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2)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光的传播》【创新教案】
《光的传播》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从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入,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
通过“寻找光源”,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启发学生对发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他材料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和寻找生活实例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科学原理的获得是需要反复验证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学情分析光,这位大自然的化妆师不仅为万物描绘出了丰富动人的色彩,而且更以其轻盈敏捷的脚步将我们带人一个奇境般迷人的光学世界。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光,学生天天和光接触,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光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每天都能见到光,但是对光的性质和组成都是不熟悉的,对于光的传播特点要引导他们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难点:1.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评价任务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准备各种光源的图片、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寻找光源1.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在你身边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先把你知道的会发光的物体与同伴交流一下。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会发光的物体有:太阳、火把、蜡烛、电灯、闪电、萤火虫……2.提问:月亮本身发光吗?生:有的说发,有的说不发。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共23张)-PPT课堂课件
提示: 不要用手电筒照眼睛!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浮蚕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深海管水母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灯光烟花ຫໍສະໝຸດ 萤火虫闪电信号灯
阳光
锦母角灯塔
热带虾蛄
透明鱿鱼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夏威夷短尾鱿鱼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月 亮 不 是 光 源。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7光的传播-冀教版( 共23张 )-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本提出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愿意跟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4.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教学设计是沿直线传播的。
5.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6.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材料准备:1.搜集发光物体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每组有三块规则的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第二部分。
三、教学过程:(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1.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
有些学生如果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如果学生找的不是发光的物体。
教师就不告诉学生直接的答案,引导学生设法进行验证。
4.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二)我看见了光。
活动目标:1.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正确地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5.能与小组同学研究光传播的特点。
6.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实施过程:1.分组时要3人一组,活动时间要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面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面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
光的传播-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光的传播-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概念及性质;2.掌握光的传播方式;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光的传播方式;4.培养探究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概念及性质1.光的概念:光是一种能够使我们看到物体的物理现象。
2.光的性质:直线传播、具有一定速度、具有折射和反射现象、无质量无电荷。
2. 光的传播方式1.直线传播:光线从光的发射点向各个方向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直线传播,不能弯曲。
2.折射:当光线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个物质时,进入新物质后会改变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反射:光线遇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反弹回来并与入射光线成同一角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3. 实验实验一: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线传播的方式是直线传播。
实验步骤:用手电筒指向一个墙壁,并在墙壁上做一个小孔。
通过小孔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这就是光线。
移动手电筒,观察光点的移动。
可以看到光线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实验目的:观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将一只杯子倒满水,然后用手电筒从一侧照射到水中。
可以看到光线在进入水中后,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不是以直线传播的方式进入水中的。
实验三: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实验目的:观察光线遇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的反射现象。
实验步骤:将一块小镜子放在桌子上,在镜子前放一个小物品。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物品的倒影,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概念及性质、光的传播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验证光的传播方式。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的概念及性质、光的传播方式;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验证光的传播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物体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存在和光的重要性。
2. 讲授1.光的概念及性质:简单介绍什么是光、光具有哪些性质等;2.光的传播方式:介绍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等。
光的传播教案
光的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和传播方式。
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的规律。
3. 能够解释光的传播现象,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演示仪器(小反射镜、直尺、喷雾瓶等)、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理论授课(10分钟)图片、板书等方式讲解光的传播方式,着重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角度变化。
3. 实验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活动:a. 实验一:光的传播路径观察将一个点光源放在实验台上,用直尺测量光线在空气中传播的直线路径,并记录数据,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变化。
b. 实验二:光的反射角度测量用一条光线通过小反射镜,测量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利用测量结果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c. 实验三:光的折射角度测量用一束光线通过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计算出折射率,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4. 实验报告整理(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5. 拓展与讨论(15分钟)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或问题讨论,例如:a. 光线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b. 为什么光能够直线传播?c. 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所学理论进行讨论,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现象。
6.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光的传播特性和传播规律,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光的传播特性和规律。
实验活动的设计能够锻炼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在拓展与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光的传播 冀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1.分析影子的形成。
2.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过程:一创设黑暗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1.(关闭所有的灯光,拉上窗帘,让学生在黑暗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的教室与以往的教室有什么不同?生:教室太黑了。
师:怎样才能让教室亮起来呢?生:拉开窗帘。
(师拉开窗帘。
)太阳光进来了。
师:真好,明媚的阳光让老师清楚地看到了你们。
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一些物体,你们都搜集到了哪些物体?生:我找到了手电筒、蜡烛、镭射笔。
生:我找到了火柴、打火机……师:下面就让我们试试用他们能让教室亮起来吗?如果用火柴、蜡烛大家一定注意不要烧到手。
(生开始活动。
分别用各种物体使教室亮起来。
)师:你们是怎样做的?生:我们用手电筒\蜡烛\镭射笔\划着的火柴\荧光棒\打火机使教室亮起来的。
师:为什么这样做会让教室更亮呢?生:因为他们都能发光。
师:这些发光的物体就叫做光源。
比较一下太阳与这些光源有什么区别?生:他们发出的光的强弱不同。
生:太阳自己能发光,手电筒要有电才能发光。
师:很好,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发光的叫天然光源。
像手电筒这样人们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光的叫人造光源。
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从本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从研究光的传播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新授1.寻找光源师:刚才,我们在实验中找到了一些光源。
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脑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并将找到的发光的物体填入表中,你们每找到三个就可以得到一颗星,看一看,哪一组在五分钟之内获得的星最多。
(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光源,填写搜集卡。
)师:下面请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找的光源数目。
先请找到最多的小组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都找到了那些光源。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光的传播-冀人版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的传播》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的首篇内容。
本课从光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导入,设计了“寻找光源”、“探究光的传播路线”两个活动。
通过“寻找光源”,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启发学生对发光的物体进进行简单分类。
通过“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学生分析: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而且三年级的学生对发光物体十分感兴趣,在课前也进行了网络搜集资料。
有些学生还可能认为月亮是发光物体,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光源。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5.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微课,多媒体课件,皮影戏网络视频生准备:手电筒,带有小孔的硬纸板,纸质投影屏,大号夹子,粗塑料吸管等教学过程一、由生活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十分昏暗,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教室马上明亮起来?生1:拉开窗帘师:对,让阳光进来生2:点上蜡烛生3:打开灯生4:打开手电筒师:这也是一个好办法生5:老师,只要把能发光的物体放到教室里就能明亮起来师:同学们想了很多好办法,我们请同学赶紧把离我们最近的发光物体——电灯打开吧。
二、实验一:猜想求证刚才同学们说了,只要是能发光的物体就能使教室明亮起来,其实这些物体有个名称,叫光源。
(幻灯片出示“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又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你们还知道哪些光源?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生1:萤火虫是天然光源生2:电灯是人造光源生3:激光是人造光源生4:太阳是天然光源,而且它是自然界最大的光源师:嗯,说的不错,你的课外知识还真丰富呀生5:月亮是天然光源生6:老师,能自己发光的物体才叫光源,而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2)
将一张带小孔的纸板立在桌上,点燃一根蜡烛,使蜡烛的火焰和小孔一样高,在纸板的后面立一个纸屏,前后移动蜡烛,观察纸屏上的像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5.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6.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材料准备:
1.搜集发光物体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每组有三块规则的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第二部分。
3.完成以上活动之后,教师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如用塑料软管和蜡烛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即当用笔直的塑料软管对准蜡烛时可以看到光,而当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就看不到光,当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引导,并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过程:
(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
1.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有些学生如果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5.能与小组同学研究光传播的特点。
6.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实施过程:
1.分组时要3人一组,活动时间要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面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面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这个活动大约需要25分钟。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光的传播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一 教学分析
1.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
2.本课内容:学习光源的定义、分 类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 传播的。
3.为后面学习光的反射、折射打下 基础。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太阳 恒星 萤火虫 ……
分类
手电筒 电灯 激光笔 ……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五
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探究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五
教学过程
生活应用
瞄准打靶:提高命中率
激光水平仪:让物体处在水平位置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0PPT名师课件
❶ 使学生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 造光源
《光的传播》教案设计:引导学感知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教案设计:引导学感知光的特性。
一、光的特性1.光的速度光的速度是物理学上最重要的速度之一,它非常快,是299792458米/秒。
由于光具有这种惊人的速度,所以人们才看到远处的景物。
2.光的行进路径光通常是直线行进,但是它也可以穿过透明的物体或弯曲。
比如,光穿过水晶就会发生折射,这样就能够看到更多的景物。
3.光的颜色光的颜色包括红、橙、黄、绿、青、蓝和紫。
这些颜色组成了光谱,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波长。
当这些光合并在一起时,它们会产生白光。
4.光的强度光的强度可以用光的辐射强度或亮度来表示。
通常使用单位瓦特/平方米或流明。
二、教案设计思路步骤一:介绍光的传播特性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或视频展示方式,介绍光的传播特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
步骤二:实验感知光的传播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一:光照耀屏幕老师可以准备一部手机和一张黑色卡纸,让学生将黑色卡纸的一头紧贴手机屏幕,另一头离开手机屏幕。
当学生观察到手机屏幕的反射端点时,他们可以记录下来。
移动黑色卡纸上的反射端点,让它从手机屏幕到远离手机屏幕的距离。
学生可以再次记录反射端点的位置。
该实验可以将光的传播路线可视化。
实验二:折射光线教师可以在实验室中摆放一些透明物体,比如水晶或塑料球,然后用强光照射它们。
让学生观察到从物品中穿过的光,然后让他们移动到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观察到光的方向和颜色的变化。
步骤三:学生课堂讨论结束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进行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比如:1.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光亮的物体?2.为什么太阳看起来很大,但是当我们靠近太阳时,它就变得很小?3.为什么彩色玻璃制成的物品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步骤四:教师补充和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提问,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入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并对他们做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光的传播。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1. 理解、体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 任的博 大胸怀 和壮志 豪情, 学习毛 泽东同 志敢于 急流勇 进的革 命精神 。 2. 鉴赏语言:理解、把握全词情景交 融的艺 术手法 和用词 的精确 3.写 神 仙 世 界 的景 色壮丽 ,人物 非凡, 惊心炫 目,光 耀夺人 ,表达 了诗人 对理想 生活的 向往和 追求。 4、 每 个 人 都 有潜在 的能量 ,只是 很容易 :被习 惯所掩 盖,被 时间所 迷离, 被惰性 所消磨 。 5、 不 论 你 在 什么时 候开始 ,重要 的是开 始之后 就不要 轻言放 弃。 6、 每 天 醒 来 ,敲醒 自己的 不是钟 声,而 是梦想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灯光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烟花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提示: 不要用手电筒照眼睛!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7光的传播 冀教版 23PPT名师课件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1)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光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谁能告诉老师在你身边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
(二)寻找光源
1.找出周围发光的物体(生回答)
注意: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
2.光源的分类
1)天然光源
2)人造光源
(三)我看见了光
1.先猜一猜哪幅图的做法能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照射到墙上。
2.动手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并把它的结果记录下来。
3.设计一个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4.举例说说人们的日常生与光的密切关系(P24)
教师是一个非常光辉的职业,如果教得好就能桃李满天下,在老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学生来看望,名声也是极大的……但是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一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还是很有难度,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
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光的传播》冀人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光的传播》冀人版《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材理解】《光的传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的首篇内容。
这一单元继续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统一概念,引领学生探究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离不开的光。
本课从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入,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
通过“寻找光源”,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启发学生对发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设计理念】根据科学课标的基本理念,科学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
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选用不同材料验证光沿直线传播。
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困难,在此让学生选用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设计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小实验,从而满足学生的探究欲。
【学情简介】光,这位大自然的化妆师不仅为万物描绘出了丰富动人的色彩,而且更以其轻盈敏捷的脚步将我们带入一个奇境般迷人的光学世界。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光,学生天天和光接触,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光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每天都能见到光,但是对光的性质和组成都是不熟悉的,对于光的传播特点要引导他们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目标】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5.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6.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7.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发光的物体;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的传播线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对发光的物体进行分类;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光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本提出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愿意跟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4.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教学设计是沿直线传播的。
5.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6.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材料准备:
1.搜集发光物体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每组有三块规则的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第二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
1.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
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
有些学生如果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如果学生找的不是发光的物体。
教师就不告诉学生直接的答案,引导学生设法进行验证。
4.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二)我看见了光。
活动目标:
1.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正确地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5.能与小组同学研究光传播的特点。
6.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实施过程:
1.分组时要3人一组,活动时间要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面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面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
这个活动大约需要25分钟。
3.完成以上活动之后,教师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如用塑料软管和蜡烛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
即当用笔直的塑料软管对准蜡烛时可以看到光,而当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就看不到光,当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引导,并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4.活动的最后任务,教师应结合课本中的图,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包括有关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原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
同时,从另一角度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实验结论。
(三)拓展知识
许多光源可以发热。
太阳光会使空气变得很热。
火和电灯既产生光又产生热。
你见过在炉子上被烧热的铁板了红光吗?我们感觉不到星星发出光的热是因为它们离我们太远了,事实上许多星星发出的光比太阳还要热。
萤火虫儿不发热是因为荧光不产生热。
(四)拓展活动
将一张带小孔的纸板立在桌上,点燃一根蜡烛,使蜡烛的火焰和小孔一样高,在纸板的后面立一个纸屏,前后移动蜡烛,观察纸屏上的像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