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新加坡职教特色引发的思考
途转换 轨道 , 失败 后 重新 起 步 , 取最 好 的表 现 。 在 争
新加 坡小 学分 为标准 班和基础 班 ( 、 快 慢班 ) 实行 分 , 层式 教学 , 生可 以根 据学年 成绩好 坏递 升或下 降 。 学
新加 坡从 小学 阶段就 开始对 学生 的学 习能力和 学习
发 计划” 通过实施 人 力 资源 发 展 计划 , 步 提 高劳 , 逐
20 0 9年 l O月
石 家 庄 职 业 技 术学 院 学 报
J un l fS ia h a g Voain l c n lg nttt o r a hj z u n ct a h oo y Isiue o i o Te
Oc . 00 t2 9 VO | N O. I21 5
速 发展 进程 中的主力 军 。 二、 新加 坡职 业教育特 色
1 以人 为 本 , . 因材 施 教 的 教 育
、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概 况
新加 坡 自 1 6 9 5年独 立 以后 , 政府 对教育 加大 了 扶持力度 和改革 力 度 , 坚持 精 英教 育 和 职业 教 育两
新加坡 职业教 育 主要 包括 三个层 面 : 职前 教育 、 在 职培训 、 失业培训 。一般 职 前教 育 的年 龄在 1 ~ 3 1 8周 岁 , 五 年 制 中学 教 育 阶段 就 设 有 普 通 工 艺 在 课, 中学 毕业 后 , 8 %的学 生 进 入 理 工 学 院 和工 约 0 艺教育 学院接 受专 门化的职业 教育 。新加坡 职业教
培训。
兴趣 进 行考察 , 结合小 学毕业 考试成 绩 , 学生分 流进 行 中学 特别 / 快捷 课 程 、 通 ( 术/ 2 ) 程 进行 普 学 3艺 课 学习 。不 同的 中学课 程 学 习对 应 不 同 的发 展方 向。 这种 分流不 会 出现任何歧 视性层 级概念 , 反 , 以 相 可 适应 不 同智 力水平 、 同知识水 平 、 同兴趣 的学 生 不 不 进行 自我 规划 。因为不 同 中学课 程学 习后 都可 以参 加相 应水 准 的考试而有 机会进 入高 一级 的学校进 行 学 习 , 至大学 。新加 坡整体 的教育 体系 是完备 的 , 直 是 以人 为本 、 以人人成 才为 目标 的。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 1 宜 兴 市 中 等 专业 学 校 ; 2 宜 兴 市 和桥 中等 专 业 学 校 , 江苏 宜兴 摘 要 :文 章 通 过 分 析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 其 与 经 济 2 1 4 2 1 1 )
职 业教 育 则 是 将 配 合 企 业 需 求 , 培 养人 力 资 源 , 为 经 济发 展 提 供 重要 保 障 作 为 办 学 宗 旨。 通 过4 O 多 年 的改 革 发 展 , 新 加坡 政 府、 企业、 职 业 院 校 三 者 之 间 已建 立 了 一 种 相 互 支 持 、 相 互 促 进、 互 惠 共 赢 的 亲密 关 系 。 如今 . 新 加坡 职 业教 育提 出了“ 以明天 的技 术 . 培 训 今
重要启示 。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体 系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对 象 分 为 三类 : 一类是职前教育 , 招 收 的学 生 年 龄 1 3 ~ l 8 岁: 另 一类 是在 职 培 训 . 招生对象年龄1 9 ~ 6 2 岁: 还 有 一类 是 失 业 培 训 , 招 生 对 象 年 龄也 是 1 9 6 2 岁。 新 加坡
教 育 都 配 合 经 济 战 略 目标 的 调 整 变 化 核 心 理 念 。 有 效 开 展 多 层 次 的职 业 教 育 和技 能 培 训 , 让 劳动 者的知识 、 技 能 更 新 与世 界科学技 术进展 同步 , 以 适 应 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 ( 详 见
表1 )
表1 新 加坡 职 业 教 育 与 经 济 发展 关 系表
天 的人才 , 为未来 服务 ” 的 目标 , 旨在 使 职 业 教 育 不 是 消 极 地等待 经济发 展的召唤 , 而 是 以一 种 超 前 的 眼光 。 针 对 未 来 的技 术 发 展 , 尽可 能组织超 前性 的专业 培训 , 从 而 能 够 主 动 地 为 产 业 结 构 提 升 和 国 民经 济 水 平 提 高 提 供 重 要 的 人 力 资 源保 障。 ( 一) 职 业教 育与 国 家经 济发 展 紧 密配 合 。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历 程 , 就 是 不 断 适 应 国 家 经 济 工 业 化 和 现 代 化 发 展 要 求 的 历 程 .职 业 教 育 理 念 紧 随 经 济 发 展 形 成 转 变 。真 正 做 到 了 与 时 俱 进 。 新 加 坡 1 9 6 5 年 独 立 后 , 大约 每1 0 年就进 行一 次经 济战 略调 整 , 每次 调整 , 职 业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双力齐发
理论服务实践的教学理念。例如 : 南洋理工学院进行
打破原有模式 , 任课教师让学生 根据 自 新加坡 18 年开始 实行 中学分流制 度 , 91 通过 国 项 目教 学时 , 家统 一会考 ,将相 当一部 分学生分流到职业技术 教 身项 目先提 问题再 由教师进行讲解 , 体现创新性。 5学校 、 . 企业无缝对 接 。 业技术教育与 市场需 职 育, 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 术教育双力齐发 。学生初 中 毕业 后 , 新加坡有初级学 院 、 理工学 院及工艺 教育学 求 双 向 互动 新加坡职业 院校 的校企结合 ,包括课程设 计征 院 3类学校可供学生选择 。新加坡构建 了“ 立交 桥” 聘请 企业工程 师到校讲 课 , 让学校老 式的教育体 系 ,使普通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 育互相衔 求企业 的意见 , 师到企业工作 、 学生到企业实 习 、 让 校方和企业一 同 接沟通 , 条条道路通 大学。譬如 , 想继续深 造的理工 把教 学院或艺术学 院毕业 生可直接报考新加坡 及欧美 国 开发实验室等 。这 种新型 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 学 给学 家的大学读本科 。工艺教育学 院成绩优 异 的学生可 学和工厂 紧密地结合起来 , 校按 工厂模式办 , 转入理工学 院继续修读文凭课程 。初 级学 院或高 中 生一个 工厂式的学 习环境 ,让学 生通 过真实 的生产 学 教 与职 业学 ( ) 的学生也 是双 向流动 的 , 院 校 入学 两年 和实 际的项 目设计 , 到知识 和技能 。新加坡 的“ 是真正意义上 的校企合作模式 , 能最 大限度 后 ,初 级学 院成 绩 跟不 上 的学 生可 以 转入 职 业学 学工 厂” ( ) 院 校学 习技 能 , 工艺教 育学 院成绩好 的学生 也 可 地培养学 生的动手 能力 ,体现 职业 岗位技能培训本 学生毕业后立 即可以上 岗, 独立 承担生产 以进入初级学 院学习 , 为报考 大学 做准备 。据悉 , 一 位 的精 神 , 些优等生高 中毕业后选择先进行 技术培训而不急 于 或设计任务 。 新 加坡的职业 院校还 根据经济发展 和工商 企业 报考名牌大学。 及 紧跟经济 3 开辟绿色通道 ,职 业技术教 育教师 真正做 到 对人 才的需要 , 时调 整专业和课程设 置 , .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思考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代表性地向世界彰显了新加的坡职教理念和模式,其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人才培养紧密贴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用开放性的世界眼光办教育;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高度重视校园组织文化建设。
当前,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标志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6号文强调高职教育要“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要加强“校企合作”,“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学习、研究和借鉴NYP的职教理念和经验,对我们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结合自身特点,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将有很大的益处。
一、“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M)”办学理念“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M)”是NYP前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实际而创新提出的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
教学工厂直观地说就是以办企业的模式办学校,是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现有的教学系统中全方位营造工厂式的教学实践环境,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开发型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学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1.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开发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是教学工厂办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或者说是支撑。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在教师的主持和指导下,学生以小组轮换的方式参与完成。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和体系。
该模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为职场需求定制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及重视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支持等。
这些特色保证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助推了该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可以给中国职业教育带来一定启示。
首先是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年来一直缺乏政府的真正支持和引领。
新加坡政府在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计划,如职业教育与培训法规、白皮书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帮助新加坡把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促进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职业教育与职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新加坡职业教育旨在解决本地职场的工作技能短缺和人才缺口问题,为此,该国的职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标准和工作技能证书,并与教育实践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这种实践性强、聚焦需求的职业教育方式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借鉴,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第三是注重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支持。
新加坡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种精耕细作的职业教育方式,十分注重学生的特点和个人需求,细心塑造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方向,这为中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借鉴是注重学生性格和自我认知的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
总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启示。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注重政府政策引领,推进企业与教育机构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加强学生个性化教学,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血脉。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
在短短的建国六十年以来,新加坡从自然资源匮乏的落后岛国变为亚洲人均GDP排行首位的经济大国,职业教育被视为其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新加坡在建国后,其职业教育体系始终在国家经济背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能够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横纵相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在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首次从政策层面指出职业教育不是教育的一个层次分支,而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教育类型。
但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其体系外部存在不能够适应国民经济结构的更迭、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内部存在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不畅、纵向衔接不通等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与新加坡同为亚洲国家,拥有较为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因此,对新加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能够对类型教育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概述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其职业学校主要由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应用型大学等三部分构成。
在小学离校考试后,学生根据考试成绩分别进入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普通学术课程班和普通技术课程班,前两种班级学制为四年,后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任睿文,徐涵摘 要: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平稳发展的基础。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经过以生存为导向、以提升自身吸引力为目标和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三个发展阶段后,呈现出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体系内部纵向衔接灵活且顺畅、各阶段过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等特点。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在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提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国家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适应性、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相关招生考试制度等方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及其启示
3 促 进 产 学 结 合 。要 真 正 落 实 产 学 结 合 , 学 校 必 .
( 四) 重 视 师 资培 养 。 高 职 专 业 课 教 师 必 须 具 有
“ 师 ” 素 质 已成 为 共 识 ,关 键 是 学 校 要 落 实 师 资 培 双
训 计 划 ,定 期 给 教 师 提 供 专 业 实 践 锻 炼 的 机 会 。 而
( 习 )。 学 校 要 根 据 办 学 特 色 的 实 际 情 况 , 寻 求 与 实
企 、事 业 单 位 联 合 开 展 培 训 ,建 立 稳 定 的实 训 基 地 及 合作关系 。
且 ,今 后 ,凡从 事 职 业技 术 教 育 的 教 师 ,还 应 该 经 过
职业 技 术 教 育 师 资 的 专 门培 训 。另 一 方 面 ,要 把 高 职 教 师 的 专 业 实 践 经 历 与 职 称 评 聘 挂 钩 。高 职 教 师尤 其
台。
( ) 编写 适 用 的 教 材 。现 行 高 职模 式 编 写 的 ,并 不 适 合 高 职 教 学 的
特 点 。 有 关 部 门应 组 织 力 量 编 写 出 一 批 适 合 高 职 教 学 、有 利 于 学 生 进 行 实 际 操 作 、又 便 于 不 同对 象 的学
新 加 坡 的成 功 因 素 很 多 ,但 最 主要 的 是 大 力 开 发
人 力 资 源 ,培 养 出大 量 的 高 级 技 术 工 人 及 管 理 人 才 , 这其 中 职业 技 术 教 育 是 功 不 可 没 的 。新 加 坡 实 施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发 展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有 很 多成 功 的经 验 。 ( ) 确 立 基 本 国 策 , 更新 教 育观 念 一 “ 富 脑 袋 ,再 富 口袋 ”, 是新 加 坡 的 一 项 基 本 先 国策 。在 国家 的发 展 过 程 中 ,新 加 坡 政 府 深 刻 地 认 识 到 :经 济 是 一 棵 大 树 ,教 育 则 是 大 树 的 根 ,根 越 深 树 长 得 越 茂 盛 ,要 在 全球 经 济 立 于 不 败 之 地 ,关 键 是 人 才 ,是 提 高 全 民 族 的 素 质 。 2 0世 纪 8 0年 代 中 后 期 , 教育 观 念 发 生 了 根 本 性 的 变 化 , 由 “ 才 教 育 ”转 变 英 成 “ 众 教 育 ” 新 加 坡 高 校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学 生 人 大 。 数 急 剧 增 加 。 高 等 学 校 由原 来 的 5所 增 加 到现 在 的 8 所 ,在 校 学 生 人 数 增 长 率 为 15 2 % ,中 学 生 有 2 % 8 .5 9 的 升 人 大 学 ,6 %的 进 入 高 职 学 院 。 2
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因素分析
功 要 归 结 于其 国 际化 的 发 展 道 路 。 中 国 高 等职 业教 育 应 吸 取 新 加 坡 职 业教 育 成 功 经 验 , 结合 中 并 国经 济 发 展 和 职 业 教 育 发展 的 实 际 , 实现 我 国从 人 口大 国迈 向人 力 资 源强 国 的 发 展 目标 , 应 中 适
软件 的基 本 配 置是 一 样 的 。在政 府 的重 视及 大 力 投 入 下 , 加 坡 各 类 职业 学 校 的教 学设 施 、 备 配 套 得 新 设 非常完善。
济 的发 展 , 同 的发展 时期 , 加 坡 制 定 了不 同 的教 不 新
育政 策 , 涉 及 到 整个 教 育 体 系 ; 是 “ ” 它 三 务 。务 实 实
加 坡 的 各类 教 育 更 注 重 内涵 和 教 育 的质 量 。从 最 近
新加 坡 制定 的 教育八 大 目标 就 可 以看 出端倪 , 其八 大 教育 目标 为 国民教 育 、 技 教育 总蓝 图 、 科 思考 教育 、 职 员培 训 、 与社 区服 务 、 参 精减 课程 、 校 家庭 与社 区 的 学
联 系 。通 过分 析 可 以看 出新 加坡 政府 具有 实 用 主义 、
如 此 的成功 , 其成 功 的 因素最 主要 的是 大力 发展 职 究
业 教育 , 升 了 职业 教 育 的 国际化 , 养 出 了大 量 世 提 培 界 一流 的技 术 人 才 和管 理 人 才 。为 了 推进 乌 鲁 木 齐
型 国家 ” 对 的对 象 除 了学 生外 还 有 家 长 、 针 工作 者 、
企 业 、 区组 织 和政 府 , 社 目的是 要 塑造 一 个 完 全 学 习
行 了交 流 与研 讨 。特别 是 通 过 2 的鱼 骨分 析 法 , 天 解 析 了新 加坡 职业 教 育成 功 的 因素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摘要]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技术教育,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新加坡高职发展经验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职特色启示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升级为发达国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本文从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和成功经验出发,寻找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思路和经验。
一、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特色其一,建立专门指导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新加坡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
如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
1979年设立工艺与训练局,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
新加坡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①。
其二,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技能发展基金。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增加高职教育投入。
每年投入1000多万新元给生产力局用于培训,每年拨款工艺教育学院1亿新元以支付费用。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一项政策,即从1979年起,通过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规定,企业要为工资每月不满750新元的职工向国家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工资1%~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
政府的巨额投资,独特的筹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②。
其三,加强立法,发展高职技术标准和证书制度。
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
新加坡拥有严密的考试制度,所有技术经考核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有职业证书者方可谋求职业,把职业技术等级与待遇挂钩。
新加坡政府鼓励职工参加学习,把职工培训纳入国家教育制度,把获得一级技工证书认定为大学毕业水平。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经验借鉴
育 的 学 分 管 理 制 度 .每 学 期 都 开 设 主 修 课 和 选
修 课 , 修 课 是 必 须 及 格 的 . 选 修 课 可 以 根 据 主 而 自 己 的 爱 好 和 兴 趣 选 择 . 选 修 课 不 及 格 可 在 一 年 之 内 参 加 补 考 或 重 修 , 保 证 修 完 学 分 。这 方 以 面 与 我 国 大 学 的 学 分 制 有 相 似 之 处 . 选 修 课 可 以 自 由选 择 .在 大 学 4年 里 必 须 修 完 相 应 的 学
业 或 非 从 业 人 员 . 取 对 分 数 没 有 严 格 的 要 求 录 从 就 业 来 看 .理 工 学 院 毕 业 的 学 生 可 以 进 入 大 学 深 造 . 可 以 直 接 进 人 社 会 就 业 . 择 是 双 向 也 选 的 。从 学 制 形 式 来 看 。 院 实 行 的 是 完 全 弹 性 教 学
课 教 师 全 都 有 科 研 项 目在 身 . 且 学 院 还 同 时 承 并 担 在 职 员 工 的 进 修 工 作 。 f1 学 。 新 加 坡 共 有 3 3大
所 公 立 大 学 , 程 以 商 业 、 程 管 理 、 药 、 用 课 工 医 实
科 学 及 生 物 化 学 等 为 主 . 学 生 已 不 满 足 于 学 点 大
业— — 知 识 主 导 经 济 几 个 阶 段 . 期 的 劳 动 密 集 早 型 产 业 使 得 新 加 坡 的 产 品 在 国 际 市 场 上 的 竞 争 力 受 到 削 弱 .所 以新 加 坡 的 职 业 教 育 起 步 较 早 建 国 初 期 .工 艺 教 育 局 负 责 对 在 职 人 员 进 行 培 训 .9 9 年 成 立 了 工 业 与 职 业 训 练 局 , 全 面 负 责 17 技 术 人 才 的 培 训 工 作 。 到 目前 为 止 . 加 坡 的 职 新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口林植平
新加坡近 2 0年 来 经 济 保 持 高 速 增 长 .在 世 界 经 济 竞 争 力 排 名 中 名 列 前 茅 。 造 了 经 济 发 展 创
的 奇 迹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 行 “ 才 立 国 ” 略 , 推 人 战 尤
其 是 注 重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新 加 坡 经 济 飞 速 增 是
本 ” 主 要 为 企 业 培 养 人 才 。学 生 毕 业 后 可 直 接 就 . 业 。 可 申 请 进 入 大 学 学 习 , 转 国 外 学 习 。 中 也 或 其
他 强 调 对 学 术 能 力 较 弱 的 学 生 进 行 技 能 培 训 的
政 策 。 新 加 坡 取 得 成 功 的 基 石 。 这 充 分 反 映 了 是
四 、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体 系 新
在 招 生 方 面 . 新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 招 的 是 初 中
毕 业 生 . 时兼 招 高 中 毕 业 生 。 就 是 主 要 招 通 过 同 也 新 加 坡 的 剑 桥 0 lv l 试 f 当 于 中 国 大 陆 的 中 e e 考 相 考 学 生 。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 制 度 如 图 1所 示 。 的 新 加 坡 学 生 在 读 完 初 中 . 就 是 参 加 0 e e 也 lv l
加 坡 国 际 企 业 发 展 局 、 tc i新 加 坡 1 司 、 Hi h ( a 公 VDL
书 墓@ 耋
图 1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流 程 图
( 加 坡 ) 司 、 et( 加 坡 ) 司 、 0 s新 加 坡 ) 新 公 F so新 公 B s( 公
司 。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职业教育系统备受瞩目。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一个是紧密与行业结合,另一个是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
这两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与行业密切结合,这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新加坡高等教育机构与各大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行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能够适应市场需要。
同时,新加坡政府也为各个行业制定职业标准和资格,这些标准和资格与课程紧密结合,满足了学生就业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机制,新加坡职业教育培养出了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紧贴行业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其次,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这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会接受严格的实现训练,他们会接受行业知名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操作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技能,从而为其在就业市场上赢得更大机会。
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践操作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培养出更加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给我们启示,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
综上所述,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我们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将课程紧贴市场需求;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职业人才,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
该模式主要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
技术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胜任各种技术岗位。
而职业培训则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特定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需求。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都给予了职业教育极大的支持,使得该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得益于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他们与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适应性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一方面,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和更新的,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最实用的。
职业培训机构也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培训,使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贴近实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技术教育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
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培训课程也都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3)多元化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实习。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路径。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1. 引言1.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新加坡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商业管理、医疗护理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与传统的学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备受称赞,学校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
学校与行业密切合作,定期进行实习和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新加坡还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较为乐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就业压力大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加坡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1.2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
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实用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影响。
只有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字数:214】2. 正文2.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包括:注重实践性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注重职业化教育。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市场需求,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具有国际化特点。
新加坡致力于发展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推动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和实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教育理论研究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郭润娜杨新宇左佳苟雯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已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中高职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校、政、企三方联合发展的基_上,以经济发展为主导,适时培养所需人才,对新加坡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其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与环境创新,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研究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教学启示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几十年里已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是一大国际金融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被视为新加坡的成功案例之一,也是促进新加坡这个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展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以经济为培技术技,主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职业技术教育的起步阶段(1959年一1970S)1959年到1970年,刚独立的新加坡百废待兴,国家的经济发展略是发展业业,以业为主,技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以业为发展的职业教育职培训$(二)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阶段(1970S—1990S)1970年1990年,新加坡经济发展速资的技略,的技术$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国成一培训中心,个行业的技术培训;国的资金技术的援助一技,新加坡技术研究中心、国新加坡生产技术研究中心、新加坡技、国新加坡技术技;的义技术,为义,对的, 1.8$(三)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型与完善阶段(1990S—至今)自1990年,新加坡经济发展新、价值服务方向转变,聚焦成为技制造业中心和国际商业中心,具有开拓新国际竞争的劳$职业教育此有两个策调$—是1992年将原来的职业与工业训局升级为工艺教育,成为“中后”教育机构,招收受至少十年普通教育的中,保证离校青年掌握今后就业必需的基本技#二是新淡马锡、南阳共三齐全的,将五至1.5,收约45%的中毕业,成为新加坡中学后的途径,为进一步就业奠定坚实的#成为新加坡经济增长的核心之一。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新加 坡 高 等 职 业教 育的 特 色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经 过 四 十 多 年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 经 逐 步 已
教学 工 厂 新 加 坡 的 教 学 工 厂是 学 习 、 鉴 、 借 消化 、 吸收 德 国 “ 双
坡 的职 业 教 育在 四十 多年 的发 展 中 .逐 步 形 成 了协 调合 理 的 结 构 层 次与 相 互衔 接 、 互 沟 通 的上 升渠 道 。 而 保 证 了职 业 教 育 相 从 不 再 是一 种 终结 性 教 育 .学 生 可 以 在 不 断选 择 中 提 高 自己 的知 识 和 技能 , 现 终 身学 习 。 时 , 实 同 职业 教 育 的 办学 形 式 灵活 多 样 , 有全 日制 、 分 时 间制 、 部 岗前 培 训 和在 职 培 训 等 . 不 同层 次 的 为
新 加 坡
1 『
t
I教 学 £ l 奶 学 )l 如 育 + 芝 仃 筑 缴 院 q 他(私 教 机 , 句
不 断 推 进 . 年 多 来 . 界 人 士 对 高 职 教 育 所 处 的层 次 和 所 属 两 业
l
^
0
什
} 学 育3 )- 人校 t j
竹
l 璋 学 ) = 工 院G _ q -
’
.
的类 型 有 了越 来 越深 刻 的认 识 我 国的 高 职 院校 也 应 借 此次 改 革 的契 机 . 职 业 院 校所 处 的 教 育 类 型 和 教 育 层 次 作 出 重 新 定 对 位 . 一 步 明确 所 培 养 人 才 的类 型 。 进 先 进 理 念 的 有 效 迁 移 新 加 坡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动 力 主 要 源 自其 能 够 对 发 达 国家 的高 等 职 业 教 育模 式 进 行 借 鉴 与 改 造 .从 而创 造 性 地 开 拓 适 合 本 国 国情 的 高 等职 业 教 育模 式 .
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因素
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因素作者:甘成君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4期当前,新加坡职业教育以其办学机制灵活、办学理念先进、善于创新、教学质量高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职业教育在学习、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经历短短三十多年的发展便独树一帜,走在了世界职业教育的前列。
其成功因素及办学经验,尤为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新加坡政府自始至终重视职业教育,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修改。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基地上建立起来的,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发展阶段都是与新加坡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结合,对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工业起步期(1959~1977年),新加坡政府为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客观上需要一批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为此,政府在1960年设立成人教育局,专门负责对成年人和校外青年的职业训练;1968年新设立全国工业训练理事会;1971年经济发展局成立了员工培训部。
此一阶段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短、平、快”,尽可能多地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1978~1990年),为应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新加坡政府进行经济结构重组,工业发展转向为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
产业的升级,促进了企业对技术产业工人和技术水平高的劳动者的需求,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并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成为必然。
在此阶段,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开始采用全新训练框架,课程从重学术转向重技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从量的发展上升到质的提高。
此一阶段,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技能、讲质量”,目的是让本国劳动者无论是技术还是能力上都比周边国家的竞争者略胜一筹。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1990至今),新加坡政府寻求更高的经济成就,目标是成为一流发达国家。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又有了新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模式,理念也更为超前。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新加坡教育体系是受到全世界学习的典范。
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技能、领导才能、创新思维以及自律性,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强劲表现,更是使新加坡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教育。
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的质量,并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在校内教学方面,新加坡教育系统有不断改进的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自主研究和创新精神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在学校管理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门深入实施质量管理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的全球发展。
第二点,新加坡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不同群体、不同优点和不同背景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新加坡教育系统中,许多普通学生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被视为希望的对象,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具备知识和才华的人士。
为此,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了不同孩子的差异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得到自己的特长以及最好的学术和教育成就。
第三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新加坡教育系统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为目标,特别注重学生对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加强实验实践等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更多的适应性。
第四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技术创新的应用。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国家,教育系统也在引领教育技术创新的世界。
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将学生引入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世界,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水平。
并且,新加坡教育制度通过创新的教育课程和方法,将学生送到实验室、绘画工作室或其他现场,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
部 ( ii r f E uain) Mns y o dcto 的技术教 育司 ( eh i l t T cnc a
E uainDprm n ) dct e at et 管辖 。1 3 年设置 的 工业 训练 o 97
局 ( n ut ilT ann o r ,T 成 为全 国统 一 集 权 Id sra riig B ad IB) 的协调 性机构 , 以加强 工业训 练工作 。 了更进 一步 提升 为
商业 及管 理 ( 占学 生总 数的 1 名 )信 息技 术 ( 8 、 占学生 总
、
新 加坡职业技术教 育的管理体嗣
在 1 世 纪 6 年代 中期 , 加坡 成为独 立 新兴 国 家 , 9 0 新
开始注重技术训练与职业教育 , 以便促进新加坡的工业
发 展 。在 初 期 , 职业 训 练 由学校 体 系提 供 , 且 受 加 坡培 养 高技 能人 才 。
【 关键词 1 新加坡 职 业技 术教 育 多科技 术 学院
技 术教 育局
新加坡作为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在短短的二
十年 里却完 成 了起 步 、 展和 起飞 的阶段 , 发 走过 了工 业化 国 家一 、 百年才 能走 完的历 程。 其经 济发展 的诸 多推 两 在
局 ( o a in la d n ut ilT ann o r VT , V cto a n Id sra ri ig B ad,IB)
人文及
管理1 % 8
1 %
成为提升、 发展并提供职业训练的全 国性部门。在 19 92
年 4月 1日, 业与工 业训练 局 又重新 改组 , 由技术 教 职 并
育局 ( ntt t f e h ia d cto ,T 取 代 , Isiu eo T c nc lE u a in IE) 成 为 中等教 育后 的训练机 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简介 】 林植平 (98 , , 建泉 州人 , 授 , 16 一) 男 福 副教
研 究方 向 为职 业教 育 理 论 、 信 技 术 ; 瑛 ( 99一) 女 , 通 倪 17 , 江
苏镇 江人 、 南京航 空航天 大学在读博 士 , 讲师 , 究方 向为职 研
业 教 育理 论 、 信技 术 。 通
21 0 2第 2期
废 人 教 育
ADU T ED L UCA I T ON
No. 01 22 2 Toa tlNo. 01 3
( 总第 3 1 ) 0 期
新 加坡 职 业教 育特 色 及成 功 原 因探 讨
林植 平 , 倪 瑛
( 京 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 , 京 2 0 4 ) 南 南 106
【 摘 要】 新加坡职 业教 育在经济发展 中发挥 了 举足 轻重的作用 , 职业教 育办学理念和教 学管理方 法富有特 其
色十分值得 借鉴。本研究重在对新加坡职 业教 育在 师资 管理 方面、 学 方面、 教 网络运 用方 面的特 色进 行 总结和探 讨 。在 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 , 尤其 凸显 出其 必要性 和重要 意义。
一
1 3一 2
理 工学 院 的用 意 。 虽 然新 加坡 的理工 学 院没 有 用 “ 业 ” 职 两个 字 , 但 这种 对 学 生进 行 “ 能 培 训 ” 技 的思 路 与 中 国 大 陆 的职业 教 育 是 吻合 的 。差 别 在 于 新 加 坡 把 理 工 学 院学生 定 义为学 术 能 力 较 弱 , 由于 中 国大 陆 的 受 而 教 育条 件 千差万 别 , 们 只能 定 义 这 些 学 生是 高考 我 分 数不 高 的学 生 。 四 、 加坡 职业 教 育师 资体 系 新 1 职要 求 。理 工 学 院对 师 资 学 历 要 求 并 不 .入 高, 教师 的学 历 要 求 仅 仅 是 本 科 或 以上 学 历 , 对 但 企业 经 历却 要求 有 5年 以上 的硬 指标 , 反 观 国 内 而 高 职 院校招 聘人 员 中硕 士 或博 士 占绝 大 多 数 , 企业 经 历 只是参 考指 标 。此 外 , 由于 国 内人 事 管理 的 原 因, 人员 从 企 业 向事 业 单 位 流 动 属 于 逆 向 流 动 , 从 企 业招 聘 具 有 职业 经 验 的人 才 显 得 越 发 困 难 。也
【 关键词 】 新加坡 职业教 育 ; 工学院 ; 才培养 理 人 【 中图分类号 】 79 G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1 89 (02 0 — 13 0 10 — 74 2 1)2 02 — 2
新 加坡 近 : 2 0年来 经济 保 持高 速增 长 , 世 界经 在 济 竞争 力 排 名 中 名 列 前 茅 , 造 了 经 济 发 展 的奇 创 迹 。很 多学 者 认 为 , 行 “ 才 立 国 ” 略 , 其 是 推 人 战 尤 注 重职 业教 育 的发 展 , 新 加 坡 经 济 飞 速增 长 背 后 是 的重要 原 因之 一 。为 探 求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成 功之 道 , 笔者对 新 加坡 的理 工 学 院进 行 了为 期 2 0 天 的深 度走 访 , 问 了新 加 坡 的 全 部共 5所 理 工 学 访 院 。针 对企 业 用 人 情 况 还 走 访 了新 加 坡 国 际 企 业 发 展局 、i ci新 加坡 ) 司 、 D ( 加坡 ) 司 、 Ht h( a 公 V L新 公 Fs ( 加坡 ) 司 、 os新 加 坡 ) 司。 et 新 o 公 B s( 公 新 加坡 的职 业教 育体 系 新加坡职 业教育体系是一体化模式 , 加坡有5 新 所 理 工学 院 , 当于 我 国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范 畴 , 相 由政 府 出资 办学 , 要 接 收 中 学 毕 业 生 , E制 修 业 三 主 全 t 年, 获得 大 专文凭 , 可 以进 行 “ 升 本 ” 主 要 为企 并 专 , 业 培养 人才 。学 生 毕业 后 可直 接 就 业 , 可 申请 进 也 入 大学 学 习 , 转 国外 学 习 , 中 以南 洋 理 工 学 院 或 其 ( Y ) 为 突出 。 N P最 二 、 加坡职 业 教育 的生 源 新 在招 生 方面 ,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招 的是 初 中毕 新 业生 , 同时兼招高 中毕业 生 , 就是主要招 通过新 也 加坡 的剑 桥 O l e 考试 ( 当 于 中 国大 陆 的 中考 ) vl e 相 的学生 。新 加坡 的教 育升 学制 度如 图 1所示 。 新加 坡 学生在 读 完初 中 , 就 是参 加 Olvl 也 e 之 e
后 , 按 成 绩 分 流 到 工 艺 教 育 学 院 、 工 学 院、 会 理 高 中 。工艺 学 院的优 秀 生 可 以进 入 理 工 学 院 , 工 学 理 院 的优 秀 生 可 以进 入 大 学 继 续 深 造 。进 人 理 工 学 院后 学生 有 不 少 学 习 内容 是 高 中课 程 。理 工 学 院 的教 师 , 有 教 授 和 副教 授 职 位 , 只 设 有 高 级讲 没 而 师和讲 师 职位 , 显然 新 加 坡 的 理 工学 院除 了具 有 中 国大 陆高 职特征 以外 还具 有 中专 的特征 。 三 、 加坡职 业 教育 的 目的与 意义 新 新 加坡 内 阁 资政 李 光 耀 曾 以新 加 坡 的发 展 经 验 为例 , 出新加 坡 所 采 取 的是 发掘 每 个 人 的 最 大 指 潜 力 的做法 , 为上 不 了大 学 的 学生 提 供 诸 如 工艺 并 教 育学 院 和 理 工 学 院 等 不 同 的学 习 道 路 。他 强 调 对 学术 能力 较弱 的 学 生进 行 技 能 培 训 的政 策 , 是新 加坡取得成功 的基石 。这充分反 映了新加坡兴办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田
、
图 1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 流 程 图
【 收稿 日 】01 0 0 期 2 1 — 9— 5 【 基金项 目】 苏省 国家示范性 高职院校教 师 出国考 察 : 工 l 进修 专项 资金 项 目; 南京 工业职业 学 院重 点项 目《 高职专 业
建设课题》, 编号 为 Z 0 Y 7一Y P — 3 P J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