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多元现代性_以文化理论关键词为例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摘要】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概念。
本文首先从概念定义和历史背景入手,探讨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本质含义及起源背景。
在分析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理论联系,以及现代性对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以及在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和哲学思考。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展现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互动与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这两个重要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主义、概念定义、历史背景、理论联系、影响、反思、艺术领域、哲学思考、互动发展、未来展望1. 引言1.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概念定义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是当代社会中常被提及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文化、哲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来定义一下这两个概念。
现代性,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是指现代社会的特征和精神风貌。
现代性的核心特征包括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社会变革、技术进步、官僚机构等。
现代性的产生伴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现代主义,则是一种艺术和文化运动,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形式的颠覆和批判。
现代主义的核心特征包括形式实验、审美突破、反传统、颠覆传统观念等。
现代主义在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20世纪初至中期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之一。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而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的批判和颠覆。
它们在当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理解当代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2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历史背景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是当代思想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要深刻理解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的内涵,首先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
现代性的概念起源于欧洲18世纪中期,被认为是由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所推动和影响的。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宗教、道德、伦理等观念出现了变化,人类社会也迎来了以理性为中心的新时代。
现代性的恐惧与诱惑——茅盾小说的创作歧思及其文化意味
文 学史 家不 应满 足 于简单 的随 “ 风” 转“ 舵” 。
常 的名 字 。虽 在 正 统 文 学 史 上 的 地 位依 然 崇 高 ,
然 而 门 前 冷 落 车 马 稀 的 阅 读 现 实 却 毋 庸 置
与其 为 茅盾小 说 的 成 就 高 低争 执 不 休 , 不 如进 而
探究 问题 的 核 心 所 在 : 作 为一位文学 造诣极高 、
终 努 力跟 随时 代 步 伐 之 感 。这 一 策 略 可 以说 取
我接 近 文学 , 而 我 的 内心 的趣 味 …… 则 引 我 接 近
社会运动” [ 3 ] ; 不 同的是 , 他 又是 中西文 化 交 汇 孕 育下 成 长起 来 的现 代 知 识 分 子 , 故 而 在 志 向 远 大 的 同时 相 当 灵 活 务 实 , 一 方面 以文学组织 者、 倡
题先 行 ” 的尖锐 批 评 [ 2 ] 、 王一川主编 外 的
极端 之 举 , 可知 此 种 状 况 由来 已久 。这 当然 与 如 “ 文学 ” 、 “ 政治” 同属 文化 的不 同侧 面 。茅 盾 向来 被推 崇为 “ 政 治家 与文 学 家 的完美 结合 ”, 若 要 真 正理解 他 的深 层 创 作 歧 思 , 或 许 文 化 心 理 与 个 性 心理 分析 相 结合 的解 读 途 径 更 为 深 入 有 效 。 作 为 古典 文化 修养 深 厚 的 中 国文 人 , 茅 盾 在 文 化 心理 上 继 承 了 屈 原 、 李 白 等 中 国古 代 传 统 士 人 “ 兼济 天下 ” 的社会 理想 : 同样 以文 学成 就 名 世 , 同样 醉翁 之意 不 在 文 学而 是 社 会 —— “ 我 对 于文
收 稿 日期 : 2 0 1 2—0 5一l 9
现代国家建构的多元文化主义路径评析
第40卷第5期2020年10月惠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40.No.5Oct.2020现代国家建构的多元文化主义路径评析王建波(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内江641100)摘要: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主权唯一与权利多元、主权稳定与主权合法二维一体的政治实体。
多元文化主义具有质疑和解构普世主义、基础性、权威性和中心性的后现代思想基调。
在理论逻辑上,多元文化主义消解与冲击国家民族、主权唯一与主权稳定性,但促进和优化国家民主、多元权利与主权合法性。
多元文化主义国家建构实践引起激烈争议,保守派批判代表了同化主义民族国家建构理念,激进批评的声音则基于当代左翼社会批判思想。
多族群社会的国家建构仍须在文化多元化与政治一体化相统一的框架内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后现代;国家建构;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中图分类号:D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20)05-0024-06DOI:10.16778/ki.1671-5934.2020.05.005多元文化主义首先是一种肯定文化多样性、倡导承认文化差异的思潮,其次才意指族群和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现实以及对其承认的政策举措。
它的兴起,不仅回应弱势少数群体的权益公正分配诉求,有助于消解欧美社会主导性族群的文化霸权,也是对文化单一化国家建构路线的否定和取代,无疑标示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多元文化主义自其问世就争议不断,多元文化主义国家建构实践在短短约半个世纪之后更是备受批评和诟病;现在多元文化主义不再是“政治正确器械库里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西欧国家已相继废止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实践。
为什么多元文化主义国家建构受到如此非议?国内外学界在实证和思辨两个层面都进行了探究,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
诸多关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实践的实证研究,因为测度模型、采用样本,甚至理论预设不同,结论存在很大分歧。
现代性的意象例子、话语与建筑(中)
JIGSAW OF MODERNISM现代性的拼图JIGSAW OFMODERNISM090-100专栏主持人刘磊刘磊(行者小刘)柯布西耶研究学者,中法营造学社中国区会长,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行者小刘20世纪90年代师从同济大学建筑系常青院士研习建筑历史与理论。
他将调研中国传统民居的经历著述为三卷本的《建筑孤旅——一个建筑师的旅行手记》。
后来留学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在校遍览关于柯布西耶的文献。
他常年造访柯布西耶基金会图书馆,浏览柯布的建筑设计草图、文献以及绘画,还因为撰写论文多次于巴黎各区城市档案馆调取柯布设计建筑的报批图纸,访谈柯布生前相关人物,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与此同时他历经多年访问了柯布在欧、美、亚洲的几乎所有重要建筑作品,取得亲身感受。
回国后,带领事务所的员工多年潜心研究柯布西耶,总结了数讲关于柯布西耶的讲座,并先后在中央美院、广州大学等高校演讲。
因研究需要,他还不间断地进行有关柯布西耶的法语文献的翻译,出版过“傅雷”图书资助出版计划的新精神从书中的《一栋住宅,一座宫殿》,同时还撰写了关于柯布西耶建筑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时代建筑》等学术杂志。
从事研究的同时,行者坚持建筑设计创作,先后完成了赤山湖游客服务中心、2019世界北京园艺博览会央视动画馆等项目,并获得金奖等奖项。
开栏语近年来建筑创作非常活跃,各种思潮、风格同时绽放。
这种蓬勃的设计氛围反映了建筑设计界学术自由和包容,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转换之际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多元化。
建筑师在信息爆炸的冲击中、在予取予求的物质供给下有时不知所措,如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证“和而不同”呢?我们认为建筑师需要最基本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现代性”的深刻理解。
大多数中国的建筑师没有经历过现代主义发源的时代和现场,没有亲身的浸润和体会,对于现代主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枯燥的建筑历史教材和几本经典的英语建筑历史典籍中。
试析詹姆逊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批判透视
试析詹姆逊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批判透视论文关键词: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文化批判马克思主义辫证法论文摘要:自詹姆逊2002年在华进行了两次关于现代性的演讲后,一直被不少国人视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的他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现代性的鼓吹者,人们对于其文化立场及批判指向的转变顿时陷入茫然与困惑。
为此,本文试图在分别解析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其文化批判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在理论本源方面对其前后论断客观存在的某些矛盾性加以总体性阐释。
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左派文论的领袖,詹姆逊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声誉,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而著称的“三大思想家之一”,而且同时也是一位对发展中的中国理论界影响尤其巨大的当今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
上个世纪80年代他曾应邀到北大讲学,专门讲授文化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及其意义作用的问题,其讲稿后由唐小兵整理翻译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于1986年在中国出版了。
客观地讲,该书应属中国后现代理论的启蒙读物,此后引介、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蔚然成风,短短的十几年间,国内竟然兴起了“后现代热”,詹姆逊也因此被某些学人称为中国后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
毋庸置疑,詹氏对后现代主义还是有一些中肯、甚至是积极的评论—尤其是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精神,并以其对后现代主义的独特且充满个性的研究而扬名学术界。
但事实上,他既非后现代主义者,也非后现代主义的拥护者,而自始至终只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误认的根源在于尽管他确实是怀着强烈的批判态度介人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并最终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现代文化现象迟早要随着晚期资本主义一起消亡,而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取而代之。
然而这种批判是与他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一起进行的,而且整体来看,批判得又过于微妙,加之,他本人确实对解构主义颇为青睐,所以有时他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显得不清不楚,招致许多误解。
詹明信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关键术语的解读
詹 明信 在 英 语 原 文 中 分 别 使 用 了 “ a l i e n t e x t ” ,
a n o t h e r r e a d e r ” , “ Ot h e r r e a d e r ” , “ Ot h e r i d e a l r e a d e r  ̄ 等
化 的 独 特 性 和 统 一 性 受 到 了破 坏 的 现 状 。 那 么 , 究竟
佛莱切 的定义 更 为言简 意赅 : “ 简言 之 , 寓 言就是 言此
意 彼 。” 嗔 正 给 寓 言 以全 新 阐 释 的是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的 重 要理论 家瓦尔特 ・ 本 雅 明( Wa l t e r B e n j a mi n) 。 本 雅 明
的基础 上 , 归 纳 出 第 三 世 界 文 本 的共 性 特 征 。 他 所 描 绘 的多 元 文化 主 义格 局 的世 界 文化 是 一 种可 贵 的尝 试 。本 文 尝 试 性 地 以 其 关 键 性 术 语 为 切 人 点 , 探究 它 们 提 出 的背 景 、 基 本 含义 、 深 层 内涵 、 现 实 意 义 以 及 内 在联 系和逻 辑关 系 , 有助 于理 解詹 明信 对作 为一 个文
该 如 何 理 解 詹 明 信 提 出 的第 三 世 界 文 化 这 个 术 语 呢 ?
首先 , 应 该 肯 定 他 提 出这 个 术 语 的 良好 用 意 。其 次 , 詹 明信是 希 望从 第 三世 界 文化 的研究 中找 到美 国文化 走 出危 机 的 一 剂 良药 , 应 该 属 于 一 种 个 人 色 彩 浓 厚 的 理想 主义 。 再次 , 应 理 性 地 看 待 这 一 术 语 。它 并 不 是 一 个狭隘的 、 封 闭 的概 念 , 如 本 土 主义 、 狭 隘 的 民 族 主 义 。 特 别 是 在 全 球 化 的语 境 下 提 出 这 样 的 概 念 , 使 其 更具有 开放 性 、 前 瞻 陛的 特 点 。 它 应 该 指 的 是 国 际 主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_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逻辑理路_于江-2015
2015.4民主与法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逻辑理路于江1,魏崇辉2(1.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2253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摘要]中国能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首先厘清理国家现代化的逻辑理路。
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视角来看,提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逻辑必然是为了回应传统公共管理范式与时代的不适、促使国家职能回归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与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要始终坚持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必须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是治理主体共识的缺失、既得利益集团的危害、精英的共谋,应对困境的基本路径是要重构政府、社会、公民的关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治理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15)04-0063-07[收稿日期]2014-12-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范畴研究”(12BKS012)。
[作者简介]于江(1985-),男,江苏泰州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魏崇辉(1979-),男,江苏徐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有学者将“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到了“第五个现代化”的高度,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将使中国走出人治阴影,使治理国家变得文明规范。
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实际上已初显多元共治的理论雏形。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90年代的文学理论既有解构,也有建构,是现代性的新的理性表现,当前“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意义及其后现代性特征,整体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现代性诉求。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文学理论日益感到全球化影响的时代。
其实,早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当外国文论持续介绍到我国,那时我们讨论问题,总要把它们放到更为宽阔的文化背景上去探讨,自觉不自觉地汇入世界文艺思想的潮流,从而使我们的意识逐渐趋向一种全球化的倾向。
90年代,是我们深深感到经济观念、生活观念、文化观念进一步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从国内到国外,似乎到处都在发生着文化争论、爆发着冲突的时代。
在我们自身周围的生活中,到处弥漫着不安与焦虑,好像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在迅速地流动与转变之中;所有事物似乎都失去了原有的规范,显得不很确定,难以定形。
颠覆、解构、反中心、反权威、边缘化等体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种种思潮大为流行,似乎所有现象都受到它们的浸淫,这使得那些竭力要保持中心、权威的人们,一听到这些名词就心惊发憷。
同时,这个时代也是兴起流行文化的时代,一些知识分子通过对它们的研究,能够表达一定的思想,有限地表述自己的意见,整理并批判各种文化思想,企图参与现实、历史的进程,期望着发生某些相互的影响。
无疑,这些文化行为正使我们渐渐融入一种全球化的意识之中。
至于在文学艺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面,90年代正是它们获得自主性同时又是走向边缘化的时代。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文学艺术、文学理论与批评终于回归自身、同时也就失去了人为的轰动效应,而逐步趋向正常状态。
80年代下半期和整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与信息技术的直接介入,使得大众文艺、影视艺术以及传媒工具,对原有的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的冲击,这导致文学观念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趋向多样与宽宏。
文艺思想进一步分化甚至相互对立,文艺界实际上派别林立(正常意义上的)而又相互共处。
多种文学话语与理论话语,可以相对自由地喧哗,以至达到前所未有的思想、话语狂欢的地步,自然,其中既有严肃的文学的探索,也有颓唐的文字经营与媒体的无休止营利炒作。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历史的理解也表现出相对主义的倾向。历史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 是被不同立场和观点所塑造的。这种历史观的相对主义进一步削弱了历史感的重要性。
主体性的消解
01 02
个体的原子化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个体被原子化,变成一个个孤立的、无关联的原 子。这种原子化的个体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容易陷入孤独和无助的状 态。
文化的无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表现
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中,文化中心的地位被消解,各种文化元素不再围绕一个中 心展开,而是呈现出多元并存、互相交织的状态。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挑战了 传统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
去中心化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去中心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于文化多 样性和平等的追求。它呼吁我们尊重各种文化差异,摆脱传统中心主义的束缚, 构建一个多元、包容的文化格局。
理论需要与实践结合
文化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应 该关注当下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运用理论工具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也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理论, 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主体性的去中心化
后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和多元性,主体的中心地位被消解。主体 不再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而是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03
自我认同的危机
主体性的消解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人们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这种危机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
显。
CHAPTER 03
对理论的反思与发展
需要更加全面的视角
在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时,我们 应该采取更加全面的视角,既看 到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也看到它可能包含的机遇和潜 力。
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
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一种主流文化,对当代中国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后现代,取其利,去其弊,对加强主流舆论,提高文学的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自文艺复兴始,到20世纪中期,是西方世界走向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从总体和全局上看,以封建宗法制为标志的前现代社会已到终点。
这一历史转型时期的主导的文化精神是充满活力的理性启蒙精神。
此后,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
从社会文化性质而言,前者的关键词是“现代性”,而后者的关键词是“后现代性”。
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上,我倾向于吸纳和借鉴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和合理因素,采纳与启蒙现代性相和谐、相配合的另一种形态的审美现代性,以有利于推动和加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如何评价后现代性?既不能因为现代性具有负面影响,而否定现代性的历史功绩:也不能反过来因现代性的历史功绩,忽视现代性的负面作用。
应当全面地辩证地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做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
其实,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在反传统、非理性和反对现代化给人带来异化等方面也存在着精神意向上的一致性。
我们既要看到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连续性,又要看到在这种高度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质态和新质变。
忽视现代性的负面作用,夸大现代性的历史功绩,否定后现代性;或夸大现代性的负面作用,贬抑现代性的历史功绩,消解和颠覆现代性,甚而主张倒退回前现代,都是不妥当的。
后现代和当代中国国情最为重要的是,应当考虑当代中国如何面对西方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要探讨西方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对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的当代中国的适用程度和适用范围问题。
我们的国情定位,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的过渡与生成。
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种形态多元并存。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虽然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但还存在着浓厚的前现代性。
冯友兰的孔子研究述评
冯友兰的孔子研究述评冯友兰是中国学术界的著名学者,其对孔子思想与文化的研究贡献颇为突出,被誉为“20世纪对孔子学术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而他最具影响力的孔子研究著作《集千古之智慧,抒己之愚厄——孔子研究》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现代孔子学研究之作。
冯友兰在他的孔子研究中,围绕孔子与儒家文化、政治、伦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孔子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解读。
他的研究方法强调历史文化背景的考究与当代现实的思考,同时兼容多元的方法论,深刻分析了孔子思想的内涵,提炼出了其精髓,对全球儒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冯友兰的孔子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冯友兰的孔子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基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直观理解。
比如,他研究孔子的“中庸”思想时,采取了“道德中庸”和“政治中庸”两种解释,但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充分,不能完全涵盖中庸的内涵。
而当他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时,便将其理解为对人的包容、关爱与宽容,但却没有对“仁爱”作出全面、深入的解释。
其次,冯友兰的孔子研究中有时也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的“两重性”。
比如,他强调的“精神人类学”研究法,在理论上尽管是“以人为本”的,但在实践上却难免受限于传统文化和认知模式的影响,难以突破文化的境界。
又如他在分析儒家政治时,强调的是“君子政治”,但该理论也曾在当时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忽视平民的政治权利等。
第三,冯友兰的研究中有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
虽然他的研究受到了时代背景和个人经验的因素影响,但此类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偏颇。
例如,他在对孔子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时,常常将孔子视作是一个理想化的、超越时代的“政治家”,而忽视了周边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第四,由于冯友兰提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过于先进,部分读者不理解,难以反应,给他的学术研究带来不同程度的阻碍。
这些读者往往对预期研究成果过于草率,过分追求短平的论点等。
《现代性的多元之维》
现代性的多元之维【内容提要】艾森斯塔特阐述了多元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动力,从时间与空间、事实描述与理论反思的角度阐释了“多元现代性”观念,批判了隐含于现代性、多元现代性之中的破坏性因素。
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观念对中国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世界的状况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而科学地认识现代性;促使我们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挥自己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优势,发挥传统与历史经验的作用,趋利避害,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性之路。
【关键词】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多重阐释“多元现代性”观念对我们并不陌生。
2002年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在上海所作的“单一的现代性”的报告,就引发了关于单一或多元现代性的争论,这足以反证“多元现代性”观念与我国学术界的亲和力。
[1]2003 年泰勒(Charles Taylor) 在上海作过关于这个议题的报告,也受到了学界的热烈欢迎。
①艾森斯塔特(Shmuel N. Eisenstadt)是以色列着名的社会学家,其比较现代化研究和多元现代性研究在国际学术界都很有影响。
他的〈〈帝国的政治体系》、《现代化:抗拒与变迁》等着作都已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在专业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奇怪的是,他的现代性理论在国内的影响根本无法与吉登斯(Anthony Giddens)、鲍曼(Zygmunt Bauman)、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 、伯曼(MarhallBerman)、泰勒等学者相比,他的多元现代性研究也一直没有能够引起我国学界的足够重视。
事实上,与上述学者相比,艾森斯塔特的研究与中国有更多的关联。
这不仅是因为以色列与中国的国情比较接近,还因为他对中国的研究远比上述学者深入。
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关注艾森斯塔特的研究。
限于篇幅,本文仅研究其多元现代性理论以及对中国现代性建设的意义多元现代性的形成现代性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概念,这与研究者切入现代性问题的不同路径关系密切。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视角。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的反映,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的反映。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等。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定阶级意识的反映,是一定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析其对社会变革和革命斗争的影响。
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其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分析其如何通过艺术形象和语言表现来打动人心。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还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发现其社会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意识形态功能和阶级性等特征。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文学批评观以《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为中心雷蒙德·威廉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观。
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索。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 引言1.1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丰富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提升。
通过文学理论的运用,可以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内在规律,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文学理论还可以引导文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文学作品,拓展研究领域,为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考。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深入探讨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学创作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广泛发展,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变得日益重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涵盖了丰富多元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观点。
在这一背景下,对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研究成果丰硕。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观点和方法。
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学市场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不同的文学理论,研究者们可以更好地解读和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揭示其中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借鉴和吸收国际文学理论成果,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结合将为中国文学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和启示。
2. 正文2.1 文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文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通过运用不同的文学理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揭示其中的隐含信息和深层次的含义。
詹明信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关键术语的解读
詹明信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关键术语的解读作者:冯红张虹于洋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第04期摘要:詹明信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是其后现代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第三世界文化为镜像反观并寻求解决第一世界文化危机的出路。
詹明信对“民族寓言”、“政治知识分子”、“文化革命”以及“世界文学”等术语所做的后现代性的阐释,对于理解第三世界文化的总体特征、文化实践者的作用和摆脱边缘化及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第三世界文化;民族寓言;政治知识分子;文化革命;世界文学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26-05詹明信在对大量的第三世界文化文本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第三世界文本的共性特征。
他所描绘的多元文化主义格局的世界文化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本文尝试性地以其关键性术语为切入点,探究它们提出的背景、基本含义、深层内涵、现实意义以及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有助于理解詹明信对作为一个文化整体的第三世界的概括性解读。
一、第三世界文化(一)术语的提出与引发的争议詹明信曾经说道:“再没有其他说法能明确表达资本主义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社会主义集团同一系列经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其他国家之间的根本决裂。
”詹明信提出第三世界这一术语是基于“本质性的描述意义之上的”。
[1]这表明术语的提出是为了描述的需要,也隐晦地表明詹明信本人并不满意于这样的称谓。
詹明信对第一、第二世界的划分是基于社会制度,而对第三世界的界定是根据是否遭受了殖民主义或者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样的划分引发了中外学界的争议。
印度学者艾贾兹·阿赫默德(Aijaz Ahmad)对此划分提出了批评意见:“……第三个概念——第三世界,是纯粹靠对从外来插入的现象的…经验‟来定义的。
”[2]学界普遍认为詹明信关于第三世界文化的理论本身过于简约化,不具有普遍性意义,同时也认为詹明信仍未能走出主流—边缘、西方—东方的二元对立。
西方哲学中的文化多元主义
西方哲学中的文化多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文化多元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西方哲学中的文化多元主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多元主义强调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被视为绝对的,也不存在一个文化可以主宰其他文化。
这意味着每种文化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对待,不应该发生文化的优越性论述。
其次,文化多元主义提倡文化的包容和交流。
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通过对话和交流来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共存。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每种文化会保留其独特性,但也会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另外,文化多元主义还注重个人的文化认同和自由。
每个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文化认同,不应该被强加他人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
文化多元主义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不受到歧视和排斥。
在西方哲学中,文化多元主义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多元文化主义和相对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和尊重,相对主义则认为每种文化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衡量一种文化的优劣。
然而,文化多元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平衡多元主义和普遍主义。
有些人担心文化多元主义可能导致文化的碎片化和分裂,进而威胁到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另外,一些人也批评文化多元主义可能导致文化的相对化和主观化,使文化失去了其普遍性和共享性。
总的来说,西方哲学中的文化多元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它提醒我们尊重和欣赏多样性、开放和包容不同文化的价值和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元主义的理念更显重要,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实现文化的和谐共存。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文化多元主义面临的挑战和争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平衡多元主义和普遍主义,实现文化的持久发展和进步。
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
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摘要】鲍曼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其社会理论被广泛阐释和应用。
本文从鲍曼的现代性理论、社会流动理论、文化理论、消费社会理论和个人化社会理论这五个方面对其理论进行解读。
鲍曼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成为主要特征之一,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对社会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消费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行为方式,个体的社会经验逐渐个性化。
鲍曼的社会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影响,呼吁在当代社会中建立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社会秩序。
通过对鲍曼社会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鲍曼、社会理论、现代性、社会流动、文化、消费社会、个人化社会、总结。
1. 引言1.1 介绍鲍曼的社会理论鲍曼(Zygmunt Bauma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被称为“后现代社会学之父”。
鲍曼的社会理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观点而闻名,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鲍曼的社会理论主要集中在现代性、社会流动、文化、消费社会和个人化社会等方面,他在这些领域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深刻影响了当代社会学和人文社科研究。
在鲍曼看来,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液态现代性”的特征,即一种没有固定规则和结构的社会状态,这种“流动”的现代性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通过对鲍曼的社会理论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动态和复杂性,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和应对社会变迁和挑战。
2. 正文2.1 鲍曼的现代性理论鲍曼的现代性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的、不断变化的社会。
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包括消费社会、个人化社会和文化的流动性。
鲍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已经被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在鲍曼看来,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碎片化和分化。
人们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有固定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而是不断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进行变换和重塑。
文化理论学术观点:“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
文化理论学术观点:“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阎嘉一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近著《理论之后》中认为,今天的文学理论正处在“理论高峰”之后。
伊格尔顿所说的“理论高峰”,是指大约从1965年到1980年的15年间,一些西方思想家所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或理念。
如果要罗列这些理论家的名录,包括了一大批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雷蒙德•威廉斯、路西•伊里加雷、皮埃尔•布尔迪厄、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雅克•德里达、于尔根•哈贝马斯、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爱德华•萨义德、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路易•阿尔都塞、雅克•拉康。
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意味着对引导我们的各种理论设想和假设进行理性的系统反思,上述理论家正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如今,我们似乎还生活在他们的各种理论的阴影之中,其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些理论家的洞见有了日益丰富的理解,对他们的原创性理论加以运用、发展并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是人们在某些方面偏离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试图在新时代到来之时寻找到新的思想方向。
可是,伊格尔顿认为,我们目前尚未寻找到理论的新方向,尽管时代和语境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我们却只能暂且仰仗“理论高峰”的那些大师们的鼻息。
这些基本判断和预言,显然出自他对理论自身的性质与使命、剧烈变化着的国际语境、如何实现对理论的超越等重要问题的某些深刻的洞察和焦虑。
他所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
首先,我们需要对“理论”及“文学理论”术语的意涵进行一番反思。
威廉斯认为,源于希腊语“theoria”的“理论”这个词语,原本是指沉思、景象、心里的想法等。
[1]可对“理论”的另一种理解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即“理论”是指“俯察直观到的流动外表背后稳定不变之真相的方式。
因而,理论与‘存在’、同一性和可认知性优越于‘生成’的特权相联系。
”正如德勒兹认为的,理论知识将生命在时间中的流动固定下来并使之空间化了。
[2]这里存在一个基本的悖论:通常所说的理论,要洞悉现象背后的某种固定不变的真相、本质,将其固定下来;而现象界却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变和生成之中。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伊格尔顿将文化视为人类整体的生活方式,认为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文化批判就是对文化以及文化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促进人们对于文化本质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寻求人类的革命进程与人类的自由解放的途径。
本论文通过对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的文化批判思想进行分析和评判,力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其文化批判思想,深入探析文化批判思想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形成对社会政治、经济等要素的系统理解,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思,从而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
他的文化批判思想深受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以德法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浸染,继而形成了具有鲜明英伦特征的思想,并在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中逐渐发展成熟。
用语言分析“文化”是伊格尔顿学术发展的起点,在分析中他不仅保持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一贯遵循的“文化与社会”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坚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拓宽了文化研究的领域和视野。
在文化研究过程中,伊格尔顿考察了文化批判思想的哲学传统与理论渊源,将意识形态批判、文本批判、审美批判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理论体系建构活动。
他采用整体主义的思维方法,推崇一种“修辞学”的批判方式、倡导一种多元性文化的立场,以塑造“全新的社会主义主体”为终极审美目标、寻求一种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化理论和现代性批判理论。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伊格尔顿生平及其学术历程,同时探析本论文的研究范式、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在尽可能详尽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对于伊格尔顿思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从中归纳整理出目前这一领域内存在的不足、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可能达到的研究效果,进一步探讨、补充、突破和完善对其思想的研究,通过这样一种“细察”式的文献整理,从而逐步明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何锡章李俊国内容提要:木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的方法论失误在于:我们总是力图建构某种一元本体论的学科理念与叙述架构,从而以绝对理念裁决历史。
木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从“绝对理念”的逻辑建构与历史裁判法转向历史解释学,建立一种以现代丈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文化(文学)为经纬、以文学审关为路径的开放式的文学历史闸释空间。
如果以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出版为起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①迄今已整整五十年。
在学科建立的五十年尤苴后二十年间,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与国际学术视域的拓展,学术界的思维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面临并经历着同样的变化。
何谓“中国” ?“现代” ?“文学” ?体现的正是带有某种迷惘却又是执著的文学与历史的思考与追问。
较之封闭于世界文化之外的、单质文化形态的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区间、生存土壤与历史语境,是一个多重文化混杂、多种语义互汇的“历史场”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的自主独立与文化发展的世纪性转型、政治革命与武装斗争等等的多重叠加,是这一'‘历史场”的真实呈现。
而且,这种多重叠加式的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又是在与殖民者武力、文化入侵的对峙状态中,在"己者”与“他者”既排斥抗拒又吸收融入的复杂关系中,艰难而匆忙地从事着意义实践。
其结果,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呈现的是霍米•巴巴所描述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混杂”状态。
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及苴研究的得失, 必须明确这种历史场景,并作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前提。
世纪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期。
由于特左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对"混杂”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者不是采取历史解释学方法,而是直接援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观点,将中国现代文学左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最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巨大的变化悄然呈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新时期现代社会的基本轮廓已经显现出来,其中观念形态的变化以及看待社会事实方式的改变十分明显。
在中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中,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其一,中国原创性的思想资源中,虽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个人修行、国家治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原则,但是却未能成功地提供适合社会发展最优化模式的探索方式和选择方式;因而也没有提供个人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行为规范的制度文化传统,这一知识体系在近代发生的内部瓦解是不难理解的。
“所以,就秩序失去了其知识根基,因此也失去了知识的内聚性。
……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点,乃是中国有史以来是如何保持不变的”。
由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包含着一种将价值、利益和意义领域里的特殊性作为客观历史领域里的普遍性强加他人的过程。
”现代性也王晓路肖薇文化理论与多元现代性——以文化理论关键词为例———————————————冯俊等:《后现代哲学讲演录》第2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Henry Lefebvre,.(London:Verso,1995.)1—2.转引自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第3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绝无单一的现代性,而必然在不同文化区域的选择过程中呈现出多元现代性的探讨。
因此,对于中国学界而言,现代性的研究有一个多重的经验的梳理以及对这种经验的多重解释。
因而,在中国进入现代进程的努力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意义的基础也就存在着多重的资源选择和解释方式。
如前所述,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界一直处在一个与西学框架中的张力关系之中,并以刺激—反应、寻求—消化、改写—实践等形式呈现出来。
而正是这些方式成为了中国人文学术在承接传统的过程中,形成了探寻中国现代性的问题中的知识结构。
“现代性研究本质上是现代社会及其发展前景内在问题的知识化过程,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基本和永恒的若干问题在当下条件中的自觉,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理性规划的努力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的现代性研究,应当在它的历史向度中表达当代人的批评精神和理论创造。
”。
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覆盖了中国———————————————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中的译著《本雅明文选》、《文化研究读本》、《消费文化读本》、《狱中札记》、《文化转向》、《文化研究访谈录》以及相关专著《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等;三联书店所推出的如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译文集《文化与公共性》、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等。
商务印书馆在翻译经典学术文库的基础上,也开始推出当代西方学界新的系列丛书,如“现代性研究译丛”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文化批评的观念》以及“文化与传播译丛”中的《表征》、《媒体文化》和《文化:社会学的视野》等大批译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的论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以及出版国内仅有的刊物《文化研究》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的“通俗文化系列丛书”中的《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解读大众文化》以及“全球文化系列”中的《文化地理学》、《文化的观念》和《全球化与文化》等。
上海三联书店所出的专著《权力的文化逻辑》、《大众文化与传媒》、《大众文化研究》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译著《波德里亚:批判性读本》、专著《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专著《文化转向的由来》等。
译林出版社的译著《文化的解释》等系列。
河南大学出版社也出了国内学者的论文集《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吉林人民出版社所出的小型工具书《文化研究新词典》、《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等系列。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译著《文化研究导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著《视觉文化读本》。
四川大学出版社的编著《当代西方文化批评读本》、专著《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等等,不一而足。
可以说国内主要的出版单位都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对文化理论的选题,这些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进行了相对及时并有效的引介。
当今社会总体文化的各个主要侧面。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文化研究总是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方式,因而学人也就自然需要不断地了解观念形态的发生与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不断地重新看待学科领域中的文献所形成的文化语法的成规以及条件、需要回顾社会历史中的事件、需要审视社会文本在技术、传媒和观念支撑下的持续转换。
在一种历史的语境下,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成为了国内学界的焦点之一是学术转型期的逻辑反映,目前有关的译著、译文、论著、刊物和论文还在不断推出,形成了中国新时期以来学术生产的一大聚集地。
上述所列的成果表明,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西学译介,中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学界对西学的译介依然保持了持久的热情。
如当前的对西方文化理论的引介,我们在学理层面借鉴了延续了西方批判性话语,采纳了包括意识形态分析、体制分析、话语分析及文化政策研究方式,如从政府行为、市场、现象的个案入手,扫描研究整体的趋势。
新的资源使得中国人文学术的传统注入了活力。
因为传统是每一代人对其理解和解释而不断生成的。
它包含着学人对资源的学理考量,而其学理性包括对自身文化内部结构的清晰度,以及这一结构面对外部张力和扩延的可能对接点,对国际学界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所保持的特有关注、确切把握和应对方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对西学的译介,其中有一些依然是盲目跟进式的译介,而缺乏系统、深入的相关性研究。
人们对于某一新说的译介,如文化研究及文化批评理论,其中也有一些并没有深入到它的文本环境之中,并没有在整个文化链中看到该新说何以能够呈现、以及该新说所形成的理论点何以成立、又是何以承接的。
所以译介相关的系统研究的欠缺,也就没有对一些已经译介并在国内使用多年的词汇在其发源地的持续扩展有足够的意识。
与此同时,也没有看到这些新说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状可以发生何种实质性的相关链接。
而国内学界出现的某种对西方新说点到为止、平面译介的跟风现象却一直是不争的事实。
那种对西方理论话语和相关术语稍加译介就长期延用、自我言说的现象本身在今天已经成为了问题之一。
实际上,中国学界每一时期对西方理论的译介和运用都留存了相当一部分汉语化的词汇。
同样,我们也可以在上述列举的国内译介和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西方学界在文化理论和实践中所采纳的许多词汇,已经持续、频繁地进入到国内学界实际的言说当中。
这不能不引起中国学界的重视。
国内学界有相当的论述都大量使用一些舶来的术语或概念,而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却是在翻译定型的汉语基础上进行的,即一些学术产品是在借用或沿用转换西方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再生产的。
因而对这种舶来词汇和概念本身的研究即成为研究的前提之一。
一般而言,任何一门现代学科都是一种发展过程中的学科,即处于动态的关系结构之中。
每一学科的框架由普通词汇和特有词汇构成了其理论话语的陈述方式,并在实际使用中形成一批关键词。
这些陈述方式的特有词汇在其理论框架中有着专门、具体的指涉和相关的参照功能。
当人们用该学科所建立的认知图示和解说系统难以覆盖新的学科疆界时,就必须对原有的规定性边界进行重新的划分,重新看待原有解说系统的有效性,并建立新的解说系统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而随着理论的变化,构成理论言说方式的关键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固有词汇新的内涵与新的词汇则会不断地交替产生、同时又不断地演化为普通词汇。
这样一种主要用于解说和言说的词汇,其产生既可以源自原有词汇的组合和扩延,如英文词汇的前后缀等,也可以通过借鉴或翻译外来词汇的途径,使之融入或内化到自身文化的词汇之中。
在当今世界不同文化区域频繁交往中,某一文化区域的词汇含义大致有两种发展方式。
其一是在其自身文化发源地产生了词义扩延和词汇组合;其二,该词汇会随着文化交往和传播迁移到另一文化区域,随同物化和精神产品的观念形态一同旅行,在与新的文化区域中的翻译、接受、误读、理解以及创造性运用中发生联系,产生出该词义的外部扩延。
于是,某一中心词汇在不断地扩延、迁移和回返中,与不同的文化层面的使用产生交互作用,形成新的概念范围和解说系统。
因此,学术领域观念与解说方式的发生史与某些中心词汇的演变和互动密不可分。
而文化理论关键词研究一直受到西方学界的重视,这方面成果是相当丰厚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权威的学术出版公司也纷纷出版了有关文学理论与文化理论关键词研究的成果,如在学界享有盛誉的《文学研究批评术语》(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ed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文化与批评理论词典》(MichaelPyne,Meenakshi Ponnuswami and Jennifer Payne,eds..BlackwellPublishers,1997.)、《文化理论家辞典》(Ellis Cashmore,Chris Rojek,eds..London:Arnold,2000.)。
此外,西方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还不断推出专著类的关键词研究和批评家研究,即一词一书、一人一书的方式,试图以深入的方式考察一人或一词,而由整套丛书形成互相关联的总体框架。
如Routledge 所出的the New Critical Idiom 系列丛书,其中包括《自传》(Linda Anderson..)、《殖民与后殖民主义》(Ania Loomba..)、《文化/元文化》(FrancisMulhern..)、《话语》(Sara Mills..)、《性属》(David Glover and Cora Kaplan..)、《历史主义》(Paul Hamilton..)、《人文主义》(Tony Davies..)、《互文性》(Graham Allen..)、《文学》(Peter Widdowson..)、《神话》(Laurence Coupe..)、《浪漫主义》(Aidan Day..)、《性》(Joseph Bristow..)、《无意识》(Antony Easthope..)等30余种。
每一种专门讨论一个类型和问题,并将该类型置于整体文学和文化发展中加以透视。
该公司在90年代起还陆续推出了“批评思想家系列”(Routledge Critical Thinkers ),即一人一书,其中包括《萨义德》(£©¡¢¡¶±£ÂÞ¡¤µÂÂü¡·£¨£©µÈһϵÁе±´úÎÄѧºÍÎÄ»¯ÅúÆÀ¼Ò¡£¾Í¹Ø¼ü´Ê¶øÑÔ£¬¸Ã³ö°æ¹«Ë¾ÔÚ90年代起出版著名的“劳特里奇关键词系列”(Routledge Key Guides )也已经达到30余种,例如其中的:《文化理论关键词》(Andrew Edgar and Peter Sedgwick,ed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传播与文化研究关键词》(Tim O ’Sullivan and John Hartley,Danny Saunders,Martin Montgonmeryand John Fiske,eds..London andNew York:Routledg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