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理念超前 人性化管理 特色立校——新加坡职业教育考察散记
投入是 3 亿新元, . 2 全部用于学生的教育开支 , 诸如教师的薪金 、 福利、 培训及贫困学生的帮助等, 而像 校舍的建设与维修 、 教学设备及教学软件等的购买则是另外投入 , 不计在此项之内。此外, 义安集团每 年约有 90 0 万新元的投入。这样 , 校长能专心办学 , 教师乐教 , 学生乐学。正因为有国家的高度重视 , 有 各界人士的倾心投人 , 新加坡的教育取得了成功 , 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而且得
见一 斑 。
新 加坡虽 说立 国时间不长 , 当初也 是被迫独 立 , 任何 的 自然 资源 , 没有 但新 加坡人 民在其 领导 人 的
带领下, 克服重重困难 , 励精图治, 从求生存 , 到求发展 , 再到求创新 , 一步步发展, 一步步强大, 屹立于世 界 民族 之林 , 受到世 界各 国的尊敬 。
全面 , 但他 们先进超 前 的教 育理 念( 如无界 化等 )精 良的教 学设 施 , , 独具 特 色的办 学 模 式及 校 企合作 , 十分敬 业 的教 师队伍 、 性 化 的管理模 式 、 学生 当成顾 客 , 供 人 把 提 体 贴入微 的服务 , 我们 留下深刻 的印 象, 给 让我 们感 受 良多, 给我们 以后 的工作 带 也 来 了很 多的启示。
全 是为学生 服务 。
在服务设施方面也体现的非常到位。以义安理工学院为例 , 它的图书馆十分具有特色。义安理工 学院的图书馆分两个 区间: 一楼是时尚生活图书馆 , 二楼以上是学术图书馆 。时尚图书馆单从名字看 就足以颠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印象 , 虽然依然保有大量 图书 , 依然是人们进行学术研究之所 , 但其功 能已大大拓展。时尚图书馆把时尚生活的元素渗透在图书馆文化 中, 随便走在哪个空间, 都有想坐下来 拿起书读的欲望 , 或者拿起耳麦听听美妙的音乐, 或者静坐下来看一个 自己向往已久的电影故事。看书 累了, 随时可以去咖啡厅喝杯咖啡 , 和朋友在聊天室聊一聊, 或去棋牌室与朋友下下棋等 , 让人感到轻松 自 在。总之, 学院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里来 。此外 , 这里的学生休闲中心也给笔者留下了
新加坡职教特色引发的思考
途转换 轨道 , 失败 后 重新 起 步 , 取最 好 的表 现 。 在 争
新加 坡小 学分 为标准 班和基础 班 ( 、 快 慢班 ) 实行 分 , 层式 教学 , 生可 以根 据学年 成绩好 坏递 升或下 降 。 学
新加 坡从 小学 阶段就 开始对 学生 的学 习能力和 学习
发 计划” 通过实施 人 力 资源 发 展 计划 , 步 提 高劳 , 逐
20 0 9年 l O月
石 家 庄 职 业 技 术学 院 学 报
J un l fS ia h a g Voain l c n lg nttt o r a hj z u n ct a h oo y Isiue o i o Te
Oc . 00 t2 9 VO | N O. I21 5
速 发展 进程 中的主力 军 。 二、 新加 坡职 业教育特 色
1 以人 为 本 , . 因材 施 教 的 教 育
、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概 况
新加 坡 自 1 6 9 5年独 立 以后 , 政府 对教育 加大 了 扶持力度 和改革 力 度 , 坚持 精 英教 育 和 职业 教 育两
新加坡 职业教 育 主要 包括 三个层 面 : 职前 教育 、 在 职培训 、 失业培训 。一般 职 前教 育 的年 龄在 1 ~ 3 1 8周 岁 , 五 年 制 中学 教 育 阶段 就 设 有 普 通 工 艺 在 课, 中学 毕业 后 , 8 %的学 生 进 入 理 工 学 院 和工 约 0 艺教育 学院接 受专 门化的职业 教育 。新加坡 职业教
培训。
兴趣 进 行考察 , 结合小 学毕业 考试成 绩 , 学生分 流进 行 中学 特别 / 快捷 课 程 、 通 ( 术/ 2 ) 程 进行 普 学 3艺 课 学习 。不 同的 中学课 程 学 习对 应 不 同 的发 展方 向。 这种 分流不 会 出现任何歧 视性层 级概念 , 反 , 以 相 可 适应 不 同智 力水平 、 同知识水 平 、 同兴趣 的学 生 不 不 进行 自我 规划 。因为不 同 中学课 程学 习后 都可 以参 加相 应水 准 的考试而有 机会进 入高 一级 的学校进 行 学 习 , 至大学 。新加 坡整体 的教育 体系 是完备 的 , 直 是 以人 为本 、 以人人成 才为 目标 的。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 作者 简介 】 林植平 (98 , , 建泉 州人 , 授 , 16 一) 男 福 副教
研 究方 向 为职 业教 育 理 论 、 信 技 术 ; 瑛 ( 99一) 女 , 通 倪 17 , 江
苏镇 江人 、 南京航 空航天 大学在读博 士 , 讲师 , 究方 向为职 研
业 教 育理 论 、 信技 术 。 通
21 0 2第 2期
废 人 教 育
ADU T ED L UCA I T ON
No. 01 22 2 Toa tlNo. 01 3
( 总第 3 1 ) 0 期
新 加坡 职 业教 育特 色 及成 功 原 因探 讨
林植 平 , 倪 瑛
( 京 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 , 京 2 0 4 ) 南 南 106
【 摘 要】 新加坡职 业教 育在经济发展 中发挥 了 举足 轻重的作用 , 职业教 育办学理念和教 学管理方 法富有特 其
色十分值得 借鉴。本研究重在对新加坡职 业教 育在 师资 管理 方面、 学 方面、 教 网络运 用方 面的特 色进 行 总结和探 讨 。在 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 , 尤其 凸显 出其 必要性 和重要 意义。
一
1 3一 2
理 工学 院 的用 意 。 虽 然新 加坡 的理工 学 院没 有 用 “ 业 ” 职 两个 字 , 但 这种 对 学 生进 行 “ 能 培 训 ” 技 的思 路 与 中 国 大 陆 的职业 教 育 是 吻合 的 。差 别 在 于 新 加 坡 把 理 工 学 院学生 定 义为学 术 能 力 较 弱 , 由于 中 国大 陆 的 受 而 教 育条 件 千差万 别 , 们 只能 定 义 这 些 学 生是 高考 我 分 数不 高 的学 生 。 四 、 加坡 职业 教 育师 资体 系 新 1 职要 求 。理 工 学 院对 师 资 学 历 要 求 并 不 .入 高, 教师 的学 历 要 求 仅 仅 是 本 科 或 以上 学 历 , 对 但 企业 经 历却 要求 有 5年 以上 的硬 指标 , 反 观 国 内 而 高 职 院校招 聘人 员 中硕 士 或博 士 占绝 大 多 数 , 企业 经 历 只是参 考指 标 。此 外 , 由于 国 内人 事 管理 的 原 因, 人员 从 企 业 向事 业 单 位 流 动 属 于 逆 向 流 动 , 从 企 业招 聘 具 有 职业 经 验 的人 才 显 得 越 发 困 难 。也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双力齐发
理论服务实践的教学理念。例如 : 南洋理工学院进行
打破原有模式 , 任课教师让学生 根据 自 新加坡 18 年开始 实行 中学分流制 度 , 91 通过 国 项 目教 学时 , 家统 一会考 ,将相 当一部 分学生分流到职业技术 教 身项 目先提 问题再 由教师进行讲解 , 体现创新性。 5学校 、 . 企业无缝对 接 。 业技术教育与 市场需 职 育, 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 术教育双力齐发 。学生初 中 毕业 后 , 新加坡有初级学 院 、 理工学 院及工艺 教育学 求 双 向 互动 新加坡职业 院校 的校企结合 ,包括课程设 计征 院 3类学校可供学生选择 。新加坡构建 了“ 立交 桥” 聘请 企业工程 师到校讲 课 , 让学校老 式的教育体 系 ,使普通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 育互相衔 求企业 的意见 , 师到企业工作 、 学生到企业实 习 、 让 校方和企业一 同 接沟通 , 条条道路通 大学。譬如 , 想继续深 造的理工 把教 学院或艺术学 院毕业 生可直接报考新加坡 及欧美 国 开发实验室等 。这 种新型 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 学 给学 家的大学读本科 。工艺教育学 院成绩优 异 的学生可 学和工厂 紧密地结合起来 , 校按 工厂模式办 , 转入理工学 院继续修读文凭课程 。初 级学 院或高 中 生一个 工厂式的学 习环境 ,让学 生通 过真实 的生产 学 教 与职 业学 ( ) 的学生也 是双 向流动 的 , 院 校 入学 两年 和实 际的项 目设计 , 到知识 和技能 。新加坡 的“ 是真正意义上 的校企合作模式 , 能最 大限度 后 ,初 级学 院成 绩 跟不 上 的学 生可 以 转入 职 业学 学工 厂” ( ) 院 校学 习技 能 , 工艺教 育学 院成绩好 的学生 也 可 地培养学 生的动手 能力 ,体现 职业 岗位技能培训本 学生毕业后立 即可以上 岗, 独立 承担生产 以进入初级学 院学习 , 为报考 大学 做准备 。据悉 , 一 位 的精 神 , 些优等生高 中毕业后选择先进行 技术培训而不急 于 或设计任务 。 新 加坡的职业 院校还 根据经济发展 和工商 企业 报考名牌大学。 及 紧跟经济 3 开辟绿色通道 ,职 业技术教 育教师 真正做 到 对人 才的需要 , 时调 整专业和课程设 置 , .
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海 外职 业教 育
中国 与新 加坡职业教 育 比较研究
徐 昆
( 南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江 苏 南京 2 0 2 ) 10 9 摘 要 : 加 坡 的职 业 教育 起 步 晚 但 发 展 快 , 业 院 校 学 生 多 次 在 国 际 技 能 大 赛 上 获 得 金 牌 , 示 出极 强 的竞 新 职 显 争优 势 。通 过 与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的对 比研 究 , 以从 办 学理 念 、 养 目标 、 学体 系 、 资 培养 等 四 个 方 面 分 可 培 教 师
学 校 设 施 一 致 。 学 硬 件 实行 全 国 校 园标 教
准 . 格 统 一 , 为 教 学 软 件 的 师 资 培 训 规 作
教 学 全 校 取 消 教 材 . 立 电子 信 息 库 , 建 教 师 将 所 学 课 程 内 容 挂 网 . 及 时更 新 . 并 学生根据需 要上网阅读 . 上提交作 业 . 网 培 养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能 力 及 终 身 学 习 精 神 。( ) 企业 实 习 。所 有 学 生都 安排 有 3到 为 期 一 年 的 企业 对 口实 习 计 划 .培 养 学
学费 . 确保 学 业 的顺 利 完 成 。 4 面 向 市场 f)
教 学 多 . 力 训 练 没 有针 对 性 。 生 普 遍 能 学
缺 乏研发创 新 能力和知 识运 用 能力 . 而
且 职 业 院校 的 培 养 目标 与 技 师 学 院 差 别
不 大 . 有 拉 开 档 次 没
2新 加 坡 “ 学 工 厂 ” 的建 立 . 学 . 教 使 生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将 实 习项 目与 企 业 项 目融合 .学 院 既 可 利 用 先 进 的 设 备 进 行 校 企合 作 . 引领 科 技 . 可 提 升 和 保 持 教 又 师 的业 务水 平 和 研 发 能 力 .锻 炼 学 生 的 应 用 能 力 . 举 多 得 一 3 .由 于新 加 坡 人 口少 .便 于精 细 管 理 加 坡 经 济发 展 局 每 年都 根 据 国家 发 新 展 需 要 确定 各 专 业 发展 的确 切 人 数 . 以 可 有 效 控 制 人才 过 剩 和人 才 紧 缺 的 问题 教 学体 系 新 加 坡 的 教 学 体 系 具 有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避免 了匮乏和 过剩 。理工学 院成为 了在 继续教 育 业 教育 的体制 , 了解 了新 加坡 的 风土 人情 , 亲身 感 受 位 , 了新加坡 南洋理 工学 院 和新加 坡 义安 理 工学 院双 轨 和就业 岗位 上 专业 发展 课程 和服 务 的 重 要 提供 者 。
制 的办学 理念 、 合 就业 市场 的培养 制度 、 适 以学 生 为 理 工学 院毕 业生拥 有 能 胜任 工 作场 合需 要 的技 能 和 中心 的教学理念 等 。笔 者认 为这 对 我 国高 等 职业 院 中等水平专 业知识 , 多地 被 企业 界青 睐 , 更 使整 个 社
作者 : 俊 松 系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建 筑 工 程学 院副 教授 . 学 硕 士 王 工
王 俊 松 : 加 坡 职业 技术 教育 的特 色及 对 我 国 职业 技 术 教 育 的 启示 新
9 1
, 融合 面度 面学 习和远 程教育 的 是新 加坡成 立较 早 的第 二 所 理 工 学 院 。义 安 理 工 学 评 估 信息 ) 混合 学 习(
职 业 院校 发 展 办 学特 色、 高人 才 培 养 工作 水平 有 许 多可 资借 鉴 之 处 。 提
关 键 词 : 新加坡 ; 职业技术教育; 特 色; 启示 中 图 分 类 号 : G 4 6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7—66 (000 -09-0 61 0 X 21)5 00 5
Vo . 9 No 5 Oc o e 2 0 12 . t b r 01
新 加 坡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的 特 色 及 对 我 国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的 启 示
王 俊 松
( 武汉职业 技 术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4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1965年新加坡获得独立以来,政府就开始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学职业教育、理工学院和技术学院等多个层次,涵盖了从基础技能培训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1. 与行业联系紧密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紧密相连。
政府通过与行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确保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2. 师资力量雄厚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
许多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通过行业导师制度,确保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行业需求保持一致。
3. 注重技能培训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训。
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严格的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和能力。
4. 注重学生职业规划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会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新加坡职业教育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行业背景。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这一点,注重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入更多的行业专家和优秀从业者,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新加坡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理清个人发展方向,及时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选择。
结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经验和优势。
对其他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各国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 起 到 了举 足轻 重 的作用 ,其 职业 教育 体 系分 为 理 工学院( P o l y t e c h n i c ) 和工 艺 教育 学 院 两个 层 次 , 其 中理 工 学 院相 当 于我 国 的高 等 职 业 技术 学 院 , 学 制 3年 , 包 括 南洋 理工 学 院 、 新 加 坡 理工 学 院 、 义 安 理 工 学 院 、淡 马锡 理 工 学 院 、共 和 理 工学 院 5 所 。[ 1 1 各 理工 学 院 的 目标 都 是通 过 教育 和训 练 , 培 养企 业 所需 的专 业 人才 , 为新 加坡 的科 技 、 经 济 和 社会发展做 出贡献。但是 , 5 所理工学院又拥有各 自鲜 明 的特 色 。笔者认 为 , 新 加坡 高等 职业 教育 发 展取 得 的成 就 ,使 其跻 身 世界 高 等职 业 教育 发 达 国家行 列 ,无论 是 在 理论 还是 实践 领 域 都有 许 多 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鲜 明特色 ( 一) “ 引领 行 业发展 ” 的专业 建设 思路 从 专业 开 发 的角 度看 ,新 加 坡 的理 工 学 院开 设 专业 具 有前 瞻 性 ,与 经济 发展 预 期 和市 场需 求 的联 系程度更 为 密切 。口 晰 专 业 的开发 是基 于 国家 的经济发展需求 , 新加坡共有 5 所公办理工学 院, 每所理工学院新开设 的专业都是以经济发展局的 产业 发展 规 划 为依 据 , 来 开办 新专 业 , 并 且根 据未 来 三 年该 行 业从 业 人员 的数 量 预测 ,来制 定 相应 的招 生规模 。 从专 业 建设 的角度 看 ,以南 洋理 工 学 院 电子 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它们专业课程体系 当中的许 多 教学 项 目是 政府 部 门 、行 业领 先企 业 的委托 项 目,这 些项 目涉及 到 专业 领 域 内的领 先 乃 至超 前 技术 , 项 目的成果 为 政府 部 门 、 企 业 所运 用 。这 种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摘要】本文主要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概述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其特点,分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和对国内教育的启示。
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借鉴的结论,并指出新加坡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启示意义。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实践和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一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启示、体系、特点、优势、国内教育、借鉴、经验、改革、结论、值得、启示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职业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
而新加坡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了该国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更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本研究将重点围绕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展开,深入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对国内教育的启示意义,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并分析其特点、优势以及对国内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教育体系的运行机制,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比较和分析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异同,可以发现我们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以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旨在总结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套完善且高效的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和知识,以应对职场的挑战。
该体系包括中学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学院和高等教育机构等多个层级。
中学职业教育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起点,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课程,如机械、电子、建筑等,学习实用技能并获得相关证书。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研究
Ju 1 f 曲e o p n ec ( c inP科学版l I o瑚 sile) oma o Hi rc 高等 o dn e d 砒 0 (hl o l l s c c l s H 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 isp ) ad Eu 0 y ec
一
的基础上结合本 国 国情 创造 的一种 独特 的教学 模式 。教 学工厂是将实 际的企业 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 中, 并将两者 融合 起来 , 以 “ 目课题 ” 导 向的实 践性 和操作 性 实施 项 为 的教学模 式。教学工厂 以学 校为本 位而 不是 以企业为 本
位, 它是 在现有 的教学 系统 ( 括理 论课 、 包 辅导课 、 实验和 项 目安排 ) 的基础上设 立的 。其 目的是将实 际的企业环境 引入 教学 环境 中, 通过 让学生参与企业委托 的工业项 目和 科研项 目, 使学生 能按 照企 业运 行 的特 点 , 将所 学知识运 用于多元 的、 多层 次 的实 际 工作 中。 “ 教学 工 厂” 是学 习 借鉴德 国的“ 双元 制 ” 教模 式 的结 果 , 职 但又 与德 国有所 不同, 新加坡 的企业 规模较 小 , 没有 专 门的具有 相当规模 的培训 中心 , 单靠学校职业 教育难 以完成高质量的技能培 训工作 , 而技 能培训又 是职 业教育 的 主要部 分 , 解决这 为
成 一种 固定 的教 育模 式, 学工 厂是新加坡职业教育 的典 型代表 , 中的实践教 学很发达 , 得我们学 习, 教 其 值 对
比当前我 国的课程 改革, 学习 中看到我们 的长处和不足。 在 关键词 : 新加坡 ; 职业教 育 ; 学工厂 ; 目; 教 项 实践教学
中图分 类号 : G62 文献标识码 : A 4 文章编 号 : l 0 2 8 (0 81 . 0 1. 2 o 7- 172 0) 1 o l O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研究
( C O ee)及 剑 桥 高 级 水 准 会 考 ( C , G E L v1 G E A L v 1是教 育 考 试 制 度 中重 要 的衡 量 尺标 , 考 成 ee) 会 绩 的高低决 定 了升入 学校 的不 同 。 新 加 坡 的 中小学 一 般沿 用 的是 半 天制 , 而初 级 学 院 、 艺教 育 学 院和 理工 学 院则 采用 的是 开放 的 工 全 日制 。在普 通 中学之外 , 立两年 制 的职业 中学 , 设
容 主要 包括 : 是 注 重 就业 前 的训 练 . 训 练课 程 一 对
证 书建 立 了统 一 的等价 关 系 , 府 根据 学 历设 定 工 政
资 标 准 。由此 建 立 技 术 等 级 和 薪酬 待 遇 之 间 的关
l 3
金 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2 0 1 2 矩
双 重走 向 , 以及 流 向 的横 向转 换 , 时也 实 现 了证 同
书之 间 的互 认 与衔接 。职业 培训 证 书与正规 的学 历
万名在 职人 员入校 进行 培训 。 工 艺 教 育 学 院 提供 的 职业 技 术 教 育 与 培训 内
具 有 强制 性 , 学生 在修 完 四至五 年 的 中学课 程 之 而
后 , 选读 理 工 学 院 ( 般 是 2 3年 ) 或 初 级 学 院 可 一 — ,
图 1新 加 坡教 育体 系
和 高 级 中学 ( — 2 3年 ) 或 工 艺 教 育 学 院 ( 般 是 2 , 一
年) 。新 加坡 中小 学 、初 级学 院/ 级 中学 的毕业 统 高 考 ,即小 学离 校考 试 ( S E) P L ,剑 桥 普通 水 准会 考
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因素
OCCUPATION132010 4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因素文/甘成君当前,新加坡职业教育以其办学机制灵活、办学理念先进、善于创新、教学质量高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职业教育在学习、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经历短短三十多年的发展便独树一帜,走在了世界职业教育的前列。
其成功因素及办学经验,尤为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新加坡政府自始至终重视职业教育,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修改。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基地上建立起来的,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发展阶段都是与新加坡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结合,对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工业起步期(1959~1977年),新加坡政府为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客观上需要一批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为此,政府在1960年设立成人教育局,专门负责对成年人和校外青年的职业训练;1968年新设立全国工业训练理事会;1971年经济发展局成立了员工培训部。
此一阶段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短、平、快”,尽可能多地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1978~1990年),为应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新加坡政府进行经济结构重组,工业发展转向为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
产业的升级,促进了企业对技术产业工人和技术水平高的劳动者的需求,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并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成为必然。
在此阶段,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开始采用全新训练框架,课程从重学术转向重技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从量的发展上升到质的提高。
此一阶段,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技能、讲质量”,目的是让本国劳动者无论是技术还是能力上都比周边国家的竞争者略胜一筹。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1990至今),新加坡政府寻求更高的经济成就,目标是成为一流发达国家。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又有了新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模式,理念也更为超前。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
该模式主要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
技术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胜任各种技术岗位。
而职业培训则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特定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需求。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都给予了职业教育极大的支持,使得该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得益于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他们与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适应性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一方面,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和更新的,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最实用的。
职业培训机构也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培训,使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贴近实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技术教育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
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培训课程也都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3)多元化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实习。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路径。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doc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作者:李春玲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6期[摘要]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技术教育,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新加坡高职发展经验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职特色启示[作者简介]李春玲(1972- ),女,河南信阳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河南漯河 462000)[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9-0155-02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升级为发达国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本文从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和成功经验出发,寻找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思路和经验。
一、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特色其一,建立专门指导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新加坡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
如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
1979年设立工艺与训练局,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
新加坡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①。
其二,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技能发展基金。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增加高职教育投入。
每年投入1000多万新元给生产力局用于培训,每年拨款工艺教育学院1亿新元以支付费用。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一项政策,即从1979年起,通过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规定,企业要为工资每月不满750新元的职工向国家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工资1%~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
政府的巨额投资,独特的筹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②。
新加坡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I d iin,s c a u e st ep oe to e c ig,ta h rtan n na dt o u h me s r sa h r jc fta h n e c e r iig,d tb s e eo me ta d o h r a a a e d v lp n n t e s
赵 刘 , 郭 胜
( 无锡 商业 职业 技术 学院 旅游 管理 学院 , 江苏 无锡 2 4 5 ) 1 1 3
摘 要 : 新加 坡在 深入研 究德 国、 国等 国 家职 业教 育特 色的 基础 上 , 合 本 国 国情 , 出了一 系 英 结 提
列 卓有成 效 的职业教 育模 式 和理 念 , “ 学 工 厂” “ S 、 能开发 、 企政 合 作 等 。通 过 对其 如 教 、 AE ” 专 校
“ 学工厂 ” 教 的深入 分析 , 现构 建 一个校 企深度 合作 的 开放 性循 环对 于教 学效果 十分 重要 。此外 , 发 有 关项 目教 学、 资培 训 、 据库 建设 等措施 对 于促进 我 国高职教 育 的发展都 具有 一定借 鉴 意义 。 师 数
关键 词 : 新加 坡 ;高职教 育 ; 学 工厂 教 中图分类 号 :G 7 0 1 文献 标志 码 :A 文章 编号 :6 17 8 (0 2 0 —0 20 1 7 —8 0 2 1 ) 20 2 — 3
Th a a t i t s a d En h e me to g er e Ch r c ers i n l t n c i g n fHi h Vo a i n u a i n i n a or c to al Ed c to n Si g p e
ZH A O u , G UO Li She ng
中具有 重要地 位 , 为新加 坡 的经济 腾 飞和 持续 发 展 奠 定 了雄厚 的人才 基础 。新加 坡 在深 入研 究 德 国 、 英 国等 国 家 职 业 教 育 特 色 的 基 础 上 , 合 本 国 国 结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概况
发展 行政服务 学术与学生 学系 延续教育与专业培训 支援中心
• 人力资源
• 注册
• 工程
• 行政
• 学生与校友服务 • 化学与生命科学
• 财务
• 考试
• 信息科技
• 内部审计
• 招生与入学
• 设计
• 电脑与网络中心• 学生事务
• 互动与数码媒体
• 物业管理
• 图书馆与
• 工商管理
❖ 学校本位,非企业本位
教学工厂的活动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全面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 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整个活动的中心 。即校企合作的主导在于学 校,而不是企业。
NYP——“教学工厂的来由”
医院
病人护理与 医疗病例
临床实习
学生
学兼生职导教师授
医生
专科医生
教授
医学系
大学 学科
NYP——“教学工厂”
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加坡职教的改革与提高阶段(1991年-现在)
❖ 以工艺教育学院取代职工局
1992年4月1日,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改为工艺教育学院,并在其 后的五、六年内,新建了七所工艺教育学院,并赋予工艺教育学院新 职和权利。
旨在通过它提供优秀的工艺教育和训练环境,为新加坡培养高级 技术人才,从而提高新加坡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三)、教学工厂
❖ 汲取“双元制”的优点建成
“教学工厂”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 学校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真 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学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工厂
❖ 真正落实“学以致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女 希望不是绝望 。这是新加坡 南洋理工 学 院林 靖东 院长 的 ” 席 话 , 时也 代 表 了 新 加 坡 人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看 法 。究 其 同 原 因 就 是 新 加 坡 政 府 对 职 业 教 育 的高 度 重 视 。 新 加坡 政 府 每 年 2 的教 育 投 入 以支 持 教 育 发 展 和 训 5 练 ; 理 关 注 职 教 发 展 ,0 8年 , 出 3 设 立 基 金 奖 励 成 总 20 捐 0万 功 考 入 工 艺 教 育 学 院 的平 凡 学 生 。政 府 高 级 领 导 人 多 次 在 正式场合宣 传某些 成功 人士 早年 曾经 接受 的是职 业教 育 ,
1 新加坡 的国情与职 业教 育主导地 位的确 立
“ 新 加坡 , 业 教育 是梯 子、 桥梁 , 要 学 生努力 , 在 职 是 只 1 1 移 民的 历 史 产 生 了强 烈 的 忧 患 意 识 . 均 可 以 通 过 桥 梁 达 到 另 一 个 境 界 , 起 点 不 是 终 点 , 给 子 是 是 公 元 3世 纪 的 新 加 坡 被 中 国 人 称 作 蒲 罗 中 , 地 处 太 它 平 洋 与 印度 洋 航 运 要 道 一 马 六 甲海 峡 的 出入 口 。1 8世 纪 , 英 国 的史 丹 福 莱 佛 士 爵 士 以 其 战 略 眼 光 , 此 地 开 拓 成 为 将 个 英 国在 东 印 度 的 贸 易 中 转 站 , 后 大 批 移 民 涌 入 新 加 之 坡 , 而 形成 了新 加坡 多元 的 种 族 文 化 。 回 避 政 治 、 注 生 因 关 存 和 发 展 成 为 不 同 肤 色 的 种 族 共 同 的 愿 望 , 烈 的 忧 患 意 强 识时刻伴随着新加坡人 。 1 2 资 源 的局 限 引发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高 度 重 视 . 新 加 坡 国 土 面 积 有 限 , 源 谈 不 上 , 是 人 成 了 这 里 最 资 于 能 引 发 生 产 力 的 决定 性 因 素 。 当 每 一 个公 民都 成 为促 进 生 产 力 发 展 不 可 或 缺 的一 部 分 的 时候 , 英 教 育 重 要 , 业 教 育 更 重 要 , 是 宝 贵 的 。 精 职 人 新 加 坡 政 府 高度 重 视 教 育 的 发 展 和 投 入 , 其 优 越 的 制 造 以 业 、 务业 优 势 为 产 出 , 金 投 入 到 国 民 教 育 中 , 使 每 个 服 重 为 公 民最 大 限度 的在 有 生 之 年 都 能 为 经 济 的 发 展 极 尽 最 大 所 能 , 加 坡 政 府 制 定 了 政 府 、 主 、 工 和 教 育 组 织 的互 动 新 雇 员 机制 , 以足 够 的财 政 支 持职 业 教 育 训 练 , 极 鼓 励 公 民 树 立 积 终生学习 、 货架 寿命 的概 念 , 无 即使 是 在 经 济 转 型 时 期 , 也 能 通 过 政 府 的 干 预 , 育 部 门 的 培 训 和 努 力 , 时 的 帮 助 部 教 及 分 员 工 顺 利度 过 危 险期 , 新 进 行 人 生 定 位 , 求 社 会 稳 定 重 以 的持 续 。 而社 会 的 持 续 稳 定 , 而 又 为 投 资 和 融 资 创 造 了 进 个 良好 的社 会 环 境 , 精 英 人 才 的 引 进 打 造 了 一 个 广 阔 为 的 发 展 平 台 。 由此 可 见 , 业 教 育 是 在 这 里 是 教 育 的 重 中 职
浅谈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的特色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规划课题《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下高职项 目课程 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作者简 介 :邹瑞睿 , 洲职业技术学 院科研处 , 株 教育学硕 士 , 研究方 向: 职业技术教育 。
8 3
第 1 1期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为学 院提供 项 目, 成 为学 院 的实 习基地 。在 教学 并 _ 厂 的培养 模式 下 ,各 个 系部 联 合 建设科 技 园 , [ 设 置专业科技 中心 , 开设众多专业实验室。如 商管 r 理 系 以教学 企业 理念 创 办 国际商 业 咨询 中心 、 学生 超市 、旅行社等教学实践场所 。南洋理工学 院有 2 %的教 师 脱 出教 学 任 务 轮 换 到 科 技 园 参 与 项 目 0 开发 研 究 12年 ( ~ 直至项 目完成 ) 。在科技 园 内 , 不 同 院 系 、 同专 业 的师 生 联 合 开 发科 研 项 目 、 不 与企 业合作进行产品或技术项 目 研究 。 教学 工 厂 的一个 重要 环节 就 是工 业项 目 , 生 学 按 照 自选 专 业 方 向进 入有 关 工 业 项 目组 进 行 实 际 生产 操作 , 养 实际 动手 能力 ; 项 目过程 中 , 生 培 在 师 相互 协作 ,携手 解决 企事 业单 位 常 面对 的技 术 、 成 本、 质量及 产 品性 能 等难题 。这种 工业 项 目组 实 际 上 既是 由某 个 人 或 某些 社 会 上 的 生产 厂 家 与 学 校 联合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 目的的生产车间 , 也 是企业研究和设计产品的辅助工作室。 工业项 目生 产 活动 不 以盈利 为 目的 ,但也 必 须进 行 成本 核算 。 这本 身对 学 生也 是一 种经 营 管理 的训 练 。 南洋 理 如 1 学 院 电子 工 程 系 学生 设 计 的项 目就 是 为 诺 基 亚 _ 手机 短信 服 务功 能 的一个 实 际项 目 , 学生 设 计 和改 进 的技 术直 接可 被诺 基亚 公 司所 采用 。 教学 工 厂 的整体 目标 是建 立 一个 灵 活 、 创新 而 又 富 有伸 缩 性 的 教 学 系统 ,并 以先进 的科 技 达 到 “ 前 培 训 ” 开 发不 同程 度 、 同兴趣 和不 同专 业 超 , 不 学生 的最大潜能 ,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以及分 析、 创薪 和 应变 的综 合能 力 。学 生通 过理 论 教育 和 实 践 训 练 的结 合 , 不但 可 以学 到 生产 技 术 , 更重 要 的是培养了他们 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 个 独特 的培 训模 式 不论 在新 加坡 本 地还 是 在海 外 , 都 赢得 了企 业 界和 教育 界人 士 的一 致赞 赏 , 认 为 被 是 “ 于企业 , 源 用于 企业 ” 的有效 职业 教育 模式 。
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要 对 学 生 的 市 场 导 向 和 专 业 能 力 负 责 .这 样 可 以 确 保 学 生 所 学 为 最 新 需 要 的 知 识 。我 国高 职 院 校 采 取 的 是 专 业 群 负 责 人 制 . 业 群 负 责 人 很 容 易 专 将 培 养 计 划 和 课 程 按 照 自 己 熟 悉 的 专 业 加 以 设
置 .无 意 中加 大 了 自 己 熟 悉 专 业 的 课 程 设 置 , 忽
销 、 理 、 业 沟 通 、 算 机 应 用 , 通 用 知 识 为 管 商 计 以
培 养 目标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着 国 民 素 质 的 提 高 , 随
很 多 较 为 专 业 的技 术 已成 为 人 人 都 需 掌 握 的技 能 . 会 计 、 销 、 计 、 算 机 应 用 、 际 商 务 如 营 统 计 国
培 养 目标 与 技 师 学 院 差 别 不 大 , 有 拉 开 档 次 。 没
2新 加 坡 “ 学 工 厂 ” 建 立 。 学 生 以 市 场 . 教 的 使 为 导 向 。 实 习 项 目 与 企 业 项 目融 合 , 院 既 可 将 学 利 用 先 进 的 设 备 进 行 校 企 合 作 , 领 科 技 , 可 引 又 提 升 和保 持 教师 的业务 水 平 和研 发 能力 , 炼学 锻 生 的应用 能力 . 举 多得 。 一 3由 于 新 加 坡 人 口少 , 于 精 细 管 理 。 加 坡 . 便 新 经 济 发 展 局 每 年 都 根 据 国家 发 展 需 要 确 定 各 专 业 发 展 的 确 切 人 数 . 以有 效 控 制 人 才 过 剩 和 人 可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经验借鉴
人 理 念 。 加 坡 是 一 个 岛 屿 城 市 国家 . 新 基
本 没 有 农 业 .面 积 仅 6 2 8. 7平方 公 里 . 人 口约 4 0万 . 人 大 约 占 7 % 这 么小 的 0 华 6 国 家 却 能 对 世 界 经 济 产 生 一 定 的 影 响
力 . 最 大 的优 势 就 是 人 力 资 源 新 加 坡 其 非 常重视 教育 的发 展和 人才 的 引进 . 新
加 坡 的 职业 教 育 始 终 是 国家 政 策 的 一 个
持 学 校 开 设 专 业 进 行 研 究 .并 鼓 励 学 校 把 大 学 实 验 室 内 的科 研 成 果 转 变 为 推 动 经 济 发 展 的 动 力
中 图 分 类 号 : 71 G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0 — 17 0 1 7 — 7 7(0 2) 8 0 7 — 2
20 0 9年 2月 7 日至 4月 4 日 .笔 者 有 幸 被 派 往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学 院参 加 机 电 一 体 化 培 训 班 进 修 .通 过 2个 月 的 学
亲 身 感 受 了他 们 先 进 的办 学 理 念 、切 合
实 际 的 课 程 观 、 一 切 以学 生 为 中 心 的 育
设 计 、改 革 有 相 当 大 的 部 分 是 由学 校 的 教 师 和 学 生 完 成 的 . 如最 新 开 发 的生 命 科 学 将 成 为 新 加 坡 经 济 的 一 大 支 柱 新
育 经 费 在 政 府 预 算 中 占 有 的 比 例 高 达 2 .% . 次 于 国 防 开 支 . 等 教 育 经 费 3 4 仅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通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考察,我们看到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双轨制”的课程设置,看到了人本思想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看到了无货架寿命带来的巨大潜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值得国内职业院校有的放矢的加以学习和借鉴,所以在此加以总结与同行共勉。
标签:新加坡;职业教育;思考
1 新加坡的国情与职业教育主导地位的确立
1.1 移民的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公元3世纪的新加坡被中国人称作蒲罗中,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18世纪,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以其战略眼光,将此地开拓成为一个英国在东印度的贸易中转站,之后大批移民涌入新加坡,因而形成了新加坡多元的种族文化。
回避政治、关注生存和发展成为不同肤色的种族共同的愿望,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伴随着新加坡人。
1.2 资源的局限引发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资源谈不上,于是人成了这里最能引发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当每一个公民都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精英教育重要,职业教育更重要,人是宝贵的。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投入,以其优越的制造业、服务业优势为产出,重金投入到国民教育中,为使每个公民最大限度的在有生之年都能为经济的发展极尽最大所能,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政府、雇主、员工和教育组织的互动机制,以足够的财政支持职业教育训练,积极鼓励公民树立终生学习、无货架寿命的概念,即使是在经济转型时期,也能通过政府的干预,教育部门的培训和努力,及时的帮助部分员工顺利度过危险期,重新进行人生定位,以求社会稳定的持续。
而社会的持续稳定,进而又为投资和融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精英人才的引进打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是在这里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1.3 职教模式的确立及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加坡拥有一套超前的、国际化的职教模式。
它包含职前教育(13-18岁)、在职培训(19-62岁)、失业培训(19-62岁)三个层面,由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以多样化的课程设计、灵活的培训系统、组织无界的企业文化、教学工厂的办学手段、经验积累与分享的协作精神、为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定制了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和企业化的精神。
同时从新加坡政府、新加坡国防部、经济发展局、劳动力发展局多渠道为办学条件的改善筹措资金、添置设
备,寻求跨国界合作伙伴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不易控制的大环境下,以教育投资的最大化,建立弹性化的职业教育系统以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满足中下层人士生存和提升自我的愿望的办学机制,是睿智的新加坡人审时度势的选择。
2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引发的思考
2.1 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
“在新加坡,职业教育是梯子、是桥梁,只要学生努力,均可以通过桥梁达到另一个境界,是起点不是终点,是给子女希望不是绝望。
”这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林靖东院长的一席话,同时也代表了新加坡人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究其原因就是新加坡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政府每年25%的教育投入以支持教育发展和训练;总理关注职教发展,2008年,捐出30万设立基金奖励成功考入工艺教育学院的平凡学生。
政府高级领导人多次在正式场合宣传某些成功人士早年曾经接受的是职业教育,从政策和舆论上影响国人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职业教育能够成为新加坡教育的主体,成为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与新加坡人务实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在我国,相当多的人对职业教育还存在这样的看法:职业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是为考试中的弱势群体准备的择业前的技能培训。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家庭的教育投入的增长,“海归”的增多,高校的扩招,使得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更多的机会在高学历、名牌院校中物色人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受到冲击。
加上职业教育的对象90%以上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旦就业便很少有机会再继续深造,所以他们竞争的后劲明显不足。
如此看来,只要是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作为家长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报考职业院校的。
职业教育门庭冷落也不足为奇。
从政府方面看,由于我们教育投入的有限,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从而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面临挑战。
早期职业教育的后遗症需要我们来扭转。
以动态变革的态度来管理职业院校的生源、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营造提升自我的教育环境机制,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对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2 弹性化的办学模式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前提
在新加坡由于人力资源的短缺,建立弹性化的职业教育系统以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成为教育机构的己任。
政府、雇主、员工和教育组织互动;职业教育、终生教育并驾齐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也对新加坡众多的职业院校培训提出了一个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办学模式。
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岗位适应性和企业化精神,以职业教育闻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此做出了表率。
他们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创造了“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通过为企
业做项目来获取政府、企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从而形成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
而这一特色与其他院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办学模式一同组成弹性化的职业教育系统,成为新加坡特有的职教模式。
这一职教模式,平衡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使教育投资达到了最大化。
我们是大国办教育,有限的教育投入永远是杯水车薪。
但是如果雇主也就是企业可以参与教育投入,那我们的职业教育才会双赢。
而企业投资教育的前提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能达到这个层次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目前众多职业院校采取的是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但这种模式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我国传统的学年制对工学结合时间的制约,二是企业的被动参与对工学结合效果的影响。
结合我们的国情,深入探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能够像新加坡一样赢得企业的资金投入,带来双赢的效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弹性化办学模式创建的前提。
2.3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是校企双赢的关键
新加坡的高职院校,是教学环境、工业项目及经验积累与分享的教学工厂。
它是以学院为本位,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
它的课程安排是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的结合;是从模拟到模仿到融合的真实再现过程;是依据国家总体目标及工商业需求也就是市场导向来完设置的。
课程结构是以“宽基础、重实践、备专能、求创新”为导向,经过对新生进行专业基础
培训、深化培训、专向培训以及增益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以应对企业用人多样化的需求和转岗的再深造;同时企业实习和研发项目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加坡的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在第三学年,通过双轨制的课程安排,同一班级两组学生分别接受的是专向培训和企业实习;而企业实习的学生又被分成企业项目和企业实习两组。
这样第三年企业实习的学生是分两学期四批到企业进行项目研究和见习。
这种打破学年限制的教学安排,合理地利用了教学资源,灵活的安排课程,可
以保证与工业项目时时结合,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连续性,减轻了企业的压力,增强了对学生的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学上,企业为学校提供了设备场地;对企业来讲,学生为他们创造了价值,尤其是学校新的开发成为企业的生命力。
学校与企业真正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企业。
这个柔性的课程设置及灵活的培训系统,非常值得我们国内的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
但是它打破了学年设课的限制,会带来学生假期的管理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全面革新,还有一个实施的必要前提是教师必须是真正的“双师”,他有能力从企业拿到项目并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完成。
如果教师没有能力从企业承接到项目,学生的分批实习也只是走个过场。
而对学校来说,院系的课程安排打破常态,小班设课带来的是理论教学的重复和师资的紧张,如果借鉴的学院不从教学管理上下大力气进行改革,那么学到的将只是皮毛。
我们目前的职业院校缺少的是有真材实料的“双师”,难办的是重复设课带来的报酬累计问题。
从新加坡职业教育中,我们看到了“双轨制”的课程设置,看到了人本思想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看到了无货架寿命带来的巨大潜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值得国内职业院校有的放矢的加以学习和借鉴,值得各位职教同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懈的努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