理论概述PDCA循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被广泛应用于绩效管理方面[1]。
该理论把一项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即:P,Plan,计划,包括目标和计划等的确定;D,Do,执行,指目标和计划的具体实施;C,Check,检查,即对具体实施进行效果评价;A,Action,行动,指针对评价结果采取改进的措施。
依据这一分析框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可以划分为4个工作环节:目标设定―具体实施―效果评价―调整改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案例教学现状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案例教学目标基本明确,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有很多困难,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调整改进也举步维艰,因此难以实现良性运行,影响了案例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改进。
在这四个环节中,主要障碍存在于第二、第三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案例素材合格的案例素材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
目前在案例教学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素材。
市面上出售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集数量极少,时效性也较差。
而哈佛商学院用于教学的案例有几千个,由该校教授、毕业生以及有关的研究者组织编写,而且每年都要更新400―500多个案例[2]。
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案例教学尚不具备这样雄厚的素材基础。
(二)教师能力有限且缺少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
尽管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不同,要让学生成为课程主角,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表达和讨论,但是教师要介绍分析框架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的分析过程,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类梳理。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
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
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
(二)课程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如何提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
如何提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摘要: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逐渐壮大,借此契机可以提高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
在此背景下,该文阐明了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深入研究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提升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质量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具有经济学科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共性,又具有强调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国际经济贸易实际问题能力的特性。
因此,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我国出口产业部门的竞争力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青年教师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条新途径。
1 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出口竞争力增强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据海关统计,2011年1-11月,我国进出口3309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出口17240.1亿美元,增长21.1%;进口15856.1亿美元,增长26.4%;顺差1384亿美元,下降18.2%。
从进出口形势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总体环境继续好转。
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曲折,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在增强我国竞争力、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日益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际能力,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浅谈如何提高国贸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对口就业率
反馈给老师 ,同时学 生之间的信息也可 以相互交流 ,从而加 强师生之 间的互 动和信息交流 。学生对整个 外贸业务流程熟悉后 ,与其他专业 的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全面的模拟的商业环境 。在 “ 工作”的过程中也
可 以锻炼 学生 与 人沟 通 、 交流 的能 力 。
( 二 ) 根 据 外 贸业 务 操 作 环 节 建 立 相 关 模 拟 机 构
( 一 )建 立 多样 化 的模 拟 外 贸企 业
随着企业 经营 的多元化 国际化 ,以及学生毕业去 向的实际情况 , 单一以外贸企业为模拟对象 已难以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教学的要求 。 在 进行 国际贸易模拟实 习时 , 应建立不 同类型 的模拟外 贸公 司 ,除一般 进出 口贸易公 司外 , 还应包括如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等 。使其在运作 形式 、经营产 品方面更全面 ,以利于学生 了解真实 的外 贸企业运作方 式及产 品经 营特点 。学生在进行模拟实训 时,可首先进行 国际市场调 研, 选择贸 易方 向。在教学过程 中,由学生 自己选择不同 岗位完成 与 进出 口贸易业 务相关 的角色扮演。在这个 过程 中 , 信息在学生 和老 师 之间相互交 流 , 教师将信息传递 给学生 , 学生再通过角色扮演将信 息
“ 模 拟 公 司 ” 简 介 (一 )“ 模 拟 公 司 ” 概 述 “ 模 拟公 司”指人 为 的创 造仿 真模 拟经 济活动 ,作 为经济类 专
一
、
业 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 。学生可在其 中进行 全部业 务流程 的操 作 ,熟悉与掌握其各环节之间的业务 联系 ,而又不 必承担 任何 经济 活 动 的风险 。同时 ,根据产 品和服务项 目的不 同定位 , 学生在此可 以进 行 营销 、财务 、金融、贸易、运输 、税务 、海关、保 险、商检等业务 过程 的模 拟活动 。模拟时 ,除货物是 虚拟 的并且不发生 实体 位移外 , 其它如票据 、账册、操作 方式 、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 中通 行 的做法 设计和运作 。可见 ,“ 模拟公 司”也可 理解为一种实践教 学 方 法 。 (二 )“ 模 拟 公 司 ” 的 特 点 模拟 公司 ”采取 的是 以教师为 主导 、以学 生为 主体 的半开放 的 教学模 式 ,学生在 自己的 “ 工作 岗位 ”上学习。“ 模 拟公司 ”运作有 三个 基 本 特 点 : (1)以学 生 为 中心 、 自主 性 学 习 为 主 ; ( 2) 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 :收集信息、制定计划 、做出决策、实 施 计 划 、反 馈 控 制 、评 估 成 果 ; ( 3 ) 教师是学 习过程 的组织者 、咨询者和伙伴 。 模 拟公 司就 如一个 真 实公 司设 立 诸如行 政管 理 、人 力资 源部 、 财务 部 、采购 部 、销售 部 、市场 部 等职 能部 门 ,学生 可在 模 拟公 司 的每 一个部 门进 行 轮岗操作 ,直接与其 他国 内外 模拟公 司发生业 务关 系 ,直接 与模 拟 的社 会 经济 部 门 ,如银行 、工商 、税务 、海 关 、商检 等发 生 联 系。在这 种 仿 真 的商务 活动 中 ,学生 了解 、熟 悉职业 岗位所 需的职 业能力 。这 极大地 引发学生 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 极 性 ,加 速实 现 从感 性 到理 性认 识 的转 变 。
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国际外贸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时代发展动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
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整合教学资源,不断调整教学模式,针对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标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课堂教学对策分析随着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日渐复杂化,经济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课程中也日趋重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经济学教学需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从实践的角度完善理论教学,并不断探索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关联的教学方法和对策,这对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济学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问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首先就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就影响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最后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分析自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赢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深化发展,我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面对世界如此复杂的经济事态,高校应不断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济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从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的发展需求。
但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课程教学内容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生专业素质不高,就业率不够理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动手、动脑的能力日趋下降,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关于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关于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学教学逐渐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也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者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对策措施。
本文分别从国际经济学教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技术手段五个方面,对该领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国际经济学教材问题及对策问题:(1)经济学科目翻译不规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材内容陈旧,未能紧跟时代发展;(3)部分教材涵盖范围狭窄,未能全面反映当代国际经济学发展状况。
对策:(1)建议对经济学科目的翻译工作进行规范,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学知识;(2)教材编写人员应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作出深入分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3)教材篇幅应尽可能涵盖当代国际经济学研究范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 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问题及对策问题:(1)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学习需求;(2)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联系不紧密,学生学习效果难以提高。
对策:(1)通过拓展教学方式,如让学生参加实践课程、实地考察等,增强课程的实践性;(2)利用互动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参与进来;(3)结合实际案例,与学生分享经济活动背后的理论原理,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3. 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问题及对策问题:(1)国际经济学的师资队伍缺少高水平的专家教授;(2)目前国内大学从业年限长的教授人数较多,年轻的专家不足;(3)教师对于国际经济学多领域交叉性研究不够深入。
对策:(1)建立国际经济学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加强高级别专家和教师的培养;(2)招聘更多年轻的教师,让新鲜血液注入到教学中;(3)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与国际经济学领域权威教育机构合作,提高学术素养和综合知识水平。
应用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国际与贸易专业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业务仍呈现出快速的势头。
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外贸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供需双方都无法满足的现象。
进出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往往不在外贸岗位就业。
经济危机后,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更多的企业需求的外贸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国贸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日常交流所需的外语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实践。
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仍偏重与理论教学,给予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不仅影响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而且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
为了适应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培养适应的高素质型外贸人才。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与案例教学、考证教学与培训、实验室模拟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等环节。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货代与船务、报关实务等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商务、外贸函电、英语视听说等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课程、电子商务、营销等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这些都需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多数高等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许多高等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没有及时作出调整,仍然延续了旧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适当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所占课时比例过低。
一些学校增加了实践应用性课程,提高了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但是开始时间通常在第六学期以后,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中,而且在第六学期之后学生会受到找工作、考研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很难安下心学习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存在也变得形式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提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提升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何优化和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将成为提高专业培养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个方面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教师角度1.建立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提供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分享,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多元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和网络教学等。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如使用多媒体教具、引入在线学习平台等,提升课堂互动和学习体验。
3.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课外阅读、研究报告和课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学习。
此外,教师还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尝试。
通过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角度1.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积极讨论和交流。
通过提出问题、发表看法等方式,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学生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参加课堂竞赛等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内,学生应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参加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社会实习、参与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高素质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 概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具备国际商务、贸易、金融等相关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专业。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的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本科阶段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二. 创新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实习实训、模拟商务游戏等活动,使他们能够真实地接触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2. 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完成一系列实践项目,如市场调研、贸易洽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课程设计创新课程设计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例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增加实际案例分析、模拟贸易实验等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三. 实践案例1. 外企合作实习项目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学习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 国际商务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商务竞赛,利用竞赛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比赛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 教学方法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优化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培养合格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优化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科内容的优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复杂、知识面广泛的专业,需要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践,注重前沿研究和案例分析。
为了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最新的国际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运作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例如国际财务、国际经济法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
二、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
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教师素质的优化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保持与时俱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具备优秀的教师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估的优化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优化教学评估,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论文、小组项目等。
通过多种评估方式,可以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科内容、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适合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优化方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提升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提升研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提升是一个必要而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提升这一专业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1. 推行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地考察与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实际企业或参与实际的贸易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的挑战。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和讨论,通过合作完成课堂作业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电子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技术来提升教学方法。
1.网络课程: 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学习,在线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便利性和互动性。
2. 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际案例、数据和图表。
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直观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数据,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实习: 安排学生到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了解行业的运作和实际的问题。
实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需求,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学生国际市场与贸易操作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学生国际市场与贸易操作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而言,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培养学生的国际市场与贸易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与贸易的具体操作过程。
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如实习、企业合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国际贸易操作,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潮流。
国际市场与贸易领域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教学内容要及时调整与更新,紧密贴合当前市场的热点和趋势。
可以邀请企业家、行业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国际贸易操作经验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运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平台,提供实时的市场信息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贸易环境中进行操作实践。
此外,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市场与贸易的操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良好的管理与协调机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最后,评价方式也应与实际操作能力相匹配。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可通过课堂讨论、实践项目报告、研究论文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国际市场与贸易操作能力,借助实际操作案例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国际市场与贸易操作能力的关键。
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采用符合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方式。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创新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创新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阶段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创新。
本文将从交互式教学、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这三个方面探讨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交互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的,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而交互式教学则是一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阶段,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进行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阶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因此,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与商务谈判、进行市场调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三、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阶段,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反馈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查找和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总结起来,国际贸易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从交互式教学、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这些创新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具竞争力和实践能力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我们该如何提高经济学院的课堂质量?
我们该如何提高经济学院的课堂质量?我们该如何提高经济学院的课堂质量?2023年,经济学院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如何提高经济学院的课堂质量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期获得最佳的提升效果。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经济学院的教师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合理搭配授课方式。
比如:通过讲解、实践和案例分析不同的形式,使得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上了解知识点,并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储备。
此外,应该尝试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的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
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优秀与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
因此,经济学院应该积极构建一支符合质量要求的教师队伍。
在选拔时,应该注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教授理念、专业知识、传授经验等。
另外,学院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让教学更富有创意和针对性。
三、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完善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方面。
经济学院应该结合实际制定最佳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该符合时代需求,紧贴市场需求及未来趋势,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通过与人力资源企业、政府等建立互动联系,了解其对毕业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形成合理且完整的课程体系。
四、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规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规的建立能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氛围。
因此,经济学院应该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遵纪守法的正面学风。
在学生手册上,应该规定明确的校规和学生行为规范。
对于违反校规的学生,要严厉批评,制止相关行为。
总之,提高经济学院的课堂质量不是一件易事。
需要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和实践。
学院应该倡导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建设,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受益。
只有如此,经济学院的教育水平才能够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质量初探
2014年25期总第764期三、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及商品结构在对东盟贸易中目前云南省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仍然与东盟邻国存在相似性,对双方贸易合作形成了阻碍。
因此云南应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其烟草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通过资金、技术的投入使得这些产业得到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此外,云南省应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及科技含量。
对于旅游产业,云南省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开拓东盟等外国市场,并与东盟邻国联合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2.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省应该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电子口岸,加大高科技的投入,使得口岸的通关便利,电子技术普及,减少通关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在口岸人才培养方面,应提高口岸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及业务熟练度。
只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才能为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
3.加强与相邻省市特别是广西的联合首先云南省应加强与广西的交通建设合作,共同构建国际大通道,共同建设连接两省的铁路、公路、航运设施,各自发挥地理优势,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损失。
形成一个统一的贸易整体,提高对外贸易的整体实力。
同时,对于旅游业方面,两省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吸引东盟市场。
最后,两省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平台,展示各自优势,联手开拓东盟市场,推动与东盟的贸易合作。
4.充分利用关税减让政策,合理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首先,云南省应当适度的调整产品种类,尽可能多出口低关税产品。
云南省应当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农业结构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同时云南省应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激发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加速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以及优化服务产业。
同时在面对东盟成员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应该加强对各国贸易政策的研究,合理应对其挑战,提高云南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以及创汇能力。
浅谈国际贸易教学情境的问题
浅谈国际贸易教学情境的问题
国际贸易教学是经济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货币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
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讨论国际贸易教学情境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在教学内容方面,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多个学科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掌握所有的内容。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小组合
作学习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也难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实
践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评价方面,国际贸易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的考察。
国际贸易涉及到很多实践问题,如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法规等,传统的考试方式难
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以采用项目实训、综合评价等方式,考察学生在实际情境
中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入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国贸本科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摘要: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为理论联系实践且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随着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类核心课程之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为理论联系实践且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结构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最关键的决定作用。
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交叉后严重、结构不合理。
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同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金融等课程交叉重复太多,都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和安排不合理。
2.学生的专业素质薄弱。
要求学生先修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安排,但教学
效果并不理想,使得学生专业素质基础较薄弱。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和国际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
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
3.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欠缺。
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多数老师都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多数从毕业学校进入到工作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忽略了这门课程要求有较强实践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的问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上课时老师偏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课堂参与,缺乏启发和引导学生系统而深刻地思考现实问题。
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和“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手段不丰富。
当前多媒体教学课堂的大量信息量输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消化,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仅充当播放者的角色,缺乏更具体详尽的讲解和师生互动。
二、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教学质
量、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为宗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共同努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使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理论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预测和创新等实力;确定了“加强理论、注重实践、突出主干、强调参与”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注重基础理论讲解的同时,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教学思想的改革,明确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和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已修和先修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重点介绍,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帮助学生认知和构建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框架。
根据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的新动向,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就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新动向、新发展在专业教师间展开交流,将已经定型的研究成果要求纳入授课内容中,以保证教学内容能跟得上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步伐。
通过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教案检查、相互听课和评议,把教学内容是否得到更新、是否包含学科发展的新内容作为教师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使教学内容的改
革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3.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教生、生生、课内外的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交流、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搜集一些典型的国际经济学实践案例进行解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加强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
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坚持不懈地采取“老带新”制度,实现对年青教师的“传、帮、带”。
5.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及实验室为依托,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正在加紧制作中,大部分章节已能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的大纲、讲稿、试题库等教学文件已全部采用电脑排版、打印。
在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课程网站,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课程的相关课件、案例库、习题集、参考资料等全部教学内容整合进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
习平台。
三、结语
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循环的过程,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坤林.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2(1).
[2]胡静寅.国际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7).
[3]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