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 第15课 循环语句FOR说课稿 辽师大版(三起)
小学信息技术神奇的for循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神奇的for循环教案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for循环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程序设计的基本逻辑。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的for循环教案,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这一概念。
一、教学目标1. 了解for循环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for循环的语法结构;3. 能够编写简单的含有for循环的程序。
二、教学步骤1. 引入for循环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比如每天写作业10次,带学生思考如果每次都要重复写写写的话,会不会很麻烦?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一种更快捷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
然后引入for循环的概念,解释它是一种可以重复执行特定语句块的结构。
2. 讲解for循环的语法结构讲解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包括关键字"for"、初始化表达式、判断表达式、更新表达式和循环体。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来说明每个部分的作用,让学生明确理解。
3. 练习编写简单的for循环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写简单的for循环程序来加深对for循环的理解。
如让学生编程输出1到10的数字,让学生尝试编写for循环程序来实现。
4. 引导学生运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for循环的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1到100的和、输出九九乘法表等,引导学生用for循环解决这些问题。
5. 总结和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for循环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和应用。
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for循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三、教学资源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书写工具;3. 编程软件,如Scratch等。
四、思考题和拓展1. 除了for循环,还有哪些循环结构?2. 你能用for循环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吗?3. 学习了for循环后,你对信息技术有什么新的认识?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for循环概念、讲解语法结构、编写简单程序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for循环。
信息技术教案:FOR-NEXT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案:FOR/NEXT循环语句教学设计文中涉及部分不可显示字符及图象请单击此处打开或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下载以下为本文简介:一、课前分析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
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
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
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
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PRINT“*”PRINT“*”PRINT“*”PRINT“*”PRINT“*”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
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
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师出示上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程序代码:clsforI=1to5step1print”*”next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选修《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for-循环》说课稿
《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 for 循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FOR 循环》,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第二单元程序设计基础的第四节,本课时为这一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使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与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第三节尝试开发技巧内容相衔接。
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循环控制结构。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会使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而for循环是循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本课对于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的知识尤为重要。
我所授课的对象是民族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该班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全年级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特点是聪明、活泼好动、善于思考,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在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后,基本可以使用程序设计语言通过填写程序实现以上两种控制结构,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问题,有的同学在学习程序设计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任务,实施分层次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自主选择完成,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循环语句的功能,掌握for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学会使用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和for循环;通过任务的实战演练,感受利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达到会使用循环思想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线测试,使学生在分析、总结后能概括出FOR循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相互讨论中完成协作学习,培养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规划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本组争得明星小组的称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学信息技术for循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for循环教案1. 引言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循环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帮助学生在编程和问题解决中掌握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循环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循环的概念。
2. 循环的概念与应用2.1 循环的定义与作用循环是一种在计算机编程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它能够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只要满足特定条件。
通过循环,我们可以简化重复操作的任务,并增强代码的效率和灵活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循环的概念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一步。
2.2 循环的类型在信息技术中,最常见的循环类型有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通常会以for循环作为入门,因为它结构简单易懂,适合初学者掌握。
2.3 for循环的语法与用法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如下:```pythonfor 变量 in 序列:代码块```其中,变量是用于迭代的计数器,可以是任何合法的变量名;序列是一组有限的值,如列表、元组等。
在循环中,变量会依次取序列中的每个值,并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块。
通过循环体中的逻辑判断和操作,我们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3. 循环教案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for循环,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案:3.1 教学目标- 了解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掌握for循环的语法和用法;-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for循环。
3.2 教学准备- 一台计算机和投影仪;- 编程软件,如Scratch、Python等;- 相关的教学素材,如示例代码、问题案例等。
3.3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循环的概念(10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循环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刷牙刷多少次、数数练习等。
通过这些例子,向学生解释循环的概念和作用,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步骤2:介绍for循环(10分钟)在计算机屏幕上展示for循环的语法和用途,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个简单的for循环代码示例。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循环语句FOR_辽师大版
学生观察。
学生倾听
理解两种不同的格式各自特点
理解两种不同的格式各自特点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 ,民主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 ,个别补充
课后小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你们看 ,这些是一些相似的图形 ,有什么方法很快的画出它们呢?让我们认识FOR循环语句命令。
二.学知识
循环控制命令FOR语句源自格式1FOR“变量 初值 终值 [命令串]
功能:变量的值由初值开始 ,每次加1并将后面的命令串执行一遍 ,直到超过终值为止。
格式2
〔FOR“变量 初值 终值 [命令串] 步长〕
课 题
第15课、循环语句FOR
教 时
1
总课时
15
学 习
目 标
1、掌握FOR和FOR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2、了解FOR循环语句绘制图形及计算数学题的方法。
学 习
重 点
循环语句的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FOR循环的灵活应用 ,将具体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代码的过程。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功能:变量的值由初值开始 ,每次增长一个步长 ,并将后面的命令串执行一遍 ,直到超过终值为止。
三、练技能
1、编写过程求 1X2X3X4X……X30的值。
2、用一条FOR循环命令画出从正三边形到正九边形。
3、用FOR循环命令那个画出边长分别为30、60、90、120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
4编一个程序 ,在命令窗口输出九九乘法口诀表
fornext说课稿
《FOR/NEXT循环》说课稿我执教的是大连市中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9课《FOR/NEXT循环》。
本课的任务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够运用。
根据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FOR/NEXT循环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且能够运用它来编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我确定的教学方法及学法是:任务驱动法,实践探究及指导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来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教师随机适时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实践中层层深入,以达到教学目的。
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教师先让学生看一幅图形,这幅图是由竖着的5个星组成的,通过学生描述编程思路来复习学过的顺序语句。
我是这样开始这节课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图,怎样利用QB语言编写它的程序呢?(学生稍做思考,大部分学生举手,教师找学生回答,学生答出要打5行PRINT “*”,教师课件出示这道题的程序代码,提示学生观察方框里的程序语句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请观察方框里的程序语句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出是重复语句。
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要让你们画出10行、100行、1000行“*”怎么做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为引出FOR/NEXT 循环语句的学习做铺垫),学生纷纷说只要重复写10遍、100遍、1000遍“PRINT‘*’”就可以了。
教师反问谁愿意做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太麻烦了,有没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它呢?今天我们就用FOR/NEXT循环语句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FOR/NEXT循环语句教师继续授课:老师先把这幅图的程序代码用FOR/NEXT循环语句写出来,(同时教师用课件出示这道题的程序代码,因为这个程序代码比较难理解,在这里先不解释,等下面流程图讲完后再回过头来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继续授课:计算机内部究竟是怎样实现这一过程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的流程,(教师出示课件)让I=1,这里的I表示变化的行数,1表示从第1行开始打印,然后有一个判断的过程,判断当前打印的行数是否超过5,现在I=1,I大于5条件不成立,向下执行PRINT “*”,打印出第一行“*”,继续向下执行,I的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变为2,回到I大于5的条件重新判断,师生共同分析回答,仍不成立,向下执行,打印出第二行“*”,以此类推,I的值变为3、4,分别打印出第三行星和第四行星,当I的值变为5时,I大于5的条件仍不成立,打印出第5行星,向下执行,当I的值变为6时,I大于5的条件成立,教师提示:当条件成立时计算机应该怎样执行,(稍做停顿,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继续讲授,此时程序跳出循环,向下执行。
《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for 循环》说课稿
《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for 循环》说课稿
高一信息技术《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for循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FOR循环》,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第二单元程序设计基础的第四节,本课时为这一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使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与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第三节尝试开发技巧内容相衔接。
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循环控制结构。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会使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而for循环是循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本课对于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的知识尤为重要。
我所授课的对象是民族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该班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全年级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特点是聪明、活泼好动、善于思考,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在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后,基本可以使用程序设计语言通过填写程序实现以上两种控。
【优质课PPT】最新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5课 循环语句FOR课件4
3、分析实质,深化认识 ;
【例】编程计算100至200自然数之和。要求用 for循环语句,编写5种不同的程序来实现。
方法一: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i,sum=0; for(i=100;i<=200;i++) sum+=i; printf(“sum=%d\n”,sum);
先给循环变量赋 初值,从而省去
表达式一
方法三: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i=100,sum=0; /*先给循环变量赋初值*/
for( ;i<=200;) /*省略表达式1和表达式3*/ sum+=i++; /*求和的同时递增循环变量*/
printf(“sum=%d\n”,sum); }
计算<表达式1>
visual basic教案:15 For循环.doc
6、可以在循环中的任何位置放置任意个Exit For语句,随时退出循环。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例题让同学们掌握并巩固For循环的执行
教学重点
做例题
教学难点
执行循环过程
课型
复习课
教法
讲授、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回顾复习
For循环的语法格式
说出格式中注意的问题
二、新课
例:1:
1、x=5
For i=1 to 3
print x;
next i
2、x=5
For i=1 to 3
print x+1;
课时教案
课题间
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掌握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及格式的说明部分
教学重点
For循环
教学难点
循环语句语法格式
课型
复习课
教法
讲授、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新课
循环结构:简称循环,是指在程序中,从某处开始有规律地反复执行某一操作块(或程序块)的现象。
被重复执行的操作块(或程序块)称为循环体。
next i
3、x=5
For i=1 to 3
x=x+1
next i
print x
4、x=10
For i=1 to 3
x=x+2
next i
print x
5、a=5
For k=1 to 3
六级上信息技术课件第课 循环语句FOR辽师大版2
返回
4、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练习:用五种方法求2—100之间的所有偶数之和。
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阅读网络资源, 锻炼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然后进行分析,对 比,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采用分组讨论方式,让同学共同参与,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 锻炼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 到FOR语句的灵活性,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返回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for 语句的格式及执行过程,并且学会了使用for语句进 行一些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体验了用多种方法编 写程序的过程。
(格式、过程、问题) 思想方法总结:体会for语句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和创新思维的形成。(灵活性)
求第一天共摘多少桃子?
main( )
演示法: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清晰直观。
2、学法指导
本节课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 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 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是一个 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索者。
四、教学过程
五个教学环节:
1、 巧妙复习,引入正题 ;
for 语句
一、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 (<条件表达式>) { <循环体语句>; }
二、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1、求解表达式1(即为循环变 量初值); 2、求解表达式2,判断条件是 否成立,若条件成立,执行循 环体; 3、求解表达式3,即改变循环 变量的值。之后转向2,再判断 条件是否成立。 4、若条件成立,继续执行循环 体,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结 束循环。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预测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进入说教材环节,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与作用《用for语句实现循环》是选自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c 程序设计》第6单元第5个课题。
For循环语句在其他领域中还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程序设计,它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理论,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2、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构成,及其执行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布置小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到循环语句的简单和方便性。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练习让同学们对计算机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产生更多的兴趣,通过小组学习,增加团队意识和技能。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本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for循环语句易于操作,容易掌握,有利于学生们产生兴趣,学会了for循环语句,对于所有的循环程序可以说是迎刃而解了。
教学难点:for循环语句中表达式1,2,3的省略。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和学生谈谈。
二、说学生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2019年六年级信息技术 第15课 循环语句FOR说课稿 辽师大版
2019年六年级信息技术第15课循环语句FOR说课稿辽师大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预测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进入说教材环节,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与作用《用for语句实现循环》是选自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 c程序设计》第6 单元第5 个课题。
For循环语句在其他领域中还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程序设计,它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理论,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2、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构成,及其执行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布置小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到循环语句的简单和方便性。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练习让同学们对计算机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产生更多的兴趣,通过小组学习,增加团队意识和技能。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本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for循环语句易于操作,容易掌握,有利于学生们产生兴趣,学会了for循环语句,对于所有的循环程序可以说是迎刃而解了。
教学难点:for循环语句中表达式1,2,3的省略。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和学生谈谈。
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说一下学生二、说学生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推荐》辽师大版信息六年级上册课《循环语句FOR》说课稿
循序结构设计—>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for循环语句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五、说教学预测效果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教学策略的选用
(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循环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3.集体讨论法: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使一大部分学生很早就接触到电脑.对电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书本外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例举计算机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际的操作.使学生对章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过程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for循环语句说课稿
for循环语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VB程序设计《for循环语句》。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进入教材分析环节,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FOR循环语句》,包括FOR语句的格式、功能以及简单的应用。
循环结构是顺序结构、条件判断结构及循环结构三种程序控制结构中较难的一种。
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是实现循环结构的语法之一。
因此,学好本节会使学生对循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为以后的灵活运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说一下学生我所面向的是中职高中三年级学生,这些学生面临着明年的高考,所以时间紧任务重。
到目前为止同学们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顺序、分支结构程序,并具有编写调试简单程序的能力。
但是VB这门课程知识逻辑性强,较为枯燥,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学生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for语句的语法规则和执行过程;②、能应用for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及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品质。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For语句语法规则、For语句执行过程教学难点:For语句执行过程的理解、剖析和应用四、教学策略分析教法:范例分析法、媒体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情境引入→讲授新知→任务引领→自主探究→交流评价→总结拓展”这么一条主线索来开展教学活动。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15课 循环语句FOR_辽师大版(三起)-word
第2页
用例子进一 步解释执行过程, 任务 3 有助于帮助 学生理解程序设 计思想。
课 堂 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课堂小结能
小 结 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源程序书写中存 下总结知识点
在较短的时间内
(1 分 在的问题,提醒同学在使用 for 循环时容易
帮助学生回顾本
钟) 出现的问题,特别注意在使用 for 循环时就
复 习 任务 1:假如毕业你想买房,所以你从现在开 教 师 布 置 任 务 学 生 解
教 引学入重、始难存点钱:,第一天存 1 块钱,第二天存 2 块钱, 答:用 while 语句作出
重 (2点分:1.第F三OR天循存环3语块句钱的·基··本第格一式百天存 100 块钱, 程序解答。
钟) 2.那F么OR请循问环你语这句一的百执天行一过共程存了多少钱?
对 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为学生引入
课前准备 先计算表达式 1;
进行讲解。
for 语句的执行过
根据我确然定后的计教算法表,达在式教2,学如前果要表做达必式要2的条准件备成,这学里生我根准据备教了师多的媒讲体解设画备、程PP,T 并课练件习等画。流程
立,即循环条件成立,就执行一次循环体; 出流程图,教师指出学 图,帮助学生正确
一节内容做一个 铺垫。
重点突破
师 钟生 )互动表设达计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
序,对语句中各个表达
1.表利达用式课2件:教循学环,条演件示教学相关知识点,采用设问式、的引作导用教进学行。讲解。
2.表利达用式阶3段:性循课环堂变练量习自、增点或评自和减提问,及时掌握教学反馈信息。
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课堂的内容,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语句FOR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预测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进入说教材环节,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与作用
《用for语句实现循环》是选自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 c程序设计》第6 单元第5 个课题。
For循环语句在其他领域中还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
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程序设计,它为过度到本课
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信息技术课程
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不仅
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理论,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构成,及其执行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布置小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到循环语句的简单和方便性。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练习让同学们对计算机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产生更多的兴趣,通过小组学习,增加团队意识和技能。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本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for循环语句易于操作,容易掌握,有利于学生们产生兴趣,学会了for循环语句,对于所有的循环程序可以说是迎刃而解了。
教学难点:for循环语句中表达式1,2,3的省略。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和学生谈谈。
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说一下学生
二、说学生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
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
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从提出学习目标
出发,通过“任务”、“任务分析”、“学习与探索”、“实践与交流”等环节,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完成课堂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例相结合,将“授之以渔”的思想贯穿始终。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并产生去实现操作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
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
1. 引导法:先让同学们输出10以内的奇数,在输出一百以内的奇数,当
然一百以内的奇数比较多,就提出能不能有一种方法来实现不用这么麻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
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 集体讨论法: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使一大部分学生很早就接触到
电脑,对电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书本外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例举计算机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际的操作,使学生对章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
2、板书设计:
循序结构设计—>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程序设计—>for循环语句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五、说教学预测效果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教学策略的选用
(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循环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
种体验的深入思考。
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
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
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
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
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
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
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
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
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
“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果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