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教授演讲稿

合集下载

陈春花最新演讲:数字化生存之道——共生·协同

陈春花最新演讲:数字化生存之道——共生·协同

陈春花最新演讲:数字化生存之道——共生·协同

导读:10月25日,陈春花教授第六次参

加「顺德农商银行财经论坛」,通过「共生课

堂」的方式,为顺德企业家们带来了她近七年

的研究成果——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之道:共

生与协同。

01 数字化带来的变化

1.变化一:技术的更迭

今天,数字化带来的第一个变化就是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以前我们创造一个产品,可以用很长时间,我们也可以比较长时间地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是今天,我们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要求,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如果还是传统地制造产品,那可能就没机会获得成长空间。这种技术迭代的速度,让很多行业变得跟以往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得到一个很明确的变化特征,就是技术让一切皆有可能。

2.变化二:跨界颠覆

我在研究当中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颠覆都不是从内部产生。比如颠覆电信行业的实际上是微信,颠覆汽车行业的其实是特斯拉。美团和饿了么的出现,让餐饮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所有这一切调整,其实就是跨界颠覆。而他们能做到的主要原因就是运用产品和技术的融合。

3.变化三:强强联盟的生态构建

如果我们有能力去构建一个强链接的生态联盟或者更大的生态圈,你会发现你的空间其实是面向全球的。今天无论腾讯还是小米,很难说它们是简单的通讯公司或手机公司。虽然小米一向自称制造企业,但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它已经是一个生态联盟构建的平台型企业。我们看到美的持续并强劲的增长,我对它更大的期待是成为一个连接家庭生活领域的创新平台、一个引领世界的智能平台。

4.变化四:为满足顾客需求的变革

北大教授陈春花:一个人的快速成长,需要四个要件

北大教授陈春花:一个人的快速成长,需要四个要件

北大教授陈春花:一个人的快速成长,需要四个要件

作者 l 陈春花编辑 l Lucky

来源 l 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

万物之中,成长最美。成长是我们都要面对的永恒主题,如何才能成长?

陈春花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著名管理学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见过各个领域优秀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知。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陈春花老师将「如何才能成长」解构为梦想、伙伴、行动和开放学习四部分,看起来简单,但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其重要性,尤其是最后一点,对我很有启发,很值得一读,推荐给你,相信你也会收获颇丰。

01

梦想:人生方向的牵引

如果你没有一个梦想,没有一个目标,其实是很难成长的。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讲,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梦想来牵引,来引领我们自己。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不管我走过哪些地方,不管我打算去做任何尝试,“要当一个最好的老师”,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梦想。虽然我曾经在从事教学工作期间做过很多事情,包括去国外读书,去集团公司做总裁,去企业做管理顾问,但是不管我做什么样的尝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增加做教师的知识和阅历,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管理理论,以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管理领域的教师。因此,30多年的教师生活,不管我要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压力和阻力,我还是会好好地保留它。

对我自己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能够传授知识、教授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成长当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梦想和目标牵引。

陈春花:领导者最重要的是突破边界,自我领导

陈春花:领导者最重要的是突破边界,自我领导

陈春花:领导者最重要的是突破边界,自我领导

题记

本文为北大国发院王宽诚讲席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在2019年4月13日戈14&沙8出征仪式上的发言。

演讲中,陈老师不但鼓舞出征同学和校友“勇者无畏,共进不退”,更从领导力与认知、能力的高度引领大家不断突破边界,实现自我领导。

精彩内容,马上奉上。

出发是为了回家

我们向戈14和沙8出发的目的是为了回家,这个家有几层含义:第一层,我们所在的学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这是你最重要的支撑。

第二层,各自的家庭,那是你另外一个重要的支撑。

第三层,你自己内心的家,那是你自我的一个提升。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怎样去拓展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来接受我们不论是亚沙还是去戈壁过程中对自己的重新认识。

“领导力”,管理学的热词

我们很想成为一个领导者。但事实上真正能够成为领导者的并不多。这是《时代周刊》的一个封面,它在封面里面问,到底谁在掌管美国?答案是,这个国家需要卓越的领导者,但没有人堪当大任。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需要卓越的领导人,但是你很难找到我们称为“卓越”的领导人。

“领导力”这个名词出现于19世纪末。在整个亚马逊网站上,关于领导力的书有18万本;在整个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索引里面,这个词的索引有170多万条。

由此可见“领导力”这个词是极度被关注的。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找到真正的领袖;还有一部分人非常希望自己成为领袖,但事实上无论你去找一个卓越领导者,还是你希望成为一个卓越领导者,都不容易。

领导者首先要学会领导自己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真正成为领袖的人,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得能够领导你自己。如果你不能领导你自己,你就没有办法真正成为领袖。我们之所以很多人走到最后无法真正成为领袖,就是因为他领导不了自己,或者约束不了自己。

最新重磅演讲|陈春花:如何理解和应对今天的复杂世界?

最新重磅演讲|陈春花:如何理解和应对今天的复杂世界?

最新重磅演讲|陈春花:如何理解和应对今天的复杂世界?

2022年5月20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华为云共同主办的“守望沪助,乘云破浪”专项活动上,花老师分享了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和恢复发展的相关看法。她指出“复杂性”是今天最显著的挑战,企业和管理者都面临着新的管理思考和选择。

春暖花开

好文3311字 | 6分钟阅读

我们已身处复杂世界

这是今天最大的难题

我要跟大家探讨的是管理者怎么样去做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最大的难题在于可能要进入到用复杂性去做思考的部分。以前我们在经营管理当中认为不是特别重要的一些要素,在今天可能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实这就是复杂性本身。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去理解复杂性。

复杂世界跟我们过往所熟悉的世界到底有什么区别?

1、理解复杂性

复杂性从定义上来讲,就是不可逆、不可预报的系统,以及结构、状态的涌现。理解复杂性,就要理解四个特点:不可逆、不可预测、不断涌现、突变。而理解复杂性最重要的训练,就是要懂得:局部没有办法推知整体。

在过去的理解中,如果能够把局部做好,局部之和就会是整体。所以工业时代就是用分工来做的,每一个分工就是一个局部,当把局部做好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整个产业会好。部分之和是整体是工业社会的特点。但来到数字化时代,整体远大于部分,局部实际上没有办法推至整体。

2、理解复杂系统

正是因为“局部没有办法推知整体”了,我们就要理解复杂系统跟过往所熟悉系统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以下为最主要的五点:

1. 系统由多个主体组成

2. 主体能学习、具有适应性;

陈春花管理演讲稿:不怕有问题,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陈春花管理演讲稿:不怕有问题,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陈春花管理演讲稿:不怕有问题,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改变的确会带来阵痛、不安和未知,这是改变的基本特点。如果我们感受到痛苦、不安和未知,那么也就会一样感受到机会、可能和奇迹。

我反复思考,公司的战略和团队成员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对于团队而言,实现公司的战略和推动公司成长是我们职责和价值所在,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承担的。

经历与大家一起全面投入工作,发现公司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既有战略的问题,也有执行的问题;第二、并不是公司能否实现战略的问题,而是管理团队如何认同战略并保持一致的问题;第三、并不是能不能成长的问题,而是用什么方式成长的问题;第四、并不是我们能不能保持领先位置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拥有竞争力的问题。

这四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管理团队整体来承担。如果不具备调整资源来推动彻底解决这四个问题的能力,就会陷入到停滞甚至落后的地步;如果管理团队不具备开放和的心态来推动这种改变,就会陷入被行业领先阵营淘汰的境地;如果公司成员不具备上下同欲,超越自我的文化来实现这种改变的共识和决心,就会陷入自我封闭、内部消耗以及丧失发展的窘境。

过去的历史证明,我们的是由我们自己的创造获得。我们要推行变革,不仅要对过去历史负责,也要对今天依赖于我们的合作者、伙伴和家人们负责。我绝不允许我们或者自己被淹没在平庸的氛围中。

仅就当前而言,因为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的确给大家带来了困扰和不安,也的确让同事们在经历变化中感受到压力。我也很想分享这些交流所总结的观点,帮助我和大家一起调整心态,拥抱变化,并享受变化。

陈春花最新演讲: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技能,而在于心性

陈春花最新演讲: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技能,而在于心性

陈春花最新演讲: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技能,而在

于心性

•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我自己深受德鲁克影响,在很多场合我说过人生受三本书影响特别深,这三本书让我整个人生产生很大变化。

第一本书是在我中学时读到的《居里夫人》,这本书让我很清楚的知道,其实只要努力,是可以实现梦想的。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

第二本书是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这个是我大学时读到的书,这本书使我懂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人生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就看你怎么赴这个宴,另

外一件事情是我懂得了什么叫中国精神,中国人在精神上的哲学气质到底是什么。

第三本书是在工作后,我决定转向管理。

当我决定转向管理的时候就必须找到一条路,能够支撑我不断在做管理研究时找到它的价值,我很幸运遇到了彼得·德鲁克的一本书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当我遇到这本书时,就像发现一个很独特的世界,我非常振奋。

最初这本书是很薄很薄的小册子,绿色封面,非常薄,我就反复读,反复读。

这本书中有管理研究和实践当中永远指引我的最重要的几项原则,比如说怎样作为管理者贡献价值,怎样能够真正懂得时间的意义,怎样能够把最重要的事情在重要的时刻呈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我作为一个管理学者怎样去理解理论跟和实践的关系,我就因此走上了研究路径。

这个路经一走走了多少年呢?到今天有26年了。在这26年中我坚持研究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企业自己的成长模式是什么。

为什么围绕这个去做?

当我第一次和赵曙明老师一起做十年研究时,他和我讲过一段话,说他去拜访德鲁克先生,德鲁克先生跟他讲:

陈春花教授演讲全文: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

陈春花教授演讲全文: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

陈春花教授演讲全文: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导读:10月12日,陈春花教授在「北大国发院EMBA论坛」上做了主题为《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的精彩演讲。数字化带来的改变,使得组织的增长逻辑也发生了改变,那些依然能获得成长空间,甚至量级增长的企业,就在于它们用了新逻辑,做了广泛的协同和链接。

我从92年开始,研究中国本土企业怎么能够从小长大,持续到现在已经接近30年。中国企业的确走了一条自己的路,但是从2012年开始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互联网出现、数字时代来了。

你会发现更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字成为影响组织绩效的最重要的要素,它使得整个组织所有的东西都在改变。

我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这个领域。我们不是简单地讨论市场有效还是政府有为,也不是简单地讨论「有形手」「无形手」,现在其实还是多了第三个要素,这个要素在其中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家在一个新的维度来看今天的组织、今天的企业和今天的发展。

时间维度上来讲,今天很多企业成长的时间周期可以很短。小米不用九年就可以进世界500强,这个在过去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数字推动的背景下,它就变成了现实。我们今天所谓的「倍数增长」,可能都很难用「倍数」这个概念,甚至应该叫「量级增长」,也就是在很短的时间爆发性增长。可是你也会发现,因为数字出现,即使有些企业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也可能经历断崖式的衰退。

企业增长逻辑改变

那么在组织这个领域变了什么东西?我们发现组织今天遇到的最大变化是德鲁克很早说的那句话:「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我也是在2012年开始不断研究这些企业的时候发现,那些能走出来的企业其实是换了新逻辑来操作。那些走不出来的企业,其实就是用过去的逻辑在做。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讲座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讲座

Chen Chun Hua 2010
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 (麦克利兰理论) 三种需求:成就、权力、亲和
Chen Chun Hua 2010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就是让权力和责任 的关系匹配。
Chen Chun Hua 2010
什么是领导?
Chen Chun Hua 2010
领导的理解
权力 法定权 专家权 奖赏权 惩罚权 统治权 外貌 类似性 好感回报 知识 能力
魅力
Chen Chun Hua 2010
Chen Chun Hua 2010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 • • 指挥统一(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 ; 控制幅度(每个人能够管理的跨度,其实是有限 ) ; 分工(纵向分工以责任和考核为基础,横向分工以提升效率、 节约成本基础) ; • 部门化(尽可能的把做一件事情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
Chen Chun Hua 2010
Chen Chun Hua 2010
让管理发挥绩效的基本概念
管理
组织
组织结构
7个基本概念
领导
激励 计划
决策
Chen Chun Hua 2010
什么是管理?
Chen Chun Hua 2010
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
1)管理所作的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 ; 2)管理是一门学问 :管理不谈对错,谈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而为一 ; 5)管理就是让一线的员工得到资源并可运用资源 .

陈春花华为演讲

陈春花华为演讲

在中国企业家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曹德旺,董明珠为代表的坚守实体经济的群体,还有一类是以马云,刘强东为代表的坚持网络时代的群体,他们认为绝大多数实体商家会倒下,那么到底他们谁才是正确的呢?

这几年互联网经济确实有力压实体经济的趋势,尤其是电商打败了很多零售商,甚至形成了一种实体经济不接触网络就将面临死亡危险的潮流。但曹德旺却一直认为,实体经济才是最重要的,互联网经济只是补充而已,如果大家都去做虚拟经济,那么吃穿用度又由谁来提供呢?

华为任正非早在2016年就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他还邀请了被称为中国的“女德鲁克”的陈春花到华为公司进行演讲。但谁知道陈春花说的那些话让任正非非常惊讶,很多高层听了以后都觉得如坐针毡。他们没有想到时代发展会这么快,他们的

老方法确实应该改变了。按照陈春花的说法,如果华为继续这样下去那就只能面临亏损。

陈春花为什么会用短短一席话就让任正非和他的高层都如坐针毡呢?陈春花到底是什么人呢?她是北大商学院院长,致力于管理学二十多年,一直都在研究数字化时代企业该如何变革,什么样的组织和创新才能够赋予企业新的增长点。

演讲时陈春花说,目前华为公司的管理水平明显超过了经营水平,这会造成过度管理,人浮于事。员工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大量kpi考核上,这样的公司肯定会面临亏损的命运。其实不光是华为公司,很多传统企业越来越发展不动了,一个人在前

面干活,后面两个人拿枪盯着,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干好工作?

情况已经变了,以前企业注重的是资源和人才,现在注重的应该是人才和大脑。要挖掘每一个人才的创新大脑并且为这些创新服务。任正非听完演讲后跟陈春花说,听了你的演讲后犹如拨开云雾,重见青天。

陈春花:人生是旅行,工作是修行

陈春花:人生是旅行,工作是修行

陈春花:人生是旅行,工作是修行

我是谁?是一个“笃定的变革者”

我是一个“笃定的变革者”。我时刻在感知变化,正如我3月写给我的管理团队的“开年信”里讲的:“存在不再是单纯的现实,而是变化的现实,存在本身就是变化。变化就是无常,而无常与变化才是你需要接受的东西。”

先贤说:“变,是唯一不变”。如果可以领会变化的真实含义,那么变化就会成为我们最适合的生存方式。不受时间的约束,不受地

域的约束,我们唯一需要改变的是:不应该为工作活着,而是为和谐活着。放下欲望的追求而遵从于自然,遵从于内心的安静,放下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事情,放下所谓的“成功”,回归内心和自然。

在我所研究的领域里,人们常感受到无常,而在人们不断地想确认未来经济何时复苏时,还是有企业能够不受环境的约束,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苹果如此、三星如此、华为也是如此。这些不受环境影响的企业都会围绕着创新展开自己的战略,并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机会。

在回顾这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很多曾经是行业巨头的企业无法延续自己以往的风光,柯达、瑞萨、黑莓、索尼、松下等,相反,苹果、三星、华为等为什么会增长?失去辉煌的,一定不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因为企业故步自封,满足于自己所具有的核心优势。创造奇迹的,也一定不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因为企业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转型和调整,时时让自己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这样巨大的反差,源于企业自己是否愿意做出转型,并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倾注足够的热情。

不要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不要因为曾经的核心能力而让自己故步自封。导致这些曾经辉煌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对无常的理解不够,是因为它们不愿意承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更因为这些企业管理者的内心中,存在侥幸的心理,期待着市场还会留有空间。无情的现实打碎了这一切,无法面对变化,放下自我优势的企业,环境超越了它。

陈春花:追本溯源说企业文化

陈春花:追本溯源说企业文化

导语: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

文/陈春花

全球社会与商业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与大家分享三点:第一,全球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面临着

更为复杂的结构不确定性;第二,中国正在从国内到全球开启一项基于「命运共同体」模式的全球共赢的新全球化进程,并正在涌现对全球商业与管理具有标杆影响力的「现象级」企业,如华为、海尔、阿里巴巴、腾讯、联想等;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组织的企业和新形态企业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巨变,在我们分析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异时,往往将其归结为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

差异。特别是丰田的精益制造、谷歌的创新组织、可口可乐百年不老泉的神话,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除了产品、战略以及内部运营管理之外,还需要在企业文化上构建能力,没有价值观的推动以及文化的认同,企业无法走到更远、更高的位置。在这个背景下,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必备知识,今天我们追本溯源探讨这个话题。

1、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存在,对推动企业取得良好业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

理顺组织内部价值差异,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增强组织承诺和团队士气。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可以提升整体形象和品牌信仰,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继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实现基业长青。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持续业绩,企业就无法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如减少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更多的价值衍生机会等)。如果业绩失败,企业领导者就会被股东、政府、员工、消费者和公众怀疑,会被质询、审查罢免甚至驱逐。

陈春花:雇佣社会消失,个体价值崛起深度好文

陈春花:雇佣社会消失,个体价值崛起深度好文

陈春花:雇佣社会消失,个体价值崛起深度好文

100多年以来,所有发达国家都以雇员为主的组织管理。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这种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人们不会再轻易地把自己固化在一个组织里,或者一种角色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期待自由、自主和非雇用关系。

以下是陈春花教授对于未来组织及个体价值的观点,非常受用!

今天,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个体本身的能力已经超出组织界线。

1

组织管理理论的巨大挑战:

雇佣社会消失,个体价值崛起

李健熙曾经在1993年对三星进行全面的改革,提出了一个让我非常喜欢,也到处传播的观点,就是“除了妻儿,一切皆变”。可是在到了2013年的时候,李健熙不得不再一次的向三星人发出明确的指令,而在2014年的时候,再次提出必须做出改变。

那么,为什么他会明确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在李健熙看来,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未来只能是用来创造。

如果未来是要创造的,根本性就在于人能

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也就是激活人。

那么,第二个例子,实际上是IBM,IBM从2011年到2014年也

是利润和收入在下滑,人们也开始谈,IBM是不是这只大象能够再次跳舞,我们如果认真的了解IBM,其实你会看到,2011年到现在为止,无论从战略上的判断,或是趋势上的判断,IBM其实都是判断对的。而且他在做市场布局,战略调整的时候及也开始打造属于全新的战略布局,包括技术平台、数据平台,包括战略的转型,以及市场的技术。

可是为什么所有的战略都是对的,而且有

资源做布局的时候,他们还是出现下滑,根本

的原因就是行动的速度不够。

那么,这两家企业的例子,其实会让我们知道我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今天无论你有多好的判断,无论你对转型有多大的意愿,假设不能激活人员,不能真正释放所有人的能力,不能够真正的把结构打破,不能够拥有足够的创造力,其实你是没有办法来面对今天这样的一个市场。

陈春花新演讲: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反思

陈春花新演讲: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反思

文:陈春花导读:10月17日,陈春花教授在「北大医学教育年度论坛」上做了题为《领导者的自我认知与反思》的演讲。每个人都希望拥有领导力,但是事实上真正拥有领导力、能成为领袖的人却很少。领导者应该如何培养自己?

在我过去的研究中,我发现有一个人很重要,这个人就是领导者。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人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得到。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问了一个问题,到底谁在掌管美国?他认为这个国家实际上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但是没有人能够堪当大任。

从文献来看,领导力相关的话题在哈佛大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索引的概念。领导力相关的书在亚马逊也非常多。领导力这个话题,关注的人很多,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拥有领导力,但事实上成为真正的领袖的人却不多。

原因到底是什么?是我们本身天赋不够?是我们的机会不够?还是我们有一些问题,且没有认真地去准备?

我持续做组织研究接近20年,我发现这里最核心的是领导者本人愿不愿意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01 领导者必须承担的三个责任

我们先从自我认知开始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我们自己想象的准备得那么充分,我们并不知道领导者真的重要。我一直和企业家打交道,我发现很多企业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作用:他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人,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其实都是非常有影响的。

领导者非常重要是因为他有三个责任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无论他的专业多强,无论他的努力多大,但是有些责任必须领导者自己来担。

1.决定组织的高效运转

不同的领导者管理不同的组织,效果真的是不一样的。也许我们会认为整个组织本身很重要,但是我认为,领导者真的是非常重要。

陈春花:如何正确认识危机?

陈春花:如何正确认识危机?

陈春花:如何正确认识危机?

“危机”由两个字构成,一个是危险,一个是机会。危机让市场富有变化,而变化正是增长的机遇,关键是企业能否找到自己的价值增长模式。

春暖花开【整理摘编:时英平】

当有人问我“该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时,我的回答是:我不认为可以用“有准备”的概念来理解危机。当危机来临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认识危机。如何处理危机应当根植于企业的价值体系中,根植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中。

在发展的历程中,每个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危机。在经济危机中,福特、丰田、三星、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它们获得成功正是源于对危机和增长的正确认识。

这种认识包含了四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能让你真正明白,企业如何在危机中走向成功。

我期望领导者能够把这些关键点转变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融入企业成员的行动中。只有领导者真正认同并带领员工践行这些关键点,企业才具有直面危机并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01、危机只是经营条件而非借口

当危机成为经营环境时,危机已经是经营的条件而非制约因素。成功的企业总是把危机作为经营条件而非制约因素,它们的领导者总是能让自己的企业在危机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先看三个基本概念。

第一,稳定均衡。各组成要素总是处于或者能够迅速回到平衡状态。

第二,有限度动荡(或混沌状态)。有序和无序混合,有许多无法预测的事情和变化,但可以确定系统行为的基本模式。

第三,爆破性动荡。没有任何程序和模式。

我们的问题是,许多组织已经习惯于在近似稳定均衡状态的环境里运作,现在却需要处于混沌状态。因此,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

陈春花:自我批判的华为,组织与文化的驱动力

陈春花:自我批判的华为,组织与文化的驱动力

陈春花:自我批判的华为,组织与文化的驱动力

导读:华为能够一直保持活力,就是因为其领导者和管理团队始终处于自我批判中,以保持组织与文化的驱动力。企业无论发展怎样,至少有三个问题是始终不能回避的。

在研究华为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30年来华为不断创造着自己的信仰体系。

华为信仰体系的基石是企业文化所产生的观念性力量,即传播知识与思想的力量,这是一种容易得到一致拥护的路径。

华为在企业文化方面是强势的,任正非也非常重视,并强调: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华为的企业文化体系是推动华为打造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于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华为企业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从目前看是华为基本法,以及一系列的文件、规范等;而这些又来自任正非的「思想云」和「思想雨」,其本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是:30多年来主要七成务虚、三成务实;主要在学习、思考、交流、传播。

在与部分华为员工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这个组织在传播知识和思想上的用心。

比如,每周一次的部门思想交流会,要求大家各抒己见。这个会议不分工作级别,不分新员工还是老员工,大家都尝试从这个部门管

理者的角度提建议和做法。

另外,几乎每周周末都有各种培训,员工可以挑选,可以参加任何感兴趣的培训,并不一定与自己的业务相关,但是培训时间累积是有硬性要求的,也就是说,员工自我能力的培养是组织赋予他的权利和义务。

以上两种极其普通而简单的做法,意味着员工随时可以接受从上至下的统一思想传播,同时,员工也有非常宽敞的渠道可以从下至上地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任正非将军队组织里的「书记式」思想交流沿用到企业管理中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这种方法可以非常稳固持续地关心关怀到每位员工的感受,同时又可以及时将不同观点在未形成负面思想之前得到矫正。

陈春花:人需要的只是战胜自己

陈春花:人需要的只是战胜自己

陈春花:人需要的只是战胜自己

戈壁就是巨大的宇宙,它所承载的东西,你是永远挖掘不完的…….

我很高兴出席北大国发院戈12启动仪式。特别感谢曲向东老师设立了戈壁挑战赛,我是因为这个戈壁挑战赛才发现原来每个人自己的极限是可以打破的,而且可以不断的打破。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讲,只有一件事情最需要你自己做。这件事情就是你只需要战胜自己。无论做企业、做老师或者是做学生,我们会有很多很多的挑战。可是你会发现其实这些挑战都是你自己去设定的,假设你不把它设定为是你的挑战,它其实跟你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么,我们怎么去感受这一点,或者说去理解这一点?我真正得到这个结论是在戈壁上。因为当你走进戈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哪怕你准备的非常好,可是当你真的走上那个赛道上,走到戈壁当中,你就会发现你怎么准备都不够。就有点像考试的时候,发现之前怎么读书都不够,道理几乎是一样的。所以,你就会需要在那个现场自己解决问题。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真正要面对的其实是自己的极限,而你要突破它,你是做得到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一直认为人的成长有三件事情,做到了你就可以成长了。

第一,你要有梦想,这跟我们戈壁挑战赛的第一个词是一样的,就是有理想。

第二,一定要有伙伴。

因为这个戈壁挑战赛的核心我觉得是你跟团队之间的成功,你一个人是无法在戈壁里成功的。我相信走过戈9、戈10或者戈11的,都会明白团队或者伙伴在你完成戈壁赛道当中的重要性。

第三,你真的要动起来。

就是你要行动,如果不行动,你没有办法去成长。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长,或者一个企业的成长,我们一定会看到他会有目标,他会有团队,他会有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常识

主讲嘉宾:陈春花教授

时间:2010年8月29日

地点:济南舜耕会堂报告厅

陈春花:

我来山东已经来了第三次了,俗话讲事不过三,可能第四次我就不应该再来了。很高兴能够再一次来到泰山管理论坛,其实马院长在推动学习和推动企业管理的提升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作为我本人来讲,我也希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做一些企业的管理研究人员应该做的事。从我进入管理的这个研究过程当中,其实整个研究过程有两件事情,给我比较大的触动。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努力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中国的人均工资只有美国人均工资的4.4%。所以当2008年我们在恢复金融危机而做出巨大努力的时候,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来到中国作演讲,他有四场,有一场在广州。他当时说了一个观点,我内心非常有触动。他说虽然中国对恢复金融危机有四万亿拨出来,也一定对拉动GDP的增长作出贡献。但是他不相信中国能够真正的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原因就是他认为,中国人实在是太穷了。你没有真正的购买力,你不可能真正的推动经济的增长。这是第一个让我感触比较深刻的事情。

第二件事,让我特别的耿耿于怀。身为管理人员,身为管理的研究人员,我们一直没有关心过我们的管理到底在中国三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个问题其实对我来讲,是我每一天,或者每一次研究当中都觉得比较痛苦的地方。在我个人的思考当中,我觉得最痛的地方,就在于——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他

真正的推动原因是资源的投放和国家政策的有效性。我们的GDP能够走到全世界第二位,最主要的是中国有两件事情做的非常漂亮。一个是国家政策强有力,而且有利;第二就是我们投放了非常巨大的资源。可是当你去看美国经济增长的时候,“得鲁克”曾经这样说过:有人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说,美国经济已经要开始衰退,因为没有人的经济周期持续繁荣可以超过25年,可是事实证明美国的经济持续繁荣超过了40年。

它的原因是什么?美国不是实行市场经济,而是实行管理型经济和企业家型经济。他认为美国超过四十年的持续繁荣,是来源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管理贡献的效率,一个是企业家贡献的创新。那是效率与创新推动美国经济增长。那么我们在全世界大家都公认,持续增长超过四十年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如果我们就拿这两个作比较的话,我们看到持续增长四十年的这两个国家,他们说动用的方法却相差很远。我们中国是用的政策和资源,美国用的是创新和效率。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或者研究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确实有些难过。因为当我们讲率的时候,大家记住,谁要贡献价值?就由管理。换个角度说,中国三十年经济的增长,GDP达到全世界第二位,它跟我们管理做的贡献其实相关度很小,跟资源的投放和国家的政策有效性相关度很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我们管理研究,和各位做管理工作,我们就要反思:为什么会是这样?所以我就给自己一个任务,我们来检讨我们在管理中到底做了哪些事。这个任务给了自己之后,我就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不断去观察中国的管理,管理者到底做了哪些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其实欠缺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对管理的最基本概念有很多误解。所以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自己讲,我们不是因为管理的知识太多,其实我们是常识太少。我们不是技能不够,其实是我们的能力不足。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就专

门写了一本叫做《管理的常识》的书,通过它来帮助大家。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去重新回归,理清我们在管理当中很多认识上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过来的话,我相信我们的管理一定能作出很大的贡献。所以中国在2008年之后,中央政府提出来一定要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换个角度说,中国的增长绝对不能再依赖于源投放,因为我们没有太多资源,我们也绝不能依赖于简单的政策驱动。我们可能需要更大的努力,要依赖于效率的提升,技术的进步跟整个国家的结构调整。如果从效率的进步,技术的提升,和结构的调整角度去讲在座的各位和我,我们能做的贡献是在效率提升这个部分,这也是我在这个时间一定要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我们在这个方面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

我们在管理当中,或者现实当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我们交给不同的资源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相差很远。其实我们在中国的情况各位非常清楚,我们现在还是这个国家,依然是这么多的资源。当我们在进行管理者的更换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的变化非常巨大。在现实过程当中,你会发现管理当中最重要的价值也恰恰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把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你,你会做出不同的事情,这个事情会有很大差异。我们在座的有六合的同事也都在这,同行的朋友也在这。其实六合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块做得比较好,就是在管理的提升中确实做的比较优秀,是他在整个企业的成本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我们也需要大家了解到,如果你能够真正去做管理的话,我们会动用很少的人力资源,动用很少的财务资源,就可以产生更多看,也就是第一个我认为关注的。

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非常多的人,他会陷入无效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当中。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会有百分之六十的员工认为工作毫无意义。在你评价你下属的时候,你也发现,差不多有超过一半的人是不好用。我去做调研,我

跟企业家聊天,他们总是跟我讲,陈老师,我现在找不到人。我说你已经拥有一万人了,你怎么会找不到人。他说这些人不好用。然后每个人都希望我能推荐人给他们。这个情况,到底原因是什么?

这是第二个,我们看第三个。在今天的环境当中,大家是不是很认真的了解过,到底什么东西在影响人们去工作的原因。尤其是我们今天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80后、90后,你们都觉得他比较难。难的原因是什么?就在于80后、90后要工作的原因,和我们70年代60年代50年代出生的人工作原因不一样。他的工作原因跟你的工作原因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下,你用你的方式来做,你很可能就不接受。

我们看第四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流动。很多企业都遇到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人要走,包括我们在学校当中也是有这个情况,而且走的人都是你不想他走的人。为什么他会走?某种意义上讲,人一定需要流动。你是主动安排他走,还是被动的他走了,让你觉得很可惜。这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再往下来,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他总是觉得他已经很努力了。其实有时候我也有这个感觉,我老是觉得这个学校还没有更重视的用我,其实学校已经很重视了,我已经做了学校两个学院的院长。他已经把所有的机会都给过你,可是我还是觉得,我好像还有很多的大事,很多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当然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管理的基础其实是计划。如果管理的基础是计划,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那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我们的管理就没有基础。这些问题我告诉各位,其实都是管理的问题。我之所以要把问题先列一下,我想拜托今天来的所有朋友,你在心里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情,有些问题是属于管理的,有些问题是不属于管理的。你不能把它搅在一起。通过我这些年对企业的观察,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