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

合集下载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Chin J Cli 294~297
舍曲林治疗PSD的短期疗效
Zung评分 55
ADL评分
50 45
110
90
40
35
70
30
50
25
30
治疗前 4周 8周 12周
治疗前
4周
8周
12周
对照组:仅常规卒中治疗方案 治疗组:常规卒中治疗方案+左洛复
结论: 1、zung评分: 舍曲林治疗组治疗4和8周后,与治疗前或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 均<0.05);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 2、ADL评分: 舍曲林治疗组治疗4、8和12 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值分别为p<0.05, p<0.05, p<0.01; 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p<0.05, p<0.01, p>0.05;
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
➢ 早期行为改变的发生率为:
• 攻击性11%、被动性24%、无病感24%、哭泣27%、 环境退缩40%、缺乏适应44%、抑制解除56%、明显 的悲伤72%。
➢ 早期行为改变与脑损伤的部位有关:
– 哭泣病人有50%存在左侧大脑半球损伤,而有右侧损伤 者仅20%;
– 明显悲伤病人86%有左侧脑损伤,61%有右侧脑损伤。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
➢ 常见表现: – 轻度抑郁:悲伤﹑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 重度抑郁: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焦虑﹑病理性 哭泣﹑自杀观念和行为等 – “迟缓”更常见(Lipsey et al 1986) – 抑郁情绪较轻,快感缺失和自杀观念少见 (Gainotti et al 1999) – 症状似与损伤的定位和额叶皮质下回路受损有 关 (Vataja et al 2001)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残疾和死亡率。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如运动能力受限、言语障碍、学习障碍、记忆力
减退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脑卒中后
遗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
复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的一种护理方式。

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抑郁情绪是常见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也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

心理护
理在减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吴风芳、陈莉娟等(2018)通过
对60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感。

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

药物治疗
传统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及杂环或四环抗抑郁药
主要药理作用:阻滞NE和5-HT再摄取, 阻断 M1, α1 ,H1受体
主要作用:治疗抑郁 主要副作用: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头晕,嗜睡,体重增加,心
脏和肝脏毒性作用.
药物治疗
新型抗抑郁药: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elective serotonin reupake inhibitors, SSRIs)
结论是药物或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残疾
或其他归的预防均无任何影响。心理治 疗可改善患者的情绪。
八、PSD的治疗
药物治疗、电惊厥疗法、心理疗法、中医药和 针灸治疗。
1.药物治疗
特异性、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为PSD治疗提 供了有效而安全的新疗法。只抑制5-HT回收,基本 上不影响其他递质,因此,副反应较少(很少有心 脏副作用及直立性低血压)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 由于心脏功能的副作用大,有直立性低血压和过量 的毒副作用,已不适应对PSD治疗。
1年
41%
Burvill 191
DSM-Ⅲ
28%(重17%)
(轻11%)
一项我国农村老年人PSD研究报道, 普 查 的 26105 人 中 , 45 例 卒 中 生 存 者 28 例患有抑郁,而1471例非卒中者中患有 抑 郁 的 ( 占 33.4% ) , 可 见 卒 中 生 存 者 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卒中者。
中枢神经系统就常见于脑中风,阿尔茨 海默病,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
一、发生率 各家报道不一,PSD的总发生率为22-
79%不等。 美国每年患卒中的600万人中,抑郁症
的发生率为22-60%。 且在卒中后6个月和24个月发生率最高。

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

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

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卒中后抑郁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自责、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卒中后抑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评估,医生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心理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症状。

2. 临床症状,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自责、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

医生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和言语,了解其具体的临床症状,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

3. 时间要求,根据国际上的诊断标准,卒中后抑郁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时间要求,一般为连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以确定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4. 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卒中后抑郁时,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5. 辅助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头部CT或MRI等,以排除其他疾病,并了解患者的脑部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卒中后抑郁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评估、临床症状、时间要求、排除其他疾病以及辅助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在诊断卒中后抑郁时,医生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同时,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只有通过全面综合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怀,帮助其尽快走出抑郁的阴影,重新融入社会,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简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要点

简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要点

简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要点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

心理康复在脑卒中后期的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的要点:1. 接受情绪和心理变化:脑卒中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患者首先需要接受这些情绪和心理变化的存在,并理解这是正常的反应。

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心理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如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

他们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各种心理困扰,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

3.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学会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培养乐观的心态。

4. 培养社交关系: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因病情而产生孤立感,建立社交关系对心理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加入康复团体或参与志愿者工作,增强社交支持。

5.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通过体育锻炼、认知训练等方式,增强身体功能和心理能力。

6. 管理压力和情绪:脑卒中患者需要学会适当的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

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等来缓解压力和情绪。

7. 关注饮食和睡眠:良好的饮食和睡眠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总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和理解,患者本人也需要接受情绪和心理变化,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大脑出现坏死性损害,使得病人在身体上和认知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障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以期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1. 认知障碍和抑郁的定义认知障碍是指正常人的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的智力发展缺乏、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缓慢、判断能力减弱等症状的总称。

而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

两者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共同出现。

一些相关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是相互联系的。

研究人员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较容易出现认知障碍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持续的抑郁症状使得大脑难以得到足够的养分和足够的运动。

而认知障碍的患者则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认知障碍的表现使得患者感到自卑和无能,并且社交能力的降低进一步使得患者产生负担,形成了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损害。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的出现。

其中最常见的因素是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医学病史等。

年龄是促成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记忆能力、固定化思维和灵活性逊于年轻人。

因此,在血管疾病和心理方面都需要特别关注。

性别方面,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

文化背景是决定人们思维和心理特点的重要因素。

在文化上,通过对比不同民族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同民族的患病率表现风格的区别。

医学病史包括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认知障碍和抑郁的发生程度。

医学病史要详细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病情诊疗,制定治疗方案,降低出现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机率。

在预防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方面,首先应该监测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早发现患者的抑郁症状,并对症治疗。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抑郁等心理症状也成为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占据了全球各类卒中的约80%,为国内造成致残的主要原因。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的相关性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两者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研究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的相关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是两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障碍和抑郁的发生机制,我们希望为脑卒中后患者提供更科学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也旨在为医学界对于脑卒中后并发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中有相当比例会出现认知障碍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此抑郁也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抑郁症状的出现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会对康复起到阻碍作用。

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而且抑郁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摘要】脑卒中患者往往会伴随抑郁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科学的心理疏导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效果。

科学的心理疏导不仅有助于抑郁情绪的缓解,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面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时,科学的心理疏导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疏导、科学、重要性、自我调节能力、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心理支持、帮助1. 引言1.1 介绍脑卒中患者抑郁的现状脑卒中患者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在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抑郁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疾病的症状,甚至延长康复的时间。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30%至5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及时干预和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还发现,抑郁症状的程度与脑卒中的程度和后遗症有一定的关联,抑郁症状还可能影响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如何有效地帮助脑卒中患者克服抑郁症状,提高他们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过程变得至关重要。

1.2 引出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抑郁情况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普遍,据统计,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高达40%以上。

而抑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好地面对疾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科学的心理疏导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治疗和康复过程。

通过心理疏导,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的效果。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导致患者长期的瘫痪或导致其他严重后遗症。

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也经常面临着抑郁症的困扰。

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焦虑或是什么都不想做等类似症状。

据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是受损脑区的化学信号在脑内的不平衡。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大部分医生选择使用抗抑郁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影响脑内的神经递质,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抗癫痫药物、镇静药物和睡眠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来使用。

在心理治疗方面,有认知行为治疗(CBT)、白羊教育(SEE)、支持性治疗等治疗手段。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受训的治疗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技能、认知重构和修补支持,患者可以逐渐重建自己的生活,并减轻他们的症状。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也会被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此外,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非传统的治疗方式也被一些医生所采用,通过这些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感到更加放松和愉快,从而缓解他们的抑郁症状。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有望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研究之中。

例如,一些基于脑刺激的治疗方式,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已被证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效。

此外,一些neurofeedback治疗方案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些治疗手段都使用了神经调节技术,通过直接操纵脑部信号来调节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有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总之,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造成重大的困扰,也需要我们更加严谨和科学地研究它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抑郁专题宣讲

脑卒中后抑郁专题宣讲
第19页
抑郁量表(HAMD-24)评分标准
<7 8-20 >35
无抑郁 轻度 中度 重度
脑卒中后抑郁专题宣讲
第20页
焦虑症
焦虑症三主征 精神性焦虑: 担心、心慌、恐惧 运动性焦虑: 肌肉担心、颤动、不安 植物性焦虑: 心悸、胸闷、气促、多汗
脑卒中后抑郁专题宣讲
第21页
抑郁症与焦虑症共存现象
无愉快感
兴趣显著减低或做什么事情都无兴致
体重改变
不明原因体重显著减轻或增加
睡眠障碍
几乎天天失眠或睡眠过分
精神运动障碍
几乎天天精神运动激越或迟缓
精力减退
几乎天天疲乏或无精打采
犯罪感 脑卒中后抑郁专题宣讲
几乎天天无价值感或犯罪感
第17页
心理测查与量表评定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在过去1月中,你经常感到
无兴趣或干事情没有兴致
吗?
是或否
假如二者都是否, 病人没有抑郁症 假如1个问题为是, 继续下面诊疗
抑郁症诊疗需满足下面9项症状中5项, 包含因为临床应激或社会环境、 职业改变或生活功效重大改变所致抑郁情绪或无愉快感。
症状
抑郁症诊疗标准DSM-Ⅳ
压抑情绪
几乎天天中大部分时间情绪压抑
脑卒中后抑郁专题宣讲
第18页
Hamilton 抑郁量表
1. 抑郁情绪 01234
2. 有罪感 0123
3. 自杀
01234
4. 入睡困难 012
5. 睡眠不深 012
6. 早醒
012
7. 工作和兴趣 01234
8. 阻滞 01234

卒中后抑郁的特征及处理

卒中后抑郁的特征及处理

卒中后抑郁的特征
情感特征
情绪低落
患者常感到情绪低落、沮 丧、无助和绝望。
焦虑和不安
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 和不安的情绪,对未来感 到担忧。
易怒和暴躁
患者可能变得易怒、暴躁, 对小事发脾气。
认知特征
STEP 02
STEP 01
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迟缓
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记 忆力减退。
STEP 03
判断力下降
语言康复
针对卒中后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提高其语言表 达能力。
社会支持与家庭护理
社会支持
建立卒中患者支持群体,提供信息交流、情感支持和互助的 平台。
家庭护理
对家庭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卒中的相关知识,掌握基 本的护理技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护理。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 人和朋友保持联系,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调整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 的饮食习惯等,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状。
Part
05
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有卒中风险的人群进行早期识 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
心理疏导
卒中后抑郁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 。
荷尔蒙水平变化
抑郁状态可能导致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如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异常 。
Part
03
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分析
生物因素
脑卒中后,脑部神经元受 损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进 而引发抑郁情绪。
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可能因脑卒中导致的 身体残疾、生活能力下降 等产生自卑、无助等负面 情绪,导致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及帕金森病的康复药学监护-59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脑卒中后抑郁及帕金森病的康复药学监护-59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91-脑卒中后抑郁及帕
金森病的康复药学监护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脑卒中后抑郁的概念、特点及治疗药物介绍
1、以下哪项属于传统抗抑郁药()
A、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等
B、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丙米嗪等[正确答案]
C、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瑞波西汀等
D、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文拉法辛等
E、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米氮平
2、以下哪个不属于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A、氟西汀
B、帕罗西汀
C、度洛西汀[正确答案]
D、舍曲林
E、氟伏沙明
3、以下哪项属于抑郁症的心理症状()
A、情绪低落
B、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
C、自杀观念或行为[正确答案]
D、性功能减退
E、睡眠障碍、食欲紊乱
4、以下哪项属于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A、焦虑、自罪自责
B、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正确答案]
C、自杀观念或行为
D、妄想或幻觉
E、睡眠障碍、食欲紊乱。

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指脑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80%以上。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个体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由于脑卒中对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的严重影响,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可导致抑郁症状。

而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评估和干预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一、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是一种用于评估卒中患者临床情况的量表,旨在对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并可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进行重复评估,以检测和记录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该评分工具包括11项评分项目,分别是意识、眼睑、视野、面肌、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四肢运动、肢体感觉、语言、失读/失写和想像力。

每个项目的评分范围从0到4或从0到2不等,总分量表介于0和42之间,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越严重。

NIHSS评分在卒中的急诊评估、卒中病房患者病情动态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卒中后抑郁相对于一般人群,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卒中后抑郁症状是指脑卒中发作后,患者在精神上出现持久情绪不良,有丧失兴趣、忧郁和自卑感、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和自杀观念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自杀。

抑郁对脑卒中患者康复产生了消极影响,不仅延缓了康复过程,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方面,NIHSS 评分高的脑卒中患者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缺陷,这些功能缺陷可导致患者对康复过程感到沮丧和失望,从而易于出现抑郁症状。

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也可能影响其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导致康复过程缓慢和不完全。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护理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护理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护理卒中后抑郁是指患者在脑卒中后出现的情绪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沮丧、消极情绪和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抑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身体康复进程。

因此,及时采取治疗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抑郁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调整大脑的化学平衡,减轻抑郁症状。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同时,患者需要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失眠、食欲不振、性功能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是卒中后抑郁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解决问题疗法(SPT)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短期、目标导向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析和改变患者的消极思维,调整行为习惯,提高抑郁症状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医生会与患者一起制定明确的治疗目标,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达到这些目标。

解决问题疗法主要是帮助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减轻患者因生活中的问题而引起的抑郁情绪。

医生会与患者一起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医生还会指导患者学习应对问题的技巧和策略,增加患者对生活的控制感。

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倾听,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通过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并增加对康复的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措施:1.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让患者感到舒适。

2.鼓励患者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散步、读书、听音乐等,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抑郁情绪。

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集体健身操、手工制作、聚会等,以促进患者的交流与社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卒中后抑郁的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感觉自己无用、忧 愁伤感、感到病好不了、对治疗无信心、甚 至悲观绝望。 兴趣缺乏:以前的各种业余爱好缺乏兴趣、 不愿见人、不愿讲话、对任何事物无评价或 觉得脑子空空、变笨了。 乐趣丧失:无法从家庭或工作社交中得到乐 趣,不爱活动,浑身发懒。

四、问诊技巧
具体可从下述几方面注意询问: 你睡得好吗?有早醒吗? 你认为你病情严重吗?能好吗? 你这段时间的情绪(精神状态)如何? 你感觉自己跟以前相比有什么两样? 你觉得你是家人的负担吗? 有过不想活 的念头吗? 注意观察
临床会谈

尽量使病人放松 以开放式的问题开始会谈 探询症状,如
脑卒中后抑郁的防治策略
脑卒中后抑郁的防治策略
概念 发病率 病因和病理生理 PSD临床症状和问诊技巧
治疗原则
一、概念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 ) 是指在脑血管病后所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缺 乏以及乐趣丧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临床症候群。
二、发病率
● ● ● ●
非二氮卓类

安定 利眠宁 阿普唑仑 罗拉
丁螺环酮 心得安
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舒乐安定
氯硝安定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氟伏沙明(兰释) 氟西汀(百优解) 西酞普兰(喜普妙) RIs
优点: 缓解焦虑(包括特殊类型焦虑障碍) 缓解抑郁症状 心血管不良反应少缺点 缺点:
力的康复 复发率和死亡率上升 加重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心境恶劣
心境恶劣是指症状较轻但持续长达数年 之久的抑郁,患者表现为心境抑郁,没有兴 趣、精力下降、社交退缩、注意力和记忆力 下降、感到没有能力、自卑、内疚、易激 惹、愤怒、绝望和无助等。 符合该类障碍所需的症状项目数较重症 抑郁诊断标准为少,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 患者有时也被认为是具有抑郁性人格的人。
21-29
>29
有明显焦虑
有严重焦虑
抑郁焦虑共病的临床特征
症状严重
病程慢性
功能损害严重
自杀率高
疗效、预后差
五、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三环类(TCA) 1961-阿米替林 1967-氯丙米嗪 1969-多虑平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1983-氟伏沙明(兰释) 1986-氟西汀(百优解) 1989-西酞普兰(喜普妙) 1990-舍曲林(左洛复) 1991-帕罗西汀(赛乐特)

2015 年 7 月《中国公共卫生》中国脑卒中患者抑郁患病率 meta 分析:脑卒中病例 15834 例 , 发生 PSD 者 5363 例 , PSD 总 患病率 32.8%(95%CI=29.5%~36.3%);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 卒中部位于左侧半球的和非单纯性左侧 半球的脑卒中患者 PSD 患病率分别为 41.7% 和 26.4%,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Q=36.5,P0.01); 卒中病程为 1 、 1-6 和 6 个月的脑卒中患者 PSD 患病率分别为 26.4% 、 37.6% 和 3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9.48,P0.01);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测量的 脑卒中患者 PSD 患病率分别为 37.7% 和 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Q=4.96,P=0.03);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卒中类型的脑卒中患者 PSD 患病率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均 P0.05) 。
你觉得你能恢复吗? 你觉得你有什么问题? 你的睡眠如何? 你做些什么使自己娱乐?
临床面谈
倾听
促进 “继续” “还有什么?” 表示关心 使合法化
总结
观察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眼神接触 外表,疏于打扮 叹气,哭泣
两个问题病例发现法
在过去1月中,你经常受到 情绪低下、压抑或无助的 干扰吗? 是或否
心理测查与量表评定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Hamilton 抑郁量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抑郁情绪 01234 有罪感 0123 自杀 01234 入睡困难 012 睡眠不深 012 早醒 012 工作和兴趣 01234 阻滞 01234 激越 01234 精神性焦虑 01234 躯体性焦虑 01234 胃肠道症状 012 全身症状 0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性症状 012 疑病 01234 体重减轻 012 自知力 012 昼夜变化 A早 012 B晚 012 人格或现实解体 01234 偏执症状 01234 强迫症状 01234 能力减退感 01234 绝望感 01234 自卑感 01234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25% ~ 68%。 2001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中心调查,仅脑卒中后 7-10天25.5% 。 2001年德国脑卒中后7天轻度抑郁20%,中度8%, 中度5%; 卒中后12个月分别是14%, 10%和8%。 2001年龙洁等调查了520例,PSD发生率34.2%。

二、发病率
起效较慢
价格较高 引发性功能障碍的报导
SSRIs :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紧张不安、急性焦虑和激 越,头痛(20-30% ),SSRI过量可致癫 痫发作; 5-HT综合征:静坐不能意识混浊肌阵挛出 汗粗大震颤反射亢进 轻躁狂运动失调; 心血管及其他副反应:轻度心率减慢。

苯二氮卓类
1、常用药物: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 2、优点:对焦虑症状疗效确实,起效快 3、缺点: 对合并的抑郁症状缺乏肯定作用 认知功能损害:注意、记忆、言语、操作等 过度镇静作用 肌肉松弛作用:摔倒(尤其氯硝西泮) 长期用药易致依赖、成瘾与戒断综合征等
苯二氮卓类
常用药物: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

焦虑症
• 过度担忧 •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晕、震颤) • 大汗 • 口干 • 坐立不安 • 呼吸急促
• 抑郁心境 • 无价值感/罪恶感 • 自杀观念
Hamilton 焦虑量表
1. 焦虑心境 2. 紧张 3. 害怕 4. 失眠 5. 记忆或注意障碍
01234 01234 01234 01234 01234 01234 01234
优点:对焦虑症状疗效确实,起效快 缺点:
对合并的抑郁症状缺乏肯定作用 认知功能损害:注意、记忆、言语、操作等 过度镇静作用 肌肉松弛作用:摔倒(尤其氯硝西泮) 长期用药易致依赖、成瘾与戒断综合征等
5-HT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
常用日量:15-30毫克,分2-3次口服。 主要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头痛、紧张、易 激惹和兴奋,常与剂量有关,且常逐渐减轻。 与抗抑郁剂合用时,有诱发躁狂、引起 5-HT 综合征 的报道 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优点:缓解焦虑症状 缺点:起效慢,中等度疗效,长期疗效资料尚未确 定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CCMD –3)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至少持续两周;需排除器质性及其它精神障碍
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 1959-苯乙肼 1959-异唑肼 1960-超苯环丙胺
四环类 1973-马普替林 1975-米安色林 其它 1972-三唑酮 1974-维罗噻嗪 1985-toloxatone
• SNRI类药 万拉法新(怡诺思/博乐欣) • NaSSA类药 米氮平(瑞美隆)
抗焦虑药
苯二氮卓类

临床症状

出现率(%)
76 70 56 36 73 26 36 95 76 45
头昏、头痛、肢体麻木/无力 恶心、纳差、腹胀、便秘 心悸、心前区痛/胸痛、胸闷 呼吸困难、咳嗽 咽部异物感 心烦 尿频 睡眠障碍 慢性疼痛 乏力
抑郁障碍的危害
躯体和社会功能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
抑郁量表(HAMD-24)评分标准
<7 8-20 21-35 >35 无抑郁 轻度 中度 重度
焦虑症
焦虑症三主征
精神性焦虑:紧张、心慌、恐惧 运动性焦虑:肌肉紧张、颤抖、不安
植物性焦虑:心悸、胸闷、气促、多汗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共存现象
抑郁症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 注意力障碍 易激惹 精力减退

抗抑郁药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
急性期症状缓解
恢复正常功能

长期目标:
获得痊愈
预防复燃及复发
35
在过去1月中,你经常感到 无兴趣或干事情没有兴致 吗? 是或否
如果两者都是否,病人没有抑郁症 如果1个问题为是,继续下面的诊断 抑郁症诊断需满足下面9项症状中的5项,包括由于临床应激或社会 环境、职业变化或生活功能重大变化所致的抑郁情绪或无愉快感。 症 状 抑郁症诊断标准DSM-Ⅳ 压抑情绪 几乎每天中大部分时间情绪压抑 无愉快感 兴趣显著减低或做什么事情都无兴致 体重变化 不明原因体重显著减轻或增加 睡眠障碍 几乎每天失眠或睡眠过度 精神运动障碍 几乎每天精神运动激越或迟缓 精力减退 几乎每天疲乏或无精打采 犯罪感 几乎每天无价值感或犯罪感 注意力不集中 几乎每天不能思考或集中注意力 自杀念头 反复出现死或自杀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