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地方。文章分析了 新家 坡高职 教育模式的 特点 和我国 现阶 段高职 教育中 存在的普遍性问
题, 并 依 据 新 加 坡 的 高职 教 育特 点 , 对 我 国 的职 业教 育 在 某些 方 面 的 改进 提 出 了一 些 适合 我 国 国情 和 职 业 教
育 现状 的 方 法 和措 施 。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普遍采用双轨制模式 ,大三 时将 学生分 为 A、 B两组 ,第一学期 A组先上方 向性 强化课程 , B组 中一半
这 已成为学生加速 了解项 目, 快速获得项 目经验 的有效途径 。 同
是校企长期合作成 为可 能。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中存 在 的 问题
时也促进 了跨学科 的合作 和各部 门间的知识 和经验分享 。A E S
系统极大地拓 宽学 生视 野 , 增进项 目合作可能 , 实现了共 赢。
3 . 无 界 合作 — — 促 进 各 专 业 共 荣
我 国职业 教育虽然起步较 晚 , 但是 自“ 十一五 ” 规划 纲要实
施以来 ,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关注下 , 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 的 大力推动下 , 我 国职业教育体系不 断完 善 , 办 学模 式不断创新 ,
进入 了快速发展 阶段 。至 2 0 1 0年 , 全 国职业 院校 在校生 已达
么政策性障碍 。 他们认为学校接收一个企业人作为教师 , 实质是
给学校添加 了一座和企业合作 的桥梁 。 同样 , 教 师从学校跳槽到 企业 , 也会给学校 和企业合作开辟一条新道路 。 很多校企愿意把 项 目交给南洋理工学院的原 因是他们非常 了解 曾经 的同事或者 合作者 的能力和实力 ,学校 中拥有这样高水平 的项 目制作 团队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吕立 刚1 王 玉银
( 1 宜 兴 市 中 等 专业 学 校 ; 2 宜 兴 市 和桥 中等 专 业 学 校 , 江苏 宜兴 摘 要 :文 章 通 过 分 析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 其 与 经 济 2 1 4 2 1 1 )
职 业教 育 则 是 将 配 合 企 业 需 求 , 培 养人 力 资 源 , 为 经 济发 展 提 供 重要 保 障 作 为 办 学 宗 旨。 通 过4 O 多 年 的改 革 发 展 , 新 加坡 政 府、 企业、 职 业 院 校 三 者 之 间 已建 立 了 一 种 相 互 支 持 、 相 互 促 进、 互 惠 共 赢 的 亲密 关 系 。 如今 . 新 加坡 职 业教 育提 出了“ 以明天 的技 术 . 培 训 今
重要启示 。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体 系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对 象 分 为 三类 : 一类是职前教育 , 招 收 的学 生 年 龄 1 3 ~ l 8 岁: 另 一类 是在 职 培 训 . 招生对象年龄1 9 ~ 6 2 岁: 还 有 一类 是 失 业 培 训 , 招 生 对 象 年 龄也 是 1 9 6 2 岁。 新 加坡
教 育 都 配 合 经 济 战 略 目标 的 调 整 变 化 核 心 理 念 。 有 效 开 展 多 层 次 的职 业 教 育 和技 能 培 训 , 让 劳动 者的知识 、 技 能 更 新 与世 界科学技 术进展 同步 , 以 适 应 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 ( 详 见
表1 )
表1 新 加坡 职 业 教 育 与 经 济 发展 关 系表
天 的人才 , 为未来 服务 ” 的 目标 , 旨在 使 职 业 教 育 不 是 消 极 地等待 经济发 展的召唤 , 而 是 以一 种 超 前 的 眼光 。 针 对 未 来 的技 术 发 展 , 尽可 能组织超 前性 的专业 培训 , 从 而 能 够 主 动 地 为 产 业 结 构 提 升 和 国 民经 济 水 平 提 高 提 供 重 要 的 人 力 资 源保 障。 ( 一) 职 业教 育与 国 家经 济发 展 紧 密配 合 。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历 程 , 就 是 不 断 适 应 国 家 经 济 工 业 化 和 现 代 化 发 展 要 求 的 历 程 .职 业 教 育 理 念 紧 随 经 济 发 展 形 成 转 变 。真 正 做 到 了 与 时 俱 进 。 新 加 坡 1 9 6 5 年 独 立 后 , 大约 每1 0 年就进 行一 次经 济战 略调 整 , 每次 调整 , 职 业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飞速更新,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其成功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为内地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多启发。

本文将就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观点。

新加坡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内地需要学习的。

新加坡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其学制包括初中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并且废除了唯文凭论的制度。

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教育都能够得到发展和尊重,职业教育不再被边缘化。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也能够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点也对内地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在新加坡,职业学校通常会和企业合作,采取实习+学习模式,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在实践中。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这样的模式对内地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更好的结合。

新加坡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制度值得内地借鉴。

在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评价不仅仅是围绕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术成绩、实习表现和综合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的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只看重学术成绩。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值得内地学习。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这些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并且和企业合作的时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

新加坡“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解 决好 “ 票 ” 题 , 是 难 做 又非 常 重 要 的 工作 。社 会 诚 信有 门 问 这 待 于加 强 国 民教 育 与法 治 “ 门票 ” 的形 式 可 以多 样 : 是 在不 一 同 类 型 、 同层 次 的 教 育 之 间 实行 学 分 互 认 要 在 高 校 实 行全 不 面 的学 分 制 和 弹 性学 制 , 建立 与 弹 性 学 制配 套 的学 分 制 学籍 管 理 系 统 . 现 校 际课 程 资源 共享 . 立 校 内外 学 习资 源 共 享 机 实 建
新 加坡 将 负 责 职 业 教 育 的 成 人 教育 局 与 负 责 技 术 教 育 的 工 业 训 练 局 合 并 . 立 了职 业 与 工 业训 练 局 . 属 于 教 育 部 . 管 理 成 隶 从 体 制 上保 证 了大 职教 系统 的 顺利 运 作
我 构 建职 业 教 育 “ 交桥 ” 立 的探 索 与 实 践 我 国职 业 教 育 “ 交桥 ” 思 已久 . 政 策 导 向层 而上 多次 立 构 在
综合考虑 . 为录取依据 : 科院校可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预 留 作 本 定 的学 额 : 满 必 要 学 分 的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 得 相 应 的 技 能 修 取

《 职业 教 育 法 》 19 、9 9年 制 定 的 《 向 2 面 1世 纪 教 育 振 兴 行 动 计
划》到 21 0 0年颁 布 的 《 国家 中 长期 教 育 改 革 和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 0 22 2 1 ~ 0 0年 )公 开 征 求意 见 第 二 稿 ) 等 重 大教 育政 策 中都 ( 》 提 出要 构 建 职 业教 育 “ 立交 桥 ” 中 央领 导人 和 国家 教育 行 政 部 门领 导 多次 在 讲 话 中表 示要 构建 我 国职 业 教 育 “ 交 桥 ” 通 过 立 .

新加坡职教发展带来的启示

新加坡职教发展带来的启示

们的启示是很 多的。 要 大幅度 提高我 国职业教育 的质量 和品质 , 应设 置入学 门槛 , 提 高职业教 育的正效应 ; 应创
新教学模式 , 提 高 实践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应开通师资新途 ,
2 0 0分左 右 ,一 门功课 成绩相 差 6 0多分 ( 按 百分 制 )
— — 一
部分 7 0多 分 ,一 部 分 只 1 0多 分 ; 5 0 0多 分 的 和
提高 “ 双 师型” 教师 的质 量 ; 应深 化课程 改革 , 提 高文化
课教学 的实效性 : 应 继续加 大投入 。 提 高 全 民对 职 业 教
1 0 0多分 的学生都来 接受 中等职业教 育 ,上同样 的课 ,
职业 学校的学生 , 以 苏 州 市 中考 为 参 考 , 下同) 只占 5 % 左右 , 5 5 0 — 5 9 9分 的 占 2 5 %左 右 , 2 0 0 — 4 9 9分 的 占 6 5 %左
右, 2 0 0 分 以下 的, 占5 %左右 。如此 , 一个班级学生 的中
考成 绩 相差 3 0 0 多分——一部分 5 0 0多 分 , 一 部 分 只 是

责任编辑 许南欣
新加坡职教发展带来 的启示
■ 冯 胜 清
笔 者近年 曾到新加坡作短期进修 . 期 间听取 了新 加 坡专家的讲学 , 对南洋理工学 院 、 义安 理工学院 、 工艺教 育学院 ( 简称 I T E, 东区 ) 等进行考察 、 学习 , 并与 这些学
个城市大多在 3 0 ~ 4 9分之 间 ,还有一个城市仅有 1 5 . 0 2
分。 第二。 中职 入 学 新 生 中考 “ 主科” 水平更低 。 单 科 三 年 平均分 。 不但均低 于及格线 , 而 且 低 于 三 年 中考 总 分 的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启示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高中)、中学(初中)、小学等6个层次。

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属于职业教育中的两个层次,公立工艺教育学院10所,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制2年,培养技能型人才;公立理工学院5所,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制3年,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目前新加坡中学毕业生中,25%学习成绩最好的精英进入初级学院学习,基本上可以直接升入新加坡国内或国外大学;40%学习成绩较好的进入理工学院学习;25%学习成绩较差的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学习;另有部分人(约5%)直接参加培训后进入工作阶段。

工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理工学院二年级就读,理工学院的学生60%~70%升入大学本科二年级学习或到国外大学就读本科或研究生。

新加坡职业教育仅仅通过10~20多年时间的发展,就已跻身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行列,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鉴于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超前规划和设计,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成功,因此今天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可能就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未来。

一、如果有资金,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应如何建设我们现在的学生是y世代(1981~2000年间出生),这一代的学生与婴儿潮(1946~1965年间出生)和x世代(1965~1981年间出生)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从学习的特点来说,y世代属于互联网世代,均拥有手机,大部分拥有电脑、mp3,无时无刻处于连线中,有属于他们专用的语言,只能适应快速浏览文字信息。

面对y世代学生的特点,我们传统的学校建设理念和对学生的要求正在受到挑战,各个学校都在探索解决对策,新加坡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1.建设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相结合的智慧型校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学校均建有先进的校内互联网系统,固定网络到所有的办公室、教室、实训场所,实行全部校内设施门禁管理。

整个校园内建有无线移动网络,便于学生使用笔记本、手机、ipad 等移动终端设备。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及其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及其启示

3 促 进 产 学 结 合 。要 真 正 落 实 产 学 结 合 , 学 校 必 .
( 四) 重 视 师 资培 养 。 高 职 专 业 课 教 师 必 须 具 有
“ 师 ” 素 质 已成 为 共 识 ,关 键 是 学 校 要 落 实 师 资 培 双
训 计 划 ,定 期 给 教 师 提 供 专 业 实 践 锻 炼 的 机 会 。 而
( 习 )。 学 校 要 根 据 办 学 特 色 的 实 际 情 况 , 寻 求 与 实
企 、事 业 单 位 联 合 开 展 培 训 ,建 立 稳 定 的实 训 基 地 及 合作关系 。
且 ,今 后 ,凡从 事 职 业技 术 教 育 的 教 师 ,还 应 该 经 过
职业 技 术 教 育 师 资 的 专 门培 训 。另 一 方 面 ,要 把 高 职 教 师 的 专 业 实 践 经 历 与 职 称 评 聘 挂 钩 。高 职 教 师尤 其
台。
( ) 编写 适 用 的 教 材 。现 行 高 职模 式 编 写 的 ,并 不 适 合 高 职 教 学 的
特 点 。 有 关 部 门应 组 织 力 量 编 写 出 一 批 适 合 高 职 教 学 、有 利 于 学 生 进 行 实 际 操 作 、又 便 于 不 同对 象 的学
新 加 坡 的成 功 因 素 很 多 ,但 最 主要 的 是 大 力 开 发
人 力 资 源 ,培 养 出大 量 的 高 级 技 术 工 人 及 管 理 人 才 , 这其 中 职业 技 术 教 育 是 功 不 可 没 的 。新 加 坡 实 施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发 展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有 很 多成 功 的经 验 。 ( ) 确 立 基 本 国 策 , 更新 教 育观 念 一 “ 富 脑 袋 ,再 富 口袋 ”, 是新 加 坡 的 一 项 基 本 先 国策 。在 国家 的发 展 过 程 中 ,新 加 坡 政 府 深 刻 地 认 识 到 :经 济 是 一 棵 大 树 ,教 育 则 是 大 树 的 根 ,根 越 深 树 长 得 越 茂 盛 ,要 在 全球 经 济 立 于 不 败 之 地 ,关 键 是 人 才 ,是 提 高 全 民 族 的 素 质 。 2 0世 纪 8 0年 代 中 后 期 , 教育 观 念 发 生 了 根 本 性 的 变 化 , 由 “ 才 教 育 ”转 变 英 成 “ 众 教 育 ” 新 加 坡 高 校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学 生 人 大 。 数 急 剧 增 加 。 高 等 学 校 由原 来 的 5所 增 加 到现 在 的 8 所 ,在 校 学 生 人 数 增 长 率 为 15 2 % ,中 学 生 有 2 % 8 .5 9 的 升 人 大 学 ,6 %的 进 入 高 职 学 院 。 2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摘要]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技术教育,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新加坡高职发展经验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职特色启示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升级为发达国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本文从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和成功经验出发,寻找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思路和经验。

一、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特色其一,建立专门指导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新加坡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

如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

1979年设立工艺与训练局,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

新加坡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①。

其二,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技能发展基金。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增加高职教育投入。

每年投入1000多万新元给生产力局用于培训,每年拨款工艺教育学院1亿新元以支付费用。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一项政策,即从1979年起,通过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规定,企业要为工资每月不满750新元的职工向国家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工资1%~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

政府的巨额投资,独特的筹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②。

其三,加强立法,发展高职技术标准和证书制度。

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

新加坡拥有严密的考试制度,所有技术经考核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有职业证书者方可谋求职业,把职业技术等级与待遇挂钩。

新加坡政府鼓励职工参加学习,把职工培训纳入国家教育制度,把获得一级技工证书认定为大学毕业水平。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1965年新加坡获得独立以来,政府就开始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学职业教育、理工学院和技术学院等多个层次,涵盖了从基础技能培训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1. 与行业联系紧密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紧密相连。

政府通过与行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确保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2. 师资力量雄厚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

许多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通过行业导师制度,确保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行业需求保持一致。

3. 注重技能培训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训。

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严格的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和能力。

4. 注重学生职业规划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会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新加坡职业教育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行业背景。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这一点,注重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入更多的行业专家和优秀从业者,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新加坡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理清个人发展方向,及时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选择。

结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经验和优势。

对其他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各国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中图 分 类号 :G 7 1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7 7 4 7 ( 2 0 1 3 ) 2 2 — 0 0 5 4 — 0 3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 起 到 了举 足轻 重 的作用 ,其 职业 教育 体 系分 为 理 工学院( P o l y t e c h n i c ) 和工 艺 教育 学 院 两个 层 次 , 其 中理 工 学 院相 当 于我 国 的高 等 职 业 技术 学 院 , 学 制 3年 , 包 括 南洋 理工 学 院 、 新 加 坡 理工 学 院 、 义 安 理 工 学 院 、淡 马锡 理 工 学 院 、共 和 理 工学 院 5 所 。[ 1 1 各 理工 学 院 的 目标 都 是通 过 教育 和训 练 , 培 养企 业 所需 的专 业 人才 , 为新 加坡 的科 技 、 经 济 和 社会发展做 出贡献。但是 , 5 所理工学院又拥有各 自鲜 明 的特 色 。笔者认 为 , 新 加坡 高等 职业 教育 发 展取 得 的成 就 ,使 其跻 身 世界 高 等职 业 教育 发 达 国家行 列 ,无论 是 在 理论 还是 实践 领 域 都有 许 多 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鲜 明特色 ( 一) “ 引领 行 业发展 ” 的专业 建设 思路 从 专业 开 发 的角 度看 ,新 加 坡 的理 工 学 院开 设 专业 具 有前 瞻 性 ,与 经济 发展 预 期 和市 场需 求 的联 系程度更 为 密切 。口 晰 专 业 的开发 是基 于 国家 的经济发展需求 , 新加坡共有 5 所公办理工学 院, 每所理工学院新开设 的专业都是以经济发展局的 产业 发展 规 划 为依 据 , 来 开办 新专 业 , 并 且根 据未 来 三 年该 行 业从 业 人员 的数 量 预测 ,来制 定 相应 的招 生规模 。 从专 业 建设 的角度 看 ,以南 洋理 工 学 院 电子 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它们专业课程体系 当中的许 多 教学 项 目是 政府 部 门 、行 业领 先企 业 的委托 项 目,这 些项 目涉及 到 专业 领 域 内的领 先 乃 至超 前 技术 , 项 目的成果 为 政府 部 门 、 企 业 所运 用 。这 种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著标 志 之 一 。从 “ 教 学 工 厂 ” 的实 施 过 程 来 看 ,既 有 利 于 促进 职 业 教 育 与 企 业 的 紧 密 联 系 ,又 有 利 于鼓 励和 开 发 学
有 十 分 重 要 的地 位 ,是 新 加 坡 整 个 教 育 的 主 体 。 笔 者通 过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提 高 他 们 的 团 队精 神 和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资源 与不 同系 部之 间 的 “ 横 向 ”资 源 ,为 全 体 学 生 和 教 职
员共 享 , 为学 生创 造 了 联 合 开 发 项 目 的平 台 。这 种 创 新 的
教 学 管 理 理 念 有 效 强化 了二 级 学 院/ 系 部 间 各 部 门 的 团 队精 神 ,促 进 了不 同二 级 学 院/ 系 部 、专 业 间 的 项 目合 作 与 教 学
控 体 系 、校 内 外 实 训基 地 建 设 、 产 学 结 合 机 制 等 情 况 ,学 “ 零 距 离 ”上 岗 目标 。
习新 加 坡 的 先 进 职 业 教 育 理 念 ,亲 身 体 验 到 新 加 坡 学 校 浓
厚 的 职业 技 术 教 育观 。

3 . 教 学 资源 的 “ 无 界 化 ”管理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的教 学 资 源 的 “ 无 界 化 ”管 理 让 笔 者 印 象 深 刻 。在 这 里 ,有 “ 界 ” 的 是 南洋 理 工 学 院 中各 个 教 学
本保 障 ,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以务 实 的态 度 制 订 教 学 计 划 和 教 学 大 纲 。 所 谓 “务 实 ”就 是 学 校 的教 学 计 划 与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 企 业 要 求 相 衔 接 ,充 分 注 意 可 操 作 性 、逻 辑 性 , 杜 绝 口号 式 的 语 句 。例 如 ,学 生 进 入 毕 业 设 计 阶段 时 , 围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摘要】本文主要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概述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其特点,分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和对国内教育的启示。

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借鉴的结论,并指出新加坡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启示意义。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实践和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一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启示、体系、特点、优势、国内教育、借鉴、经验、改革、结论、值得、启示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职业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

而新加坡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了该国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更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本研究将重点围绕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展开,深入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对国内教育的启示意义,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并分析其特点、优势以及对国内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教育体系的运行机制,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比较和分析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异同,可以发现我们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以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旨在总结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套完善且高效的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和知识,以应对职场的挑战。

该体系包括中学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学院和高等教育机构等多个层级。

中学职业教育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起点,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课程,如机械、电子、建筑等,学习实用技能并获得相关证书。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职业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
设施完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包括各种实验 室、实训中心和模拟工作场所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设备更新
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定期更新设 施和设备,以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设施管理
新加坡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学 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合作与交流。
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和特点
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由政府、企业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 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 机会。
课程设置灵活实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性和 应用性,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 业技能和知识。
强调实践教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 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确保 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定期 对职业教育培训进行质量评估 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改进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培 训质量评估,建立多元评价机 制,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
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 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
PART 04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对我 国的启示
加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对接
建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对接机制,确保职业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提高 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定期开展行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职业教育内容和培训 方向。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共同培养 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 参加各种实践项目和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术 教 育 的 重 要 战 略 地 位 。 特 别 在 高 新 技 术 迅 速 发 展
对实际一 【作 发 挥 着 超 前 指 导 作 用 。 为 了 使 高 等 职
、 I 育 与 培 训 能 够 适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婴 ,新 加 坡 教 政 府 各 高 职 机 构 和 各 培 训 中 心 , 主 动 与企 业 及 行

代 化 产 业 、增 强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主 要 资 源 。 当 今 社 会 经 济 振 兴 离 不 开 人 才 , 大 批 直 接 参 与 经 济 生 产 第 一 线 的技 能 型 人 才 。主 要 通 过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来 培 养 。
个 大 企 业 的 各 部 门 。 既 接 受 完 整 有 效 的 理 论 矢 ¨
助 。 学 生 的 收 费 只 占 办 学 经 费 的 1 % 。 正 是 由 于 政 5
是 注 意 研 究 围 际 新 技 术 、 特 别 是 高 科 技 发 展 的
动 向 。 沣 意 研 究 同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后 对 技 术 和 人 ^ 】
才 l 的 需 求 情 况 ,不 断 给 高 等 职 I 教 育 与 培 训 提 供 新 信 息 ; 二 是 要 求 对 职 1: 行 持 续 培 训 和 再 培 训 , 进 给 他 们 创 造 一 个 不 断 接 受 新 知 识 、新 技 术 的机 会 。 借 鉴 新 加 坡 的 经 验 , 我 们 的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不 仅
学 生 的 实 践 教 学 。 南 洋 理 _ 学 院 采 用 将 实 际 的 T l 1 :
厂 环 境 带 入 教 学 环 境 之 中 , 并 将 两 者 融 合 在 一
起 , 用 教 学 一 概 念 来 编 制 课 程 . 以 促 进 学 生 对 T厂 于 理 论 教 学 的 理 解 。 学 生 在 年 的 学 习 中 犹 如 在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

该模式主要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

技术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胜任各种技术岗位。

而职业培训则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特定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需求。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都给予了职业教育极大的支持,使得该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得益于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他们与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适应性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一方面,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和更新的,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最实用的。

职业培训机构也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培训,使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贴近实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技术教育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

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培训课程也都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3)多元化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实习。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路径。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1. 引言1.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新加坡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商业管理、医疗护理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与传统的学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备受称赞,学校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

学校与行业密切合作,定期进行实习和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新加坡还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较为乐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就业压力大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加坡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1.2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

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实用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影响。

只有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字数:214】2. 正文2.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包括:注重实践性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注重职业化教育。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市场需求,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具有国际化特点。

新加坡致力于发展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推动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和实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新加坡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新加坡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I d iin,s c a u e st ep oe to e c ig,ta h rtan n na dt o u h me s r sa h r jc fta h n e c e r iig,d tb s e eo me ta d o h r a a a e d v lp n n t e s
赵 刘 , 郭 胜
( 无锡 商业 职业 技术 学院 旅游 管理 学院 , 江苏 无锡 2 4 5 ) 1 1 3
摘 要 : 新加 坡在 深入研 究德 国、 国等 国 家职 业教 育特 色的 基础 上 , 合 本 国 国情 , 出了一 系 英 结 提
列 卓有成 效 的职业教 育模 式 和理 念 , “ 学 工 厂” “ S 、 能开发 、 企政 合 作 等 。通 过 对其 如 教 、 AE ” 专 校
“ 学工厂 ” 教 的深入 分析 , 现构 建 一个校 企深度 合作 的 开放 性循 环对 于教 学效果 十分 重要 。此外 , 发 有 关项 目教 学、 资培 训 、 据库 建设 等措施 对 于促进 我 国高职教 育 的发展都 具有 一定借 鉴 意义 。 师 数
关键 词 : 新加 坡 ;高职教 育 ; 学 工厂 教 中图分类 号 :G 7 0 1 文献 标志 码 :A 文章 编号 :6 17 8 (0 2 0 —0 20 1 7 —8 0 2 1 ) 20 2 — 3
Th a a t i t s a d En h e me to g er e Ch r c ers i n l t n c i g n fHi h Vo a i n u a i n i n a or c to al Ed c to n Si g p e
ZH A O u , G UO Li She ng
中具有 重要地 位 , 为新加 坡 的经济 腾 飞和 持续 发 展 奠 定 了雄厚 的人才 基础 。新加 坡 在深 入研 究 德 国 、 英 国等 国 家 职 业 教 育 特 色 的 基 础 上 , 合 本 国 国 结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合 作 关 系 . 作 双方 存 在 着 利 益上 的协 调 与 相互 制约 , 种 制 约 合 这 显 然 并 非相 互 牵 制 与 对 抗 , 是相 互 协 作 、 同分 享 成果 。在 新 而 共
新加 坡 高 等 职 业教 育的 特 色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经 过 四 十 多 年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 经 逐 步 已
教学 工 厂 新 加 坡 的 教 学 工 厂是 学 习 、 鉴 、 借 消化 、 吸收 德 国 “ 双
坡 的职 业 教 育在 四十 多年 的发 展 中 .逐 步 形 成 了协 调合 理 的 结 构 层 次与 相 互衔 接 、 互 沟 通 的上 升渠 道 。 而 保 证 了职 业 教 育 相 从 不 再 是一 种 终结 性 教 育 .学 生 可 以 在 不 断选 择 中 提 高 自己 的知 识 和 技能 , 现 终 身学 习 。 时 , 实 同 职业 教 育 的 办学 形 式 灵活 多 样 , 有全 日制 、 分 时 间制 、 部 岗前 培 训 和在 职 培 训 等 . 不 同层 次 的 为
新 加 坡
1 『

I教 学 £ l 奶 学 )l 如 育 + 芝 仃 筑 缴 院 q 他(私 教 机 , 句
不 断 推 进 . 年 多 来 . 界 人 士 对 高 职 教 育 所 处 的层 次 和 所 属 两 业




} 学 育3 )- 人校 t j

l 璋 学 ) = 工 院G _ q -


的类 型 有 了越 来 越深 刻 的认 识 我 国的 高 职 院校 也 应 借 此次 改 革 的契 机 . 职 业 院 校所 处 的 教 育 类 型 和 教 育 层 次 作 出 重 新 定 对 位 . 一 步 明确 所 培 养 人 才 的类 型 。 进 先 进 理 念 的 有 效 迁 移 新 加 坡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动 力 主 要 源 自其 能 够 对 发 达 国家 的高 等 职 业 教 育模 式 进 行 借 鉴 与 改 造 .从 而创 造 性 地 开 拓 适 合 本 国 国情 的 高 等职 业 教 育模 式 .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启示崔淑鑫,任程坤(哈尔滨市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摘要:为了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我们参加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 Y P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规范的教学管理给我们以启示,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经验;办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4—0017—02新加坡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公民创新精神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完备成熟的创新教育体系。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主张“无为而治”,具有简洁、方便、灵活、严谨和服务的特点。

无为而治,并非是不管理,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和自觉地去管理,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最终达到大治和大发展。

正是这样,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中树立人人都是管理人的观念,教职员工均为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学校的教职工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工作,十分自觉地把教学工作视为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加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一)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在政府大力推动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下,新加坡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同时,新加坡职业院校也对国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执著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南洋理工学院,其鲜明的办学使命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革新源源不断的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效的社会服务,他们追求提高行政效能、精简机构,崇尚团队精神、无界化理念。

由国内知名企业、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国家各部委选出代表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负责全面领导学院的工作,董事会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实现学院13常运行和教学管理工作。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高度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他们有高度切合实际、科学严谨的教学管理计划和具体可行的项目作为标准,对工作业绩进行管理,权责明确、任务合理、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新加坡教育体系是受到全世界学习的典范。

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技能、领导才能、创新思维以及自律性,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强劲表现,更是使新加坡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教育。

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的质量,并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在校内教学方面,新加坡教育系统有不断改进的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自主研究和创新精神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在学校管理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门深入实施质量管理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的全球发展。

第二点,新加坡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不同群体、不同优点和不同背景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新加坡教育系统中,许多普通学生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被视为希望的对象,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具备知识和才华的人士。

为此,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了不同孩子的差异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得到自己的特长以及最好的学术和教育成就。

第三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新加坡教育系统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为目标,特别注重学生对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加强实验实践等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更多的适应性。

第四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技术创新的应用。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国家,教育系统也在引领教育技术创新的世界。

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将学生引入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世界,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水平。

并且,新加坡教育制度通过创新的教育课程和方法,将学生送到实验室、绘画工作室或其他现场,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留学生就读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 新加坡职业教育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主要优势在于其教学质量高,升学、就业渠道通畅,有健全的培育和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机制等等。

这对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产业型、技能型人才以及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有借鉴和引导的意义。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却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这与新加坡大力推行科学务实的职业教育密不可分。

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加坡教育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新加坡成功的职业教育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本国人才,还吸引了大批留学生。

近几年新加坡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5000人,据2008年的统计,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有3.9万之众。

约有46%的留学生就读专业文凭课程与高级专业文凭课程,仅有25%的留学生就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新加坡职业教育吸引中国留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品质优良,培养出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1)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优良品质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质量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保障。

一方面,新加坡高职院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采取严格的教师选拔、培养制度。

重视教师的企业经验,规定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资历,也鼓励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进入教育行业或做兼职教师。

同时,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鼓励教师从事科技项目的研发,使专业教师不断从生产实践中汲取营养。

此外,新加坡高职院校开展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发、联合办学等项目,鼓励并帮助教师到海外进修,提升师资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采用灵活的教师聘用制,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评估制度来保障教学质量。

通常在每学期期末之前校园网站就开通了网上教师评估平台,学生们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对所选课目的任课教师进行在线评估。

虽然只要花费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但学生有义务参加评估,这也是获准参加考试的必要条件。

再综合其它方面的评估,对反馈结果不佳的教师将不再续聘。

(2)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优良品质体现在培养出了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对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调整以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落实。

高职院校通过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反馈,使专业设置尽可能切合市场需求。

从课程确定、课程设计和课程审查等各方面都与产业、行业紧密关联。

例如: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通过市场调研,针对新加坡港务局、樟宜国际机场等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采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就近设立办学点等灵活方式为企业服务。

这样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但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在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取先实践后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教学手段。

在新加坡各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中,“教学工厂”模式得以广泛推广,教学工厂是由企业与学校联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使学生通过生产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

经历了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教学工厂”模式将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种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

二、新加坡采取既分流又并轨的教育体制,具备合理完善的上升通道。

新加坡实行小学、中学两次分流,每年约有25%的学生升入初级学院(2年制的大学预备教育),40%的学生升入理工学院(3年制文凭课程),25%的学生升入工艺教育机构或技术教育学院(2年制技术培训课程)。

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每个层次都有独立的职业发展方向,但又是互联相通的,成绩优良的学生有机会在更高的教育水平上参加更高一级的学习。

这样的教育机制能够因材施教,发挥人才的潜能。

另外,新加坡沿袭了英联邦的教育体系,英文授课,政府院校的文凭受国际认可。

许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与欧美同步,对想去欧美继续深造的留学生,在新加坡的学习成为快捷的通道和跳板。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恰当,合理有效的控制投入和产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国家教育体制的建立要从整体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出发,研究产业政策的导向,综合考虑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企业的用人成本,使各层次教育有机结合,最大效率的配置和利用资源。

新加坡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切合市场对研究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状况,避免了匮乏和过剩两种偏颇,实现了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1)教育资金投入得到合理配置。

新加坡政府除国家拨款发展职业教育以外,还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2)调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由于毕业生的起薪是根据学历来定,合理用人使企业节约开支,提高了竞争力。

(3)成就了高性价比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切合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好,虽然职业教育比大学本科的学历低,但从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和所得到的回报来看,具有高性价比。

在新加坡甚至有一些已具备资格升入初级学院的中学毕业生选择就读职业教育。

四、新加坡职业教育成为引进外来人才的渠道,留学生享有广阔的择业空间新加坡把人才作为立国之本,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问题,采取积极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国策。

就读新加坡政府高职院校的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新加坡政府的学费资助,比例约占学费总额的70%以上,使得留学生的学费支出仅比本地学生高大约10%.享受政府资助的留学人员毕业以后需要在新加坡工作三年。

留学生在找到工作后,只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合同,可获得工作许可,符合一定的条件还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资格,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

就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方面,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往往机会更多,因为社会对产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

从收入看,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收入未必低,例如在新加坡具有美发师资格的高职毕业生,收入可能与硕士研究生起薪相当。

一些中国留学生看中在新加坡留学后有留在当地发展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留学生获得适合中国国内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回国就业处于有利的位置。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仅上海,未来5年中就将有50万的技能型人才缺口。

与其去挤学历教育的“独木桥”,不如选择职业教育,适合发挥自己的潜能又有好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两个一半的态势,即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中国面临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对技能性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海外院校对我国中学毕业生生源的抢占逐步增加,据报道,今年我国有大约 10%的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面对国际竞争,中国职业教育须迎头赶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向人力资源大国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育留学生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具有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未确立应有的社会地位,面临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任。

由于受到招收生源的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教材等各方面条件所限,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加之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风气,使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生源质量不佳反过来又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很难在求职市场上体现出优势,造成劳动力供需失衡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在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中已经得到确立,但确立其应有的社会地位还需具体的措施保障。

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最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职业教育经费紧张,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经费供给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拨款,还可多渠道筹措资金,使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向多元化发展。

可以鼓励调动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甚至可以吸收国外资金和贷款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

也可借鉴新加坡征收“技能发展基金”的做法,向企业集资,支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须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协调与管理。

对办学规范、教学质量高的院校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对教学质量不良的院校予以限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

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包括四种教育机构: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分别由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资源分散造成诸多问题。

因此,整合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当务之急。

有教育专家提出,应明确划分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职责,可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职业学校,劳动部门则负责技术资格认证、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指导行业制定职业标准。

三、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教和职教的上升通道;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认可度。

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对于增加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有很大帮助。

学生在求职与升学之间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发掘自身潜能。

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一项能沟通各教育层次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

既能满足企业的“定单”需求,为企业提供适合的人才;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吸引生源。

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与其它教育类型互有联系。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行业用人需求的桥梁,对促进就业、提升教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院校重视推行“双证制度”,鼓励并帮助学生考取中国国内的行业技术等级证书和/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酬待遇,同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四、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输出,服务世界中餐烹饪在国际上具有广泛深入的影响力。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等政府职能部门与中国烹饪协会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紧密合作,举办中餐烹饪职业认证和专业培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业交流和技术交流,不断弘扬中华烹饪文化,提高中餐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输出有引导和探索的意义。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已经越来越广泛。

据统计,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主要是在大学中学习汉语。

职业教育可以以汉语语言优势为契机拓展服务领域,吸引国外受教育者来中国留学,提升国际影响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在国际竞争和发展的框架下去构思,着眼于世界职业教育最新发展的趋势,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使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深层次发展的驱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