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学笔记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与教学

1.课程—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规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

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2.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一)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二)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

据。(三)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四)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五)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3.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一)课程应该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二)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杜威】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认为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课程不应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第一,主张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第二,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核心。

【布拉梅尔德】

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知识离不开人的主观性,他仅仅作为人的意识和感情才存在的,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奈勒】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4R”—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美,多尔】

4.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一)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

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博比特】优点: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至今最权威的、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的探究奠定了基础。缺点:设定的目标成为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容易造成学生个性的扭曲。(二)过程模式: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他强调“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已足够的活动空间;

强调学生和老师的交互作用。

5.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6.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

7.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

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8.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9.教材:教材是教学的材料。狭义的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科书,也

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10.课程的类型:(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

须学习的课程种类;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又被称为经验课程或经验学习、学生中心课程。除学科课程之外,凡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活动课程。(三)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课程从形式上讲是分科的,从实质上讲是整体性的。分科课程也就是学科课程,不过它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之外所学到的所有学校教育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

物质隐性课程、制度隐性课程、心里隐性课程。此外,课程还可根据开发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11.课程评价的内容:学生学业的评价、课程评价的本身、测量。

12.课程评价的形式: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

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

13.校本课程的含义: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具体说来就是某一

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过程。14.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自主的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当局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重新分配,

因此学校获得法律和行政的自主权的专业地位,从事课程开发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课程决策过程。

15.新课改的基本特征:(一)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学生终身发展

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赋予新的内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三)关注实施过程与学科评价。(四)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16.新课程设计的特征:(一)新课程的设计越来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二)由集中统一的

模式向更加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模式转变,走向权力分享。(三)课程综合化得到重视,注重学生灵活与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7.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一)把握好新课程的内容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改

的前提。摆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两者间的关系;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由学生主动去发现概念、规律。(三)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四)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

18.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 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二)在课程政策上,进一步实现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三)在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整合。(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五)在课程综合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六)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19.教学:根据教学发生的场所把教学分为,一般意义的教学或称非学校教学与专门意义的教学或称学校教学。

20.学校教学的特点:(一)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二)学校教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三)学校教学

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四)学校教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

21.学校教学的任务:(一)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发展学生的智

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质。

22.教学过程的特点:互动性、学生认识的间接性、发展性、教育性。

23.教师在教学中主体性的表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

发展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者。

24.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学生对教师主题性作用信

息的破译与转化;学生对教师的主题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

2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简约性规律;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教学与发展

相互促进规律;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规律。

26.教学理论的发展:思孟学派的《学记》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教与学的著作,但从教学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进

程来说,最早倡导教学论研究的是西方学者。德国,拉特克,对“教授之术”的研究开拓了作为理论形态的教学理论研究的先河;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理论的研究进出了系统化阶段;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将世界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逐渐形成了以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近代“三中心”教学思想体系。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